解除劳动合同的补偿

第一条
  为了规范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对劳动者的经济补偿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对劳动者的经济补偿金,由用人单位一次性发给。
第三条
  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以及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除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
第四条
  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要在补足低于标准部分的同时,另外支付相当于低于部分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
第五条
  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十二个月。工作时间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发给经济补偿金。
第六条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按其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同时还应发给不低于六个月工资的医疗补助费。患重病和绝症的还应增加医疗补助费,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百分之五十,患绝症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百分之百。
第七条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按其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工作时间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十二个月。
第八条
  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工作时间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第九条
  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必须裁减人员的,用人单位按被裁减人员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在本单位工作的时间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第十条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未按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除全额发给经济补偿金外,还须按该经济补偿金数额的百分之五十支付额外经济补偿金。
第十一条
  本办法中经济补偿金的工资计算标准是指企业正常生产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合同前十二个月的月平均工资。   用人单位依据本办法第六条、第八条、第九条解除劳动合同时,劳动者的月平均工资低于企业月平均工资的,按企业月平均工资的标准支付。
第十二条
  经济补偿金在企业成本中列支,不得占用企业按规定比例应提取的福利费用。
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1995年1月1日起执行。[1]?

第一条
  为了规范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对劳动者的经济补偿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对劳动者的经济补偿金,由用人单位一次性发给。
第三条
  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以及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除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
第四条
  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要在补足低于标准部分的同时,另外支付相当于低于部分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
第五条
  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十二个月。工作时间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发给经济补偿金。
第六条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按其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同时还应发给不低于六个月工资的医疗补助费。患重病和绝症的还应增加医疗补助费,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百分之五十,患绝症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百分之百。
第七条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按其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工作时间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十二个月。
第八条
  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工作时间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第九条
  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必须裁减人员的,用人单位按被裁减人员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在本单位工作的时间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第十条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未按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除全额发给经济补偿金外,还须按该经济补偿金数额的百分之五十支付额外经济补偿金。
第十一条
  本办法中经济补偿金的工资计算标准是指企业正常生产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合同前十二个月的月平均工资。   用人单位依据本办法第六条、第八条、第九条解除劳动合同时,劳动者的月平均工资低于企业月平均工资的,按企业月平均工资的标准支付。
第十二条
  经济补偿金在企业成本中列支,不得占用企业按规定比例应提取的福利费用。
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1995年1月1日起执行。[1]?


相关内容

  • 劳动者提议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补偿问题探讨
  • <劳动合同法>施行日存续并在该法施行后 由劳动者提议协商解除合同的经济补偿问题探讨 ----兼谈<劳动合同法>第97条第三款---- 文/漓江农民 <劳动合同法>施行一年多,饱受争议.其中,关于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的计算,也众说纷纭.笔者结合案例,阐述法规, [ ...

  • 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数额可否协商
  • 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数额可否协商 一.案情简介: 郭某系某物业管理公司的职工,于2003年8月进入该公司,月薪1200元,任某项目中控员.后该项目被撤销,公司将其调至本市另外地区工作,郭某以地方太远为由拒到任,2004年12月31日双方协商达成协议,约定:1.双方协商自即日起解除劳动合同:2.双方 ...

  • 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的经济补偿是如何规定的
  • 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的经济补偿是如何规定的 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经济补偿 一.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23种情形 依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在23种情形下,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一)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有11种情形: 1.用人单位未按 ...

  • 劳动关系过程中常见支付经济补偿金问题及法律规定汇总
  • 一.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24种情形 依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在22种情形下,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一)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有10种情形: 1.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

  • 协商解除劳动合同解析
  • 点上方"沈斌倜"快速关注,每天一些劳动法! 作者:沈斌倜律师 沈斌倜提示:欢迎朋友圈转发!公众号或其他媒体转载需取得授权,且需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为沈斌倜. 所谓劳动合同的协商解除,是指用人单位或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订立之后,履行完毕之前,在不违反法律强行规定的前提下,在双方平等自愿的 ...

  • 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经济补偿标准
  • 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经济补偿标准 (2008-11-25 19:09:54) 六.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经济补偿标准 劳动合同法第47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具体 ...

  • 破产企业职工经济补偿金的合理性探究(赵建聪)
  • 破产企业职工经济补偿金的合理性探究 赵建聪 上传时间:2006-10-10 [原文出处]人民司法 [摘 要 题]法学与实践 [正 文] 一.经济补偿金的概念与法律特征 经济补偿金是对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前为企业付出的劳动所作的一种物质上的补偿.只 要是企业,无论是国有还是非国有,无论破产时还是非破产时, ...

  • 辽宁省地方国有企业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 颁布单位: 辽宁省财政厅  文号:辽政办发[2001]63号 颁布日期:2001-07-07 执行日期:2001-07-07 时 效 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一.为加强对经济补偿金或生活补助费(以下统称经济补偿金)财政补助资金的管理,推动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 ...

  • 辞退或解除员工经济补偿金标准及计算
  • 辞退或解除员工经济补偿金标准及计算 一.经济补偿金 员工被公司辞退,在劳动法上是属于单位解除双方的劳动合同.虽然是属于合同期满未续签合同的情况,但是如果解除劳动关系同样应该有经济补偿金,其原因劳动法苑网曾经专文叙述,需要了解者可以点击查看合同到期没续签继续工作是什么关系?. 根据一九九四年劳动部的& ...

  • 单方终止劳动合同
  • 一、 何谓协议解除劳动合同   依照我国《劳动法》以及相关法规的规定,双方当事人经协商一致,在不违背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提前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我国《劳动法》第24条规定,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从该条立法来看,并未规定协议解除劳动合同应具备何种条件,只要双方当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