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信息化形势下的保密工作

随着国家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信息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信息安全关系到国家的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科技安全和社会安全,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党中央、国务院在部署全国信息化建设中,把信息安全保密工作提上了战略地位,指出要一手抓信息化建设,一手抓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去年9月,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明确提出了建立我国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总体目标、具体对策和要求。这对于加强我国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贯彻落实中办27号文件精神,保护国家秘密信息安全是整个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电子政务建设中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xx年国家保密局开展全国范围内对涉密计算机上互联网和在公共网络上处理涉密信息的检查,发现了许多问题,有技术方面的,也有管理方面的。另外,与网络相关的泄密案件近几年在不断增加,据统计已经占到泄密案件的60%以上。由此可见,信息安全形势非常严峻,加强对涉密网络的技术防范和保密管理刻不容缓。对此,笔者认为:一、立足全局,重视做好电子政务建设中的保密工作。要明确定位,严格某地分政务内网与政务外网。政府部门内部的办公网、政府面向社会的政务公开网与互联网是三个不同层次的网,国家对其安全防范和管理之所以提出不同的要求,是因为政务内网、政务外网和互联网中运行的信息的性质、服务的对象及信息安全的等级不同。由于政务内网难免不运行涉密信息,因此必须与政务外网和互联网之间实行物理隔离。二是明确标准,政务内网要严格按涉密网的要求来建设和管理。由于国家秘密基本上集中在党政机关,所以党政内网要按涉密网对待。对此,我们要进一步统一认识,明确责任,按中央和中央保密委员会的要求自觉地把党政内网纳入保密部门审批管理的范围,抓紧做好内网安全防范和保密管理工作。三是控制范围,涉密系统外延应遵循"最小化"的原则。一个涉密系统建设的越大,涉及的范围越广、层次越多,其安全系数就越低。因此,涉密网络边界的确定,应在充分满足应用需求的前提下遵循"涉密系统最小化"的原则,尽量缩小涉密信息的接触范围,尽量扩大一般信息的互通共享,做到保所必保,放所应放。"二、双管齐下,切实加强政务内网的技术防范和保密管理。一是同步规划、同步实施的原则。要求规划和建设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应当同步规划、落实相应的保密设施;二是保密方案经过论证的原则。政务内网建设总体方案中要有安全保密系统设计方案,或者在保密部门指导下单独制定安全保密全面解决方案。采取的技术措施必须符合国家保密局颁布的技术标准并经过专家的可行性论证。三是保密技术措施强度与所保护的信息密级等级相一致的原则。四是资质认证的原则。涉密系统不得采用未经国家保密部门鉴定、认可的保密设备和安全产品;涉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的设计、系统集成及维护保障工作,必须委托经过国家保密部门批准的具有涉密资质的单位承担。五是管理技术并重的原则。俗话说,"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对于涉密信息系统管理尤其重要。要建立健全网络保密制度,加强信息安全保密教育和日常监管,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保密意识和安全技能。六是使用前经过审批的原则。按照中央的要求和国家保密局的规定,涉密系统在投入使用前,必须经过地某级以上保密部门的审批。

总之,共同推进信息安全保密保障体系的建设。一是需要法律的规范和政策的引导。二是要在某场需求和国外先进技术引进借鉴基础上不断创新。三是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合理分工和密切配合。。四是需要政府各部门、企业与社会各界的重视、认同与积极支持。
中国的信息安全产业现况:
据有关方面估计,目前我国55%以上的计算机受到病毒的感染,80%的中文网站缺乏完善的安全保护系统,经济部门70%的信息安全设备来自国外,特别是我国信息系统和网络设备使用的关键芯片与核心软件大部分依赖进口,客观上留下了很大隐患。如果信息安全解决不好,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会危及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国家信息与网络安全体系的基础是信息产品和信息系统,建立自主强大的信息安全产业是确保国家与信息安全的关键。因此,大力发展自主的信息安全技术和产品势在必行。
据有关方面估计,目前我国55%以上的计算机受到病毒的感染,80%的中文网站缺乏完善的安全保护系统,经济部门70%的信息安全设备来自国外,特别是我国信息系统和网络设备使用的关键芯片与核心软件大部分依赖进口,客观上留下了很大隐患。如果信息安全解决不好,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会危及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国家信息与网络安全体系的基础是信息产品和信息系统,建立自主强大的信息安全产业是确保国家与信息安全的关键。因此,大力发展自主的信息安全技术和产品势在必行。
困难与问题:
我国信息安全产业仍处于初创阶段,还面对很多困难和问题。中国信息安全产品测评认证中心主任吴世忠指出,我国信息安全产业发展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安全应用需求不明,产业的技术推动性太强,应用针对性不够。主要表现在技术、产品的发展趋向主要跟踪国外信息化发展的商业趋势,而国内的信息安全需求得不到很好满足。二、产品过度集中,低水平重复较为严重,产业结构失调,资源配置不当,缺乏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产品高度集中在网络周边防护和密码设备上,而身份识别和信息审计等产品相对较少。三、核心技术仍受制约,产业化水平较低,产品质量令人担忧。主要表现在除os、芯片、应用软件外,又多了专用协议、标准等限制,展品、样品、试用品多,认证通过率低。 四、缺乏产业政策支持,尤其缺乏融资政策和采购政策,难以适应wto的严峻挑战。政府管理多方政策应该协调一致,政府与商业需求应该有不同的采购政策,应该在wto/tbt框架下制定合理的产业保护政策。
中国信息安全产业的前景:
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面临着更加开放的发展环境。随着国家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对信息安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为我国信息安全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无论从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增强国家信息安全角度考虑,还是从支持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考虑,建立我国独立自主的信息安全产业已成当务之急。
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司长张琪就如何推动我国信息安全产业发展曾提出过几个重点工作: 加快研究制定国家信息安全产业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努力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制定信息安全产品相关标准,引导和促进信息安全产业的发展;积极发展网络安全技术,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攻关和创新,力争在cpu、操作系统等信息安全核心技术和产品的自主研发方面有所突破;尽快出台政府采购和装备政策,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普及应用。
未来五到十年,我国有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信息安全产品某场。如何在这样的条件之下,将我国的信息安全产业发展壮大,将成为以后政府和企业的工作重点。

随着国家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信息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信息安全关系到国家的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科技安全和社会安全,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党中央、国务院在部署全国信息化建设中,把信息安全保密工作提上了战略地位,指出要一手抓信息化建设,一手抓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去年9月,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明确提出了建立我国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总体目标、具体对策和要求。这对于加强我国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贯彻落实中办27号文件精神,保护国家秘密信息安全是整个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电子政务建设中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xx年国家保密局开展全国范围内对涉密计算机上互联网和在公共网络上处理涉密信息的检查,发现了许多问题,有技术方面的,也有管理方面的。另外,与网络相关的泄密案件近几年在不断增加,据统计已经占到泄密案件的60%以上。由此可见,信息安全形势非常严峻,加强对涉密网络的技术防范和保密管理刻不容缓。对此,笔者认为:一、立足全局,重视做好电子政务建设中的保密工作。要明确定位,严格某地分政务内网与政务外网。政府部门内部的办公网、政府面向社会的政务公开网与互联网是三个不同层次的网,国家对其安全防范和管理之所以提出不同的要求,是因为政务内网、政务外网和互联网中运行的信息的性质、服务的对象及信息安全的等级不同。由于政务内网难免不运行涉密信息,因此必须与政务外网和互联网之间实行物理隔离。二是明确标准,政务内网要严格按涉密网的要求来建设和管理。由于国家秘密基本上集中在党政机关,所以党政内网要按涉密网对待。对此,我们要进一步统一认识,明确责任,按中央和中央保密委员会的要求自觉地把党政内网纳入保密部门审批管理的范围,抓紧做好内网安全防范和保密管理工作。三是控制范围,涉密系统外延应遵循"最小化"的原则。一个涉密系统建设的越大,涉及的范围越广、层次越多,其安全系数就越低。因此,涉密网络边界的确定,应在充分满足应用需求的前提下遵循"涉密系统最小化"的原则,尽量缩小涉密信息的接触范围,尽量扩大一般信息的互通共享,做到保所必保,放所应放。"二、双管齐下,切实加强政务内网的技术防范和保密管理。一是同步规划、同步实施的原则。要求规划和建设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应当同步规划、落实相应的保密设施;二是保密方案经过论证的原则。政务内网建设总体方案中要有安全保密系统设计方案,或者在保密部门指导下单独制定安全保密全面解决方案。采取的技术措施必须符合国家保密局颁布的技术标准并经过专家的可行性论证。三是保密技术措施强度与所保护的信息密级等级相一致的原则。四是资质认证的原则。涉密系统不得采用未经国家保密部门鉴定、认可的保密设备和安全产品;涉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的设计、系统集成及维护保障工作,必须委托经过国家保密部门批准的具有涉密资质的单位承担。五是管理技术并重的原则。俗话说,"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对于涉密信息系统管理尤其重要。要建立健全网络保密制度,加强信息安全保密教育和日常监管,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保密意识和安全技能。六是使用前经过审批的原则。按照中央的要求和国家保密局的规定,涉密系统在投入使用前,必须经过地某级以上保密部门的审批。

总之,共同推进信息安全保密保障体系的建设。一是需要法律的规范和政策的引导。二是要在某场需求和国外先进技术引进借鉴基础上不断创新。三是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合理分工和密切配合。。四是需要政府各部门、企业与社会各界的重视、认同与积极支持。
中国的信息安全产业现况:
据有关方面估计,目前我国55%以上的计算机受到病毒的感染,80%的中文网站缺乏完善的安全保护系统,经济部门70%的信息安全设备来自国外,特别是我国信息系统和网络设备使用的关键芯片与核心软件大部分依赖进口,客观上留下了很大隐患。如果信息安全解决不好,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会危及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国家信息与网络安全体系的基础是信息产品和信息系统,建立自主强大的信息安全产业是确保国家与信息安全的关键。因此,大力发展自主的信息安全技术和产品势在必行。
据有关方面估计,目前我国55%以上的计算机受到病毒的感染,80%的中文网站缺乏完善的安全保护系统,经济部门70%的信息安全设备来自国外,特别是我国信息系统和网络设备使用的关键芯片与核心软件大部分依赖进口,客观上留下了很大隐患。如果信息安全解决不好,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会危及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国家信息与网络安全体系的基础是信息产品和信息系统,建立自主强大的信息安全产业是确保国家与信息安全的关键。因此,大力发展自主的信息安全技术和产品势在必行。
困难与问题:
我国信息安全产业仍处于初创阶段,还面对很多困难和问题。中国信息安全产品测评认证中心主任吴世忠指出,我国信息安全产业发展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安全应用需求不明,产业的技术推动性太强,应用针对性不够。主要表现在技术、产品的发展趋向主要跟踪国外信息化发展的商业趋势,而国内的信息安全需求得不到很好满足。二、产品过度集中,低水平重复较为严重,产业结构失调,资源配置不当,缺乏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产品高度集中在网络周边防护和密码设备上,而身份识别和信息审计等产品相对较少。三、核心技术仍受制约,产业化水平较低,产品质量令人担忧。主要表现在除os、芯片、应用软件外,又多了专用协议、标准等限制,展品、样品、试用品多,认证通过率低。 四、缺乏产业政策支持,尤其缺乏融资政策和采购政策,难以适应wto的严峻挑战。政府管理多方政策应该协调一致,政府与商业需求应该有不同的采购政策,应该在wto/tbt框架下制定合理的产业保护政策。
中国信息安全产业的前景:
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面临着更加开放的发展环境。随着国家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对信息安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为我国信息安全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无论从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增强国家信息安全角度考虑,还是从支持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考虑,建立我国独立自主的信息安全产业已成当务之急。
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司长张琪就如何推动我国信息安全产业发展曾提出过几个重点工作: 加快研究制定国家信息安全产业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努力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制定信息安全产品相关标准,引导和促进信息安全产业的发展;积极发展网络安全技术,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攻关和创新,力争在cpu、操作系统等信息安全核心技术和产品的自主研发方面有所突破;尽快出台政府采购和装备政策,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普及应用。
未来五到十年,我国有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信息安全产品某场。如何在这样的条件之下,将我国的信息安全产业发展壮大,将成为以后政府和企业的工作重点。


相关内容

  •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企业的保密工作
  • 随着企业重组改制及深化改革,企业的保密工作呈现出新的特点:保密工作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受利益驱动,人才流失给保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受经济效益影响,企业重生产.不重保密工作的现象普遍存在. 一.高度重视,充分认清当前保密工作的新形势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使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各种 ...

  • 副市长在"安全生产万里行"会议上的讲话
  • 同志们: 为贯彻落实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调度统计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调度统计行政执法体系,加快全省安全生产监管系统信息化建设,为安全生产监管和监察工作提供全面.科学的决策依据,省局决定召开这次全省安全生产调度统计信息工作会议.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三个代表& ...

  • 论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信息化工作(李辰)
  • 论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信息化工作 以人为本,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应紧密联系信息化工作实际, 强化信息人员的理想信念教育, 道德风尚教育, 法制和廉政教育, 不断增强信息干部的团队意识, 服从意识, 保持健康的心态, 形成良好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才能不断地提高信息干部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廉洁奉公的自觉性. ...

  • 浅析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煤矿信访稳定工作
  • [摘 要]信访稳定是构建和谐矿区的基础和前提.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宏观经济的持续低迷,煤炭行业陷入前所未有的低谷期,各种信访稳定矛盾和问题不断涌现,矿区的信访稳定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做好信访稳定工作,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成为新形势下煤矿亟需解决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新形势:煤矿:信访稳 ...

  • 正文·紧贴形势需要,大力加强应急条件下警务后勤保障工作
  • 紧贴形势需要,大力加强应急条件下警务后勤保障工作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类违法犯罪和突发事件的发生频率也在加快,给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基于此,统筹和安排公安系统的工作,提升公安工作的系统性.有效性和科学性,是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必 ...

  •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企业保密工作
  •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同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这对促进我国经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使我国的保密工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此外,人们的活动范围扩大.交往关系复杂.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等带来的信息量剧增也给保密工作带来许多新问题,如信息量的迅速增加使泄 ...

  • 在局办公室会上的讲话
  • 这次全省设区市粮食局办公室主任会议,经过与会同志一天的共同努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省局办公室夏主任全面总结了去年办公室的工作,对下一步工作作出了部署;会上通报了有关情况;传达了有关会议精神;大家进行了座谈讨论;刚才还表彰了xx年度全系统政务信息和通讯报道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会议时间虽然不长,但内容丰 ...

  •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信访干部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信访干部 作者:杨秋更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34期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社会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各类社会矛盾越来越突出,信访工作的责任越来越重大.文章就信访干如何做好新形 ...

  • 做好新形势下舆论引导工作的科学指南(杨振武)
  • 做好新形势下舆论引导工作的科学指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舆论引导的重要论述 杨振武 < 人民日报 >( 2014年05月28日   07 版) 新闻舆论处于意识形态的最前沿.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关系道路和方向,关系人心和士气,关系中心和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