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市开展的“唱读讲传”活动中, “读经典”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 重庆市编纂的《读点经典》丛书,博采百家,醒脑益智,每月出薄薄一册,浓缩古今中外人类文化精华,正如薄熙来同志比喻的“有如服用多种维生素,每日一粒亦可养身”。党组把学习《读点经典》作为抓干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是提高党员干部内在素质的有效途径。
学习《读点经典》丛书,应重点在三个方面下工夫: 一是“以德润身”。在社会转轨、经济转型的新的历史时期,对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一个干部要做到办事公道、为政清廉、待人平等、律己严格,能够“堂堂正正做官、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关于修身养德的经典名句在《读点经典》丛书中比比皆是,振聋发聩,发人深醒。如第1辑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中“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第2辑宋代司马光《一则》中“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第7辑《现代语录六则》中邓-小-平“所谓德、才、智,第一是德,看他是否忠于人民,忠于党的事业。”……这些浸润着大智慧的经典让人如沐春风,心灵净化,醒脑提神,保持清醒。 二是“以才化身”。古今中外人类的智慧结晶多体现在各类经典中,薄薄一本《读点经典》丛书,可谓集大成者。如第9辑邓拓的《不求甚解(节选)》中“而读的要诀,全在于会意。”传授我们读书的办法和汲取智慧的途径。第5辑《一则》“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告诉我们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途径。第2辑《现代语录五则》中列宁的“宁要好梨一个,不要烂梨一筐。积极肯干和忠心耿耿的人即使只有两三个,也比十个暮气沉沉的人强。”说明了如何识人、用人。通过这些篇章,我们可以明晰事理,释疑解惑,增长才识,增加智慧。 三是“以神塑身”。人是需要精、气、神的。作为党员干部,要有昂扬向上、勇争一流的精神状态,有敬业奉献、创新创造的职业操守,有迎难而上、坚忍不拔的不懈斗志,有无论晴雨、终身向阳的崇高品质。《读点经典》丛书中有大量令人激昂振奋的篇章。如第2辑高尔基的《海燕》中“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展示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第7辑《夸父逐日》表现了对造福苍生而不惜牺牲的精神的赞美。第3辑《现代语录六则》中爱因斯坦的“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的本身——这种理论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道出了崇尚理想的精神追求。翻读这些篇目,会使人激-情充沛,奋发奋进,拼搏奉献。 读点经典,培育城市的根与魂 温-家-宝总理去年在“世界读书日”讲道:“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一个城市的精神品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官员和市民的阅读氛围、阅读水平。谁在看书、看什么书,反映了这个城市的文化内涵,折射出这个城市的软实力,影响到这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实践证明,任何一个地方发展的快与慢,取决于人的文化水准、思想方法和思想境界,思想文化的进步和人的素质的提升,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从这个角度看,《读点经典》尤为重要。
在重庆市开展的“唱读讲传”活动中, “读经典”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 重庆市编纂的《读点经典》丛书,博采百家,醒脑益智,每月出薄薄一册,浓缩古今中外人类文化精华,正如薄熙来同志比喻的“有如服用多种维生素,每日一粒亦可养身”。党组把学习《读点经典》作为抓干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是提高党员干部内在素质的有效途径。
学习《读点经典》丛书,应重点在三个方面下工夫: 一是“以德润身”。在社会转轨、经济转型的新的历史时期,对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一个干部要做到办事公道、为政清廉、待人平等、律己严格,能够“堂堂正正做官、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关于修身养德的经典名句在《读点经典》丛书中比比皆是,振聋发聩,发人深醒。如第1辑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中“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第2辑宋代司马光《一则》中“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第7辑《现代语录六则》中邓-小-平“所谓德、才、智,第一是德,看他是否忠于人民,忠于党的事业。”……这些浸润着大智慧的经典让人如沐春风,心灵净化,醒脑提神,保持清醒。 二是“以才化身”。古今中外人类的智慧结晶多体现在各类经典中,薄薄一本《读点经典》丛书,可谓集大成者。如第9辑邓拓的《不求甚解(节选)》中“而读的要诀,全在于会意。”传授我们读书的办法和汲取智慧的途径。第5辑《一则》“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告诉我们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途径。第2辑《现代语录五则》中列宁的“宁要好梨一个,不要烂梨一筐。积极肯干和忠心耿耿的人即使只有两三个,也比十个暮气沉沉的人强。”说明了如何识人、用人。通过这些篇章,我们可以明晰事理,释疑解惑,增长才识,增加智慧。 三是“以神塑身”。人是需要精、气、神的。作为党员干部,要有昂扬向上、勇争一流的精神状态,有敬业奉献、创新创造的职业操守,有迎难而上、坚忍不拔的不懈斗志,有无论晴雨、终身向阳的崇高品质。《读点经典》丛书中有大量令人激昂振奋的篇章。如第2辑高尔基的《海燕》中“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展示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第7辑《夸父逐日》表现了对造福苍生而不惜牺牲的精神的赞美。第3辑《现代语录六则》中爱因斯坦的“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的本身——这种理论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道出了崇尚理想的精神追求。翻读这些篇目,会使人激-情充沛,奋发奋进,拼搏奉献。 读点经典,培育城市的根与魂 温-家-宝总理去年在“世界读书日”讲道:“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一个城市的精神品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官员和市民的阅读氛围、阅读水平。谁在看书、看什么书,反映了这个城市的文化内涵,折射出这个城市的软实力,影响到这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实践证明,任何一个地方发展的快与慢,取决于人的文化水准、思想方法和思想境界,思想文化的进步和人的素质的提升,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从这个角度看,《读点经典》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