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红烛"就要永远发光

教师“三尺讲台,四季耕耘,满腔热血,培育栋梁”,被人们誉为“红烛”,她照亮了教育事业,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教书育人作出了无私奉献。但随着岁月的流逝,我县有1489名老教师离退休了(其中离休22人),这1400多支“红烛”,曾在我县城乡各个教育岗位上发过强烈的光亮,现在已染鬓霜,本应享受天颐之乐,但作为“五老”队伍中的老教师,在离退休之后,仍有一大部分老教师活跃在我县各个领域,如今还是“红烛”高照,继续发光。

(一)在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领域

我县有相当一部分老教师自觉参加“关爱”工作,特别是当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后,更加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许多老教师认真学习,拍手称快,认为这是一场及时春雨,灌溉幼苗。越溪乡的退休老教师张荣乾就迫不急待地学习学习再学习,他居住城区,但不辞辛劳到越溪乡协助中小学校贯彻落实《若干意见》,一月数次与小朋友谈理想、讲道德,除此之外还向中小学生进行“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安全宣讲,宣传道路安全,以及怎样预防雷击、火灾、游泳等意外事故的自我防护。在职教师说,老教师给学生系上“武装(思想)带”与“安全带”。

桑洲镇退休老教师夏方丁、章思滚等积极参与桑洲镇老干部宣讲团,这个宣讲团名扬省市,老教师是宣讲团的骨干力量,编写宣讲文稿、印发宣传资料、组织各校师生听讲等等,2004年以宣讲《若干意见》为重头戏,在桑洲镇各村各校已家喻户晓。

强蛟镇退休教师王成恕,学习了《若干意见》后,深感对青少年加强民族精神、理想信念、行为规范等教育必须引起重视。王老师认为当前学校还没有彻底摆脱“应试”枷锁,放松道德教育,忽视了民族精神和理想信念教育。王成恕老师担任了强蛟镇中学与中心小学的校外辅导员,他积极协助学校加强这方面的教育,举办了“弘扬民族精神,继承优良传统”的讲座,讲述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及近代革命斗争史,向学校建议开展“民族精神代代传”活动,唱一首歌颂民族精神的好歌,读一本颂扬民族精神的好书,做一件继承优良传统的好事,使学校将这一活动搞得有声有色。王成恕老师不但在当地开展教育活动,而且不顾盛夏酷暑,应县关工委与园丁社区之邀,专程进城,为园丁社区未成年人暑期活动班义务讲课,王老师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地讲述了民族精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为主题的政治课,深受社区青少年的欢迎。

县教师进修学校离休教师龚怀源1991年9月办好离休手续后,即到县关心下一代协会(县关工委前身)工作,在县关工委担任办公室工作,在这十三年中,他为我县青少年健康成长倾注了满腔心血。为了呼吁全社会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他撰写整理了各种文稿百余篇,他编写的各种内容的宣讲稿供宣讲团成员宣讲百余场,约近三万人次的青少年接受了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他还十分重视对失足青少年的帮教,曾多次随县关工委负责同志去杭州、宁波等地的少管所,对宁海籍失足青少年进行面对面帮教,回来后又写了百余封规劝信,寄往大墙内,勉励他们改过自新;对回归社会的失足青少年来访,总是热情接待他们,跟他们交朋友,鼓励他们重新撑起生活的风帆。

黄坛中学退休老师胡开法,为了使青少年了解历史、增强爱国主义精神,他戴着老花镜撰写了黄坛古镇始末:《腥风血雨五十天》一文,曾刊载《今日宁海》与县退协的《夕阳》,供广大青少年阅读。自己亲身到黄坛中学、黄坛镇中心小学向千余名中小学生宣讲,使黄坛镇青少年了解1941年4月至1945年6月日军、伪军在黄坛的暴行,不忘国耻,教育青少年爱憎分明。

观澜小学退休老教师薛国路,退休之后为该校义务讲师,他经常向学生宣讲道德品质、法制等教育,为了使学生爱听、效果好,他常深入学生了解思想现状,做到有的放矢,贴近生活,用实例深入浅出地讲述,深受师生的欢迎。薛国路老师曾向五年级4个班近二百名学生,讲述了自己在1949年就读宁波三一中学时亲身经历的故事,今昔对比,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发奋学习,立志成材。

一市镇的退休老教师叶可欢、顾训育、应可欢、王家祥、褚宗汉等组成讲师团,分别在镇内各中小学校巡回宣讲“解放宁海的战斗历程”,宣讲中国近代史,宣讲理想信念,宣讲革命传统。老教师宣讲形象生动,使青少年听得津津有味,报以阵阵掌声。老教师们在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又在鸣锣开道,深得师生欢迎。

许多老教师还关爱贫困学生,如张荣乾老师结对帮困二位女小学生,杨象富老师出资1000元帮助贫困学生,成为青少年的贴心人。

(二)在著书立说、为青少年提供宝贵的精神食粮领域

老教师离退之后,他们能集中主要精力和时间,坐下来著书立说。具有48年教龄的中学特级教师杨象富从宁海中学退休后,著书立说,前后已出版了《名师帮你学数学》、《读题与做题》等48本教学著作,这些著作深受广大青少年的欢迎。

县教师进修学校退休老教师顾鸿安,不甘于安逸平淡的退休生活,创造了健康积极的晚年生活新境界,继续努力不懈,撰写了《“以德治国”是治国理论的创新》一文,被中国大型系列文献《历史的回眸》所收入。他撰写的另一篇教学论文《模糊语言及其教学》被作为首批成果入选大型理论文献《中国专家学术成果通鉴》,最近他又有22万余新著《论语解读》出版,此著作供广大青年朋友阅读,继承儒家的优秀中华民族文化。顾老师获得首届“中国改革开放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个人事迹载入《人民公仆》等书。

(三)在办学教学领域

宁海中学退休教师楼振龙退休之后一心扑在办学上,他雄心壮志,于八年前创办了“科达中学”,艰苦地经历了八个春秋,如今这所高中已初具规模,学校占地面积12.4亩,8个班级,为宁海培养了400余名高中毕业生。去年为了缓解民工子弟入学难,楼振龙老师在科达中学内设民工子弟小学班,招收两班,解决了100余名外来民工子弟入学。

退休的特级教师杨象富不但著书立说,而且经常到各地讲课,县内各校有他生动的讲课声音;杭州、宁波、台州等市县学校也邀请他讲课,宁波市效实中学约定每月讲课一次,深受欢迎。

县关工委的培训学校先后有53位老教师前后在该校任课,十余年来,老教师们辛勤教学,硕果累累,使3028名高考落榜的莘莘学子圆了大学梦。

(四)在弘扬先进文化、为净化青少年环境领域

胡陈乡退休老教师顾培根十分重视先进文化的建设,在胡陈乡开辟建立了胡陈公园,协助组建了群众文化俱乐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与青少年资源共享,净化了胡陈乡青少年育人环境。

黄坛镇的退休老教师严雅诗,一生酷爱书画艺术,退休后一直致情于民间文化,总是“退而不休”,终日挥笔操刀,弄墨上彩。严老师的书画室也供青少年观赏,陶冶青少年的情操。严老还及时指正青年木工漆工学艺,使黄坛青年受益匪浅。

县教师进修学校离休教师李子在书法、金石方面特有建树,书法作品不但收入《宁海当代书画家集作》,而且时常参与展览,供青少年观赏学习。

前童镇离休老教师童衍孝年年举办花展,为美化校园环境作出了不懈努力。

(五)在心系幼苗、老小同乐庆佳节、老小同祭缅先烈领域

每逢佳节,城区的离退休老教师们都要与孩子们一起欢度佳节,如在“六一”节举行多种形式的“辛情赠礼”活动,同庆佳节。城南小学的几位老教师自掏腰包,集资400元作为奖励“十佳少年”,鼓励他们立志成才;城关中学退休老教师节日送了500多元的图书给学校;实验小学的退休老教师节日向特困生送去200多元的学习用品;桥头胡小学的退休老教师筹集640元作为助学奖金,解决三名特困儿童的学习。“辛情赠礼”活动表达了老教师们心系幼苗、让孩子们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成长的情怀。

强蛟镇的退休老教师每逢清明节,与400多位小学生到镇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老小同祭,缅怀先烈,担负了宣讲烈士们英勇奋斗、壮烈牺牲的事迹,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接班人。县技工学校的退休老教师与青少年共同祭扫烈士墓,参观烈士事迹展厅,一起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缅怀先烈,激励后人,继承先人遗志,余热生辉。

几年来,我县离退休老教师,孜孜不倦地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协助学校育人,促使学生成才作出了贡献,赢得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赞扬,涌现出一批先进集体与先进个人,受到市县党委的表彰。县退教协会、茶院乡退教小组被评为县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离休老教师龚怀源被中共宁波市委授予“全市老干部先进个人”称号;桑洲镇的夏方丁、越溪乡的张荣乾、胡陈乡的鲍培根、黄坛镇的胡开法、强蛟镇的王成恕、县退协的夏才法被评为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桑洲镇退协、胡陈乡退协、前童镇退协被评为宁波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张荣乾、胡开法、童衍孝被评为宁波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

我县离退休老教师力所能及,在我县各个领域、各户家庭发挥余热,在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我县的经济发展和教育事业继续发光发热,人们赞誉这些老教师离退休前是“红烛”,离退休后仍是“红烛”。

  

教师“三尺讲台,四季耕耘,满腔热血,培育栋梁”,被人们誉为“红烛”,她照亮了教育事业,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教书育人作出了无私奉献。但随着岁月的流逝,我县有1489名老教师离退休了(其中离休22人),这1400多支“红烛”,曾在我县城乡各个教育岗位上发过强烈的光亮,现在已染鬓霜,本应享受天颐之乐,但作为“五老”队伍中的老教师,在离退休之后,仍有一大部分老教师活跃在我县各个领域,如今还是“红烛”高照,继续发光。

(一)在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领域

我县有相当一部分老教师自觉参加“关爱”工作,特别是当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后,更加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许多老教师认真学习,拍手称快,认为这是一场及时春雨,灌溉幼苗。越溪乡的退休老教师张荣乾就迫不急待地学习学习再学习,他居住城区,但不辞辛劳到越溪乡协助中小学校贯彻落实《若干意见》,一月数次与小朋友谈理想、讲道德,除此之外还向中小学生进行“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安全宣讲,宣传道路安全,以及怎样预防雷击、火灾、游泳等意外事故的自我防护。在职教师说,老教师给学生系上“武装(思想)带”与“安全带”。

桑洲镇退休老教师夏方丁、章思滚等积极参与桑洲镇老干部宣讲团,这个宣讲团名扬省市,老教师是宣讲团的骨干力量,编写宣讲文稿、印发宣传资料、组织各校师生听讲等等,2004年以宣讲《若干意见》为重头戏,在桑洲镇各村各校已家喻户晓。

强蛟镇退休教师王成恕,学习了《若干意见》后,深感对青少年加强民族精神、理想信念、行为规范等教育必须引起重视。王老师认为当前学校还没有彻底摆脱“应试”枷锁,放松道德教育,忽视了民族精神和理想信念教育。王成恕老师担任了强蛟镇中学与中心小学的校外辅导员,他积极协助学校加强这方面的教育,举办了“弘扬民族精神,继承优良传统”的讲座,讲述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及近代革命斗争史,向学校建议开展“民族精神代代传”活动,唱一首歌颂民族精神的好歌,读一本颂扬民族精神的好书,做一件继承优良传统的好事,使学校将这一活动搞得有声有色。王成恕老师不但在当地开展教育活动,而且不顾盛夏酷暑,应县关工委与园丁社区之邀,专程进城,为园丁社区未成年人暑期活动班义务讲课,王老师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地讲述了民族精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为主题的政治课,深受社区青少年的欢迎。

县教师进修学校离休教师龚怀源1991年9月办好离休手续后,即到县关心下一代协会(县关工委前身)工作,在县关工委担任办公室工作,在这十三年中,他为我县青少年健康成长倾注了满腔心血。为了呼吁全社会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他撰写整理了各种文稿百余篇,他编写的各种内容的宣讲稿供宣讲团成员宣讲百余场,约近三万人次的青少年接受了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他还十分重视对失足青少年的帮教,曾多次随县关工委负责同志去杭州、宁波等地的少管所,对宁海籍失足青少年进行面对面帮教,回来后又写了百余封规劝信,寄往大墙内,勉励他们改过自新;对回归社会的失足青少年来访,总是热情接待他们,跟他们交朋友,鼓励他们重新撑起生活的风帆。

黄坛中学退休老师胡开法,为了使青少年了解历史、增强爱国主义精神,他戴着老花镜撰写了黄坛古镇始末:《腥风血雨五十天》一文,曾刊载《今日宁海》与县退协的《夕阳》,供广大青少年阅读。自己亲身到黄坛中学、黄坛镇中心小学向千余名中小学生宣讲,使黄坛镇青少年了解1941年4月至1945年6月日军、伪军在黄坛的暴行,不忘国耻,教育青少年爱憎分明。

观澜小学退休老教师薛国路,退休之后为该校义务讲师,他经常向学生宣讲道德品质、法制等教育,为了使学生爱听、效果好,他常深入学生了解思想现状,做到有的放矢,贴近生活,用实例深入浅出地讲述,深受师生的欢迎。薛国路老师曾向五年级4个班近二百名学生,讲述了自己在1949年就读宁波三一中学时亲身经历的故事,今昔对比,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发奋学习,立志成材。

一市镇的退休老教师叶可欢、顾训育、应可欢、王家祥、褚宗汉等组成讲师团,分别在镇内各中小学校巡回宣讲“解放宁海的战斗历程”,宣讲中国近代史,宣讲理想信念,宣讲革命传统。老教师宣讲形象生动,使青少年听得津津有味,报以阵阵掌声。老教师们在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又在鸣锣开道,深得师生欢迎。

许多老教师还关爱贫困学生,如张荣乾老师结对帮困二位女小学生,杨象富老师出资1000元帮助贫困学生,成为青少年的贴心人。

(二)在著书立说、为青少年提供宝贵的精神食粮领域

老教师离退之后,他们能集中主要精力和时间,坐下来著书立说。具有48年教龄的中学特级教师杨象富从宁海中学退休后,著书立说,前后已出版了《名师帮你学数学》、《读题与做题》等48本教学著作,这些著作深受广大青少年的欢迎。

县教师进修学校退休老教师顾鸿安,不甘于安逸平淡的退休生活,创造了健康积极的晚年生活新境界,继续努力不懈,撰写了《“以德治国”是治国理论的创新》一文,被中国大型系列文献《历史的回眸》所收入。他撰写的另一篇教学论文《模糊语言及其教学》被作为首批成果入选大型理论文献《中国专家学术成果通鉴》,最近他又有22万余新著《论语解读》出版,此著作供广大青年朋友阅读,继承儒家的优秀中华民族文化。顾老师获得首届“中国改革开放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个人事迹载入《人民公仆》等书。

(三)在办学教学领域

宁海中学退休教师楼振龙退休之后一心扑在办学上,他雄心壮志,于八年前创办了“科达中学”,艰苦地经历了八个春秋,如今这所高中已初具规模,学校占地面积12.4亩,8个班级,为宁海培养了400余名高中毕业生。去年为了缓解民工子弟入学难,楼振龙老师在科达中学内设民工子弟小学班,招收两班,解决了100余名外来民工子弟入学。

退休的特级教师杨象富不但著书立说,而且经常到各地讲课,县内各校有他生动的讲课声音;杭州、宁波、台州等市县学校也邀请他讲课,宁波市效实中学约定每月讲课一次,深受欢迎。

县关工委的培训学校先后有53位老教师前后在该校任课,十余年来,老教师们辛勤教学,硕果累累,使3028名高考落榜的莘莘学子圆了大学梦。

(四)在弘扬先进文化、为净化青少年环境领域

胡陈乡退休老教师顾培根十分重视先进文化的建设,在胡陈乡开辟建立了胡陈公园,协助组建了群众文化俱乐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与青少年资源共享,净化了胡陈乡青少年育人环境。

黄坛镇的退休老教师严雅诗,一生酷爱书画艺术,退休后一直致情于民间文化,总是“退而不休”,终日挥笔操刀,弄墨上彩。严老师的书画室也供青少年观赏,陶冶青少年的情操。严老还及时指正青年木工漆工学艺,使黄坛青年受益匪浅。

县教师进修学校离休教师李子在书法、金石方面特有建树,书法作品不但收入《宁海当代书画家集作》,而且时常参与展览,供青少年观赏学习。

前童镇离休老教师童衍孝年年举办花展,为美化校园环境作出了不懈努力。

(五)在心系幼苗、老小同乐庆佳节、老小同祭缅先烈领域

每逢佳节,城区的离退休老教师们都要与孩子们一起欢度佳节,如在“六一”节举行多种形式的“辛情赠礼”活动,同庆佳节。城南小学的几位老教师自掏腰包,集资400元作为奖励“十佳少年”,鼓励他们立志成才;城关中学退休老教师节日送了500多元的图书给学校;实验小学的退休老教师节日向特困生送去200多元的学习用品;桥头胡小学的退休老教师筹集640元作为助学奖金,解决三名特困儿童的学习。“辛情赠礼”活动表达了老教师们心系幼苗、让孩子们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成长的情怀。

强蛟镇的退休老教师每逢清明节,与400多位小学生到镇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老小同祭,缅怀先烈,担负了宣讲烈士们英勇奋斗、壮烈牺牲的事迹,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接班人。县技工学校的退休老教师与青少年共同祭扫烈士墓,参观烈士事迹展厅,一起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缅怀先烈,激励后人,继承先人遗志,余热生辉。

几年来,我县离退休老教师,孜孜不倦地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协助学校育人,促使学生成才作出了贡献,赢得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赞扬,涌现出一批先进集体与先进个人,受到市县党委的表彰。县退教协会、茶院乡退教小组被评为县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离休老教师龚怀源被中共宁波市委授予“全市老干部先进个人”称号;桑洲镇的夏方丁、越溪乡的张荣乾、胡陈乡的鲍培根、黄坛镇的胡开法、强蛟镇的王成恕、县退协的夏才法被评为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桑洲镇退协、胡陈乡退协、前童镇退协被评为宁波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张荣乾、胡开法、童衍孝被评为宁波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

我县离退休老教师力所能及,在我县各个领域、各户家庭发挥余热,在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我县的经济发展和教育事业继续发光发热,人们赞誉这些老教师离退休前是“红烛”,离退休后仍是“红烛”。

  


相关内容

  • 县关工委"五老"作用调研材料(离退休老教师)
  • 是"红烛"就要永远发光 -- 记宁海县离退休老教师老有所为 教师"三尺讲台,四季耕耘,满腔热血,培育栋梁",被人们誉为"红烛",她照亮了教育事业,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教书育人作出了无私奉献.但随着岁月的流逝,我县有1489名老教师离退休了(其 ...

  • 教师职业理想与幸福感
  • 教师职业理想与幸福感 多少年来,人们一直把教师比作红烛,赞颂她默默发光.无怨无悔奉献的精神,教师也一直以蜡烛精神来鞭策自己. "教师"虽说只是一个职业的称谓,而在现实中,教师的职业行为似乎成了他们生活的全部.他们以牺牲自我来换得学生茁壮成长,他们情系学生,情倾讲坛.讲台催人老,粉 ...

  • 赞美班主任
  • "蜡炬成灰泪始干" 第一次走进大学,对一切事物都懵懵懂懂,离开家的日子总是很难熬,没有父母的嘘寒问暖,没有家中一切熟悉的味道,像置身于一片黑暗之中.幸亏,还不是太糟,我们有幸见到了父母一样关心我们的班主任. 第一次见到班主任的时候是在体育馆 ,班主任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和蔼可亲,平易 ...

  • 教师节师德师风演讲稿
  • 大家好! 今天我有幸站在这里,是要向大家讲述我从教八年来的两段重要经历,这两段经历令我终生难忘. ****年教师节,xx市xx区迎来了一支省优秀教师报告团,报告团中一位来自xx县的民办教师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xx,xx市所属的一个县,昔日的辋川,在王维笔下,它既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 教师,无悔的选择演讲稿
  • 多少年来,人们一直把教师比作红烛,赞颂她默默发光.无怨无悔奉献的精神,教师也一直以蜡烛精神来鞭策自己. "教师"虽说只是一个职业的称谓,而在现实中,教师的职业行为似乎成了他们生活的全部.他们以牺牲自我来换得学生茁壮成长,他们情系学生,情倾讲坛.讲台催人老,粉笔染白头,但教师们却无 ...

  • 给老师新年寄语
  • 春蚕 唐代大诗人李商隐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他把春蚕的执着、坚贞、奉献精神表现到了极至,成为千古传唱的佳句。人们生动地把教师比作“春蚕”,是对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和高尚品质给予的高度评价。人们赞美教师就像春蚕一样“吐尽心中万缕丝,奉献人生无限爱,默默无闻无所图,织就锦绣暖人间”。“ ...

  • [优秀作文]红烛
  • 红烛啊! 这样红的烛! 诗人啊 吐出你的心来比比, 可是一般颜色? 红烛啊! 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 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 为何更须烧蜡成灰, 然后才放出光来? 一误再误: 矛盾!冲突! 红烛啊! 不误,不误! 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 这正是自然的方法. 红烛啊! 既制 ...

  • 教师节节目演讲
  • 前锋农场教师节节目串词 开幕词: 韩:微风拂面.旭日高扬 王:九月的季节秋高气爽 张:高朋满座.鼓号震响 于:美丽的校园歌声嘹亮 韩:春去秋来,我们迎来一张张稚嫩的笑脸,送走一颗颗放飞的心灵 王:年复一年,我 们传递着人类文明的成果,培育着前锋未来的栋梁 张:我从不怀疑,教育是这个世界上最有 价值的 ...

  • 写一句送给老师的话
  • 我们就像含苞待放的春蕾,是您用爱为我们浇水、施肥,使我们绽放美丽的花朵。 老师,您的爱,炉火一般温暖,春风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老师,您的爱,比父爱更严峻,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乌云会散,灯儿会灭,而您的爱却像浩瀚的宇宙,永不消失。 你是我们人生的导航标,使开启我们智慧大门的钥匙。是您把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