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党建十二五规划

为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省、市关于加强农村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系列要求部署,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以“三级联创”活动和“四力提升”工程为载体,全面加强我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农村党组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为全面建设长三角休闲旅游名城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工作目标
按照中央提出的“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好”的“五个好”要求,全面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把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带领群众致富和维护农村稳定贯穿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始终。力争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达到以下要求:
组织体系健全。调整和创新党组织设置,形成以乡镇党委为龙头,以村党支部(总支)为主体,以产业、协会、社区党支部为辅助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体系。乡镇党委与所属村党支部(总支)工作关系顺畅,村两委关系协调,形成较为完善的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共青团、妇女、民兵、调解等组织健全,依法按章开展活动。
班子功能增强。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年龄、文化、专业、性别等结构不断优化,基层党建责任制得到不断完善,党政领导班子整体功能不断增强。村两委班子健全,积极开展“创业好搭档”争创活动和生态乡村班子建设。通过五年努力,把50%以上的村党组织书记培养成为“小康领路人、产业带头人、科技推广人、市场经济人、群众贴心人”。
党员素质提高。党员理想信念坚定,宗旨观念牢固,党员量化考核、“三培双带”、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和流动党员“双向带动”活动深入开展,30%以上的党员具有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本领。党员结构优化,发展党员工作有计划地进行,新发展党员中,35岁以下的达到75%以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达到65%以上,妇女比例达到30%,一般具有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本领。基本消除无35岁以下青年党员、无妇女党员、无高中以上学历党员的“三无”农村党组织。
工作机制完善。在县委和乡(镇)党委领导下,形成上下联动、部门配合、齐抓共管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格局。县、乡、村党组织“三级联创”活动有目标、有计划地推进,效果明显。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职能得到转变,领导方式方法得到改进,形成较为完善的服务农民、组织农民和保护农民的制度体系。
服务保障有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紧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长三角休闲旅游名城的伟大实践来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以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农村经济实力得到发展壮大,有力地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乡村建设。
三、工作措施
(一)统筹城乡组织资源,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1、选好配强领导班子。按照思想政治素质好和发展能力强的要求,选配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特别是选好配强党组织书记。通过完善“两推一选”、“公推直选”、面向社会公开选拔、探索实行跨村任职等途径,真正把那些素质好、能力强、群众公认的优秀党员选拔到村党组织书记岗位上来。注重选派县乡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优秀人员、后备干部、退居二线人员到村任职。鼓励外出创业致富能人、转业退伍军人、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提前离岗或退休干部职工回村任职。加强非党员村委会主任的培养,及时把他们中的优秀人才吸收到党内来。通过结对联系帮带,加强对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的跟踪培养,通过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或村委会主任助理,全面参与村级事务管理。

2、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把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纳入整个干部培训规划,按照分级负责、全面培训的要求,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培训任务的完成。县级主要抓好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的培训,乡镇抓好其他村干部、村民代表和普通党员的培训。结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进一步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不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探索村党组织书记到乡镇机关挂职锻炼,不断提高他们的能力和水平。坚持不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引导农村基层干部增强对群众的感情和对工作的激情,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等方法做好新时期农村工作和群众工作。建立健全干部结对帮扶困难群众、进村入户、包村联户、民情日记、服务承诺、每日去向告示等制度。
3、完善激励监督机制。探索建立和完善村两委主要干部报酬保障和增长机制,妥善解决任职时间较长、实绩比较突出的退职村干部生活保障问题。实行村党组织书记创业承诺制。健全完善村党组织书记岗位职责,全面推行以“先定事、后选人、再践诺”为主要内容的干部创业承诺制。健全村党组织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认真落实党务公开,加强党员监督和群众监督。建立不合格村党组织书记调整制度。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考试录用乡镇机关公务员、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的力度。定期评选表彰在创先争优和“三级联创”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村干部,授予荣誉称号,给予物质奖励。注重树立村干部先进典型,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4、建立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按照“村民代表推荐、党员推荐、村两委班子成员推荐和乡镇党委考试、考察”的“三推两考”选拔程序,着力从致富能手、企业经营管理者、外出务工经商人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负责人、转业退伍军人、大中专毕业生中,选拔培养村干部后备人选。力争通过五年努力,使全县村级后备干部人数与村两委班子成员数按1:1的比例配齐。
(二)统筹城乡教育管理,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先进性建设
1、加大党员教育力度。坚持不懈地组织党员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等。采取举办培训班、上党课、举行报告会和组织专题研讨等形式,有计划地组织好党员的集体学习。完善党员学习日制度,坚持每年开展党员冬训,时间不少于2天,组织党员参加在乡村干部中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建立多层次培训基地,对农村党员进行大规模、专业化技能培训。探索建立党员中心户学习制度。农村党员的教育培训由乡镇党委负责,每年“七一”前夕,以乡镇为单位,集中上一次党课。重点抓好农村党员的实用技术培训和流动党员特别是民工党员、转业退伍军人党员的创业就业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创业就业本领。
2、加大党员管理力度。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和党费收缴等制度,定期开展党员党性分析评议活动。党支部要结合每年一次的专题组织生活会,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把党内评议与群众评议结合起来,做好对不合格党员的教育转化和处置工作,落实“不作为”党员谈话提醒制度、“告诫”制度,建立落后党员淘汰机制,乡镇党委每年要及时清退、劝退、除名、处理不合格党员。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实行一人一档登记,一人一结对联系,一年一培训制度,一年一会通报的“四个一”制度。在外出务工党员集中地及时建立“流动支部”,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依托互联网,对零散的外出流动党员通过筹建网上支部,定期开展网上组织活动,逐步构建以流入地党组织管理为主、流出地党组织和流入地党组织有机衔接、共同负责的动态管理机制。
3、完善党员作用发挥平台。深化党员量化考核工作和党员“一带三”活动,在农村党员中开展以带头“创新业、联增收、联项目、联群众”为主要内容的“一创三联”活动,鼓励农村信用联社等金融机构,向“三培双带”户提供信贷支持。深入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和流动党员“双向带动”活动,引导和激励流动党员把家乡更多的劳动力带出去务工致富,把在外掌握的信息、学到的技术和积累的资金带回家乡创业发展。创建致富示范基地,每年培植扶持发展一批规模大、效益好、辐射能力强的致富项目。组织农业、林业、水利、科技等部门的技术骨干组成科技服务队,为致富示范基地和党员致富示范户提供技术咨询和辅导。乡镇党政班子成员每人联系1个致富示范基地和2个党员科技致富示范户。通过五年创建,全县要建立100个“党支部科技致富示范基地”和800个“党员科技致富示范户”。农业、林业、水利、科技等部门,要与种植大户、养殖大户挂钩结对,定向扶持发展。
4、重视发展党员工作。按照“坚持标准、改善结构、保证质量、慎重发展”的方针,严把入口关,积极引导、吸收青年致富能手和返乡高中、大中专毕业生入党,注重发展35周岁以下的优秀青年和妇女同志入党,力争每个村每年发展1名“双强”致富能手入党,全县每年发展农村党员总数中“双强”对象要在70%以上。加强教育培养工作,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每个村党组织要经常保持有3—5名入党积极分子。全面实行和规范发展党员“一推三公示”、票决制和责任追究制,扩大民主,加强监督。对连续3年以上没有发展新党员的村党组织及其所在乡镇党委实行告诫制度,村党组织书记不得连任,该村党组织取消当年党建工作评先评优资格,必要时进行组织整顿,乡镇党委书记向县委进行专项述职。
5、落实党员关怀激励机制。建立党内帮扶制度和党组织关心党员制度,党组织书记每年至少与所在支部党员谈心一次,了解其思想动态和生产生活状况。做好关心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工作。强力推进党员关爱基金建设,通过党员自愿捐款、党费补助和部门机关党员捐助等形式,扩大关爱党员基金的资金总额,经常性对农村困难党员和群众提供救助帮扶。每年,乡镇党委和有条件的村要开展一次关爱基金筹资活动,县属单位要为结对乡镇、结对村开展一次关爱基金筹资活动。乡镇党委要采取“致富基地+致富户党员+贫困群众”的帮带方式,打造党群“共同致富链”。每个致富基地和致富户每年要联系1—2户群众开展经常性的帮信息、帮项目、帮技术活动。可采取提供启动资金、协调贷款、吸纳股份、组建合作社等多种途径,解决贫困户发展资金短缺问题。
(三)完善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机制,推进村级民主管理
1、建立区域统筹的基层组织设置体系。继续开展“双百双千”结对帮扶活动,认真落实“驻乡进村、组团服务”工作。本着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发挥党组织作用、有利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的原则,调整和改进村党组织设置。30名以上党员、条件成熟的行政村一般要建立党总支,并根据党员的类型,合理设置党支部和党小组。及时撤并库区移民村、下山脱贫村、整体搬迁村的党组织。积极在自然村、村民小组、民兵应急分队、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流动党员集聚区建立党支部或党小组。鼓励强村、强企与周边党组织联建,以强带弱,强强共建。在农村党员聚居的社区,探索建立城乡党员联动管理服务机制,实行党员城乡一体化管理。总结推广“支部+协会”、“支部+基地”、“支部+公司”的党支部服务群众致富的新模式。
2、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教育和帮助村委会成员牢固树立党的领导观念,自觉维护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村委会每年年底要向村党组织进行述职。村党组织要支持村委会依法开展工作,完善决策机制,进一步落实村务运行“五民工作法”、村级财务“双代理”制度,继续推行民主恳谈会、民生服务日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推进月等活动,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党务公开的有效途径,增强党的工作透明度,落实和保障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进一步明确村两委职责任务和工作程序,形成工作合力。积极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职能转变,不断强化组织管理、教育引导和服务协调功能,善于通过启发教育、民主协商、示范引导等方法开展工作,自觉运用法律、经济、政策等手段解决问题。完善为民办事全程代理制度,加强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级便民服务站建设,扎实转变工作作风。
3、健全完善民主监督机制。全面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不断完善各项民主议事制度和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县乡党代表、人大代表的监督作用,促进村级民主管理工作程序化、制度化。采取有效措施,着力解决一批村务管理中群众反映比较强烈和侵害农民群众民主权利的突出问题,积极探索并总结推广村级民主管理好的经验做法,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把警示和宗旨教育纳入村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实行村干部廉洁自律承诺,规范村干部的行为。坚持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治相结合,推进农村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四)加强村级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强化组织保障
1、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管理使用。坚持“一室多用”、“一所多用”的原则,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成办公议事、党员活动、教育培训、便民服务、文体娱乐和信息收集传播等工作的有效阵地。按照有标牌、办公室、党员活动室、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室、远程教育设备、图书杂志、信息网络、文件资料柜、村务党务公开栏等“九有”要求,加强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通过五年努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80%完成规范化建设。
2、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引导和鼓励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夯实经济基础,切实解决农村基层组织“无钱办事”的难题。重点抓好各种资源特别是集体物业资产的综合开发利用,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来料加工业、农村服务业等,盘活集体资产,实现保值增值。引导和鼓励创办公司、创建基地,成立各类产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等形式,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规范化专业合作社,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努力,实现村集体经济人均可分配收入每年至少增加5%以上,到2011年,力争全县70%以上的村集体经济收入(不含转移支付)达到3万元以上,涌现出一批经济强村。
3、切实维护农村和谐稳定。扎实开展后进村整顿工作,加强基层配套组织建设,以常态化民兵重点分队建设为重点,打造一支“拉得出、用得上、起作用”的队伍,开展巡逻值勤、维护稳定、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切实承担起维护社会治安工作的重任。实行维稳区域负责制,乡镇党委书记对当地的社会稳定工作负全责,住村干部、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对村里的社会稳定负直接责任。推行村干部值班制度,定时定点接待群众,最大限度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当地、解决在平时、解决在萌芽,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四、组织领导
1、强化责任。健全完善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各乡镇党委书记要牢固树立“抓党建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党建”的理念,切实履行农村基层党建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乡镇党委书记每年向县委汇报工作时,要把履行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情况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完善基层党组织书记分别向上级党组织和所属党组织党员干部、群众代表述职的“双向述职”制度。完善党员领导干部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注意在党组织力量比较薄弱、工作难度大的地方建立联系点,努力把联系点建成示范点。县委组织部负责整个规划的具体实施。
2、严格考核。各乡镇党委要根据本规划的要求,结合本乡镇实际,制订具体的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强化工作责任,认真抓好落实。同时,建立健全党建工作目标考核制度,量化考核标准和内容,坚持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自我考核与上级考核、党组织考核与群众评议相结合,并把考核结果与评选先进、干部选拔任用、物质激励挂钩。县委将把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情况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及书记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之一。
3、推进创新。要不断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围绕提高农村党员干部技能化、农民组织化、农业产业化和党务工作信息化水平,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途径和办法。鼓励和引导基层组织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及时总结推广基层创造的好做法和新经验,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不断适应新形势、符合新需要、迈上新台阶。

  • 0
  • 顶一下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admin | 阅读: 次

十二五街道办发展规划

企业加强生产化学物品安全管理方案

为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省、市关于加强农村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系列要求部署,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以“三级联创”活动和“四力提升”工程为载体,全面加强我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农村党组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为全面建设长三角休闲旅游名城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工作目标
按照中央提出的“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好”的“五个好”要求,全面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把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带领群众致富和维护农村稳定贯穿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始终。力争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达到以下要求:
组织体系健全。调整和创新党组织设置,形成以乡镇党委为龙头,以村党支部(总支)为主体,以产业、协会、社区党支部为辅助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体系。乡镇党委与所属村党支部(总支)工作关系顺畅,村两委关系协调,形成较为完善的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共青团、妇女、民兵、调解等组织健全,依法按章开展活动。
班子功能增强。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年龄、文化、专业、性别等结构不断优化,基层党建责任制得到不断完善,党政领导班子整体功能不断增强。村两委班子健全,积极开展“创业好搭档”争创活动和生态乡村班子建设。通过五年努力,把50%以上的村党组织书记培养成为“小康领路人、产业带头人、科技推广人、市场经济人、群众贴心人”。
党员素质提高。党员理想信念坚定,宗旨观念牢固,党员量化考核、“三培双带”、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和流动党员“双向带动”活动深入开展,30%以上的党员具有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本领。党员结构优化,发展党员工作有计划地进行,新发展党员中,35岁以下的达到75%以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达到65%以上,妇女比例达到30%,一般具有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本领。基本消除无35岁以下青年党员、无妇女党员、无高中以上学历党员的“三无”农村党组织。
工作机制完善。在县委和乡(镇)党委领导下,形成上下联动、部门配合、齐抓共管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格局。县、乡、村党组织“三级联创”活动有目标、有计划地推进,效果明显。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职能得到转变,领导方式方法得到改进,形成较为完善的服务农民、组织农民和保护农民的制度体系。
服务保障有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紧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长三角休闲旅游名城的伟大实践来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以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农村经济实力得到发展壮大,有力地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乡村建设。
三、工作措施
(一)统筹城乡组织资源,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1、选好配强领导班子。按照思想政治素质好和发展能力强的要求,选配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特别是选好配强党组织书记。通过完善“两推一选”、“公推直选”、面向社会公开选拔、探索实行跨村任职等途径,真正把那些素质好、能力强、群众公认的优秀党员选拔到村党组织书记岗位上来。注重选派县乡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优秀人员、后备干部、退居二线人员到村任职。鼓励外出创业致富能人、转业退伍军人、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提前离岗或退休干部职工回村任职。加强非党员村委会主任的培养,及时把他们中的优秀人才吸收到党内来。通过结对联系帮带,加强对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的跟踪培养,通过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或村委会主任助理,全面参与村级事务管理。

2、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把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纳入整个干部培训规划,按照分级负责、全面培训的要求,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培训任务的完成。县级主要抓好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的培训,乡镇抓好其他村干部、村民代表和普通党员的培训。结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进一步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不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探索村党组织书记到乡镇机关挂职锻炼,不断提高他们的能力和水平。坚持不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引导农村基层干部增强对群众的感情和对工作的激情,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等方法做好新时期农村工作和群众工作。建立健全干部结对帮扶困难群众、进村入户、包村联户、民情日记、服务承诺、每日去向告示等制度。
3、完善激励监督机制。探索建立和完善村两委主要干部报酬保障和增长机制,妥善解决任职时间较长、实绩比较突出的退职村干部生活保障问题。实行村党组织书记创业承诺制。健全完善村党组织书记岗位职责,全面推行以“先定事、后选人、再践诺”为主要内容的干部创业承诺制。健全村党组织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认真落实党务公开,加强党员监督和群众监督。建立不合格村党组织书记调整制度。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考试录用乡镇机关公务员、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的力度。定期评选表彰在创先争优和“三级联创”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村干部,授予荣誉称号,给予物质奖励。注重树立村干部先进典型,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4、建立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按照“村民代表推荐、党员推荐、村两委班子成员推荐和乡镇党委考试、考察”的“三推两考”选拔程序,着力从致富能手、企业经营管理者、外出务工经商人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负责人、转业退伍军人、大中专毕业生中,选拔培养村干部后备人选。力争通过五年努力,使全县村级后备干部人数与村两委班子成员数按1:1的比例配齐。
(二)统筹城乡教育管理,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先进性建设
1、加大党员教育力度。坚持不懈地组织党员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等。采取举办培训班、上党课、举行报告会和组织专题研讨等形式,有计划地组织好党员的集体学习。完善党员学习日制度,坚持每年开展党员冬训,时间不少于2天,组织党员参加在乡村干部中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建立多层次培训基地,对农村党员进行大规模、专业化技能培训。探索建立党员中心户学习制度。农村党员的教育培训由乡镇党委负责,每年“七一”前夕,以乡镇为单位,集中上一次党课。重点抓好农村党员的实用技术培训和流动党员特别是民工党员、转业退伍军人党员的创业就业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创业就业本领。
2、加大党员管理力度。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和党费收缴等制度,定期开展党员党性分析评议活动。党支部要结合每年一次的专题组织生活会,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把党内评议与群众评议结合起来,做好对不合格党员的教育转化和处置工作,落实“不作为”党员谈话提醒制度、“告诫”制度,建立落后党员淘汰机制,乡镇党委每年要及时清退、劝退、除名、处理不合格党员。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实行一人一档登记,一人一结对联系,一年一培训制度,一年一会通报的“四个一”制度。在外出务工党员集中地及时建立“流动支部”,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依托互联网,对零散的外出流动党员通过筹建网上支部,定期开展网上组织活动,逐步构建以流入地党组织管理为主、流出地党组织和流入地党组织有机衔接、共同负责的动态管理机制。
3、完善党员作用发挥平台。深化党员量化考核工作和党员“一带三”活动,在农村党员中开展以带头“创新业、联增收、联项目、联群众”为主要内容的“一创三联”活动,鼓励农村信用联社等金融机构,向“三培双带”户提供信贷支持。深入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和流动党员“双向带动”活动,引导和激励流动党员把家乡更多的劳动力带出去务工致富,把在外掌握的信息、学到的技术和积累的资金带回家乡创业发展。创建致富示范基地,每年培植扶持发展一批规模大、效益好、辐射能力强的致富项目。组织农业、林业、水利、科技等部门的技术骨干组成科技服务队,为致富示范基地和党员致富示范户提供技术咨询和辅导。乡镇党政班子成员每人联系1个致富示范基地和2个党员科技致富示范户。通过五年创建,全县要建立100个“党支部科技致富示范基地”和800个“党员科技致富示范户”。农业、林业、水利、科技等部门,要与种植大户、养殖大户挂钩结对,定向扶持发展。
4、重视发展党员工作。按照“坚持标准、改善结构、保证质量、慎重发展”的方针,严把入口关,积极引导、吸收青年致富能手和返乡高中、大中专毕业生入党,注重发展35周岁以下的优秀青年和妇女同志入党,力争每个村每年发展1名“双强”致富能手入党,全县每年发展农村党员总数中“双强”对象要在70%以上。加强教育培养工作,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每个村党组织要经常保持有3—5名入党积极分子。全面实行和规范发展党员“一推三公示”、票决制和责任追究制,扩大民主,加强监督。对连续3年以上没有发展新党员的村党组织及其所在乡镇党委实行告诫制度,村党组织书记不得连任,该村党组织取消当年党建工作评先评优资格,必要时进行组织整顿,乡镇党委书记向县委进行专项述职。
5、落实党员关怀激励机制。建立党内帮扶制度和党组织关心党员制度,党组织书记每年至少与所在支部党员谈心一次,了解其思想动态和生产生活状况。做好关心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工作。强力推进党员关爱基金建设,通过党员自愿捐款、党费补助和部门机关党员捐助等形式,扩大关爱党员基金的资金总额,经常性对农村困难党员和群众提供救助帮扶。每年,乡镇党委和有条件的村要开展一次关爱基金筹资活动,县属单位要为结对乡镇、结对村开展一次关爱基金筹资活动。乡镇党委要采取“致富基地+致富户党员+贫困群众”的帮带方式,打造党群“共同致富链”。每个致富基地和致富户每年要联系1—2户群众开展经常性的帮信息、帮项目、帮技术活动。可采取提供启动资金、协调贷款、吸纳股份、组建合作社等多种途径,解决贫困户发展资金短缺问题。
(三)完善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机制,推进村级民主管理
1、建立区域统筹的基层组织设置体系。继续开展“双百双千”结对帮扶活动,认真落实“驻乡进村、组团服务”工作。本着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发挥党组织作用、有利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的原则,调整和改进村党组织设置。30名以上党员、条件成熟的行政村一般要建立党总支,并根据党员的类型,合理设置党支部和党小组。及时撤并库区移民村、下山脱贫村、整体搬迁村的党组织。积极在自然村、村民小组、民兵应急分队、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流动党员集聚区建立党支部或党小组。鼓励强村、强企与周边党组织联建,以强带弱,强强共建。在农村党员聚居的社区,探索建立城乡党员联动管理服务机制,实行党员城乡一体化管理。总结推广“支部+协会”、“支部+基地”、“支部+公司”的党支部服务群众致富的新模式。
2、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教育和帮助村委会成员牢固树立党的领导观念,自觉维护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村委会每年年底要向村党组织进行述职。村党组织要支持村委会依法开展工作,完善决策机制,进一步落实村务运行“五民工作法”、村级财务“双代理”制度,继续推行民主恳谈会、民生服务日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推进月等活动,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党务公开的有效途径,增强党的工作透明度,落实和保障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进一步明确村两委职责任务和工作程序,形成工作合力。积极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职能转变,不断强化组织管理、教育引导和服务协调功能,善于通过启发教育、民主协商、示范引导等方法开展工作,自觉运用法律、经济、政策等手段解决问题。完善为民办事全程代理制度,加强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级便民服务站建设,扎实转变工作作风。
3、健全完善民主监督机制。全面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不断完善各项民主议事制度和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县乡党代表、人大代表的监督作用,促进村级民主管理工作程序化、制度化。采取有效措施,着力解决一批村务管理中群众反映比较强烈和侵害农民群众民主权利的突出问题,积极探索并总结推广村级民主管理好的经验做法,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把警示和宗旨教育纳入村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实行村干部廉洁自律承诺,规范村干部的行为。坚持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治相结合,推进农村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四)加强村级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强化组织保障
1、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管理使用。坚持“一室多用”、“一所多用”的原则,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成办公议事、党员活动、教育培训、便民服务、文体娱乐和信息收集传播等工作的有效阵地。按照有标牌、办公室、党员活动室、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室、远程教育设备、图书杂志、信息网络、文件资料柜、村务党务公开栏等“九有”要求,加强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通过五年努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80%完成规范化建设。
2、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引导和鼓励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夯实经济基础,切实解决农村基层组织“无钱办事”的难题。重点抓好各种资源特别是集体物业资产的综合开发利用,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来料加工业、农村服务业等,盘活集体资产,实现保值增值。引导和鼓励创办公司、创建基地,成立各类产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等形式,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规范化专业合作社,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努力,实现村集体经济人均可分配收入每年至少增加5%以上,到2011年,力争全县70%以上的村集体经济收入(不含转移支付)达到3万元以上,涌现出一批经济强村。
3、切实维护农村和谐稳定。扎实开展后进村整顿工作,加强基层配套组织建设,以常态化民兵重点分队建设为重点,打造一支“拉得出、用得上、起作用”的队伍,开展巡逻值勤、维护稳定、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切实承担起维护社会治安工作的重任。实行维稳区域负责制,乡镇党委书记对当地的社会稳定工作负全责,住村干部、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对村里的社会稳定负直接责任。推行村干部值班制度,定时定点接待群众,最大限度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当地、解决在平时、解决在萌芽,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四、组织领导
1、强化责任。健全完善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各乡镇党委书记要牢固树立“抓党建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党建”的理念,切实履行农村基层党建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乡镇党委书记每年向县委汇报工作时,要把履行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情况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完善基层党组织书记分别向上级党组织和所属党组织党员干部、群众代表述职的“双向述职”制度。完善党员领导干部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注意在党组织力量比较薄弱、工作难度大的地方建立联系点,努力把联系点建成示范点。县委组织部负责整个规划的具体实施。
2、严格考核。各乡镇党委要根据本规划的要求,结合本乡镇实际,制订具体的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强化工作责任,认真抓好落实。同时,建立健全党建工作目标考核制度,量化考核标准和内容,坚持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自我考核与上级考核、党组织考核与群众评议相结合,并把考核结果与评选先进、干部选拔任用、物质激励挂钩。县委将把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情况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及书记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之一。
3、推进创新。要不断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围绕提高农村党员干部技能化、农民组织化、农业产业化和党务工作信息化水平,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途径和办法。鼓励和引导基层组织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及时总结推广基层创造的好做法和新经验,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不断适应新形势、符合新需要、迈上新台阶。

  • 0
  • 顶一下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admin | 阅读: 次

十二五街道办发展规划

企业加强生产化学物品安全管理方案


相关内容

  • 基层组织建设规划
  • 石窑沟乡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规划 为深入贯彻县十六次党代会精神,以县委"12345"战略为指导,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切实把全乡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维护稳定.促进和谐.创新管理.推动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不断务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现根据中.省.市 ...

  • 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规划
  •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根据《汉中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制定本规划。   一、总体目标   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干部素质 ...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计划规划
  • 为深入贯彻党的xx大和xx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共xx市委关于构建和谐xx实施纲要》(x委发〔~〕14号),特制定《xx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计划》。 一、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xx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我市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农村改 ...

  • [安徽省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2012--2016年规划]
  • 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农村基层党组 织建设2012--2016年规划>的通知 皖办发[2012]18号 各市.县委,省委各部委,省直各单位党组(党委),各大学党委: <安徽省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2012--2016年规划>已经省委负责同志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 ...

  • 山东省 关于大力推行新型城镇化的意见
  • 中共山东省委 山东省人民政府 关于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 (鲁发[2009]21号,2009年10月31日)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九次党代会精神,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总体要求 1.深刻认识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意义 ...

  • 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
  • <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 目录 前言 一.规划背景 (一)发展基础 (二)发展形势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主要目标 三.重点任务 (一)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 (二)提前实现农民收入翻番 (三 ...

  • 浅析如何做好农村宅基地管理
  • 做好农村宅基地管理,对于集约节约用地.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做好即墨市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结合工作实践,做如下探讨: 一.即墨市在宅基地管理方面的主要做法 (一)加强规划.计划管理.按照布局集中.用地节约的原则,合理引导村镇建设用地,严格执行土 ...

  •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
  • 各乡镇(场)党委.人民政府,县直各林(垦殖)场,县委有关部门,县直有关单位: 为了进一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多经济社会发展,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从-年起利用三年左右时间在全县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利'是一项利 ...

  • 社会主义新农村模式与图片资料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建设模式 1.资源型新农村.所谓资源型,就是在具有丰富矿产.水力.电力等资源的农村,加强能源消费管理,搞好节能工作,提高能源利用率,建立资源集约型农村经济.长久以来,在一些具有丰富资源的农村,充足的能源有力支撑了整个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在能源生产和消费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