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是经济体系,与“市场经济地位”无关
通常所说的“市场经济”,指的是一种经济体系,是与“计划经济”相对应的概念。这一体系的特征是,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
本身是否市场经济而言,一个国家并不需要获得其他国家的承认。“市场经济”和“市场经济地位”,其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更多是对一国一个术语。
“市场经济地位”是贸易纠纷中的技术概念
对于加入了世贸组织(WTO)的国家而言,在既定的“游戏规则”下,“市场经济地位”(即一个国家被定义为“完全市场经济国家”或“
一。在WTO框架下,“市场经济地位”是各国解决贸易纠纷中所用到的一个技术性概念,尤其是在反倾销的国际诉讼调查中应用更多。因此,“市分规定。
同一个“市场经济地位”,各有各的定义
自加入WTO之日起(2001年),中国就被定义为“非市场经济国家”,期限长达15年。这意味着,在为期15年的“非市场经济国家地位”
一个国家地谈。要想获得一个国家对本国“市场经济地位”的认可,就必须符合这个国家的反倾销立法或判例的标准,而这些标准存在很大差异。
先验性地推定为“不符合市场经济”标准。据中国商务部长陈德铭透露,目前包括美国、日本及欧盟等有大约30个左右、全球3/4的“高收入国
反倾销调查与“非市场经济地位”
工资水平被高估,中国15年居反倾销调查之首
自1995年起的连续15年里,中国一直是遭受反倾销调查
年),针对中国企业的反倾销调查更进入了“爆发期”,总数为
场经济地位”有它特殊的作用:成员国有权区别对待“完全市
处于不利地位,最致命的一击是所谓的“第三国替代”的存在
以中美贸易摩擦为例,由于美国始终不把中国视为“市
本”,于是,美国商务部在调查中国的商品时,只能参考“市
均国民收入和平均工资水平,由此推算中国工人工资水平并计
被认定为倾销。比如在中美彩电反倾销调查中,美国选择印度接导致中国彩电被轻易认定为倾销。[详细]
图为1979年至2007年,全球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案件数目。(据《中国商
务年鉴》以及WT0反倾销统计数据(2007年)整理计算,来源:《对华反倾销的历史演变与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
中国企业3年交“罚款”数亿美元,应诉者“有口难言
实际上,由于WTO的有关规定给予了各成员方极大的自
以任意用他们认为适当的方式来决定。据《21世纪经济报道》
税率可能高达30%以上。按2006年~2009年美国对华反倾销涉多支付了高达数亿美元的反倾销关税。
按照WTO规定,被诉倾销的企业理论上可上诉。但曾经为
胜诉,首先需要证明“自己企业事实上是不受政府控制,出口
胜诉机会并不多,大部分比较乐观的结果是,通过申请获得加权[详细]
WTO今年3月日证实,中国在2009年已经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商品出口国,
约占全世界出口额的10%。
反倾销渐远,“市场经济地位”含金量下降
贸易摩擦多样化,反倾销早已不是唯一手段
据商务部公平贸易局的统计,自2004年加拿大突破WTO
查以来,反倾销已经不再是对华贸易调查的唯一手段。作为对“双反”对中国进行“变相反补贴”调查。
对外经贸大学经济法学的刘燕南博士就指出,“从某种
前。”她在接受采访时称,中国此前争取“市场经济地位”,主
现“双反”(反倾销,反补贴)、“特保”等新工具的使用,
反补贴“异军突起”,2009年全球3/4反补贴调查针对
截至2009年11月,中国遭到“双反”调查37起,连续
发之后,中国企业在国际上遭到的贸易纠纷调查形式,也愈发
了116起贸易调查,其中包括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
补贴占全球75%。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中国取得了“市场经济[详细]
人民币汇率:反补贴调查的新焦点
“完全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只能有助于企业应诉反倾销
临的更大“威胁”,将来自日益增加的反补贴调查——而这一
针对中国上百家铝业企业的“双反”调查中,人民币汇率的问
出,中国通过人民币汇率低估的方式补贴中国铝型材出口商,并
务部5月最后决定暂不考虑人民币汇率因素,但同时也强调,
2009年底以来的众多贸易摩擦案例已表明,人民币汇率
国将要面临的,也不仅仅是与“市场经济地位”有关的贸易救国内经济政策。[详细]
码头边上的集装箱和每年开得红红火火的交易会,已经成了这个为全世界制造
商品的“出口大国”的两张“名片”。
市场经济是经济体系,与“市场经济地位”无关
通常所说的“市场经济”,指的是一种经济体系,是与“计划经济”相对应的概念。这一体系的特征是,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
本身是否市场经济而言,一个国家并不需要获得其他国家的承认。“市场经济”和“市场经济地位”,其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更多是对一国一个术语。
“市场经济地位”是贸易纠纷中的技术概念
对于加入了世贸组织(WTO)的国家而言,在既定的“游戏规则”下,“市场经济地位”(即一个国家被定义为“完全市场经济国家”或“
一。在WTO框架下,“市场经济地位”是各国解决贸易纠纷中所用到的一个技术性概念,尤其是在反倾销的国际诉讼调查中应用更多。因此,“市分规定。
同一个“市场经济地位”,各有各的定义
自加入WTO之日起(2001年),中国就被定义为“非市场经济国家”,期限长达15年。这意味着,在为期15年的“非市场经济国家地位”
一个国家地谈。要想获得一个国家对本国“市场经济地位”的认可,就必须符合这个国家的反倾销立法或判例的标准,而这些标准存在很大差异。
先验性地推定为“不符合市场经济”标准。据中国商务部长陈德铭透露,目前包括美国、日本及欧盟等有大约30个左右、全球3/4的“高收入国
反倾销调查与“非市场经济地位”
工资水平被高估,中国15年居反倾销调查之首
自1995年起的连续15年里,中国一直是遭受反倾销调查
年),针对中国企业的反倾销调查更进入了“爆发期”,总数为
场经济地位”有它特殊的作用:成员国有权区别对待“完全市
处于不利地位,最致命的一击是所谓的“第三国替代”的存在
以中美贸易摩擦为例,由于美国始终不把中国视为“市
本”,于是,美国商务部在调查中国的商品时,只能参考“市
均国民收入和平均工资水平,由此推算中国工人工资水平并计
被认定为倾销。比如在中美彩电反倾销调查中,美国选择印度接导致中国彩电被轻易认定为倾销。[详细]
图为1979年至2007年,全球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案件数目。(据《中国商
务年鉴》以及WT0反倾销统计数据(2007年)整理计算,来源:《对华反倾销的历史演变与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
中国企业3年交“罚款”数亿美元,应诉者“有口难言
实际上,由于WTO的有关规定给予了各成员方极大的自
以任意用他们认为适当的方式来决定。据《21世纪经济报道》
税率可能高达30%以上。按2006年~2009年美国对华反倾销涉多支付了高达数亿美元的反倾销关税。
按照WTO规定,被诉倾销的企业理论上可上诉。但曾经为
胜诉,首先需要证明“自己企业事实上是不受政府控制,出口
胜诉机会并不多,大部分比较乐观的结果是,通过申请获得加权[详细]
WTO今年3月日证实,中国在2009年已经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商品出口国,
约占全世界出口额的10%。
反倾销渐远,“市场经济地位”含金量下降
贸易摩擦多样化,反倾销早已不是唯一手段
据商务部公平贸易局的统计,自2004年加拿大突破WTO
查以来,反倾销已经不再是对华贸易调查的唯一手段。作为对“双反”对中国进行“变相反补贴”调查。
对外经贸大学经济法学的刘燕南博士就指出,“从某种
前。”她在接受采访时称,中国此前争取“市场经济地位”,主
现“双反”(反倾销,反补贴)、“特保”等新工具的使用,
反补贴“异军突起”,2009年全球3/4反补贴调查针对
截至2009年11月,中国遭到“双反”调查37起,连续
发之后,中国企业在国际上遭到的贸易纠纷调查形式,也愈发
了116起贸易调查,其中包括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
补贴占全球75%。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中国取得了“市场经济[详细]
人民币汇率:反补贴调查的新焦点
“完全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只能有助于企业应诉反倾销
临的更大“威胁”,将来自日益增加的反补贴调查——而这一
针对中国上百家铝业企业的“双反”调查中,人民币汇率的问
出,中国通过人民币汇率低估的方式补贴中国铝型材出口商,并
务部5月最后决定暂不考虑人民币汇率因素,但同时也强调,
2009年底以来的众多贸易摩擦案例已表明,人民币汇率
国将要面临的,也不仅仅是与“市场经济地位”有关的贸易救国内经济政策。[详细]
码头边上的集装箱和每年开得红红火火的交易会,已经成了这个为全世界制造
商品的“出口大国”的两张“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