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与社会发展的联系

浅析汉字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文字犹如一个国家的标志象征着一个国家,其语言文字和历史文字记述了这个国家的兴衰。而中国的汉字历史就从甲骨文开始,其中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 甲骨文(商) →金文(周)→小篆(秦)→隶书(汉)→楷书(魏晋)→行书 (草书),经历了6000年的历史经验与锤炼,才有了现在我们见到的中国汉字。从古至今,汉字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经历过战国之乱,百废待兴,秦始皇焚书坑儒,推行法家思想,其目的也是为了巩固民心,稳固江山;汉武帝施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其代表了当时最受民众认可的学派,汉武帝弘扬儒学其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儒家学派的发展,运用儒学的思想来稳固自己的社会;而唐太宗李世民也急需一种方法来巩固自己的社稷以及收拢其他地区的人心,其中就包括现江南地区的名门望族和民众之心。王羲之在这时又正好是儒家文化的集大成者,他书写的《兰亭集序》在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从文章第一个“永”字到最后一个“文”字,一气呵成,不粘不脱,既流露出人性之美,又表现出自然之美,正所谓“尽善尽美”。在古代,每一种字体都有着十分严格的“法帖”,而当时的读书人要想通过科举考试,考取功名,就必须会书写一手合乎规范的毛笔字。唐朝,正是以这种方式,将知识分子的思想牢牢地凝聚在儒家的“中和之道”上。正是这种严格的要求,以至于我们后代人在使用毛笔字写字时,就要做到“三正”,身正,笔正,纸正。苏轼的出现,打破了这一传统观念,他性格豪放,不拘一格,其作品不仅深受民众追捧,而且连一直都遵循礼教的皇帝也对苏轼的才华青睐有佳。如果仅仅从书法层面上看,苏轼是成功的,他有着自己的风格,豪迈大气,兴起时洋洋洒洒写下后世广为流传的《赤壁赋》。但是历史告诉我们,有才华显然是不够的,在古代严格的思想控制之下,才华必须为统治阶级服务,不然就要受到打压。林语堂曾对他做出这样的评价:“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苏

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

由于人们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在保证了物质生活的前提下,人们迫切需更多的文化来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传播与记载文化的载体,在古代人们的智慧下,一次又一次的进步。从

最初的在甲骨上书写,因为其材料难以寻找,只在一部分人里流行;到春秋时期的竹简,有这样一个典故,《庄子集释》卷十下〈杂篇·天下〉有记载:“多方,其书五车,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历物之意,曰:「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天与地卑,山与泽平。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南方无穷而有穷,今日适越而昔来。连环可解也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其意思就是说一个人读过的书,如果用竹简来运走需要五辆马车才能拉走,这也成为了以后的一个成语“学富五车”。这个故事不仅说明了这个人知识渊博,博览群书,而且反应出当时书写载体的落后。后来,人们想要获取外界更多的信息,有些人用丝绸来进行书写或绘画,称为帛书,但由于原材料的昂贵,只有少数有钱人能用得起帛书。东汉,和帝时,蔡伦总结西汉以来用麻质纤维造纸的经验,改进造纸技术,采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为原料造纸,于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报朝廷,时有“蔡候纸”之称。后世传为我国造纸术的发明人。此后造纸术由我国传遍世界,更有学者指出,造纸术的发明有力地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没有造纸术,就没有后面一系列的文明发展,造纸术的发展,不仅有利于我过汉字的书写与传播,更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传播,这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直到现在,我们所使用的纸也是根据蔡伦造纸的原理制造出来的。由此可见,造纸术的发明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社会的衰败同样也对汉字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汉字作为一种交流方式,文化载体,理应是自由的,但是在汉字的发展过程中无不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文字狱,就是其中一种。文字狱起从宋朝,历经元明二朝,最后在清朝达到顶峰的一种历史现象。文字狱由统治阶层发起,历经四个朝代愈演愈劣,无数文人墨客遭到迫害。在明太祖朱元璋时,由于他出身卑微,曾出家当过和尚,据说又曾偷

过人家的锅。所以,这个明太祖自卑心理比较重,因而也最忌讳人家说“生、僧、则、贼”等字。臣下一旦犯了忌,往往惨遭横祸。正像阿Q因为头上有几块不太体面的伤疤,因而就忌讳人家说“癞、懒、光、亮、灯、烛”等字一样。例如,浙江府学教授林光亮为海门卫官作《谢增奉表》,因表文中有“作则垂宪”一句而被杀。因为朱元璋把“作则”念成了“作贼”(江淮方言“则”与“贼”同音),这不是揭皇帝的老底吗?岂有不杀头之理。北平府学训导赵伯宁为都司作《万寿贺表》,因表文中有“垂子孙而作则”一句,因而也被杀。还有因贺表中有“取法像魏”,“体干法坤,藻饰太平”等语而被杀的。因为“取法”被朱元璋念成“去发”,“法坤”被念成“发髡”,就是剃发为僧的意思,这不是讪上吗?而“藻饰太平”又被念成“早失太平”,这不是诅咒当朝吗?既讪上又讽今,有几个脑袋?这种因上表祝贺而招致灾祸的,在历史上被称为表笺祸。到了封建制度最鼎盛的清朝,文字狱也到了巅峰。我记得有一句诗,“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这两句诗出自徐述夔《一柱楼编年诗》。传闻徐幼负才名,自认为是状元的料,后来却科举不利,满腹牢骚。他所建一柱楼挂紫牡丹图,题诗曰:“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夏天晒书,风吹书页,愤然道:“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见酒杯底儿上有万历年号,便说:“复杯又见明天子,且把壶儿搁半边。”晚上听到老鼠啮咬衣服,恨得直骂:“毁我衣冠皆鼠辈,捣尔巢穴在明朝。”这些言行被举报之后,乾隆大怒,下令将已死的徐及其子怀祖剖棺戮尸,孙子、校编诗集者被处斩,江苏藩司等一批官员被革职。又查出沈德潜曾替徐作传,称赞其品行文章,并且“夺朱非正色”两句正是沈诗《咏黑牡丹》中的句子,于是已经死掉的沈德潜也跟着倒了大霉。落后腐朽的封建制度制约了文化的发展,也制约了汉字的发展,以至于当其他国家文字拥入我国时,统治阶级不仅没有吸收外来优秀文化,反而以天朝自居,闭关锁国,认为其他国家的文化和文字都是蛮夷人才会使用。历史也向我们证明,腐朽的制度必将被推翻,而文化会随着生产力的进步不断向前发展最终取代落后文化。

进去20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在毛主席的带领下,推出“双百方针”,鼓励文学家,艺术家进行创作,很多优秀的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汉字又重新焕发出生机。尤其是从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在世界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很多国家开始将他们的目光投向中国,希望与中

国合作。一位来自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的汉学家罗多弼曾这样说过:“我觉得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如果从一个历史的角度去看,与其说它了不起,或者说是一个奇迹,不如说这种发展是一种正常化,中国就恢复了,这么大的国家,人口这么多,应该在世界上扮演一个的角色。”在我看来就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国,在经历了两百多年的浑浑噩噩,现在是时候苏醒了,不仅是经济发展,当然也有经济背后影响力丰厚的文化。从第一座孔子学院于2004年在韩国汉城正式揭牌,此后来自不同国家的的大学纷纷效仿汉城设立孔子学院,并且渴望我国能派遣汉学老师前去教学。这是来自全世界对汉文化的渴望,他们穿旗袍,用筷子吃饭,过中国节日,学习用毛笔写字,截至到2016年5月份,全世界目前已设立了282所孔子学院和272个孔子课堂,遍布在88个国家。而作为汉字的起源国,我们也希望把我国的文化传播到更多的地方。最近我国举办的的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吸引了50多个国家近500余名的大学生前来参加决赛,各国参加预赛活动大学生达四万多人。

前前后后无数人为汉语的传播默默贡献,张骞出使西域,将我国的文化传播到西亚地区,郑和七次下西洋,带去了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还有在美国打工不惜捐出全部积蓄来资助汉语教学的丁天龙,也有后来来自加拿大的友人大山,积极学习汉学并把自己大部分精力都贡献在汉学传播上。我们也相信,在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汉语,书写汉字,也许会出现汉语热。但无论如何,汉字有它神奇的魅力值得我们去探索,值得我们去传播。古人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也希望更多的人来到中国,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学习汉字,拾起毛笔,写下几个大大的毛笔字,‘中国汉字,芳华永驻’。

英语1402赵松

浅析汉字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文字犹如一个国家的标志象征着一个国家,其语言文字和历史文字记述了这个国家的兴衰。而中国的汉字历史就从甲骨文开始,其中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 甲骨文(商) →金文(周)→小篆(秦)→隶书(汉)→楷书(魏晋)→行书 (草书),经历了6000年的历史经验与锤炼,才有了现在我们见到的中国汉字。从古至今,汉字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经历过战国之乱,百废待兴,秦始皇焚书坑儒,推行法家思想,其目的也是为了巩固民心,稳固江山;汉武帝施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其代表了当时最受民众认可的学派,汉武帝弘扬儒学其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儒家学派的发展,运用儒学的思想来稳固自己的社会;而唐太宗李世民也急需一种方法来巩固自己的社稷以及收拢其他地区的人心,其中就包括现江南地区的名门望族和民众之心。王羲之在这时又正好是儒家文化的集大成者,他书写的《兰亭集序》在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从文章第一个“永”字到最后一个“文”字,一气呵成,不粘不脱,既流露出人性之美,又表现出自然之美,正所谓“尽善尽美”。在古代,每一种字体都有着十分严格的“法帖”,而当时的读书人要想通过科举考试,考取功名,就必须会书写一手合乎规范的毛笔字。唐朝,正是以这种方式,将知识分子的思想牢牢地凝聚在儒家的“中和之道”上。正是这种严格的要求,以至于我们后代人在使用毛笔字写字时,就要做到“三正”,身正,笔正,纸正。苏轼的出现,打破了这一传统观念,他性格豪放,不拘一格,其作品不仅深受民众追捧,而且连一直都遵循礼教的皇帝也对苏轼的才华青睐有佳。如果仅仅从书法层面上看,苏轼是成功的,他有着自己的风格,豪迈大气,兴起时洋洋洒洒写下后世广为流传的《赤壁赋》。但是历史告诉我们,有才华显然是不够的,在古代严格的思想控制之下,才华必须为统治阶级服务,不然就要受到打压。林语堂曾对他做出这样的评价:“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苏

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

由于人们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在保证了物质生活的前提下,人们迫切需更多的文化来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传播与记载文化的载体,在古代人们的智慧下,一次又一次的进步。从

最初的在甲骨上书写,因为其材料难以寻找,只在一部分人里流行;到春秋时期的竹简,有这样一个典故,《庄子集释》卷十下〈杂篇·天下〉有记载:“多方,其书五车,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历物之意,曰:「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天与地卑,山与泽平。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南方无穷而有穷,今日适越而昔来。连环可解也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其意思就是说一个人读过的书,如果用竹简来运走需要五辆马车才能拉走,这也成为了以后的一个成语“学富五车”。这个故事不仅说明了这个人知识渊博,博览群书,而且反应出当时书写载体的落后。后来,人们想要获取外界更多的信息,有些人用丝绸来进行书写或绘画,称为帛书,但由于原材料的昂贵,只有少数有钱人能用得起帛书。东汉,和帝时,蔡伦总结西汉以来用麻质纤维造纸的经验,改进造纸技术,采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为原料造纸,于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报朝廷,时有“蔡候纸”之称。后世传为我国造纸术的发明人。此后造纸术由我国传遍世界,更有学者指出,造纸术的发明有力地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没有造纸术,就没有后面一系列的文明发展,造纸术的发展,不仅有利于我过汉字的书写与传播,更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传播,这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直到现在,我们所使用的纸也是根据蔡伦造纸的原理制造出来的。由此可见,造纸术的发明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社会的衰败同样也对汉字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汉字作为一种交流方式,文化载体,理应是自由的,但是在汉字的发展过程中无不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文字狱,就是其中一种。文字狱起从宋朝,历经元明二朝,最后在清朝达到顶峰的一种历史现象。文字狱由统治阶层发起,历经四个朝代愈演愈劣,无数文人墨客遭到迫害。在明太祖朱元璋时,由于他出身卑微,曾出家当过和尚,据说又曾偷

过人家的锅。所以,这个明太祖自卑心理比较重,因而也最忌讳人家说“生、僧、则、贼”等字。臣下一旦犯了忌,往往惨遭横祸。正像阿Q因为头上有几块不太体面的伤疤,因而就忌讳人家说“癞、懒、光、亮、灯、烛”等字一样。例如,浙江府学教授林光亮为海门卫官作《谢增奉表》,因表文中有“作则垂宪”一句而被杀。因为朱元璋把“作则”念成了“作贼”(江淮方言“则”与“贼”同音),这不是揭皇帝的老底吗?岂有不杀头之理。北平府学训导赵伯宁为都司作《万寿贺表》,因表文中有“垂子孙而作则”一句,因而也被杀。还有因贺表中有“取法像魏”,“体干法坤,藻饰太平”等语而被杀的。因为“取法”被朱元璋念成“去发”,“法坤”被念成“发髡”,就是剃发为僧的意思,这不是讪上吗?而“藻饰太平”又被念成“早失太平”,这不是诅咒当朝吗?既讪上又讽今,有几个脑袋?这种因上表祝贺而招致灾祸的,在历史上被称为表笺祸。到了封建制度最鼎盛的清朝,文字狱也到了巅峰。我记得有一句诗,“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这两句诗出自徐述夔《一柱楼编年诗》。传闻徐幼负才名,自认为是状元的料,后来却科举不利,满腹牢骚。他所建一柱楼挂紫牡丹图,题诗曰:“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夏天晒书,风吹书页,愤然道:“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见酒杯底儿上有万历年号,便说:“复杯又见明天子,且把壶儿搁半边。”晚上听到老鼠啮咬衣服,恨得直骂:“毁我衣冠皆鼠辈,捣尔巢穴在明朝。”这些言行被举报之后,乾隆大怒,下令将已死的徐及其子怀祖剖棺戮尸,孙子、校编诗集者被处斩,江苏藩司等一批官员被革职。又查出沈德潜曾替徐作传,称赞其品行文章,并且“夺朱非正色”两句正是沈诗《咏黑牡丹》中的句子,于是已经死掉的沈德潜也跟着倒了大霉。落后腐朽的封建制度制约了文化的发展,也制约了汉字的发展,以至于当其他国家文字拥入我国时,统治阶级不仅没有吸收外来优秀文化,反而以天朝自居,闭关锁国,认为其他国家的文化和文字都是蛮夷人才会使用。历史也向我们证明,腐朽的制度必将被推翻,而文化会随着生产力的进步不断向前发展最终取代落后文化。

进去20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在毛主席的带领下,推出“双百方针”,鼓励文学家,艺术家进行创作,很多优秀的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汉字又重新焕发出生机。尤其是从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在世界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很多国家开始将他们的目光投向中国,希望与中

国合作。一位来自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的汉学家罗多弼曾这样说过:“我觉得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如果从一个历史的角度去看,与其说它了不起,或者说是一个奇迹,不如说这种发展是一种正常化,中国就恢复了,这么大的国家,人口这么多,应该在世界上扮演一个的角色。”在我看来就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国,在经历了两百多年的浑浑噩噩,现在是时候苏醒了,不仅是经济发展,当然也有经济背后影响力丰厚的文化。从第一座孔子学院于2004年在韩国汉城正式揭牌,此后来自不同国家的的大学纷纷效仿汉城设立孔子学院,并且渴望我国能派遣汉学老师前去教学。这是来自全世界对汉文化的渴望,他们穿旗袍,用筷子吃饭,过中国节日,学习用毛笔写字,截至到2016年5月份,全世界目前已设立了282所孔子学院和272个孔子课堂,遍布在88个国家。而作为汉字的起源国,我们也希望把我国的文化传播到更多的地方。最近我国举办的的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吸引了50多个国家近500余名的大学生前来参加决赛,各国参加预赛活动大学生达四万多人。

前前后后无数人为汉语的传播默默贡献,张骞出使西域,将我国的文化传播到西亚地区,郑和七次下西洋,带去了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还有在美国打工不惜捐出全部积蓄来资助汉语教学的丁天龙,也有后来来自加拿大的友人大山,积极学习汉学并把自己大部分精力都贡献在汉学传播上。我们也相信,在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汉语,书写汉字,也许会出现汉语热。但无论如何,汉字有它神奇的魅力值得我们去探索,值得我们去传播。古人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也希望更多的人来到中国,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学习汉字,拾起毛笔,写下几个大大的毛笔字,‘中国汉字,芳华永驻’。

英语1402赵松


相关内容

  • 汉字创造中的思维
  • 作者:嵇山 学术月刊 1997年03期 引言 (一)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语言与思维互为条件.互相依存.文字是语言的书面记录,是思维物质外壳的语言的恒存载体,要研究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不可不对他所使用的文字作一考察.语言形成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进化过程, ...

  • 形声是汉字造字方法中的最佳选择
  • 形声是汉字造字方法中的最佳选择 形声造字法属于"合体造字法".形声字由两部份组成:形旁(又称"义符")和声旁(又称"音符").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类属,声旁则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发音.例如"樱"字,形旁是"木&q ...

  • 符号的汉字与汉字的符号
  • 2002年6月 第18卷第2期南京晓庄学院学报JOURNAL OF NANJI NG XIAOZH UANG COLLEGE VOL. 18, NO. 2June, 2002 符号的汉字与汉字的符号 赵 航 (南京晓庄学院 中文系, 江苏 南京 210017) [摘要] 通行的关于汉字性质的认定, ...

  • 浅议字理识字教学的四大优势
  • 浅议字理识字教学的四大优势 [内容摘要]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运用汉字形音义的关系进行识字教学的方法,也就是说通过对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法的分析,运用直观.联想等手段识记字形,以达到识字的目的,这就是独特的有效的字理识字教学法.它使识字轻松有趣:汉字学习系统化:最大程度上纠正错别字:让学生体会 ...

  • 汉字教学方法研究
  • 汉字教学方法研究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伟大创造,它把字形同字义直接或间接地结合起来,书写时以形表意,认读时见形知意. 从汉字的造字原理来看,汉字是由笔画和部件构成的.一定的部件结构又是以一定的构件法则为背景,带有一定的意念色彩.汉字教学若能通过对汉字造字法的直观分析,运用联想等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动 ...

  • 现代汉语总结 - Qzone日志
  • 现代汉语总结 还能.放肆多久 2009年12月29日 □ 文字是记录和传播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扩大语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际功能的文化工具. □ 世界上所有的自源文字都起源于图画. □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文字是这种符号系统的符号系统.文字首要的存在理由就在于记录和传播语言,使语言克服空间和时间上的 ...

  • 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教学中布依族双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
  • 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教学专题 -------布依族双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 摘要:地处边远山区和交通不便等因素,导致鲁布革乡教育的滞后,多数学校没有学前教育.鲁布革乡地处边远山区,这里交通不便,与外界的联系不多.因此,语言的交流基本不用汉语,造成了多数人不会说汉语.特别是学龄前儿童既不会说,也不会听,这给我 ...

  • 第四章汉字演变的一些具体规律
  • 第四章 汉字发展变化的内部规律 [教学目标和要求] 本章在第三章<汉字的演变>的教学基础上,先引导学生思考.然后讨论,最后由教师总结汉字演变的一些具体规律,使学生对之有个总体的印象,同时也引领学生对汉字的发展方向进行再思考. [内容要点] 一.汉字演变的一些具体规律 1.简化 2.音化 ...

  •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识字能力
  •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识字能力 [内容摘要] 汉字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工具.本文试图从激发识字兴趣.利用生活经验.注重识字方法等三个方面对识字教学进行探索.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和能力,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快乐中识字,从而把语文的基础打好,把祖国的语言文字学好. 关键词:识字能力 兴 ...

  • 试论小学识字与写字教学
  • 试论小学识字与写字教学 识字与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因此,在新课改的情境下,如何提高学生的识字与写字能力,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在语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识字与写字教学的意义 识字与写字是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