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甲合成营指挥信息系统作战需求分析_刘军

2007年12月 

第18卷第6期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 f the Academy of Equipment Command &T echnolog y December  2007V ol . 18 N o . 6

装甲合成营指挥信息系统作战需求分析

刘 军

1, 2

,  郭齐胜,  牛树来

21

(1. 装甲兵工程学院研究生管理大队, 北京100072;  2. 装甲兵工程学院装备指挥与管理系, 北京100072)

  摘   要:装甲合成营作为未来陆军和联合作战的基本作战单元, 其指挥信息系统的作战需求分析(operational requirement analy sis , ORA ) 具有重要作用。运用结构

化分析方法, 对装甲合成营战斗指挥控制和作战活动中的信息交互进行分析, 得出对指挥信息系统的作战需求, 为进行系统结构分析和技术结构分析提供重要参考。

关 键 词:合成营; 指挥信息系统; 作战需求分析中图分类号:E 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27(2007) 06-0001-05

Operational Requiremen t Analysis for Command Information System

of Armor Synthetic Battalion

LIU Jun 1, 2,  GUO Qisheng 2,  NI U Shulai 1

(1. C om pany of Postgradu ate M anagement , th 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s Engineering , Beijing 100072, China ;

2. Department of Equipm en t Command and Administration , the Academy of Arm ored Fo rces Engineering , Beijing 100072, China )

Abstract :Arm or synthetic battalio n w ill be a basic unit of land fo rces and joint operatio ns in the future . The o peratio nal requirement analy sis (ORA ) fo r com mand information system of armo r syn -thetic battalion has significant functions . In this paper , inform ation ex change of armo r sy nthetic bat -talion in the comm and and contro l activity and o peratio nal activity are analy zed based on the ope ration -al architecture . The operational requirement analy sis for command info rmatio n sy stem of armo r syn -thetic battalion is educed , and o ffers an impo rtant reference for the analy sis of system s and technical architecture .

Key words :synthetic battalio n ; co mmand information sy stem ; ope rational requirem ent analy sis

军的战斗营, 在静态兵力结构上基本为单一兵种。战斗中, 需要通过战斗编成的方法才能成为合成

化的作战单元。在目前军队作战部队规模缩小, 指挥体制发生重大变化后, 合成化军队的基本作战任务主要靠合成营这一级实现, 营战斗指挥的任务和复杂程度得到明显提高。合成营的指挥信息系统是整个指挥信息系统的末端, 是连接武器平台、实现分队综合作战效能的基本指控系统。随着我军作战能力的逐渐提高, 信息化建设的力

1 重要意义

1. 1 合成营是未来陆军和联合作战的基本作战

单元

  在高技术局部战争中, 由于战斗营具有兵力规模小、编组灵活, 合成化程度较高、作战能力较强等特点, 其地位和作用在显著提高, 并已经成为陆军和联合作战的基本战术单元。外军的战斗营基本上是合成化构成, 并建有指挥信息系统。我

 收稿日期:2007-08-06 基金项目:部委级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刘 军, 男, 教授, 博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军事装备保障指挥.

度不断增强, 构建合成营的指挥信息系统, 大幅度地提高合成营的作战效能势在必行。

1. 2 作战需求分析是实现营指控系统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作战需求分析是指挥信息系统建设的关键环节, 系统的建设目标、功能, 以及保障措施等, 完全是围绕着作战需求而运筹的

[1]

和信息量) 。

3 作战指挥控制与指控信息交换需

求分析

3. 1 作战指挥控制的组织结构3. 1. 1 指挥控制机构

合成营指挥所是对所属分队和武器系统实施指挥控制的机构, 指挥所编成应根据指挥任务和可能的条件合理确定。通常情况下, 指挥所除指挥员外, 还应编有多个参谋人员。参谋人员的职能分为:作战参谋负责作战、情报侦察, 协助指挥员实施战斗活动的指挥控制。火力参谋协助指挥员进行炮兵火力、防空火力, 以及其他火力的指挥与协调。保障参谋协助指挥员负责战斗保障, 以及后勤和装备保障的协调。随着营指挥信息系统的建立, 指挥所内应设指挥员、作战参谋、火力参谋、保障参谋等席位。为适应联合作战的需要, 并考虑指挥所的空间, 军兵种作战协调业务应分属各参谋负责, 如作战行动由作战参谋负责, 火力支援由火力参谋负责等。3. 1. 2 指挥控制关系

指挥控制关系的建立应着眼于形成最大的整体合力。指挥关系分为隶属关系、配属关系和支援关系。营指挥所与上级指挥机构构成被指挥关系; 与所属战斗力量、战斗支援力量、保障力量构成指挥关系; 与保障支援部分队、友邻作战力量指挥机构、上级火力支援部分队构成支援与协同关系, 其指挥关系如图1所示

。实践证明, 我军

在指挥信息系统建设中遇到的许多问题, 都与系

统的作战需求研究不够深入有关[2]。抓住作战需求分析这一关键, 系统建设就有了可靠的保证和良好的发展基础。

2 结构化的作战需求分析方法

作战体系结构是在确定的作战行动任务中, 对战场信息流在作战要素间的产生、传递、交换和转换过程并随时间变化的规范描述。基于这种方法分析战斗营指挥信息系统的作战需求, 旨在揭示和确定战斗营在一体化联合作战行动中, 战场信息流在作战要素间的产生、传递、交换和转换过程的信息交换需求[3]。2. 1 作战体系结构的适用原则

作战体系结构的主要目的是确定作战要素、行动和任务以及信息交换需求。在研究过程中, 需要准确把握作战体系结构的研究特性和适用原则, 避免分析研究上的偏差。首先, 在研究对象范围的界定上, 应着眼于构成作战力量的全部内在和外在要素, 而不应仅仅是分队建制内的作战要素。其次, 作战体系结构包括了作战条令规定和分配的任务和行动, 作战行动描述并不基于部队编制或某一组织模型, 作战行动和信息交换需求可能跨越组织界限。第三, 作战体系结构不应当依赖于指挥信息系统, 进行作战行动描述时应清楚地识别时间阶段。2. 2 作战体系结构的内容

指挥信息系统作战体系结构的内容, 以战场时间流和事件流为主线, 对研究对象完成一次战斗任务的战斗编成、战斗阶段的任务区分、战斗活动和信息交换进行规范化的描述, 建立用形式化描述语言表述的图形和表格式文档, 作为战斗指挥信息流的“样图”, 描述战斗体系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活动与相应的信息活动。其基本内容要回答3个问题:在本次作战行动中, 在各个战斗阶段谁干什么(各战斗节点的任务) ; 谁和谁发生联系(各战斗节点间的信息交换关系) ; 发生什么样的联系、多少联系(各战斗节点间信息交换格式、内容

图1 装甲合成营指挥关系图

营的指挥关系决定了信息交换的范围、程度和属性。营指挥机构的信息交换, 从形式上

分为对上、对下和横向3种形式。对上级的请示、报告、汇报和需要从上级得到的有关信息等, 称为上行信息; 对下级的命令、指示、计划、

通报、通知、警报等, 称为下行信息; 同级之间、

与有关支援单位之间的情况通报、协同动作等, 称为平行信息。

3. 2 指挥控制信息交换需求分析3. 2. 1 对上信息交换

营指挥所对上要与旅(团) 指挥机构进行指挥信息的交换。同时, 营指挥所与旅(团) 指挥机构炮兵指挥所、后勤和装备指挥所等虽然不构成指挥关系, 但营指挥所内部的相关指挥要素与这些指挥所构成被指导关系和被支援关系。3. 2. 2 对下信息交换

1) 与战斗支援力量的信息交换, 包括:

①与炮兵分队的信息交换。营指挥员可直接对所属炮兵分队进行指挥。指令信息流程为:营指挥所发布指令, 炮兵分队指挥员接受指挥指令信息, 指挥炮兵分队射击。根据要求, 营指挥所还可以对上级伴随支援本部的炮兵分队进行直接指挥。联合作战时, 根据需要营指挥员可请求海、空军火力支援。

②与防空兵分队的信息交换。营指挥员可直接对所属防空兵分队进行指挥。指令信息流程为:营指挥所发布指令, 防空兵分队指挥员接受指挥指令信息, 指挥高炮(导弹) 分队射击。营指挥所还可以对上级伴随支援本部的高炮(导弹) 分队直接进行指挥。

2) 与主要作战力量的信息交换。通常情况下, 营指挥所直接指挥控制第二层组织(连) , 需要对第三层组织(排) 越级指挥时采用换频的方法; 对某些特殊分队可采取专向指挥控制。信息化条件下, 合成营为达到与第二、三层组织通信网络的互联、互通, 实现整体自同步作战, 需要通过建立战术互联网来实现。

3) 与保障力量的信息交换。营指挥所指挥所属工兵、防化分队、后勤保障组与装备保障组; 火力协调中心指挥所属炮兵预备队、反坦克预备队。指令信息流程为:营指挥所发布指令, 有关保障力量指挥员接受指令信息并指挥所属分队实施作战。

3. 2. 3 横向信息交换

横向信息交换主要反映部队之间支援与协同关系的信息交换, 这种关系相对较为复杂。由于它们分属于不同的指挥系统, 是相互独立的军兵种部、分队之间、不同的武器系统之间、不同的保障系统之间用于统一协调其作战行动的信息交换。根据需要, 一般情况下营指挥所与友邻部队,

上级作战支援力量、作战保障、后勤和装备保障力量间, 以及海空军、地方武装部队等建立协同(支援) 通信, 进行横向信息交换。这种横向信息交换, 一般情况下通过上级作战指挥机构进行; 当与合成营建立直接支援关系后, 应建立直接的横向信息交换。

4 作战活动信息交换需求分析

运用作战与指挥活动模型, 研究装甲合成营在完成作战任务过程中作战要素、信息和作战活动之间的关系, 它描述能力、作战活动(或任务) 、作战活动之间输入和输出的信息流, 并将描述输入和输出的信息流的来源、去向和要求[4]。作战活动是装甲合成营作战信息交换的主要领域, 可以分为情报侦察、指挥控制和战斗行动3部分, 通过分析装甲合成营作战活动中的信息交换, 能够较为清晰地了解装甲合成营作战活动中信息流的来源、去向和要求。

4. 1 情报侦察活动信息交换需求分析4. 1. 1 情报信息源与信息流程

1) 情报信息源可分为:外部信源(包括上级情报、友邻情报、地方情报等) 和内部信源(包括战斗侦察群情报, 各战斗分队情报, 炮兵分队情报, 防空兵分队情报, 工兵、防化分队情报, 以及后勤装备保障力量情报等) 。

2) 情报信息流程。合成营的情报信息流程为:情报的获取—处理—分发。

战斗侦察群获取的情报直接报营指挥所, 下级各分队获取的情报由下至上报营指挥所, 经营初级情报中心处理后分发到情报用户。获取的紧急预警性情报, 如, 敌核、生、化武器袭击信息和敌人空袭信息, 可越级上报或由情报处理系统直接向各分队分发。各类情报信息进入营初级情报处理中心, 一个流向是对发现的重要目标进一步确认(反馈) ; 一个流向是把紧急情报直接报送指挥员; 其他情报分发到情报信息用户。内部情报为指挥人员的决策提供支持; 外部与上级、友邻进行情报信息共享。杀伤链情报信息流将通过各种手段获取的情报信息, 直接传递到火力单元以及火力平台。4. 1. 2 情报信息交换需求

从对合成营情报侦察活动的分析看, 合成营对情报信息交换的总体需求是:实现侦察情报的及时获取、处理, 以及所属各战斗分队之间的实时情报共享。

4. 2 战斗指挥与控制信息交换需求分析4. 2. 1 战斗指挥控制活动

战斗指挥控制是指挥员在战斗实施过程中所进行的下达命令(指令) 、追踪反馈、态势分析、纠偏调控等一系列指挥活动。营指挥信息系统能够使营指挥员在指挥所利用战斗态势显示屏, 实时、不间断地观察战斗进展情况, 随时掌握战斗态势和有关情报, 灵活处置战场情况, 及时有效地控制战斗行动。其逻辑数据模型如图2所示

4. 3 进攻战斗行动信息交换需求分析

装甲合成营在进攻战斗行动中, 其行动阶段一般划分为:机动接敌、突破战斗、纵深战斗等。为了充分描述装甲合成营在进攻战斗中的动态特性和时间性能特征, 可利用作战活动动态模型(作战行动与时间序列模型、作战规则模型、作战状态转移模型、作战事件跟踪模型等) , 动态描述战斗活动中各种事件的时间特性和顺序特性等动态特性。动态特性的模拟是成功地描述一个体系结构的关键。

4. 3. 1 战斗行动顺序与时间序列信息交换分析

图3描述的是联合作战的主要作战行动, 营的作战行动可以看作是机动作战中的一部分。从中可以看出, 联合作战可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和广阔的作战空间里进行一系列的作战行动, 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有多个作战行动交叉重叠进行, 指挥信息系统的信息交换达到高峰; 而在整个作战时间里, 一些作战行动持续进行直到作战结束。这些对指挥信息系统的工作强度和持续工作时间提出了具体需求

图2 战斗指挥控制逻辑数据模型

4. 2. 2 战斗指挥与控制活动信息交换需求

通过分析, 可以获得合成营指挥信息系统在指挥控制、网络通信、战场态势感知、信息控制等方面的信息交换需求。

图3 战斗行动顺序时间序列模型

4. 3. 2 战斗状态转换信息交换分析

图4简要描述了合成营地面机动作战中部分作战状态转换的情况。可以看出, 作战状态发生转换时, 作战要素之间、作战行动之间信息交换发生的变化。运用战斗活动模型进行分析, 需要确

定战斗活动的行动规则、行动类型和行动样式, 阶

段划分, 活动的状态、顺序[5]。在描述战斗活动时, 要以战斗规则模型所确定的作战规则为依据, 通过分析, 掌握战斗行动改变时, 战斗节点应做出什么反应, 如何采取行动, 需要交换哪些信息, 摸清战斗节点之间信息交换的时间顺序, 动态把握

战场态势和作战信息流。通过分析战斗过程中各

战斗节点信息的连接方式、信息交换格式、内容和信息量, 获得指挥信息系统在一体化作战、战场感

知、作战协同等能力需求的必要信息

图4 战斗状态转换模型

5 结 论

营指挥信息系统作战需求分析的途径有多种, 结构化的作战需求分析是其中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进行的作战体系结构分析, 能够为尔后

进行的系统结构分析和技术结构分析提供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

[1]杨利民. 指挥自动化系统作战需求分析研究[M ]. 北京:国防

大学出版社, 2003:8.

[2]曹建儒, 赵 捷. 信息时代军队指挥自动化[M ]. 北京:军事

科学出版社, 2002:108-111.

[3]C 4IS R Architecture Working Group . C 4IS R architecture

framew ork Version 2. 0[R ]. T he U nited S tates :Department of Defense , 1997:11-24.

[4]C 4ISR IT F Integ rated Architectu res Panel . C 4IS R Architec -ture Fram ew ork Version 1. 0[EB /OL ].(1996-07-07) [2005-08-22]. h ttp ://w w w . fas . org /irp /doddir /dod /c4is r /p reface . htm .

[5]C 4ISR Architecture Working Group . C 4IS R core architecture

data model (CADM ) Version 2. 0[R ]. Th e United S tates :Department of Defen se , 1998:99-129.

责任编校:王高翔) (

2007年12月 

第18卷第6期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 f the Academy of Equipment Command &T echnolog y December  2007V ol . 18 N o . 6

装甲合成营指挥信息系统作战需求分析

刘 军

1, 2

,  郭齐胜,  牛树来

21

(1. 装甲兵工程学院研究生管理大队, 北京100072;  2. 装甲兵工程学院装备指挥与管理系, 北京100072)

  摘   要:装甲合成营作为未来陆军和联合作战的基本作战单元, 其指挥信息系统的作战需求分析(operational requirement analy sis , ORA ) 具有重要作用。运用结构

化分析方法, 对装甲合成营战斗指挥控制和作战活动中的信息交互进行分析, 得出对指挥信息系统的作战需求, 为进行系统结构分析和技术结构分析提供重要参考。

关 键 词:合成营; 指挥信息系统; 作战需求分析中图分类号:E 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27(2007) 06-0001-05

Operational Requiremen t Analysis for Command Information System

of Armor Synthetic Battalion

LIU Jun 1, 2,  GUO Qisheng 2,  NI U Shulai 1

(1. C om pany of Postgradu ate M anagement , th 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s Engineering , Beijing 100072, China ;

2. Department of Equipm en t Command and Administration , the Academy of Arm ored Fo rces Engineering , Beijing 100072, China )

Abstract :Arm or synthetic battalio n w ill be a basic unit of land fo rces and joint operatio ns in the future . The o peratio nal requirement analy sis (ORA ) fo r com mand information system of armo r syn -thetic battalion has significant functions . In this paper , inform ation ex change of armo r sy nthetic bat -talion in the comm and and contro l activity and o peratio nal activity are analy zed based on the ope ration -al architecture . The operational requirement analy sis for command info rmatio n sy stem of armo r syn -thetic battalion is educed , and o ffers an impo rtant reference for the analy sis of system s and technical architecture .

Key words :synthetic battalio n ; co mmand information sy stem ; ope rational requirem ent analy sis

军的战斗营, 在静态兵力结构上基本为单一兵种。战斗中, 需要通过战斗编成的方法才能成为合成

化的作战单元。在目前军队作战部队规模缩小, 指挥体制发生重大变化后, 合成化军队的基本作战任务主要靠合成营这一级实现, 营战斗指挥的任务和复杂程度得到明显提高。合成营的指挥信息系统是整个指挥信息系统的末端, 是连接武器平台、实现分队综合作战效能的基本指控系统。随着我军作战能力的逐渐提高, 信息化建设的力

1 重要意义

1. 1 合成营是未来陆军和联合作战的基本作战

单元

  在高技术局部战争中, 由于战斗营具有兵力规模小、编组灵活, 合成化程度较高、作战能力较强等特点, 其地位和作用在显著提高, 并已经成为陆军和联合作战的基本战术单元。外军的战斗营基本上是合成化构成, 并建有指挥信息系统。我

 收稿日期:2007-08-06 基金项目:部委级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刘 军, 男, 教授, 博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军事装备保障指挥.

度不断增强, 构建合成营的指挥信息系统, 大幅度地提高合成营的作战效能势在必行。

1. 2 作战需求分析是实现营指控系统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作战需求分析是指挥信息系统建设的关键环节, 系统的建设目标、功能, 以及保障措施等, 完全是围绕着作战需求而运筹的

[1]

和信息量) 。

3 作战指挥控制与指控信息交换需

求分析

3. 1 作战指挥控制的组织结构3. 1. 1 指挥控制机构

合成营指挥所是对所属分队和武器系统实施指挥控制的机构, 指挥所编成应根据指挥任务和可能的条件合理确定。通常情况下, 指挥所除指挥员外, 还应编有多个参谋人员。参谋人员的职能分为:作战参谋负责作战、情报侦察, 协助指挥员实施战斗活动的指挥控制。火力参谋协助指挥员进行炮兵火力、防空火力, 以及其他火力的指挥与协调。保障参谋协助指挥员负责战斗保障, 以及后勤和装备保障的协调。随着营指挥信息系统的建立, 指挥所内应设指挥员、作战参谋、火力参谋、保障参谋等席位。为适应联合作战的需要, 并考虑指挥所的空间, 军兵种作战协调业务应分属各参谋负责, 如作战行动由作战参谋负责, 火力支援由火力参谋负责等。3. 1. 2 指挥控制关系

指挥控制关系的建立应着眼于形成最大的整体合力。指挥关系分为隶属关系、配属关系和支援关系。营指挥所与上级指挥机构构成被指挥关系; 与所属战斗力量、战斗支援力量、保障力量构成指挥关系; 与保障支援部分队、友邻作战力量指挥机构、上级火力支援部分队构成支援与协同关系, 其指挥关系如图1所示

。实践证明, 我军

在指挥信息系统建设中遇到的许多问题, 都与系

统的作战需求研究不够深入有关[2]。抓住作战需求分析这一关键, 系统建设就有了可靠的保证和良好的发展基础。

2 结构化的作战需求分析方法

作战体系结构是在确定的作战行动任务中, 对战场信息流在作战要素间的产生、传递、交换和转换过程并随时间变化的规范描述。基于这种方法分析战斗营指挥信息系统的作战需求, 旨在揭示和确定战斗营在一体化联合作战行动中, 战场信息流在作战要素间的产生、传递、交换和转换过程的信息交换需求[3]。2. 1 作战体系结构的适用原则

作战体系结构的主要目的是确定作战要素、行动和任务以及信息交换需求。在研究过程中, 需要准确把握作战体系结构的研究特性和适用原则, 避免分析研究上的偏差。首先, 在研究对象范围的界定上, 应着眼于构成作战力量的全部内在和外在要素, 而不应仅仅是分队建制内的作战要素。其次, 作战体系结构包括了作战条令规定和分配的任务和行动, 作战行动描述并不基于部队编制或某一组织模型, 作战行动和信息交换需求可能跨越组织界限。第三, 作战体系结构不应当依赖于指挥信息系统, 进行作战行动描述时应清楚地识别时间阶段。2. 2 作战体系结构的内容

指挥信息系统作战体系结构的内容, 以战场时间流和事件流为主线, 对研究对象完成一次战斗任务的战斗编成、战斗阶段的任务区分、战斗活动和信息交换进行规范化的描述, 建立用形式化描述语言表述的图形和表格式文档, 作为战斗指挥信息流的“样图”, 描述战斗体系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活动与相应的信息活动。其基本内容要回答3个问题:在本次作战行动中, 在各个战斗阶段谁干什么(各战斗节点的任务) ; 谁和谁发生联系(各战斗节点间的信息交换关系) ; 发生什么样的联系、多少联系(各战斗节点间信息交换格式、内容

图1 装甲合成营指挥关系图

营的指挥关系决定了信息交换的范围、程度和属性。营指挥机构的信息交换, 从形式上

分为对上、对下和横向3种形式。对上级的请示、报告、汇报和需要从上级得到的有关信息等, 称为上行信息; 对下级的命令、指示、计划、

通报、通知、警报等, 称为下行信息; 同级之间、

与有关支援单位之间的情况通报、协同动作等, 称为平行信息。

3. 2 指挥控制信息交换需求分析3. 2. 1 对上信息交换

营指挥所对上要与旅(团) 指挥机构进行指挥信息的交换。同时, 营指挥所与旅(团) 指挥机构炮兵指挥所、后勤和装备指挥所等虽然不构成指挥关系, 但营指挥所内部的相关指挥要素与这些指挥所构成被指导关系和被支援关系。3. 2. 2 对下信息交换

1) 与战斗支援力量的信息交换, 包括:

①与炮兵分队的信息交换。营指挥员可直接对所属炮兵分队进行指挥。指令信息流程为:营指挥所发布指令, 炮兵分队指挥员接受指挥指令信息, 指挥炮兵分队射击。根据要求, 营指挥所还可以对上级伴随支援本部的炮兵分队进行直接指挥。联合作战时, 根据需要营指挥员可请求海、空军火力支援。

②与防空兵分队的信息交换。营指挥员可直接对所属防空兵分队进行指挥。指令信息流程为:营指挥所发布指令, 防空兵分队指挥员接受指挥指令信息, 指挥高炮(导弹) 分队射击。营指挥所还可以对上级伴随支援本部的高炮(导弹) 分队直接进行指挥。

2) 与主要作战力量的信息交换。通常情况下, 营指挥所直接指挥控制第二层组织(连) , 需要对第三层组织(排) 越级指挥时采用换频的方法; 对某些特殊分队可采取专向指挥控制。信息化条件下, 合成营为达到与第二、三层组织通信网络的互联、互通, 实现整体自同步作战, 需要通过建立战术互联网来实现。

3) 与保障力量的信息交换。营指挥所指挥所属工兵、防化分队、后勤保障组与装备保障组; 火力协调中心指挥所属炮兵预备队、反坦克预备队。指令信息流程为:营指挥所发布指令, 有关保障力量指挥员接受指令信息并指挥所属分队实施作战。

3. 2. 3 横向信息交换

横向信息交换主要反映部队之间支援与协同关系的信息交换, 这种关系相对较为复杂。由于它们分属于不同的指挥系统, 是相互独立的军兵种部、分队之间、不同的武器系统之间、不同的保障系统之间用于统一协调其作战行动的信息交换。根据需要, 一般情况下营指挥所与友邻部队,

上级作战支援力量、作战保障、后勤和装备保障力量间, 以及海空军、地方武装部队等建立协同(支援) 通信, 进行横向信息交换。这种横向信息交换, 一般情况下通过上级作战指挥机构进行; 当与合成营建立直接支援关系后, 应建立直接的横向信息交换。

4 作战活动信息交换需求分析

运用作战与指挥活动模型, 研究装甲合成营在完成作战任务过程中作战要素、信息和作战活动之间的关系, 它描述能力、作战活动(或任务) 、作战活动之间输入和输出的信息流, 并将描述输入和输出的信息流的来源、去向和要求[4]。作战活动是装甲合成营作战信息交换的主要领域, 可以分为情报侦察、指挥控制和战斗行动3部分, 通过分析装甲合成营作战活动中的信息交换, 能够较为清晰地了解装甲合成营作战活动中信息流的来源、去向和要求。

4. 1 情报侦察活动信息交换需求分析4. 1. 1 情报信息源与信息流程

1) 情报信息源可分为:外部信源(包括上级情报、友邻情报、地方情报等) 和内部信源(包括战斗侦察群情报, 各战斗分队情报, 炮兵分队情报, 防空兵分队情报, 工兵、防化分队情报, 以及后勤装备保障力量情报等) 。

2) 情报信息流程。合成营的情报信息流程为:情报的获取—处理—分发。

战斗侦察群获取的情报直接报营指挥所, 下级各分队获取的情报由下至上报营指挥所, 经营初级情报中心处理后分发到情报用户。获取的紧急预警性情报, 如, 敌核、生、化武器袭击信息和敌人空袭信息, 可越级上报或由情报处理系统直接向各分队分发。各类情报信息进入营初级情报处理中心, 一个流向是对发现的重要目标进一步确认(反馈) ; 一个流向是把紧急情报直接报送指挥员; 其他情报分发到情报信息用户。内部情报为指挥人员的决策提供支持; 外部与上级、友邻进行情报信息共享。杀伤链情报信息流将通过各种手段获取的情报信息, 直接传递到火力单元以及火力平台。4. 1. 2 情报信息交换需求

从对合成营情报侦察活动的分析看, 合成营对情报信息交换的总体需求是:实现侦察情报的及时获取、处理, 以及所属各战斗分队之间的实时情报共享。

4. 2 战斗指挥与控制信息交换需求分析4. 2. 1 战斗指挥控制活动

战斗指挥控制是指挥员在战斗实施过程中所进行的下达命令(指令) 、追踪反馈、态势分析、纠偏调控等一系列指挥活动。营指挥信息系统能够使营指挥员在指挥所利用战斗态势显示屏, 实时、不间断地观察战斗进展情况, 随时掌握战斗态势和有关情报, 灵活处置战场情况, 及时有效地控制战斗行动。其逻辑数据模型如图2所示

4. 3 进攻战斗行动信息交换需求分析

装甲合成营在进攻战斗行动中, 其行动阶段一般划分为:机动接敌、突破战斗、纵深战斗等。为了充分描述装甲合成营在进攻战斗中的动态特性和时间性能特征, 可利用作战活动动态模型(作战行动与时间序列模型、作战规则模型、作战状态转移模型、作战事件跟踪模型等) , 动态描述战斗活动中各种事件的时间特性和顺序特性等动态特性。动态特性的模拟是成功地描述一个体系结构的关键。

4. 3. 1 战斗行动顺序与时间序列信息交换分析

图3描述的是联合作战的主要作战行动, 营的作战行动可以看作是机动作战中的一部分。从中可以看出, 联合作战可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和广阔的作战空间里进行一系列的作战行动, 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有多个作战行动交叉重叠进行, 指挥信息系统的信息交换达到高峰; 而在整个作战时间里, 一些作战行动持续进行直到作战结束。这些对指挥信息系统的工作强度和持续工作时间提出了具体需求

图2 战斗指挥控制逻辑数据模型

4. 2. 2 战斗指挥与控制活动信息交换需求

通过分析, 可以获得合成营指挥信息系统在指挥控制、网络通信、战场态势感知、信息控制等方面的信息交换需求。

图3 战斗行动顺序时间序列模型

4. 3. 2 战斗状态转换信息交换分析

图4简要描述了合成营地面机动作战中部分作战状态转换的情况。可以看出, 作战状态发生转换时, 作战要素之间、作战行动之间信息交换发生的变化。运用战斗活动模型进行分析, 需要确

定战斗活动的行动规则、行动类型和行动样式, 阶

段划分, 活动的状态、顺序[5]。在描述战斗活动时, 要以战斗规则模型所确定的作战规则为依据, 通过分析, 掌握战斗行动改变时, 战斗节点应做出什么反应, 如何采取行动, 需要交换哪些信息, 摸清战斗节点之间信息交换的时间顺序, 动态把握

战场态势和作战信息流。通过分析战斗过程中各

战斗节点信息的连接方式、信息交换格式、内容和信息量, 获得指挥信息系统在一体化作战、战场感

知、作战协同等能力需求的必要信息

图4 战斗状态转换模型

5 结 论

营指挥信息系统作战需求分析的途径有多种, 结构化的作战需求分析是其中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进行的作战体系结构分析, 能够为尔后

进行的系统结构分析和技术结构分析提供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

[1]杨利民. 指挥自动化系统作战需求分析研究[M ]. 北京:国防

大学出版社, 2003:8.

[2]曹建儒, 赵 捷. 信息时代军队指挥自动化[M ]. 北京:军事

科学出版社, 2002:108-111.

[3]C 4IS R Architecture Working Group . C 4IS R architecture

framew ork Version 2. 0[R ]. T he U nited S tates :Department of Defense , 1997:11-24.

[4]C 4ISR IT F Integ rated Architectu res Panel . C 4IS R Architec -ture Fram ew ork Version 1. 0[EB /OL ].(1996-07-07) [2005-08-22]. h ttp ://w w w . fas . org /irp /doddir /dod /c4is r /p reface . htm .

[5]C 4ISR Architecture Working Group . C 4IS R core architecture

data model (CADM ) Version 2. 0[R ]. Th e United S tates :Department of Defen se , 1998:99-129.

责任编校:王高翔) (


相关内容

  • 毕业论文-国防科技与军事
  • 国防科技与军事是密切相关的两个领域.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军事上的需要促成了国防科技领域的形成与发展:国防科技的发展为军事提供所需要的物质技术手段,在此同时还会促使军事领域不断发生变革,甚至导致出现军事革命:军事上的变革和战争提出了新的需要又会给国防科技发展以新的推动力.国防科技与军事之间相互关 ...

  • 国防教育--中国三军力量
  • 国防教育--中国三军力量 从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南昌城头的一声枪响,中国的人民军队已走过七十多年的辉煌历程.现在,中国的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警察部队.民兵部队,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并统一指挥全国武装力量.中华人民共和国设国防部隶属于国务院,是国务院领导和管 ...

  • 德国陆军战斗效能_吕伟康
  • 陆军转型 德国陆军战斗效能 德国陆军战斗效能 毋庸置疑,陆军的核心职能在于战斗.作为地面行动的主要承担者,德国陆军将之视为获取成果的秘诀.这既针对于当前"预防冲突.克服危机"框架下的作战行动,也适用于高强度的盟军联合作战和本土防御作战. 在战斗职能各领域中(指挥.侦察.效能和支援 ...

  • 美国陆军主要装备计划
  • 美国陆军主要装备计划 综合述评 目前,美国陆军正处于从阿富汗撤军和改变现有采办策略的过渡期.现有的采办策略是着眼当前作战提供应急支持而设计的.而未来采办也需要吸取过去获得的经验教训,与以前相比,这些经验教训可以得到更多的公开讨论.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美国士兵是最重要.最宝贵的财富.目前现代化计划实 ...

  • 军事理论论文2011
  • 一) 2010年秋,又一批莘莘学子踏入了上海政法学院的校门,真正的向高中生活挥手告别,去融入这样一个新的环境.在这里,重新认识到了应该怎么去面对一个现实的社会,怎样去与人交流沟通,经过一学期的在校学习,一点点的熟悉了这里,也熟悉了这种生活方式.2011年夏季,这一学期,我们开了军事理论课,让我们在认 ...

  • 中国国防力量野猫学习笔记
  • 叶茂2013年10月7日星期一叶茂 中国国防力量 1. 中国国防力量简介 中国国防力量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二炮.预备役).中国人民武装警察 部队和中国民兵3部分,陆军是所有国防力量的基础. 中国的国防力量=230万现役解放军+200万预备役解放军+70万武警+无数民兵=500 万正规军+ ...

  • 中国陆军未来发展究竟会怎样?成为新一代王牌力量,合成营是关键!
  • 近日有印度学者在接受中国媒体的专访时称,印度对于解放军的现代化进程非常了解,尤其是陆军和空军,并且这位印度学者做出了自己的判断:由于印度近些年也获得了大批的先进武器,比如苏-30MKI战斗机."布拉莫斯"巡航导弹.T-90坦克等诸多先进武器,印方有信心再度遭遇解放军时获得胜利.我 ...

  • 磨砺出利刃锤炼成坚甲
  • 我军装甲兵部队50年的军事训练史,是一部艰难曲折而又光辉灿烂的发展史,它凝结着几代铁甲人的顽强努力和无私奉献精神,也饱含着具有我军特色的装甲兵军事训练的丰富经验和显著成就.展望新世纪,我军装甲兵部队的军事训练既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必须在继承中求发展,在改革中求突破,在不断创新中 ...

  • 12345军用生物技术发展与未来战争生物化趋势
  • 檭檭殐 檭檭檭檭檭檭殐 檭檭殐 徐 # 池,楼铁柱,伯晓晨,薛 荃,毛军文,贺福初 [摘要]军用生物技术作为新兴技术领域,不断拓展武器装备的概念内涵,成为武器装备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近年来,军用生物技术在合成生物.脑机接口与脑控.生物材料与仿生机械.生物燃料.生物电子与生物计算.非致命性武器等领域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