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师应当怎样保持健康的心理?
答:1、正确认识自我,保持乐观心态。
2、增强心理保健意识,掌握心理调适方法。
3、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兴趣爱好。
4、换个角度思考,做到宽容待人。 二、教师如何提升自己的幸福指数?
答 :1、要树立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2、要增加积极情绪累积。
3、要学会享受过程。
4、不要进行盲目的攀比。
5、要多献爱心,从他人处获得幸福。
6、要合理分摊自己的压力。 三、什么是“舌尖现象”?原因是什么?如何避免?
1、舌尖现象:教学的过程是将知识表达出来并且传授给学生的过程,也是一个知识提取
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些精心准备的或者比较简单的内容就在嘴边盘旋,但就是想不起来或者说不出来,心理学家称这种现象为“舌尖现象”。
2、产生舌尖现象的原因:A. 人对知识的提取受到暂时性的抑制导致遗忘。
掌握不牢。C. 和人的过度紧张有关。
3、如何避免舌尖现象:A 、教师应该加强平时的学习。B 、注意平时多渠道的掌握知识。
还可以采取及时复习,分散复习,系统复习等方式巩固知识。
放松。 四、怎样做一个自己做得到的最好的教师?
答:1、爱是教育的灵魂。
2、关注期望实现被关怀者的最佳发展。
3、采取“正面思考”,防患于未然。
4、平等对待,不吝赞美。
5、依赖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五、面对个体差异教师应有的态度是什么?
答:1、视学生之间的差异为重要的课程资源。
2、尊重学生的选择,关爱每一个学生。
3、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六、作为教师如何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答:1、落实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2、学会正确的自我评价,增强自信心。 B. D 、另外教师要保持冷静,C 、 对平时的知识
3、学会积极热情地对待事物、对待他人,培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4、学会冷静、沉着的应对紧急情况,缓解自身的压力。 七、怎样让学生做一个幸福的人?
答:1、要让学生做一个幸福的人,首先老师要有职业幸福感。
2、要让学生做一个幸福的人,必须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3、要让学生做一个幸福的人,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幸福的学习。
4、要让学生做一个幸福的人,最根本的还是要有良好的教育心态。 八、如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答:1、首先要争取学生的“注意”。 2、其次我们要保持“注意”,一定要给学生多一点
的提示。3、让学生劳逸结合,精力充沛地参加学习。 九、嫉妒的表现有哪些?
答:嫉妒的集中表现就是中伤别人,损害别人的自尊心,打击别人的进步,不利于同学
之间的正常交往。
十 、如何消除嫉妒心理?
答:1、晓理:剖析嫉妒之害,指明进取之路。
2、关爱:营造关爱氛围,化解嫉妒心理。
3、激励:充分肯地成绩,强化进取信心。
4、疏导:竞争合作互补,优化人际关系。
十一、根据教师职业特点,谈如何培养教师的心理素质?
答:1、减轻心理压力,适应教育改革。
2、正确理解身心关系。3、正确对待紧张事件。
4、增强对挫折的耐受力。5、善于自我调节,做情绪的主人。
十二、开展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应做到哪几点?
答:1、转变观念是前提。 2、注重情商是保证。
3、培养习惯是基础。 4、教给策略是关键。
十三、教师如何走进学生的心灵?
答:1、走进学生的心灵,必须具有同理心,能尊重学生。
2、走进学生的心灵,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拥有丰富的知识,掌握科学助人的技
巧。
3、走进学生的心灵,需要主动地、机智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十四、一个好的教学目标应该注意哪几点?
答:1、认知、能力、情感是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缺一不可。
2、教学目标的设计要 简练概括,便于理解和记忆。
3、目标的表达要有操作性。
4、教学目标要与学生实际相结合。
5、目标定位要准确。 十五、教师如何掌握提问的艺术?
答:1、注意提问时机的把握。
2、注意提问内容的指向和集中。
3、注意提问对象的选择。
4、注意对非语言行为和非认知因素的掌握和运用。
十六、教师如何营造良好的心理场,让它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作用?
答:1、创建师生心理相容的和谐的情感氛围,是营造良好的心理场的前提和基础。
2、培养学生健康的学习心理,优化学生学习的心境,是营造良好的心理场的方
法和手段。
3、多给学生一些微笑,是营造良好心理场的催化剂。
十七、什么是反思,具体如何理解?
答:所谓“反思”就是经常回顾、重建、重视并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表现和学生的行为
表现进行分析。
具体解释为:1、反思是一种理念,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想自我提高的意识”。2、反思是一种方法,一种“运用多策略分析自己的一种手段”。3、反思是一个过程,一种“促进教师自我发展的过程”。4、反思是一种技能,一种“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自己的能力”。
5、反思是一种“境界”。 十八、创新教学从哪几方面入手?
答:1、更新教育思想,确立课堂教学的质量目标。
2、实施教学民主,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教学环境。
3、建立动态的教学模式,实施课堂教学的开放。 十九、优化课堂心理环境,要做到哪几点?
答:1、建设心理健康的教师队伍,是优化课堂心理环境的前提。
2、建设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优化课堂心理环境的核心。
3、优化教法和学法,是优化课堂心理环境的根本。
二十、如何做好课堂教学中的纪律维护?
答:1、凡事要有一个好的开端。
2、注意中性行为的中介作用。
3、制止的策略。4、积极的引导。5、调整课堂座位。
一、 教师应当怎样保持健康的心理?
答:1、正确认识自我,保持乐观心态。
2、增强心理保健意识,掌握心理调适方法。
3、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兴趣爱好。
4、换个角度思考,做到宽容待人。 二、教师如何提升自己的幸福指数?
答 :1、要树立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2、要增加积极情绪累积。
3、要学会享受过程。
4、不要进行盲目的攀比。
5、要多献爱心,从他人处获得幸福。
6、要合理分摊自己的压力。 三、什么是“舌尖现象”?原因是什么?如何避免?
1、舌尖现象:教学的过程是将知识表达出来并且传授给学生的过程,也是一个知识提取
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些精心准备的或者比较简单的内容就在嘴边盘旋,但就是想不起来或者说不出来,心理学家称这种现象为“舌尖现象”。
2、产生舌尖现象的原因:A. 人对知识的提取受到暂时性的抑制导致遗忘。
掌握不牢。C. 和人的过度紧张有关。
3、如何避免舌尖现象:A 、教师应该加强平时的学习。B 、注意平时多渠道的掌握知识。
还可以采取及时复习,分散复习,系统复习等方式巩固知识。
放松。 四、怎样做一个自己做得到的最好的教师?
答:1、爱是教育的灵魂。
2、关注期望实现被关怀者的最佳发展。
3、采取“正面思考”,防患于未然。
4、平等对待,不吝赞美。
5、依赖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五、面对个体差异教师应有的态度是什么?
答:1、视学生之间的差异为重要的课程资源。
2、尊重学生的选择,关爱每一个学生。
3、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六、作为教师如何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答:1、落实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2、学会正确的自我评价,增强自信心。 B. D 、另外教师要保持冷静,C 、 对平时的知识
3、学会积极热情地对待事物、对待他人,培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4、学会冷静、沉着的应对紧急情况,缓解自身的压力。 七、怎样让学生做一个幸福的人?
答:1、要让学生做一个幸福的人,首先老师要有职业幸福感。
2、要让学生做一个幸福的人,必须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3、要让学生做一个幸福的人,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幸福的学习。
4、要让学生做一个幸福的人,最根本的还是要有良好的教育心态。 八、如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答:1、首先要争取学生的“注意”。 2、其次我们要保持“注意”,一定要给学生多一点
的提示。3、让学生劳逸结合,精力充沛地参加学习。 九、嫉妒的表现有哪些?
答:嫉妒的集中表现就是中伤别人,损害别人的自尊心,打击别人的进步,不利于同学
之间的正常交往。
十 、如何消除嫉妒心理?
答:1、晓理:剖析嫉妒之害,指明进取之路。
2、关爱:营造关爱氛围,化解嫉妒心理。
3、激励:充分肯地成绩,强化进取信心。
4、疏导:竞争合作互补,优化人际关系。
十一、根据教师职业特点,谈如何培养教师的心理素质?
答:1、减轻心理压力,适应教育改革。
2、正确理解身心关系。3、正确对待紧张事件。
4、增强对挫折的耐受力。5、善于自我调节,做情绪的主人。
十二、开展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应做到哪几点?
答:1、转变观念是前提。 2、注重情商是保证。
3、培养习惯是基础。 4、教给策略是关键。
十三、教师如何走进学生的心灵?
答:1、走进学生的心灵,必须具有同理心,能尊重学生。
2、走进学生的心灵,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拥有丰富的知识,掌握科学助人的技
巧。
3、走进学生的心灵,需要主动地、机智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十四、一个好的教学目标应该注意哪几点?
答:1、认知、能力、情感是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缺一不可。
2、教学目标的设计要 简练概括,便于理解和记忆。
3、目标的表达要有操作性。
4、教学目标要与学生实际相结合。
5、目标定位要准确。 十五、教师如何掌握提问的艺术?
答:1、注意提问时机的把握。
2、注意提问内容的指向和集中。
3、注意提问对象的选择。
4、注意对非语言行为和非认知因素的掌握和运用。
十六、教师如何营造良好的心理场,让它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作用?
答:1、创建师生心理相容的和谐的情感氛围,是营造良好的心理场的前提和基础。
2、培养学生健康的学习心理,优化学生学习的心境,是营造良好的心理场的方
法和手段。
3、多给学生一些微笑,是营造良好心理场的催化剂。
十七、什么是反思,具体如何理解?
答:所谓“反思”就是经常回顾、重建、重视并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表现和学生的行为
表现进行分析。
具体解释为:1、反思是一种理念,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想自我提高的意识”。2、反思是一种方法,一种“运用多策略分析自己的一种手段”。3、反思是一个过程,一种“促进教师自我发展的过程”。4、反思是一种技能,一种“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自己的能力”。
5、反思是一种“境界”。 十八、创新教学从哪几方面入手?
答:1、更新教育思想,确立课堂教学的质量目标。
2、实施教学民主,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教学环境。
3、建立动态的教学模式,实施课堂教学的开放。 十九、优化课堂心理环境,要做到哪几点?
答:1、建设心理健康的教师队伍,是优化课堂心理环境的前提。
2、建设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优化课堂心理环境的核心。
3、优化教法和学法,是优化课堂心理环境的根本。
二十、如何做好课堂教学中的纪律维护?
答:1、凡事要有一个好的开端。
2、注意中性行为的中介作用。
3、制止的策略。4、积极的引导。5、调整课堂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