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测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第一、二单元考试题

学生 学号

一、基础知识及理解(44分)

1、选出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D )(2分)

A.嫩芽(nân) 徘徊(huí) B.霎时(sà) 脸颊(xiá) ....

C.憔悴(qiaï) 絮叨(xù) D.粼粼(lín ) 拆散....

(chāi)

2、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有两项错误的是( )(2分) ....

A. 狡猾(jiāo) 时辰(chen) 莫大(mî) 感慨万分(kǎi) ....

B. 安妮(ní) 惭愧(cán) 争执(zhēn) 混为一谈(hǔn) ....

C. 绰号(chuō) 尴尬(gān) 威慑(shâ) 美不胜收(shân) ....

D. 呆板(dāi) 喉咙(lǒng) 倾向(qǐng) 花团锦簇(jǐng) ....

3、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

A. 叛逆 纠纷 哄堂大笑 独具会眼 B.呆板 遗憾 得意洋洋 不求甚解

C. 承蒙 处境 轮翻上阵 持之以恒 D.察觉 惟恐 博学笃志 恍然大悟

4、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仗义 花瑞 烦闷 遮蔽 各得其所

B、心绪 委屈 霎时 拆散 喜出望外

C、慈怜 摇摆 仿膳 沉寂 自做主张

D、攥着 逮住 花瓣 覆盖 不可抗拒

5、下列各语句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D )(2分)

A .我的母亲又遨过了一个严冬。

B .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忘外了。

C .这样贵重的东西不像一块点心一盒糖,怎么能自做主张呢?

D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

天空下的荫蔽?

6.下列句子中划横线处,应选哪一项词语依次填上才恰当( C )(2分)

①我们俩 ,语文老师管我俩叫“合二

而一”。

②母亲 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③她憔悴的脸上现出 般的神色。

A.①形影不离 ②无奈 ③乞求 B.①不离不弃 ②信服 ③乞

C.①形影不离 ②信服 ③央求 D.①不离不弃 ②无奈 ③

央求

7、给下列加点的汉字注音,给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遗hàn( 憾 ) 绽开( zhàn ) nì( 匿 )笑 zuàn( 攥 )着 .

犄( jī )角 qiáo cuì(憔悴) 脚踝(huán) 感慨(kǎi) ...8、判断下列语句运用的修辞手法:(2分)

①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色的花热烈。 ( 排比 )

②可是,这能全怪我么? ( 反问 ) ③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

天空下的荫蔽?( 比喻 )

④每次上体育课,看见她裤子那长长的伤疤,我就觉得对不住她。 (拟人 )

9、写出下列刻画人物的手法。(4分)

①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动作

描写 )

②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的神色。 ( 神态描写 )

③“爸爸不是说给我了么?”我小声的说。 ( 语言描写 )

④我想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

所,总不愿意。 (心理描写 )

10、下列的组中文学常识搭配正确的一项是(D ) (2分)

A、《散步》——莫怀戚——长篇小说《诗礼人家》

B、《秋天的怀念》——史铁生——小说家、文学家

C、《羚羊木雕》——张之路——小说《在楼梯拐角》

D、《荷叶 母亲》——冰心——原名:谢婉莹——代表作——《繁星》《春水》等

1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D )(2分)(乐观、自信、幽默)

A《我的老师》通过几件具体事情,表现了小学时的蔡云芝老师对“我”和同学的挚爱,抒

发了对温柔美丽,慈爱伟大的蔡老师的感激和思念之情。

B、《再塑生命》语言精美而流畅,富有特色,感情真挚而深沉。

C、《王几何》一文,通过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手法,描写了一个热爱教学教学有方的平凡中学教师形象。

D、《我的早年生活》的丘吉尔用调侃的语调,写出了自己早期的幸运,但有点悲观。

12、填空。(12分)

(1)母亲啊!你是 荷叶 ,我是 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

无遮拦下的天空下的荫蔽?(《荷叶 母亲》冰心) (2)_老骥伏枥__,志在千里。_烈士暮年___,壮心不已。(《龟虽寿》曹操) (3)孟浩然在《过故人庄》一诗中诗人描绘农村优美风光的诗句是:_绿树村边合__,_

青山郭外斜__

(3)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表达对远方朋友思念的诗句是:__

我寄愁心与明月__,_随风直到夜郎西___。

(4)《论语》中指出学习必须与思考紧密结合的句子是: 学而不思则罔 ,思

而不学则殆。 (5)《论语》中“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两句告诉我们向他人

学习时,应明辨优劣,善于选择。

(6) 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7)14、《论语》中孔子认为快乐的事是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从远方来,不亦乐乎 ;能够做君子的条件是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当老师的条件之一是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表现孔子虚心向别人学习的句子是 三

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B )(2分) ....

A. 在国歌的伴奏下,王琳和马进小心翼翼地将国旗升上顶端,然后深深舒了口....

气。

B. 台上的主持人说:“下面我宣布本次比赛的结果,请大家洗耳恭听。” ....

C.机敏的办案警察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很快找到破案线索。 ....

D. 她演讲的时候,整个大厅鸦雀无声,她的事迹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

1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2分) ...

A. 同学们写作文一定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B. 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使同学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有了很大提高。

C. 春天的兰州各大公园绽露出自然的清新和灵秀,成为人们春游的好时机。 D. 我们要随时发现学习过程中的缺点并且及时改正。

15.教师节前夕同学们纷纷在“师恩似海”留言簿上给老师留言。一位同学是这

样写的:“您不是建筑师,却构建着我们知识的大厦;您不是音乐家,却奏响着

我们心灵的乐曲; , 。

衷心感谢您,我敬爱的老师!”

请你仿照划线的句子,在后面的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注意:内容相关,句式相

同。(2分)

二、阅读题(56分)

(一)阅读《羚羊木雕》,完成7—9题(共8分)

我手里攥着万芳送给我的小刀一路走一路想,叫我怎么说呢?她还会像以前一样和我要

好吗?一定不会了。

我轻轻地敲了敲门。门开了,万芳伸出头来,一把拉了我进去。

“万芳„„”我站在过道里不肯再往前走。

“你怎么啦?也不打伞,是不是挨揍了?”万芳奇怪地看着我。

“没有„„”我慢慢从口袋里掏出小刀,“你能不能把羚羊还我„„”我几乎听不见自

己的声音。

万芳愣了一下,没有接小刀,只是咬着嘴唇看着我,我垂下眼睛不敢看她。

“昨天不是说得好好的,你怎么能这样呢?”

我努力不让自己哭出来。这时,她的妈妈从屋里出来了。看见我手里的小刀,又看看我

们的样子,立刻明白了:“万芳,你是不是拿了人家什么东西?”

万芳看了我一眼,跑进屋去。过了一会儿,她拿着那只羚羊出来了。她妈妈接过来一看

说:“哎呀!你怎么能拿人家这么贵重的东西呢!”她把羚羊递到我的手上,“好好拿着,别难

过,看我呆会儿揍她!”

我把小刀递到她的手上说:“阿姨!羚羊是我送她的,都怪我„„”当我抬起头来的时候,

万芳已经不见了,她不会再跟我好了„„

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路上一点声音也

没有。忽然,我听见有人在喊我的名字,我回过头,只见万芳跑了过来。她把小刀塞到我的

手里说:“你拿着,咱俩还是好朋友„„”

我呆呆地望着她,止不住流下了眼泪。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因为我对朋友反

悔了。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

可是,这能全怪我吗?

16、上文中“我”说话时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这样? (3分) 答:说话吞吞吐吐(结结巴巴)、欲言又止,主要因为“我”实在是难以开口说找万芳拿回

羚羊

17、简析下列句子的表达作用。 (3分)

“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

答:心理描写,写出了“我”的伤心和自责

18、从上文中万芳对这件事的处理可以看出,万芳是一个怎样的小伙伴? (2分)

答:主要从“宽容”、“仗义”这两个方面来回答

(三)、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完成(共18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

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

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5、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

(1)元方入门不顾 顾:_____ (2) 下车引之 引:_拉_____ ..

(3) 太丘舍去 去:_______ (4)相委而去 委:_丢下、舍弃_____ ..2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你跟我父亲约定在中午(一起出发),中午你没有来,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

就是没有礼貌。

27、陈太丘的朋友反怒责陈太丘,说明朋友是怎样的人?(2分)

不讲信用,粗野无礼。

28、元方面对父亲朋友的粗野语言,针锋相对地指出他的“无信”“无礼”,这说明元方是个

怎样的人? (2分)

聪敏,机智,善辩,懂得维护家人尊严,懂得为人之道。

29、有人认为客人已经认错,元方就应该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之

极,无地自容,这的确有些失礼。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2分)

第一种意见

不同意。元方当时才七岁,他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从容不迫地反驳

一个成年人,使对方明理,并赢得对方的叹服,维护了父亲的名誉,

这已属不易。我们不能对一个七岁的孩子求全责备。

第二种意见

同意。父亲的友人已经表示了歉意,应该给人改正过错的机会。人

没有一生都不犯错误的,只要改正,就是好的,不能总是抓住人的“小辫子”不放。

30、有人认为,陈太丘的朋友也有可取之处,你同意这个看法吗? (2分)

同意。面对元方的反驳,有人很惭愧,想与元方握手道歉,这说明他有知错能改的精神。

31、友人为什么能够哑口无言、赔礼道歉? (2分)

元方的反驳有理有据。第一,从信用方面看,父亲朋友失约在先,无信;从礼貌方面,父

亲的友人当元方的面骂元方的父亲,无礼。因此,友人最后哑口无言,只得赔礼道歉。

32、如果父母不在家,家中来了客人,你该如何接待?(2分)

在能确定对方身份的前提下,以礼相待;如果不明对方身份,

要机智地探询对方 情况,提高安全意识。

(四)阅读古文,完成8~12题。(14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

亦君子乎?” (《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

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33、《论语》是 儒 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记录 孔子 及其弟子言行

的书,与《 大学 》、《 中庸 》、《 孟子 》、合称“四书”。(2分)

34、解释加点词的含义。(4分)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说: 通“悦”,愉快 .

(2)吾日三省吾身 省: 自我检查,反省 .

(3)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逾: 越过,超过 .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好: 喜欢,爱好

35、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1) 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论与体会,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

了。

(2) 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认真记忆,肯切地提出问题,并且能够多

36、文中有很多词句已经成为成语,请你写出其中的两个。(2分)

温故而知新 、不亦乐乎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善而从、 四十而惑

37、选文中有的谈学习方法和态度,有的谈道德修养和为人处世之道,请你任选

一章,谈谈对你的启示。(2分) 考虑当前的事 。

四、作文(共50分)

记叙或描写一位关心爱护你的亲人,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

本文由52求学网论坛微光整理

初中语文第一、二单元考试题

学生 学号

一、基础知识及理解(44分)

1、选出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D )(2分)

A.嫩芽(nân) 徘徊(huí) B.霎时(sà) 脸颊(xiá) ....

C.憔悴(qiaï) 絮叨(xù) D.粼粼(lín ) 拆散....

(chāi)

2、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有两项错误的是( )(2分) ....

A. 狡猾(jiāo) 时辰(chen) 莫大(mî) 感慨万分(kǎi) ....

B. 安妮(ní) 惭愧(cán) 争执(zhēn) 混为一谈(hǔn) ....

C. 绰号(chuō) 尴尬(gān) 威慑(shâ) 美不胜收(shân) ....

D. 呆板(dāi) 喉咙(lǒng) 倾向(qǐng) 花团锦簇(jǐng) ....

3、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

A. 叛逆 纠纷 哄堂大笑 独具会眼 B.呆板 遗憾 得意洋洋 不求甚解

C. 承蒙 处境 轮翻上阵 持之以恒 D.察觉 惟恐 博学笃志 恍然大悟

4、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仗义 花瑞 烦闷 遮蔽 各得其所

B、心绪 委屈 霎时 拆散 喜出望外

C、慈怜 摇摆 仿膳 沉寂 自做主张

D、攥着 逮住 花瓣 覆盖 不可抗拒

5、下列各语句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D )(2分)

A .我的母亲又遨过了一个严冬。

B .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忘外了。

C .这样贵重的东西不像一块点心一盒糖,怎么能自做主张呢?

D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

天空下的荫蔽?

6.下列句子中划横线处,应选哪一项词语依次填上才恰当( C )(2分)

①我们俩 ,语文老师管我俩叫“合二

而一”。

②母亲 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③她憔悴的脸上现出 般的神色。

A.①形影不离 ②无奈 ③乞求 B.①不离不弃 ②信服 ③乞

C.①形影不离 ②信服 ③央求 D.①不离不弃 ②无奈 ③

央求

7、给下列加点的汉字注音,给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遗hàn( 憾 ) 绽开( zhàn ) nì( 匿 )笑 zuàn( 攥 )着 .

犄( jī )角 qiáo cuì(憔悴) 脚踝(huán) 感慨(kǎi) ...8、判断下列语句运用的修辞手法:(2分)

①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色的花热烈。 ( 排比 )

②可是,这能全怪我么? ( 反问 ) ③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

天空下的荫蔽?( 比喻 )

④每次上体育课,看见她裤子那长长的伤疤,我就觉得对不住她。 (拟人 )

9、写出下列刻画人物的手法。(4分)

①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动作

描写 )

②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的神色。 ( 神态描写 )

③“爸爸不是说给我了么?”我小声的说。 ( 语言描写 )

④我想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

所,总不愿意。 (心理描写 )

10、下列的组中文学常识搭配正确的一项是(D ) (2分)

A、《散步》——莫怀戚——长篇小说《诗礼人家》

B、《秋天的怀念》——史铁生——小说家、文学家

C、《羚羊木雕》——张之路——小说《在楼梯拐角》

D、《荷叶 母亲》——冰心——原名:谢婉莹——代表作——《繁星》《春水》等

1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D )(2分)(乐观、自信、幽默)

A《我的老师》通过几件具体事情,表现了小学时的蔡云芝老师对“我”和同学的挚爱,抒

发了对温柔美丽,慈爱伟大的蔡老师的感激和思念之情。

B、《再塑生命》语言精美而流畅,富有特色,感情真挚而深沉。

C、《王几何》一文,通过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手法,描写了一个热爱教学教学有方的平凡中学教师形象。

D、《我的早年生活》的丘吉尔用调侃的语调,写出了自己早期的幸运,但有点悲观。

12、填空。(12分)

(1)母亲啊!你是 荷叶 ,我是 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

无遮拦下的天空下的荫蔽?(《荷叶 母亲》冰心) (2)_老骥伏枥__,志在千里。_烈士暮年___,壮心不已。(《龟虽寿》曹操) (3)孟浩然在《过故人庄》一诗中诗人描绘农村优美风光的诗句是:_绿树村边合__,_

青山郭外斜__

(3)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表达对远方朋友思念的诗句是:__

我寄愁心与明月__,_随风直到夜郎西___。

(4)《论语》中指出学习必须与思考紧密结合的句子是: 学而不思则罔 ,思

而不学则殆。 (5)《论语》中“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两句告诉我们向他人

学习时,应明辨优劣,善于选择。

(6) 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7)14、《论语》中孔子认为快乐的事是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从远方来,不亦乐乎 ;能够做君子的条件是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当老师的条件之一是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表现孔子虚心向别人学习的句子是 三

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B )(2分) ....

A. 在国歌的伴奏下,王琳和马进小心翼翼地将国旗升上顶端,然后深深舒了口....

气。

B. 台上的主持人说:“下面我宣布本次比赛的结果,请大家洗耳恭听。” ....

C.机敏的办案警察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很快找到破案线索。 ....

D. 她演讲的时候,整个大厅鸦雀无声,她的事迹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

1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2分) ...

A. 同学们写作文一定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B. 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使同学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有了很大提高。

C. 春天的兰州各大公园绽露出自然的清新和灵秀,成为人们春游的好时机。 D. 我们要随时发现学习过程中的缺点并且及时改正。

15.教师节前夕同学们纷纷在“师恩似海”留言簿上给老师留言。一位同学是这

样写的:“您不是建筑师,却构建着我们知识的大厦;您不是音乐家,却奏响着

我们心灵的乐曲; , 。

衷心感谢您,我敬爱的老师!”

请你仿照划线的句子,在后面的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注意:内容相关,句式相

同。(2分)

二、阅读题(56分)

(一)阅读《羚羊木雕》,完成7—9题(共8分)

我手里攥着万芳送给我的小刀一路走一路想,叫我怎么说呢?她还会像以前一样和我要

好吗?一定不会了。

我轻轻地敲了敲门。门开了,万芳伸出头来,一把拉了我进去。

“万芳„„”我站在过道里不肯再往前走。

“你怎么啦?也不打伞,是不是挨揍了?”万芳奇怪地看着我。

“没有„„”我慢慢从口袋里掏出小刀,“你能不能把羚羊还我„„”我几乎听不见自

己的声音。

万芳愣了一下,没有接小刀,只是咬着嘴唇看着我,我垂下眼睛不敢看她。

“昨天不是说得好好的,你怎么能这样呢?”

我努力不让自己哭出来。这时,她的妈妈从屋里出来了。看见我手里的小刀,又看看我

们的样子,立刻明白了:“万芳,你是不是拿了人家什么东西?”

万芳看了我一眼,跑进屋去。过了一会儿,她拿着那只羚羊出来了。她妈妈接过来一看

说:“哎呀!你怎么能拿人家这么贵重的东西呢!”她把羚羊递到我的手上,“好好拿着,别难

过,看我呆会儿揍她!”

我把小刀递到她的手上说:“阿姨!羚羊是我送她的,都怪我„„”当我抬起头来的时候,

万芳已经不见了,她不会再跟我好了„„

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路上一点声音也

没有。忽然,我听见有人在喊我的名字,我回过头,只见万芳跑了过来。她把小刀塞到我的

手里说:“你拿着,咱俩还是好朋友„„”

我呆呆地望着她,止不住流下了眼泪。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因为我对朋友反

悔了。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

可是,这能全怪我吗?

16、上文中“我”说话时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这样? (3分) 答:说话吞吞吐吐(结结巴巴)、欲言又止,主要因为“我”实在是难以开口说找万芳拿回

羚羊

17、简析下列句子的表达作用。 (3分)

“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

答:心理描写,写出了“我”的伤心和自责

18、从上文中万芳对这件事的处理可以看出,万芳是一个怎样的小伙伴? (2分)

答:主要从“宽容”、“仗义”这两个方面来回答

(三)、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完成(共18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

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

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5、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

(1)元方入门不顾 顾:_____ (2) 下车引之 引:_拉_____ ..

(3) 太丘舍去 去:_______ (4)相委而去 委:_丢下、舍弃_____ ..2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你跟我父亲约定在中午(一起出发),中午你没有来,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

就是没有礼貌。

27、陈太丘的朋友反怒责陈太丘,说明朋友是怎样的人?(2分)

不讲信用,粗野无礼。

28、元方面对父亲朋友的粗野语言,针锋相对地指出他的“无信”“无礼”,这说明元方是个

怎样的人? (2分)

聪敏,机智,善辩,懂得维护家人尊严,懂得为人之道。

29、有人认为客人已经认错,元方就应该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之

极,无地自容,这的确有些失礼。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2分)

第一种意见

不同意。元方当时才七岁,他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从容不迫地反驳

一个成年人,使对方明理,并赢得对方的叹服,维护了父亲的名誉,

这已属不易。我们不能对一个七岁的孩子求全责备。

第二种意见

同意。父亲的友人已经表示了歉意,应该给人改正过错的机会。人

没有一生都不犯错误的,只要改正,就是好的,不能总是抓住人的“小辫子”不放。

30、有人认为,陈太丘的朋友也有可取之处,你同意这个看法吗? (2分)

同意。面对元方的反驳,有人很惭愧,想与元方握手道歉,这说明他有知错能改的精神。

31、友人为什么能够哑口无言、赔礼道歉? (2分)

元方的反驳有理有据。第一,从信用方面看,父亲朋友失约在先,无信;从礼貌方面,父

亲的友人当元方的面骂元方的父亲,无礼。因此,友人最后哑口无言,只得赔礼道歉。

32、如果父母不在家,家中来了客人,你该如何接待?(2分)

在能确定对方身份的前提下,以礼相待;如果不明对方身份,

要机智地探询对方 情况,提高安全意识。

(四)阅读古文,完成8~12题。(14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

亦君子乎?” (《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

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33、《论语》是 儒 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记录 孔子 及其弟子言行

的书,与《 大学 》、《 中庸 》、《 孟子 》、合称“四书”。(2分)

34、解释加点词的含义。(4分)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说: 通“悦”,愉快 .

(2)吾日三省吾身 省: 自我检查,反省 .

(3)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逾: 越过,超过 .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好: 喜欢,爱好

35、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1) 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论与体会,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

了。

(2) 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认真记忆,肯切地提出问题,并且能够多

36、文中有很多词句已经成为成语,请你写出其中的两个。(2分)

温故而知新 、不亦乐乎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善而从、 四十而惑

37、选文中有的谈学习方法和态度,有的谈道德修养和为人处世之道,请你任选

一章,谈谈对你的启示。(2分) 考虑当前的事 。

四、作文(共50分)

记叙或描写一位关心爱护你的亲人,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

本文由52求学网论坛微光整理


相关内容

  • 判断实验室安全考试
  • 1. 易燃气体气瓶与明火距离不小于10米. 收藏试题 答案:true 正确 错误 试题解析:为防止易燃气体被明火引燃,使用易燃气体气瓶时必须要与明火保持距离. 2. 高压氧气瓶使用时应保持瓶内压力在0.5MPa以上. 收藏试题 答案:true 试题解析:低于0.5Mpa氧气瓶,下次充气时会使灰尘进入 ...

  • 材料的力学性能
  • 试题内容: 直径为d的拉伸比例试样,其标距长度l只能为10d. ( ) 试题答案: 答:非 试题内容: 直径为d的拉伸比例试样,其标距长度l只能为5d. ( ) 试题答案: 答:非 试题内容: 圆柱形拉伸试样直径为d,常用的比例试样其标距长度l是5d 或10d. 试题答案: 答:是 试题内容: 直径 ...

  • 安全教育与考试
  • 1. (单选题 ) 实验室冰箱和超低温冰箱使用注意事项错误的是: 相关资源: 无 A. 定期除霜.清理,清理后要对内表面进行消毒 B. 可以在冰箱内冷冻食品和水 C. 储存的所有容器,应当标明物品名称.储存日期和储存者姓名 D. 除非有防爆措施,否则冰箱内不能放置易燃易爆化学品溶液,冰箱门上应注明这 ...

  • [一模汇总]2014上海中考一模各区试题汇总
  • 上海各区2014学年中考一模(即期末)试题汇总 浦东区 上海市浦东区2014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上海市浦东区2014年中考一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上海市浦东区2014年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及答案 上海市浦东区2014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 上海市浦东区2014年中考一模英语试题及答案 黄浦区 上海市 ...

  • 2013年各地中考模拟考试英语试题及答案
  • 2013年合肥市初中学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英语试题及答案 2013年大连市初中学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英语试题 2013年郑州市初中学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英语试题及答案 2013年长沙市初中学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英语试题及答案 2013年福州市初中学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英语试题及答案 2013年安庆市初中学生学 ...

  • 信息资源检索答案1
  • [***********]1111 试题1 单项选择题 (5.0分 得分:5.0 难度:基本题) 不同的数据库系统的字段代码是有所不同的,其中题名的常见表述有 正确答案 学生答案 TI AU KW AB 试题2 判断题 (5.0分 得分:5.0 难度:水平题) 期刊是有固定名称,有一定的出版规律,标 ...

  • 卫生系统招聘考试药学专业知识4
  • 客观题总得分:0分 自动组题试卷四 考试时间:2015-07-29 10:32:50 绿色--正确试题序号. 一.单选题(共94题,每题1分) 1. 下列药物中镇痛效力最高的是 吗啡可待因芬太尼舒芬太尼美沙酮 答案:D 2. 苯巴比妥引起嗜睡属于 过度作用副作用变态反应特异质反应毒性反应 答案: A ...

  • 2014年南充继续教育公需科目[科研创新与沟通协调]测试题4
  • 一.判断题(共 20 题,共 40 分) 1.科研人员如果没有论著发表,职业生涯是难以为继的.(2 分) 正确 错误 标准答案:正确 考生答案:正确 本题得分:2 试题解析: 2.相关文献是论文甲和论文乙的共用文献.(2 分) 正确 错误 标准答案:正确 考生答案:正确 本题得分:2 试题解析: 3 ...

  • 2013年安全文明驾驶常识理论考试
  • 2013 年安全文明驾驶常识理论考试1.图中黄色标线的含义是___. A.划分同方向的车行道 B.表示道路边缘 C.准许车辆跨线超车 D.禁止车辆跨线超车或压线行驶 正确答案是:D 试题解释 2.安装防抱死制动装置(ABS)的车辆制动时,可用力踏制动踏板.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是:A 试题解 ...

  • 烟草技能考试试题题库(共594套)
  • http://561.ys168.com 1.--0705-技能考题(高级) 题库 2.--0705理论-技能考题(高级) 3.--0705高级卷烟商品营销员技能试卷 4.--070811中级技能试卷及答案 5.--0709-技能考题(高级) 6.--070923中级技能试卷答案 7.--0709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