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是锁在北宋"脖子"上一条铁链,北宋的灭亡与此地有莫大关系

燕云十六州,"燕云"一名最早见于《宋史·地理志》,包括幽州(今北京)、顺州(今北京顺义)、儒州(今北京延庆)、檀州(今北京密云)、蓟州(今天津蓟县)、涿州(今河北涿州)、瀛州(今河北河间)、莫州(今河北任丘北)、新州(今河北涿鹿)、妫州(今河北怀来)、武州(今河北宣化)、蔚州(今河北蔚县)、应州(今山西应县)、寰州(今山西朔州东)、朔州(今山西朔州)、云州(今山西大同),共十六州(属于战国时燕国、赵国)。失岭北则必祸燕云,丢燕云则必祸中原,可见燕云之地对中原的重要。燕云地区易守难攻,居高临下。越过燕云十六州后,华北平原一马平川。

战国七雄

华夏民族兴起于中原的黄河流域,历代中原王朝的主要威胁不是在南方,而是在北方。春秋战国时代的燕国开国君主召公奭是西周宗室大臣,与周武王(约前1087年―前1043年)同辈,周武王十三年,召公奭跟随周武王在牧野之战中击败商军,商纣王自焚而死,周武王之弟周公旦手持大钺,召公奭手持小钺,左右夹辅周武王举行祭社大礼,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将召公奭封在蓟地(蓟国,中国商代到春秋中期存在1000多年的诸侯国,位于今天的北京市区北,或系黄帝部落之后裔所建),建立了臣属西周的诸侯国燕国。公元前7世纪,燕国向冀北、辽西一带扩张,吞并蓟国后,建都蓟(今北京市)。战国时赵国的赵武灵王(约公元前340年—前295年),推行“胡服骑射”政策,赵国日益强大,在北边新开辟的地区设置了云中(今呼和浩特托克托县)、雁门(今山西忻州市代县)、代(今河北蔚县)三郡。

燕云十六州

可以说无论蓟国到后来的燕国、赵国,基本牢牢地控制了燕云之地,燕云之地自古就为中原王朝所有。战国时期,无论中原各诸侯国打的多厉害,边地的胡人却始终打不进中原,应当说燕国、赵国、加上西边的秦国,对中原的各诸侯国起到了有效的屏障作用。在此之后,无论秦汉,还是三国时的魏国以及后来的西晋都牢牢地控制着燕云之地。唐朝灭亡(公元907年灭亡)以后,进入五代十国时期,五代是指位于中原地区依次更替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923年,沙陀人李存勖建立后唐,并灭掉后梁。到后唐末帝李从珂继位时,对河东节度使大将石敬瑭起疑,石敬瑭也暗中谋自保。 公元936年,石敬瑭起兵造反,后唐军兵围太原,石敬瑭向契丹求援,割让幽云十六州,并甘做“儿皇帝”。随后在契丹援助下,石敬瑭称帝灭后唐,定都汴梁,改国号为“晋”,史称后晋。

五代十国

燕云十六州被割让给契丹(辽朝)以后,中原失去了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的天然和人工防线。后周皇帝柴荣深知燕云十六州的战略重要性,下决心北征,一举收复部分失地(瀛州、莫州),柴荣中途因病退兵,收复大计只能作罢。后周大将赵匡胤建立北宋后,时刻不忘收复燕云十六州,赵匡胤在位期间,采取“先南后北”的战略逐步走向统一,对于辽朝所控制的燕云十六州,赵匡胤甚至还打算用金钱赎回,宋朝还在河北南部兴建“北京”大名府和辽国对峙。公元979年,宋太宗赵光义亲自统兵包围了太原城,迫使北汉投降,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宣告结束。同年五月,赵光义不顾众臣反对,趁伐取北汉之势,移师幽州进攻燕京,试图一举收复燕云地区,宋辽在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门外)展开激战,宋军大败,宋太宗中箭,乘驴车逃走。之后北宋与辽进行了长期的战争,北宋一直未能夺得此地。

靖康之耻

太宗儿子宋真宗时,辽朝(中国,无论西夏、辽、金都属于中国朝代)骑兵又深入中原腹地直逼东京汴梁,在宰相寇准的力劝下,宋真宗至澶州督战。后来双方达成“澶渊之盟”后,北宋与辽开启了长期和平时期,但是隐患犹在。宋徽宗为了光复燕云之地,不惜背弃与辽的盟约,与金国联合灭辽后,在公元1123年,金朝开国皇帝阿骨打把太行山以南已成空城的燕京、涿州、易州、檀州、顺州、景州、蓟州(金兵将燕京的工匠和财宝等掳掠一空)如约归还。1125年,在阿骨打死后,金兵又重新占领燕京地区。1126年,金国大举南下,俘虏了徽钦二帝,北宋王公贵戚及大批宫女和民间女子被掠往金国,金朝占据了中原地区,史称“靖康之耻”,北宋灭亡。

北宋

北宋的经济总量约占当时世界的四分之一,然而在军事上却屡屡面临威胁,这不能不说与燕云十六州有莫大的关系。无论是辽还是后来控制燕云十六州的金,面对北宋时基本没有天然屏障,辽金的骑兵的机动性和灵活性在北方平原得到了充分发挥。古代蒙古高原上的游牧民族甚至能打到欧洲,蒙古高原往西到欧洲就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并无天然阻隔。所以北宋建立后,不得不在都城汴京以北广植树木,但是效果也不大。由于没有控制燕云地区,终北宋一朝,都活在巨大的安全隐患下。这就与和宋朝面积相似的秦朝形成了对比,秦朝的面积是340万平方公里,秦朝控制着燕云之地,包括后来的两汉都是亡于内乱,而宋朝面积280万平方公里,亡于外患。

秦疆域

到了明朝,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后来明成祖朱棣迁都于北京,固然是燕王朱棣兴起于北京,对北京有感情,这恐怕不是成祖皇帝迁都的主要因素。燕云之地,北拒胡虏,南控中原,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迁都北京,对当时的蒙古各部和东北形成了有效的震慑。中国所谓的四大古都(西安、南京、北京和洛阳,所谓的四京,东京洛阳、南京、西京长安、北京)中,西安可以说最接近中国的地理中心,但是从战略位置上,处于燕云核心的北京无疑是具有更大的优势,燕云之地,外倚关东,内控华北,西望晋陕,东连渤海。在历代中原王朝中(偏安的不算),没有燕云之地的北宋无疑是悲剧的,两宋是没有亡于内乱的王朝,皆因外患而灭亡。西晋是因为八王之乱后才有后来的五胡乱华,至于明朝就更复杂了,基本是天灾(鼠疫、小冰河干旱)、农民起义、满清等多重因素导致。燕云十六州就是锁在北宋“脖子”的一条铁链,随时可能就被勒死,终北宋一朝,北宋君臣(包括热爱花鸟和琴棋书画的宋徽宗)都极力想收复燕云之地,古人并不傻。燕云之地,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失去之后再想从南面夺取着实费劲,石敬瑭,北宋罪人也。

燕云十六州,"燕云"一名最早见于《宋史·地理志》,包括幽州(今北京)、顺州(今北京顺义)、儒州(今北京延庆)、檀州(今北京密云)、蓟州(今天津蓟县)、涿州(今河北涿州)、瀛州(今河北河间)、莫州(今河北任丘北)、新州(今河北涿鹿)、妫州(今河北怀来)、武州(今河北宣化)、蔚州(今河北蔚县)、应州(今山西应县)、寰州(今山西朔州东)、朔州(今山西朔州)、云州(今山西大同),共十六州(属于战国时燕国、赵国)。失岭北则必祸燕云,丢燕云则必祸中原,可见燕云之地对中原的重要。燕云地区易守难攻,居高临下。越过燕云十六州后,华北平原一马平川。

战国七雄

华夏民族兴起于中原的黄河流域,历代中原王朝的主要威胁不是在南方,而是在北方。春秋战国时代的燕国开国君主召公奭是西周宗室大臣,与周武王(约前1087年―前1043年)同辈,周武王十三年,召公奭跟随周武王在牧野之战中击败商军,商纣王自焚而死,周武王之弟周公旦手持大钺,召公奭手持小钺,左右夹辅周武王举行祭社大礼,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将召公奭封在蓟地(蓟国,中国商代到春秋中期存在1000多年的诸侯国,位于今天的北京市区北,或系黄帝部落之后裔所建),建立了臣属西周的诸侯国燕国。公元前7世纪,燕国向冀北、辽西一带扩张,吞并蓟国后,建都蓟(今北京市)。战国时赵国的赵武灵王(约公元前340年—前295年),推行“胡服骑射”政策,赵国日益强大,在北边新开辟的地区设置了云中(今呼和浩特托克托县)、雁门(今山西忻州市代县)、代(今河北蔚县)三郡。

燕云十六州

可以说无论蓟国到后来的燕国、赵国,基本牢牢地控制了燕云之地,燕云之地自古就为中原王朝所有。战国时期,无论中原各诸侯国打的多厉害,边地的胡人却始终打不进中原,应当说燕国、赵国、加上西边的秦国,对中原的各诸侯国起到了有效的屏障作用。在此之后,无论秦汉,还是三国时的魏国以及后来的西晋都牢牢地控制着燕云之地。唐朝灭亡(公元907年灭亡)以后,进入五代十国时期,五代是指位于中原地区依次更替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923年,沙陀人李存勖建立后唐,并灭掉后梁。到后唐末帝李从珂继位时,对河东节度使大将石敬瑭起疑,石敬瑭也暗中谋自保。 公元936年,石敬瑭起兵造反,后唐军兵围太原,石敬瑭向契丹求援,割让幽云十六州,并甘做“儿皇帝”。随后在契丹援助下,石敬瑭称帝灭后唐,定都汴梁,改国号为“晋”,史称后晋。

五代十国

燕云十六州被割让给契丹(辽朝)以后,中原失去了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的天然和人工防线。后周皇帝柴荣深知燕云十六州的战略重要性,下决心北征,一举收复部分失地(瀛州、莫州),柴荣中途因病退兵,收复大计只能作罢。后周大将赵匡胤建立北宋后,时刻不忘收复燕云十六州,赵匡胤在位期间,采取“先南后北”的战略逐步走向统一,对于辽朝所控制的燕云十六州,赵匡胤甚至还打算用金钱赎回,宋朝还在河北南部兴建“北京”大名府和辽国对峙。公元979年,宋太宗赵光义亲自统兵包围了太原城,迫使北汉投降,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宣告结束。同年五月,赵光义不顾众臣反对,趁伐取北汉之势,移师幽州进攻燕京,试图一举收复燕云地区,宋辽在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门外)展开激战,宋军大败,宋太宗中箭,乘驴车逃走。之后北宋与辽进行了长期的战争,北宋一直未能夺得此地。

靖康之耻

太宗儿子宋真宗时,辽朝(中国,无论西夏、辽、金都属于中国朝代)骑兵又深入中原腹地直逼东京汴梁,在宰相寇准的力劝下,宋真宗至澶州督战。后来双方达成“澶渊之盟”后,北宋与辽开启了长期和平时期,但是隐患犹在。宋徽宗为了光复燕云之地,不惜背弃与辽的盟约,与金国联合灭辽后,在公元1123年,金朝开国皇帝阿骨打把太行山以南已成空城的燕京、涿州、易州、檀州、顺州、景州、蓟州(金兵将燕京的工匠和财宝等掳掠一空)如约归还。1125年,在阿骨打死后,金兵又重新占领燕京地区。1126年,金国大举南下,俘虏了徽钦二帝,北宋王公贵戚及大批宫女和民间女子被掠往金国,金朝占据了中原地区,史称“靖康之耻”,北宋灭亡。

北宋

北宋的经济总量约占当时世界的四分之一,然而在军事上却屡屡面临威胁,这不能不说与燕云十六州有莫大的关系。无论是辽还是后来控制燕云十六州的金,面对北宋时基本没有天然屏障,辽金的骑兵的机动性和灵活性在北方平原得到了充分发挥。古代蒙古高原上的游牧民族甚至能打到欧洲,蒙古高原往西到欧洲就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并无天然阻隔。所以北宋建立后,不得不在都城汴京以北广植树木,但是效果也不大。由于没有控制燕云地区,终北宋一朝,都活在巨大的安全隐患下。这就与和宋朝面积相似的秦朝形成了对比,秦朝的面积是340万平方公里,秦朝控制着燕云之地,包括后来的两汉都是亡于内乱,而宋朝面积280万平方公里,亡于外患。

秦疆域

到了明朝,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后来明成祖朱棣迁都于北京,固然是燕王朱棣兴起于北京,对北京有感情,这恐怕不是成祖皇帝迁都的主要因素。燕云之地,北拒胡虏,南控中原,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迁都北京,对当时的蒙古各部和东北形成了有效的震慑。中国所谓的四大古都(西安、南京、北京和洛阳,所谓的四京,东京洛阳、南京、西京长安、北京)中,西安可以说最接近中国的地理中心,但是从战略位置上,处于燕云核心的北京无疑是具有更大的优势,燕云之地,外倚关东,内控华北,西望晋陕,东连渤海。在历代中原王朝中(偏安的不算),没有燕云之地的北宋无疑是悲剧的,两宋是没有亡于内乱的王朝,皆因外患而灭亡。西晋是因为八王之乱后才有后来的五胡乱华,至于明朝就更复杂了,基本是天灾(鼠疫、小冰河干旱)、农民起义、满清等多重因素导致。燕云十六州就是锁在北宋“脖子”的一条铁链,随时可能就被勒死,终北宋一朝,北宋君臣(包括热爱花鸟和琴棋书画的宋徽宗)都极力想收复燕云之地,古人并不傻。燕云之地,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失去之后再想从南面夺取着实费劲,石敬瑭,北宋罪人也。


相关内容

  • 登岳阳楼教案陈与义
  • 篇一:登岳阳楼教案 教学目标: 1.在多次诵读的基础上,学会分析诗歌内容. 2.在对诗歌的分析后,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归纳总结. 3.当堂背诵. 教学重难点: 分析诗歌内容,理解作者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2分) 江南有三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 ...

  • 介绍苏洵的[六国论]
  • 作者:likegang 苏洵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和苏辙的父亲.他不赞成舞文弄墨.纯粹在辞章上耗费精力,曾说自己写文章没有什么别的长处,只是喜欢谈论用兵之道,评议古今形势.因此,他把自己比做汉代的政论家贾谊,而不愿意有人把他比做辞赋家司马相如.他的文集里所收的作品,主要的也就是政 ...

  • [历史烟云]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 [历史烟云]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安史之乱(注: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指安禄山(也指安庆绪),史指史思明(也指史朝义),安史之乱是指他们起兵反对唐王朝的一次叛乱),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唐朝天宝十四载十一月甲子日(7 ...

  • 一个属于我的悲伤故事
  • 昨日一件寻常却又不寻常的事让我打开尘封已久的记忆,让那段回忆痛快泛滥. 夜,十分寂静.只有耳边回响着电视的声音罢了.忽然我家响起了一声狗吠,很是奇怪(因为我家没有狗).然而我确切的听到了.虽是奇怪,但心中有少许欣喜,因为我认为是小黑回来了,我抱着希望打开门,可门外却空空如也.我呢,之有心灰意冷的回去 ...

  • 老猴赫尼2010年第4期
  • 赫尼是耍猴人岩鸣豢养的一只猴子.据岩鸣说,赫尼极其聪明,一个新节目,只要教三五遍,它就会做了,一般的猴子要教三五十遍才教得会.但赫尼野性太重,无时无刻不在思量逃跑. 岩鸣像所有的耍猴人一样,用了饥饿.鞭笞.戴脚镣等手段,企图磨灭赫尼叛逃的野性,可什么方法都用尽了,效果却微乎其微.没办法,只好把那根细 ...

  • 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 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人教版八年级必修).txt不要为旧的悲伤而浪费新的眼泪!现在干什么事都要有经验的,除了老婆.没有100分的另一半,只有50分的两个人.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 ...

  • 六国论公开课详细实用排版精美打印可用
  • 知识目标: 六国论 相继灭亡. 七.师生共同疏通课文. 这一环节主要是请学生翻译,如果是学生没有翻译清楚的老师再进行补充,教师还要强调一下在这些句子里哪些词语是需要重点掌握的.如通假字,古今异义字.词类活用等. 一.研读第一段 1.重点词语 非兵不利 弊得赂秦 盖失强援---表原因,大概因为. .. ...

  • 重返狼群的传奇与梦想
  • 画面上,只见一只大公羊警惕地守在院角,气宇轩昂毫无惧色:一只半大小狼在它面前踅摸来踅模去,不断挑衅,制造寻找下手的机会:一个女孩则在一旁冷静地拍照.忽然,小狼叼住了拴羊的绳子.开始往外拉,羊拼命死守.女孩一见,赶快跑去拿了一个牦牛头骨,朝羊扔去,羊受到惊吓慌忙出逃,狼马上追了上去,再次咬住绳子,使劲 ...

  • 施耐庵的遗迹与传说
  • 在郓城县张营乡驻地东北方向一点五公里处,有一刘家林,刘家林内却只有一座元朝国子司业刘本善的坟茔,一幢五米高的石碑矗立在旷野之中.由于黄河泛滥造成泥沙淤积,墓前的石马石羊等石刻早已淤没于黄土之中,碑前的石翁仲,只露出肩部,神色凝重,似乎有满腹心事要向人们诉说.刘本善祖籍郓城,自幼喜欢水浒故事.这位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