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历史主观题专项训练(六)

2015年高考历史主观题专项训练(六)

1.(13分)有世界“史库”之称的美国《时代》周刊,在20世纪30、40年代,对中国的报道涉及到政治层面的比较多。它独特的报道风格和对中国局势的关注,受到国人的瞩目。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6年2月24日《时代》周刊封面人物

——远东四大元首:日本天皇、满洲溥仪、斯大林和蒋介石

请回答:

(1)“远东危机”指什么?它对国际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2)《时代》周刊认为这四大“元首”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你同意这个观点吗?(1分)请

说明你的理由?(4分)

材料二 1942年6月1日《时代》周刊封面人物——蒋介石

请回答:

(3)蒋介石及其领导的国民政府在抗战中有什么积极表现(3分)?

(4)综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时代》周刊将以上人物列为封面人物的原因?(2分)

2.只有适合本国国情的民主政治,才能发挥民主政治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谈起美国政治思想,人们首先想到它是西方政治思想的一部分,或者是西欧的(特别是英国的)政治思想在美国的延伸。毫无疑问,美国的思想和文化深受欧洲传统的影响。但它在两百多年的历史上又孕育出独特的政治思想,孕育出一种美国人普遍接受的主流思想意识形态。

艾萨克指出了一个美国特色:美国不是一个纯粹意义上的民主政体,而是一个代议制的共和政体。民主制和共和制的区别,以及美国为什么选择后者。詹姆斯.麦迪逊做出了精辟的解释.他说:“民主共和政体和共和政体的两大区别是:第一,后者的政府委托给由其余公民选举出来的少数公民;第二,后者所能管辖的公民人数较多,国土范围也较大。”他又说:“很清楚,共和政体在控制党派争斗的影响方面优于民主政体。”

----------据《王缉思:导读》整理 材料三 孙中山对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意义是不容置疑的,针对内忧外患、百病丛生、满目疮痍的现实,他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三个极富概括力的说法,如此准确,如此简明,这三个词几乎抓住了中国问题的内核,是他外察世界潮流,内顾中国实情,深思熟虑的结晶。 -----------傅国涌《孙中山,近代政治文明的一束曙光》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确立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政治思想的形成有何特点。举例说明这些特点在美国政治制度上的体现。(6分)

(3)从政治制度分析材料三中的“社会转型”指的是什么?就近代中国的历史看,“中国问题的内核”应是什么?(4分)

(4)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近代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发展的认识。(4分)

3.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了梦想的民族,“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不竭动力,牵引着中国砥砺前行的脚步。梦想不灭,希望永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少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祸恶疾弃于地也 ,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礼记·礼运》(注:约成书于汉代)

材料二:二、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

三、其次为民权。对于人民之政治知识、能力,政府当训导之,以行使其选举权,行使其罢官权,行使其创制权。

四、其三为民族。故对于国内之弱小民族,政府当扶植之,使之能自决自治;对于国外之侵略强权,政府当抵御之。并同时修改各国条约, 恢复我国际平等,国家独立。

—— 孙中山《建国大纲》

材料三:我们是一个六亿人口的大国,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要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化、机械化,要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大概经过五十年即十个五年计划,就差不多了,就象个样子了,就同现在大不一样了。

——毛泽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

材料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上的讲话(摘录) 请回答:

(1) 依据上述材料分别概括古代、近代、现代“中国梦”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

析不同历史时期产生“中国梦”的原因。(12分)

(2) 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梦的实践者、实践途径与方法、实践效果

等方面比较不同历史时期“中国梦”的特点。(9分)

(3) 从“中国梦”一以贯之的核心理念出发,谈谈“中国梦”给你的启示。(4分)

2015年高考历史主观题专项训练(六)

1.(13分)

(1)“远东危机”指的是日本进一步侵略中国。(学生回答为:“进一步侵略东亚地区”

或“满蒙地区”也可酌情给分。)(1分)影响:造成远东国际格局的变化;(1分)损害美英等国在华利益。(1分)

(2)不同意。(1分)

理由:溥仪是日本扶植下的傀儡皇帝,苏联忙于欧洲事务和国内建设,无暇东顾,他

们都不是解决危机的关键。(2分)中国是抵抗日本侵略的主要国家,蒋介石的态度和政策决定了危机的解决。日本是危机的制造方,当然也成为危机解决的关键。(2分)

(评分说明:考生回答到溥仪和斯大林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而蒋介石和日本天皇是

解决问题的关键就给3分,阐述的理由酌情给分,但总分不得超过7分;如考生有其他观点,并且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3)表现:①联共抗日,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分)②领导正面战场的抗抵(或组织

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入缅作战等大战役):(1分)③争取国际援助,加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1分)

(4)原因:美国《时代》周刊看到了中日战争与国际局势的变化密切相关;(1分)看到了

蒋介石及其国民政府对抵抗日本侵略的作用。(1分)

2.(1)特点:通过立法确立民主政治,议会即是民主政治确立的体现又在其确立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分)

(2)特点:一方面吸收西欧已有成果,另一方面结合自身实际提出独特的思想。(4分)体现:前者如实行代议制,后者如实行共和政体(2分)

(3)社会转型:由君主专制向民主共和制转变(2分);中国为题的内核: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2分)

(4)认识: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成为近代世界各国政治发展的共同取向;各国争取民主政治的斗争和民主政治制度设计要从本国国情出发。(4分)

3.(1)中国古代:梦想:建立一个天下为公、各得其所、和谐共生的大同社会。(1分)原因:小农经济初步成长;封建国家大一统局面基本形成;儒学主张日益成为社会共识。(3分)

中国近代:梦想:实现国家独立与民族解放,建立民主社会,实现民生幸福。(1分)原因:民族危机和封建专制造成的中华文明的衰落;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3分)

中国现代:梦想: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文明的全面复兴。(1分)原因: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改革开放实行,民族素质的提高;多元文化的发展。(3分)

(2)特点:中国古代:儒家士人提出并推动,通过道德建设圆梦,具有空想性。中国近代:由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提出并推动,通过民主革命圆梦,由中共接力,部分梦想成真,具有曲折性。中国现代:由中国共产党提出,全体中华民族通过改革开放圆梦,终将梦想成真,具有科学性。(9分)

(3)启示:①梦想是前行的动力,文明的指针,有梦想,才会有方向。②推动文明发展,谋求人民幸福,追求时代进步是中国梦一以贯之的核心。③实现中国梦需要全体中华民族的共同努力。(其他回答只要言之成理,均可得分)(4分)

2015年高考历史主观题专项训练(六)

1.(13分)有世界“史库”之称的美国《时代》周刊,在20世纪30、40年代,对中国的报道涉及到政治层面的比较多。它独特的报道风格和对中国局势的关注,受到国人的瞩目。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6年2月24日《时代》周刊封面人物

——远东四大元首:日本天皇、满洲溥仪、斯大林和蒋介石

请回答:

(1)“远东危机”指什么?它对国际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2)《时代》周刊认为这四大“元首”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你同意这个观点吗?(1分)请

说明你的理由?(4分)

材料二 1942年6月1日《时代》周刊封面人物——蒋介石

请回答:

(3)蒋介石及其领导的国民政府在抗战中有什么积极表现(3分)?

(4)综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时代》周刊将以上人物列为封面人物的原因?(2分)

2.只有适合本国国情的民主政治,才能发挥民主政治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谈起美国政治思想,人们首先想到它是西方政治思想的一部分,或者是西欧的(特别是英国的)政治思想在美国的延伸。毫无疑问,美国的思想和文化深受欧洲传统的影响。但它在两百多年的历史上又孕育出独特的政治思想,孕育出一种美国人普遍接受的主流思想意识形态。

艾萨克指出了一个美国特色:美国不是一个纯粹意义上的民主政体,而是一个代议制的共和政体。民主制和共和制的区别,以及美国为什么选择后者。詹姆斯.麦迪逊做出了精辟的解释.他说:“民主共和政体和共和政体的两大区别是:第一,后者的政府委托给由其余公民选举出来的少数公民;第二,后者所能管辖的公民人数较多,国土范围也较大。”他又说:“很清楚,共和政体在控制党派争斗的影响方面优于民主政体。”

----------据《王缉思:导读》整理 材料三 孙中山对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意义是不容置疑的,针对内忧外患、百病丛生、满目疮痍的现实,他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三个极富概括力的说法,如此准确,如此简明,这三个词几乎抓住了中国问题的内核,是他外察世界潮流,内顾中国实情,深思熟虑的结晶。 -----------傅国涌《孙中山,近代政治文明的一束曙光》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确立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政治思想的形成有何特点。举例说明这些特点在美国政治制度上的体现。(6分)

(3)从政治制度分析材料三中的“社会转型”指的是什么?就近代中国的历史看,“中国问题的内核”应是什么?(4分)

(4)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近代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发展的认识。(4分)

3.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了梦想的民族,“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不竭动力,牵引着中国砥砺前行的脚步。梦想不灭,希望永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少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祸恶疾弃于地也 ,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礼记·礼运》(注:约成书于汉代)

材料二:二、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

三、其次为民权。对于人民之政治知识、能力,政府当训导之,以行使其选举权,行使其罢官权,行使其创制权。

四、其三为民族。故对于国内之弱小民族,政府当扶植之,使之能自决自治;对于国外之侵略强权,政府当抵御之。并同时修改各国条约, 恢复我国际平等,国家独立。

—— 孙中山《建国大纲》

材料三:我们是一个六亿人口的大国,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要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化、机械化,要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大概经过五十年即十个五年计划,就差不多了,就象个样子了,就同现在大不一样了。

——毛泽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

材料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上的讲话(摘录) 请回答:

(1) 依据上述材料分别概括古代、近代、现代“中国梦”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

析不同历史时期产生“中国梦”的原因。(12分)

(2) 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梦的实践者、实践途径与方法、实践效果

等方面比较不同历史时期“中国梦”的特点。(9分)

(3) 从“中国梦”一以贯之的核心理念出发,谈谈“中国梦”给你的启示。(4分)

2015年高考历史主观题专项训练(六)

1.(13分)

(1)“远东危机”指的是日本进一步侵略中国。(学生回答为:“进一步侵略东亚地区”

或“满蒙地区”也可酌情给分。)(1分)影响:造成远东国际格局的变化;(1分)损害美英等国在华利益。(1分)

(2)不同意。(1分)

理由:溥仪是日本扶植下的傀儡皇帝,苏联忙于欧洲事务和国内建设,无暇东顾,他

们都不是解决危机的关键。(2分)中国是抵抗日本侵略的主要国家,蒋介石的态度和政策决定了危机的解决。日本是危机的制造方,当然也成为危机解决的关键。(2分)

(评分说明:考生回答到溥仪和斯大林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而蒋介石和日本天皇是

解决问题的关键就给3分,阐述的理由酌情给分,但总分不得超过7分;如考生有其他观点,并且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3)表现:①联共抗日,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分)②领导正面战场的抗抵(或组织

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入缅作战等大战役):(1分)③争取国际援助,加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1分)

(4)原因:美国《时代》周刊看到了中日战争与国际局势的变化密切相关;(1分)看到了

蒋介石及其国民政府对抵抗日本侵略的作用。(1分)

2.(1)特点:通过立法确立民主政治,议会即是民主政治确立的体现又在其确立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分)

(2)特点:一方面吸收西欧已有成果,另一方面结合自身实际提出独特的思想。(4分)体现:前者如实行代议制,后者如实行共和政体(2分)

(3)社会转型:由君主专制向民主共和制转变(2分);中国为题的内核: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2分)

(4)认识: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成为近代世界各国政治发展的共同取向;各国争取民主政治的斗争和民主政治制度设计要从本国国情出发。(4分)

3.(1)中国古代:梦想:建立一个天下为公、各得其所、和谐共生的大同社会。(1分)原因:小农经济初步成长;封建国家大一统局面基本形成;儒学主张日益成为社会共识。(3分)

中国近代:梦想:实现国家独立与民族解放,建立民主社会,实现民生幸福。(1分)原因:民族危机和封建专制造成的中华文明的衰落;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3分)

中国现代:梦想: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文明的全面复兴。(1分)原因: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改革开放实行,民族素质的提高;多元文化的发展。(3分)

(2)特点:中国古代:儒家士人提出并推动,通过道德建设圆梦,具有空想性。中国近代:由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提出并推动,通过民主革命圆梦,由中共接力,部分梦想成真,具有曲折性。中国现代:由中国共产党提出,全体中华民族通过改革开放圆梦,终将梦想成真,具有科学性。(9分)

(3)启示:①梦想是前行的动力,文明的指针,有梦想,才会有方向。②推动文明发展,谋求人民幸福,追求时代进步是中国梦一以贯之的核心。③实现中国梦需要全体中华民族的共同努力。(其他回答只要言之成理,均可得分)(4分)


相关内容

  • 2010-2015全国作文带答案+书法训练版
  • 2010年高考英语全国卷I 假设你是育才中学学生会主席李华,你校将举办一次英语演讲比赛(speech contest ), 希望附近某大学的外籍教师Smith 女士来做评委,请参照以下比赛 高考英语作文专项训练---1 高考英语作文专项训练---2 2010年高考英语全国卷II 假设你是李华,你的美 ...

  • 哲学与生活专项训练选择题
  • <哲学与生活>专项训练(一) 1.下列哲学观点中,与漫画中的观点不一致的是( ) ①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控制和调节作用②我在故我思 ③存在就是被感知④物是观念的集合 A.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 在经济形势微妙.金融市场动荡的关键时刻,2015年7月30日,中央政治局 ...

  • 2015甘肃高考各科大纲解析及备考建议
  • 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的<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近日出炉,详细介绍了2015年高考各学科的考试范围.命题思想.试卷结构等.甘肃省作为参加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的省份仍采用这一考纲,其中,数学理.数学文.语文.生物.地理.政治科目的<考试大纲>与2014年相比较基 ...

  • 高考病句语文试卷.教案.课件.作文.总复习
  • 试卷 大小 2015年高考语文病句题及答案(精校版)[☆] 13K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病句题[答案][☆] 17K 2014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题汇编--语病[☆] 13K 2013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病句[答案][☆] 13K 历年高考病句真题汇编(1992-2012年)[答案] ...

  •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及集体备课计划
  • 鄂托克旗高级中学2016届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及集体备课计划 一.指导思想 高三学年开始,在校领导高考备课策略的指导下,我们高三历史备课组将依据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准确把握学情.考情.结合我校实际及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制定有效的一轮复习计划,增强历史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 ...

  • 高三高考备考方案
  • 卓尼县藏族中学2015届高三年级备考方案 高三教学工作是学校重中之重的工作,关系到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责任重大.全体高三年级教师责无旁贷,要精诚合作,共同努力,以实干.真干.苦干的态度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中去,争取最大限度的让学生满意,家长满意,学校满意,社会满意.高三年级是高 ...

  • 高三历史备课组总结
  • 高三历史备课组工作总结 目前,我们历史科复习到必修三第五专题,计划在本学期结束时,复习完三本必修教材.高三要在短时间内完成三年学习内容的复习,时间紧.任务重,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强化课堂教学改革,精讲精练,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现将本学期工作小结如下: 主要工作: 1.认真研究考纲.课标及近几年高考试 ...

  • 2016年历史全国卷考纲研究.历年考点分析与备考对策
  • 2016年历史全国卷考纲研究.历年考点分析与备考对策 2016届高三历史备课组 2016年广东高考将采用国家考试中心统一命题试卷.全国卷分三类:全国新课标Ⅰ卷.全国新课标Ⅱ卷.全国大纲卷.今年广东省使用全国Ⅰ卷.本文有三个内容:一.简要对比广东卷和全国卷的差异,2.解读2016年历史高考考纲及分析2 ...

  • 2015届高考模拟高考散文阅读命题特点及答题技巧教学案(整理精校版)
  • 2015届高考模拟高考散文阅读命题特点及答题技巧教学案 高考二轮复习 0202 10:47 :: 2015届高考模拟高考散文阅读命题特点及答题技巧教学案 [教学要点] 1.继续讲解高考散文阅读命题特点及答题技巧--表现手法 2.课堂训练. 3.规律方法总结. [教学内容] 一.回顾上节所讲内容,导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