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感情鉴赏

第四节 思想感情鉴赏

涿鹿高考培训学校 步洪涛

1、(2011·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减字木兰花 苏 轼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莫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2.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绝句二首(其二)①

杜 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注】①此诗为杜甫入蜀后所作。 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

分)

1

一轮复习,掌握了一些鉴赏知识和方法技巧,但是在具体答题中仍存在要点不全问题,尤其在做“分析情感”题时分析空泛,为此,在二轮复习中必须突出针对性训练,切实解决好把握情感“要点不全”和“分析空泛”两大突出问题。 送别诗 1.( )。叙写朋友间深挚情意,主要通过典型的场景语言,声音、动作、或想象来传达离情别意。如王维诗《送元二使安西》、《送沈子福之江东》、李白诗《送友人》、白居易诗《南浦别》等。 2.( )。如王勃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高适诗《別董大》及李白诗《赠汪伦》等。 3.( )。这一类送别诗,以送别为题,但实际目的是借送别表达自己的志向或怀抱。如李白诗《梦游天姆吟留别》、陆龟蒙诗《别离》、王昌龄诗《芙蓉楼送辛渐》等。 4.( )。如骆宾王诗《于易水送人一绝》。 5.( )。如李白诗《渡荆门送别》,杨万里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 怀古咏史诗

怀古咏史诗是诗人在读史或览古时,有感于历史上的人、事、物、象,在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中引发对国家时运、自己身世的兴衰感慨,托古讽今、寄托哀感之诗。

羁旅思乡诗鉴赏 常见思想情感:

1.羁旅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

2.思念亲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征人思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边塞诗

边塞诗的思想感情 1)、 描绘边塞雄奇壮丽的独特景观。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描写艰苦激烈的戍边生活。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3)、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4)、愿意戍守边关、渴望建功立业,不惜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5)、厌恶连年战事,批评边将无能,反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 山水田园诗 常见思想感情

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

2.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 3.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 4.出世与入世矛盾心理的折射

5.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

鉴赏训练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这首诗作者所要表达的基本情感是什么?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一情感的。

2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1)概括这首诗的颔联、颈联的内容,并说出作者在这两联中寄寓着怎样的感慨?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说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①这首诗前两句写景,请分析当时诗人的心境。

②诗评家认为此诗妙在后两句,请从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作简要分析。 ③《全唐诗》录入此诗时,“落”写作“在”字,请你说说是“落”字好,还是“在”字好?

4.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2007年山东高考)

出关① 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 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 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èi),旌旗。

(1)诗的前两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

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

(2)“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落 叶 修睦注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 只应松自立,二不与君同。

[注]修睦:晚唐诗人。 (1)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的不同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 (2)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

答: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2012年福建

望江南 【宋】李纲

江上雪,独立钓鱼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①空。图画若

3

为工。

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

纱之欢快,都衬托出月之明,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气,表现出一种自然、纯真的美,寄托着诗人对自然、纯真的美的追求。

4.品味语言

诗歌的语言,饱含着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品析语言的重点是:

(选自《御选历代诗余》卷二十五) 【注】①玉花:喻雪花。 (1)抓题眼。扣住题目中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字眼。 (2)抓诗眼。特别是那些集中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和诗句,如辛弃疾《丑(1)“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的描写颇为精妙。请简要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赏析。(3分) 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愁” 显然是全词词眼,但上阕中的“愁”是无病呻吟的闲愁,下阕中的“愁”则是 怀才不遇的哀愁。 (2)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联系诗句简要谈谈。(3分) (3)从景语中感受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如杜甫《倦夜》前六句写景:“竹

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暗飞萤自照,水宿鸟 相呼。”从入夜月升到月落破晓,暗示出诗人彻夜难眠,心事重重。

4)从情语中体会情。如杜甫《倦夜》末两句是写情:“万事干戈里,空悲清

——懂得命题规律,明白答题技巧 夜徂!”抒发出诗人对国家与人民命运的无限关注,对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

和忧愤。

1.了解作家

“知人论世”,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是把握思想感情的基础。

2.把握时代

把握时代特征,把诗歌放在时代背景下评析,才能准确领悟其思想感情。例如南宋前期的诗人,生活在战乱频仍的年代,目睹甚至亲历山河破碎、人民流离的痛苦,便胸怀收复中原的宏愿,有的还参加抗金斗争,其作品大多抒发慷慨愤世之情,壮怀高唱爱国热情;而南宋后期大势已去,只能感喟哀时,低吟亡国之民的黍离之悲了。

3.解读形象

解读形象(意象),从诗歌表现的人、事、景、物等生活图景中体味思想感情,是诗歌鉴赏的重要方法。如王维的《白石滩》:“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水之清,滩之浅,石之白,蒲之绿,浣

4

第四节 思想感情鉴赏

涿鹿高考培训学校 步洪涛

1、(2011·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减字木兰花 苏 轼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莫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2.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绝句二首(其二)①

杜 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注】①此诗为杜甫入蜀后所作。 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

分)

1

一轮复习,掌握了一些鉴赏知识和方法技巧,但是在具体答题中仍存在要点不全问题,尤其在做“分析情感”题时分析空泛,为此,在二轮复习中必须突出针对性训练,切实解决好把握情感“要点不全”和“分析空泛”两大突出问题。 送别诗 1.( )。叙写朋友间深挚情意,主要通过典型的场景语言,声音、动作、或想象来传达离情别意。如王维诗《送元二使安西》、《送沈子福之江东》、李白诗《送友人》、白居易诗《南浦别》等。 2.( )。如王勃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高适诗《別董大》及李白诗《赠汪伦》等。 3.( )。这一类送别诗,以送别为题,但实际目的是借送别表达自己的志向或怀抱。如李白诗《梦游天姆吟留别》、陆龟蒙诗《别离》、王昌龄诗《芙蓉楼送辛渐》等。 4.( )。如骆宾王诗《于易水送人一绝》。 5.( )。如李白诗《渡荆门送别》,杨万里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 怀古咏史诗

怀古咏史诗是诗人在读史或览古时,有感于历史上的人、事、物、象,在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中引发对国家时运、自己身世的兴衰感慨,托古讽今、寄托哀感之诗。

羁旅思乡诗鉴赏 常见思想情感:

1.羁旅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

2.思念亲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征人思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边塞诗

边塞诗的思想感情 1)、 描绘边塞雄奇壮丽的独特景观。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描写艰苦激烈的戍边生活。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3)、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4)、愿意戍守边关、渴望建功立业,不惜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5)、厌恶连年战事,批评边将无能,反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 山水田园诗 常见思想感情

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

2.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 3.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 4.出世与入世矛盾心理的折射

5.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

鉴赏训练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这首诗作者所要表达的基本情感是什么?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一情感的。

2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1)概括这首诗的颔联、颈联的内容,并说出作者在这两联中寄寓着怎样的感慨?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说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①这首诗前两句写景,请分析当时诗人的心境。

②诗评家认为此诗妙在后两句,请从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作简要分析。 ③《全唐诗》录入此诗时,“落”写作“在”字,请你说说是“落”字好,还是“在”字好?

4.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2007年山东高考)

出关① 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 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 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èi),旌旗。

(1)诗的前两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

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

(2)“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落 叶 修睦注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 只应松自立,二不与君同。

[注]修睦:晚唐诗人。 (1)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的不同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 (2)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

答: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2012年福建

望江南 【宋】李纲

江上雪,独立钓鱼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①空。图画若

3

为工。

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

纱之欢快,都衬托出月之明,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气,表现出一种自然、纯真的美,寄托着诗人对自然、纯真的美的追求。

4.品味语言

诗歌的语言,饱含着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品析语言的重点是:

(选自《御选历代诗余》卷二十五) 【注】①玉花:喻雪花。 (1)抓题眼。扣住题目中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字眼。 (2)抓诗眼。特别是那些集中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和诗句,如辛弃疾《丑(1)“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的描写颇为精妙。请简要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赏析。(3分) 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愁” 显然是全词词眼,但上阕中的“愁”是无病呻吟的闲愁,下阕中的“愁”则是 怀才不遇的哀愁。 (2)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联系诗句简要谈谈。(3分) (3)从景语中感受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如杜甫《倦夜》前六句写景:“竹

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暗飞萤自照,水宿鸟 相呼。”从入夜月升到月落破晓,暗示出诗人彻夜难眠,心事重重。

4)从情语中体会情。如杜甫《倦夜》末两句是写情:“万事干戈里,空悲清

——懂得命题规律,明白答题技巧 夜徂!”抒发出诗人对国家与人民命运的无限关注,对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

和忧愤。

1.了解作家

“知人论世”,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是把握思想感情的基础。

2.把握时代

把握时代特征,把诗歌放在时代背景下评析,才能准确领悟其思想感情。例如南宋前期的诗人,生活在战乱频仍的年代,目睹甚至亲历山河破碎、人民流离的痛苦,便胸怀收复中原的宏愿,有的还参加抗金斗争,其作品大多抒发慷慨愤世之情,壮怀高唱爱国热情;而南宋后期大势已去,只能感喟哀时,低吟亡国之民的黍离之悲了。

3.解读形象

解读形象(意象),从诗歌表现的人、事、景、物等生活图景中体味思想感情,是诗歌鉴赏的重要方法。如王维的《白石滩》:“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水之清,滩之浅,石之白,蒲之绿,浣

4


相关内容

  • 高考诗歌鉴赏题命题探究
  •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题 目: 探究高考诗歌鉴赏命题规律及教学意义 英文题目:To explore the rule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proposition poetry appreci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teachi ...

  • [古代诗歌鉴赏]说课稿
  • 一样孤雁 别样情怀 古代诗歌阅读之比较鉴赏 一.学习目标 1.关注学情,运用比较的探究方式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建设. 2.了解高考诗歌比较鉴赏题的设题角度,学习答题思路,重点掌握诗歌意象.表现手法.思想感情的比较鉴赏方法,学会规范答题与自我评价. 二.重点难点 1.依据学情,促成学生的学习生成,有效地 ...

  • 高考怎样鉴赏古代诗歌得高分
  • 怎样鉴赏古代诗歌 1.熟悉诗歌的一般常识 ①诗歌的重要特点是具有丰富的想象.丰富的想象,可以使诗人摆脱实际生活的拘囿,站在比生活更高的境地透视过去和未来:也可以强化感情,增添作品的绚丽色彩.优秀的诗歌总是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的,只有具有想象力的诗歌,才能创造出新颖独特的艺术形象. ②诗歌的另一特点是强烈 ...

  • 语文诗词鉴赏
  • 诗歌鉴赏 (一)诗歌的特点( 有大概的认识) (二)诗歌鉴赏步骤( 考试答题模板 .大致思路 . 常见题型) 有详细解析,以及考试的真题举例和层层剖析.让你一步步学会抽丝破茧借诗歌鉴赏题. (一)诗歌的特点 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 ...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________鉴赏古代诗词的人物形象 学习目标: 1.明确诗歌形象的内涵和分类. 2.体察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切入点. 3.掌握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答题思路并规范组织答案. 了解高考考纲 2012年<考试大纲>要求: 鉴赏古诗词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鉴赏古诗词的思想内 ...

  •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
  • 歌鉴赏不但能提高人们的文学审美情趣,而且能培养人们的良好文化涵养,所以自1993年诗歌鉴赏在高考试题中出现以来,就深受广大中学语文教师好评。但由于考生文化底蕴薄弱,诗歌鉴赏题的得分率一直偏低。以前诗歌鉴赏的复习,往往强调指导学生认真分辨题型、明确试题选项常见的错误方式、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等。20xx ...

  • 诗歌鉴赏知识点
  • 一.诗歌鉴赏的形象: A. 知识点:(一)景物形象(意象):内涵固定性.丰富性 常见的意象含义: 1. 送别类:杨柳.长亭.南浦.酒 2. 思乡类:月亮.鸿雁.莼羹鲈脍.捣衣.双鲤 3. 愁苦类:梧桐.芭蕉.流水.猿猴.杜鹃.斜阳.夕阳 4. 抒怀类:菊花.梅花.松柏.竹.黍离.冰雪 5. 闲适类: ...

  • 古诗鉴赏的九种答题格式
  • 古诗鉴赏的九种答题格式 古诗鉴赏的九种答题格式城郊李卫全 <考试大纲>要求,高考古诗鉴赏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鉴赏,二是评价.鉴赏又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 鉴赏其形象:2. 鉴赏其语言:3. 鉴赏其表达技巧.评价就是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 内容.无论是鉴赏还是评价,实质上都是考查考生 ...

  • 高考古诗词复习归纳积累策略
  • 高考古诗词复习归纳积累策略 桃源九中语文组 王晓燕 近几年高考湖南卷命题出现了新的变化,设题方式多为任选一个角度鉴赏诗歌,以多角度鉴赏诗歌为主.但万变不离其宗,我们在古诗词鉴赏复习中,要吃透新课标精神,了解命题依据,紧扣高考考点制定一些复习策略.本考点主要考查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考作品的思想感情.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