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修为(之二十五):功成身退,天之道

功成身退,天之道

隐退是全身远祸的一个法子,它更彻底,也能更有效地自保平安。所谓急流勇退、功成身退,便是一种明智的生存方法。

"功成身退"的思想,在今天对许多人来讲已经不太灵验。它会使人失去积极的进取心,从而满足于现状,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是其糟粕之处。事实上,这里提出的"功成身退"仅是一种退守策略,是指一个人能把握住机会,获得一定成功后名利已有,见好就收。

公元前5世纪,在今天的苏杭一带,有吴、越两国。两国虽然相邻,但是为了争夺霸业,互不相让,相互对抗。后来越王勾践败于吴王夫差之手,不得不逃亡会稽山,忍辱负重与吴国谈和。在几经交涉后,吴国才答应让勾践回国。勾践回国后一直记着所受的耻辱,卧薪尝胆,立誓雪耻,20年后,终于灭掉吴国。而帮助越王成功的就是范蠡,范蠡不但是一个忠心耿耿的臣子,还是一个低调做人的智者。

勾践这个人,臣下虽然可以与他分担劳苦,但是不能与他共享成果。范蠡被任命为大将军后,自忖长久在得意之至的君主手下工作是危机的根源。于是他便向勾践表明自己的辞意,勾践并不知道范蠡的真实意图,于是拼命挽留他。但范蠡去意已定,搬到齐国居住,自此与勾践一刀两断,不再往来。

移居齐国后,范蠡不问政事,与儿子共同经商,很快成为富甲一方的大富翁。齐王也看中他的能力,想请他当宰相,但被他婉言谢绝了。他深知"在野而拥有千万财富,在朝而荣任一国宰相,这确实是莫大的荣耀。可是,荣耀太长久了反而会成为祸害的根源"。于是,他将财产分给众人,又悄悄离开了齐国,到了陶地。不久后,他又在陶地经营商业成功,积存了百万财富。可见范蠡才智过人,并具有过人的洞察力。他之所以离开越国,拒绝齐王的招聘,以及成功地经营事业,这些都源于他深刻敏锐的洞察力。

而战国时代的商鞅却不知功成身退,结果就惨了。商鞅仕秦孝公时,以历史上有名的"商鞅变法"的功绩,奠定了自己的地位,同时巩固了秦国的统治。然而,他最大的不幸,就是触犯了他强有力的靠山--秦孝公。

当初,他为孝公断然采取极其严厉的政治改革措施,虽为秦国政治清明、富国强兵做出了根本贡献,但改革也触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一时间在朝野上下树起了数不清的政敌。有孝公支持,政敌对他也无可奈何。当时他也使孝公感到威胁。《战国策》中记载:"孝公疾起,传位商君,商辞而不受。"这是孝公生前故意传位,以试他心,可见商鞅已见疑于主子。这时他本应主动"功成身退",隐遁避险。另有赵良引用"以德者荣,求力者威"之典故力劝商鞅隐退,可商鞅在"退"字上欠火候,不以为然、固执己见。最终,孝公将他驾空,政敌也伺机报复,当秦孝公一去世,反对派们在新王即位后,纷纷策谋陷害他,终以谋反罪名被处以五马分尸的极刑。使一世荣华顿时化为乌有,死后仍骂声不绝。

商鞅之所以惨遭毒手,是他太不识时务,只知进,不知退,故而引起众怒,不死将何?

至于隐退与否,因人而异。最后理想的结局当属"功成身退"、"告老还乡",能保平安,此乃"天之道"也。历代用人者也都倾向于录用"知退者",因喜退者忠心弥坚,极少生事。

人生智慧

懂得功成身退的人,是识时务认,他知道何时保全自己,何时成就别人,以儒雅之风度来笑对人生。

功成身退,天之道

隐退是全身远祸的一个法子,它更彻底,也能更有效地自保平安。所谓急流勇退、功成身退,便是一种明智的生存方法。

"功成身退"的思想,在今天对许多人来讲已经不太灵验。它会使人失去积极的进取心,从而满足于现状,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是其糟粕之处。事实上,这里提出的"功成身退"仅是一种退守策略,是指一个人能把握住机会,获得一定成功后名利已有,见好就收。

公元前5世纪,在今天的苏杭一带,有吴、越两国。两国虽然相邻,但是为了争夺霸业,互不相让,相互对抗。后来越王勾践败于吴王夫差之手,不得不逃亡会稽山,忍辱负重与吴国谈和。在几经交涉后,吴国才答应让勾践回国。勾践回国后一直记着所受的耻辱,卧薪尝胆,立誓雪耻,20年后,终于灭掉吴国。而帮助越王成功的就是范蠡,范蠡不但是一个忠心耿耿的臣子,还是一个低调做人的智者。

勾践这个人,臣下虽然可以与他分担劳苦,但是不能与他共享成果。范蠡被任命为大将军后,自忖长久在得意之至的君主手下工作是危机的根源。于是他便向勾践表明自己的辞意,勾践并不知道范蠡的真实意图,于是拼命挽留他。但范蠡去意已定,搬到齐国居住,自此与勾践一刀两断,不再往来。

移居齐国后,范蠡不问政事,与儿子共同经商,很快成为富甲一方的大富翁。齐王也看中他的能力,想请他当宰相,但被他婉言谢绝了。他深知"在野而拥有千万财富,在朝而荣任一国宰相,这确实是莫大的荣耀。可是,荣耀太长久了反而会成为祸害的根源"。于是,他将财产分给众人,又悄悄离开了齐国,到了陶地。不久后,他又在陶地经营商业成功,积存了百万财富。可见范蠡才智过人,并具有过人的洞察力。他之所以离开越国,拒绝齐王的招聘,以及成功地经营事业,这些都源于他深刻敏锐的洞察力。

而战国时代的商鞅却不知功成身退,结果就惨了。商鞅仕秦孝公时,以历史上有名的"商鞅变法"的功绩,奠定了自己的地位,同时巩固了秦国的统治。然而,他最大的不幸,就是触犯了他强有力的靠山--秦孝公。

当初,他为孝公断然采取极其严厉的政治改革措施,虽为秦国政治清明、富国强兵做出了根本贡献,但改革也触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一时间在朝野上下树起了数不清的政敌。有孝公支持,政敌对他也无可奈何。当时他也使孝公感到威胁。《战国策》中记载:"孝公疾起,传位商君,商辞而不受。"这是孝公生前故意传位,以试他心,可见商鞅已见疑于主子。这时他本应主动"功成身退",隐遁避险。另有赵良引用"以德者荣,求力者威"之典故力劝商鞅隐退,可商鞅在"退"字上欠火候,不以为然、固执己见。最终,孝公将他驾空,政敌也伺机报复,当秦孝公一去世,反对派们在新王即位后,纷纷策谋陷害他,终以谋反罪名被处以五马分尸的极刑。使一世荣华顿时化为乌有,死后仍骂声不绝。

商鞅之所以惨遭毒手,是他太不识时务,只知进,不知退,故而引起众怒,不死将何?

至于隐退与否,因人而异。最后理想的结局当属"功成身退"、"告老还乡",能保平安,此乃"天之道"也。历代用人者也都倾向于录用"知退者",因喜退者忠心弥坚,极少生事。

人生智慧

懂得功成身退的人,是识时务认,他知道何时保全自己,何时成就别人,以儒雅之风度来笑对人生。


相关内容

  • [老子]的人生哲学
  • 对社会.政治和人生的格外关注,是中国哲学的一个普遍特点,老子哲学也不例外.老子关于社会政治与人生的思想,就是他的人道观.在老子的哲学体系中,天道观(道论)的建立乃是出于人道观的需要,为其提供形而上的依据和论证,因而天道观(道论)必须要向形而下的领域落实:落实到社会政治的层面便是其社会政治学说,落实到 ...

  • 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老子<道德经>第九章 用现在话说就是:差不多得了. 什么叫差不多? 就是尺度要把握好.拿捏得当,做事要有个度.古人就很有智慧,教我们,默守"中庸".中庸之道,不偏不 ...

  • 上善若水_解读老子的处世哲学与现代意义
  • <传承>2007年第5期 上善若水:解读老子的处世哲学与现代意义 肖 菊 (广西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广西南宁530004) [摘要]<老子>思想博大精深,"上善若水"是老子处世哲学之理想.本文将水之德与处世之道相结合,从"柔弱胜刚强"& ...

  • 厚黑学叫我们老道点_第二章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 1.行知病虎,立如眠鹰 "行知病虎,立如眠鹰"是形容那些聪明的人才华不外露,这也说明了一个人的厚黑之术,其心机深刻.智谋高远.正所谓:"静若处女,动若脱兔."当鹰或者老虎在捕食之前,最先是不动声色,毫无动静,懒懒地好像在睡觉,其实它是在暗作准备,不动则已,动则 ...

  • 老子的宇宙观
  • 老子宇宙观的核心是他哲学体系的"道". "道"的本性是自然,是无意志.无目的的自然现象. "道法自然"是老子宇宙观的基础,也是宇宙如何生成演化的过程.老子认为宇宙生成的过程究竟是怎样的呢?还是要从研究"道"的属性和&qu ...

  • 老子之道:知足常乐,不可贪婪成性 三
  • 老子之道:知足常乐, 不可贪婪成性 三 老子之道:知足常乐,不可贪婪成性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在老子看来,人的最高追求应该是健康长寿,而不是对名利财物的疯狂占有,过分地追求名利地位和财富只会消 ...

  • _道德经德育思想探析
  • 第20卷 第3 期2015年6月25日 JournalofHebeiRadio&TV Universit y Vol.20No.3 Jun.25,2015 <道德经>德育思想探析 谭 红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 430079 <摘 要:作为中国历史上首部完 ...

  • 老子之道:知足常乐,不可贪婪成性
  • 老子之道:知足常乐,不可贪婪成性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在老子看来,人的最高追求应该是健康长寿,而不是对名利财物的疯狂占有,过分地追求名利地位和财富只会消耗大量的精力,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过分地耗 ...

  • 儒释道与中国传统文化
  • (2009-08-19 19:18:03) 转载▼ 标签: 宗教 儒道 中国传统文化 圣德 杂谈 分类: 逸 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实践已经表明,一国现代化的过程中的特殊性根植于该国的传统之中.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进行现代化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对这一问题反思程度的深浅,反映着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