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初,范文正公贬饶州"比较阅读及答案

阅读下列两个文言文语段,答题(12分)

【甲】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初,范文正公①贬饶州,朝廷方治朋党②,士大夫莫敢往别,王质独扶病③饯于国门。大臣责之曰:君乃长者也,何自陷朋党?王曰:范公天下贤者,质何敢望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闻者为之缩颈④。 (选自《渑水燕谈录》,有删改)

【注释】①范文正公:范仲淹谥号文正。②朋党:专有名词,古代特指为争权夺利、排斥异己而结合起来的集团。③扶病:抱病,带病。④缩颈:缩头,表示吃惊害怕。

10. 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薄暮冥冥(迫近) B.至若春和景明(景色)

C.而或长烟一空(有时) D. 王质独扶病饯于国门(国都)

1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王质独扶病饯于国门/所恶有甚于死者 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闻者为之缩颈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以其境过清 D. 感极而悲者矣/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2. 对两个选段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甲】文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由景抒情,由情入议,句式骈散结合,行文富于多变。

【乙】文则以记叙为主。

B.【乙】文范仲淹遭贬谪时,朝廷治理朋党,众人对范仲淹避之唯恐不及时,王质却抱病为其送行,当别人责问他时,他却能与范仲淹相提并论为荣。

C.【甲】文中的一阴一晴的自然风物描写,触发了迁客骚人的悲喜情感,引出下文对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种更高境界的议论。

D.【甲】文展现了洞庭湖水波浩荡,气象万千,气势雄阔。也写了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完全没有涉及作者范仲淹的情感立场。

参考答案:语文网

10B

11C

12D

阅读下列两个文言文语段,答题(12分)

【甲】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初,范文正公①贬饶州,朝廷方治朋党②,士大夫莫敢往别,王质独扶病③饯于国门。大臣责之曰:君乃长者也,何自陷朋党?王曰:范公天下贤者,质何敢望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闻者为之缩颈④。 (选自《渑水燕谈录》,有删改)

【注释】①范文正公:范仲淹谥号文正。②朋党:专有名词,古代特指为争权夺利、排斥异己而结合起来的集团。③扶病:抱病,带病。④缩颈:缩头,表示吃惊害怕。

10. 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薄暮冥冥(迫近) B.至若春和景明(景色)

C.而或长烟一空(有时) D. 王质独扶病饯于国门(国都)

1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王质独扶病饯于国门/所恶有甚于死者 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闻者为之缩颈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以其境过清 D. 感极而悲者矣/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2. 对两个选段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甲】文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由景抒情,由情入议,句式骈散结合,行文富于多变。

【乙】文则以记叙为主。

B.【乙】文范仲淹遭贬谪时,朝廷治理朋党,众人对范仲淹避之唯恐不及时,王质却抱病为其送行,当别人责问他时,他却能与范仲淹相提并论为荣。

C.【甲】文中的一阴一晴的自然风物描写,触发了迁客骚人的悲喜情感,引出下文对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种更高境界的议论。

D.【甲】文展现了洞庭湖水波浩荡,气象万千,气势雄阔。也写了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完全没有涉及作者范仲淹的情感立场。

参考答案:语文网

10B

11C

12D


相关内容

  • 2015[岳阳楼记]中考题汇编
  • 2015年中考文言文试题汇编<岳阳楼记> 一.[北京市]二.文言文阅读(共8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第10-12题.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 ...

  • 岳阳楼记比较阅读(一)
  • <岳阳楼记>比较阅读 比较阅读(一)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 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范仲淹&l ...

  • 2012黄冈中考必考文言文对比阅读试题-写景抒情篇
  • 2012黄冈中考必考文言文试题--写景抒情篇 [<三峡>对比阅读]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②,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

  • 岳阳楼记比较阅读中考试题大全
  • <岳阳楼记>比较阅读 一.[甲]嗟夫!....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乙]至于负者歌于途,„..太守醉也.(<醉翁亭记>) 8.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D ) A.往来而不绝者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B.居庙堂之高则忧 居十日,扁鹊夏见 C.不以物喜 而 ...

  • [岳阳楼记]导学案及答案
  • <岳阳楼记>导学案 设计人:杨惠珍 审核人:八年级语文备课组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 掌握本课文体知识,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翻译. 2. 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 3. 针对本文,强化内容理解,并培养学习文言文能力. ●学习重点: 1.掌握本课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翻译. 2.理清 ...

  • "以天下为己任"--范仲淹为政之道研究之一070311
  • "以 天 下 为 己 任" --范仲淹为政之道研究之一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张 希 清 范仲淹(989-1052)以<岳阳楼记>一文,名传千古: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几为妇孺皆知.但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而 ...

  • 岳阳楼记答案版
  • 中考文言文阅读地毯式训练·<岳阳楼记> 一.文学常识 本文出自<范文正公集>作者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 二.语音 谪(zhé)守 朝晖(huī)夕阴 霏霏(fēi) 薄暮冥冥(míng)霪(yín)雨 心旷神怡(yí) 皓(hào)月 宠辱偕(xié)忘 潜行(qián ...

  • 鲁教版[岳阳楼记]学案
  • 第25课 岳阳楼记 [目标导学] 1. 掌握本课文体知识,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翻译.(重点) 2. 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 3. 领悟作者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难点) [预习案] 一.文学常识 1 ...

  • 古诗赏析七年级下册
  • (一)阅读<范式守信>,回答12-15题. 范式守信 范式字巨卿,少游学于太学①,与汝南②张劭(shào)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③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④尊亲."乃共克⑤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⑥母,请设馔⑦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