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为人处世,圆滑老道,为什么书中称她"山中高士晶莹雪"?

有多少人喜欢薛宝钗,就有多少人讨厌薛宝钗。宝钗端庄典雅,恬淡豁达,她帮湘云筹办螃蟹宴,她给黛玉送燕窝,人人夸赞宝姑娘,就连赵姨娘都说“宝丫头好,会做人,又大方。”同时,她处变不惊,圆滑世故,对于金钏之死,薄情寡义;对于宝黛之恋,横生枝节。

对于这个性格复杂的宝姑娘,为什么书中称她为“山中高士晶莹雪”呢?

第四回,第一次提到宝钗,原文“还有一女,比薛蟠小两岁,乳名宝钗,生得肌肤莹润,举止娴雅。当日有她父亲在日,酷爱此女,令其读书识字,较之乃兄高过十倍。”后来,父亲去世,哥哥不成器,宝钗果断放弃书字,只留心针凿家计等事,为母亲分忧解劳。

第五回钗黛相遇伊始,当时宝钗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份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那时,宝钗正在“待选”,绝对无意宝二奶奶的位子,在荣国府仍然大得人心。可见,宝钗原本就是性格随和,善于交际。

后来,大字不识一筐的薛蟠想做生意贩货物,宝钗坚决支持哥哥,劝慰薛姨妈道:“他既说的名正言顺,妈就打谅着丢了八百一千银子,竟交与他试一试。”

当薛蟠回来时,特意给妈和妹妹各带一箱礼物,给薛姨妈的那箱都是绸缎绫锦洋货等家常应用之物;给宝钗的那箱“笔、墨、墨、砚、各色笺纸、香袋、香珠、扇子、扇坠、花粉、胭脂等物;外有虎丘带来的自行人、酒令儿,水银灌的打筋斗小小子。。。。。。”可见,薛蟠非常疼爱妹妹宝钗,这些礼物都是用心挑选。

薛氏兄妹从未因为家里的钱财权势发生过矛盾。唯一一次冲突,就是宝玉挨打,大家怀疑薛蟠告状。薛姨妈责骂薛蟠,薛蟠被冤而持刀动棒地闹起来。宝钗劝解,却被哥哥讥讽“金玉之缘”。宝钗气怔,哭了一夜。第二天薛蟠过来赔礼道歉,情真意切,他说道:“为我一个人,娘儿两个天天操心!妈为我生气还有可恕,若只管叫妹妹为我操心,我更不是人了。如今父亲没了,我不能多孝顺妈多疼妹妹,反教娘生气妹妹烦恼,真连个畜生也不如了。”说着哭了,宝钗立刻原谅哥哥。

薛蟠娶妻之后,夏金桂把薛家搅得鸡犬不宁。薛氏母女暗自垂泪,怨命而已,也没有斗得你死我活,天昏地暗。

相比之下,贾家“一个个就像乌眼鸡,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

除了性格圆润随和,宝钗还有一点:服饰简约,闺阁朴素。

第七回,书中有一段关于宝钗妆饰的描写,原文“只见薛宝钗穿着家常衣服,头上只散挽着鬓儿,坐在炕边里,伏在小炕桌上同丫鬟莺儿正描花样子呢。”

第四十回,书中有一段关于宝钗闺房的描写,原文“及进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具茶杯而已。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

不贪财,不恋贵,这是宝钗出世之心;修身、齐家,这是宝钗的入世之愿。她从未怨天尤人,对于希望,志在必得;对于失望,愿赌服输。

父亲去世,哥哥无能,宝钗决然牺牲读书的爱好,帮衬母亲;各地伙计欺薛家无人,趁机拐骗,家中生意渐耗,宝钗毅然决定入宫;后来入宫失败,宝钗转求宝二奶奶的位子。她一直信奉:尽人事,听天命。

圆滑老道,这是宝钗入世的方式;脱俗飘逸,这是宝钗出世的态度。她无愧“山中高士晶莹雪”的称呼。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有多少人喜欢薛宝钗,就有多少人讨厌薛宝钗。宝钗端庄典雅,恬淡豁达,她帮湘云筹办螃蟹宴,她给黛玉送燕窝,人人夸赞宝姑娘,就连赵姨娘都说“宝丫头好,会做人,又大方。”同时,她处变不惊,圆滑世故,对于金钏之死,薄情寡义;对于宝黛之恋,横生枝节。

对于这个性格复杂的宝姑娘,为什么书中称她为“山中高士晶莹雪”呢?

第四回,第一次提到宝钗,原文“还有一女,比薛蟠小两岁,乳名宝钗,生得肌肤莹润,举止娴雅。当日有她父亲在日,酷爱此女,令其读书识字,较之乃兄高过十倍。”后来,父亲去世,哥哥不成器,宝钗果断放弃书字,只留心针凿家计等事,为母亲分忧解劳。

第五回钗黛相遇伊始,当时宝钗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份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那时,宝钗正在“待选”,绝对无意宝二奶奶的位子,在荣国府仍然大得人心。可见,宝钗原本就是性格随和,善于交际。

后来,大字不识一筐的薛蟠想做生意贩货物,宝钗坚决支持哥哥,劝慰薛姨妈道:“他既说的名正言顺,妈就打谅着丢了八百一千银子,竟交与他试一试。”

当薛蟠回来时,特意给妈和妹妹各带一箱礼物,给薛姨妈的那箱都是绸缎绫锦洋货等家常应用之物;给宝钗的那箱“笔、墨、墨、砚、各色笺纸、香袋、香珠、扇子、扇坠、花粉、胭脂等物;外有虎丘带来的自行人、酒令儿,水银灌的打筋斗小小子。。。。。。”可见,薛蟠非常疼爱妹妹宝钗,这些礼物都是用心挑选。

薛氏兄妹从未因为家里的钱财权势发生过矛盾。唯一一次冲突,就是宝玉挨打,大家怀疑薛蟠告状。薛姨妈责骂薛蟠,薛蟠被冤而持刀动棒地闹起来。宝钗劝解,却被哥哥讥讽“金玉之缘”。宝钗气怔,哭了一夜。第二天薛蟠过来赔礼道歉,情真意切,他说道:“为我一个人,娘儿两个天天操心!妈为我生气还有可恕,若只管叫妹妹为我操心,我更不是人了。如今父亲没了,我不能多孝顺妈多疼妹妹,反教娘生气妹妹烦恼,真连个畜生也不如了。”说着哭了,宝钗立刻原谅哥哥。

薛蟠娶妻之后,夏金桂把薛家搅得鸡犬不宁。薛氏母女暗自垂泪,怨命而已,也没有斗得你死我活,天昏地暗。

相比之下,贾家“一个个就像乌眼鸡,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

除了性格圆润随和,宝钗还有一点:服饰简约,闺阁朴素。

第七回,书中有一段关于宝钗妆饰的描写,原文“只见薛宝钗穿着家常衣服,头上只散挽着鬓儿,坐在炕边里,伏在小炕桌上同丫鬟莺儿正描花样子呢。”

第四十回,书中有一段关于宝钗闺房的描写,原文“及进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具茶杯而已。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

不贪财,不恋贵,这是宝钗出世之心;修身、齐家,这是宝钗的入世之愿。她从未怨天尤人,对于希望,志在必得;对于失望,愿赌服输。

父亲去世,哥哥无能,宝钗决然牺牲读书的爱好,帮衬母亲;各地伙计欺薛家无人,趁机拐骗,家中生意渐耗,宝钗毅然决定入宫;后来入宫失败,宝钗转求宝二奶奶的位子。她一直信奉:尽人事,听天命。

圆滑老道,这是宝钗入世的方式;脱俗飘逸,这是宝钗出世的态度。她无愧“山中高士晶莹雪”的称呼。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内容

  •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 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什么意思?
  • yeshengquanson10级被浏览595次2013.03.06 检举 解释越多越好! zar102f 采纳率:59%11级2013.03.07 空对着:表示后来贾宝玉对着的是人 也就是说结婚的人 山中高士:是指薛宝钗的为人处世可谓山中高士 晶莹雪:一来说蹙额宝钗皮肤很白 二来以雪谐薛 指宝钗 ...

  • 红楼梦读后感1000字2篇
  • 红楼梦读后感1000字(1): 曾经对于<红楼梦>的认识始终停留在"大皆不过谈爱情",也曾为了宝之悲,黛之惨而愕腕叹息. 如今取下束之高阁的<红楼梦>,如品茶一般细细品读,忽觉爱情不过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味香料. <红楼梦>缘起灵河畔那一抹降珠草 ...

  • 读红楼梦有感600字
  •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这黛玉低吟着的悲凉试句一直被古往今来的独孤人士吟唱至今,这句诗出自曹雪芹的手笔,似乎也暗示着<<红楼梦>>这部小说的悲凉结局和它之中蕴涵着的封建社会独有的苍凉和无奈. 记得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读<<红楼梦了> ...

  • 红楼梦800字读后感
  • <红楼梦>,这是一本古典名著,我们家里每个人读了它之后都有感想,一致认为这本书写尽了人情冷暖,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红楼梦,意为红楼一梦,也就是说再荣华富贵,到头来也是一场空.这个题目意味深长. 红楼梦主角十二金钗性格各不同,命运不同,都令人深思.先说宝钗,她作为薛府大小姐,琴棋书画样 ...

  • 语文课题研究{红楼梦论文}
  • 红楼梦曲十二支的分析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深广的文化内涵和高度的思想内涵的奇书,<红楼梦>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思想的最高综合和体现,所以学习研究<红楼梦>当然有它重大的现实意义而其中的红楼梦曲是金陵十二钗各自命运的描述和预示,是研究红楼的好途径.各首唱曲中用隐 ...

  • 木石前盟与金玉良缘新解
  • "木石前盟"与"金玉良缘''新解 摘要:本文从爱情婚姻本身探讨的艺术价值.认识作用.现实意义,因为这是作者写作的初衷.当然.在阶级社会里,个人的思想.道德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曹雪芹在爱情婚姻的具体描写上.尽情地发泄真情.虽然字里行间不可避免地带有那个 ...

  • [闲侃红楼]揭秘薛宝钗的结局(闲侃红楼之五 )
  • 揭秘 薛宝钗 的结局 风之子闲侃红楼之五 关于<红楼梦>中除林黛玉以外另一个重要女子薛宝钗的结局,历来也是众说纷纭.有的说终生守寡:有的说忧郁而死:有的说给贾宝玉生了个儿子象嫂子李纨一样辛辛苦苦抚养儿子成才等等,不一而足. 那么,薛宝钗的结局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我个人坚持认为,要研究&l ...

  • 黛玉和宝钗命运判词的四句话,原来藏了这么多信息!
  • 黛玉和宝钗的判词,原来是这样描述的:只见头上一页便画着两株(有些版本是四株,有争议,我个人倾向于两株枯木,因为两株枯木恰好是一个"林"字)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钗.也有四句言词道: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别看这短短的四句话,几百年 ...

  • 红楼梦曲及判词
  • [终身误] 都道是金玉良姻, 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 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黛玉,宝钗) 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可叹停机德"."金簪雪里埋",指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