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第一章综合训练
班级____姓名________责任人:刘学美 审核人: 崔平 2013-1-17
1.右图中,L 1、L 2、L 3、L 4表示的地理事物分别是( )
A .L 1和L 2表示经线,L 3和L 4表示纬线
B .L 3和L 4表示经线,L 1和L 2表示纬线
C .L 1和L 4表示经线,L 2和L 3表示纬线
D .L 1和L 4表示纬线,L 2和L 3表示经线
(2012年沈阳模拟) 读两经纬网示意图,回答2~3题。
2.乙地位于甲地的( )
A .西北方B .西南方C .东南方D .东北方
3.a 、b 两线段实地距离的比较,正确的是( )
A .a <b B .a =b C .a > D .不能确定
4.已知甲地(32°N,120°E)和乙地为对趾点,
与乙地最靠近的地点是图中的( )
A .①点 B .②点
C .③点 D .④点
5.下列四幅图中,经纬度位置相同的两点是(0°为经度、虚线为回
归线和极圈)(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读右上经纬网图,回答6~7题。
6.设A 、B 两地之间的经线距离为L 1,B 、C 两地之间的纬线距离为L 2,则( )
A .L 1和L 2相等 B .L 1约为L 2的一半
C .L 2约为L 1的1.5倍 D .L 1约为L 2的两倍
7.图中A 点位于D 点( )
A .东北方向 B .东南方向
C .西北方向 D .西南方向
读经纬网图,完成8题。
8.若bd 经线的经度为150°E ,则ab 、bd 、cd 、ac 四段经纬线的比
例尺的大小关系是( )
A .ab >cd >ac =bd B .cd >ab <bd <ac
C .ac >bd >ab >cd D .bd =ac >ab =cd
根据所给的条件,回答9~10题。
9.在一张地图上,同在60° N纬线上的甲、乙两地,图上距离为33.3
厘米,已知两地的地方时相差2小时。则此图的比例尺为( )
A .1∶5 000 000 B .1∶10 000 000
C .1∶1 000 000 D .1∶500 000
10.某地球仪的直径是30厘米,量得该地球仪上甲、乙两地相距3厘米,甲、乙两地的实地距离是( )
A .316千米 B .637千米
C .1 274千米 D .3 167千米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图中河水自西向东流) ,读图,回答11~12题。
11.图中正确表示河谷发育位置的是( )
A .110°E 线 B .30°N 线
C .a 线 D .b 线
12.图中分水岭两侧(不考虑其他因素) 太阳能最丰富的是
( )
A .a 线南坡 B .30°N 线以南
C .b 线南坡 D .110°E 线以东
读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3~14题。
13.图中河流交汇处以下河段的大致流向是
A .由西北向东南 B .由西向东
C .由东南向西北 D .由东向西
14.关于图示区域自然景观描述正确的是
A .甲地麦浪滚滚 B .乙地两山对峙
C .丙地梯田层层 D .丁地茶园青青
2010年8月7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
使人民的生命财产蒙受了巨大损失,山区安全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新课题。据此完成15~16题。
15.舟曲泥石流的发生会导致河谷堵塞形成堰塞湖,下列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最容易形成堰塞湖的是(
)
16.灾后重建居民点,下图中比较安全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011年高考江苏地理)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到野外考
察。如图为考察区域地形图,虚线所示为考察线路。读图回
答17~18题。
17.下列描述可能与实地情况相符
的是( )
A .①地附近的河流从西南流向东北
B .②地坡度最陡
C .③地分布有茶园
D .④地是观赏瀑布的最佳位置
18.该考察线路的高差可能是( )
A .450米 B .500米 C .550米 D .600米
下图为我国某岛屿等高线分布图(单位:米) 。读图回答19~21题。
19.该岛位于( )
①东半球 ②西半球
③北半球 ④南半球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0.据图判断该岛的地势( )
A .东部高,西部低
B .西部高,东部低
C .南部高,北部低
D .北部高,南部低
21.据图判断该岛南北宽大约是(
)
A .0.7千米 B .1.6千米 C .2.5千米 D .3.6千米
22.(2012年北京海淀适应性练习)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河流的流向为东北向西南
B .②山峰的海拔可能为675米
C .③④两个居民点间距约为3 000米
D .⑤处的地形部位为鞍部
下图为四幅等高线分布图,若图中等高线的
数值皆由左上方向右下方递减,完成23~24题。
23.若四幅图的等高距皆为50米,比例尺分别为1∶10 000、1∶20 000、1∶30 000、1∶40 000,则其坡度由大到小的排列是( )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①>④>③>② D .④>①>②>③
24.若四幅图的比例尺皆为1∶10 000,等高距分别为10米、20米、30米、40米,则其坡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①>④>③>② D .④>①>③>②
下图为我国东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
及河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25~26题。
25.村庄a 、b 、c 、d 相比较,发展种植业具有的
优势自然因素叙述正确的是( )
A .a 村庄热量条件最好
B .b 村庄降水条件最好
C .c 村庄水源条件最好
D .d 村庄光照条件最好
26.村庄甲乙之间修公路,合理的走向是经过
A .e 村庄 B .b 村庄 C .c 村庄 D .d 村庄
27.读下面等高线地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地比乙地更容易遭受泥石流的威胁
B .为避免泥石流危害,丙村可向西搬迁约
1 000
米
C .丁地位于丙地的上游
D .该区域最高地点海拔不超过2 400米
读下面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 ,回答28~30题。
28.a 、c 两地间的温差可能是( )
A .3.8 ℃
B .5.1 ℃
C .6.2 ℃
D .7.0 ℃
29.尼湖风景区为了发展旅游业,大
兴土木。这可能导致( )
A .尼湖湖面缩小 B .媚河水量季节变化减小
C .当地温差变小 D .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得到改善
30.若在b 处修建水库大坝,最容易受影响的名胜古迹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下图为某山地的局部等高线图,等高距为20米,AB 为空中索道。回答31~32题。
31.乘索道上行的方向是( )
A .东北 B .西南
C .正北 D .正南
32.图中有一瀑布,瀑布及其最佳观赏的位置分别是
( )
A .甲、乙 B .丙、丁
C .丙、甲 D .乙、丁
33.在学生绘制的某地区由陆到海的地形剖面图中,
地形起伏不明显。为了突出图中的地形起伏,绘图时应采
用的做法是( )
A .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图幅
B .水平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垂直比例尺
C .比例尺不变,适当缩小图幅
D .垂直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水平比例尺
3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 、B 、C 、D 各点的经纬度: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2)就南、北半球而言,A 、B 、C 、D 四点中,位于北
半球的是________,位于南半球的是________。
(3)
就东、西半球而言,上述四点中,位于东半球的是
________,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___。
(4)就低、中、高纬度而言,上述四点中,位于低纬度的是________,位于中纬度的是________。
35.我国南方某市进行旅游调查后计划在本市某地进行旅游开发建设,下图为旅游规划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该市新规划建设的别墅度假村位于
城区的________方向。
(2)N观景台可欣赏的景观最可能是
________,该景观底部所处的海拔范围是
________。
(3)在观景台M 、N 之间修建一条“森林
氧吧路”,在Ⅰ、Ⅱ两方案中较合理的是
________,简述理由。
(4)在观景台M 处能否观赏到山下的湖泊全景?试作图说明。
36.读下面的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数码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⑤________。(3分)
(2)③④两地的垂直距离为________米,若两地地图上
距离为3厘米,其实际水平距离是________千米。(2分)
(3)如果把图上的比例尺放大到原图比例尺的2倍,放
大后的比例尺为__________。(1分)
(4)小河干流的流向是________。(1分)
(5)计划在该区修建一座坝顶海拔为250米的水库大
坝,请在图中用“=”画出最佳坝址的位置。在图中用虚
线画出该水库的集水区域范围。(2分)
(6)有AC 、BC 两种把水引到C 处的方案,应选取______
线。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7)甲、乙、丙三处选其中一处修梯田,以________最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8)若B 、D 两地(B、D 两地图上距离3厘米) 有高山电缆车相通,电缆车的速度是每分钟200米,乘电缆车从D 山顶到B 大约需要________分钟。(1分)
区域地理第一章综合训练参考答案
解析:根据经纬线的特点:纬线都平行,经线都相交于南、北极点,可判断出L 3和L 4表示经线,L 1和L 2表示纬线。答案:1.B
解析:第2题,甲地地理坐标为(20°S,40°W) ,而乙地地理坐标为(60°N,120°E) 。第3题,a 线段所在区域比例尺较大,而b 线段所在区域比例尺较小。答案:2.D 3.A
解析:甲(32°N,120°E) 对趾点的地理位置应是(32°S,60°W) ,根据图中信息判断,靠近0°经线的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 ,因此①点与乙的位置最为接近。答案:4.A
解析:读图可知:①(23°26′N,45°W) ;②(23°26′S,45°E) ;③(23°26′S,90°W) ;④(23°26′N,45°W) 。答案:5.C
解析:第6题,A 、B 两地位于同一经线,纬度相差60°,其经线距离约为111×60千米;B 、C 两地都位于60°S ,经度相差180°,其纬线距离约为111×cos 60°×180千米;因此L 2约为L 1的
1.5倍。第4题,从图中可判断出A 的地理坐标为(0°,135°W) ,D 的地理坐标为(60°S,135°E) ;根据纬度很容易判断出A 点位于D 点的北方,根据经度可判断出A 点位于D 点西侧的270°处,结合“劣弧”原则,可知A 点位于D 点的东侧,综合分析可知A 点位于D 点的东北方向。
答案:6.C 7.A
解析:第8题,本题考查经纬网地图比例尺大小的判断。纬度差相同,其间经线的长度相同;而经度差相同,其间纬线的长度不同,纬度越高,纬线长度越短;图上距离四段经纬线都相同,实际距离ab 段最短,比例尺最大,ac 和bd 段距离相等,也最长,比例尺最小。答案:8A
解析:第9题,由两地地方时相差2小时可知,两地经度相差30°,60°N 纬线长度为赤道的1一,故两地距离为30×111×=1 665千米,根据图上距离为33.3厘米可计算出,此图比例尺为1∶5 2000 000。第10题,地球仪的直径为30厘米,其周长为30π厘米,赤道周长为40 000千米,所以甲乙两地的实地距离为3厘米×40 000千米÷30π厘米≈1 274千米。答案:9.A 10.C
解析:根据图中河水自西向东流可知a 线为山谷,因为河流流向与山谷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b 处为山脊,是分水岭,其南坡为阳坡,接收太阳辐射多于北坡。答案:11.C 12.C
解析:第13题,河流形成于河谷中,其流向与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由此可确定出河流的流向。第14题,乙地位于河谷之中,因而可体现出两山对峙的景观;该地区为我国南方,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丙地太陡不宜建梯田;丁地较平坦,可种植粮食作物。答案:13.D 14.B
解析:第15题,A 项为山脊,D 项为鞍部,不会出现泥石流等灾害,因而不能形成堰塞湖;
B 、C 两项都为河谷地形,但C 项河谷下游河道较窄,易被堵塞形成堰塞湖。第16题,图中①位于山脊部位,不会出现泥石流灾害;且所处地区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不易形成滑坡灾害。
答案:15.C 16.A
解析:本题组考查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的有关知识。第17题,从图中纬度可以确定图示的方向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结合等高线的分布,确定①附近的河流由东北流向西南;②地等高线稀疏,坡度较小,④地坡度最大;④地在瀑布的上游,不是观赏的最佳位置,观赏瀑布仰视效果最好。因此A 、B 、D 可以排除。从纬度位置看,③地可能有茶园。第18题,从图中考察线路看,居民点的海拔在100~200米之间,最高点在500~600米之间,所以高差范围是300~500米(不包括500米) 。 答案:17.C 18.A
解析:第19题,图中经度数值向东增加,说明为东经,因而该岛位于东半球;图中纬度数值向北增加,说明为北纬,因而该岛位于北半球。第20题,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特征:南密北疏,河流的流向:自南向北流,可以判断出该岛的地势特点。第21题,在经线上纬度每差1°,长约111千米;每差1′,长约1.85千米;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岛的南北跨纬度不到1′,南北宽大约是1.6
千米。答案:19.A 20.C 21.B
解析:依据比例尺可判断③④两个居民点间距约为3 000米;注意图中指向标,可判断①河流的流向为东南向西北;②山峰的海拔介于700~800米之间;⑤处位于山间较宽阔的河谷。
答案:22C 解析:第23题,当等高距相等、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同时,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际水平距离越小,坡度就越大,因此坡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①>②>③>④。第24题,当比例尺相等、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同时,等高距越大,坡度越陡,因此其坡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④>③>②>①。答案23.A 24.B
解析:a 村庄位于向阳坡,且位于海拔比其他三地较低的地区,因此热量条件最好。甲乙之间修公路,经过e 村庄的线路基本和等高线平行,是最合理的走向。答案:25.A 26.A
解析:甲为山脊、乙为山谷,故乙地比甲地更容易遭受泥石流的威胁。丙向西搬迁1 000米左右后位于1 400~1 600之间较开阔的地区,可避免泥石流危害。根据等高线的弯曲状况可知丁地位于丙地的下游。从图中等高线分布可知图中最高点海拔大于2 400米。答案:27B
解析:第28题,由等高线地形图a 、c 海拔高度,求出a 、c 两点高差H :800米<H <1 000米,再根据海拔差1 000米,气温相差6 ℃,求a 、c 两点温差T :4.8 ℃<T <6 ℃,所以选B 。第29题,由于大兴土木,导致植被覆盖率降低,造成水土流失,湖泊由于泥沙淤积而减小。第30题,在b 处建大坝,名胜古迹②最先受影响。答案:28.B 29.A 30.B
解析:注意河流方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根据河流与等高线的关系判断B 比A 高,上行方向由A 到B ,为正北方向。乙陡崖处为山谷,且有河流,能够形成瀑布,瀑布应在适当距离仰视。答案:31.C 32.D
解析:一般画地形剖面图时,水平比例尺与原地形图相同,垂直比例尺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以能够表示出剖面线上的最高和最低值为根据。垂直比例尺越大,纵坐标越长,反映的起伏状况越明显。答案:33.B
解析:以经纬网地图为载体,考查经纬度划分、南北半球、东西半球、低中高纬度划分等基础知识。南北半球以赤道为分界线,东西半球以20°W 和160°E 经线圈为分界线,低、中、高纬度是以30°、60°纬线划分的。答案:34、(1)40°N,40°W 40°N,40°E 20°S,40°W 20°S,40°E (2)A、
B C 、D (3)B、D A 、C (4)C、D A 、B
解析:第(1)题,通过指向标,很容易确定出新规划建设的别墅度假村位于城区的西北方向。第(2)题,N 观景台西侧两等高线相交在一处,说明有陡崖存在,又因该处有河流流经,因而有瀑布的存在。根据图中穿过陡崖的等高线可以判断出瀑布底部所处海拔的范围。第(3)题,根据两条线路经过地区等高线的疏密,很容易得出正确答案。第(4)题,主要考查
剖面图的绘制。
答案:35、(1)西北 (2)瀑布 400~600米
(3)Ⅱ Ⅰ线路经过的地区地势陡,线路坡度大,不易施工;Ⅱ线路
经过的地区地势相对平缓,线路坡度较小,易于施工。
(4)不能
答案36、(1)鞍部 山谷 山脊
(2)143 6
(3)1∶100 000
4) 由北向南
(5)见下图中
(6)AC 虽然线路长,但可顺地势自流送水
(7)丙处 因为:①丙处地势平坦,有利于修梯
田,②丙处的地势比水库的水位低,有利于引水灌
溉
(8)30
区域地理第一章综合训练
班级____姓名________责任人:刘学美 审核人: 崔平 2013-1-17
1.右图中,L 1、L 2、L 3、L 4表示的地理事物分别是( )
A .L 1和L 2表示经线,L 3和L 4表示纬线
B .L 3和L 4表示经线,L 1和L 2表示纬线
C .L 1和L 4表示经线,L 2和L 3表示纬线
D .L 1和L 4表示纬线,L 2和L 3表示经线
(2012年沈阳模拟) 读两经纬网示意图,回答2~3题。
2.乙地位于甲地的( )
A .西北方B .西南方C .东南方D .东北方
3.a 、b 两线段实地距离的比较,正确的是( )
A .a <b B .a =b C .a > D .不能确定
4.已知甲地(32°N,120°E)和乙地为对趾点,
与乙地最靠近的地点是图中的( )
A .①点 B .②点
C .③点 D .④点
5.下列四幅图中,经纬度位置相同的两点是(0°为经度、虚线为回
归线和极圈)(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读右上经纬网图,回答6~7题。
6.设A 、B 两地之间的经线距离为L 1,B 、C 两地之间的纬线距离为L 2,则( )
A .L 1和L 2相等 B .L 1约为L 2的一半
C .L 2约为L 1的1.5倍 D .L 1约为L 2的两倍
7.图中A 点位于D 点( )
A .东北方向 B .东南方向
C .西北方向 D .西南方向
读经纬网图,完成8题。
8.若bd 经线的经度为150°E ,则ab 、bd 、cd 、ac 四段经纬线的比
例尺的大小关系是( )
A .ab >cd >ac =bd B .cd >ab <bd <ac
C .ac >bd >ab >cd D .bd =ac >ab =cd
根据所给的条件,回答9~10题。
9.在一张地图上,同在60° N纬线上的甲、乙两地,图上距离为33.3
厘米,已知两地的地方时相差2小时。则此图的比例尺为( )
A .1∶5 000 000 B .1∶10 000 000
C .1∶1 000 000 D .1∶500 000
10.某地球仪的直径是30厘米,量得该地球仪上甲、乙两地相距3厘米,甲、乙两地的实地距离是( )
A .316千米 B .637千米
C .1 274千米 D .3 167千米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图中河水自西向东流) ,读图,回答11~12题。
11.图中正确表示河谷发育位置的是( )
A .110°E 线 B .30°N 线
C .a 线 D .b 线
12.图中分水岭两侧(不考虑其他因素) 太阳能最丰富的是
( )
A .a 线南坡 B .30°N 线以南
C .b 线南坡 D .110°E 线以东
读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3~14题。
13.图中河流交汇处以下河段的大致流向是
A .由西北向东南 B .由西向东
C .由东南向西北 D .由东向西
14.关于图示区域自然景观描述正确的是
A .甲地麦浪滚滚 B .乙地两山对峙
C .丙地梯田层层 D .丁地茶园青青
2010年8月7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
使人民的生命财产蒙受了巨大损失,山区安全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新课题。据此完成15~16题。
15.舟曲泥石流的发生会导致河谷堵塞形成堰塞湖,下列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最容易形成堰塞湖的是(
)
16.灾后重建居民点,下图中比较安全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011年高考江苏地理)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到野外考
察。如图为考察区域地形图,虚线所示为考察线路。读图回
答17~18题。
17.下列描述可能与实地情况相符
的是( )
A .①地附近的河流从西南流向东北
B .②地坡度最陡
C .③地分布有茶园
D .④地是观赏瀑布的最佳位置
18.该考察线路的高差可能是( )
A .450米 B .500米 C .550米 D .600米
下图为我国某岛屿等高线分布图(单位:米) 。读图回答19~21题。
19.该岛位于( )
①东半球 ②西半球
③北半球 ④南半球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0.据图判断该岛的地势( )
A .东部高,西部低
B .西部高,东部低
C .南部高,北部低
D .北部高,南部低
21.据图判断该岛南北宽大约是(
)
A .0.7千米 B .1.6千米 C .2.5千米 D .3.6千米
22.(2012年北京海淀适应性练习)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河流的流向为东北向西南
B .②山峰的海拔可能为675米
C .③④两个居民点间距约为3 000米
D .⑤处的地形部位为鞍部
下图为四幅等高线分布图,若图中等高线的
数值皆由左上方向右下方递减,完成23~24题。
23.若四幅图的等高距皆为50米,比例尺分别为1∶10 000、1∶20 000、1∶30 000、1∶40 000,则其坡度由大到小的排列是( )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①>④>③>② D .④>①>②>③
24.若四幅图的比例尺皆为1∶10 000,等高距分别为10米、20米、30米、40米,则其坡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①>④>③>② D .④>①>③>②
下图为我国东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
及河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25~26题。
25.村庄a 、b 、c 、d 相比较,发展种植业具有的
优势自然因素叙述正确的是( )
A .a 村庄热量条件最好
B .b 村庄降水条件最好
C .c 村庄水源条件最好
D .d 村庄光照条件最好
26.村庄甲乙之间修公路,合理的走向是经过
A .e 村庄 B .b 村庄 C .c 村庄 D .d 村庄
27.读下面等高线地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地比乙地更容易遭受泥石流的威胁
B .为避免泥石流危害,丙村可向西搬迁约
1 000
米
C .丁地位于丙地的上游
D .该区域最高地点海拔不超过2 400米
读下面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 ,回答28~30题。
28.a 、c 两地间的温差可能是( )
A .3.8 ℃
B .5.1 ℃
C .6.2 ℃
D .7.0 ℃
29.尼湖风景区为了发展旅游业,大
兴土木。这可能导致( )
A .尼湖湖面缩小 B .媚河水量季节变化减小
C .当地温差变小 D .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得到改善
30.若在b 处修建水库大坝,最容易受影响的名胜古迹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下图为某山地的局部等高线图,等高距为20米,AB 为空中索道。回答31~32题。
31.乘索道上行的方向是( )
A .东北 B .西南
C .正北 D .正南
32.图中有一瀑布,瀑布及其最佳观赏的位置分别是
( )
A .甲、乙 B .丙、丁
C .丙、甲 D .乙、丁
33.在学生绘制的某地区由陆到海的地形剖面图中,
地形起伏不明显。为了突出图中的地形起伏,绘图时应采
用的做法是( )
A .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图幅
B .水平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垂直比例尺
C .比例尺不变,适当缩小图幅
D .垂直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水平比例尺
3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 、B 、C 、D 各点的经纬度: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2)就南、北半球而言,A 、B 、C 、D 四点中,位于北
半球的是________,位于南半球的是________。
(3)
就东、西半球而言,上述四点中,位于东半球的是
________,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___。
(4)就低、中、高纬度而言,上述四点中,位于低纬度的是________,位于中纬度的是________。
35.我国南方某市进行旅游调查后计划在本市某地进行旅游开发建设,下图为旅游规划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该市新规划建设的别墅度假村位于
城区的________方向。
(2)N观景台可欣赏的景观最可能是
________,该景观底部所处的海拔范围是
________。
(3)在观景台M 、N 之间修建一条“森林
氧吧路”,在Ⅰ、Ⅱ两方案中较合理的是
________,简述理由。
(4)在观景台M 处能否观赏到山下的湖泊全景?试作图说明。
36.读下面的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数码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⑤________。(3分)
(2)③④两地的垂直距离为________米,若两地地图上
距离为3厘米,其实际水平距离是________千米。(2分)
(3)如果把图上的比例尺放大到原图比例尺的2倍,放
大后的比例尺为__________。(1分)
(4)小河干流的流向是________。(1分)
(5)计划在该区修建一座坝顶海拔为250米的水库大
坝,请在图中用“=”画出最佳坝址的位置。在图中用虚
线画出该水库的集水区域范围。(2分)
(6)有AC 、BC 两种把水引到C 处的方案,应选取______
线。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7)甲、乙、丙三处选其中一处修梯田,以________最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8)若B 、D 两地(B、D 两地图上距离3厘米) 有高山电缆车相通,电缆车的速度是每分钟200米,乘电缆车从D 山顶到B 大约需要________分钟。(1分)
区域地理第一章综合训练参考答案
解析:根据经纬线的特点:纬线都平行,经线都相交于南、北极点,可判断出L 3和L 4表示经线,L 1和L 2表示纬线。答案:1.B
解析:第2题,甲地地理坐标为(20°S,40°W) ,而乙地地理坐标为(60°N,120°E) 。第3题,a 线段所在区域比例尺较大,而b 线段所在区域比例尺较小。答案:2.D 3.A
解析:甲(32°N,120°E) 对趾点的地理位置应是(32°S,60°W) ,根据图中信息判断,靠近0°经线的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 ,因此①点与乙的位置最为接近。答案:4.A
解析:读图可知:①(23°26′N,45°W) ;②(23°26′S,45°E) ;③(23°26′S,90°W) ;④(23°26′N,45°W) 。答案:5.C
解析:第6题,A 、B 两地位于同一经线,纬度相差60°,其经线距离约为111×60千米;B 、C 两地都位于60°S ,经度相差180°,其纬线距离约为111×cos 60°×180千米;因此L 2约为L 1的
1.5倍。第4题,从图中可判断出A 的地理坐标为(0°,135°W) ,D 的地理坐标为(60°S,135°E) ;根据纬度很容易判断出A 点位于D 点的北方,根据经度可判断出A 点位于D 点西侧的270°处,结合“劣弧”原则,可知A 点位于D 点的东侧,综合分析可知A 点位于D 点的东北方向。
答案:6.C 7.A
解析:第8题,本题考查经纬网地图比例尺大小的判断。纬度差相同,其间经线的长度相同;而经度差相同,其间纬线的长度不同,纬度越高,纬线长度越短;图上距离四段经纬线都相同,实际距离ab 段最短,比例尺最大,ac 和bd 段距离相等,也最长,比例尺最小。答案:8A
解析:第9题,由两地地方时相差2小时可知,两地经度相差30°,60°N 纬线长度为赤道的1一,故两地距离为30×111×=1 665千米,根据图上距离为33.3厘米可计算出,此图比例尺为1∶5 2000 000。第10题,地球仪的直径为30厘米,其周长为30π厘米,赤道周长为40 000千米,所以甲乙两地的实地距离为3厘米×40 000千米÷30π厘米≈1 274千米。答案:9.A 10.C
解析:根据图中河水自西向东流可知a 线为山谷,因为河流流向与山谷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b 处为山脊,是分水岭,其南坡为阳坡,接收太阳辐射多于北坡。答案:11.C 12.C
解析:第13题,河流形成于河谷中,其流向与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由此可确定出河流的流向。第14题,乙地位于河谷之中,因而可体现出两山对峙的景观;该地区为我国南方,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丙地太陡不宜建梯田;丁地较平坦,可种植粮食作物。答案:13.D 14.B
解析:第15题,A 项为山脊,D 项为鞍部,不会出现泥石流等灾害,因而不能形成堰塞湖;
B 、C 两项都为河谷地形,但C 项河谷下游河道较窄,易被堵塞形成堰塞湖。第16题,图中①位于山脊部位,不会出现泥石流灾害;且所处地区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不易形成滑坡灾害。
答案:15.C 16.A
解析:本题组考查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的有关知识。第17题,从图中纬度可以确定图示的方向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结合等高线的分布,确定①附近的河流由东北流向西南;②地等高线稀疏,坡度较小,④地坡度最大;④地在瀑布的上游,不是观赏的最佳位置,观赏瀑布仰视效果最好。因此A 、B 、D 可以排除。从纬度位置看,③地可能有茶园。第18题,从图中考察线路看,居民点的海拔在100~200米之间,最高点在500~600米之间,所以高差范围是300~500米(不包括500米) 。 答案:17.C 18.A
解析:第19题,图中经度数值向东增加,说明为东经,因而该岛位于东半球;图中纬度数值向北增加,说明为北纬,因而该岛位于北半球。第20题,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特征:南密北疏,河流的流向:自南向北流,可以判断出该岛的地势特点。第21题,在经线上纬度每差1°,长约111千米;每差1′,长约1.85千米;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岛的南北跨纬度不到1′,南北宽大约是1.6
千米。答案:19.A 20.C 21.B
解析:依据比例尺可判断③④两个居民点间距约为3 000米;注意图中指向标,可判断①河流的流向为东南向西北;②山峰的海拔介于700~800米之间;⑤处位于山间较宽阔的河谷。
答案:22C 解析:第23题,当等高距相等、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同时,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际水平距离越小,坡度就越大,因此坡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①>②>③>④。第24题,当比例尺相等、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同时,等高距越大,坡度越陡,因此其坡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④>③>②>①。答案23.A 24.B
解析:a 村庄位于向阳坡,且位于海拔比其他三地较低的地区,因此热量条件最好。甲乙之间修公路,经过e 村庄的线路基本和等高线平行,是最合理的走向。答案:25.A 26.A
解析:甲为山脊、乙为山谷,故乙地比甲地更容易遭受泥石流的威胁。丙向西搬迁1 000米左右后位于1 400~1 600之间较开阔的地区,可避免泥石流危害。根据等高线的弯曲状况可知丁地位于丙地的下游。从图中等高线分布可知图中最高点海拔大于2 400米。答案:27B
解析:第28题,由等高线地形图a 、c 海拔高度,求出a 、c 两点高差H :800米<H <1 000米,再根据海拔差1 000米,气温相差6 ℃,求a 、c 两点温差T :4.8 ℃<T <6 ℃,所以选B 。第29题,由于大兴土木,导致植被覆盖率降低,造成水土流失,湖泊由于泥沙淤积而减小。第30题,在b 处建大坝,名胜古迹②最先受影响。答案:28.B 29.A 30.B
解析:注意河流方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根据河流与等高线的关系判断B 比A 高,上行方向由A 到B ,为正北方向。乙陡崖处为山谷,且有河流,能够形成瀑布,瀑布应在适当距离仰视。答案:31.C 32.D
解析:一般画地形剖面图时,水平比例尺与原地形图相同,垂直比例尺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以能够表示出剖面线上的最高和最低值为根据。垂直比例尺越大,纵坐标越长,反映的起伏状况越明显。答案:33.B
解析:以经纬网地图为载体,考查经纬度划分、南北半球、东西半球、低中高纬度划分等基础知识。南北半球以赤道为分界线,东西半球以20°W 和160°E 经线圈为分界线,低、中、高纬度是以30°、60°纬线划分的。答案:34、(1)40°N,40°W 40°N,40°E 20°S,40°W 20°S,40°E (2)A、
B C 、D (3)B、D A 、C (4)C、D A 、B
解析:第(1)题,通过指向标,很容易确定出新规划建设的别墅度假村位于城区的西北方向。第(2)题,N 观景台西侧两等高线相交在一处,说明有陡崖存在,又因该处有河流流经,因而有瀑布的存在。根据图中穿过陡崖的等高线可以判断出瀑布底部所处海拔的范围。第(3)题,根据两条线路经过地区等高线的疏密,很容易得出正确答案。第(4)题,主要考查
剖面图的绘制。
答案:35、(1)西北 (2)瀑布 400~600米
(3)Ⅱ Ⅰ线路经过的地区地势陡,线路坡度大,不易施工;Ⅱ线路
经过的地区地势相对平缓,线路坡度较小,易于施工。
(4)不能
答案36、(1)鞍部 山谷 山脊
(2)143 6
(3)1∶100 000
4) 由北向南
(5)见下图中
(6)AC 虽然线路长,但可顺地势自流送水
(7)丙处 因为:①丙处地势平坦,有利于修梯
田,②丙处的地势比水库的水位低,有利于引水灌
溉
(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