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课程化的思考

关于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课程化的思考 关于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课程化的思考

黑龙江 曲晓伟

【摘 要】阅读和听、说、写一同构成语文教学的四大重要组成部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课外阅读课程化是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外阅读 课程化

阅读和听、说、写一同构成语文教学的四大重要组成部分。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得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的提高、思想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品质的铸就很大程度上来源于阅读。阅读有“课内”和“课外”之分。对课内阅读,每个语文老师再熟悉不过,对其重要性及意义不言而喻。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课外阅读比课内阅读更为重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并且规定小学阶段课外阅读量要达到150万字。明确的要求和正确的认识已经引起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早在20世纪40年代,叶圣陶就设想过“国文教材似乎该用整本的书,而不该用单篇短篇”。因为学生“经常拿在手里的是整本的书,不是几百言几千言的单篇短章,这么习惯了,遇见其他的书也就不至于望而却步。”在日常教学中,很多语文老师都会推荐一些好书供学生选择和阅读,但是学生到底读没读,又读到什么程度,我们又无从得知。怎么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进行课外阅读,引导孩子进行课外阅读,将课外阅读落到实处呢?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笔者认为,将课外阅读课程化是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重要途径。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也曾提出“指导学生读书是语文教育题中应有之意,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师必须承担的义务和责任。”现实教学中把课外阅读排除于课堂之外容易造成学生课外阅读的落空。因此,为了更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我们亟须将课外阅读课程化。

一、课程的实施

(一)课时的保证

把学生的读书活动都安排到课外进行,势必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也很难对学生的读书活动起到指导作用。因此,教师就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压缩课内阅读教学时间,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时间上的保证。为了压缩课文的授课时间,要简化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每一堂课只要求达到一个目的。每一篇课文的内容都包罗万象,想面面俱到、毫无遗漏的教给学生,不仅没有必要而且没有可能。俗话说得好:“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从教学效果来说,必要的舍弃是应该的。有人可能会质疑,压缩课内阅读教学时间是否会影响学生的语文成绩。潍坊市韩兴娥老师“让学生走上阅读快车道”,山东烟台的双轨运行等实验,都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的可行性。

(二)努力构建家校联合体,拓展学生的阅读渠道

学校是阅读的起点,家庭才是阅读的永恒平台与空间。我们的读书活动只有赢得家长的支持,才能真正实现读书活动的生活化。因此我们有必要通过 “亲子阅读”“书香家庭”等多种方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营造浓郁的家庭阅读气氛。

(三)上好几个类型的课

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教研室的孔凡弁、刘世茂根据各地课外阅读的情况,将课外阅读指导课的类型归纳为读物推荐课、读书方法指导课、读后叙述课、交流评论课和读书笔记辅导课。

(1)读物推荐课。主要是向学生介绍课外读物,供学生选择。可以有书刊的推荐、篇目的推荐和内容的介绍;可以教师推荐和学生推荐相结合、统一推荐和分散推荐相结合。

(2)读书方法指导课。引导学生合理使用工具书;讲授精读、泛读、浏览、速读等四种常用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提高理解能力、评价人物和事件的能力及联想、想象能力等;教给学生运用“意群注视法”,提高阅读速度;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等。

(3)读后叙述课。组织学生复述自己读过的书籍的一部分或全部的内容,以加深对所读内容的理解,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叙述前提出要求,叙述后做好评定。(4)交流评论课。这是教师指导课外阅读的重要环节,也是兵教兵、兵学兵的重要环节。可组织学生交流课外阅读的收获或体会;也可组织学生对所读书刊的内容进行专题评论或综合评论。

(5)读书笔记辅导课。主要向学生介绍摘抄型、提纲型、感想型、评价型等四种读书笔记的写法。

通过以上几种类型的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并且加强了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

二、课程的评价

反馈评价对于促进有效的学习过程和达成,阅读目标发挥着导向性的作用。为了保证阅读质量,使学生长期保持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就要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评价。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必须根据阅读的自主和差异性特点,将鼓励自主、注重习惯、呵护收获,作为有效评价的核心理念。而不应该过于关注其阅读的宽窄、体验的多少和感悟水平的高低优劣。

(一)重过程性评价

课外阅读这是一个“积累于现在,受益于未来”的过程,其效果很难在短时间得到显现。因此,我们的评价要注重课外阅读的过程评价,淡化课外阅读结果的评价。在过程中评价有助于我们发现新问题、新现象,及时解决,适当处理,让学生在评价中不断地自我纠正、自我完善,帮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档案袋式评价,收录学生的读书感想。也可以在分享交流中评价,教师在分享交流过程中进行简要的、激励性的评价,使学生获得知识、陶冶情感,启迪思维。还可以采用“以展代评”的方式,充分利用黑板报、墙报展示学生的读书收获。

(二)重激励性评价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 “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力量, 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课外阅读的评价更应该重激励,不作横向对比,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读书的过程中找到成功的体验,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但源于他真实的想法,我们都应尊重。在真诚而热切的鼓励中,学生怎会不爱上读书?

三、结语

课外阅读不是校园的点缀,而是“课改”赋予语文课程的重要使命。优秀的课外读物,不仅可以开拓小学生视野,丰富小学生知识,还能陶冶小学生的情操。把课外阅读纳入小学语文教学的轨道,实现课外阅读课程化是有效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3]吴忠豪.关于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4]惠兰.有效开展小学课外阅读的实践与思考--《江苏教育研究》2011年20期.

[5]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上).杜殿坤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23页.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大庆市东方学校)

关于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课程化的思考 关于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课程化的思考

黑龙江 曲晓伟

【摘 要】阅读和听、说、写一同构成语文教学的四大重要组成部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课外阅读课程化是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外阅读 课程化

阅读和听、说、写一同构成语文教学的四大重要组成部分。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得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的提高、思想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品质的铸就很大程度上来源于阅读。阅读有“课内”和“课外”之分。对课内阅读,每个语文老师再熟悉不过,对其重要性及意义不言而喻。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课外阅读比课内阅读更为重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并且规定小学阶段课外阅读量要达到150万字。明确的要求和正确的认识已经引起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早在20世纪40年代,叶圣陶就设想过“国文教材似乎该用整本的书,而不该用单篇短篇”。因为学生“经常拿在手里的是整本的书,不是几百言几千言的单篇短章,这么习惯了,遇见其他的书也就不至于望而却步。”在日常教学中,很多语文老师都会推荐一些好书供学生选择和阅读,但是学生到底读没读,又读到什么程度,我们又无从得知。怎么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进行课外阅读,引导孩子进行课外阅读,将课外阅读落到实处呢?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笔者认为,将课外阅读课程化是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重要途径。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也曾提出“指导学生读书是语文教育题中应有之意,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师必须承担的义务和责任。”现实教学中把课外阅读排除于课堂之外容易造成学生课外阅读的落空。因此,为了更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我们亟须将课外阅读课程化。

一、课程的实施

(一)课时的保证

把学生的读书活动都安排到课外进行,势必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也很难对学生的读书活动起到指导作用。因此,教师就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压缩课内阅读教学时间,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时间上的保证。为了压缩课文的授课时间,要简化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每一堂课只要求达到一个目的。每一篇课文的内容都包罗万象,想面面俱到、毫无遗漏的教给学生,不仅没有必要而且没有可能。俗话说得好:“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从教学效果来说,必要的舍弃是应该的。有人可能会质疑,压缩课内阅读教学时间是否会影响学生的语文成绩。潍坊市韩兴娥老师“让学生走上阅读快车道”,山东烟台的双轨运行等实验,都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的可行性。

(二)努力构建家校联合体,拓展学生的阅读渠道

学校是阅读的起点,家庭才是阅读的永恒平台与空间。我们的读书活动只有赢得家长的支持,才能真正实现读书活动的生活化。因此我们有必要通过 “亲子阅读”“书香家庭”等多种方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营造浓郁的家庭阅读气氛。

(三)上好几个类型的课

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教研室的孔凡弁、刘世茂根据各地课外阅读的情况,将课外阅读指导课的类型归纳为读物推荐课、读书方法指导课、读后叙述课、交流评论课和读书笔记辅导课。

(1)读物推荐课。主要是向学生介绍课外读物,供学生选择。可以有书刊的推荐、篇目的推荐和内容的介绍;可以教师推荐和学生推荐相结合、统一推荐和分散推荐相结合。

(2)读书方法指导课。引导学生合理使用工具书;讲授精读、泛读、浏览、速读等四种常用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提高理解能力、评价人物和事件的能力及联想、想象能力等;教给学生运用“意群注视法”,提高阅读速度;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等。

(3)读后叙述课。组织学生复述自己读过的书籍的一部分或全部的内容,以加深对所读内容的理解,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叙述前提出要求,叙述后做好评定。(4)交流评论课。这是教师指导课外阅读的重要环节,也是兵教兵、兵学兵的重要环节。可组织学生交流课外阅读的收获或体会;也可组织学生对所读书刊的内容进行专题评论或综合评论。

(5)读书笔记辅导课。主要向学生介绍摘抄型、提纲型、感想型、评价型等四种读书笔记的写法。

通过以上几种类型的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并且加强了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

二、课程的评价

反馈评价对于促进有效的学习过程和达成,阅读目标发挥着导向性的作用。为了保证阅读质量,使学生长期保持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就要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评价。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必须根据阅读的自主和差异性特点,将鼓励自主、注重习惯、呵护收获,作为有效评价的核心理念。而不应该过于关注其阅读的宽窄、体验的多少和感悟水平的高低优劣。

(一)重过程性评价

课外阅读这是一个“积累于现在,受益于未来”的过程,其效果很难在短时间得到显现。因此,我们的评价要注重课外阅读的过程评价,淡化课外阅读结果的评价。在过程中评价有助于我们发现新问题、新现象,及时解决,适当处理,让学生在评价中不断地自我纠正、自我完善,帮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档案袋式评价,收录学生的读书感想。也可以在分享交流中评价,教师在分享交流过程中进行简要的、激励性的评价,使学生获得知识、陶冶情感,启迪思维。还可以采用“以展代评”的方式,充分利用黑板报、墙报展示学生的读书收获。

(二)重激励性评价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 “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力量, 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课外阅读的评价更应该重激励,不作横向对比,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读书的过程中找到成功的体验,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但源于他真实的想法,我们都应尊重。在真诚而热切的鼓励中,学生怎会不爱上读书?

三、结语

课外阅读不是校园的点缀,而是“课改”赋予语文课程的重要使命。优秀的课外读物,不仅可以开拓小学生视野,丰富小学生知识,还能陶冶小学生的情操。把课外阅读纳入小学语文教学的轨道,实现课外阅读课程化是有效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3]吴忠豪.关于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4]惠兰.有效开展小学课外阅读的实践与思考--《江苏教育研究》2011年20期.

[5]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上).杜殿坤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23页.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大庆市东方学校)


相关内容

  • 关于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策略的思考
  • 摘要: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充分发挥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和育人功能,是非常有意义的命题.本文将从儿童文学的内涵开始剖析当前小学语文教育中儿童文学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小学语文儿童文学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儿童文学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 ...

  • 语文阅读课题实施方案
  • 乐山市新桥中学市级科研课题 <农村高中生现代文探究性鉴赏引导策略研究> 实 施 方 案 一.问题的提出 我校地处农村乡镇,学生构成以农村为主,辅以少量城镇学生.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学生已经从单一的农村生活方式逐步转向农村与城镇结合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的转变也给学生带来了学习习惯和学习态 ...

  •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个性化作文初探 试论高中语文诗歌语言教学的美育策略 语文教学与审美情感培养 先秦诸子散文的教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儒家人格思想与中学语文教学 试论个性化作文教学 文体学理论在提高高中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方面的应用研究 还中学文学教育以本原面目--中学文学教育本体阐释 语文课程标准研究 ...

  • 课程教材教法
  • 第34卷第12期2014年12 月 CURRICULUM,TEACHING MATERIALAND METHOD Vol.34,No.12 ,2December014 本刊2014年总目录 (括弧内依次为期数.起始页码) *特稿* 教师"行动教育" ---青浦实验新世纪探索 以需 ...

  • 2013课题研究论文获奖名单
  • 安庆市2013年教育科研研究课题论文评选获奖名录 一等奖(45篇) 题 目 <高中英语作业问卷调查的分析和思考> <把握学情 创设高效数学课堂> <寻找口语能力训练的"源头活水"> <积累贵在常态化> <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与学生 ...

  • 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年度工作报告
  • xx年秋季我县启动新课程以来,积极准备,认真实施,为新课程实验推广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工作.但在农村地区,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遇到很多的困难,如教师专业素质整体水平相对不高,教师年龄老化,师资严重缺失,教材内容偏多,农村学生学习吃力,教育教学设施设备落后等问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本身是一项系统工程,也必 ...

  • 县2010年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年度工作报告
  • xx年秋季我县启动新课程以来,积极准备,认真实施,为新课程实验推广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工作.但在农村地区,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遇到很多的困难,如教师专业素质整体水平相对不高,教师年龄老化,师资严重缺失,教材内容偏多,农村学生学习吃力,教育教学设施设备落后等问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本身是一项系统工程,也必 ...

  • 关于在语文教学中拓展阅读的思考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关于在语文教学中拓展阅读的思考 作者:黄蓉 来源:<读写算·教研版>2014年第24期 摘 要:随着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取得了较大的进步.阅读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很多地方的小学语文 ...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开题报告 指导老师:王映学 姓名:干一心 学号:121002106 班级:小教1201 一, 问题提出 (一) 研究背景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要接受和处理的信息越 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没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是应付不了的,所以 阅读教学在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