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体育课准备活动的有效性

提高小学体育课准备活动的有效性

准备活动是体育课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做准备活动的目的是促使血液循环加快,需氧量增加,加快机体的代谢速度,增强肌肉、肌腱的弹性、伸展性,提高肌肉的收缩力和速度以及动作的协调性,提高兴奋性以及避免运动损伤,使人体尽快由安静状态进入工作状态。但因为是每节课都有的教学内容,习惯性使得教师在内容、方法和手段上少了创新,形成了单一的模式,影响了活动的效果。准备活动的效果直接影响到主教材的学习效果,甚至影响整节体育课的学习。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在充分考虑小学生的生心特点和活动的时间、负荷等情况下,精心设计和组织准备活动,是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的保障。

目前小学体育课中准备活动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学生思想上认识不足。他们感兴趣的是自己喜欢的活动,对慢跑、徒手操等不愿意做。当然,体育课的准备活动组织得不够精彩,也是学生不重视的原因之一。二是教师忽视学生的主体需求。没能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准备活动的组织教学过于单一化、程序化。这种准备活动满足了教师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也满足了学生热身的需求,却没能满足学生心理上的需求。部分教师对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片面理解,以个人的价值认识和喜好选择教学内容,并在课堂中作为公共知识实施教学,学生只有被动地接受。三是忽视学生心理上的准备。准备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一般很注重学生生理方面的准备,即注重“热身”,而对于学生心理方面的准备即“热心”却往往被忽略。四是忽视对准备活动的效果评价。目前效果评价没有比较精确、科学的数据指标。一般用来反映准备活动的效果或程度的指标数据有运动负荷(练习次数、强度、密度)和心率等。而这两个指标数据也只是针对大多数学生的平均水平,如很多文献资料中提出准备活动的心率应达到120次/分左右,小学体育课准备活动的时间持续为5—7分钟等等。这些参照数据对于现今的小学生而言是否适用,是否适用于所有年龄阶段的小学生,是否对于田径、球类、技巧类等都能适用,相关的研究和报告较少,要靠经验观察,靠目测,看学生身体微微出汗、脸色稍红、情绪饱满、反应灵敏等等。

怎样提高小学体育课准备活动的有效性呢?

一、?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的根本问题。学生不认真对待体育课的准备活动,主要有两大认识误区。第一,准备活动消耗体力,后续的技术动作学习会体力不足;第二,准备活动无关紧要,平时自己活动不做准备活动也没有发生不良的后果。针对这两种错误认识,教师要耐心地、积极地加以引导,加强相关的理论教育。除了运用室内理论课进行专门教学外,在平时的教学中,结合各种体育项目技术技能的学习,讲授体育准备活动的科学原理和对身心发展的作用,更容易让学生所接受和理解。当然,有意识地让学生在各种类型的体育课中亲身实践和体会,是否认真做准备活动,对后续技术动作的学习或教学比赛,自我身心感觉等方面的影响,则更具说服力。教学中,可以结合一些具体案例进行讲解。如,有学生因为准备活动没做好在活动中受伤,教师要及时利用这一机会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组织学生在不充分或没有准备活动的情况下,进行运动量小的测试,然后将成绩与以前的成绩对比,并组织学生交流讨论自己的身心感受。此外,利用强大的网络资源,引导学生搜索有关体育准备活动的科学理论知识。利用体育节、墙报、班队会等活动载体,适时地进行宣传、教育。使学生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并

提高小学体育课准备活动的有效性

准备活动是体育课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做准备活动的目的是促使血液循环加快,需氧量增加,加快机体的代谢速度,增强肌肉、肌腱的弹性、伸展性,提高肌肉的收缩力和速度以及动作的协调性,提高兴奋性以及避免运动损伤,使人体尽快由安静状态进入工作状态。但因为是每节课都有的教学内容,习惯性使得教师在内容、方法和手段上少了创新,形成了单一的模式,影响了活动的效果。准备活动的效果直接影响到主教材的学习效果,甚至影响整节体育课的学习。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在充分考虑小学生的生心特点和活动的时间、负荷等情况下,精心设计和组织准备活动,是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的保障。

目前小学体育课中准备活动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学生思想上认识不足。他们感兴趣的是自己喜欢的活动,对慢跑、徒手操等不愿意做。当然,体育课的准备活动组织得不够精彩,也是学生不重视的原因之一。二是教师忽视学生的主体需求。没能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准备活动的组织教学过于单一化、程序化。这种准备活动满足了教师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也满足了学生热身的需求,却没能满足学生心理上的需求。部分教师对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片面理解,以个人的价值认识和喜好选择教学内容,并在课堂中作为公共知识实施教学,学生只有被动地接受。三是忽视学生心理上的准备。准备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一般很注重学生生理方面的准备,即注重“热身”,而对于学生心理方面的准备即“热心”却往往被忽略。四是忽视对准备活动的效果评价。目前效果评价没有比较精确、科学的数据指标。一般用来反映准备活动的效果或程度的指标数据有运动负荷(练习次数、强度、密度)和心率等。而这两个指标数据也只是针对大多数学生的平均水平,如很多文献资料中提出准备活动的心率应达到120次/分左右,小学体育课准备活动的时间持续为5—7分钟等等。这些参照数据对于现今的小学生而言是否适用,是否适用于所有年龄阶段的小学生,是否对于田径、球类、技巧类等都能适用,相关的研究和报告较少,要靠经验观察,靠目测,看学生身体微微出汗、脸色稍红、情绪饱满、反应灵敏等等。

怎样提高小学体育课准备活动的有效性呢?

一、?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的根本问题。学生不认真对待体育课的准备活动,主要有两大认识误区。第一,准备活动消耗体力,后续的技术动作学习会体力不足;第二,准备活动无关紧要,平时自己活动不做准备活动也没有发生不良的后果。针对这两种错误认识,教师要耐心地、积极地加以引导,加强相关的理论教育。除了运用室内理论课进行专门教学外,在平时的教学中,结合各种体育项目技术技能的学习,讲授体育准备活动的科学原理和对身心发展的作用,更容易让学生所接受和理解。当然,有意识地让学生在各种类型的体育课中亲身实践和体会,是否认真做准备活动,对后续技术动作的学习或教学比赛,自我身心感觉等方面的影响,则更具说服力。教学中,可以结合一些具体案例进行讲解。如,有学生因为准备活动没做好在活动中受伤,教师要及时利用这一机会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组织学生在不充分或没有准备活动的情况下,进行运动量小的测试,然后将成绩与以前的成绩对比,并组织学生交流讨论自己的身心感受。此外,利用强大的网络资源,引导学生搜索有关体育准备活动的科学理论知识。利用体育节、墙报、班队会等活动载体,适时地进行宣传、教育。使学生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并


相关内容

  • 常州市怀德苑小学体育特色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 常州市怀德苑小学体育特色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2012--2014) 中共中央2007年七号文件提出:广泛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鼓励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形成青少年体育锻炼的热潮.同时提出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和体质状况,积极探索适应青少年特点的体育教学与 ...

  • 小学体育特色活动方案
  • xx小学体育特色活动方案 我校把创建体育特色.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推进素质教育确定为学校追求的目标之一.为了进一步发展学校体育特色,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人才观, 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质量求 ...

  • 小学体育课组织教学的基本方法
  • 小学体育课组织教学的基本方法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三者往往相互作用,使教学过程成为了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为达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和谐,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需要选择一定的教学组织形式,才能顺利地实施教学,实现体育课的教学 ...

  • 跳绳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 摘 要 跳绳是一种简单易学.形式多样的群众性体育项目,也是一项有助于提高整体身体素质的有氧运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跳绳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被广泛应用于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本文以跳绳运动的特征.作用等为出发点,阐述了跳绳练习时的注意事项,探讨了跳绳在小学体育课中的运用. 关键词 跳绳 小学体育教学 ...

  • 安全上好体育课教学设计
  • <安全上好体育课>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坚持安全第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贯彻执行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生理.心理的特点,以素质.创新教育为中心,强化小学生体育运动安全意识,落实安全措施,着重进行科学锻炼.心理健康.安全常识等教育教学活动,让学生懂得在体育运动中如 ...

  • 小学四年级体育课跳绳教案
  • 小学四年级体育<跳绳>教案 小学体育课教案----跳绳 教学目标: 1. 通过本次课的教学,使学生初不掌握双人跳小绳的技能方法,和发展下肢奔跑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对时间和空间的感觉和相互配合的精神.发展下肢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顽强勇敢的精神. 教学内容: 1. 跳绳 ...

  • 体育教学 基本方法
  • 中小学学生教学的现状:文化课的压力.家长.班主任.任课教师不支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会使学生对田径课产生不同的态度 小学体育课组织教学的基本方法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三者往往相互作用,使教学过程成为了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为达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qu ...

  • 江苏省加快青少年校园足球资料
  • ***中心小学 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及职责 (一)***乡中心小学校园足球活动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校长) 副组长:*** 成 员:赵春雷 *** 肖颖娟 安业春 刘春阳 袁传标 (二)职责分工:学校全体教师要密切配合,互相协调,共同做好校园足球工作的组织和活动开展. 1. 组 长:***( ...

  • 小学体育教学论复习资料
  • 小学体育教学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 小学体育课程论 1.体育教学论是研究和说明体育教学的现象.基本因素.本质以及内在规律的一门科学和学科,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体育教学中的学生.教师.目标.内容.过程.环境.方法.评价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名解) 2.拉特克第一个提出"教学论"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