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养老标本背后的无处话凄凉

民工养老标本背后的“无处话凄凉”

李晓亮

 2013-02-27 09:54:39 来源:观点中国 2013.02.27

去年,网上曾流传过一份炫目的民工工资单:单子上收入最少的抹灰工也是一月6000多元,队长则过万。这份单子,曾引起热议。写字楼的小白领转发时,不忘加一句“XX不如去搬砖”之类的感叹。

当然,这一半是戏谑调侃,一半是小资浪漫——真让他们按工资单上一月“30天”的出勤率,天刚亮就上工地,一干十几个小时,风里雨里灰来尘里摸爬两个月下来,一手老茧连原来iPhone、iPad触摸屏贴膜都能划花的话,肯定没一个人再发上述感慨了。 更何况即便打工十数年,落下一身尘肺病,能挣几千上万工资的也仅是极少数稀缺紧俏的高级技工。下苦力的绝大数民工,不可能真满足轻松月入上万那种网上浪漫想象。而日渐高龄的第一代农民工,更面临严峻生存考验:这还不是指其务工生命,而是指不打工,或说没能力再打工之后的养老隐忧。

《2011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显示,我国农民工总量达25278万人,其中50岁以上的农民工占14.3%,首次突破3600万。记者以一个县为标本进行采访,该县劳务办主任表示第一代农民工“退休”后的养老问题将会日益凸显,30年来农民工福利拖欠累积的问题,将在5年内集中爆发。(2月26日《东方早报》)

这是重庆开县的民工养老标本。一个人22年打工生涯:别人眼中“59岁还上工地,不是一般的苦”,但他自称“还不算最老的,60岁以上的都有好几个”;一个村的“超龄”务工现象:20多年过去,精壮小伙慢慢变老,50岁以上“高龄”甚至“超龄”民工人数不断飙升;一群人的“退休”养老隐忧:19名50岁以上农民工中,18人因“经济压力大”才外出打工。

“趁着还能干得动,就多攒点积蓄养老”,是这些高龄务工人员的心声。因为多是打零工的,怕他们这一代指不上“养老保险”。民工养老,难在哪?以上述这个县的养老困境作为分析标本,也可以找出一些颇具代表性的症结。

一个人的22年打工生涯:背后隐藏信息,自然是外出务工的收益大于在家务农。这也就说单纯依靠土地依靠农作物,农民不但难致富,甚至难以脱贫;也说明三农问题的症结,几十年来依然未有本质改善。哪一日,农民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吗,就能轻松奔小康,哪

一日,外出务工二十多年的高龄民工的辛酸才能终结。好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鼓励和引导城市工商资本下乡发展种养业,希望能多少缓解一下农业现代化产业化乏力的困窘。

一个村的“超龄”务工现实:则说明现代城镇化进程仍然遭遇着不少现实尴尬。比如务工者的个体素质、务工群体的职业技能培训方面,仍然没有长足进步。第一代进城民工,哪怕打工二十多年,工作生存境遇并未有本质改善,哪怕工资从月薪三百到日薪一百,但几十年如一日从事的还是最简单最辛苦却也技术含量最低底层苦力工种。务工群体职前技能培训若更高效多元,或许也能稀释一下当前高龄民工仍奋战在搬砖一线的苦涩。

当然,如前所述,最大的症结,还是30年来农民工福利拖欠累积问题。年底讨薪潮,日常的讨薪秀,都是重复提醒着着民工权益保障不力的现状。当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就已经可以誉为“业界良心”时,谁还无暇顾及是否替民工买了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啥的?加之,民工流动性大,而即便买了养老保险,异地接续也一直是老大难。导致民工长期缺乏对养老保险制度的信任,退保的比入保的比例还高。而这本该是兜底的政府福利保障。在养老金异地转换存续问题上,此前不少地方为了地方利益,斤斤计较,互相推诿,不肯增加养老保障方面的支出。如此种种,高龄民工养老,怎会不出问题?

第一代农民工中,“养儿防老”的传统养老模式仍占主导,但是不少儿女不啃老,就算是尽孝了。这说的不是一个县的民工,而是3600万。民工入城打工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现役”的都没享受到多少城市福利,现在年老力衰无奈“退役”,总不能坐看其晚境颓唐无限凄凉吧?包括养老险在内的所有社保领域的全民覆盖、城乡平权,让所有社会成员都获得体面而有尊严的保障,怎么看都应是基本共识吧。

民工养老标本背后的“无处话凄凉”

李晓亮

 2013-02-27 09:54:39 来源:观点中国 2013.02.27

去年,网上曾流传过一份炫目的民工工资单:单子上收入最少的抹灰工也是一月6000多元,队长则过万。这份单子,曾引起热议。写字楼的小白领转发时,不忘加一句“XX不如去搬砖”之类的感叹。

当然,这一半是戏谑调侃,一半是小资浪漫——真让他们按工资单上一月“30天”的出勤率,天刚亮就上工地,一干十几个小时,风里雨里灰来尘里摸爬两个月下来,一手老茧连原来iPhone、iPad触摸屏贴膜都能划花的话,肯定没一个人再发上述感慨了。 更何况即便打工十数年,落下一身尘肺病,能挣几千上万工资的也仅是极少数稀缺紧俏的高级技工。下苦力的绝大数民工,不可能真满足轻松月入上万那种网上浪漫想象。而日渐高龄的第一代农民工,更面临严峻生存考验:这还不是指其务工生命,而是指不打工,或说没能力再打工之后的养老隐忧。

《2011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显示,我国农民工总量达25278万人,其中50岁以上的农民工占14.3%,首次突破3600万。记者以一个县为标本进行采访,该县劳务办主任表示第一代农民工“退休”后的养老问题将会日益凸显,30年来农民工福利拖欠累积的问题,将在5年内集中爆发。(2月26日《东方早报》)

这是重庆开县的民工养老标本。一个人22年打工生涯:别人眼中“59岁还上工地,不是一般的苦”,但他自称“还不算最老的,60岁以上的都有好几个”;一个村的“超龄”务工现象:20多年过去,精壮小伙慢慢变老,50岁以上“高龄”甚至“超龄”民工人数不断飙升;一群人的“退休”养老隐忧:19名50岁以上农民工中,18人因“经济压力大”才外出打工。

“趁着还能干得动,就多攒点积蓄养老”,是这些高龄务工人员的心声。因为多是打零工的,怕他们这一代指不上“养老保险”。民工养老,难在哪?以上述这个县的养老困境作为分析标本,也可以找出一些颇具代表性的症结。

一个人的22年打工生涯:背后隐藏信息,自然是外出务工的收益大于在家务农。这也就说单纯依靠土地依靠农作物,农民不但难致富,甚至难以脱贫;也说明三农问题的症结,几十年来依然未有本质改善。哪一日,农民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吗,就能轻松奔小康,哪

一日,外出务工二十多年的高龄民工的辛酸才能终结。好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鼓励和引导城市工商资本下乡发展种养业,希望能多少缓解一下农业现代化产业化乏力的困窘。

一个村的“超龄”务工现实:则说明现代城镇化进程仍然遭遇着不少现实尴尬。比如务工者的个体素质、务工群体的职业技能培训方面,仍然没有长足进步。第一代进城民工,哪怕打工二十多年,工作生存境遇并未有本质改善,哪怕工资从月薪三百到日薪一百,但几十年如一日从事的还是最简单最辛苦却也技术含量最低底层苦力工种。务工群体职前技能培训若更高效多元,或许也能稀释一下当前高龄民工仍奋战在搬砖一线的苦涩。

当然,如前所述,最大的症结,还是30年来农民工福利拖欠累积问题。年底讨薪潮,日常的讨薪秀,都是重复提醒着着民工权益保障不力的现状。当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就已经可以誉为“业界良心”时,谁还无暇顾及是否替民工买了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啥的?加之,民工流动性大,而即便买了养老保险,异地接续也一直是老大难。导致民工长期缺乏对养老保险制度的信任,退保的比入保的比例还高。而这本该是兜底的政府福利保障。在养老金异地转换存续问题上,此前不少地方为了地方利益,斤斤计较,互相推诿,不肯增加养老保障方面的支出。如此种种,高龄民工养老,怎会不出问题?

第一代农民工中,“养儿防老”的传统养老模式仍占主导,但是不少儿女不啃老,就算是尽孝了。这说的不是一个县的民工,而是3600万。民工入城打工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现役”的都没享受到多少城市福利,现在年老力衰无奈“退役”,总不能坐看其晚境颓唐无限凄凉吧?包括养老险在内的所有社保领域的全民覆盖、城乡平权,让所有社会成员都获得体面而有尊严的保障,怎么看都应是基本共识吧。


相关内容

  • 中国农民贫困的制度性原因--权利贫困
  • 中国农民贫困的制度性原因--权利贫困 一户籍制度与中国农民的贫困 户籍制度是中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划分的基础条件,其核心是把全国人口划分为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并在此基础上实行有差别的社会福利政策在农村,户口和土地相结合,有农村户口就有土地,就必须从事农业劳动,成为农民:在城市,户口同劳动就业和生活资料 ...

  • 繁华落尽,时光无处话凄凉
  • [[紫雨边框]-碎花白底日志背景 - 紫雨轻寒 - 紫雨轻寒] 繁华落尽,时光无处话凄凉 每个人的一生都在演绎一幕又一幕的戏,或真或假.或长或短.或喜或悲.你在这场戏中扮演的那个我,我在那场戏里扮演这个你,各自微笑,各自流泪.一场戏的结束意味着另一场戏的开始,所以我们不必过于沉浸在昨天.你记住也好, ...

  • 关于用工荒的调查与思考
  • 关于用工荒的调查与思考 用工荒,是指用工短缺现象.相对于持续多年的民工潮,用工荒 的出现是多方原因造成的,其中既受世界经济形势影响,也和农民工待遇问题有很大关联.用工荒是近几年出现的新现象,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新现象,一边是人口最多的国家,一边却企业招不到人.它暴露了我国以前之政策不合理之处,急需要调整 ...

  • 中断社保为哪般
  • 中断社保为哪般 作者:白天亮 李刚 曹玲娟 来源:<职工法律天地·上半月>2014年第05期 时至年底,又是一年一度流动人口返乡过年的高峰期."一年累计3800万人中断缴纳养老保险"的消息挑动人们敏感的神经,让人们想起了前些年每到12月份就涌现的"退保潮&q ...

  • 党代表提案
  • 关于积极促进绿色建筑发展的提案 绿色建筑是指其在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水.节材.节地).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的建筑.其核心内容是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环境保护,可概括为"四节一环保".推广绿色建筑是功在当代 ...

  • 申论两会关注热点
  • 一年一度的两会是我国民主政治生活中的一次盛会,对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发展有着重大深远的影响.2010年两会不仅吸引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更寄托了百姓众多期望.在两会即将召开之际,国内不少媒体就两会热点议题进行了分析和前瞻.对这些观点进行梳理,有助于媒体在两会报道中更好地发挥舆论导向作用. ...

  • 我的爱似烟花,瞬间的美丽,一世的凄凉
  • 我的爱似烟花,瞬间的美丽,一世的凄凉 我把你偷偷的装在心里,心甘情愿去承担相思的苦和甜,静静品味有你的幸福和温暖.那每个月白风清的夜晚,都如有你相伴,美的无言,美的如梦如幻,美的心灵好像飘在美妙的天域花园. 题记 我不算是一个明媚的人,喜欢在别人的故事里喜悦,在自己的故事里悲伤:也喜欢收集别人的情怀 ...

  • 申论[进一步加强农民工工作]点评
  • 题目要求:针对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仅限于材料),以"进一步加强农民工工作"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策论文.[2010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 进一步加强农民工工作 "农民工"是指户籍仍在农村,主要从事非农产业,亦工亦农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点评:下定义,不错)农民 ...

  • 班主任处理学生厌学问题的两个原则
  • 班主任处理学生厌学问题的两个原则 2014-04-08 厌学,顾名思义就是讨厌学习,具体表现是学习效率低下,尽管有时候用功了,但效果不佳,并且感到学习非常枯燥,毫无兴趣. 产生厌学的主要原因以下几点: 一是父母不切实际的要求:重压下使孩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二是严重的家庭问题:生活在一个经常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