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力的心理学研究进展与研究取向

心理科学 PsychologicalScience 2007,30(2):489-491 489

创造力的心理学研究进展与研究取向

王映学Ξ 寇冬泉 张大均

(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重庆,400715)

摘 要 人类对创造力的认识进程,离不开哲学、生理学、脑科学和心理学等学科所作的研究贡献,但在对创造力的众多学科研究中,没有比心理学所作的研究贡献更大的了。本文着力从生理心理学、心理测量学、认知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等心理学分支学科的角度,分别阐述了创造力的心理学研究进展。本文认为,对创造力的心理学研究要有更理性的研究取向,那就是,应进一步加强和促进创造力的纵向研究和应用研究,应大力提倡创造力的多学科、多视野协同研究。关键词:创造力 研究进展 研究取向 心理学研究

1 前言

  自从亚里士多德(Aristotle)(ty)定义为“产生前所未有的事物[1]的哲学家们,富的描述和诠释,,了神秘主义色彩,,减缓了人类对创造力本质的认识进程。至19世纪中叶,Galton(1869)的《遗传的天才》出版之后,人们(尤其是心理学家)对创造力的研究产生了巨大热情,对创造力开始了深入系统的科学研究,随后提出了诸如创造力是一种智力,创造力是一种潜意识过程,创造力是一种问题解决过程以及创造力是一种联想过程等不同的观点[2]。但是,这些研究大多是思辨性的,对创造力本质的探索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20世纪50年代以来,Guilford等心理学家们对创造力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例如,Guilford(1950)认为:“创造力是普通人都具有的一种能力,几乎所有的人都会有创造性行动,不管这种创造性行动是多么微妙或多么罕见……,被公认为具有创造性的人,只是拥有比我们所有人所拥有的更多一些而已[3]。”他通过假设论证和因素分析的方法,提出了智力的三维结构模型,认为创造力是智力的一个成分,相对于聚合思维而言,发散思维是具有创造性的思维。Torrance(1962)认为“:创造力是这样一个过程,即对问题、对不足、对知识上的缺陷、对基本元素的丢失、不协调、不一致等现象变得敏感,并找出困难,寻求解决途径,做出猜想或构成假设,对假设进行检验和再检验,也许是修改和再检验,达到最终结果[1]。”Amabile(1983)认为“:要理解创造力,必须要回答的两个基本问题是,创造性作业(creativeperformance)与普通作业(ordinaryperformance)有何不同?创造性作业最为适宜的条件是什么———何种能力、特征,何种社会环境?[4]”这些关于创造力人格特征、创造力操作过程、创造力测验和模型建构的研究,在研究视野和研究方法上,不仅将创造力研究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且为当代创造力研究的继续深入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是,由于创造力本身的复杂性和人类认知水平以及研究手段的局限,人们对创造力仍未尽知。正如美国心理学家爱肯所讲“:心理学文献中再没有比‘创造力’这个课

[5]。”

,没有比心理学所作的,尤其是生理心理学、心理测量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对创造力的研究更显著,多学科相结合的创造力研究取向越来越明显了。

2 创造力的心理学研究进展

2.1 创造力的生理心理学研究进展

生理心理学对创造力的研究主要是脑机制的研究,研究方式主要有裂脑研究(切除或刺激脑组织的某一部位来确定大脑定位)和脑解剖研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创造力的脑机能定位问题。其中,Sperry(1964)[6]的裂脑研究最为著名,他通过切断癫痫病人的连接大脑两半球的神经来观察两半球各自处理外来信息的不同。他的研究证实,左半球与抽象思维、象征性关系和对细节的逻辑分析有关,具有语言、理念、分析、连续和计算功能;右半球与知觉和非言语思维有关,具有音乐、绘画、综合、整体性和几何空间的辨别能力。可以说,大脑两半球的功能既独立,又完整。创造力反映出的独特性和适宜性、直觉与逻辑,是大脑两半球的功能。正如Katz(1997)[7]所说“,不能将创造性活动定位于大脑某一半球的特殊功能,而是大脑两半球实现的整合和协同过程。”以后有许多研究都注重通过对脑电图(EEG)的研究来获取相关证据,例如,Martindale&Hasenfus(1978)[8]的研究认为,EEG活动在创造过程的不同阶段有不同变化。他们测量了右颞后区的脑电图发现,至少对于特别具有创造性的个体来讲,在灵感阶段比酝酿阶段有更多的α波出现。他们据此提出,皮层低唤醒会分散注意,而这反过来会促进提供原发性顿悟的联想。

创造力的案例(尤其是名人案例)研究是引人注目的研究途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关于爱因斯坦(A.Einstein)的大脑解剖研究。Diamond(1985)等人解剖了爱因斯坦的大脑,发现其左半球的39区,神经细胞与胶质细胞的平均比率要比对照组科学家明显小,而在大脑其他三个区或右半球未发现差异[7]。他们据此认为,爱因斯坦的脑皮层可能具有

[7]

非同寻常的“新陈代谢需要”。关于涉及情感紊乱,尤其

Ξ通讯作者:王映学,男。E2mail:[email protected]

 490心 理 科 学   

是双极紊乱(躁狂与抑郁状态交替)的“疯子天才”的研究,例如,Eysenck(1999)的研究表明,创造力与精神病有关,但这种关系仅表现在创造性过程的诸成分中,而不表现在创造性的个体身上[7]。换句话讲,具有创造性的人不一定是精神病患者,但他们具有与精神病人相同的认知倾向。与创造力相关的其他紊乱还有酒精中毒、自杀和紧张。例如,诺贝尔获奖者JohnCheever在接受Rothenberg(1990)的采访时,声称自己是一个嗜酒者[9]。这些研究都在试图寻找创造力的自然科学证据。2.2 创造力的心理测量学研究进展

以天才人物为对象的创造力案例研究的缺点是:高创造性的人少之又少,在严格控制的心理学实验室难以进行研究;而且,对他们的研究多是追踪性的,这就大大限制了人们对创造力问题的本质认识。鉴于此,Guilford(1950)[10]在他就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的演说中提出,面任务来研究普通人。换句话说,(2

and2penciltests),决问题的时候,陈述性知识可以为其提供多样化的选择,但个体如果过于依赖自己的已有知识,则会阻碍创造性思维。相对于“新手”而言“,专家”常常显得较为刻板,因而忽视了独创性的选择,恰恰是因为他们过于依赖自己已有知识。其二,程序性知识通常可用以解决重要的问题,也正是创造性思维中最好的教学内容。

在人的一生中,有许多因素对其创造力产生着影响。创造力的认知发展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的纵向变化[13]:一是创造性潜能的获得,二是创造性潜能的实现。创造性潜能获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家庭环境及最有利于创造性人格出现的情境,、中学、大学的经验及表现。非常明确的一点是:(遗传)。虽然,)[]现象,但)15]也注意到,这种现象并不普遍,大约只反50%人口的情况。Smith(1990)[16]则发现了在青春前期

(约9~12岁)出现创造性思维下降的现象。更有研究发

验叫“(如一块砖)的多种用途()在Guilford的研究基础上,(TCT)。该测验由涉及发散思维及问题解决技能的一些相对简单的言语和图画测验构成,从流畅性、灵活性、独特性和精致性等几个方面来评价个体的创造力。另外,对创造力的测量还源于对创造性人格特征的研究。研究者们突破了创造力仅取决于智力水平的认识,认为创造力是内隐于人脑中的一种能力,而能力是人格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于是,心理学家试图从高创造力者与低创造力者之间的差异中找出高创造力者独特的人格特征。例如,Barron&Harrington(1981)[11]在《创造力、智力与人格》中探讨了创造力与智力及人格的关系,支持了创造力的人格特质说。

心理测量学通过一种简易、便于操作且较客观的测评系统促进了创造力的研究,而且所面对的是普通民众,有利于创造力研究的普及与推广。但是,以普通民众为主要研究对象,能否真正测量到创造力还是个疑问。有一种争论:著名的

(bigC)创造力与日常生活中的(littlec)创造力是“大C”“小c”否为一回事,我们是否应在两种水平上使用“创造力”这一术语?为此,研究者们对创造力的心理测量学研究方法感到不满。例如,Sternberg(1986)批评这种简单的书面测验常常是对创造力琐碎的、欠准确的测量;Amabile(1983)认为流畅性、灵活性、独特性及精致性测评难以抓住创造力概念的本质;人格测量研究往往强调了个体而忽视了群体,强调了先天遗传而忽视了环境影响;心理测量只是描述,而不是解释。由于这些不足,一些心理学家转向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研究创造力。

2.3 创造力的认知心理学研究进展

[12]

现[13],创造力与年龄呈倒立的曲线(即呈钟型)函数,但这并非意味着年长者不再具有创造力。

2.4 创造力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进展

在20世纪70年代,创造力研究视野的一个重要转向从

仅关注个体(智力和人格)到关注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Am2

abile(1983)[17]在《创造力的社会心理学》一书中从评价、奖励

与任务限制、社会促进、榜样及学校教育、家庭、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集中探讨了最有利于促进创造力发挥的社会条件。

Amabile也发现社会因素对创造力的影响并非都是积极的,在

社会因素中存在着“创造力的杀手(如在监督下工作、限制反应以获得好评和物质奖励等)”,这些“杀手”会限制个体的创造力。

2.4.1 创造力的家庭环境研究

社会心理学对创造力的研究主要包括对影响创造力的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两个方面的研究。创造力家庭环境的研究发现[13],杰出的创造力者通常并不出现在最好的养育环境,相反,多样化的经验有助于克服因习惯性交流而形成的诸多限制,挑战性的经验可以增强自己在面对困难时持之以恒的能力。Sulloway(1996)[18]发现,出生次序、儿童的反叛与反常规倾向往往可以预测其成年以后的创造力。研究者们曾试图弄清出生次序为何与高创造力相关,但现有研究远未能得到合理解释。虽然,儿童的反叛与反常规倾向无法确保创造性的工作,但是,许多创造性的人确实具有反叛与拒绝倾向。可以说,出生次序、兄妹人数、年龄差距及家庭倾向和价值取向等家庭因素都与创造力的发展有相关性。

从家庭背景的角度对创造力的性别差异进行的研究发现[19],创造力不存在性别差异,如果存在差异,也是偏见所致。Reis(1999)[7]认为,女性的发展与职业生涯比男性表现得更加多样化,和男性不同的是,女性常常面临着独特的困难且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创造性的工作中去,各种社会关系在女性的创造性工作中起着巨大的影响作用。研究者们从家庭教育的角度对创造力发展进行了实用性研究,如Radin(1982)

认知心理学对创造力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两类研究,即认知过程研究和认知发展研究。创造力的认知过程研究是多方面的,既包括注意、记忆、思维等基本认知过程的研究,也包括技巧、策略、元认知等认知策略的研究。实际上,它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融为一体的研究。研究表明,作为认知内容的知识在创造性认知中发挥双重的作用:其一,当个体在解

王映学等:创造力的心理学研究进展与研究取向 491

提出了对儿童创造力的发展有积极作用的四种教育方式[1]:①对规定和限制做出解释,允许孩子参与;②适时把对孩子的期望表达出来,运用恰当的惩罚手段;③给孩子提供丰富的玩具、材料;④家长能参与孩子学习方面的活动。

2.4.2 创造力的学校环境研究

关于学校教育环境对创造力的培育和发展所起的作用,国内外普遍认为,创造性天才在儿童早期就出现了,教育对他们的影响是有限的。但是,更多研究人员确信,系统的教育对

创造力的发展是有重要影响的。张庆林等人(2002)[1]从教育思想、教学方法、课程结构、教育中的人际关系、教育评价及教育环境等方面较为全面地进行了总结,认为学校教育对创造力发展起着积极的影响作用。但是,学校教育对创造力的影响也有不利的情况,例如,学校所进行的多数测验主要反映的是求同思维而与求异思维格格不入,当儿童给苹果涂上黑色而招致教师的训斥,例证。

Dudek等人(1994)现[20],,这些差异与;在很大差异,课堂即时环境(immediateclassroomenvironment)对学生的发散思维也有影响。一些常见的课堂环境变量(如测试活动)会阻碍学生的创造力,但在不受约束的游戏活动中,学生的创造力又会表现出来。Osborn(1953)[13]提出的“头脑风暴法”,最初是用来在团体问题解决中鼓励个体创造性观点的技术,这是在从个体之间(interpersonal)而非从个体内部(intrapersonal)过程引发创造力。但是,Rickards&De2Cock(2003)[7]研究了头脑风暴法后认为,至少从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角度讲,头脑风暴法效用甚微。从创造性的实践可知,个体独自工作也许比在团体中会生成更多更好的观点。可见,还没有充足的理由来支持“头脑风暴法”式的创造力培养途径。

足与低效。创造力不仅是一种个体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

心理学家们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很多,例如,社会因素在何种程度上影响着个体的创造力形成、发展及体现?心理学对个体创造力的数以千计的研究有助于对个体的人格特征进行有效干预吗?教育又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有效干预个体创造力的培养?心理学研究在何种程度上才能够做到对创造性人才的预测性研究而不仅仅是论证性研究?回答这些问题确实有助于研究者们对创造力的许多理论问题作深刻理解,以进一步促进创造力的应用研究。3.3 提倡创造力的多学科、多视野协同研究

从20世纪90年代起,研究者们越来越重视从个体内外系统多层面对创造力进行研究。Amabile,2001)[5,21]认为创果,(创造力)多视野的研究取向正在一方面,研究者们充分利用生理学、,大胆探索创造力的内在过程和内在机制;另一方面,也很关注从个体到社会、显性到隐性、内部到外部的创造力的各个层面的影响因素,并努力用现代统计方法来揭示它们之间的复杂关系。在研究内容上,研究者们既注重对创造力认知过程的考察,也重视对创造力结果的研究;既重视内系统,也注意外系统的影响;既注重单一因素的考察,更注重复合因素的影响。在研究方法上,研究者们既重视实证的研究,也不排除非实证的研究;既采用实验室研究,也采用准实验研究和现场研究的方法;既接受单学科研究方法(unidisciplinaryapproaches),更重视多学科研究方法(multidisci2plinaryapproaches)。另外,心理学家们在创造力的研究中提出的内隐理论、外显理论及投资理论等就是创造力研究走向协同融合的例证。

4 参考文献

1张庆林,Sternberg,R.J.等.创造性研究手册.成都:四川教育出版

3 创造力的研究取向

3.1 应进一步加强创造力的纵向研究

社,2002:4-5,362-371

2[美]阿瑞提著(钱岗南译).创造的秘密.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26-353

[美]Guilford,J.P.著(施良方等译).创造性才能———它们的性质、

现有的大部分研究大多是创造力的横向研究,如创造力与智力、创造力与人格及社会环境等,对创造力的纵向研究远

远不够。Feist&Runco(1993)[7]查阅了1969-1989期间《创造性行为杂志》的期刊内容后发现,研究者对创造力的人格研究在减少,而对创造力的社会研究和教育研究在增加;在

1960~1991期间出版的大约9000种有关创造力的著述中,

用途与培养.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1-12

4Amabile,T.M.TheSocialPsychologyofCreativity.NewYork:Sp2ingerr-Verlag,1983:26-27,159-185

5转引自武欣、张厚粲.创造力研究的新进展.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1997,139(1):13-18

678

Sperry,R.W.Thegreatcerebralcommissure.Sd.Amer.,210,1964:42-52

Runco,M.A.Creativity.Annu.Rev.Psychol.,2004,55:657-687Martindale,C.,Hasenfus,N.EEGdifferencesasafunctionofcreativ2ity,stageofthecreativeprocess,andefforttobeoriginal.Biol.Psy2chol.,1978,6:157-679

Rothenberg,A.Creativity,mentalhealth,andalcoholism.Creat.Res.J,1990,3:179-201

10Guilford,J.P.Creativity.AmericanPsychologist,1950,5:444-45411Barron,F.,Harrington,D.M.Creativity,Intelligence,andPersonali2ty.Annu.Rev.Psychol.,1981,32:439-476

12Sternberg,R.J.,Lubart,T.I.InvestinginCreativity.AmericanPsy2chologist,1996,5199(7):677-688

也体现出类似的增减现象。这说明,创造力的横向研究,如创造力的人格研究等有递减的趋势。创造力的纵向研究着力要回答的问题是:在个体的生命历程中(从儿童期到少年期再到成人期),创造力到底是如何发展的?这方面的研究还存在着研究数量相对较少、研究跨度较短的问题。现有的横向研究不足以让人们了解创造力发生、发展的全貌,所以,研究者们应进一步加强创造力的纵向研究。

3.2 应进一步促进创造力的应用研究

虽然有关创造力的理论研究还很不够,但恰恰是创造力理论研究上的滞后与不足又导致了创造力应用研究的严重不

(下转第481页)

李永鑫等:工作倦怠研究的新趋势

agement,2002,8:163-187

16SavickiV.BurntouacrossThirteenCultures:StressandCopinginChildandYouthCareWorkers.Westport:PraegerPublishers,200217VerhoevenC,KraaijV,&JoekesK,etal.Jobconditionsandwell2ness/healthoutcomesinDutchsecondaryschoolteachers.PsychologyandHealth,2003,18(4):473-487

18SchutteN,ToppinenS,KalimoR,etal.ThefactorialvalidityoftheMaslachBurnoutInventory2GeneralSurvey(MBI2GS)acrossoccupa2tionalgroupsandnations.JournalofOccupationalandOrganizationalPsychology,2000,73:53-66

19IversonRD,OlekalnsM,&ErwinPJ.Affectivity,organizationalstressors,andabsenteeism:acausalmodelofburnoutanditsconse2quences.JournalofVocationalBehavior,1998,52:1-23

20RoweMM.Skillstraininginthelong2termmanagementofstressand

 481

occupationalburnout.CurrentPsychology,2000,19(3):215-22821WestmanM,EtzionD.Theimpactofvacationandjobstressonburnoutandabsenteeism.PsychologyandHealth,2001,16:595-606

22EtzionD.Annualvacation:durationofrelieffromjobstressorsandburnout.Anxiety,StressandCoping,2003,16(2):213-22623李永鑫,吴明证.工作倦怠的结构研究.心理科学,2005,28(2):454-457

24李永鑫.工作倦怠及其测量.心理科学,2003,26(3):556-55725李永鑫,张阔,赵国祥.教师工作倦怠研究综述.心理与行为研

究,2005,3(3):234-238

26李超平,时勘..心理学

报,2003,35(5):677-684

Nei,Kuo

2

1of&Behavior,He′nanUniversity,Kaifeng,475004)2ofSocialPsychology,NankaiUniversity,Tianjin,300072)

Abstract Jobisoneofthehottopicsonorganizationalbehavioralandhumanresourcesmanagement.Therearefournewtrendsinjobburnoutresearch.First,theresearchhaschangedgraduallyfrompassive“jobburnout”topositive“jobengagement”;Second,thedomainofburnoutresearchhasbeensupplementedandenlarged;Third,moreandmoreattentionhasbeenpaidtocross2occupationandcross2cultureburnoutresearch;Finally,integrationresearchandinterventionresearchhaveemerged.ThearticlealsogivessomesuggestionastofutureburnoutresearchinChina.

Keywords:burnout,emotionalexhaustion,depersonalization,reducedpersonnelaccomplishment(上接第491页)

13Simonton,D.K.Creativity:Cognitive,Personal,Developmental,and

SocialAspects.AmericanPsychologist,2000,55(1):151-15814Torrance,E.P.Alongitudinalexaminationofthefourth-gradeslump

increativity.GiftedChildQuarterly,1968,12:195-199

15Raina,M.K.MostdeartoalltheMuses:mappingTagorearnnet2

worksofenterprise.Great.Res.J.,1997,10:153-173

16Smith,K.L.R.,Michael,W.B.,Hocevar,D.Performanceoncre2ativitymeasureswithexamination-takinginstructionsintendedtoin2ducehighorlowlevelsoftestanxiety.Great.Res.J,1990,3:265-280

17Amabile,T.M.TheSocialPsychologyofCreativity.NewYork:Sp2ingerr-Verlag,1983:159-185

18Sulloway,F.Borntorebel.NewYork:Pantheon,1996:76

19Harrington,D.M.,Block,J.,Block,J.H.Predictingcreativityin

preadolescencefromdivergentthinkinginearlychildhood.J.Person2al.Soc.Psychol.,1999,45:609-623

20Dudek,S.Z.,Strobel,M.G.,Runco,M.A.Cumulativeandproximal

influencesofthesocialenvironmentoncreativepotential.J.Genet.Psychol.,1994,154:487-499

21Amabile,T.M.BeyondTalent:JohnIrvingandthePassionateCraftof

Creativity.AmericanPsychologist,2001,56(4):333-336

TheProgressandTrendsofPsychologicalResearchonCreativity

WangYingxue,KouDongquan,ZhangDajun

(ResearchInstituteofEducationScience,SouthwestUniversity,Chongqing,400715)

Abstract Man’sunderstandingofcreativitymadeprogressbecauseofthegreatresearchcontributionsofphilosophy,physiology,brainscienceandpsychology.Thegreatestcontributionwasmadebytheresearchofpsychology.Thearticleexpoundedtheprogressofpsy2chologicalresearchfromtheperspectivesofphysiologicalpsychology,psychometrics,cognitivepsychologyandsocialpsychology,andindicatedthatasanimportantdirection,longitudinalresearchoncreativityandtheresearchonitsapplicationshouldbestrengthened,andmulti2perspectiveandmulti2disciplinaryapproachesshouldbepromoted.

Keywords:creativity,progressofresearch,trendsofresearch,psychologicalresearch

心理科学 PsychologicalScience 2007,30(2):489-491 489

创造力的心理学研究进展与研究取向

王映学Ξ 寇冬泉 张大均

(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重庆,400715)

摘 要 人类对创造力的认识进程,离不开哲学、生理学、脑科学和心理学等学科所作的研究贡献,但在对创造力的众多学科研究中,没有比心理学所作的研究贡献更大的了。本文着力从生理心理学、心理测量学、认知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等心理学分支学科的角度,分别阐述了创造力的心理学研究进展。本文认为,对创造力的心理学研究要有更理性的研究取向,那就是,应进一步加强和促进创造力的纵向研究和应用研究,应大力提倡创造力的多学科、多视野协同研究。关键词:创造力 研究进展 研究取向 心理学研究

1 前言

  自从亚里士多德(Aristotle)(ty)定义为“产生前所未有的事物[1]的哲学家们,富的描述和诠释,,了神秘主义色彩,,减缓了人类对创造力本质的认识进程。至19世纪中叶,Galton(1869)的《遗传的天才》出版之后,人们(尤其是心理学家)对创造力的研究产生了巨大热情,对创造力开始了深入系统的科学研究,随后提出了诸如创造力是一种智力,创造力是一种潜意识过程,创造力是一种问题解决过程以及创造力是一种联想过程等不同的观点[2]。但是,这些研究大多是思辨性的,对创造力本质的探索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20世纪50年代以来,Guilford等心理学家们对创造力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例如,Guilford(1950)认为:“创造力是普通人都具有的一种能力,几乎所有的人都会有创造性行动,不管这种创造性行动是多么微妙或多么罕见……,被公认为具有创造性的人,只是拥有比我们所有人所拥有的更多一些而已[3]。”他通过假设论证和因素分析的方法,提出了智力的三维结构模型,认为创造力是智力的一个成分,相对于聚合思维而言,发散思维是具有创造性的思维。Torrance(1962)认为“:创造力是这样一个过程,即对问题、对不足、对知识上的缺陷、对基本元素的丢失、不协调、不一致等现象变得敏感,并找出困难,寻求解决途径,做出猜想或构成假设,对假设进行检验和再检验,也许是修改和再检验,达到最终结果[1]。”Amabile(1983)认为“:要理解创造力,必须要回答的两个基本问题是,创造性作业(creativeperformance)与普通作业(ordinaryperformance)有何不同?创造性作业最为适宜的条件是什么———何种能力、特征,何种社会环境?[4]”这些关于创造力人格特征、创造力操作过程、创造力测验和模型建构的研究,在研究视野和研究方法上,不仅将创造力研究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且为当代创造力研究的继续深入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是,由于创造力本身的复杂性和人类认知水平以及研究手段的局限,人们对创造力仍未尽知。正如美国心理学家爱肯所讲“:心理学文献中再没有比‘创造力’这个课

[5]。”

,没有比心理学所作的,尤其是生理心理学、心理测量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对创造力的研究更显著,多学科相结合的创造力研究取向越来越明显了。

2 创造力的心理学研究进展

2.1 创造力的生理心理学研究进展

生理心理学对创造力的研究主要是脑机制的研究,研究方式主要有裂脑研究(切除或刺激脑组织的某一部位来确定大脑定位)和脑解剖研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创造力的脑机能定位问题。其中,Sperry(1964)[6]的裂脑研究最为著名,他通过切断癫痫病人的连接大脑两半球的神经来观察两半球各自处理外来信息的不同。他的研究证实,左半球与抽象思维、象征性关系和对细节的逻辑分析有关,具有语言、理念、分析、连续和计算功能;右半球与知觉和非言语思维有关,具有音乐、绘画、综合、整体性和几何空间的辨别能力。可以说,大脑两半球的功能既独立,又完整。创造力反映出的独特性和适宜性、直觉与逻辑,是大脑两半球的功能。正如Katz(1997)[7]所说“,不能将创造性活动定位于大脑某一半球的特殊功能,而是大脑两半球实现的整合和协同过程。”以后有许多研究都注重通过对脑电图(EEG)的研究来获取相关证据,例如,Martindale&Hasenfus(1978)[8]的研究认为,EEG活动在创造过程的不同阶段有不同变化。他们测量了右颞后区的脑电图发现,至少对于特别具有创造性的个体来讲,在灵感阶段比酝酿阶段有更多的α波出现。他们据此提出,皮层低唤醒会分散注意,而这反过来会促进提供原发性顿悟的联想。

创造力的案例(尤其是名人案例)研究是引人注目的研究途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关于爱因斯坦(A.Einstein)的大脑解剖研究。Diamond(1985)等人解剖了爱因斯坦的大脑,发现其左半球的39区,神经细胞与胶质细胞的平均比率要比对照组科学家明显小,而在大脑其他三个区或右半球未发现差异[7]。他们据此认为,爱因斯坦的脑皮层可能具有

[7]

非同寻常的“新陈代谢需要”。关于涉及情感紊乱,尤其

Ξ通讯作者:王映学,男。E2mail:[email protected]

 490心 理 科 学   

是双极紊乱(躁狂与抑郁状态交替)的“疯子天才”的研究,例如,Eysenck(1999)的研究表明,创造力与精神病有关,但这种关系仅表现在创造性过程的诸成分中,而不表现在创造性的个体身上[7]。换句话讲,具有创造性的人不一定是精神病患者,但他们具有与精神病人相同的认知倾向。与创造力相关的其他紊乱还有酒精中毒、自杀和紧张。例如,诺贝尔获奖者JohnCheever在接受Rothenberg(1990)的采访时,声称自己是一个嗜酒者[9]。这些研究都在试图寻找创造力的自然科学证据。2.2 创造力的心理测量学研究进展

以天才人物为对象的创造力案例研究的缺点是:高创造性的人少之又少,在严格控制的心理学实验室难以进行研究;而且,对他们的研究多是追踪性的,这就大大限制了人们对创造力问题的本质认识。鉴于此,Guilford(1950)[10]在他就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的演说中提出,面任务来研究普通人。换句话说,(2

and2penciltests),决问题的时候,陈述性知识可以为其提供多样化的选择,但个体如果过于依赖自己的已有知识,则会阻碍创造性思维。相对于“新手”而言“,专家”常常显得较为刻板,因而忽视了独创性的选择,恰恰是因为他们过于依赖自己已有知识。其二,程序性知识通常可用以解决重要的问题,也正是创造性思维中最好的教学内容。

在人的一生中,有许多因素对其创造力产生着影响。创造力的认知发展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的纵向变化[13]:一是创造性潜能的获得,二是创造性潜能的实现。创造性潜能获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家庭环境及最有利于创造性人格出现的情境,、中学、大学的经验及表现。非常明确的一点是:(遗传)。虽然,)[]现象,但)15]也注意到,这种现象并不普遍,大约只反50%人口的情况。Smith(1990)[16]则发现了在青春前期

(约9~12岁)出现创造性思维下降的现象。更有研究发

验叫“(如一块砖)的多种用途()在Guilford的研究基础上,(TCT)。该测验由涉及发散思维及问题解决技能的一些相对简单的言语和图画测验构成,从流畅性、灵活性、独特性和精致性等几个方面来评价个体的创造力。另外,对创造力的测量还源于对创造性人格特征的研究。研究者们突破了创造力仅取决于智力水平的认识,认为创造力是内隐于人脑中的一种能力,而能力是人格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于是,心理学家试图从高创造力者与低创造力者之间的差异中找出高创造力者独特的人格特征。例如,Barron&Harrington(1981)[11]在《创造力、智力与人格》中探讨了创造力与智力及人格的关系,支持了创造力的人格特质说。

心理测量学通过一种简易、便于操作且较客观的测评系统促进了创造力的研究,而且所面对的是普通民众,有利于创造力研究的普及与推广。但是,以普通民众为主要研究对象,能否真正测量到创造力还是个疑问。有一种争论:著名的

(bigC)创造力与日常生活中的(littlec)创造力是“大C”“小c”否为一回事,我们是否应在两种水平上使用“创造力”这一术语?为此,研究者们对创造力的心理测量学研究方法感到不满。例如,Sternberg(1986)批评这种简单的书面测验常常是对创造力琐碎的、欠准确的测量;Amabile(1983)认为流畅性、灵活性、独特性及精致性测评难以抓住创造力概念的本质;人格测量研究往往强调了个体而忽视了群体,强调了先天遗传而忽视了环境影响;心理测量只是描述,而不是解释。由于这些不足,一些心理学家转向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研究创造力。

2.3 创造力的认知心理学研究进展

[12]

现[13],创造力与年龄呈倒立的曲线(即呈钟型)函数,但这并非意味着年长者不再具有创造力。

2.4 创造力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进展

在20世纪70年代,创造力研究视野的一个重要转向从

仅关注个体(智力和人格)到关注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Am2

abile(1983)[17]在《创造力的社会心理学》一书中从评价、奖励

与任务限制、社会促进、榜样及学校教育、家庭、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集中探讨了最有利于促进创造力发挥的社会条件。

Amabile也发现社会因素对创造力的影响并非都是积极的,在

社会因素中存在着“创造力的杀手(如在监督下工作、限制反应以获得好评和物质奖励等)”,这些“杀手”会限制个体的创造力。

2.4.1 创造力的家庭环境研究

社会心理学对创造力的研究主要包括对影响创造力的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两个方面的研究。创造力家庭环境的研究发现[13],杰出的创造力者通常并不出现在最好的养育环境,相反,多样化的经验有助于克服因习惯性交流而形成的诸多限制,挑战性的经验可以增强自己在面对困难时持之以恒的能力。Sulloway(1996)[18]发现,出生次序、儿童的反叛与反常规倾向往往可以预测其成年以后的创造力。研究者们曾试图弄清出生次序为何与高创造力相关,但现有研究远未能得到合理解释。虽然,儿童的反叛与反常规倾向无法确保创造性的工作,但是,许多创造性的人确实具有反叛与拒绝倾向。可以说,出生次序、兄妹人数、年龄差距及家庭倾向和价值取向等家庭因素都与创造力的发展有相关性。

从家庭背景的角度对创造力的性别差异进行的研究发现[19],创造力不存在性别差异,如果存在差异,也是偏见所致。Reis(1999)[7]认为,女性的发展与职业生涯比男性表现得更加多样化,和男性不同的是,女性常常面临着独特的困难且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创造性的工作中去,各种社会关系在女性的创造性工作中起着巨大的影响作用。研究者们从家庭教育的角度对创造力发展进行了实用性研究,如Radin(1982)

认知心理学对创造力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两类研究,即认知过程研究和认知发展研究。创造力的认知过程研究是多方面的,既包括注意、记忆、思维等基本认知过程的研究,也包括技巧、策略、元认知等认知策略的研究。实际上,它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融为一体的研究。研究表明,作为认知内容的知识在创造性认知中发挥双重的作用:其一,当个体在解

王映学等:创造力的心理学研究进展与研究取向 491

提出了对儿童创造力的发展有积极作用的四种教育方式[1]:①对规定和限制做出解释,允许孩子参与;②适时把对孩子的期望表达出来,运用恰当的惩罚手段;③给孩子提供丰富的玩具、材料;④家长能参与孩子学习方面的活动。

2.4.2 创造力的学校环境研究

关于学校教育环境对创造力的培育和发展所起的作用,国内外普遍认为,创造性天才在儿童早期就出现了,教育对他们的影响是有限的。但是,更多研究人员确信,系统的教育对

创造力的发展是有重要影响的。张庆林等人(2002)[1]从教育思想、教学方法、课程结构、教育中的人际关系、教育评价及教育环境等方面较为全面地进行了总结,认为学校教育对创造力发展起着积极的影响作用。但是,学校教育对创造力的影响也有不利的情况,例如,学校所进行的多数测验主要反映的是求同思维而与求异思维格格不入,当儿童给苹果涂上黑色而招致教师的训斥,例证。

Dudek等人(1994)现[20],,这些差异与;在很大差异,课堂即时环境(immediateclassroomenvironment)对学生的发散思维也有影响。一些常见的课堂环境变量(如测试活动)会阻碍学生的创造力,但在不受约束的游戏活动中,学生的创造力又会表现出来。Osborn(1953)[13]提出的“头脑风暴法”,最初是用来在团体问题解决中鼓励个体创造性观点的技术,这是在从个体之间(interpersonal)而非从个体内部(intrapersonal)过程引发创造力。但是,Rickards&De2Cock(2003)[7]研究了头脑风暴法后认为,至少从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角度讲,头脑风暴法效用甚微。从创造性的实践可知,个体独自工作也许比在团体中会生成更多更好的观点。可见,还没有充足的理由来支持“头脑风暴法”式的创造力培养途径。

足与低效。创造力不仅是一种个体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

心理学家们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很多,例如,社会因素在何种程度上影响着个体的创造力形成、发展及体现?心理学对个体创造力的数以千计的研究有助于对个体的人格特征进行有效干预吗?教育又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有效干预个体创造力的培养?心理学研究在何种程度上才能够做到对创造性人才的预测性研究而不仅仅是论证性研究?回答这些问题确实有助于研究者们对创造力的许多理论问题作深刻理解,以进一步促进创造力的应用研究。3.3 提倡创造力的多学科、多视野协同研究

从20世纪90年代起,研究者们越来越重视从个体内外系统多层面对创造力进行研究。Amabile,2001)[5,21]认为创果,(创造力)多视野的研究取向正在一方面,研究者们充分利用生理学、,大胆探索创造力的内在过程和内在机制;另一方面,也很关注从个体到社会、显性到隐性、内部到外部的创造力的各个层面的影响因素,并努力用现代统计方法来揭示它们之间的复杂关系。在研究内容上,研究者们既注重对创造力认知过程的考察,也重视对创造力结果的研究;既重视内系统,也注意外系统的影响;既注重单一因素的考察,更注重复合因素的影响。在研究方法上,研究者们既重视实证的研究,也不排除非实证的研究;既采用实验室研究,也采用准实验研究和现场研究的方法;既接受单学科研究方法(unidisciplinaryapproaches),更重视多学科研究方法(multidisci2plinaryapproaches)。另外,心理学家们在创造力的研究中提出的内隐理论、外显理论及投资理论等就是创造力研究走向协同融合的例证。

4 参考文献

1张庆林,Sternberg,R.J.等.创造性研究手册.成都:四川教育出版

3 创造力的研究取向

3.1 应进一步加强创造力的纵向研究

社,2002:4-5,362-371

2[美]阿瑞提著(钱岗南译).创造的秘密.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26-353

[美]Guilford,J.P.著(施良方等译).创造性才能———它们的性质、

现有的大部分研究大多是创造力的横向研究,如创造力与智力、创造力与人格及社会环境等,对创造力的纵向研究远

远不够。Feist&Runco(1993)[7]查阅了1969-1989期间《创造性行为杂志》的期刊内容后发现,研究者对创造力的人格研究在减少,而对创造力的社会研究和教育研究在增加;在

1960~1991期间出版的大约9000种有关创造力的著述中,

用途与培养.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1-12

4Amabile,T.M.TheSocialPsychologyofCreativity.NewYork:Sp2ingerr-Verlag,1983:26-27,159-185

5转引自武欣、张厚粲.创造力研究的新进展.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1997,139(1):13-18

678

Sperry,R.W.Thegreatcerebralcommissure.Sd.Amer.,210,1964:42-52

Runco,M.A.Creativity.Annu.Rev.Psychol.,2004,55:657-687Martindale,C.,Hasenfus,N.EEGdifferencesasafunctionofcreativ2ity,stageofthecreativeprocess,andefforttobeoriginal.Biol.Psy2chol.,1978,6:157-679

Rothenberg,A.Creativity,mentalhealth,andalcoholism.Creat.Res.J,1990,3:179-201

10Guilford,J.P.Creativity.AmericanPsychologist,1950,5:444-45411Barron,F.,Harrington,D.M.Creativity,Intelligence,andPersonali2ty.Annu.Rev.Psychol.,1981,32:439-476

12Sternberg,R.J.,Lubart,T.I.InvestinginCreativity.AmericanPsy2chologist,1996,5199(7):677-688

也体现出类似的增减现象。这说明,创造力的横向研究,如创造力的人格研究等有递减的趋势。创造力的纵向研究着力要回答的问题是:在个体的生命历程中(从儿童期到少年期再到成人期),创造力到底是如何发展的?这方面的研究还存在着研究数量相对较少、研究跨度较短的问题。现有的横向研究不足以让人们了解创造力发生、发展的全貌,所以,研究者们应进一步加强创造力的纵向研究。

3.2 应进一步促进创造力的应用研究

虽然有关创造力的理论研究还很不够,但恰恰是创造力理论研究上的滞后与不足又导致了创造力应用研究的严重不

(下转第481页)

李永鑫等:工作倦怠研究的新趋势

agement,2002,8:163-187

16SavickiV.BurntouacrossThirteenCultures:StressandCopinginChildandYouthCareWorkers.Westport:PraegerPublishers,200217VerhoevenC,KraaijV,&JoekesK,etal.Jobconditionsandwell2ness/healthoutcomesinDutchsecondaryschoolteachers.PsychologyandHealth,2003,18(4):473-487

18SchutteN,ToppinenS,KalimoR,etal.ThefactorialvalidityoftheMaslachBurnoutInventory2GeneralSurvey(MBI2GS)acrossoccupa2tionalgroupsandnations.JournalofOccupationalandOrganizationalPsychology,2000,73:53-66

19IversonRD,OlekalnsM,&ErwinPJ.Affectivity,organizationalstressors,andabsenteeism:acausalmodelofburnoutanditsconse2quences.JournalofVocationalBehavior,1998,52:1-23

20RoweMM.Skillstraininginthelong2termmanagementofstressand

 481

occupationalburnout.CurrentPsychology,2000,19(3):215-22821WestmanM,EtzionD.Theimpactofvacationandjobstressonburnoutandabsenteeism.PsychologyandHealth,2001,16:595-606

22EtzionD.Annualvacation:durationofrelieffromjobstressorsandburnout.Anxiety,StressandCoping,2003,16(2):213-22623李永鑫,吴明证.工作倦怠的结构研究.心理科学,2005,28(2):454-457

24李永鑫.工作倦怠及其测量.心理科学,2003,26(3):556-55725李永鑫,张阔,赵国祥.教师工作倦怠研究综述.心理与行为研

究,2005,3(3):234-238

26李超平,时勘..心理学

报,2003,35(5):677-684

Nei,Kuo

2

1of&Behavior,He′nanUniversity,Kaifeng,475004)2ofSocialPsychology,NankaiUniversity,Tianjin,300072)

Abstract Jobisoneofthehottopicsonorganizationalbehavioralandhumanresourcesmanagement.Therearefournewtrendsinjobburnoutresearch.First,theresearchhaschangedgraduallyfrompassive“jobburnout”topositive“jobengagement”;Second,thedomainofburnoutresearchhasbeensupplementedandenlarged;Third,moreandmoreattentionhasbeenpaidtocross2occupationandcross2cultureburnoutresearch;Finally,integrationresearchandinterventionresearchhaveemerged.ThearticlealsogivessomesuggestionastofutureburnoutresearchinChina.

Keywords:burnout,emotionalexhaustion,depersonalization,reducedpersonnelaccomplishment(上接第491页)

13Simonton,D.K.Creativity:Cognitive,Personal,Developmental,and

SocialAspects.AmericanPsychologist,2000,55(1):151-15814Torrance,E.P.Alongitudinalexaminationofthefourth-gradeslump

increativity.GiftedChildQuarterly,1968,12:195-199

15Raina,M.K.MostdeartoalltheMuses:mappingTagorearnnet2

worksofenterprise.Great.Res.J.,1997,10:153-173

16Smith,K.L.R.,Michael,W.B.,Hocevar,D.Performanceoncre2ativitymeasureswithexamination-takinginstructionsintendedtoin2ducehighorlowlevelsoftestanxiety.Great.Res.J,1990,3:265-280

17Amabile,T.M.TheSocialPsychologyofCreativity.NewYork:Sp2ingerr-Verlag,1983:159-185

18Sulloway,F.Borntorebel.NewYork:Pantheon,1996:76

19Harrington,D.M.,Block,J.,Block,J.H.Predictingcreativityin

preadolescencefromdivergentthinkinginearlychildhood.J.Person2al.Soc.Psychol.,1999,45:609-623

20Dudek,S.Z.,Strobel,M.G.,Runco,M.A.Cumulativeandproximal

influencesofthesocialenvironmentoncreativepotential.J.Genet.Psychol.,1994,154:487-499

21Amabile,T.M.BeyondTalent:JohnIrvingandthePassionateCraftof

Creativity.AmericanPsychologist,2001,56(4):333-336

TheProgressandTrendsofPsychologicalResearchonCreativity

WangYingxue,KouDongquan,ZhangDajun

(ResearchInstituteofEducationScience,SouthwestUniversity,Chongqing,400715)

Abstract Man’sunderstandingofcreativitymadeprogressbecauseofthegreatresearchcontributionsofphilosophy,physiology,brainscienceandpsychology.Thegreatestcontributionwasmadebytheresearchofpsychology.Thearticleexpoundedtheprogressofpsy2chologicalresearchfromtheperspectivesofphysiologicalpsychology,psychometrics,cognitivepsychologyandsocialpsychology,andindicatedthatasanimportantdirection,longitudinalresearchoncreativityandtheresearchonitsapplicationshouldbestrengthened,andmulti2perspectiveandmulti2disciplinaryapproachesshouldbepromoted.

Keywords:creativity,progressofresearch,trendsofresearch,psychologicalresearch


相关内容

  • 创造力研究心理学领域的四个研究方向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总第22014年第1期(41期) 61 创造力研究:心理学领域的四种取向 2 ,贾绪计1,林崇德1 (北京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发展心理研究所,北京 11.00875: )潍坊医学院 心理学系,潍坊 22.61053 摘要]而这一意义的实现要以人们对 [ 创造力研究对于社会 ...

  •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
  • D.奥利瓦 7.在泰勒看来,课程开发的出发点是( ) A.确定教育目标 B.选择教育经验 C.组织教育经验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 D.评价教育计划 分,共30分) 8.与课程教材的结构体系相匹配,在教学设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 计上,布鲁纳主张( ) 合题目要求 ...

  • 课程论与教学评价---第三节 课程实施
  • 第三节 课程实施 主要内容: 一.课程实施的涵义 随着人们对"只要课程变革计划完善就可以自然地在实施过程中达到预期结果"的假设受到普遍质疑的时候,对"课程实施"问题的研究日益引起人们浓厚的兴趣.课程实施作为研究的焦点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其直接起因 ...

  • 第三章课程目标与内容
  • 第三章 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 教学目标: 理解课程目标的内涵.取向及其确定的依据: 掌握课程内容的取向及其选择与组织原则: 了解当代小学教育课程的目标与课程内容. 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确定课程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课程目标有助于指明课程编制工作的方向,有助于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并可作为课程实施的依 ...

  • 心理学论文选题
  • 论文选题方向如下 (一).心理学基本理论 (二).人格心理学 (三).认知与实验心理学 (四).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五).中国人心理与行为研究 (六).社会心理学部分 (七).变态心理学 (八).学校心理辅导 (九).健康心理学 (十).心理学史 (十一).生理心理学 (十二).脑与认知 (十三). ...

  • 攀比行为分析
  • 姓名:刘瑶 学号: 班级:经济与管理学院 宜宾学院 组 织 行 为 学 论 文 111401011 11级1班 基于归因理论分析大学生攀比行为 经济与管理学院2011级1班 刘瑶 学号:111401011 摘要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攀比作为一种古已有之的社会现象目前已经愈 ...

  • 心理测试方法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 摘 要 在国际市场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中,要想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并实现自身的稳健发展,就需要提高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而将心理测试方法运用于人力资源管理中,能够为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奠定基础,进而通过对人力资本潜力的充分挖掘与利用来提升企业的经 ...

  • 积极组织心理学
  • 积极组织行为学 积极组织行为学是组织行为学科在21世纪才兴起的新的研究领域, 由鲁森斯于2002年正式提出, 强调对人类心理优势的开发与管理.与传统组织行为学将研究领域的重点放在解决管理者和员工的机能失调.冲突.工作压力等问题上所不同的是, 积极组织行为学将研究重点放在如何采取积极的方法和怎样发挥员 ...

  • 教育学基础复习资料
  • <教育学基础>复习资料 第一章 教育学基础 1.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个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3 2.教育的三种基本要求: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5 3.三要素之间的关系:既相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