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学习再学习

学习 学习 再学习

——大力弘扬终身学习、勤奋学习、学以致用的学风

授课目的:使广大党员明确在知识经济时代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坚持勤奋学习对于个人能力提升、完成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重要性,进一步强化学以致用的实践意识,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军政兼通、指技合一的高素质新型军事指挥人才。

授课提纲:

一、 弘扬终身学习、勤奋学习、学以致用的必要性

二、 坚持终身学习、勤奋学习、学以致用的主要内容

三、 实现终身学习、勤奋学习、学以致用的基本途径

授课时间:40分钟

授课人:二队 闫芳

授课内容:

“勤奋好学、学以致用”是胡锦涛总书记大力倡导的八个方面良好风气的首要内容,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基本要求,是每名党员干部乃至广大官兵都必须解决好的终身课题。

人类历史上的任何发展进步都离不开学习。

一、 弘扬终身学习、勤奋学习、学以致用的必要性

(一)学习是发展的根本。

整体而言

1、学习是人类生命延续之根。纵观人类历史不难发现,我们祖先所有的生存本领、各项技能都是在学习中获取、在学习中提高的。从野果充饥到耕种百草,从茹毛饮血到钻木取火,从原始狩猎到使用工具,从栖息洞穴到建筑房屋,无一不是在学习中完成的。不可想象,没有学习,没有生存能力的提高,人类今天会是什么样子。

2、学习是人类文化繁荣之根。文化是由肢体交流、语言沟通、文字传播逐步发展起来的。特别是人类在实践中学习发明了文字,这才使五千年的文明更加有据可查。而考古学家估计的人类本应有一百万年的历史,现今我们却只有五千年的记载。最早的99万5000多年,人类进步非常缓慢,几乎处于停滞,恰恰是文字的发明,打开了人类学习的大门。

3、学习是人类社会进步之根。从张衡创造发明的浑天仪、地动仪,祖冲之推算出的圆周率,到“四大发明”。从达尔文的进化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到瓦特发明改进蒸汽机以及爱迪生的许多重要发明等,这所有的一切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成果,有哪一个能离开学习?

个体而言,

1、学习是人本能的需求。作为高级动物,人有意识、有思想,因此不仅仅满足于果腹和低级欲求,还需要用知识充实头脑,满足一切高级的精神需求。明代大文学家方孝孺说:“人可不食也,不可不学也。不食则死,死则已;不学则入于禽兽而不自知也。人与其禽兽也,毋宁死。”

学习,是人在与自然界的融合中,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提高认识、总结经验、积累方法、凝聚智慧的过程。是学习的本能,推动着人类个体素质的提高。

2、学习是人本身的需求。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其实就是指知书明理、通情达理、守法讲理。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我们对客观事物有着怎样的认识与见解,决定用怎样的方式去处理和对待,都是与我们的知识结构和综合素养挂钩的。目光远大、心胸宽广、道德高尚的人,通常也会是一个知识渊博的人。

3、学习是人本职的需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岗位,热爱本职,就必须明确本职需求,有自己的看家本领。现代社会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提出更高的科学文化知识的要求,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技能,才能做到思想先进、能力长进、工作上进、事业前进。

正因为如此,古今中外对于学习的倡导一直不曾停歇。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在《劝学》中详细论述了学习的目的、意义、态度和方法。写道:“学不可以已。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终身教育的展望》一文中指出,“学习和工作应该是人从生到死连续不断的过程”、“学习是一辈子都要面对的课题”,强调“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胡主席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

务,如果我们的领导干部不抓紧学习、不抓好学习,不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就难以完成肩负的历史责任,甚至难以在这个时代立足。

我国民间也有许多劝学的格言,如“为人不怕衣衫破,就怕肚里没有货”,“阳光照亮世界,知识照亮人生”,“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等,都充分说明学习的重要性。我军先进典型杨业功,把学习当作生命的全部,即使在癌症住院期间,仍坚持完成自己的硕士毕业论文。他曽这样说道:“工作要干好,学习不能丢。新军事变革风起云涌,一名现代军事指挥员,要提高打赢未来战争的本领,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

从根本上说,党的活力来自于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党员队伍,就要不断加强党员作风建设,大兴学习之风。通过创建学习型政党,培养知识型党员,全面提高党员队伍综合素质,推进可持续发展。因此,全体党员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身作则,带头学习,推动学习型军营的建设和知识型党员的培养,为党的和谐发展提供人才储备和知识储备。通过建设学习型政党,树立终身学习、共同学习的理念,提高党员持续学习的能力。把“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贯穿于教学训练的全过程,把落实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基层建设的全过程,把“学习、学习、再学习”的要求落实到构建和谐军营的全过程。

(二)

二、坚持终身学习、勤奋学习、学以致用的主要内容

(一)三者是一个不可分离的有机整体

从时间跨度、投入深度、最终用途三个角度阐述学习。

(二)把学习的落脚点放在实践环节

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不可取的,而脱离了以实践为目的的理论是空洞的、无意义的。读书的目的不外乎两点:一是求知做学问,二是悟道学做人。求知用八个字概括:钻研、积淀、提炼、升华,悟道用八个字概括:洗礼、修身、养性、善行。孔子认为,学习的最高境界是自我求知与自我修养。作为唯物主义者,我们要解决好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问题,作为共产党员,我们当前的任务就是要努力学好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用先进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许多事实证明,人头脑中的思想阵地如果不用正确的理论去占领,就会被错误的思想所填充,这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却至关重要,不容有失。

(三)做到“三个确保”

1、确保学习的持久性。

常言道“打铁还需自身硬”。党员仅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备发挥作用的本领。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终身学习的时代,要求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军营、学习型政党。作为党员,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学习贯彻中身体力行、做持久学、深入学的表率,以自己的模范行动,组织、影响和带动广大群众一起学、互相学。实际工作中,我们有的同志对于学习“说起来重要,学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放不下架子,

坐不热凳子,耐不住性子。有的把学习当负担,知识老化,不思进取,浅尝辄止,不求甚解。以这种态度对待学习,势必无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何谈适应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需求?因此,每名党员都应坦率地承认自己的不足,扎实地提高自己的能力。老实做人,老实学习。要“不待扬鞭自奋蹄”,把学习当作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来认识,孜孜以求之。唯有如此,才能始终激励自己保持勤奋学习、终身学习的热情,实现知识的持续更新。

2、确保学习的深入性。

树立终身学习、学以致用之风,要求党员干部一方面注重各种知识的积累,努力提高吸取知识特别是新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加强自身主观世界的改造,提高观察问题、认识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道德的纯洁性。 全体党员要把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与抵御各种错误思潮结合起来,与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结合起来,与树立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与牢固确立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军魂”意识结合起来,自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永葆共产党员本色。

要把学习作为一项紧迫任务,带头加强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武装自己,不断提高全面素质。

认真学习党的重要理论和本职工作必须的知识技能,学习反映社会与时代进步的现代经济、科技、法律等知识。并通过学习,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拓展思路。最终

把学习的东西转变为做好工作的高潮本领,转变为加强修养的有效武器,转变为认识问题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通过深入学习,提高党员的理论素养和知识水平,落实到解决部队建设的热点难点问题的能力上。

3、确保学习的实践性

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有一段话说得很好:“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

胡锦涛同志也曾指出:“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只有同指导实践相结合,才能把理论学深学透。”

这些论述告诉我们,“解释世界”是需要的,也是一种能力。但是,停留于此远远不够,只有“能动地改造世界”,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最高境界。我们党领导亿万人民正在进行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前无古人的创造性实践。要把这一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更要注重在实践中不断创造和总结经验,按客观规律办事。也就是说,党员加强学习,提高本领,不仅要向书本学,还要积极投身部队实践,在实践中获取真知,增长才干。

关于学习理论,江泽民同志也曽在重要场合发表讲话,向各级干部和全党同志提出殷切希望:“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强调不仅党的高级干部要学习,各级干部和全党同志都要加强学习,还要通过我们以身作则的实际行动,努力把勤奋好学的风气推广到全社会。”这就明确了提倡好学之风的对象不仅是领导干部,更是广大党员,乃至全体民众。同时回答了三个问题:学习的目的(为了更好地应用于实践),学习的内容(世间一切的知

识),学习的途径(在实践中不断地加深学习)。我军正面临着发展转型、军事变革和跨越式发展等多重任务。确保打得赢不变质,关键是要有高素质的军事和政工人才,要培养一批专家型的基层干部。专家型不一定是高学历,但一定要是精通指挥打仗、善于开展政治工作的各类尖子。而这些人才靠什么来造就?就是“终身学习、学以致用”。

我们党历来是一个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党。在每一个重大历史关头,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中央都要号召全党同志加强学习。而每次这样的学习热潮,都会推动我们的事业出现大变化、大发展。这是我们党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

一百年来,中国的命运所以发生这样大的变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人民在面临民族危亡的逆境中奋起抗争,睁开眼睛看世界,寻求科学的理论、先进的知识和救国救民的道路。中国共产党人学习并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领导人民实现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变革。历史给我们揭示了一条千真万确的真理:我们党要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始终坚持学习,并把学到的科学理论与先进知识用于中国的实际,不断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在谈到进一步端正学风,努力把全党的学习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的问题时,江泽民提出了五点要求:一是要坚持以研究中国的实际问题为中心;二是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三是要坚持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四是要坚持学习一般知识与学习专门知识的统一;五是要坚持自主创新同借鉴外国的有益知识和经验相结合。

实现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从长远看,关键在一大批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年轻干部要尽快成长起来,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只有勤奋学习,深入实际,努力吸收各种知识营养,在艰苦的锻炼中成长和提高起来。他说,我们未来的领导干部和建设人才,要从现在的青少年一代中产生。因此,通过全党的学习,带动广大青少年刻苦

学习,是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和后继有人的一件大事。全党都要做这项工作,高级干部更要带头做。全社会的学习风气大大加强了,中华民族就大有希望。

三、实现终身学习、勤奋学习、学以致用的基本途径

(一)学会用“心”去学

1、树立学习的雄心。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人总是要有点雄心壮志的。古往今来,但凡有作为者,必有大志气。诸葛亮满腹诗书,胸怀天下,辅佐刘备帮蜀国三分天下;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铮铮誓言尤响彻耳边;毛泽东青年时就立下“为改造中国而读书”的大志。我们虽无法媲美伟人,但作为党员,也应树立学习的目标追求,立志超越,勤奋好学。

2、培养学习的渴望。美国教育学家克里斯托弗有句名言:“检验一个人所受教育的标准,就是看他对自己无知的程度心中有没有树。”实际上,往往越爱学习的人,会越虚心求学,越对知识充满敬畏,也越虚心渴望学习。民间俗语:“饱满的谷穗,总是把自己的头压得很低。”我们要学而知不足,不要无知者无畏。

有报告指出:农业经济时代,只要7-14岁接受教育,就足以应付以后40年的工作所需;工业经济时代,需要5-22岁均接受教育;进入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知识经济时代,

则要求把12年的学校义务教育延长为80年制的终身教育。毛泽东同志曾说过:“知识的问题是科学的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胡总书记指出:“我们正处在知识创新时代,终身学习时代,不懂得不熟悉的东西很多。即使是过

去懂得熟悉的知识也有一个不断更新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保持谦虚美德、忧患意识,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热衷于学习,才能适应工作需要,不为时代所淘汰。

3、铸造学习的恒心。学习,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一个终身的任务。人称“国学大师”、“学界泰斗”的北大教授季羡林先生,在住院养病期间,仍手不释卷、笔耕不辍,写下了《病榻杂记》,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的治学格言,堪为我们青年一代学习的典范。我们中有不少人,对于自学感到没有时间,没有毅力,其实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氺,都是挤出来的。鲁迅先生曽说自己就是用别人喝咖啡的时间来学习的。至于自学成才的事例,更是不胜枚举,大发明家爱迪生一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学,所有的发明成果都依靠自学完成。而我国汉代孙敬“头悬梁”、战国苏秦“锥刺股”,晋朝孙康“映雪借光”,西汉匡衡“凿壁偷光”等典故,都是我们自幼耳熟能详的。古人勤奋学习的故事一直以来被传为佳话,我们现在的条件远远高于他们所处的时代,大可不必去“借光”、“偷光”,物质条件的极大丰富下,最缺少的就是“下苦功”。

4、积淀学习的厚度。宋代教育家朱熹把学习方法总结为“三到”——心到、眼到、口到;鲁迅先生总结学习要有“三性”——目的性、灵活性、广泛性;茅盾先生总结出“三式读书法”——第一遍鸟瞰式,形成初步印象,第二遍精读式,品味作品妙处,第三遍消化式,汲取文中精华。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教育我们深入学习要多问、多思、多研究,带着问题找答案,用问题牵引促进学习深

化。爱因斯坦上中学时就提出两个深奥的问题:一是如果人跟着光的速度跑,会出现什么现象;二是如果人坐在电梯里,以自由落体的速度下降,会出现什么现象。正是这两个问题的提出,为后来他创造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开启了智慧的大门。

5、开创学习的广度。“处处留心皆学问”。古人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每日三省吾身”、“凡事三思而后行”等论断,都是提醒人们要处处学习、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实际上,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是值得我们学习思考的,有些灵感与创意也是在一闪念和不经意间获得的。只要抱定学习的信念,把学习当作一种习惯,那么我们一定会收获意想不到的精神财富。

(二)加强党性修养。党的创新理论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加强党性修养,改造主观世界,我们要做到“大小并举、宽严相济”。具体说,就是从大处着眼,有大目标,坚定理想信念;同时,从小处入手,注重小节,防微杜渐。懂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道理,警惕“渐变演变,量变质变”的教训,善于“见微知著、小中见大”。并且有容人的气度气量,有坚持原则的浩然正气,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三)培养科学思维。科学思维包括:理性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和辩证思维。思想是一个渐进的东西,需要不断总结和深化认识。美国《未来学家》杂志总结了那些有重大创造成就的天才人物与普通人不同的八种思维方式:从多角度考虑问题、使自己的思维形象化、对事物持有疑

问、能进行独创性的组合、能在各种事物之间建立联系、能从相互对立的角度思考问题、经常在平淡中发现神奇、永远对新生事物兴趣盎然。同志们,对照以上,我们能占几种?

科学的思维方式是一把珍贵的“金钥匙”,而学习、修养、思维、能力这些因素是紧密联系的,是综合素质的体现。学会了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无异于为我们个人的发展和党的伟大事业提供巨大的助力。何乐而不为呢?

(四)不忘求实创新。许多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求实创新更是如此,有许多主客观的阻力和障碍。最大的应该是来自于习惯和惰性的阻力,以及书本和权威的阻力,还有就是利益的,等等。有时我们以为书本上的都是正确的,有时我们以为习惯了的都是有道理的,这些都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陈云同志曾说“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当习惯与现实不符时,我们要改变习惯而不是规避现实;当书本与现实发生矛盾时,我们要修改书本而不是盲听盲信。

所以,在具体工作实践中,要做到求实创新,一是要贴近实际,把这个作为基本点;二是要盯着问题,把这个作为着力点;三是要争先创秀,这就是动力点。

求实创新是一种高贵的品质,是一种可贵的精神,是对事业最高标准的无尚追求。最后,衷心地祝愿同志们能坚持终身学习搭建进步之梯,勤奋学习拓宽事业之路,学以致用收获成功喜悦。

(五)提高文化层次,完善知识结构。切忌心浮气躁、照搬照抄,要注重涉猎各方面有用的知识,构建适合自己的比较广博而实用的科学文化知识结构,才能在对部队建设的全局问题上实现驾驭和超越,从而提升工作能力。

(六)善于在实际工作中和本职岗位上总结和提高。胡锦涛通知强调指出,只有同指导实践相结合才能把理论学深学透。我们学习钻研理论问题,一定不能围绕理论本身原地打转,要与工作实践和本职岗位紧密结合,跟工作对象的特点紧密结合,从群中中汲取营养、获得灵感,才能不走或少走弯路,提升成功率。

(七)紧跟时代步伐学习。进入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国内外形势变幻不定,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必须按照全球化要求,在思想上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正确认识世界发展潮流和自身发展趋势,根据实践的发展和现实需求,适时做出调整。结合工作岗位开展学习。

(八)学习的主要任务是“学会学习”。学习型组织理论认为,学会“学习”比学什么都重要。这主要是指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中提出终身学习的四大支柱:学习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其中第一条就是学会学习。这就要求我们转变学习观念,革新培训模式。部队建设日新月异,军事科技迅猛发展,不能满足于“学过了”、“知道了”,必须要形成持续学习、努力学习、自主学习的动力,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学以致用。

学习 学习 再学习

——大力弘扬终身学习、勤奋学习、学以致用的学风

授课目的:使广大党员明确在知识经济时代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坚持勤奋学习对于个人能力提升、完成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重要性,进一步强化学以致用的实践意识,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军政兼通、指技合一的高素质新型军事指挥人才。

授课提纲:

一、 弘扬终身学习、勤奋学习、学以致用的必要性

二、 坚持终身学习、勤奋学习、学以致用的主要内容

三、 实现终身学习、勤奋学习、学以致用的基本途径

授课时间:40分钟

授课人:二队 闫芳

授课内容:

“勤奋好学、学以致用”是胡锦涛总书记大力倡导的八个方面良好风气的首要内容,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基本要求,是每名党员干部乃至广大官兵都必须解决好的终身课题。

人类历史上的任何发展进步都离不开学习。

一、 弘扬终身学习、勤奋学习、学以致用的必要性

(一)学习是发展的根本。

整体而言

1、学习是人类生命延续之根。纵观人类历史不难发现,我们祖先所有的生存本领、各项技能都是在学习中获取、在学习中提高的。从野果充饥到耕种百草,从茹毛饮血到钻木取火,从原始狩猎到使用工具,从栖息洞穴到建筑房屋,无一不是在学习中完成的。不可想象,没有学习,没有生存能力的提高,人类今天会是什么样子。

2、学习是人类文化繁荣之根。文化是由肢体交流、语言沟通、文字传播逐步发展起来的。特别是人类在实践中学习发明了文字,这才使五千年的文明更加有据可查。而考古学家估计的人类本应有一百万年的历史,现今我们却只有五千年的记载。最早的99万5000多年,人类进步非常缓慢,几乎处于停滞,恰恰是文字的发明,打开了人类学习的大门。

3、学习是人类社会进步之根。从张衡创造发明的浑天仪、地动仪,祖冲之推算出的圆周率,到“四大发明”。从达尔文的进化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到瓦特发明改进蒸汽机以及爱迪生的许多重要发明等,这所有的一切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成果,有哪一个能离开学习?

个体而言,

1、学习是人本能的需求。作为高级动物,人有意识、有思想,因此不仅仅满足于果腹和低级欲求,还需要用知识充实头脑,满足一切高级的精神需求。明代大文学家方孝孺说:“人可不食也,不可不学也。不食则死,死则已;不学则入于禽兽而不自知也。人与其禽兽也,毋宁死。”

学习,是人在与自然界的融合中,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提高认识、总结经验、积累方法、凝聚智慧的过程。是学习的本能,推动着人类个体素质的提高。

2、学习是人本身的需求。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其实就是指知书明理、通情达理、守法讲理。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我们对客观事物有着怎样的认识与见解,决定用怎样的方式去处理和对待,都是与我们的知识结构和综合素养挂钩的。目光远大、心胸宽广、道德高尚的人,通常也会是一个知识渊博的人。

3、学习是人本职的需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岗位,热爱本职,就必须明确本职需求,有自己的看家本领。现代社会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提出更高的科学文化知识的要求,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技能,才能做到思想先进、能力长进、工作上进、事业前进。

正因为如此,古今中外对于学习的倡导一直不曾停歇。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在《劝学》中详细论述了学习的目的、意义、态度和方法。写道:“学不可以已。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终身教育的展望》一文中指出,“学习和工作应该是人从生到死连续不断的过程”、“学习是一辈子都要面对的课题”,强调“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胡主席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

务,如果我们的领导干部不抓紧学习、不抓好学习,不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就难以完成肩负的历史责任,甚至难以在这个时代立足。

我国民间也有许多劝学的格言,如“为人不怕衣衫破,就怕肚里没有货”,“阳光照亮世界,知识照亮人生”,“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等,都充分说明学习的重要性。我军先进典型杨业功,把学习当作生命的全部,即使在癌症住院期间,仍坚持完成自己的硕士毕业论文。他曽这样说道:“工作要干好,学习不能丢。新军事变革风起云涌,一名现代军事指挥员,要提高打赢未来战争的本领,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

从根本上说,党的活力来自于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党员队伍,就要不断加强党员作风建设,大兴学习之风。通过创建学习型政党,培养知识型党员,全面提高党员队伍综合素质,推进可持续发展。因此,全体党员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身作则,带头学习,推动学习型军营的建设和知识型党员的培养,为党的和谐发展提供人才储备和知识储备。通过建设学习型政党,树立终身学习、共同学习的理念,提高党员持续学习的能力。把“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贯穿于教学训练的全过程,把落实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基层建设的全过程,把“学习、学习、再学习”的要求落实到构建和谐军营的全过程。

(二)

二、坚持终身学习、勤奋学习、学以致用的主要内容

(一)三者是一个不可分离的有机整体

从时间跨度、投入深度、最终用途三个角度阐述学习。

(二)把学习的落脚点放在实践环节

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不可取的,而脱离了以实践为目的的理论是空洞的、无意义的。读书的目的不外乎两点:一是求知做学问,二是悟道学做人。求知用八个字概括:钻研、积淀、提炼、升华,悟道用八个字概括:洗礼、修身、养性、善行。孔子认为,学习的最高境界是自我求知与自我修养。作为唯物主义者,我们要解决好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问题,作为共产党员,我们当前的任务就是要努力学好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用先进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许多事实证明,人头脑中的思想阵地如果不用正确的理论去占领,就会被错误的思想所填充,这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却至关重要,不容有失。

(三)做到“三个确保”

1、确保学习的持久性。

常言道“打铁还需自身硬”。党员仅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备发挥作用的本领。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终身学习的时代,要求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军营、学习型政党。作为党员,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学习贯彻中身体力行、做持久学、深入学的表率,以自己的模范行动,组织、影响和带动广大群众一起学、互相学。实际工作中,我们有的同志对于学习“说起来重要,学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放不下架子,

坐不热凳子,耐不住性子。有的把学习当负担,知识老化,不思进取,浅尝辄止,不求甚解。以这种态度对待学习,势必无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何谈适应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需求?因此,每名党员都应坦率地承认自己的不足,扎实地提高自己的能力。老实做人,老实学习。要“不待扬鞭自奋蹄”,把学习当作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来认识,孜孜以求之。唯有如此,才能始终激励自己保持勤奋学习、终身学习的热情,实现知识的持续更新。

2、确保学习的深入性。

树立终身学习、学以致用之风,要求党员干部一方面注重各种知识的积累,努力提高吸取知识特别是新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加强自身主观世界的改造,提高观察问题、认识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道德的纯洁性。 全体党员要把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与抵御各种错误思潮结合起来,与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结合起来,与树立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与牢固确立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军魂”意识结合起来,自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永葆共产党员本色。

要把学习作为一项紧迫任务,带头加强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武装自己,不断提高全面素质。

认真学习党的重要理论和本职工作必须的知识技能,学习反映社会与时代进步的现代经济、科技、法律等知识。并通过学习,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拓展思路。最终

把学习的东西转变为做好工作的高潮本领,转变为加强修养的有效武器,转变为认识问题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通过深入学习,提高党员的理论素养和知识水平,落实到解决部队建设的热点难点问题的能力上。

3、确保学习的实践性

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有一段话说得很好:“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

胡锦涛同志也曾指出:“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只有同指导实践相结合,才能把理论学深学透。”

这些论述告诉我们,“解释世界”是需要的,也是一种能力。但是,停留于此远远不够,只有“能动地改造世界”,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最高境界。我们党领导亿万人民正在进行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前无古人的创造性实践。要把这一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更要注重在实践中不断创造和总结经验,按客观规律办事。也就是说,党员加强学习,提高本领,不仅要向书本学,还要积极投身部队实践,在实践中获取真知,增长才干。

关于学习理论,江泽民同志也曽在重要场合发表讲话,向各级干部和全党同志提出殷切希望:“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强调不仅党的高级干部要学习,各级干部和全党同志都要加强学习,还要通过我们以身作则的实际行动,努力把勤奋好学的风气推广到全社会。”这就明确了提倡好学之风的对象不仅是领导干部,更是广大党员,乃至全体民众。同时回答了三个问题:学习的目的(为了更好地应用于实践),学习的内容(世间一切的知

识),学习的途径(在实践中不断地加深学习)。我军正面临着发展转型、军事变革和跨越式发展等多重任务。确保打得赢不变质,关键是要有高素质的军事和政工人才,要培养一批专家型的基层干部。专家型不一定是高学历,但一定要是精通指挥打仗、善于开展政治工作的各类尖子。而这些人才靠什么来造就?就是“终身学习、学以致用”。

我们党历来是一个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党。在每一个重大历史关头,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中央都要号召全党同志加强学习。而每次这样的学习热潮,都会推动我们的事业出现大变化、大发展。这是我们党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

一百年来,中国的命运所以发生这样大的变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人民在面临民族危亡的逆境中奋起抗争,睁开眼睛看世界,寻求科学的理论、先进的知识和救国救民的道路。中国共产党人学习并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领导人民实现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变革。历史给我们揭示了一条千真万确的真理:我们党要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始终坚持学习,并把学到的科学理论与先进知识用于中国的实际,不断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在谈到进一步端正学风,努力把全党的学习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的问题时,江泽民提出了五点要求:一是要坚持以研究中国的实际问题为中心;二是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三是要坚持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四是要坚持学习一般知识与学习专门知识的统一;五是要坚持自主创新同借鉴外国的有益知识和经验相结合。

实现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从长远看,关键在一大批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年轻干部要尽快成长起来,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只有勤奋学习,深入实际,努力吸收各种知识营养,在艰苦的锻炼中成长和提高起来。他说,我们未来的领导干部和建设人才,要从现在的青少年一代中产生。因此,通过全党的学习,带动广大青少年刻苦

学习,是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和后继有人的一件大事。全党都要做这项工作,高级干部更要带头做。全社会的学习风气大大加强了,中华民族就大有希望。

三、实现终身学习、勤奋学习、学以致用的基本途径

(一)学会用“心”去学

1、树立学习的雄心。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人总是要有点雄心壮志的。古往今来,但凡有作为者,必有大志气。诸葛亮满腹诗书,胸怀天下,辅佐刘备帮蜀国三分天下;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铮铮誓言尤响彻耳边;毛泽东青年时就立下“为改造中国而读书”的大志。我们虽无法媲美伟人,但作为党员,也应树立学习的目标追求,立志超越,勤奋好学。

2、培养学习的渴望。美国教育学家克里斯托弗有句名言:“检验一个人所受教育的标准,就是看他对自己无知的程度心中有没有树。”实际上,往往越爱学习的人,会越虚心求学,越对知识充满敬畏,也越虚心渴望学习。民间俗语:“饱满的谷穗,总是把自己的头压得很低。”我们要学而知不足,不要无知者无畏。

有报告指出:农业经济时代,只要7-14岁接受教育,就足以应付以后40年的工作所需;工业经济时代,需要5-22岁均接受教育;进入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知识经济时代,

则要求把12年的学校义务教育延长为80年制的终身教育。毛泽东同志曾说过:“知识的问题是科学的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胡总书记指出:“我们正处在知识创新时代,终身学习时代,不懂得不熟悉的东西很多。即使是过

去懂得熟悉的知识也有一个不断更新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保持谦虚美德、忧患意识,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热衷于学习,才能适应工作需要,不为时代所淘汰。

3、铸造学习的恒心。学习,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一个终身的任务。人称“国学大师”、“学界泰斗”的北大教授季羡林先生,在住院养病期间,仍手不释卷、笔耕不辍,写下了《病榻杂记》,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的治学格言,堪为我们青年一代学习的典范。我们中有不少人,对于自学感到没有时间,没有毅力,其实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氺,都是挤出来的。鲁迅先生曽说自己就是用别人喝咖啡的时间来学习的。至于自学成才的事例,更是不胜枚举,大发明家爱迪生一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学,所有的发明成果都依靠自学完成。而我国汉代孙敬“头悬梁”、战国苏秦“锥刺股”,晋朝孙康“映雪借光”,西汉匡衡“凿壁偷光”等典故,都是我们自幼耳熟能详的。古人勤奋学习的故事一直以来被传为佳话,我们现在的条件远远高于他们所处的时代,大可不必去“借光”、“偷光”,物质条件的极大丰富下,最缺少的就是“下苦功”。

4、积淀学习的厚度。宋代教育家朱熹把学习方法总结为“三到”——心到、眼到、口到;鲁迅先生总结学习要有“三性”——目的性、灵活性、广泛性;茅盾先生总结出“三式读书法”——第一遍鸟瞰式,形成初步印象,第二遍精读式,品味作品妙处,第三遍消化式,汲取文中精华。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教育我们深入学习要多问、多思、多研究,带着问题找答案,用问题牵引促进学习深

化。爱因斯坦上中学时就提出两个深奥的问题:一是如果人跟着光的速度跑,会出现什么现象;二是如果人坐在电梯里,以自由落体的速度下降,会出现什么现象。正是这两个问题的提出,为后来他创造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开启了智慧的大门。

5、开创学习的广度。“处处留心皆学问”。古人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每日三省吾身”、“凡事三思而后行”等论断,都是提醒人们要处处学习、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实际上,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是值得我们学习思考的,有些灵感与创意也是在一闪念和不经意间获得的。只要抱定学习的信念,把学习当作一种习惯,那么我们一定会收获意想不到的精神财富。

(二)加强党性修养。党的创新理论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加强党性修养,改造主观世界,我们要做到“大小并举、宽严相济”。具体说,就是从大处着眼,有大目标,坚定理想信念;同时,从小处入手,注重小节,防微杜渐。懂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道理,警惕“渐变演变,量变质变”的教训,善于“见微知著、小中见大”。并且有容人的气度气量,有坚持原则的浩然正气,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三)培养科学思维。科学思维包括:理性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和辩证思维。思想是一个渐进的东西,需要不断总结和深化认识。美国《未来学家》杂志总结了那些有重大创造成就的天才人物与普通人不同的八种思维方式:从多角度考虑问题、使自己的思维形象化、对事物持有疑

问、能进行独创性的组合、能在各种事物之间建立联系、能从相互对立的角度思考问题、经常在平淡中发现神奇、永远对新生事物兴趣盎然。同志们,对照以上,我们能占几种?

科学的思维方式是一把珍贵的“金钥匙”,而学习、修养、思维、能力这些因素是紧密联系的,是综合素质的体现。学会了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无异于为我们个人的发展和党的伟大事业提供巨大的助力。何乐而不为呢?

(四)不忘求实创新。许多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求实创新更是如此,有许多主客观的阻力和障碍。最大的应该是来自于习惯和惰性的阻力,以及书本和权威的阻力,还有就是利益的,等等。有时我们以为书本上的都是正确的,有时我们以为习惯了的都是有道理的,这些都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陈云同志曾说“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当习惯与现实不符时,我们要改变习惯而不是规避现实;当书本与现实发生矛盾时,我们要修改书本而不是盲听盲信。

所以,在具体工作实践中,要做到求实创新,一是要贴近实际,把这个作为基本点;二是要盯着问题,把这个作为着力点;三是要争先创秀,这就是动力点。

求实创新是一种高贵的品质,是一种可贵的精神,是对事业最高标准的无尚追求。最后,衷心地祝愿同志们能坚持终身学习搭建进步之梯,勤奋学习拓宽事业之路,学以致用收获成功喜悦。

(五)提高文化层次,完善知识结构。切忌心浮气躁、照搬照抄,要注重涉猎各方面有用的知识,构建适合自己的比较广博而实用的科学文化知识结构,才能在对部队建设的全局问题上实现驾驭和超越,从而提升工作能力。

(六)善于在实际工作中和本职岗位上总结和提高。胡锦涛通知强调指出,只有同指导实践相结合才能把理论学深学透。我们学习钻研理论问题,一定不能围绕理论本身原地打转,要与工作实践和本职岗位紧密结合,跟工作对象的特点紧密结合,从群中中汲取营养、获得灵感,才能不走或少走弯路,提升成功率。

(七)紧跟时代步伐学习。进入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国内外形势变幻不定,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必须按照全球化要求,在思想上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正确认识世界发展潮流和自身发展趋势,根据实践的发展和现实需求,适时做出调整。结合工作岗位开展学习。

(八)学习的主要任务是“学会学习”。学习型组织理论认为,学会“学习”比学什么都重要。这主要是指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中提出终身学习的四大支柱:学习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其中第一条就是学会学习。这就要求我们转变学习观念,革新培训模式。部队建设日新月异,军事科技迅猛发展,不能满足于“学过了”、“知道了”,必须要形成持续学习、努力学习、自主学习的动力,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学以致用。


相关内容

  • 智慧学习的概念框架与模式设计
  • Vol.24 No.8 2014 智慧学习的概念框架与模式设计* 郭晓珊 郑旭东 杨现民[通讯作者] (江苏师范大学 教育研究院,江苏徐州 221116) 摘要:智慧教育是信息技术与教育发展高度融合而产生的新型教育模式,代表了未来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方向.智慧学校.智慧图书馆等智慧环境的不断建设与完善为 ...

  • 自主学习笔记
  • 一.自主学习的目标 自主学习对施教者提出的基本任务在现代学习社会,施教者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在校学习的学生来说,学校是学习的主要场所和主渠道,教师和校长是最主要的施教者.自主学习要求施教者应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同时辅之以必要而科学合理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使儿童和青少年通过自主学习,学会求知.学 ...

  • 基于在线学习活动的教师研修模式的设计研究
  • 作者:乔爱玲高洁 中国电化教育 2014年01期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860(2013)10-0056-06 网络环境下的教师研修已经成为当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的途径,纵观现有网络学习,无论在支持理念.界面设计,还是在学习资源.学习便利方面,都有了非常大的提升 ...

  • 第2章 网络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
  • 第2章  网络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 本章学习要点: 1.理解教学设计系统理论及其对网络课程的指导作用 2.了解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对网络课程的指导作用 3.了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对网络课程的指导作用 4.理解奥苏贝尔的教学理论及其对网络课程的指导作用 随着Internet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在教育领 ...

  • 影响远程学习者学习动机的因素分析
  • [摘 要] 学习动机是发起和维持学习行为的基本动力,如何有效激发远程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也是提高远程教育效果的重要条件.通过使用学习动机量表和自编的影响因素问卷,对279名远程学习者的动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影响远程学习者学习动机的因素主要有:学习坚持性.学习兴趣.网络课程质量 ...

  • 如何提高在线学习者的自我调节能力_赵福君
  • 第23卷2013年第1期第1期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BINGTUAN EDUCATION INSTITUTE vol. 23No. 1 Feb.2013 如何提高在线学习者的自我调节能力 赵福君 (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兵团教育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3) 摘 要:与传统课堂教学相 ...

  • 基于RSS技术的个性化网络学习策略研究
  • 个性化学习一直是教育者所追求的理想境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所具有的强大交互性和分布式特点为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技术上实现的可能.网络学习为学习者提供了大量个性化学习资源,但学习者经常无法快速准确地找到自己所需的学习资源.而通过RSS技术提供的个性化信息推进服务,可以解决这一问 ...

  • 怎样做学习计划
  • 怎样做学习计划 (一)制订学习计划的重要意义 (1)制订学习计划可以促进学习目标的实现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目标,区别只是在学习目标的内容上,有的比较长远,有的比较短暂. 要实现长远的学习目标,绝非一日之功,必须脚踏实地,有步骤地努力去做才行,因此,从实际出发,安排好学习时间和学习任务就十分必要了 ...

  • 试论教育促进个人的身心发展
  • 摘要:近年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这是我国历史上发展速度最为迅猛的一个时期.在社会发生如此急剧变革的时期,教育作为兴国的根本,必将作为国家政策的重中之重被提上日程.于是,国家相继进行了新一轮的教育改革.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又如何在教学中能有力地促进个人身心的发展呢 ...

  • 学习型组织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 学习型组织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背景 1.21世纪强调"把人作为发展中心"的世纪,人的发展需要学习型组织. 2.21世纪是强调构建"学习型社会"的世纪,学习型社会的大厦,必须有许多学习型组织是基石才能构建,学习型社会必须依托全社会学习型组织的普遍建立,才能逐渐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