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老旧建筑的改造

  城市更新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对城市旧建筑进行必要的改造,是城市更新的具体方式之一。世界城市发展的历史表明,任何国家城市建设大体都经历3个发展阶段,即大规模和新建阶段、新建与维修改造并重阶段以及主要对旧建筑更新改造再利用阶段。西方发达国家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为了改善城市生存环境,让旧城区重赋活力,开始在大城市及城市中心区对大量一般性旧建筑进行改造与更新,把城市中的一般性旧建筑同样看作社会生产、生活和历史发展的载体,重视此类旧建筑在经济、文化和生态层面的价值,通过合理地改造,充分挖掘旧建筑的潜能,避免了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浪费,使旧建筑及其所在的城市区域再现生机。   一、建筑物改造的原因、目的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是针对建筑中的维护机构、空调、采暖、通风、照明、供配电以及热水供应等能耗系统进行的节能综合改造,通过对各个能耗系统的勘察诊断和优化设计,应用高新节能技术及产品,提高运行管理水平,使用可再生能源等途径提高建筑的能源使用率,减少能源浪费,在不降低系统服务质量的前提下,降低能源消耗,节约用能费用。现有建筑物,经过多年使用后,随着技术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可能不能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的需求;社会体制和生产工艺的变革,设计之初的标准和用途都不适应了;由于建筑物设备和生产设备的过时,使用荷载的变化,要求增加设备和负荷;改变建筑物某部位的结构等。一幢建筑结构造价约占其总造价的1/3,改建比新建可省主体结构所花的大部分资金。同时,旧建筑的改造性再利用可减少开发商初期投资(包括拆迁、土建费用等),基地内原有的基础设施可继续利用。由于建设周期短,可让业主尽快投入使用从而获得较大利润,在经济上是非常合算的。旧建筑大多数具有它的地域性特点,是城市文明进程的见证,它们参与了文明进步的过程,是该地区历史和文化的物质载体。以前我们对于具有历史性的建筑采取原样修复的方法,而对于那些非历史性的建筑和历史性较弱的建筑则采取了完全拆除重建新建筑的方法。旧建筑向人们表述了城市发展的历史和延续性,使人们在心灵上得到慰藉,人们在这些旧建筑面前体验到城市发展的历史和人类自身的创造能力,而这种空间和时间上的文化认同构成了我们生存空间的框架。环境污染总体的34%以上是因建筑业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造成的,全球一半以上的能量在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中消耗。   二、荷载的问题   建筑物的改造一般都要引起地基基础上的荷载变化。包括荷载变化(增加、减少)、荷载作用位置和方向的变化三种。荷载增加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建筑物加层时。②建筑物内增加厨房、厕所、客厅等房间或增加间隔墙和设备时。③建筑物扩大空间,如增加高度或宽度,从而增加柱、墙高度,增加屋面、楼地板面积。④工业建筑增加吊车荷载,或将一台吊车改成二台或三台吊车等。⑤扩大基础、加固基础或增加基础时。⑥提高建筑物使用功能,如增加通讯和空调系统,增加洗澡间等。⑦进行内外装修改造时,如加天栅、楼面铺设地板砖、内外墙装修层等。⑧用重型的,大尺寸的构件更换楼地、过梁、柱子、阳台、楼梯、屋架、屋面等。⑨单身宿舍改造成家属宿舍,扩大外廊,增加屋内通廊;公用建筑改造成轻型工业厂房,厂房内增加各种生产设备等。   对策:①原有建筑物的地基容许承载力的余量,能否满足建筑物改造的需要。②原有建筑物的地基经长期压密后,提高的地基容许承载力能否满足建筑物改造时荷载变化的需要。③当原有建筑物已经达到地基容许压力,其地基容许承载力不能满足建筑物改造荷载增加要求时的地基和基础处理措施。   三、拆除技术   目前常用的拆除方法有机械拆除法、控制爆破法、静态破碎法、热熔切割法及综合拆除法五种。下面介绍其中的三种。机械拆除法,从历史发展来看,机械拆除法是应用最早的建筑物拆除方法。从重要性来看,机械拆除法可单独作为一种拆除方法,又可作为其他拆除方法的辅助方法。可以说,一座建筑物的拆除,无论使用什么方法,都离不开机械拆除法。用控制爆破的方法进行建筑物拆除,成本低,工期短,效果好。对现浇混凝土结构,其效果尤为显著。在各种拆除方法中,控制爆破法占有重要地位。控制爆破法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措施,严格控制爆炸能量和爆炸规模,将爆破的声响、振动、破坏区域及破碎物的散坍范围控制在规定的限度以内。进行控制爆破一般要注意解决炸药的选择,药量的计算,引爆和引燃以及控制爆破拆除法的顺序等问题。膨胀破碎拆除法也称静态破碎剂法,是利用安放在建筑物中的膨胀破碎剂的膨胀破碎作用而促裂解的方法。国外称为静态解体法或无公害解体法。   四、国内外建筑改造实例   在西方国家,旧建筑的改造和再利用一直是建筑界讨论的一个热门问题,1979年澳大利亚编制了《保护具有文化意义地方的宪章》,简称《巴拉宪章》,其中针对建筑遗产的保护,明确提出了“改造性再利用”的概念,即对某一场所进行调整使其容纳新的功能。这种做法因为没有实质上削弱场所的文化意义而受到鼓励和推广。改造性再利用的关键是为历史建筑寻找适当的用途。在发达国家,利用废弃建筑物(如厂房、仓库)进行改建,使其转换为有用的另类空间(如商业、娱乐、居住建筑)的实例大量存在。澳地利威尔海姆・霍兹鲍耶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Flakurm防空炮塔改建,利用了二战时遗存在维也纳6座防空炮塔分别设计成水族馆、展室、博物馆和咖啡屋。九十年代初,英国大量建于战后六十年代的居住区因不合时宜而面临拆除,弗洛里安・贝热尔成功地对哈洛地区的住宅进行了改造。内容包括了建筑物的空间完善,新型构件和材料的应用以及适应该地地形的幕墙式正立面,在提供新功能的同时,赋予了该地区的传统地标,对建筑改建这个较为普遍的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我国,对旧建筑的改造性再利用在节约造价、缩短工期以及保存城市肌理方面的益处已逐渐受到建筑界的重视,突出表现在利用废厂房(库房)和学校公寓改建方面,涌现了一些优秀的工程实例。城市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更新和变化的动态过程,在这种新陈代谢的过程中,如何对待现存的旧建筑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包括列入国家历史遗址保护名单的旧建筑,还包括大量存在的虽然仍处于设计寿命期,但功能、设施、外观已不能满足当前需要,根据法规条例得不到保护的一般性旧建筑。随着城市的发展日趋成熟与饱和,如何在已有的限制条件下为旧建筑注入新的生命力,完成旧建筑的重生成为近几年来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近一个世纪的探索和发展,对旧建筑进行改造性再利用的手法也多种多样。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极少主义、有机形态等等艺术手法都在旧建筑上有过尝试。随着法国卢浮宫的改扩建,德国国会大厦的改建成功,标志着现代主义手法在旧建筑利用上的成熟和主导地位。

  城市更新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对城市旧建筑进行必要的改造,是城市更新的具体方式之一。世界城市发展的历史表明,任何国家城市建设大体都经历3个发展阶段,即大规模和新建阶段、新建与维修改造并重阶段以及主要对旧建筑更新改造再利用阶段。西方发达国家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为了改善城市生存环境,让旧城区重赋活力,开始在大城市及城市中心区对大量一般性旧建筑进行改造与更新,把城市中的一般性旧建筑同样看作社会生产、生活和历史发展的载体,重视此类旧建筑在经济、文化和生态层面的价值,通过合理地改造,充分挖掘旧建筑的潜能,避免了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浪费,使旧建筑及其所在的城市区域再现生机。   一、建筑物改造的原因、目的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是针对建筑中的维护机构、空调、采暖、通风、照明、供配电以及热水供应等能耗系统进行的节能综合改造,通过对各个能耗系统的勘察诊断和优化设计,应用高新节能技术及产品,提高运行管理水平,使用可再生能源等途径提高建筑的能源使用率,减少能源浪费,在不降低系统服务质量的前提下,降低能源消耗,节约用能费用。现有建筑物,经过多年使用后,随着技术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可能不能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的需求;社会体制和生产工艺的变革,设计之初的标准和用途都不适应了;由于建筑物设备和生产设备的过时,使用荷载的变化,要求增加设备和负荷;改变建筑物某部位的结构等。一幢建筑结构造价约占其总造价的1/3,改建比新建可省主体结构所花的大部分资金。同时,旧建筑的改造性再利用可减少开发商初期投资(包括拆迁、土建费用等),基地内原有的基础设施可继续利用。由于建设周期短,可让业主尽快投入使用从而获得较大利润,在经济上是非常合算的。旧建筑大多数具有它的地域性特点,是城市文明进程的见证,它们参与了文明进步的过程,是该地区历史和文化的物质载体。以前我们对于具有历史性的建筑采取原样修复的方法,而对于那些非历史性的建筑和历史性较弱的建筑则采取了完全拆除重建新建筑的方法。旧建筑向人们表述了城市发展的历史和延续性,使人们在心灵上得到慰藉,人们在这些旧建筑面前体验到城市发展的历史和人类自身的创造能力,而这种空间和时间上的文化认同构成了我们生存空间的框架。环境污染总体的34%以上是因建筑业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造成的,全球一半以上的能量在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中消耗。   二、荷载的问题   建筑物的改造一般都要引起地基基础上的荷载变化。包括荷载变化(增加、减少)、荷载作用位置和方向的变化三种。荷载增加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建筑物加层时。②建筑物内增加厨房、厕所、客厅等房间或增加间隔墙和设备时。③建筑物扩大空间,如增加高度或宽度,从而增加柱、墙高度,增加屋面、楼地板面积。④工业建筑增加吊车荷载,或将一台吊车改成二台或三台吊车等。⑤扩大基础、加固基础或增加基础时。⑥提高建筑物使用功能,如增加通讯和空调系统,增加洗澡间等。⑦进行内外装修改造时,如加天栅、楼面铺设地板砖、内外墙装修层等。⑧用重型的,大尺寸的构件更换楼地、过梁、柱子、阳台、楼梯、屋架、屋面等。⑨单身宿舍改造成家属宿舍,扩大外廊,增加屋内通廊;公用建筑改造成轻型工业厂房,厂房内增加各种生产设备等。   对策:①原有建筑物的地基容许承载力的余量,能否满足建筑物改造的需要。②原有建筑物的地基经长期压密后,提高的地基容许承载力能否满足建筑物改造时荷载变化的需要。③当原有建筑物已经达到地基容许压力,其地基容许承载力不能满足建筑物改造荷载增加要求时的地基和基础处理措施。   三、拆除技术   目前常用的拆除方法有机械拆除法、控制爆破法、静态破碎法、热熔切割法及综合拆除法五种。下面介绍其中的三种。机械拆除法,从历史发展来看,机械拆除法是应用最早的建筑物拆除方法。从重要性来看,机械拆除法可单独作为一种拆除方法,又可作为其他拆除方法的辅助方法。可以说,一座建筑物的拆除,无论使用什么方法,都离不开机械拆除法。用控制爆破的方法进行建筑物拆除,成本低,工期短,效果好。对现浇混凝土结构,其效果尤为显著。在各种拆除方法中,控制爆破法占有重要地位。控制爆破法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措施,严格控制爆炸能量和爆炸规模,将爆破的声响、振动、破坏区域及破碎物的散坍范围控制在规定的限度以内。进行控制爆破一般要注意解决炸药的选择,药量的计算,引爆和引燃以及控制爆破拆除法的顺序等问题。膨胀破碎拆除法也称静态破碎剂法,是利用安放在建筑物中的膨胀破碎剂的膨胀破碎作用而促裂解的方法。国外称为静态解体法或无公害解体法。   四、国内外建筑改造实例   在西方国家,旧建筑的改造和再利用一直是建筑界讨论的一个热门问题,1979年澳大利亚编制了《保护具有文化意义地方的宪章》,简称《巴拉宪章》,其中针对建筑遗产的保护,明确提出了“改造性再利用”的概念,即对某一场所进行调整使其容纳新的功能。这种做法因为没有实质上削弱场所的文化意义而受到鼓励和推广。改造性再利用的关键是为历史建筑寻找适当的用途。在发达国家,利用废弃建筑物(如厂房、仓库)进行改建,使其转换为有用的另类空间(如商业、娱乐、居住建筑)的实例大量存在。澳地利威尔海姆・霍兹鲍耶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Flakurm防空炮塔改建,利用了二战时遗存在维也纳6座防空炮塔分别设计成水族馆、展室、博物馆和咖啡屋。九十年代初,英国大量建于战后六十年代的居住区因不合时宜而面临拆除,弗洛里安・贝热尔成功地对哈洛地区的住宅进行了改造。内容包括了建筑物的空间完善,新型构件和材料的应用以及适应该地地形的幕墙式正立面,在提供新功能的同时,赋予了该地区的传统地标,对建筑改建这个较为普遍的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我国,对旧建筑的改造性再利用在节约造价、缩短工期以及保存城市肌理方面的益处已逐渐受到建筑界的重视,突出表现在利用废厂房(库房)和学校公寓改建方面,涌现了一些优秀的工程实例。城市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更新和变化的动态过程,在这种新陈代谢的过程中,如何对待现存的旧建筑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包括列入国家历史遗址保护名单的旧建筑,还包括大量存在的虽然仍处于设计寿命期,但功能、设施、外观已不能满足当前需要,根据法规条例得不到保护的一般性旧建筑。随着城市的发展日趋成熟与饱和,如何在已有的限制条件下为旧建筑注入新的生命力,完成旧建筑的重生成为近几年来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近一个世纪的探索和发展,对旧建筑进行改造性再利用的手法也多种多样。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极少主义、有机形态等等艺术手法都在旧建筑上有过尝试。随着法国卢浮宫的改扩建,德国国会大厦的改建成功,标志着现代主义手法在旧建筑利用上的成熟和主导地位。


相关内容

  • 济南市实施方案--终稿
  • 济南市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 节能改造实施方案 为落实山东省<关于推进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 改造工作的意见>(鲁建发[2008]15号)和山东省<既有居 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实施方案>提出的工作任务,积 极稳妥地推进我市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 特制定本 ...

  • 浅议旧工业建筑改造及再利用
  • 浅议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 一.时代背景及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飞速发展,但是地域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我国工业整体分布不合理,在城市中的布局缺乏规划.而城市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有机体,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越来越快,城市的规模在容量和空间上也在不断进行大规模扩张,以前分布于城市外围和周边的工业区和工厂不得 ...

  • 国外既有建筑改造研究
  • 国外既有建筑改造研究 摘要:本文对国外既有建筑的改造历程及其改造技术的发展进行了简单的回顾,重点介绍了20世纪70年代以后既有建筑改造的技术与实践,以期望为我国目前的既有建筑的改造工作积累经验. 关键字: 既有建筑:改造:国外 引言 城市的老化和衰退是一种自然的经济规律和历史现象,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 ...

  • 旧建筑适应性改造的两种策略
  • 旧建筑适应性改造的两种策略:建筑功能更新与能耗技术创新 作者:刘少瑜 杨峰 单位: 香港大学建筑系 摘要:文章探讨了建筑生命周期的定义:建筑功能和性能在生命周期中的变化:适应性改造的目的,意义:在肯定艺术改造这一传统处理手法重要性的基础上,指出基于全球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大背景下,技术手段改造,由 ...

  • 试论建筑功能改造设计与施工
  • [摘 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对建筑改造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本文主要从建筑功能改造设计与建筑功能改造施工两方面对建筑功能改造进行了分析,并说明了环境设计.结构设计和外观设计的影响,又结合具体实例分析了施工过程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建筑功能:改造:设计:施工: 1 建筑功能改造设计 1.1 ...

  • 供热专项规划说明书
  • 前 言 东北地区气候冬季寒冷,伊通县位于东北地区中部,楼房保暖性能较差.吉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暖房子" 工程建设,确定从2011年开始,将"暖房子"工程增量扩面,延伸至县城.为保证工程建设科学组织.规划实施,高质量完成"暖房子"工程的建 ...

  • 老建筑的当代价值与改造设计的方法解读 --以近代建筑遗产为例
  • 2013年第3期 /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 105 老建筑的当代价值与改造设计的方法解读 --以近代建筑遗产为例 An Interpretation on the Modern Value and Retrofitting Design of Old Buildings -Taking Modern ...

  • 旧产业建筑改造调查报告
  • 旧产业建筑改造 --以镇江西津渡为例研究调查报告 一.前言 1. 研究背景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包括镇江在内的中国许多城市由于产业结构调整等原因,留下大量的旧工业建筑,现实中绝大多数被夷为平地,这样不仅带来了巨大的浪费,而且人为地割断了城市的历史文脉.一般旧工业建筑都为废弃的工业厂房,建筑历史时 ...

  • 旧工业厂房改造成建筑馆的节能探究
  • 第19卷第2期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No.2 V ol.19 2011年4月 Journal of Hulunbeier College Published in april 2011 旧工业厂房改造成建筑馆的节能探究 王文新 许国强 鲍文强 刘鹏旭 (内蒙古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 ...

  • 建筑改造中新旧元素的联系
  • 描述:众所周知,一座城市的形成是由在不同时期内所建造的建筑共同组成的,那么,在建筑改造的过程中其所指的是在城市中已经存在了一定时间段的建筑.在对其"旧"的时间的新旧元素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同时也是相对于建筑... 一.建筑改造中新旧元素的界定范围 众所周知,一座城市的形成是由在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