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学习中困难的策略

克服学习中困难的策略

不论是什么人,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困难。学习最好的学生也会遇到困难。对待困难的关键,不在于困难本身,而在于如何面对困难,解决困难。

一、每个人的“困难”都是不一样的

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困难的含义是不同的。就知识技能的掌握而言,一般有“三种水平”:

1.“了解”或“认识”。即比较直观形象地了解内容的含义,知道“是什么”或“不是什么”等。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一般在这里就遇到困难,更大的困难还没有体会到呢。

2.“理解”或“掌握”。即理解学习内容的含义,清楚知识结构,知道知识点间的区别于联系,会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一般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在这里会遇到困难。

3.“灵活运用”。其标志是能够比较综合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或复杂问题。程度比较好的学生可以解决“新情景”(未接触过的情景)中的问题。成绩好的学生一般会在这个层次上遇到困难。

二、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困难”更大

1.这是由“困难”的性质决定的。数学家遇到了困难要比中学生的困难大得多,这是因为所处的层次不同。同样,学习成绩好的学生遇到的“困难”实际上比一般同学的困难要大。因为他要去解决那些复杂的、变化多端的问题,是“大困难”,不容易克服。相反,学习比较差的学生遇到的困难都是比较基本的,反而容易克服。

2.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自我期望较高。这些同学在小学一般都是尖子生,自我发展的意识强。这本来是好事,但表现在一些学生身上却成了包袱。这是因为初中的内容不论从量上还是从难度上都大了许多,要求也高,所以遇到困难时的感受也就特别强烈。另外,强大的学习压力往往会使学生在遇到困难时产生失败感,无所适从,乱了阵脚。

3.不同的人在认识的过程上是有差距的。有的反应快,但思维缺少深度和广度;有的人反应慢,但思维深刻。他们遇到的困难也是不一样的,而且后者遇到的困难可能较前者多,但成绩可能比前者好。

4.学习需要长期积累,人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再聪明的人也不可能一天就把所有的知识掌握到手。对多数学生来说,学习新的内容时只能达到第二个学习层次。要做到“灵活运用”,需要经过一个长时间的积累。这时如果面对比较复杂的问题,就容易“碰钉子”。多数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当初学习时遇到的比较困难的问题,过一段时间之后,就感觉一点都不难了。这是积累起了作用。

5.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认识结构,学习的“口味”各不相同。即使同样聪明的学生,一个认为这部分内容较困难,而另一个则会认为另外的内容比较难。这都是正常的。

三、学习上的“困难”考验学生的意志和情感

1.学习活动不仅靠智力,也靠意志和积极的情感。高中阶段的学习,很大程度上靠情感和意志来支撑。兴趣固然是“最好的老师”,但兴趣只胡靠成功来培养。长期面对比较困难的问题,就要靠学习热情、信心、意志来支撑,克服了困难,也就有了兴趣。那些意志薄弱、态度消极的人无论多么聪明都不会成为成绩优秀的人。

2.积极的情感能使人保持最好的学习状态。积极的情感一般表现在两个方

面:一是在学习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状态和快乐的心境,上课认真听讲,课下认真完成作业,每听一节课或做一道题都有一种成就感、成功感。二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保持乐观的情绪。能正视困难,知道自己是为克服困难而学习(没有困难还学什么?)。

3.意志是学习的“底线”。多数情况下,人遇到临时不能克服的困难时会产生沮丧情绪,而不会有快乐的感觉。这时,就需要意志的支持了。但许多高中生因为缺乏意志力,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多了就自暴自弃,心理的堤坝跨塌了,就会导致全盘失败。所以,高中学习的分化多数不是智力上的问题,而是意志出了问题。

4.中学生要有理想、有精神。情感和意志从哪里来?是自己的理想、抱负和顽强奋斗的精神。没有理想的人是无法面对困难的。中学生应该把祖国振兴和个人成才结合到一起,从小立大志,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才。如果把理想定在发财上,有了钱就没有理想了,所以许多有钱人家的孩子不成器。如果没有理想,活一天算一天,就更没有学习的动力了。

四、克服困难的策略

面对学习上的困难,不仅要有意志,有理想,也要有具体的策略。

1.合理安排时间和精力。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在学习中,如果纠缠于个别难题,浪费大量时间,本来能够解决的其他问题没有时间解决,在精力运用上是很不经济的。最好的办法是先解决可以解决的问题,把“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放一放。过一段时间,可能就比较容易解决了。实际上,这也是考试的策略。考试时,能得的分一定要得到,不会的放到最后解决,不得分也不会遗憾。

2.请教老师或与同学交流。要成功的学生往往都是不耻下问的学生。要善于交流,不要认为向别人说出自己不会的问题会让人看不起。相反,在与同学的讨论中,会产生新的思考,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当然,交流的前提是独立思考,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尽量通过独立思考解决。

3.学会调整心态。遇到困难总会使人产生失败感,心情自然不会好。但绝不能让失败感长期占居自己的心灵。情绪不好时可以出去走一走,放松一下,也可以搞点其他的问题,分散一下精力,等情绪好了再做。要有把困难放十天的心理准备,相信总会解决。要克服虚荣心,不要以为一道题解不出就是学习退步了,也不要对自己的期望太高,遇到一点问题就不能接受。

4.善于总结。经过一段时间(一个星期或一个月)的学习后,要把学习的内容、方法和主要问题总结一下,知道自己哪些掌握得好,哪些不好。学习成功的标志绝不是没有问题,而是对自己面临的问题搞清楚。知道哪些不清楚,也就等于把问题解决了一半。学习好的学生到最后都会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5.要养成好的习惯。学习是成长,但不是成长的唯一内容。要养成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使自己的身心全面发展。要有锻炼的习惯,这是最重要的,它可以使人保旺盛的精力和健康的体魄。总之在高中毕业的时候,就应该使自己形成一套比较好的习惯。

6.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如果一个人能够把别人的长处都能学到手,这个人就不会遇到对手。相反,多数人没有这种开放的心态,出于一种简单的“超过别人”的心态,看到别人比自己在某方面好一些就不舒服。这是很狭隘的。美国比中国发达,光妒嫉没有用,把人家的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学过来,才会进步。这是同样的道理。

7.要把学习当做终生的、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学习是终生的事,不仅小学

学、中学学、大学学,到退了休还要学。这样想,学习就不是什么“苦差使”了。当然,中学阶段的学习确实难度大,非常不容易。但要知道这是在为自己的一生奠基。不吃点苦是肯定没有出路的。

克服学习中困难的策略

不论是什么人,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困难。学习最好的学生也会遇到困难。对待困难的关键,不在于困难本身,而在于如何面对困难,解决困难。

一、每个人的“困难”都是不一样的

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困难的含义是不同的。就知识技能的掌握而言,一般有“三种水平”:

1.“了解”或“认识”。即比较直观形象地了解内容的含义,知道“是什么”或“不是什么”等。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一般在这里就遇到困难,更大的困难还没有体会到呢。

2.“理解”或“掌握”。即理解学习内容的含义,清楚知识结构,知道知识点间的区别于联系,会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一般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在这里会遇到困难。

3.“灵活运用”。其标志是能够比较综合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或复杂问题。程度比较好的学生可以解决“新情景”(未接触过的情景)中的问题。成绩好的学生一般会在这个层次上遇到困难。

二、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困难”更大

1.这是由“困难”的性质决定的。数学家遇到了困难要比中学生的困难大得多,这是因为所处的层次不同。同样,学习成绩好的学生遇到的“困难”实际上比一般同学的困难要大。因为他要去解决那些复杂的、变化多端的问题,是“大困难”,不容易克服。相反,学习比较差的学生遇到的困难都是比较基本的,反而容易克服。

2.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自我期望较高。这些同学在小学一般都是尖子生,自我发展的意识强。这本来是好事,但表现在一些学生身上却成了包袱。这是因为初中的内容不论从量上还是从难度上都大了许多,要求也高,所以遇到困难时的感受也就特别强烈。另外,强大的学习压力往往会使学生在遇到困难时产生失败感,无所适从,乱了阵脚。

3.不同的人在认识的过程上是有差距的。有的反应快,但思维缺少深度和广度;有的人反应慢,但思维深刻。他们遇到的困难也是不一样的,而且后者遇到的困难可能较前者多,但成绩可能比前者好。

4.学习需要长期积累,人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再聪明的人也不可能一天就把所有的知识掌握到手。对多数学生来说,学习新的内容时只能达到第二个学习层次。要做到“灵活运用”,需要经过一个长时间的积累。这时如果面对比较复杂的问题,就容易“碰钉子”。多数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当初学习时遇到的比较困难的问题,过一段时间之后,就感觉一点都不难了。这是积累起了作用。

5.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认识结构,学习的“口味”各不相同。即使同样聪明的学生,一个认为这部分内容较困难,而另一个则会认为另外的内容比较难。这都是正常的。

三、学习上的“困难”考验学生的意志和情感

1.学习活动不仅靠智力,也靠意志和积极的情感。高中阶段的学习,很大程度上靠情感和意志来支撑。兴趣固然是“最好的老师”,但兴趣只胡靠成功来培养。长期面对比较困难的问题,就要靠学习热情、信心、意志来支撑,克服了困难,也就有了兴趣。那些意志薄弱、态度消极的人无论多么聪明都不会成为成绩优秀的人。

2.积极的情感能使人保持最好的学习状态。积极的情感一般表现在两个方

面:一是在学习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状态和快乐的心境,上课认真听讲,课下认真完成作业,每听一节课或做一道题都有一种成就感、成功感。二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保持乐观的情绪。能正视困难,知道自己是为克服困难而学习(没有困难还学什么?)。

3.意志是学习的“底线”。多数情况下,人遇到临时不能克服的困难时会产生沮丧情绪,而不会有快乐的感觉。这时,就需要意志的支持了。但许多高中生因为缺乏意志力,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多了就自暴自弃,心理的堤坝跨塌了,就会导致全盘失败。所以,高中学习的分化多数不是智力上的问题,而是意志出了问题。

4.中学生要有理想、有精神。情感和意志从哪里来?是自己的理想、抱负和顽强奋斗的精神。没有理想的人是无法面对困难的。中学生应该把祖国振兴和个人成才结合到一起,从小立大志,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才。如果把理想定在发财上,有了钱就没有理想了,所以许多有钱人家的孩子不成器。如果没有理想,活一天算一天,就更没有学习的动力了。

四、克服困难的策略

面对学习上的困难,不仅要有意志,有理想,也要有具体的策略。

1.合理安排时间和精力。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在学习中,如果纠缠于个别难题,浪费大量时间,本来能够解决的其他问题没有时间解决,在精力运用上是很不经济的。最好的办法是先解决可以解决的问题,把“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放一放。过一段时间,可能就比较容易解决了。实际上,这也是考试的策略。考试时,能得的分一定要得到,不会的放到最后解决,不得分也不会遗憾。

2.请教老师或与同学交流。要成功的学生往往都是不耻下问的学生。要善于交流,不要认为向别人说出自己不会的问题会让人看不起。相反,在与同学的讨论中,会产生新的思考,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当然,交流的前提是独立思考,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尽量通过独立思考解决。

3.学会调整心态。遇到困难总会使人产生失败感,心情自然不会好。但绝不能让失败感长期占居自己的心灵。情绪不好时可以出去走一走,放松一下,也可以搞点其他的问题,分散一下精力,等情绪好了再做。要有把困难放十天的心理准备,相信总会解决。要克服虚荣心,不要以为一道题解不出就是学习退步了,也不要对自己的期望太高,遇到一点问题就不能接受。

4.善于总结。经过一段时间(一个星期或一个月)的学习后,要把学习的内容、方法和主要问题总结一下,知道自己哪些掌握得好,哪些不好。学习成功的标志绝不是没有问题,而是对自己面临的问题搞清楚。知道哪些不清楚,也就等于把问题解决了一半。学习好的学生到最后都会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5.要养成好的习惯。学习是成长,但不是成长的唯一内容。要养成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使自己的身心全面发展。要有锻炼的习惯,这是最重要的,它可以使人保旺盛的精力和健康的体魄。总之在高中毕业的时候,就应该使自己形成一套比较好的习惯。

6.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如果一个人能够把别人的长处都能学到手,这个人就不会遇到对手。相反,多数人没有这种开放的心态,出于一种简单的“超过别人”的心态,看到别人比自己在某方面好一些就不舒服。这是很狭隘的。美国比中国发达,光妒嫉没有用,把人家的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学过来,才会进步。这是同样的道理。

7.要把学习当做终生的、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学习是终生的事,不仅小学

学、中学学、大学学,到退了休还要学。这样想,学习就不是什么“苦差使”了。当然,中学阶段的学习确实难度大,非常不容易。但要知道这是在为自己的一生奠基。不吃点苦是肯定没有出路的。


相关内容

  • 学生的情绪管理策略
  • 如何开展挫折教育? 答:我认为人生旅途不可能顺顺当当,平平稳稳,总会遇到种种的坎坷.挫折.例如,孩子上学迟到受到老师批评,作业有很多不会做,体育课有几个动作过不了关,或者家庭变故.身染疾病等,都是挫折.有一首歌唱得好:"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有时也很无奈.家长 ...

  • 当代高中学生心理特点及解决策略
  • 当代高中生心理特征及学习对策 学习科学研究认为,通用的.共性的学习指导,必须同学生的个性相结合,才能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达到新得学习效应.这样,我们就必须来研究高中生得心理特征,并按不同得心理特征进行学习指导. 当代高中生心理特征有那些类型?我们把它划分为十个类型,并根据不同的类型提出学习上的对策 ...

  • 如何消除学生体育运动心理障碍
  • 如何消除学生体育运动心理障碍 山东省平邑第一中学体育组 郭金水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往往会有这样的现象发生:练习时常常会有人表现出焦虑.急躁.恐惧.消极.厌倦.过度紧张等情绪,通过对具有这些情绪的同学的询问交流.分析总结,寻找出产生这些心理情绪的种种原因,统统归结为"运动心理障碍" ...

  • 高中英语听力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 <高中英语听力学习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李占方 一.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 社会需要和时代要求 英语是当今世界上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是全球信息的重要载体和主要来 源,是人们认识世界.走向世界的桥梁,是现代社会工作.学习.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随着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体制的不断完善,特 ...

  • [2011年修改版初中英语课程标准]试题
  • <2011年修改版初中英语课程标准>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能够为提高我国 2.学习英语能帮助他们(学生)形成的性格,发展的意识与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形成正确的 . 和良好的 . 3.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 4.英语课程应成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的过 ...

  • 在线读书:大众心理系列----克服羞怯(英)巴特勒
  • 大众心理系列克服羞怯 作者:(英)巴特勒(Butler,G.)著 出版日期:2001 页数:201 关键词:精神疗法 Gillian Butler 周晓林 分类: 医学 >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大众心理系列克服羞怯电子书超星阅览器 阅读1阅读2下载图书 阅览器阅读/下载图书须安装超星阅览器,立即下 ...

  • 如何培养现代中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 如何培养现代中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上传: 曾艺星 更新时间:2014-1-13 9:08:10 如何培养现代中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龙南县龙翔学校 曾艺星 [1**********] 关键词:中学生 因素 抗挫折能力 抗挫折教育 培养 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数是在非常顺利和受宠的环境中成长起来,心理素质差,抗挫 ...

  • 高中英语学习策略的内容和教学方法
  • 高中英语学习策略的内容和教学方法 <英语课程标准>把学习策略列为课程目标之一,同时明确指出,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策略.本文阐述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指导的重要性,并提 ...

  • 制定计划的感想
  • 制定计划的感想 制定计划容易,执行难.因此在计划制订的时候,必须对自己有充分的了解,制订合适自己的计划内容. 1.制订出明确可实现的目标.行动计划的目标可以制订出两类甚至以上.一类是行动的终结性目标,是长期努力后预想能得到的结果.另一类是阶段性的目标,是每个计划阶段中能做到的事情,还有一种目标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