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

(2009年9月修订)

中共中央组织部

目 录

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印发修订后的《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的通知 (2009年9月4日.中组发〔2009〕14号)--------------------------------------------------------1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2009年9月修订)------------------------------3

第一章 总则-------------------------------------------------------------------------------------------------3

第二章 公共科目笔试-------------------------------------------------------------------------------------4

第三章 专业科目笔试-------------------------------------------------------------------------------------6

第四章 面试-------------------------------------------------------------------------------------------------7

第五章 附则-------------------------------------------------------------------------------------------------10

中央组织部负责人就颁布修订后的《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答记者问-------------------------------------------------------------------------------------------------------------------38

附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节录)

(2005年4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 2005年4月 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五号公布 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42

附录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节录)(2002年7月9日.中发〔2002〕7号) -------------------------------------------------------------------------------------------------------------------45

附录三: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2004年4月8日.中办发〔2004〕13号)-------------------------------------------------------------------------------------------------------------------50

附录四: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暂行规定(2004年4月8日.中办发〔2004〕13号)

-------------------------------------------------------------------------------------------------------------------58

附录五: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国领导干部选拔考试通用题库建设的意见-------------------------65

附录六:《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修订对照稿)----------------------70

中共中央组织部

关于印发修订后的《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的通知

(2009年9月4日〃中组发„2009‟1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各副省级城市党委组织部,中央和国家机关

各部委、各人民团体组织人事部门:

现将修订后的《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

大纲》)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04年4月颁布的《考试大纲》,对规范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引导广大干部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修订的《考试大纲》,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要求,总结吸收近年来领导干部选拔考试工作的新经验,进一步规范了考试内容、测评要素和方式方法,是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的标准和依据。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要认真贯彻实施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坚持干什么、考什么的原则,不断提高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为推动干部教育和干部学习,促进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工作健康发展,中央组织

部领导干部考试与测评中心负责统一组织编写《学习读本》及相关读物。

各地区各部门在执行修订后的《考试大纲》中有什么问题和建议,请及时报告我

部。

中共中央组织部

2009年9月4月

党政领导干部

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

(2009年9月修订)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按照中共中央关于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要求,为

深入贯彻落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部署,规范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的科目、测评要素、内容、方式方法及实施程序,推进党政干部公开选拨和竞争上岗考试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总结近年来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工作的经验,结合党政领导干部队伍实际,针对党政领导干部的基本素质特别是

能力素质要求和职位特点,制定本考试大纲。

第二条 本考试大纲是全国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的基本依据。

考试是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的环节之一,一般包括公共科目笔试、专业科

目笔试和面试。

第三条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坚持干什么、考什么的原则,围绕选拔

职位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实际命制试题,突出检测分析和解决领导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广大干部平时加强学习,积累实践经验,提高领导能力。

第四条 本考试大纲主要适用于地方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纪委工作部门或

者工作机构的领导干部或者其人选的公开选拔考试,中央、国家机关内设的厅局级、处级机构领导干部,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纪委、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机关或者工作部门内设机构领导干部的竞争上岗考试,以及其他适于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的领导干部或者其人选的考试。

县级以上党委、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领导干部的公开

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参照本考试大纲执行。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公开招聘和竞争上岗考试,可参照本考试大纲执行。

第五条 党政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工作在党委(党组)领导下进行,由组织人

事部门组织实施。

第二章 公共科目笔试

第六条 公共科目笔试范围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管理、科学技术及历史、国情国

力、公文写作与处理,主要测试应试者胜任党政领导干部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特别是运用有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解决领导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七条 公共科目笔试方式与试卷结构如下:

(一) 测试方式为闭卷。

(二)试卷满分为100分或150分。

(三)测试时限为150分钟或者180分钟。

(四)试题难度根据选拔职位对知识和能力素质的要求确定。

试卷中不同难度的试题比例为:较难试题约占20%,中等难度试题约为60%,较

容易试题约占20%。

(五) 试题内容比例根据选拔职位对知识和能力素质的要求确定。

(六) 试题类型分为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客观性试题包括判断题、选择题(单

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等;主观性试题包括辨析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写作题、申论题等。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一般以主观性试题为主,选拔职位的职级越

高,主观性试题的比例应越大。

第八条 公共科目笔试测评要素主要有:

(一)理论素养。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及领导工作中需要的其他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的能

力。

(二)公共知识素养。对履行领导工作职责工作职责应具备的公共科目基本知识的

掌握程度和具体应用的能力。

(三)政策法规水平。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有关法律法规的理解掌握程度和结

合实际贯彻执行的能力。

(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对领导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全面系统分析,抓住问题

实质,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能力。

(五)文字表达能力。以规范、准确、简练、清晰、严密的文字表达思想观点的能

力。

测评要素比例要根据选拔职位对知识和能力素质的要求确定。

第三章 专业科目笔试

第九条 专业科目笔试范围包括选拔职位需要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管理知识和专

业政策法规知识,主要测试应试者胜任选拔职位工作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特别是运用

专业知识分析解决领导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十条 专业科目笔试方式与试卷结构如下:

(一) 测试方式为闭卷。

(二) 试卷满分为100分或150分。

(三) 测试时限为150分钟或180分钟。

(四) 试题难度根据选拔职位对专业知识和能力素质的要求确定。

试卷中不同难度的试题比例为:较难试题约占20%,中等难度试题约为60%,

较容易试题约占20%。

(五) 试题类型分为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客观性试题包括判断题、选择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等;主观性试题包括辨析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一般以主观性试题为主,选拔职位的职级越

高,主观性试题的比例应越大。

第十一条 专业科目笔试测评要素主要有:

(一) 专业知识素养。对选拔职位所需要的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的

能力。

(二) 专业政策法规水平。对党和国家有关专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的理解掌握程度和

结合实际贯彻执行的能力。

(三) 专业管理能力。根据选拔职位要求,运用专业管理知识解决领导工作中实际

问题的能力。

(四)选拔职位需要的其他相关能力。该项具体测评要素根据不同职位的要求,经职

位分析确定。

测评要素比例根据选拔职位对专业知识和能力素质的要求确定。

第四章 面 试

第十二条 面试在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笔试基础上进一步测评应试者在领导能力和胜

任特征等方面与选拔职位的匹配程度。

第十三条 面试测评要素主要有:

(一)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概括、判断与推理,抓住问题要害,揭示事物内在联系、本质特征和变化规律的能力。

(二)语言表达能力。清晰、准确、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并使之易于被人接受的能力。

(三)组织协调能力。围绕工作任务,对人财物等资源进行合理配臵,协调责权利各方面关系,保证工作顺利完成的能力。

(四)人际沟通能力。倾听和理解不同观点,通过信息、思想、观点、情感的交流,

建议良好协作关系的能力。

(五) 决策能力。面对问题和机遇,及时准确地进行分析和判断、并作出科学决断的

能力。

(六)创新能力。发现新问题、产生新思路、提出新观点和找出新办法的能力。

(七)应对突发事件能力。面对突发事件,即使迅速作出正确反应,采取适当方法和

有效措施,妥善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能力。

(八)选拔职位需要的特殊能力。该测评要素根据选拔职位的特殊要求,经职位分析

确定。

(九)个性特征。应试者表现出来的情绪稳定性、责任心、自信心、成就动机、自我

认知等特征。

具体测评要素及各要素的比例根据选拔职位的要求,经职位分析确定。

第十四条 在面试环节中,一般采用结构化面试方法。根据需要也可选用或综合使用无

领导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公文筐测验等其他测评方法。

面试由考官小组负责测试和评分。考官小组由有关领导、专家、组织人事干部等人员组

成,一般不少于7人。同一职位的面试应由同一考官小组负责测试和评分。考官小组成员应当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公道正派,并熟悉人才测评工作。考官小组中应有熟悉选拔职位业务的人员。考官小组成员要实行回避制度,面试实施前应对考官小组成员进行培训。

(一)结构化面试。该方法要求对试题构成、测评要素、评分标准、时间控制、考官组

成、实施程序和分数统计等各环节,按结构化要求进行规范性设计。考官在与应试者以问答方式当面交谈的过程中,根据应试者的回答和行为表现,对其相关能力和胜任特征作出相应的评价。

(二)无领导小组讨论。该方法要求一组应试者(一般5至7人)在不指定组长的情况

下,围绕给定的问题展开讨论。考官根据应试者在讨论中的言语和行为表现,对其相关能力和胜任特征作出相应的评价。

(三)角色扮演。该方法要求应试者扮演某一领导角色,在模拟的工作情境中对一系列

人际关系和工作问题进行处理。考官根据应试者的言语和行为表现,对其相关能力和胜任特征作出相应的评价。

(四)公文筐测验。该方法要求应试者在规定时间内对工作有关的文件、报表、信件、电话记录等公文进行处理。考官根据应试者处理公文的方式、方法、结果等情况,对其相关能力和胜任特征作出相应的评价。

第十五条 结构化面试及其他测评方法的程序如下:

(一)结构化面试的程序:对应试者进行身份确认;应试者抽签排出面试顺序;考务人

员宣布规则;应试者入场;主考官宣读指导语;主考官提问,应试者回答问题;考官独立评分;考务人员统计评分结果并存档。

(二)无聊到小组讨论的程序:对应试者进行身份确认;考务人员宣布规则;考务人员

将有关资料发给应试者;主考官宣读指导语;应试者按给定的时间准备;应试者进行自由讨论;考官独立评分;考务人员统计评分结果并存档。

(三)角色扮演的程序:对应试者进行身份确认;考务人员宣布规则;主考官对角色要

求进行说明;主考官宣读指导语;应试者在给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任务;考官根据需要进行讨论;考官独立评分;考务人员统计评分结果并存档。

(四)公文筐测验的程序:对应试者进行身份确认;考务人员宣布规则;考务人员向应

试者发放材料;主考官宣读指导语;应试者在给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认为;考官根据需要进行讨论;考官根据需要对应试者进行提问;考官独立评分;考务人员统计评分结果并存档。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六条 公共科目笔试内容作为本考试大纲附件随文颁布。专业科目笔试内容另行公

布。

第十七条 本考试大纲由中共中央组织部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 本考试大纲自发布之日起施行。中共中央组织部于2004年4月11日颁布的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同时废止。

附件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公共科目笔试内容

一、 政治

该部分内容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总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共党史、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时事政治。

(一) 马克思列宁主义

1. 哲学

(1)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与发展 实践观点在马克思主义

哲学中的地位

(2)物质和意识

世界的物质性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3)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 对立统一规律 质量互变

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4)认识和实践

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反映论 认识和实践的相互作用 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真理

和检验真理的标准 真理发展的辩证性质 真理与价值

(5)社会规律和人的活动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生产方式在社会发

展中的决定作用 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的活动的自觉能动性

(6)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形态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社会形

态的划分和更替

(7)阶级和国家

阶级的起源和实质 阶级结构和阶级斗争 国家的起源、本质和职能 阶级的消灭和

国家的消亡

(8)社会意识及其形式

社会意识的本质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和作用 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

(9)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

(10)社会进步和人的解放

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 社会进步及其标准 人的本质 人的价值 人的全面发展

2. 政治经济学

(1)商品与货币、

商品 货币 价值规律

(2)资本与剩余价值

货币转化为资本 剩余价值及其生产过程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

(3)资本积累

资本主义再生产与资本积累 资本有机构成和相对人口过剩

(4)资本的流通过程

资本的循环 资本的周转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5)剩余价值的分割与国民收入分配

利润和平均利润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借贷资本和利息 资本主义地租

资本主义国民收入分配

(6)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3. 科学社会主义

(1)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成为科学

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及其局限性 两大发现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2)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 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 未来社会的发展阶级和基本特征

(3)列宁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 社会主义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 关于国家、革命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 关于民族殖民地和民族解放的理论 新经济政策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的构想

(4)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和历史过程

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和历史地位 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联系 社会主义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二)毛泽东思想

1.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个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和体系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2.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 群众路线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3.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社会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总路线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

4.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

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探索

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5.统一战线

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的极端重要性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统一战线的基本经验 中国

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民族团结

6.人民战争和人民军队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 人民战争及其战略战术 人民军队的宗旨、任务和党

指挥枪的原则 建设强大的现代化国防

7.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执政党建设面临的心考验

8.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和根本原则

9.政策和策略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 党在领导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若干具有指导意义的政策

和策略原则

10.国际关系和外交方针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反对霸权主义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总论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探索和回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问题的探索和回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问题的探索和回答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几代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的结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4.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

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臶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四)邓小平理论

1.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

2.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 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重大意

3.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社会主义本质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正处于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阶级的基本含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5.改革开放

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三个有利于”标准 改革开放与坚持四项原则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对外开放基本格局

6.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

“三步走”发展战略 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7.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意义

8.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党的领导与人民民主的关系

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9.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 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10.“一国两制”构想与祖国统一

“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提出和意义 “一国两制”构想的主要内容

11. 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12.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既要坚持又要改善党的领导 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

(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历史地位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方位 中国共产党80年奋斗的基本经验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基本经验 深化对“三个规律”的认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和科学内涵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始终代

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的内在联系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理论创新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 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正确处理改革发

展稳定的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创举 公有制为主题、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党的建设总方针 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4.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

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 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 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六)科学发展观

1.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2.科学发展观的评价

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3.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根本要求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

兼顾 又好又快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 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4.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各项事业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建设创新型国家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建设生态文

明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科学执政、民法执政、依法执政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 促进政党关系、民主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 建设服务型政府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和平发展道路 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党的先进性建设 反腐倡廉建设

(七)中共党史

1.新民族主义革命时期

五四运动与工人阶段队伍的壮大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党的一大与中国

共产党的诞生 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土地革命战争 反“围剿”斗争 红军长征 遵义会议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日战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延安整风 中共七大 全国解放战争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与建立新中国的蓝图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2.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时期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社会主义改造

3.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

中共八大 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及失误 “调整、巩固、充实、提供”方

针的制定和贯彻 “文化大革命”及其教训、

4.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伟大的历史转折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中共十二大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中共十三大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中共十三届四种全会 中共十四大 中共十五大 中共十六大 中共十七大 新时期的推动、成就和标志 改革开发过的宝贵经验

(八)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

1.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创立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党的学说 列宁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学说 毛泽东党的学说 邓小平党的

建设理论主要内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执政党建设理论的发展 中共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理论创新

2.党的性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中国共

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党的纲领和路线

坚持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党的政治路线和党的建设的关系

4.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

5.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 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6.党的思想建设

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弘扬求真务实精神

7.党的干部队伍和领导班子建设

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 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

条件 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坚持的原则和正确用人导向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健全党委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 领导干部带头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

8.党员队伍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坚持共产党员标准、提高党员素质 健全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长效机制 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党的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 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9.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强国战略 党管人才原则 科学人才观 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

10.党内民主建设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 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 推进党务公开 建立健全党内民主制度 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 实行正确的集中、保证全党的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 加强党内监督 严肃党的纪律

11.党的作风建设与反腐倡廉建设

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在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作风 在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作风 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 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12.党的制度建设

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党章是规范和制约全党行为的总章程 加强以党章为核心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 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

制度 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 党现行的主要制度 党的代表大会 党代会代表任期制

13.正确处理中国共产党同世界各国政党的关系

处理中国共产党同世界各国共产党和其他政党之间关系的原则和意义

(九)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2.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科教兴国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 西部大开发战略 中部崛起 东部率先发展 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 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家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3.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扩大人民民主 发展基层民主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壮大爱国统一战线 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 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

4.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建设和谐文化 弘扬中华文化 推进文化创新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5.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优先发展教育 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完善社会管理

6.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 加强军队革命化、

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推进军事创新 加强国防建设 坚持拥军优属、拥政爱民

7.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坚持“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保持香港、澳门娼妓繁荣稳定 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

业 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活动

8.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

国家发展友好合作 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十) 时事政治

当前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重大问题 近两年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

二、经济

该部分内容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微观经济、宏观经济和国际经济。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与资源配臵 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

2.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市场经济的基本功能 市场失灵与宏观调控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 经济发展方式 二元经济 城镇化 深化改革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微观经济

1.市场主体

市场主体 消费者 现代企业制度与公司治理 市场中介机构

2.市场机制

需求及其决定 供给及其决定 供求法则 市场均衡及其变动 市场机制在资源配臵中的基础性作用

3.市场竞争

市场体系 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 竞争与垄断 市场规则与市场秩序

4.收入分配

按劳分配 按要素分配 初次分配与再分配 效率与公平

(三)宏观经济

1.宏观经济调控

国民经济核算基本指标 总供给与总需求 政府经济管理职能 宏观调控目标 宏观调控方式与手段

2.财政与税收

公共财政 财政收支 财政预算 税收与税率 财政政策

3.货币与银行

货币、信用与货币供给 利率 我国的金融机构 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 金融监管 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及其治理

(四)国际经济

1.开放经济

经济全球化 区域经济合作 跨国公司 国际竞争力 国家经济安全

2.国际贸易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 贸易平衡 国际贸易方式和服务贸易 世界贸易组织

3.国际金融

国际收支 外汇储备 汇率 国际金融组织 国际金融市场 国际资本流动

三、法律

该部分内容包括理论法学、宪法和有关部门法

(一)理论法学

1.基本概念

法律及其特征 法律功能 法律原则 法律效力 法律关系 权利与义务 法律体系 法律责任 民主与法治 法系

2法律的制定和实施

法律制定 法律实施 法律解释 法律监督 法律服务 法律援助

3.依法治国的理论与实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二)宪法

1.宪法的地位和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宪法的地位和作用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政体和其他基本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选举制度

3.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尊重和保障人权 公民的基本权利 公民的基本义务 正确认识和行使宪法规定的权利

4.国家机构

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国家主席 国务院 中央军事委员会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

5.国家赔偿制度

国家赔偿法及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 行政赔偿的范围、程序和义务机关 刑事赔偿的范围、程序和义务机关

(三)有关部门法

1.行政法

法治政府 行政组织法 行政程序法 公务员法 行政主体 行政行为 政府信息公开 行政立法 行政许可 行政处罚 行政复议

2.刑法

刑法基本原则 犯罪与犯罪构成 刑罚 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

3.民法

民事主体与人格权 民事法律行为与代理 物权概念及其类型 平等保护物权 征收与征用 知识产权及其类型 债权概念及其特点 合同自由与违约责任 侵权责任

4.商法与经济法

企业与公司法律制度 金融法律制度 财税法律制度 反垄断与反正当竞争法制度 产品质量法律制度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

5.社会法

劳动法律制度 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劳动合同法 劳动争议解决

6.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环境保护法律制度 资源保护法律制度

7.诉讼法

民事诉讼法 行政诉讼法 刑事诉讼法 三大诉讼法的共同原则和制有原则 三大诉讼的受案范围和管辖 诉讼程序 仲裁法

8.国际法

国际法和基本原则 国家主权 国家责任 国际条约 国际人权保护 反腐败公约 引渡 国际争端的解决 国际贸易法律制度 国际投资法律制度 世界贸易组织法律制度 国际知识产权保护

四、管理

该部分内容包括管理基础理论、行政管理、公共政策和领导。

(一)管理基础理论

1.基本概念

管理的内涵及其一般特征 管理的基本职能 计划与决策 组织结构 组织文化 冲突管理 控制系统

2.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演变

科学管理理论 古典组织理论 行为科学学派权变领导理论 战略管理思想 全面质

量管理

(二)行政管理

1.行政管理的内涵

行政管理的本质 行政管理的功能

2.政府职能

政府职能的依据和属性 政府基本职能

3.行政组织

行政组织的设臵 行政组织幅度与层级 行政组织与其它国家机构的关系 中央政府组织与地方各级政府组织

编制管理

4.公务员管理

公务员制度 公务员队伍建设

5.行政法治

依法行政 行政执法

6.行政责任与行政监督

行政问责制度 政府绩效管理 行政监督 政府审计

7.行政改革与创新

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管理体制改革 事业单位改革 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电子政务 政府采购 国外行政改革借鉴

(三)公共政策

1.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

公共政策的本质属性和功能 公共政策的分类 政策分析方法

2.政策制定

政策制定的主体 政策制定的原则 政策制定的程序 决策协商制度 专家咨询制度 公众听证制度

3.政策执行

政策执行的主体 政策执行的程序和原则 影响政策执行有效性的因素

4.政策评价

政策评价的内涵和作用 政策评价的组织形式 政策评价的方法与标准 政策调整 政策终止

(四)领导

1.领导活动的基本要素 领导理论的历史演变 马克思主义领导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2.领导本质

领导的二重性 社会主义领导的本质 领导权力科学政绩观

3.领导者和领导群体

领导者的素质和能力 领导干部的作风 领导者的选拨任用 领导班子建设

4.领导体制

领导体制的作用 现代领导体制的类型 领导体制改革

5.领导决策

领导决策的要素和类型 领导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领导决策的程序和方法

6.领导用人

领导用人的原则 领导用人的方法 提高用人的方法 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团队建设

7.领导用人

思想政治工作的特征和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和创新

8.领导方式、方法和艺术

领导方式 领导方法 领导艺术

五、科学技术

该部分内容包括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常识与科学前沿问题、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

(一) 科学技术与社会

1. 科学技术及其作用

科学与技术 科学精神 现代科学技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 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科学普及 信息社会 科学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知识经济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2. 科技政策与战略

我国科学技术工作的基本战略与方针 我国科学技术规划 国家科学计划 科学

技术体制改革 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知识产权战略 科技创新与产业化 科技

成果转化 国家创新体系 自主创新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造就科技领军人才 优化科技资源配臵 中国21世纪议程

(二) 科学常识与科学前沿问题

1. 科学常识

能量守恒定律 电磁理论 相对论 量子力学 信息与信息论 系统科学 遗传和变异 光和作用 基因 蛋白质 核酸 生物多样性 生态平衡 全球气候变化

2. 科学前沿问题

物质结构 宇宙演化 生命起源 人类起源和进化 人类基因组计划 认知科学 脑科学

(三) 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

1. 高技术及高技术领域

高技术 通信技术 电子计算机技术 网络技术 微电子技术 多媒体技术 自动控制技术 航空航天技术 军事科学技术 生物工程 克隆技术 干细胞技术 新材料技术 纳米技术 新能源技术 激光技术 交通运输技术 海洋技术 水资源利用技术 农业科学技术 环境科学和环境保护技术

2. 高技术产业化

高技术产业 信息产业 环境保护技术 高新技术开发区 科技中介服务

六、历史、国情国力、公文写作与处理

该部分内容包括历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当代史、世界历史)、国情国力、公文写作与处理。

(一) 历史

1. 中国古代史

(1) 先秦时期

早期的人类与氏族公社 石器时代 夏、商、西周王朝 战国七雄与变法图强 青

铜和铸铁 诸子百家

(2) 秦汉至明清时期

中央集权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农民起义 王朝

盛衰及其原因 土地制度变迁 农业政策与农业经济发展 城市与工商业的发展 中外经济和文化交流 教育和科举制度的演变 科学技术成就 儒释道思想流派

文学艺术

2. 中国近代史

(1) 晚清时期

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中国人对世界的新认识 洋务运动与中国资本主义工业

的产生 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和传播 列强侵华势力的扩张 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的形成 改良思潮与戊戌维新 清末新政 立宪运动、辛亥革命与清王朝的覆灭

(2) 中华民国时期

中华民国的成立及其政权变化 五四运动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及其政治体制 民

族资本主义与官僚买办资本主义 阶级结构的发展变化 科学事业的发展 教育

事业的发展与变迁 废除不平等条约运动 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入侵与中华民族的

抗战 民主党派的产生和发展 抗战胜利与重庆谈判 解放战争与国民党南京政府

的终结

3. 中国现当代史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新生政权的巩固和社会改造 农村土地改革与互助合作运

动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西藏的和平解放与民主改革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运动 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 “文化大革命”时期 中国重返联合国与外交工

作的新突破 经济建设与科学技术的成就

(2) 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与发展

拨乱反正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特区 对外开放 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抵御亚洲金融危机的冲

击 香港、澳门回归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4. 世界历史

(1) 古代和中世纪史

古代东方 古代希腊、罗马 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世界三大宗教起源 新

航路的开辟 文艺复兴运动

(2) 近现代史

英国革命 美国独立 法国大革命 欧美工业革命 美国内战 日本明治维新 马

克思主义诞生 巴黎公社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拉丁美洲独立战争 土耳其革命 印度民族大起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巴黎和会 1929-1933年世界经

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第二次世界大战 民族独立运动和殖民主义体系的终结

(3) 当代史

联合国的成立及其演变 战后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万隆会议 不结盟运动 两大阵营的对立 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 八国首脑会议 欧洲联盟 中东问题 当

代科技成就

(二) 国情国力

1. 国土与资源

自然状况 资源概况 资源保护政策

2. 人口与国民素质

人口状况 计划生育政策 国民素质

3. 民族与宗教

民族状况与民族政策 宗教状况与宗教政策

4. 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 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法律 环境保护的主要内容 环境保护的

成就和问题

5. 社会经济结构

城乡二元结构的历史、现状和改革方向 地区差距 国民收入与分配制度 贫困

问题和扶贫战略

6.综合国力

国力和综合国力的基本状况 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综合国力发展的前景和问题 国际竞争力的比较

(四) 公文写作与处理

1. 公文写作

公文的含义 公文的类别 常用公文的种类 公文的格式 公文的结构 公文的稿本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公文的行文规则 公文的语言运用

2. 公文处理

公文处理及其基本任务 公文处理责任 公文办理程序 公文拟办、请办、批办、承办、审核和签发的方法和要求

中央组织部负责人就颁布修订后的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考试大纲》答记者问

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颁布了修订后的《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针对大家关心的一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央组织部负责人。

问:2004年《考试大纲》正式颁布以来发挥了什么作用?

答:《考试大纲》是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的标准和依据,对广大干部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增长本领,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20世纪90年代,随着各地各部门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工作的广泛开展,领导干部选拔考试工作中试题参差不齐、内容不统一、程序不规范、考试成本过高等问题比较突出,迫切需要建立全国统一的通用题库,制定用以规范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内容、方式、程序的规定。为保证考试质量,降低考试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推进领导干部选拔考试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我们从1998年底开始启动全国通用题库建设,并组织有关专家研究制定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2000年1月我部颁布了《全国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考试大纲(试行)》。2004年,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我们总结各地各部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工作经验,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在《全国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考试大纲(试行)》的基础上,正式制定颁布了《考试大纲》。

《考试大纲》颁布实施以来,在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规范了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内容、方法和程序,促进了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制度的推行,提高了各地各部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二是为全国通用题库建设提供了基本依据;三是对广大干部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增长本领,起到了积极引导作用;四是降低了考试成本,保证了考试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从各方面的反映看,总体效果是好的,广大干部给予了充分肯定。

问:修订《考试大纲》的用意是什么?

答:随着近年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发生了新的变化。一是从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特

别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都对两大干部能力素质提出了新要求。这些新任务、新要求需要对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内容和方法技术作出新的规定。二是从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实践的新发展看,近几年来,各地各部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取得了新进展,考试工作积累了许多新的经验、探索了新的方法、发展了新的技术,这些新经验、新方法、新技术需要在《考试大纲》中及时加以体现。三是从党和国家出台的政策法规看,也有了许多新的内容,需要及时体现在《考试大纲》之中。把这些新的理论、新的经验、新的成果和新的要求反映和体现到《考试大纲》中来,增强《考试大纲》指导实践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水平。

问:修订后的《考试大纲》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答: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共分五章十八条。正文包括总则、公共科目笔试、专业科目笔试、面试、附则五部分内容,附件为公共科目笔试内容。该《考试大纲》充分体现了近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建设中一系列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重要成果,充分吸收了各地各部分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工作的新经验和新做法,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强调了“干什么、考什么”的原则,从党政领导干部能力建设的实际需要和职位特点出发,设计考试,突出对领导干部能力素质的检测和评价。

问:贯彻落实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应重点把握什么原则?

答:考试只是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的环节之一。《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和《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暂行规定》明确规定,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除考试环节外,还有报名与资格审查、组织考察、党委(党组)讨论决定等其他环节。为使广大干部正确认识和对待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修订后《考试大纲》,强调了围绕选拔职位的工作责任和工作实际命制试题,突出检测分析和解决领导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干部平时加强学些,积累实践经验,提高领导能力。各级组织认识部门在贯彻落实修订后的《考试大纲》时,要重点把握“干什么、考什么”原则,不断提高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节录)

(2005年4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 2005年4

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五号公布

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公务员的管理,保障公务员的合法权益,加强对公务员的监督,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促进勤政廉政,提高工作效能,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第三条 公务员的义务、权利和管理,适用本法。

法律对公务员中的领导成员的产生、任免、监督以及法官、检察官等的义务、权利和管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条 公务员制度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贯彻中国共产党的干部路线和方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

第五条 公务员的管理,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依照法定的权限、条件、标准和程序进行。

第六条 公务员的管理,坚持监督约束与激励保障并重的原则。

第七条 公务员的任用,坚持任人唯贤、才德兼备的原则,注重工作实绩。

第八条 国家对公务员实行分类管理,提高管理效能和科学化水平。

第九条 公务员依法履行职务的行为,受法律保护。

第十条 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公务员的综合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公务员的综合管理工作。上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指导下级公务员主管部门的公务员管理工作。各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指导同级各机关的公务员管理工作。

第七章 职务升降

第四十五条 机关内设机构厅局级正职以下领导职务出现空缺时,可以在本机关或者本系统内通过竞争上岗的方式,产生任职人选。

厅局级正职以下领导职务或者副调研员以上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出现空缺,可以面向社会公开选拔,产生任职人选。

确定初任法官、初任检察官的任职人选,可以面向社会,从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取得资格的人员中公开选拔。

第四十六条 公务员晋升领导职务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实行任职前公示制度和任职试用期制度。

第四十七条 公务员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不称职的,按照规定程序降低一个职务层次任职。

第十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零一条 对有下列违反本法规定情形的,由县级以上领导机关或者公务员主管部门按照管理权限,区别不同情况,分别予以责令纠正或者宣布无效;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者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 不按编制限额、职数或者任职资格条件进行公务员的录用、调任、转任、聘任和晋升的;

(二) 不按规定条件进行公务员奖罚、回避和办理退休的;

(三) 不按规定程序进行公务员录用、调任、转任、聘任、晋升、竞争上岗、公开选拔以及考核、奖惩的;

(四) 违反国家规定,变更公务员工资、福利、保险待遇标准的。

(五) 在录用、竞争上岗、公开选拔中发生泄漏试题、违反考场纪律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开、公正的;

(六) 不按规定受理和处理公务员申诉、控告的。

(七) 违反本法规定的其他情形的。

附录二: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节录)

(2002年7月9日•中发【2002】7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建立科学规范的方针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形成负有生机与活力、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推进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建设一支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伟大旗臶,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素质的党政领导干部队伍,保证党的基本路线的全面贯彻执行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发展,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坚持下列原则:

(一)党管干部原则;

(二)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

(三)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原则;

(四)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

(五)民主集中制原则;

(六)依法办事原则。

第三条 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符合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有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力,结构合理、团结坚强的领导集体的要求。

应当注重选拔任用优秀年轻干部。

第四条 本条例适用于选拔任用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部门或者机关内设机构的领导成员,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领导成员(不含正职)和内设机构的领导成员;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纪委、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及其工作部门或者机关内设机构的领导成员;上列工作部门的内设机构的领导成员。

县级以上党委、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领导成员的选拔任用,参照本条例执行。

选拔任用非中共党员领导干部,参照本条例执行。

第五条 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履行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的职责,负责本条例的组织实施。

第二章 选拔任用条件

第六条 党政领导干部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 具有履行职责所需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水平,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经得起各种风浪的考验。

(二) 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坚持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立志改革开放,献身现代化事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艰苦创业,做出实绩。

(三)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认真调查研究,能够把党的

方针、政策同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相结合,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反对形式主义。

(四) 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有实践经验,有胜任领导工作的组织能力、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

(五) 正确行驶人民赋予的权力,依法办事,清正廉洁,勤政爱民,以身作则,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自觉接受党和群众的批评和监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反对官僚主义,反对任何滥用职权、谋求私利的不正之风。

(六) 坚持和维护党的民主集中制,有民主作风,有全局观念,善于集中正确意见,善于团结同志,包括团结同自己有不同意见的同志一道工作。

省部级党政领导干部,还应当努力达到中央对高级干部提出的各项要求。

第七条 提拔担任党政领导职务的,应当具备下列资格:

(一) 提任县(处)级领导职务的,应当具有五年以上工龄和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

(二) 提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一般应当具有在下一级两个以上职位任职的经历。

(三) 提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由副职提任正职的,应当在副职岗位工作两年以上,由下级正职提任上级副职的,应当在下级正职岗位工作三年以上。

(四) 一般应当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地(厅)、司(局)级以上领导干部一般应当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五) 应该经过党校、行政院校或者组织(人事)部门认可的其他培训机构五年内累计三个月以上的培训,确因特殊情况在提任钱未达到培训要求的,应当在提任后一年内完成培训。

(六) 身体健康。

(七) 提任党的领导职务的,应当符合《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的党龄要求。

第八条 党政领导干部应当逐级提拔。越级提拔的,应当报经上级组织(人事)部门同意。

第九条 党政领导干部可以从党政机关选拔任用,业可以从党政机关以外选拔任用。 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一般应当从后备干部中选拔。

第九章 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

第四十九条 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时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方式之一。

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主要适用于选拔任用地方党委、政府工作部门的领导成员或者其他人选、党政机关内设机构的领导成员或者其人选,以及其他适于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领导职务。公开选拔面向社会进行,竞争上岗在本单位或者本系统内部进行。

第五十条 报名参加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人员的基本条件和资格,应当符合本条例第六条和第七条的规定。

第五十一条 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工作在党委(党组)领导下进行,由组织(人事)部门组织实施,应当经过下列程序:

(一) 公布职位、报考人员的资格条件、基本程序和方法等;

(二) 报名与资格审查;

(三) 统一考试(竞争上岗须进行民主测评);

(四) 组织考察,研究提出人选方案;

(五)党委(党组)讨论决定。

附录三:

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

(2004年4月8日•中办发【2004】13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公开选拔时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方式之一

本规定所称的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是指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面向社会采取公开报名,考试与考察相结合的办法,选拔党政领导干部。

第三条 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必须遵循《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原则,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坚持考试与考察相结合。

第四条 公开选拔适用于选拔地方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纪委工作部门或者工作机构的领导成员或者其人选,以及其他适于公开选拔的领导成员或者其人选。

涉及国家安全、重要机密等特殊职位,不宜进行公开选拔。

第五条 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应当根据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有计划地进行,逐步做到经常化、制度化。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般应当进行公开选拔:

(一) 为了改善领导班子结构,需要集中选拔领导干部;

(二) 领导职位空缺较多,需要集中选拔领导干部;

(三) 领导职位出现空缺,本单位无合适人选;

(四) 选拔专业性较强职位和紧缺专业职位的领导干部;

(五) 其他需要进行公开选拔的情形。

第六条 公开选拔工作应当经过下列程序:

(一) 发布公告;

(二) 报名与资格审查;

(三) 统一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

(四) 组织考察,研究提出人选方案;

(五) 党委(党组)讨论决定;

(六) 办理任职手续。

第七条 公开选拔工作在党委(党组)领导下,由组织(人事)部门组织实施。

公开选拔工作应当坚持从实际出发,制定合理的工作方案,提高科学化水平,降低成本。

第二章 公告、报名和资格审查

第八条 公开选拔应当在适当范围内发布公告。公告内容包括选拔职位以及职位说明、选拔范围、报名条件与资格、选拔程序和遴选方式、时间安排等。

第九条 公开选拔应当在调查研究和分析预测的基础上,根据选拔职位的层次、人才分布情况和国家有关政策,合理确定报名人员的范围。

第十条 报名人员应当符合《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基本条件和任职资格。

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报名人员,应当具备与所报职位要求相当的资格。

对有特殊要求的职位,可以附加其他条件。

第十一条 根据选拔职位对人才的需求和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需要,可以对报名人员的职务层次、任职年限等任职资格适当放宽。但报上一级职位的,需在本级职位任满一年;越一级报名的,应当在本级职位任满四年;不得越两级报名。

第十二条 海外留学回国人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的人员等,其报名条件和资格由组织实施公开选拔的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根据有关政策确定。

第十三条 报名人员通过组织推荐或者个人自荐等方式报名,并填写报名登记表。报名登记表一般应由所在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审核。

第十四条 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公布的报名条件和资格进行资格审查,审查合格者准予参加笔试。经资格审查合格参加笔试的人数与选拔职位的比例一般不低于10:1。

第三章 考 试

第十五条 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主要测试应试者对领导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特别是运用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领导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面对主要测试应试者在领导能力素质、个性特征等方面对选拔职位的适应程度。

第十六条 笔试、面试依据《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命题。命题前应当进行职位分析,增强命题的针对性。试题一般从全国领导干部考试通用题库以及经认定合格的省级组织部门题库中提取。

第十七条 笔试分为公共科目考试和专业科目考试,采用闭卷方式进行。

第十八条 根据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确定面试人选。面试人选与选拔职位的比例一般为5:1。

第十九条 面试应当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测评方法,注重科学性。

第二十条 面试由面试小组负责考试和评分。面试小组由有关领导、专家、组织人事干部等人员组成,一般不少于7人。

同一职位的面试一般由同一面试小组负责考试和评分。

第二十一条 面试小组成员应当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公道正派,并熟悉人才测评工作。面试小组中比寻有熟悉选拔职位业务的人员。面试小组要实行回避制度。面试前应当对面试小组成员进行培训。

第二十二条 根据笔试、面试成绩确定应试者的考试综合成绩。

第二十三条 笔试、面试成绩和考试综合成绩应当及时通知应试者本人,并在适当范围内公开。

第二十四条 市(地)、县(市)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条件允许时可以由上一级党委组织部门统一组织考试。

第四章 组织考察

第二十五条 根据考试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确定考察人选。考察人选与选拔职位的比例一般为3:1。

第二十六条 组织(人事)部门依据干部选拔任用条件和选拔职位的职责要求,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对考察对象的德、能、勤、绩、廉进行全面考察,对是否适合和生人选拔职位

作出评价。要注重考察工作实绩和群众公认程度。

第二十七条 实行考察预告制。将考察对象的简要情况、考察时间、考察组联系方式等,向考察对象所在工作单位或者向社会进行预告。

第二十八条 考察采取个别谈话、发放征求意见表、民主测评、实地考察、查阅资料、专项调查、同考察对象面谈等方法进行。

第二十九条 同一职位的考察对象,应当由同一考察组考察。

第三十条 跨地区、跨部门的考察,考察对象所在单位的组织(人事)部门,应当积极支持和配合,并出具鉴定材料。

第五章 决定任用

第三十一条 组织(人事)部门根据考察情况和考试成绩,研究提出任用建议。

第三十二条 按照干部管辖权限,由党委(党组)集体讨论作出任用决定,或者决定提出推荐、提名的意见。

党委(党组)集体讨论认为无合适人选的,该职位选拔可以空缺。

第三十三条 对党委(党组)决定任用的干部和决定推荐、提名的人选进行公示。公示后,未发现影响任用问题的,办理任职手续或者按照有关规定推荐、提名,并向社会公布选拔结果。

第三十四条 对公开选拔任用的干部实行一年的试用期。试用期满后,经考核胜任的,正式任职;不胜任的,免去试任职务,一般按试任前职务层次安排工作。

不适用试用期制的干部,任职一年后经考核不胜任的,提出免职意见。

第三十五条 对经过考察符合任用条件但未能任用的人员,符合后备干部条件的,可以纳入后备干部队伍进行培养。

第六章 纪律和监督

第三十六条 公开选拔党政干部必须遵守以下纪律:

(一) 确保公开、公平、公正,不准事先内定人选;

(二) 严格按照公开选拔工作方案规定的内容和程序操作,不准在实施过程中随意更改;

(三) 报考人员要自觉遵守公开选拔工作的有关规定,不准弄虚作假,搞非组织活动;

(四) 有关单位要客观、全面地反映和提供考察对象的真实情况,不得夸大、隐瞒或者歪曲事实;

(五) 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干部人事工作纪律,特别要严格执行保密制度和回避制度,不准泄露考试试题、评分情况、考察情况、党委(党组)讨论情况等。

第三十七条 对公开选拔工作要加强监督。必要时,成立由纪检机关(监察部门)等有关方面组成的监督小组,对公开选拔工作进行监督。

对公开选拔工作中的违纪行为,干部、群众可以向上级组织(人事)部门或者纪检机关(监督部门)检举,申诉。受理机关和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认真核心处理。

第三十八条 对违反本规定第三十六条的,要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党政政纪处分。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九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门可以根据本规定,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细则。

第四十条 公开选拔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领导成员推荐人选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员,可以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四十一条 本规定由中共中央组织部负责解释。

第四十二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录四:

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暂行规定

(2004年4月8日•中办发[2004]13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党政机关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竞争上岗时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方式之一。

本规定主要适用于选拔任用中央、国家机关内设的司局级、处级机构领导成员,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纪委、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机关或者工作部门的内设机构领导成员。

涉及重要机构和国家安全的职位,按照法律、法规不宜公开竞争的职务,不列入竞争上岗的范围。

第三条 通过上岗竞争上岗选拔党政机关内设机构领导成员,一般在本机关内部实施,也可根据需要允许所属机关、事业单位符合条件的人员参加。

第四条 竞争上岗工作必须坚持《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原则,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坚持考试与考察相结合,坚持个人意愿与组织安排相结合。

第五条 竞争上岗必须在核定的编制和领导职数限额内进行。

第六条 竞争上岗一般应当经过下列程序:

(一) 制定并公布实施方案;

(二) 报名与资格审查;

(三) 笔试、面试;

(四) 民主测评、组织考察;

(五) 党委(党组)讨论决定;

(六) 办理任职手续。

笔试、面试与民主测评的操作程序,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第七条 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在本单位党委(党组)领导下,由干部(人事)部门组织实施。

第二章 制定方案、报名与资格审查

第八条 竞争上岗应当制定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内容包括指导原则、竞争职位、任职条件、选拔范围、方法程序(含遴选方式)、时间安排、组织领导和纪律要求等。

实施方案应当征求干部群众的意见,由党委(党组)讨论决定。

第九条 实施方案确定后,应当将主要内容在本机关及所属有关单位公布。

第十条 参加竞争上岗人员的基本条件和资格应当符合《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以及竞争职位的要求。

第十一条 报名参加竞争上岗的人员,自愿填报竞争职位,可只报一个志愿,也可兼报其他志愿。报名时应填写是否服从组织安排。

在报名过程中,应当允许报名人员查询各职位报名情况,报名人员可在规定时间内调整所报职位。仅有个别人报名,形不成有效竞争的职位,可不列入本次竞争上岗的范围,允许报考该职位任用改报其他职位。

第十二条 干部(人事)部门按照竞争上岗实施方案规定的条件,对报名人员进行资格审查并公布结果。

第三章 笔试与面试

第十三条 竞争上岗应当进行笔试、面试并量化计分。笔试、面试可依据《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公告考试大纲》命题。笔试、面试结束后应将成绩通知本人。

第十四条 笔试主要测试竞争履行竞争职位职责所必备的基本知识以及调研综合、办文办事、文字表达等能力。

笔试一般由本单位组织实施。有条件的地方,可由党委组织部门和政府人事部门统一组织。

第十五条 面试主要测试竞争履行竞争职位职责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应当根据需要采取适当的测评方法进行。

第十六条 面试由面试小组实施。面试小组一般由本单位领导、干部(人事)部门和相关单位领导及专家组成,一般不得少于7人,其中外单位人员应占一定比例。

面试小组成员应当挑选公道正派、政策理论或者专业水平高、熟悉相关业务的人员担任。面试小组成员要实行回避制度。面试前应当面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

面试应当允许本单位人员旁听。

第四章 民主测评与组织考察

第十七条 对竞争上岗人员应当进行民主测评并量化计分。民主测评结果应当通知本人。

第十八条 民主测评主要对竞争者的德才表现及其对竞争职位的适应程度进行评价,地方党政机关一般在机关全体工作人员中进行,单位规模较大、竞争者所在内设机构人员较多的,可在该内设机构中进行;中央、国家机关一般以司局为单位进行。

参加民主测评的人数必须达到应参加人数的80%以上。

第十九条 民主测评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廉等项,每项可细分为若干要素,每个要素划分为若干档次,每档确定相应的分值,由参加测评人员无记名填写评价分数,由干部(人事)部门汇总计算每位竞争者的平均分数。

第二十条 考察对象一般通过综合遴选的方式择优确定,即竞争者参加笔试、面试、民主测评各个环节的竞争,依据总分高低,按照一定比例择优确定考察对象并公布名单以及最低入围分数。笔试、面试成绩和民主测评结果应当按照一定比例计入总分。

参加竞争的人数较多时,可通过逐轮遴选的方式择优确定考察对象。采用逐轮遴选方式,

应当公布每轮遴选入围者的名单以及最低入围分数。民主测评在笔试、面试之后的,可与组织 结合进行。

确定考察对象时,可适当考虑竞争者的资历、学历(学位)及近年来年度考核情况等因素。

第二十一条 对民主测评分数过低的人员,可不列为考察对象。民主测评在笔试、面试之前的,对民主测评分数过低的人员,可取消其参加笔试、面试的资格。

第二十二条 列入考察对象的人选数,应当多于竞争职位数。

第二十三条 考察工作由干部(人事)部门组织进行。考察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考察内容包括考察对象的德、能、勤、绩、廉情况及其政治业务素质与竞争职位的适应程度,注重考察工作实绩和群众公认程度。

第五章 任 职

第二十四条 党委(党组)根据竞争者笔试、面试、民主测评的结果和考察情况,集体讨论决定拟任人选。

决定人选拟任职位,应当尊重本人所报志愿。必要时,在听取本人意见的基础上,可由组织统一调剂。对没有合适人选的职位,党委(党组)可决定暂时空缺。

第二十五条 对拟任人选要按照人前公示的有关定进行公示。

第二十六条 对通过竞争上岗任职的人员,需要进行任职试用的,按任职试用期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六章 纪律和监督

第二十七章 竞争上岗必须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及本规定,并遵守下列纪律:

(一) 要确保竞争上岗的公开、公平、公正,不准事先内定人选;

(二) 要严格执行竞争上岗实施方案,不准在实施过程中随意更改;

(三) 有关人员要严格遵守保密纪律,不准泄露考试试题、考察情况、党委(党组)讨论情况等;

(四) 面试小组成员要客观公正,不准打人情分;

(五) 参加考察的人员要公道正派,不准隐瞒或者歪曲事实真相;

(六) 参加竞争的人员要正确对待竞争,不准弄虚作假,搞拉票等非组织活动。

对竞争上岗工作中的违纪行为,按照有关规定予以组织处理或者纪律处分。情节严重的,可宣布竞争上岗结果无效,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二十八条 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必须接受上级党委及其组织(人事)部门的监督,接受上级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接受本单位机关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构的监督,接受干部、群众的监督。干部、群众对竞争上岗工作中的违纪行为,有权向党组织或者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机关检举、申诉。受理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进行调查核实。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九条 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机关及乡(镇、街道)机关、事业单位实施竞争上岗,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十条 本规定由中共中央组织部商人事部解释。

第三十一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过去有关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附录五:

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国领导干部选拔考试通用题库建设的意见

全国领导干部选拔考试通用题库(以下简称全国通用题库)建设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行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的一项基本性工作。近年来,中央组织部认真贯彻胡锦涛同志关于建立全国统一的通用题库的重要批示精神,联合有关部委和省区市党委组织部积极开展题库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中央组织部已初步建立起一个覆盖面较广、具有一定权威性的通用题库,部分省区业建立了一定规模的题库,为各地各部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及国有企业公开招聘经营管理者提供了考试测评服务,对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总体上看,题库建设还不能完全满足领导干部选拔考试工作的需要。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适应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办法的要求,现就加强全国通用题库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全国通用题库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全国通用题库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落实胡锦涛同志关于建立全国统一的通用题库的重要批示精神,从形成干部选拔任用科学机制的要求出发,按照统一标准、规范管理,联合建设、资源共享,及时更新、保障质量,提高效率、安全保密的原则,全面加强全国通用题库建设,为推行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及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领导人才提供保障。

全国通用题库建设的工作目标是:用三至五年的时间,在中央组织部和省区市党委组织部、副省级城市党委组织部逐步建立起一个统一规范、数量充足、质量优良、结构合理、运行有序的全国通用题库,为领导干部选拔考试提供优质的服务。

二、明确全国通用题库的管理职责

全国通用题库由总题库和分题库组成,总题库设在中央组织部,分题库设在省区市党委组织部、副省级城市党委组织部或其关联的考试测评机构。全国通用题库由中央组织部会同有关部委与省区市委组织部、副省级城市党委组织部联合建设。中央组织部负责全国通用题库建设标准的制定;总题库的建设和日常管理及分题库的规范管理和业务指导;组织开发通用试题及测评工具,确定题库年度更新计划,下达年度通用试题征题任务,集中组织审题,为分题库提供通用试题及测评工具;制定工作规范,开展业务培训,进行监督检查。省区市委组织部和副省级城市党委组织部负责分题库的建设和日常管理,承担中央组织部下达的通用试题命制和测评工具开发等任务,命制具有地方特色的通用试题。

原则上,总题库负责提供中央国家机关部委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通用试题及各省区市公开选拔副厅(局)级以上领导干部考试通用试题;分题库负责提供地方县(处)级以下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通用试题。

三、加强全国通用题库的开发利用

全国通用题库的开发利用要以《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为基本依据,严格按照统一的题库建设标准开发通用试题及测评工具。通用试题内容要体现政治性和科学性,突出对领导能力特别是解决领导工作中实际问题能力的测试。按照考试测评方法技术发展的新要求,不断完善笔试面试方法,逐步开发推广评价中心技术及心理素质测试等现代测评工具。

全国通用题库应有能够满足各级各类领导干部选拔考试需要的公共科目、专业科目笔试试题和面试试题。要加大通用试题的更新力度,每年新命制的通用试题要达到一定的比例。

建立健全全国通用题库试题质量评估体系,加强对考试测评结果的跟踪分析,不断提高通用试题的信度和效度。

为保证考试质量,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考试应从全国通用题库提取通用试题,党政机关竞争上岗考试逐步实现从全国通用题库提取通用试题。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和党政机关竞争上岗考试通用试题由全国通用题库免费提供。同时,全国通用题库要积极为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公开招聘领导人才提供考试与测评服务。

四、完善全国通用题库建设的保障措施

建立健全专家选聘制度,整合专家资源,建设一支由考试测评专家、相关学科专家和领导干部组成的命题、审题和科研队伍;开展面试考官培训,不断提高面试考官的专业化水平。

加大全国通用题库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力度,配备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智能化管理。充分利用全国组织系统专网资源,实现总题库和分题库通用试题信息的有效传递和题库系统的高效运转。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制定符合全国通用题库特点的保密制度,明确保密责任,落实保密措施,确保题库运行安全。

各省区市和副省级城市党委组织部要将题库建设经费纳入向财政申报的年度预算。

五、加强对全国通用题库建设工作的领导

中央组织部领导干部考试与测评中心具体承担全国通用题库建设的组织协调工作。各省区市党委组织部和副省级城市党委组织部要充分认识加强全国通用题库建设的重要意义,把题库建设作为组织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切实抓好。要落实领导责任,明确工作职责,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要精心挑选政治素质好、熟悉干部工作和考试测评业务的工作人员,充实到题库建设工作队伍中来。要加强题库工作人员的组工业务和专业技术培训,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工作人员队伍。

附录六: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修订对照搞)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按照中共中央关于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要求,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深

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要求部署,规范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的科目、测评要素、内容、方式方法及实施程序,推进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与测评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总结近年来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工作的经验,结合党政领导干部队伍实际,针对党政干部的基本要素特别是能力素质要求和职位特点,制定本考试大纲。

第二条 本考试大纲是全国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与测评工作的基本

依据。 考试是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的环节之一,一般包括公共科目笔试、专

业科目笔试和面试。

第三条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坚持干什么、考什么的原则,围绕选拔职位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实际命制试题,突出检测分析和解决领导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广大干部平时加强学习,积累实践经验,提高领导能力。

第三四条 本考试大纲主要适用于地方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纪委工作部门

或者工作机构的领导成员干部或者其人选的公开选拔考试,中央、国家机关内设的司厅局级、处级机构领导成员干部,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纪委、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机关或者工作部门的内设机构领导成员干部的竞争上岗考试,以及其他适于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的领导成员干部或者其人选的考试。

县级以上党委、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领导成员干部的

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参照本考试大纲执行。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公开招聘和竞争上岗考试,可参照本考试大纲执行。

第四五条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与测评工作在党委(党组)领导下进

行,由组织人事部门组织实施。

第二章 公共科目笔试

第五六条 公共科目笔试范围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管理、科学技术及历史、国情国

力、公文写作与处理,主要测试应试者胜任党政领导干部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特别是运用有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解决领导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六七条 公共科目笔试方式与试卷结构如下:

(一) 测试方式为闭卷。

(二) 试卷满分为100分或者150分。

(三) 测试时限为150分钟或180分钟。

(四) 试题难度根据领导选拔职位对知识和能力素质的要求确定。

试卷中不同难度的试题比例为:较难试题约占20%,中等难度试题约占5060%,较容易

试题约占3020%。

(五) 试题内容比例根据领导选拔职位对知识和能力素质的要求确定。

(六)试题类型分为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客观性试题包括判断题、选择题(单项

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等;主观性试题包括辨析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写作题、申论题等。选拔职位的职级越高,主观性试题的比例应越大。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一般以主观性试题为主,选拔职位的职级越高,主观性试题的比例应越大。

第七八条 公共科目笔试测评要素主要有:

(一)理论素养。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和科学发展观,以及领导工作中需要的其他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二)公共知识素养。对履行领导工作职责应具备的公共科目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具

体应用的能力。

(三)政策法规水平。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有关法律法规的理解掌握程度和结合实

际贯彻执行的能力。

(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对领导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全面系统分析,抓住问题实质,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的能力。 (五)文字表达能力。以规范、准确、简练、清晰、清楚、严密、准确的文字表达思想

观点的能力。

测评要素比例根据领导选拔职位对知识和能力素质的要求确定。

第八条 公共科目笔试内容要求:

第三章 专业科目笔试

第九条 专业科目笔试范围包括选拔职位需要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管理知识和专业政

策法规知识,主要测试应试者胜任选拔职位工作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特别是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领导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十条 专业科目笔试方式与试卷结构如下:

(一) 测试方式为闭卷。

(二) 试卷满分为100分或150分。

(三) 测试时限为150分钟或者180分钟。

(四) 试题难度根据领导选拔职位对专业知识和能力素质的要求确定。

试卷中不同难度的试题比例为:较难试题约占20%,中等难度试题约占5060%,较容易

试题约占3020%。

(五)试题类型分为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客观性试题包括判断题、选择题(单项

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等;主观性试题包括辨析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计算题等。选拔职位的职级越高,主观性试题的比例应越大。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一般以主观性试题为主,选拔职位的职级越高,主观性试题的比例应越大。

第十一条 专业科目笔试测评要素主要有:

(一) 专业知识素养。对选拔职位所需要的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的能

力。

(二) 专业政策法规水平。对党和国家有关专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的理解掌握程度和结

合实际贯彻执行的能力。

(三) 专业管理能力。根据选拔职位要求,运用专业管理知识解决领导工作中实际问

题的能力。

(四) 选拔职位需要的其他相关能力。该项具体测评要素根据不同职位的要求,经职

位分析确定。

测评要素比例根据领导选拔职位对专业知识和能力素质的要求确定。

第十二条 专业分类和专业科目笔试内容另行公布

第四章 面试

第十三二条 面试在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笔试基础上,进一步测试评应试者在领导能力

素质和个性胜任特征等方面与选拔职位的匹配程度。

第十六三条 面试测评要素主要有: (一)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概括、判断与推理,抓住问题要害,揭

示事物的内在联系、本质特征及和变化规律的能力。

(二)言语语言表达能力。清楚清晰、流畅准确、简洁、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并使之易于被人接受的能力。 (三)组织协调能力。围绕工作任务,对人财物等资源进行合理配臵,协调责权利各方

面关系,保证工作顺利完成的能力。 (四)人际沟通能力。倾听和理解不同观点,通过情感、态度、 信息、思想、观点、情感的交流,建立良好协作关系的能力。

(五)决策能力。面临对问题和机遇,及时准确地进行分析、和判断、并作出科学决判的能力。

(六)创新能力。发现新问题、产生新思路、提出新观点和找出新办法的能力。

(七)应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面对变化的情况和突发事件,及时迅速作出正确反应,采取适当方法和有效措施,予以妥善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能力。

(八)激励能力。依据人的行为活动规律,采取有效方法,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工作积

极性的能力。

(九八)选拔职位需要的特殊能力。该测评要素根据选拔职位的特殊要求,经职位分析

确定。

(十九)个性特征。应试者表现出来的气质风度、情绪稳定性、责任心、自信心、成就

动机、自我认知等特征。 具体测评要素及各要素的比例根据选拔职位要求,经职位分析确定。

第十四条 在面试环节中,可使用一般采用结构化面试方法,。根据需要也可以选用或综合使用无领导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公文筐测验、角色扮演、演讲等其他测评方法。有条件的可采用评价中心技术以多种方法进行测评。

面试由考官小组负责测试和评分。考官小组由有关领导、专家、组织人事干部等人员组

成,一般不少于7人。同一职位的面试应由同一考官小组负责测试和评分。考官小组成员应当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公道正派,并熟悉人才测评工作。考官小组中应有熟悉选拔职位业务的人员。考官小组成员要实行回避制度,面试实施前应对考官小组成员进行培训。

(一)结构化面试。该方法要求对试题构成、测评要素、评分标准、时间控制、考官组

成、实施程序和分数统计等各环节,必须事先按结构化要求进行规范性设计。考官在与应试者以问答方式当面交谈的过程中,根据应试者的言语、回答和行为表现,对其相关能力和个性胜任特征作出相应的评价。

(二)无领导小组讨论。该方法要求一组应试者(一般五5至七7人)在不指定组长的

情况下,围绕给定的问题展开讨论。考官根据应试者在讨论中的言语、和行为表现,对其相关能力和个性胜任特征作出相应的评价。

(四三)角色扮演。该方法要求应试者扮演某一领导角色,在特定模拟的工作情境中对

一系列人际关系和工作问题进行处理。考官根据应试者的言语、和行为表现,对其相关能力和个性胜任特征作出相应的评价。

(五)演讲。该方法要求应试者在规定时间内围绕与选拔职位工作有关的某一主题进行

即席发言。考官根据应试者的言语、行为表现,对其相关能力和个性特征作出相应的评价。

(三四)公文筐测验。该方法要求应试者在规定时间内对各种与特定领导工作有关的文

件、报表、信件、电话记录等公文进行处理。考官根据应试者处理公文的方式、方法、结果等情况,对其相关能力和个性胜任特征作出相应的评价。

(五)演讲。该方法要求应试者在规定时间内围绕与选拔职位工作有关的某一个主题进

行即席发言。考官根据应试者的言语、行为表现,对其相关能力和个性特征作出相应的评价。

第十五条 结构化面试及其他测评方法的程序如下:

(一)结构化面试的程序:对应试者进行身份确认;应试者抽签排出面试顺序;考务人

员宣布规则;应试者入场;主考官宣读指导语;主考官提问,应试者回答问题;考官追问;考官独立评分;考务人员统计评分结构并存档。

(二)无领导小组讨论的程序:对应试者进行身份确认;考务人员宣布规则;主考官根

据需要对参加小组讨论的人员进行角色的随机分派;主考官根据需要对参加小组讨论的人员进行角色的随机分派;主考官考务人员将有关资料发给应试者;主考官宣读指导语;应试者按给定的时间准备;应试者进行自由讨论;考官独立评分;考务人员统计评分结果并存档。

(四三)角色扮演的程序:对应试者进行身份确认;考务人员宣布规则;主考官对角色

要求进行说明;主考官宣读指导语;应试者在给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任务;考官根据需要进行讨论;考官独立评分;考务人员统计评分结果并存档。

(三四)公文筐测验的程序:对应试者进行身份确认;考务人员宣布规则;考官考务人员向应试者发放材料;主考官宣读指导语;应试者在给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任务;考官根据需要进行讨论;考官根据需要对应试者进行提问;考官独立评分;考务人员统计评分结果并存档。

(五)演讲的程序:对应试者进行身份确认;考务人员宣布规则;考官向应试者宣布演

讲题目;主考官宣读指导语;应试者按给定的时间准备;应试者即席演讲;考官根据需要进行讨论;考官独立评分;考务人员统计评分结果并存档。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七六条 本考试大纲由中共中央组织部负责解释。公共科目笔试内容作为本考试大纲附件随文颁布。专业科目笔试内容另行公布。

第十八七条 本考试大纲发布之日起施行。《全国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考试大纲(试

行)》同时废止。本考试大纲由中共中央组织部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 本考试大纲自发布之日起施行。中共中央组织部与2004年4月11日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同时废止。

附件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公共科目笔试内容

一、政治

该部分内容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总论、邓小

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共党史、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时事政治。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

1.哲学

(1)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与发展 实践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的地位 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特点

(2)物质和意识

世界的物质性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及其实践基础

(3)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 对立统一规律 量变质变质量互变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4)认识和实践

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反映论 认识和实践的相互作用 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真理和检

验真理的标准 真理发展的辩证性质 真理与价值 主体认识能力

(5)社会规律和人的活动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

中的决定作用 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的活动的自觉能动性。

(6)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形态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社会形

态的划分和更替

(7)阶级和国家

阶级的起源和实质 阶级结构和阶级斗争 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国家

的起源、本质和职能 阶级的消灭和国家的消亡

(8)社会意识及其形式

社会意识的本质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和作用 社会意识的作用 社会意识的各种

形式

(9)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两种历史观的根本对立 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10)社会进步和人的解放 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 社会进步及其标准 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人的本质 人的价值 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

2.政治经济学

(1)生产方式与经济基础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经济制度及其类型

(21)商品与货币

商品 货币 价值规律

(32)资本与剩余价值

货币转化为资本 剩余价值的及其生产过程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

(43)资本积累

资本主义再生产与资本积累 资本有机构成和相对人口过剩

(54)资本的流通过程

资本的循环 资本的周转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65)剩余价值的分割与国民收入分配

利润和平均利润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借贷资本和利息 资本主义地租 资本主

义国民收入分配

(76)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3.科学社会主义

(1)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成为科学

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及其局限性 两大发现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科学社会主

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伟大学说

(2)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 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无产阶级革命

和无产阶级专政 未来社会的发展阶段和基本特征

(3)列宁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特殊最高阶段 社会主义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 关于国

家、革命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 关于民族殖民地问题和民族解放的理论 新经济政策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实现社会主义建设的构想

(4)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相当长的必然性和历史过程

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和历史地位 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 社会主义与资本

主义的相互关系联系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发展的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前进性和曲折性

(二)毛泽东思想

1.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一个理论成果

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

发展 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科学体系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2.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 群众路线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23.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社会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新民族主义革命理论和总路线 农村包围城市的

革命道路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

34.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

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主要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中国工业化的道路

45.统一战线

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的极端重要性 新民族主义革命时期统一战线的基本经验 中国

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民族区域自治和民族团结 实现祖国统一

56.人民战争和人民军队

武装斗争社会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 人民战争机器战略战术 人民军队的宗旨、任务

和党指挥枪的原则 建设强大的现代化国防

67.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 执政党建设面临的新考验

78.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起工作的生命线 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和根本原则

89.政策和策略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 从实际出发制定和实行政策和策略 党在领导革命和建设

过程中形成的若干具有长远指导意义的政策和策略原则

910.国际关系和外交方针 独立自主的新型外交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10.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和根本点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11.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科学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总论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的形成于发展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

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探索和回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问题的探索和回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问题的探索和回答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几代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的结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4.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

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臶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三四)邓小平理论

1.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

阶段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2.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 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重大意

3.社会主义的本质与和根本任务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社会主义本质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 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5.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

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三个有利于”标准 改革开放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对外开放基本格局 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

6.社会主义对外开放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 对外开放

和自力更生

76.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

“三步走”发展战略 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科学技术是第一

生产力

87.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意义 98.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党的领导与人民民主的关系 坚持社会

主义基本政治制度 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109.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 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

抓、两手都要硬”

1110.“一国两制”构想与祖国统一

“一国两制” 科学构想的形成和发展提出和意义 “一国两制”构想的主要内容 “一

国两制”构想的伟大实践及其意义

1211.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

和平与发展史当今时代的主题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1312.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狠心和依靠力量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加强和既要坚持又要改善党的领导 社会主

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

(四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和历史地位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方位 中国共产党80年奋斗的基本经验 中共十三

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基本经验 深化对“三个规律”的认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的历史地位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

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3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况和科学内涵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始终代表中

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的内在联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系统的科学理论

4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 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

稳定的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创举 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 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 党的建设的总方针 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54.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

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 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 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保持与时俱进

的精神状态 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六)科学发展观

1.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2.科学发展观的评价

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3.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根本要求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

顾 又好又快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 着力构建充满活力、负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4.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各项事业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建设创新型国家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建设生态文

明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 促进政党关系、民主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 建设服务型政府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和平发展道路 互利互赢的开放战略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党的先进性建设 反腐倡廉建设

(五七)中共党史

1.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时期

五四运动与工人运动队伍的壮大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民主革命纲领和策略方针的制定

2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五四运动与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党的一大与中国共

产党的诞生 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八七会议与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开辟 反“围剿”斗争的胜利与挫折 遵义会议与红军长征的胜利 遵义会议 瓦窑堡会议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制定 抗日战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延安整风 中共七大和抗战的胜利 全国解放战争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和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与建立新中国的蓝图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32.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时期

建国初期的形势和党的任务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

43.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

中共八大前后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及失

误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失误 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制定和贯彻 “左”倾错误的严重发展 “文化大革命”及其教训

54.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工作重点的转移伟大的历史转折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

问题的决议》 中共十二大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中共十三大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基本路线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与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 中共十四大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 中共十六大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中共十七大 新时期的特点、成就和标志 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

(六八)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

1.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创立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党的学说的基本思想 列宁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的基本原理 毛泽东

党的学说主要内容 邓小平党的建设理论主要内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执政党的学说建设理论的发展 中共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理论创新

2.党的性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中国共产

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景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党的纲领和路线

坚持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党的政治路线和党的建设的关系

4.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权为民所用、请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充

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 树立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

5.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 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6.党的思想建设 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

产党作为自己的行为指南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 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弘扬求真务实精神

7.党的干部队伍和领导班子建设

干部在党的事业中的作用 全面贯彻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

则 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坚持的原则和正确用人导向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健全党委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 领导干部带头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

8.党员队伍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坚持共产党元标准、提高党员素质 健全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长效机制 党员

的教育管理 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党的基层组织在党的建设中地位和作用 党

的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 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9.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强国战略 党管人才原则 科学人才观 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

910.党的内民主集中制与党的制度建设

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 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 党内民主

是党的生命 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 推进党务公开 建立健全党内民主制度 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 实行正确的集中、保证全党的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 正确处理民主和集中、保证全党的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 正确处理民主和集中的关系、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加强党内监督 严肃党的纪律

1011.党的作风建设与反腐倡廉建设

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

肉联系 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在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作风 党的作风建设的“八个坚持、八个反对” 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 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

11.维护和加强党的团结

讲大局、讲团结、讲稳定 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12.党的制度建设

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党章是规范和制约全党行为的总章

程 加强以党章为核心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 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 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 党现行的主要制度 党的代表大会 党代会代表任期制

1213.正确处理中国共产党同世界各国政党的关系 处理中国共产党同世界各国共产党和其他政党之间关系的原则和意义

(七九)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抓住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的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 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2.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 统

筹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科教兴国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 加快城镇化进程 西部大开发战略 中部崛起 东部率先发展 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 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 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 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扩大内需方针 完善宏观调控 推进投资体制改革 完善财税体制 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 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深化劳动就业体制改革与扩大就业 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改善人民生活 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3.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扩大人民民主 发展基层民主 坚持

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壮大爱国统一战线 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 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 深化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推进司法体制改革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完善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机制 维护社会稳定

4.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建设和谐文化 弘扬中华文化 推进文化创新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实现人才强国战略 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 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深化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制改革

5.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优先发展教育 实施扩大就业

的发展战略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完善社会管理

56.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 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推进军事创新 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 完善加强国防动员体制建设 坚持拥军优属、拥政爱民

67.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和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发展两岸

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八项主张 坚持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活动

78.对外政策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当代中国与世界的

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 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加强睦邻友好和区域经济合作

(八十)时事政治

当前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重大问题 近两年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

二、经济

该部分内容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微观经济、宏观经济和国家经济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与经济制度 经济体制与资源配臵 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

2.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市场经济的基本功能 市场失灵与宏观调控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

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经济发展方式 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城镇化 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 深化改革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微观经济

1.市场经济

市场主体类型 家庭经济功能 消费者 现代企业制度与公司治理 市场中介机构

2.市场机制

需求及其决定 供给及其决定 供求法则 市场均衡及其变动 市场机制在资源配臵中

的基础性作用

3.市场竞争

市场体系 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 竞争与垄断 市场规划与市场秩序

4.收入分配

按劳分配 按要素分配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初次分配

与再分配 效率与公平

(三)宏观经济

1.宏观经济调控 国民经济核算基本指标 总供给与总需求 政府经济管理职能 宏观调控目标 宏观

调控体系方式与手段

2.财政与税收 公共财政 财政收支 财政预算 税收与税率 财政政策

3.货币与银行

货币、信用与货币供给 利率 我国的金融机构 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 金融市场与

金融监管 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及其治理

(四)国际经济

1.开放经济

闭关锁国与对外开放 经济全球化 区域经济合作 跨国公司 国际竞争力 国际经济

安全

2.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原理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 贸易平衡 国际贸易方式和服务贸易 世界贸

易组织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3.国际金融

国际收支 外汇储备 汇率 国际金融组织 国际金融市场 国际资本流动

三、法律

该部分内容包括法学基础理论法学、宪法和有关部门法。

(一)法学基础理论法学

1.基本概念

法律及其特征 法律关系 法律功能 法律体系 法律原则 法律效力 法律关系 法

律责任 权利与义务 法律体系 法律责任 民主与法治 法治与法制系

2.法律的制定和实施

法律制定 法律实施 法律适用 法律解释 法律监督 法律服务 法律援助

3.依法治国的理论与实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依法执政 保障人权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

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二)宪法

1.宪法的地位和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宪法的地位和作用 宪法作用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政体和其他基本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 爱国统一战线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的政体 单一制国家内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选举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民主制度 选举制度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问题协调发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尊重和保障人权 公民的基本权利 平等权 政治权利和自由 宗教信仰自由 人身

自由 监督权 社会主义文化权利 特定主体的权利保护 公民的基本义务 正确认识和行使宪法规定的权利自由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机构

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 国务院 中央军事委员会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

5.国家赔偿制度

国家赔偿法及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 行政赔偿的范围、程序和义务机关 刑事赔偿的范

围、程序和义务机关

(三)有关部门法 法治政府 行政组织法 行政程序法 公务员法 行政主体 行政行为 政府信息公开 行政立法 行政许可 行政征收 行政给付 行政强制 行政处罚 行政合同 行政指导 行政复议 行政法制监督

2.刑法

刑法基本原则 犯罪与犯罪构成 刑罚 刑法分则中与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有关的犯

3.民法

民法的调整对象 民事主体与人格权 民事法律行为与代理 物权概念及其类型 平等保护物权 征收与征用 知识产权及其类型 债券概念及其特点 合同自由与违约责任 侵权责任

4.商法与经济法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企业与公司法律制度 中国人民银行法 税法 竞争法律制度 金融法律制度 财税法律制度 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 产品质量法律制度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 证券法 房地产法

5.社会法

社会法的范围和性质 劳动法概述 劳动法律制度 社会保障法概述 社会保障法律制

度 劳动合同法 劳动争议解决

6.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体系基本原则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律制度 环境与资

源保护的基本法律制度

7.诉讼程序法

诉讼程序法的基本概念 民事诉讼法 行政诉讼法 刑事诉讼法 三大诉讼法的共同

原则和制度特有原则 三大诉讼法的特有原则和制度 三大诉讼的受案范围和管辖 诉讼程序 仲裁法

8.国际法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国家主权 国际责任 国际条约 国际人权保护 反腐败公约 引渡 外交特权与豁免 国际争端的解决 联合国 国际刑法 国际贸易法律制度 国际投资法律制度 世界贸易组织法律制度 国际知识产权保护

9.国际经济法

国际经济法概述 国际贸易法律制度 国际投资法律制度 国际货币金融法律制度 国际税收法律制度 国际经济组织法律制度 解决国际经济争议法律制度

四、管理 该部分内容包括管理基础理论、公共行政管理、公共政策和领导学。 (一)管理基础理论

1.基本概念

管理的内涵及其一般特征 管理的基本职能 计划与决策 组织结构 组织文化 冲突

管理 控制系统

2.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演变

科学管理理论 古典组织理论 行为科学学派 权变领导理论 战略管理思想 全面质量管理

(一二)公共行政管理

1.公共行政管理的内涵

公共行政管理的本质 公共行政在国家管理中管理的功能

2.政府职能

政府职能的依据和属性 政府职能的主要内容基本职能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政府与

社会的关系 中央政府职能 地方政府职能 公共危机管理

3.行政组织

行政组织特性 行政组织的设臵基本原则 行政组织幅度与层级 行政组织与其他国

家机构的关系 中央政府组织与地方各级政府组织 非政府组织 编制管理

4.人事行政与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

人事行政的主要内容 人才资源开发 我国公务员制度 公务员队伍建设

5.公共财政行政法治

公共财政的功能 公共财政政策 政府审计 政府采购 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改革 依

法行政 行政执法

6.行政绩效

行政执行 行政成本 电子政务 行政绩效评估

76.行政责任与行政伦理监督

依法行政 行政责任主要特征 行政责任追究 行政伦理的内涵和范畴 我国公务员

行为规范 行政问责制度 政府绩效管理 行政监督 政府审计

8.行政监督

行政监督特性 行政监督的主要方式 行政监督制度

97.行政改革与创新

行政改革的意义 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事业单位改革 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 突

发事件应急管理 电子政务 政府采购 西方国家国外行政改革借鉴

(三)公共政策

1.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 公共政策的本质属性和功能 公共政策的功能 公共政策的分类 政策分析方法

2.政策制定

政策制定的主体 政策制定的原则 政策制定的程序 决策协商制度 政策专家咨询制度 公众听证制度 政策分析方法

3.政策执行

政策执行的主体 政策执行的程序和原则 影响政策执行有效性的因素

4.政策评价

政策评价的内涵和作用 政策评价的组织形式 政策评价的方法与标准 政策评价方

法 政策调整 政策终止

(四)领导学

1.领导活动和领导理论

领导活动的基本要素 领导理论的历史演变 马克思列宁主义领导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2.领导的本质

领导的二重性 社会主义领导的本质 领导权力 科学政绩观

3.领导者和领导群体

领导者的素质和能力 领导干部的作风 领导群体结构和整体效能 领导者的选拔任

用 领导班子建设

4.领导体制

领导体制的作用 现代领导体制的类型 我国的领导体制改革

5.领导决策

领导决策的要素和类型 领导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领导决策的程序和方法

6.领导用人

领导用人的原则 领导用人的方法 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团队建设

7.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的特征和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原则 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和创

8.领导方式、方法和艺术

领导方式 领导方法 领导艺术

9.领导效能考评

领导效能考评的作用 领导效能考评的原则 领导效能考评的程序和方法

五、科学技术

该部分内容包括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常识与科学前沿问题、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

(一)科学技术与社会

1.科学技术及其作用

科学与技术 科学精神 现代科学技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 科

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科学普及 信息社会 科学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知识经济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2.科学技术发展的政策与战略、方针和政策

我国科学技术工作的基本战略与方针 我国科学技术规划 国家科技计划 科学技术体

制改革 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保护知识产权战略 科技创新与产业化 科技成果转化 国家创新体系 自主创新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人才、专业、技术标准战略 造就科技领军人才 优化科技资源的高效配臵和综合集成 现代科研院所制度 生态安全 中国21世纪议程

(二)科学常识与科学前沿问题

1.科学常识

热力学三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 电磁理论 相对论 量子力学 信息与信息论 系统科

学 遗传和变异 光和作用 新陈代谢 细胞 基因 蛋白质 核酸 生物多样性 生态平衡 全球气候变化

2.科学前沿问题

物质结构 宇宙演化 生命起源 人类起源和进化 人类基因组计划 认知科学 脑科学

(三)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

1.高技术及高技术领域

高技术 通信技术 电子计算机技术 网络技术 微电子技术 多媒体技术 自动控

制技术 航空航天技术 军事科学技术 生物工程 克隆技术 干细胞技术 新材料技术 纳米技术 新能源技术 激光技术 交通运输技术 海洋技术 水资源利用技术 农业科学技术 环境科学和环境保护技术

2.高技术产业化

高技术产业化 信息产业 环境保护产业 高新技术开发区 科技企业孵化器 科

技中介服务机构

六、历史、国情国力、公文写作与处理

该部分内容包括历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现当代史、世界历史)、国情

国力、公文写作与处理。

(一)历史

1.中国古代史

(1)先秦时期 早期的人类与氏族公社 氏族公社 石器时代 夏、商、西周王朝 战国七雄与变法

图强 青铜器和铸铁 诸子百家与《诗经》、《楚辞》

(2)秦汉至明确时期

秦统一六国与中央集权封建制度确立的形成与发展 封建政治制度的演变 统一的

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农民起义与王朝更替 王朝盛世的出现或衰落衰及其原因 土地制度变迁与农业经济发展 农业政策与农业经济发展 重农抑商观念的演变城市与工商业的发展 中外经济和文化交流 教育和科举制度的演变 科学技术的发展成就 学术思想的变迁 儒释道思想流派 文学艺术 宗教源流

2.中国近现代史

(1)晚清时期

鸦片战争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太平天国运动 中国人对世界的新认识 洋

务运动与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 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和传播 列强侵华势力的扩张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形成 改良思潮与戊戌变法 清末新政 立宪运动、辛亥革命与清王朝的覆灭

(2)中华民国时期

中华民国的成立及其政权变化 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 五四新文化运动 第一次大战

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及其政治体制 从国家资本主义到民族资本主义与官僚买办资本主义 阶级结构的发展变化 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 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变迁 废除不平等条约运动 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入侵与中华民族的抗战 国共两党的抗战 抗战时期的文学艺术 民主党派的产生和发展 抗战胜利与重庆谈判 解放战争与国民党南京政府的终结

3.中国现当代史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历程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新生政权的巩固和社会改造 农村土地改革与互助合作运动 新中国的外交 国家经济的恢复 第一个五年计划与工业化的起步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西藏的和平解放与民主改革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人民公社化运动 “调整、巩固、充分、提高”方针的制定和贯彻 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 “文化大革命”时期 中国重返联合国与外交工作的新突破 经济建设与科学技术的成就

(2)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与全面发展

拨乱反正与国家战略方针的根本转变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产生与农村经济体

制改革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 经济特区的创立与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对外开放 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的历程 宏观调控与国民经济的“软着陆”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 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 抵御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 文学艺术的繁荣 香港、澳门回归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确立

4.世界历史

(1)古代和中世纪史

世界文明古国 古代东方 古代希腊、罗马 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世界三大

宗教起源 新航路的开辟 文艺复兴运动

(2)近现代史

英国革命 美国独立 法国大革命 德意志帝国的形成 欧美工业革命 美国内战 日本明治维新 马克思主义诞生 巴黎公社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拉丁美洲独立战争 土耳其革命 印度民族大起义 帝国主义战争与民族独立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

战和巴黎和会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第二次世界大战 凯恩斯主义 民族独立运动和殖民主义体系的终结

(3)当代史

联合国的成立及其演变 战后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万隆会议 不结盟运动 两大阵营的对立 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 八国首脑会议 欧洲联盟 中东问题 近代以来的文化和当代科技成就

(二)国情国力

1.国土与资源

自然状况 资源状况 资源保护政策

2.人口与国民素质

人口状况 计划生育政策 国民素质

3.民族与宗教

民族状况和民族政策 宗教状况与宗教政策

4.生态环境状况

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 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法律 环境保护的主要内容 环境保护的成

就和问题

5.社会经济结构

城乡二元结构的历史、现状和改革方向 地区差距 国民收入与分配制度 贫困问题和扶贫战略

6.国力和综合国力的基本状况 国防能力的增强 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综合国力发

展的前景和问题 国际竞争力的比较

(三)公文写作与处理

1.公文写作 公文的含义 公文的概念、类别和功能 常用公文的种类 公文的文体、结构、格式和

稿本 公文的结构 公文的稿本 常用公文文种及其选用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公文的行文规则 公文写作的语言运用

2.公文处理

公文处理及其基本任务 公文处理责任 公文办理程序 公文拟办、请办、批办、承办、审核和签发的方法要点和要求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

(2009年9月修订)

中共中央组织部

目 录

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印发修订后的《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的通知 (2009年9月4日.中组发〔2009〕14号)--------------------------------------------------------1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2009年9月修订)------------------------------3

第一章 总则-------------------------------------------------------------------------------------------------3

第二章 公共科目笔试-------------------------------------------------------------------------------------4

第三章 专业科目笔试-------------------------------------------------------------------------------------6

第四章 面试-------------------------------------------------------------------------------------------------7

第五章 附则-------------------------------------------------------------------------------------------------10

中央组织部负责人就颁布修订后的《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答记者问-------------------------------------------------------------------------------------------------------------------38

附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节录)

(2005年4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 2005年4月 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五号公布 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42

附录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节录)(2002年7月9日.中发〔2002〕7号) -------------------------------------------------------------------------------------------------------------------45

附录三: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2004年4月8日.中办发〔2004〕13号)-------------------------------------------------------------------------------------------------------------------50

附录四: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暂行规定(2004年4月8日.中办发〔2004〕13号)

-------------------------------------------------------------------------------------------------------------------58

附录五: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国领导干部选拔考试通用题库建设的意见-------------------------65

附录六:《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修订对照稿)----------------------70

中共中央组织部

关于印发修订后的《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的通知

(2009年9月4日〃中组发„2009‟1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各副省级城市党委组织部,中央和国家机关

各部委、各人民团体组织人事部门:

现将修订后的《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

大纲》)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04年4月颁布的《考试大纲》,对规范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引导广大干部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修订的《考试大纲》,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要求,总结吸收近年来领导干部选拔考试工作的新经验,进一步规范了考试内容、测评要素和方式方法,是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的标准和依据。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要认真贯彻实施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坚持干什么、考什么的原则,不断提高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为推动干部教育和干部学习,促进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工作健康发展,中央组织

部领导干部考试与测评中心负责统一组织编写《学习读本》及相关读物。

各地区各部门在执行修订后的《考试大纲》中有什么问题和建议,请及时报告我

部。

中共中央组织部

2009年9月4月

党政领导干部

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

(2009年9月修订)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按照中共中央关于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要求,为

深入贯彻落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部署,规范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的科目、测评要素、内容、方式方法及实施程序,推进党政干部公开选拨和竞争上岗考试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总结近年来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工作的经验,结合党政领导干部队伍实际,针对党政领导干部的基本素质特别是

能力素质要求和职位特点,制定本考试大纲。

第二条 本考试大纲是全国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的基本依据。

考试是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的环节之一,一般包括公共科目笔试、专业科

目笔试和面试。

第三条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坚持干什么、考什么的原则,围绕选拔

职位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实际命制试题,突出检测分析和解决领导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广大干部平时加强学习,积累实践经验,提高领导能力。

第四条 本考试大纲主要适用于地方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纪委工作部门或

者工作机构的领导干部或者其人选的公开选拔考试,中央、国家机关内设的厅局级、处级机构领导干部,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纪委、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机关或者工作部门内设机构领导干部的竞争上岗考试,以及其他适于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的领导干部或者其人选的考试。

县级以上党委、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领导干部的公开

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参照本考试大纲执行。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公开招聘和竞争上岗考试,可参照本考试大纲执行。

第五条 党政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工作在党委(党组)领导下进行,由组织人

事部门组织实施。

第二章 公共科目笔试

第六条 公共科目笔试范围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管理、科学技术及历史、国情国

力、公文写作与处理,主要测试应试者胜任党政领导干部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特别是运用有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解决领导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七条 公共科目笔试方式与试卷结构如下:

(一) 测试方式为闭卷。

(二)试卷满分为100分或150分。

(三)测试时限为150分钟或者180分钟。

(四)试题难度根据选拔职位对知识和能力素质的要求确定。

试卷中不同难度的试题比例为:较难试题约占20%,中等难度试题约为60%,较

容易试题约占20%。

(五) 试题内容比例根据选拔职位对知识和能力素质的要求确定。

(六) 试题类型分为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客观性试题包括判断题、选择题(单

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等;主观性试题包括辨析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写作题、申论题等。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一般以主观性试题为主,选拔职位的职级越

高,主观性试题的比例应越大。

第八条 公共科目笔试测评要素主要有:

(一)理论素养。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及领导工作中需要的其他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的能

力。

(二)公共知识素养。对履行领导工作职责工作职责应具备的公共科目基本知识的

掌握程度和具体应用的能力。

(三)政策法规水平。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有关法律法规的理解掌握程度和结

合实际贯彻执行的能力。

(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对领导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全面系统分析,抓住问题

实质,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能力。

(五)文字表达能力。以规范、准确、简练、清晰、严密的文字表达思想观点的能

力。

测评要素比例要根据选拔职位对知识和能力素质的要求确定。

第三章 专业科目笔试

第九条 专业科目笔试范围包括选拔职位需要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管理知识和专

业政策法规知识,主要测试应试者胜任选拔职位工作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特别是运用

专业知识分析解决领导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十条 专业科目笔试方式与试卷结构如下:

(一) 测试方式为闭卷。

(二) 试卷满分为100分或150分。

(三) 测试时限为150分钟或180分钟。

(四) 试题难度根据选拔职位对专业知识和能力素质的要求确定。

试卷中不同难度的试题比例为:较难试题约占20%,中等难度试题约为60%,

较容易试题约占20%。

(五) 试题类型分为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客观性试题包括判断题、选择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等;主观性试题包括辨析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一般以主观性试题为主,选拔职位的职级越

高,主观性试题的比例应越大。

第十一条 专业科目笔试测评要素主要有:

(一) 专业知识素养。对选拔职位所需要的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的

能力。

(二) 专业政策法规水平。对党和国家有关专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的理解掌握程度和

结合实际贯彻执行的能力。

(三) 专业管理能力。根据选拔职位要求,运用专业管理知识解决领导工作中实际

问题的能力。

(四)选拔职位需要的其他相关能力。该项具体测评要素根据不同职位的要求,经职

位分析确定。

测评要素比例根据选拔职位对专业知识和能力素质的要求确定。

第四章 面 试

第十二条 面试在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笔试基础上进一步测评应试者在领导能力和胜

任特征等方面与选拔职位的匹配程度。

第十三条 面试测评要素主要有:

(一)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概括、判断与推理,抓住问题要害,揭示事物内在联系、本质特征和变化规律的能力。

(二)语言表达能力。清晰、准确、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并使之易于被人接受的能力。

(三)组织协调能力。围绕工作任务,对人财物等资源进行合理配臵,协调责权利各方面关系,保证工作顺利完成的能力。

(四)人际沟通能力。倾听和理解不同观点,通过信息、思想、观点、情感的交流,

建议良好协作关系的能力。

(五) 决策能力。面对问题和机遇,及时准确地进行分析和判断、并作出科学决断的

能力。

(六)创新能力。发现新问题、产生新思路、提出新观点和找出新办法的能力。

(七)应对突发事件能力。面对突发事件,即使迅速作出正确反应,采取适当方法和

有效措施,妥善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能力。

(八)选拔职位需要的特殊能力。该测评要素根据选拔职位的特殊要求,经职位分析

确定。

(九)个性特征。应试者表现出来的情绪稳定性、责任心、自信心、成就动机、自我

认知等特征。

具体测评要素及各要素的比例根据选拔职位的要求,经职位分析确定。

第十四条 在面试环节中,一般采用结构化面试方法。根据需要也可选用或综合使用无

领导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公文筐测验等其他测评方法。

面试由考官小组负责测试和评分。考官小组由有关领导、专家、组织人事干部等人员组

成,一般不少于7人。同一职位的面试应由同一考官小组负责测试和评分。考官小组成员应当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公道正派,并熟悉人才测评工作。考官小组中应有熟悉选拔职位业务的人员。考官小组成员要实行回避制度,面试实施前应对考官小组成员进行培训。

(一)结构化面试。该方法要求对试题构成、测评要素、评分标准、时间控制、考官组

成、实施程序和分数统计等各环节,按结构化要求进行规范性设计。考官在与应试者以问答方式当面交谈的过程中,根据应试者的回答和行为表现,对其相关能力和胜任特征作出相应的评价。

(二)无领导小组讨论。该方法要求一组应试者(一般5至7人)在不指定组长的情况

下,围绕给定的问题展开讨论。考官根据应试者在讨论中的言语和行为表现,对其相关能力和胜任特征作出相应的评价。

(三)角色扮演。该方法要求应试者扮演某一领导角色,在模拟的工作情境中对一系列

人际关系和工作问题进行处理。考官根据应试者的言语和行为表现,对其相关能力和胜任特征作出相应的评价。

(四)公文筐测验。该方法要求应试者在规定时间内对工作有关的文件、报表、信件、电话记录等公文进行处理。考官根据应试者处理公文的方式、方法、结果等情况,对其相关能力和胜任特征作出相应的评价。

第十五条 结构化面试及其他测评方法的程序如下:

(一)结构化面试的程序:对应试者进行身份确认;应试者抽签排出面试顺序;考务人

员宣布规则;应试者入场;主考官宣读指导语;主考官提问,应试者回答问题;考官独立评分;考务人员统计评分结果并存档。

(二)无聊到小组讨论的程序:对应试者进行身份确认;考务人员宣布规则;考务人员

将有关资料发给应试者;主考官宣读指导语;应试者按给定的时间准备;应试者进行自由讨论;考官独立评分;考务人员统计评分结果并存档。

(三)角色扮演的程序:对应试者进行身份确认;考务人员宣布规则;主考官对角色要

求进行说明;主考官宣读指导语;应试者在给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任务;考官根据需要进行讨论;考官独立评分;考务人员统计评分结果并存档。

(四)公文筐测验的程序:对应试者进行身份确认;考务人员宣布规则;考务人员向应

试者发放材料;主考官宣读指导语;应试者在给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认为;考官根据需要进行讨论;考官根据需要对应试者进行提问;考官独立评分;考务人员统计评分结果并存档。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六条 公共科目笔试内容作为本考试大纲附件随文颁布。专业科目笔试内容另行公

布。

第十七条 本考试大纲由中共中央组织部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 本考试大纲自发布之日起施行。中共中央组织部于2004年4月11日颁布的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同时废止。

附件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公共科目笔试内容

一、 政治

该部分内容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总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共党史、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时事政治。

(一) 马克思列宁主义

1. 哲学

(1)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与发展 实践观点在马克思主义

哲学中的地位

(2)物质和意识

世界的物质性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3)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 对立统一规律 质量互变

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4)认识和实践

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反映论 认识和实践的相互作用 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真理

和检验真理的标准 真理发展的辩证性质 真理与价值

(5)社会规律和人的活动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生产方式在社会发

展中的决定作用 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的活动的自觉能动性

(6)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形态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社会形

态的划分和更替

(7)阶级和国家

阶级的起源和实质 阶级结构和阶级斗争 国家的起源、本质和职能 阶级的消灭和

国家的消亡

(8)社会意识及其形式

社会意识的本质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和作用 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

(9)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

(10)社会进步和人的解放

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 社会进步及其标准 人的本质 人的价值 人的全面发展

2. 政治经济学

(1)商品与货币、

商品 货币 价值规律

(2)资本与剩余价值

货币转化为资本 剩余价值及其生产过程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

(3)资本积累

资本主义再生产与资本积累 资本有机构成和相对人口过剩

(4)资本的流通过程

资本的循环 资本的周转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5)剩余价值的分割与国民收入分配

利润和平均利润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借贷资本和利息 资本主义地租

资本主义国民收入分配

(6)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3. 科学社会主义

(1)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成为科学

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及其局限性 两大发现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2)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 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 未来社会的发展阶级和基本特征

(3)列宁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 社会主义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 关于国家、革命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 关于民族殖民地和民族解放的理论 新经济政策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的构想

(4)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和历史过程

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和历史地位 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联系 社会主义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二)毛泽东思想

1.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个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和体系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2.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 群众路线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3.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社会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总路线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

4.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

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探索

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5.统一战线

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的极端重要性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统一战线的基本经验 中国

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民族团结

6.人民战争和人民军队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 人民战争及其战略战术 人民军队的宗旨、任务和党

指挥枪的原则 建设强大的现代化国防

7.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执政党建设面临的心考验

8.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和根本原则

9.政策和策略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 党在领导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若干具有指导意义的政策

和策略原则

10.国际关系和外交方针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反对霸权主义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总论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探索和回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问题的探索和回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问题的探索和回答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几代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的结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4.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

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臶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四)邓小平理论

1.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

2.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 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重大意

3.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社会主义本质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正处于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阶级的基本含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5.改革开放

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三个有利于”标准 改革开放与坚持四项原则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对外开放基本格局

6.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

“三步走”发展战略 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7.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意义

8.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党的领导与人民民主的关系

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9.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 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10.“一国两制”构想与祖国统一

“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提出和意义 “一国两制”构想的主要内容

11. 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12.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既要坚持又要改善党的领导 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

(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历史地位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方位 中国共产党80年奋斗的基本经验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基本经验 深化对“三个规律”的认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和科学内涵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始终代

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的内在联系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理论创新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 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正确处理改革发

展稳定的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创举 公有制为主题、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党的建设总方针 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4.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

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 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 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六)科学发展观

1.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2.科学发展观的评价

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3.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根本要求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

兼顾 又好又快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 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4.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各项事业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建设创新型国家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建设生态文

明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科学执政、民法执政、依法执政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 促进政党关系、民主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 建设服务型政府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和平发展道路 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党的先进性建设 反腐倡廉建设

(七)中共党史

1.新民族主义革命时期

五四运动与工人阶段队伍的壮大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党的一大与中国

共产党的诞生 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土地革命战争 反“围剿”斗争 红军长征 遵义会议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日战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延安整风 中共七大 全国解放战争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与建立新中国的蓝图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2.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时期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社会主义改造

3.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

中共八大 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及失误 “调整、巩固、充实、提供”方

针的制定和贯彻 “文化大革命”及其教训、

4.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伟大的历史转折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中共十二大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中共十三大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中共十三届四种全会 中共十四大 中共十五大 中共十六大 中共十七大 新时期的推动、成就和标志 改革开发过的宝贵经验

(八)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

1.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创立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党的学说 列宁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学说 毛泽东党的学说 邓小平党的

建设理论主要内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执政党建设理论的发展 中共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理论创新

2.党的性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中国共

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党的纲领和路线

坚持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党的政治路线和党的建设的关系

4.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

5.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 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6.党的思想建设

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弘扬求真务实精神

7.党的干部队伍和领导班子建设

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 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

条件 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坚持的原则和正确用人导向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健全党委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 领导干部带头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

8.党员队伍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坚持共产党员标准、提高党员素质 健全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长效机制 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党的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 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9.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强国战略 党管人才原则 科学人才观 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

10.党内民主建设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 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 推进党务公开 建立健全党内民主制度 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 实行正确的集中、保证全党的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 加强党内监督 严肃党的纪律

11.党的作风建设与反腐倡廉建设

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在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作风 在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作风 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 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12.党的制度建设

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党章是规范和制约全党行为的总章程 加强以党章为核心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 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

制度 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 党现行的主要制度 党的代表大会 党代会代表任期制

13.正确处理中国共产党同世界各国政党的关系

处理中国共产党同世界各国共产党和其他政党之间关系的原则和意义

(九)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2.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科教兴国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 西部大开发战略 中部崛起 东部率先发展 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 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家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3.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扩大人民民主 发展基层民主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壮大爱国统一战线 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 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

4.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建设和谐文化 弘扬中华文化 推进文化创新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5.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优先发展教育 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完善社会管理

6.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 加强军队革命化、

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推进军事创新 加强国防建设 坚持拥军优属、拥政爱民

7.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坚持“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保持香港、澳门娼妓繁荣稳定 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

业 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活动

8.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

国家发展友好合作 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十) 时事政治

当前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重大问题 近两年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

二、经济

该部分内容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微观经济、宏观经济和国际经济。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与资源配臵 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

2.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市场经济的基本功能 市场失灵与宏观调控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 经济发展方式 二元经济 城镇化 深化改革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微观经济

1.市场主体

市场主体 消费者 现代企业制度与公司治理 市场中介机构

2.市场机制

需求及其决定 供给及其决定 供求法则 市场均衡及其变动 市场机制在资源配臵中的基础性作用

3.市场竞争

市场体系 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 竞争与垄断 市场规则与市场秩序

4.收入分配

按劳分配 按要素分配 初次分配与再分配 效率与公平

(三)宏观经济

1.宏观经济调控

国民经济核算基本指标 总供给与总需求 政府经济管理职能 宏观调控目标 宏观调控方式与手段

2.财政与税收

公共财政 财政收支 财政预算 税收与税率 财政政策

3.货币与银行

货币、信用与货币供给 利率 我国的金融机构 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 金融监管 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及其治理

(四)国际经济

1.开放经济

经济全球化 区域经济合作 跨国公司 国际竞争力 国家经济安全

2.国际贸易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 贸易平衡 国际贸易方式和服务贸易 世界贸易组织

3.国际金融

国际收支 外汇储备 汇率 国际金融组织 国际金融市场 国际资本流动

三、法律

该部分内容包括理论法学、宪法和有关部门法

(一)理论法学

1.基本概念

法律及其特征 法律功能 法律原则 法律效力 法律关系 权利与义务 法律体系 法律责任 民主与法治 法系

2法律的制定和实施

法律制定 法律实施 法律解释 法律监督 法律服务 法律援助

3.依法治国的理论与实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二)宪法

1.宪法的地位和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宪法的地位和作用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政体和其他基本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选举制度

3.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尊重和保障人权 公民的基本权利 公民的基本义务 正确认识和行使宪法规定的权利

4.国家机构

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国家主席 国务院 中央军事委员会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

5.国家赔偿制度

国家赔偿法及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 行政赔偿的范围、程序和义务机关 刑事赔偿的范围、程序和义务机关

(三)有关部门法

1.行政法

法治政府 行政组织法 行政程序法 公务员法 行政主体 行政行为 政府信息公开 行政立法 行政许可 行政处罚 行政复议

2.刑法

刑法基本原则 犯罪与犯罪构成 刑罚 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

3.民法

民事主体与人格权 民事法律行为与代理 物权概念及其类型 平等保护物权 征收与征用 知识产权及其类型 债权概念及其特点 合同自由与违约责任 侵权责任

4.商法与经济法

企业与公司法律制度 金融法律制度 财税法律制度 反垄断与反正当竞争法制度 产品质量法律制度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

5.社会法

劳动法律制度 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劳动合同法 劳动争议解决

6.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环境保护法律制度 资源保护法律制度

7.诉讼法

民事诉讼法 行政诉讼法 刑事诉讼法 三大诉讼法的共同原则和制有原则 三大诉讼的受案范围和管辖 诉讼程序 仲裁法

8.国际法

国际法和基本原则 国家主权 国家责任 国际条约 国际人权保护 反腐败公约 引渡 国际争端的解决 国际贸易法律制度 国际投资法律制度 世界贸易组织法律制度 国际知识产权保护

四、管理

该部分内容包括管理基础理论、行政管理、公共政策和领导。

(一)管理基础理论

1.基本概念

管理的内涵及其一般特征 管理的基本职能 计划与决策 组织结构 组织文化 冲突管理 控制系统

2.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演变

科学管理理论 古典组织理论 行为科学学派权变领导理论 战略管理思想 全面质

量管理

(二)行政管理

1.行政管理的内涵

行政管理的本质 行政管理的功能

2.政府职能

政府职能的依据和属性 政府基本职能

3.行政组织

行政组织的设臵 行政组织幅度与层级 行政组织与其它国家机构的关系 中央政府组织与地方各级政府组织

编制管理

4.公务员管理

公务员制度 公务员队伍建设

5.行政法治

依法行政 行政执法

6.行政责任与行政监督

行政问责制度 政府绩效管理 行政监督 政府审计

7.行政改革与创新

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管理体制改革 事业单位改革 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电子政务 政府采购 国外行政改革借鉴

(三)公共政策

1.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

公共政策的本质属性和功能 公共政策的分类 政策分析方法

2.政策制定

政策制定的主体 政策制定的原则 政策制定的程序 决策协商制度 专家咨询制度 公众听证制度

3.政策执行

政策执行的主体 政策执行的程序和原则 影响政策执行有效性的因素

4.政策评价

政策评价的内涵和作用 政策评价的组织形式 政策评价的方法与标准 政策调整 政策终止

(四)领导

1.领导活动的基本要素 领导理论的历史演变 马克思主义领导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2.领导本质

领导的二重性 社会主义领导的本质 领导权力科学政绩观

3.领导者和领导群体

领导者的素质和能力 领导干部的作风 领导者的选拨任用 领导班子建设

4.领导体制

领导体制的作用 现代领导体制的类型 领导体制改革

5.领导决策

领导决策的要素和类型 领导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领导决策的程序和方法

6.领导用人

领导用人的原则 领导用人的方法 提高用人的方法 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团队建设

7.领导用人

思想政治工作的特征和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和创新

8.领导方式、方法和艺术

领导方式 领导方法 领导艺术

五、科学技术

该部分内容包括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常识与科学前沿问题、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

(一) 科学技术与社会

1. 科学技术及其作用

科学与技术 科学精神 现代科学技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 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科学普及 信息社会 科学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知识经济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2. 科技政策与战略

我国科学技术工作的基本战略与方针 我国科学技术规划 国家科学计划 科学

技术体制改革 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知识产权战略 科技创新与产业化 科技

成果转化 国家创新体系 自主创新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造就科技领军人才 优化科技资源配臵 中国21世纪议程

(二) 科学常识与科学前沿问题

1. 科学常识

能量守恒定律 电磁理论 相对论 量子力学 信息与信息论 系统科学 遗传和变异 光和作用 基因 蛋白质 核酸 生物多样性 生态平衡 全球气候变化

2. 科学前沿问题

物质结构 宇宙演化 生命起源 人类起源和进化 人类基因组计划 认知科学 脑科学

(三) 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

1. 高技术及高技术领域

高技术 通信技术 电子计算机技术 网络技术 微电子技术 多媒体技术 自动控制技术 航空航天技术 军事科学技术 生物工程 克隆技术 干细胞技术 新材料技术 纳米技术 新能源技术 激光技术 交通运输技术 海洋技术 水资源利用技术 农业科学技术 环境科学和环境保护技术

2. 高技术产业化

高技术产业 信息产业 环境保护技术 高新技术开发区 科技中介服务

六、历史、国情国力、公文写作与处理

该部分内容包括历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当代史、世界历史)、国情国力、公文写作与处理。

(一) 历史

1. 中国古代史

(1) 先秦时期

早期的人类与氏族公社 石器时代 夏、商、西周王朝 战国七雄与变法图强 青

铜和铸铁 诸子百家

(2) 秦汉至明清时期

中央集权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农民起义 王朝

盛衰及其原因 土地制度变迁 农业政策与农业经济发展 城市与工商业的发展 中外经济和文化交流 教育和科举制度的演变 科学技术成就 儒释道思想流派

文学艺术

2. 中国近代史

(1) 晚清时期

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中国人对世界的新认识 洋务运动与中国资本主义工业

的产生 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和传播 列强侵华势力的扩张 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的形成 改良思潮与戊戌维新 清末新政 立宪运动、辛亥革命与清王朝的覆灭

(2) 中华民国时期

中华民国的成立及其政权变化 五四运动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及其政治体制 民

族资本主义与官僚买办资本主义 阶级结构的发展变化 科学事业的发展 教育

事业的发展与变迁 废除不平等条约运动 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入侵与中华民族的

抗战 民主党派的产生和发展 抗战胜利与重庆谈判 解放战争与国民党南京政府

的终结

3. 中国现当代史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新生政权的巩固和社会改造 农村土地改革与互助合作运

动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西藏的和平解放与民主改革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运动 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 “文化大革命”时期 中国重返联合国与外交工

作的新突破 经济建设与科学技术的成就

(2) 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与发展

拨乱反正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特区 对外开放 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抵御亚洲金融危机的冲

击 香港、澳门回归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4. 世界历史

(1) 古代和中世纪史

古代东方 古代希腊、罗马 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世界三大宗教起源 新

航路的开辟 文艺复兴运动

(2) 近现代史

英国革命 美国独立 法国大革命 欧美工业革命 美国内战 日本明治维新 马

克思主义诞生 巴黎公社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拉丁美洲独立战争 土耳其革命 印度民族大起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巴黎和会 1929-1933年世界经

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第二次世界大战 民族独立运动和殖民主义体系的终结

(3) 当代史

联合国的成立及其演变 战后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万隆会议 不结盟运动 两大阵营的对立 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 八国首脑会议 欧洲联盟 中东问题 当

代科技成就

(二) 国情国力

1. 国土与资源

自然状况 资源概况 资源保护政策

2. 人口与国民素质

人口状况 计划生育政策 国民素质

3. 民族与宗教

民族状况与民族政策 宗教状况与宗教政策

4. 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 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法律 环境保护的主要内容 环境保护的

成就和问题

5. 社会经济结构

城乡二元结构的历史、现状和改革方向 地区差距 国民收入与分配制度 贫困

问题和扶贫战略

6.综合国力

国力和综合国力的基本状况 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综合国力发展的前景和问题 国际竞争力的比较

(四) 公文写作与处理

1. 公文写作

公文的含义 公文的类别 常用公文的种类 公文的格式 公文的结构 公文的稿本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公文的行文规则 公文的语言运用

2. 公文处理

公文处理及其基本任务 公文处理责任 公文办理程序 公文拟办、请办、批办、承办、审核和签发的方法和要求

中央组织部负责人就颁布修订后的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考试大纲》答记者问

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颁布了修订后的《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针对大家关心的一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央组织部负责人。

问:2004年《考试大纲》正式颁布以来发挥了什么作用?

答:《考试大纲》是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的标准和依据,对广大干部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增长本领,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20世纪90年代,随着各地各部门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工作的广泛开展,领导干部选拔考试工作中试题参差不齐、内容不统一、程序不规范、考试成本过高等问题比较突出,迫切需要建立全国统一的通用题库,制定用以规范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内容、方式、程序的规定。为保证考试质量,降低考试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推进领导干部选拔考试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我们从1998年底开始启动全国通用题库建设,并组织有关专家研究制定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2000年1月我部颁布了《全国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考试大纲(试行)》。2004年,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我们总结各地各部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工作经验,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在《全国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考试大纲(试行)》的基础上,正式制定颁布了《考试大纲》。

《考试大纲》颁布实施以来,在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规范了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内容、方法和程序,促进了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制度的推行,提高了各地各部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二是为全国通用题库建设提供了基本依据;三是对广大干部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增长本领,起到了积极引导作用;四是降低了考试成本,保证了考试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从各方面的反映看,总体效果是好的,广大干部给予了充分肯定。

问:修订《考试大纲》的用意是什么?

答:随着近年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发生了新的变化。一是从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特

别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都对两大干部能力素质提出了新要求。这些新任务、新要求需要对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内容和方法技术作出新的规定。二是从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实践的新发展看,近几年来,各地各部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取得了新进展,考试工作积累了许多新的经验、探索了新的方法、发展了新的技术,这些新经验、新方法、新技术需要在《考试大纲》中及时加以体现。三是从党和国家出台的政策法规看,也有了许多新的内容,需要及时体现在《考试大纲》之中。把这些新的理论、新的经验、新的成果和新的要求反映和体现到《考试大纲》中来,增强《考试大纲》指导实践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水平。

问:修订后的《考试大纲》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答: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共分五章十八条。正文包括总则、公共科目笔试、专业科目笔试、面试、附则五部分内容,附件为公共科目笔试内容。该《考试大纲》充分体现了近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建设中一系列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重要成果,充分吸收了各地各部分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工作的新经验和新做法,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强调了“干什么、考什么”的原则,从党政领导干部能力建设的实际需要和职位特点出发,设计考试,突出对领导干部能力素质的检测和评价。

问:贯彻落实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应重点把握什么原则?

答:考试只是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的环节之一。《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和《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暂行规定》明确规定,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除考试环节外,还有报名与资格审查、组织考察、党委(党组)讨论决定等其他环节。为使广大干部正确认识和对待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修订后《考试大纲》,强调了围绕选拔职位的工作责任和工作实际命制试题,突出检测分析和解决领导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干部平时加强学些,积累实践经验,提高领导能力。各级组织认识部门在贯彻落实修订后的《考试大纲》时,要重点把握“干什么、考什么”原则,不断提高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节录)

(2005年4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 2005年4

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五号公布

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公务员的管理,保障公务员的合法权益,加强对公务员的监督,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促进勤政廉政,提高工作效能,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第三条 公务员的义务、权利和管理,适用本法。

法律对公务员中的领导成员的产生、任免、监督以及法官、检察官等的义务、权利和管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条 公务员制度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贯彻中国共产党的干部路线和方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

第五条 公务员的管理,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依照法定的权限、条件、标准和程序进行。

第六条 公务员的管理,坚持监督约束与激励保障并重的原则。

第七条 公务员的任用,坚持任人唯贤、才德兼备的原则,注重工作实绩。

第八条 国家对公务员实行分类管理,提高管理效能和科学化水平。

第九条 公务员依法履行职务的行为,受法律保护。

第十条 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公务员的综合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公务员的综合管理工作。上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指导下级公务员主管部门的公务员管理工作。各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指导同级各机关的公务员管理工作。

第七章 职务升降

第四十五条 机关内设机构厅局级正职以下领导职务出现空缺时,可以在本机关或者本系统内通过竞争上岗的方式,产生任职人选。

厅局级正职以下领导职务或者副调研员以上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出现空缺,可以面向社会公开选拔,产生任职人选。

确定初任法官、初任检察官的任职人选,可以面向社会,从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取得资格的人员中公开选拔。

第四十六条 公务员晋升领导职务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实行任职前公示制度和任职试用期制度。

第四十七条 公务员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不称职的,按照规定程序降低一个职务层次任职。

第十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零一条 对有下列违反本法规定情形的,由县级以上领导机关或者公务员主管部门按照管理权限,区别不同情况,分别予以责令纠正或者宣布无效;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者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 不按编制限额、职数或者任职资格条件进行公务员的录用、调任、转任、聘任和晋升的;

(二) 不按规定条件进行公务员奖罚、回避和办理退休的;

(三) 不按规定程序进行公务员录用、调任、转任、聘任、晋升、竞争上岗、公开选拔以及考核、奖惩的;

(四) 违反国家规定,变更公务员工资、福利、保险待遇标准的。

(五) 在录用、竞争上岗、公开选拔中发生泄漏试题、违反考场纪律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开、公正的;

(六) 不按规定受理和处理公务员申诉、控告的。

(七) 违反本法规定的其他情形的。

附录二: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节录)

(2002年7月9日•中发【2002】7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建立科学规范的方针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形成负有生机与活力、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推进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建设一支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伟大旗臶,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素质的党政领导干部队伍,保证党的基本路线的全面贯彻执行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发展,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坚持下列原则:

(一)党管干部原则;

(二)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

(三)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原则;

(四)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

(五)民主集中制原则;

(六)依法办事原则。

第三条 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符合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有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力,结构合理、团结坚强的领导集体的要求。

应当注重选拔任用优秀年轻干部。

第四条 本条例适用于选拔任用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部门或者机关内设机构的领导成员,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领导成员(不含正职)和内设机构的领导成员;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纪委、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及其工作部门或者机关内设机构的领导成员;上列工作部门的内设机构的领导成员。

县级以上党委、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领导成员的选拔任用,参照本条例执行。

选拔任用非中共党员领导干部,参照本条例执行。

第五条 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履行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的职责,负责本条例的组织实施。

第二章 选拔任用条件

第六条 党政领导干部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 具有履行职责所需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水平,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经得起各种风浪的考验。

(二) 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坚持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立志改革开放,献身现代化事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艰苦创业,做出实绩。

(三)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认真调查研究,能够把党的

方针、政策同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相结合,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反对形式主义。

(四) 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有实践经验,有胜任领导工作的组织能力、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

(五) 正确行驶人民赋予的权力,依法办事,清正廉洁,勤政爱民,以身作则,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自觉接受党和群众的批评和监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反对官僚主义,反对任何滥用职权、谋求私利的不正之风。

(六) 坚持和维护党的民主集中制,有民主作风,有全局观念,善于集中正确意见,善于团结同志,包括团结同自己有不同意见的同志一道工作。

省部级党政领导干部,还应当努力达到中央对高级干部提出的各项要求。

第七条 提拔担任党政领导职务的,应当具备下列资格:

(一) 提任县(处)级领导职务的,应当具有五年以上工龄和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

(二) 提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一般应当具有在下一级两个以上职位任职的经历。

(三) 提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由副职提任正职的,应当在副职岗位工作两年以上,由下级正职提任上级副职的,应当在下级正职岗位工作三年以上。

(四) 一般应当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地(厅)、司(局)级以上领导干部一般应当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五) 应该经过党校、行政院校或者组织(人事)部门认可的其他培训机构五年内累计三个月以上的培训,确因特殊情况在提任钱未达到培训要求的,应当在提任后一年内完成培训。

(六) 身体健康。

(七) 提任党的领导职务的,应当符合《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的党龄要求。

第八条 党政领导干部应当逐级提拔。越级提拔的,应当报经上级组织(人事)部门同意。

第九条 党政领导干部可以从党政机关选拔任用,业可以从党政机关以外选拔任用。 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一般应当从后备干部中选拔。

第九章 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

第四十九条 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时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方式之一。

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主要适用于选拔任用地方党委、政府工作部门的领导成员或者其他人选、党政机关内设机构的领导成员或者其人选,以及其他适于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领导职务。公开选拔面向社会进行,竞争上岗在本单位或者本系统内部进行。

第五十条 报名参加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人员的基本条件和资格,应当符合本条例第六条和第七条的规定。

第五十一条 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工作在党委(党组)领导下进行,由组织(人事)部门组织实施,应当经过下列程序:

(一) 公布职位、报考人员的资格条件、基本程序和方法等;

(二) 报名与资格审查;

(三) 统一考试(竞争上岗须进行民主测评);

(四) 组织考察,研究提出人选方案;

(五)党委(党组)讨论决定。

附录三:

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

(2004年4月8日•中办发【2004】13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公开选拔时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方式之一

本规定所称的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是指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面向社会采取公开报名,考试与考察相结合的办法,选拔党政领导干部。

第三条 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必须遵循《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原则,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坚持考试与考察相结合。

第四条 公开选拔适用于选拔地方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纪委工作部门或者工作机构的领导成员或者其人选,以及其他适于公开选拔的领导成员或者其人选。

涉及国家安全、重要机密等特殊职位,不宜进行公开选拔。

第五条 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应当根据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有计划地进行,逐步做到经常化、制度化。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般应当进行公开选拔:

(一) 为了改善领导班子结构,需要集中选拔领导干部;

(二) 领导职位空缺较多,需要集中选拔领导干部;

(三) 领导职位出现空缺,本单位无合适人选;

(四) 选拔专业性较强职位和紧缺专业职位的领导干部;

(五) 其他需要进行公开选拔的情形。

第六条 公开选拔工作应当经过下列程序:

(一) 发布公告;

(二) 报名与资格审查;

(三) 统一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

(四) 组织考察,研究提出人选方案;

(五) 党委(党组)讨论决定;

(六) 办理任职手续。

第七条 公开选拔工作在党委(党组)领导下,由组织(人事)部门组织实施。

公开选拔工作应当坚持从实际出发,制定合理的工作方案,提高科学化水平,降低成本。

第二章 公告、报名和资格审查

第八条 公开选拔应当在适当范围内发布公告。公告内容包括选拔职位以及职位说明、选拔范围、报名条件与资格、选拔程序和遴选方式、时间安排等。

第九条 公开选拔应当在调查研究和分析预测的基础上,根据选拔职位的层次、人才分布情况和国家有关政策,合理确定报名人员的范围。

第十条 报名人员应当符合《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基本条件和任职资格。

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报名人员,应当具备与所报职位要求相当的资格。

对有特殊要求的职位,可以附加其他条件。

第十一条 根据选拔职位对人才的需求和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需要,可以对报名人员的职务层次、任职年限等任职资格适当放宽。但报上一级职位的,需在本级职位任满一年;越一级报名的,应当在本级职位任满四年;不得越两级报名。

第十二条 海外留学回国人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的人员等,其报名条件和资格由组织实施公开选拔的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根据有关政策确定。

第十三条 报名人员通过组织推荐或者个人自荐等方式报名,并填写报名登记表。报名登记表一般应由所在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审核。

第十四条 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公布的报名条件和资格进行资格审查,审查合格者准予参加笔试。经资格审查合格参加笔试的人数与选拔职位的比例一般不低于10:1。

第三章 考 试

第十五条 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主要测试应试者对领导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特别是运用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领导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面对主要测试应试者在领导能力素质、个性特征等方面对选拔职位的适应程度。

第十六条 笔试、面试依据《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命题。命题前应当进行职位分析,增强命题的针对性。试题一般从全国领导干部考试通用题库以及经认定合格的省级组织部门题库中提取。

第十七条 笔试分为公共科目考试和专业科目考试,采用闭卷方式进行。

第十八条 根据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确定面试人选。面试人选与选拔职位的比例一般为5:1。

第十九条 面试应当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测评方法,注重科学性。

第二十条 面试由面试小组负责考试和评分。面试小组由有关领导、专家、组织人事干部等人员组成,一般不少于7人。

同一职位的面试一般由同一面试小组负责考试和评分。

第二十一条 面试小组成员应当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公道正派,并熟悉人才测评工作。面试小组中比寻有熟悉选拔职位业务的人员。面试小组要实行回避制度。面试前应当对面试小组成员进行培训。

第二十二条 根据笔试、面试成绩确定应试者的考试综合成绩。

第二十三条 笔试、面试成绩和考试综合成绩应当及时通知应试者本人,并在适当范围内公开。

第二十四条 市(地)、县(市)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条件允许时可以由上一级党委组织部门统一组织考试。

第四章 组织考察

第二十五条 根据考试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确定考察人选。考察人选与选拔职位的比例一般为3:1。

第二十六条 组织(人事)部门依据干部选拔任用条件和选拔职位的职责要求,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对考察对象的德、能、勤、绩、廉进行全面考察,对是否适合和生人选拔职位

作出评价。要注重考察工作实绩和群众公认程度。

第二十七条 实行考察预告制。将考察对象的简要情况、考察时间、考察组联系方式等,向考察对象所在工作单位或者向社会进行预告。

第二十八条 考察采取个别谈话、发放征求意见表、民主测评、实地考察、查阅资料、专项调查、同考察对象面谈等方法进行。

第二十九条 同一职位的考察对象,应当由同一考察组考察。

第三十条 跨地区、跨部门的考察,考察对象所在单位的组织(人事)部门,应当积极支持和配合,并出具鉴定材料。

第五章 决定任用

第三十一条 组织(人事)部门根据考察情况和考试成绩,研究提出任用建议。

第三十二条 按照干部管辖权限,由党委(党组)集体讨论作出任用决定,或者决定提出推荐、提名的意见。

党委(党组)集体讨论认为无合适人选的,该职位选拔可以空缺。

第三十三条 对党委(党组)决定任用的干部和决定推荐、提名的人选进行公示。公示后,未发现影响任用问题的,办理任职手续或者按照有关规定推荐、提名,并向社会公布选拔结果。

第三十四条 对公开选拔任用的干部实行一年的试用期。试用期满后,经考核胜任的,正式任职;不胜任的,免去试任职务,一般按试任前职务层次安排工作。

不适用试用期制的干部,任职一年后经考核不胜任的,提出免职意见。

第三十五条 对经过考察符合任用条件但未能任用的人员,符合后备干部条件的,可以纳入后备干部队伍进行培养。

第六章 纪律和监督

第三十六条 公开选拔党政干部必须遵守以下纪律:

(一) 确保公开、公平、公正,不准事先内定人选;

(二) 严格按照公开选拔工作方案规定的内容和程序操作,不准在实施过程中随意更改;

(三) 报考人员要自觉遵守公开选拔工作的有关规定,不准弄虚作假,搞非组织活动;

(四) 有关单位要客观、全面地反映和提供考察对象的真实情况,不得夸大、隐瞒或者歪曲事实;

(五) 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干部人事工作纪律,特别要严格执行保密制度和回避制度,不准泄露考试试题、评分情况、考察情况、党委(党组)讨论情况等。

第三十七条 对公开选拔工作要加强监督。必要时,成立由纪检机关(监察部门)等有关方面组成的监督小组,对公开选拔工作进行监督。

对公开选拔工作中的违纪行为,干部、群众可以向上级组织(人事)部门或者纪检机关(监督部门)检举,申诉。受理机关和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认真核心处理。

第三十八条 对违反本规定第三十六条的,要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党政政纪处分。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九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门可以根据本规定,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细则。

第四十条 公开选拔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领导成员推荐人选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员,可以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四十一条 本规定由中共中央组织部负责解释。

第四十二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录四:

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暂行规定

(2004年4月8日•中办发[2004]13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党政机关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竞争上岗时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方式之一。

本规定主要适用于选拔任用中央、国家机关内设的司局级、处级机构领导成员,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纪委、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机关或者工作部门的内设机构领导成员。

涉及重要机构和国家安全的职位,按照法律、法规不宜公开竞争的职务,不列入竞争上岗的范围。

第三条 通过上岗竞争上岗选拔党政机关内设机构领导成员,一般在本机关内部实施,也可根据需要允许所属机关、事业单位符合条件的人员参加。

第四条 竞争上岗工作必须坚持《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原则,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坚持考试与考察相结合,坚持个人意愿与组织安排相结合。

第五条 竞争上岗必须在核定的编制和领导职数限额内进行。

第六条 竞争上岗一般应当经过下列程序:

(一) 制定并公布实施方案;

(二) 报名与资格审查;

(三) 笔试、面试;

(四) 民主测评、组织考察;

(五) 党委(党组)讨论决定;

(六) 办理任职手续。

笔试、面试与民主测评的操作程序,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第七条 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在本单位党委(党组)领导下,由干部(人事)部门组织实施。

第二章 制定方案、报名与资格审查

第八条 竞争上岗应当制定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内容包括指导原则、竞争职位、任职条件、选拔范围、方法程序(含遴选方式)、时间安排、组织领导和纪律要求等。

实施方案应当征求干部群众的意见,由党委(党组)讨论决定。

第九条 实施方案确定后,应当将主要内容在本机关及所属有关单位公布。

第十条 参加竞争上岗人员的基本条件和资格应当符合《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以及竞争职位的要求。

第十一条 报名参加竞争上岗的人员,自愿填报竞争职位,可只报一个志愿,也可兼报其他志愿。报名时应填写是否服从组织安排。

在报名过程中,应当允许报名人员查询各职位报名情况,报名人员可在规定时间内调整所报职位。仅有个别人报名,形不成有效竞争的职位,可不列入本次竞争上岗的范围,允许报考该职位任用改报其他职位。

第十二条 干部(人事)部门按照竞争上岗实施方案规定的条件,对报名人员进行资格审查并公布结果。

第三章 笔试与面试

第十三条 竞争上岗应当进行笔试、面试并量化计分。笔试、面试可依据《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公告考试大纲》命题。笔试、面试结束后应将成绩通知本人。

第十四条 笔试主要测试竞争履行竞争职位职责所必备的基本知识以及调研综合、办文办事、文字表达等能力。

笔试一般由本单位组织实施。有条件的地方,可由党委组织部门和政府人事部门统一组织。

第十五条 面试主要测试竞争履行竞争职位职责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应当根据需要采取适当的测评方法进行。

第十六条 面试由面试小组实施。面试小组一般由本单位领导、干部(人事)部门和相关单位领导及专家组成,一般不得少于7人,其中外单位人员应占一定比例。

面试小组成员应当挑选公道正派、政策理论或者专业水平高、熟悉相关业务的人员担任。面试小组成员要实行回避制度。面试前应当面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

面试应当允许本单位人员旁听。

第四章 民主测评与组织考察

第十七条 对竞争上岗人员应当进行民主测评并量化计分。民主测评结果应当通知本人。

第十八条 民主测评主要对竞争者的德才表现及其对竞争职位的适应程度进行评价,地方党政机关一般在机关全体工作人员中进行,单位规模较大、竞争者所在内设机构人员较多的,可在该内设机构中进行;中央、国家机关一般以司局为单位进行。

参加民主测评的人数必须达到应参加人数的80%以上。

第十九条 民主测评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廉等项,每项可细分为若干要素,每个要素划分为若干档次,每档确定相应的分值,由参加测评人员无记名填写评价分数,由干部(人事)部门汇总计算每位竞争者的平均分数。

第二十条 考察对象一般通过综合遴选的方式择优确定,即竞争者参加笔试、面试、民主测评各个环节的竞争,依据总分高低,按照一定比例择优确定考察对象并公布名单以及最低入围分数。笔试、面试成绩和民主测评结果应当按照一定比例计入总分。

参加竞争的人数较多时,可通过逐轮遴选的方式择优确定考察对象。采用逐轮遴选方式,

应当公布每轮遴选入围者的名单以及最低入围分数。民主测评在笔试、面试之后的,可与组织 结合进行。

确定考察对象时,可适当考虑竞争者的资历、学历(学位)及近年来年度考核情况等因素。

第二十一条 对民主测评分数过低的人员,可不列为考察对象。民主测评在笔试、面试之前的,对民主测评分数过低的人员,可取消其参加笔试、面试的资格。

第二十二条 列入考察对象的人选数,应当多于竞争职位数。

第二十三条 考察工作由干部(人事)部门组织进行。考察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考察内容包括考察对象的德、能、勤、绩、廉情况及其政治业务素质与竞争职位的适应程度,注重考察工作实绩和群众公认程度。

第五章 任 职

第二十四条 党委(党组)根据竞争者笔试、面试、民主测评的结果和考察情况,集体讨论决定拟任人选。

决定人选拟任职位,应当尊重本人所报志愿。必要时,在听取本人意见的基础上,可由组织统一调剂。对没有合适人选的职位,党委(党组)可决定暂时空缺。

第二十五条 对拟任人选要按照人前公示的有关定进行公示。

第二十六条 对通过竞争上岗任职的人员,需要进行任职试用的,按任职试用期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六章 纪律和监督

第二十七章 竞争上岗必须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及本规定,并遵守下列纪律:

(一) 要确保竞争上岗的公开、公平、公正,不准事先内定人选;

(二) 要严格执行竞争上岗实施方案,不准在实施过程中随意更改;

(三) 有关人员要严格遵守保密纪律,不准泄露考试试题、考察情况、党委(党组)讨论情况等;

(四) 面试小组成员要客观公正,不准打人情分;

(五) 参加考察的人员要公道正派,不准隐瞒或者歪曲事实真相;

(六) 参加竞争的人员要正确对待竞争,不准弄虚作假,搞拉票等非组织活动。

对竞争上岗工作中的违纪行为,按照有关规定予以组织处理或者纪律处分。情节严重的,可宣布竞争上岗结果无效,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二十八条 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必须接受上级党委及其组织(人事)部门的监督,接受上级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接受本单位机关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构的监督,接受干部、群众的监督。干部、群众对竞争上岗工作中的违纪行为,有权向党组织或者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机关检举、申诉。受理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进行调查核实。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九条 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机关及乡(镇、街道)机关、事业单位实施竞争上岗,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十条 本规定由中共中央组织部商人事部解释。

第三十一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过去有关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附录五:

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国领导干部选拔考试通用题库建设的意见

全国领导干部选拔考试通用题库(以下简称全国通用题库)建设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行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的一项基本性工作。近年来,中央组织部认真贯彻胡锦涛同志关于建立全国统一的通用题库的重要批示精神,联合有关部委和省区市党委组织部积极开展题库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中央组织部已初步建立起一个覆盖面较广、具有一定权威性的通用题库,部分省区业建立了一定规模的题库,为各地各部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及国有企业公开招聘经营管理者提供了考试测评服务,对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总体上看,题库建设还不能完全满足领导干部选拔考试工作的需要。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适应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办法的要求,现就加强全国通用题库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全国通用题库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全国通用题库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落实胡锦涛同志关于建立全国统一的通用题库的重要批示精神,从形成干部选拔任用科学机制的要求出发,按照统一标准、规范管理,联合建设、资源共享,及时更新、保障质量,提高效率、安全保密的原则,全面加强全国通用题库建设,为推行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及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领导人才提供保障。

全国通用题库建设的工作目标是:用三至五年的时间,在中央组织部和省区市党委组织部、副省级城市党委组织部逐步建立起一个统一规范、数量充足、质量优良、结构合理、运行有序的全国通用题库,为领导干部选拔考试提供优质的服务。

二、明确全国通用题库的管理职责

全国通用题库由总题库和分题库组成,总题库设在中央组织部,分题库设在省区市党委组织部、副省级城市党委组织部或其关联的考试测评机构。全国通用题库由中央组织部会同有关部委与省区市委组织部、副省级城市党委组织部联合建设。中央组织部负责全国通用题库建设标准的制定;总题库的建设和日常管理及分题库的规范管理和业务指导;组织开发通用试题及测评工具,确定题库年度更新计划,下达年度通用试题征题任务,集中组织审题,为分题库提供通用试题及测评工具;制定工作规范,开展业务培训,进行监督检查。省区市委组织部和副省级城市党委组织部负责分题库的建设和日常管理,承担中央组织部下达的通用试题命制和测评工具开发等任务,命制具有地方特色的通用试题。

原则上,总题库负责提供中央国家机关部委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通用试题及各省区市公开选拔副厅(局)级以上领导干部考试通用试题;分题库负责提供地方县(处)级以下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通用试题。

三、加强全国通用题库的开发利用

全国通用题库的开发利用要以《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为基本依据,严格按照统一的题库建设标准开发通用试题及测评工具。通用试题内容要体现政治性和科学性,突出对领导能力特别是解决领导工作中实际问题能力的测试。按照考试测评方法技术发展的新要求,不断完善笔试面试方法,逐步开发推广评价中心技术及心理素质测试等现代测评工具。

全国通用题库应有能够满足各级各类领导干部选拔考试需要的公共科目、专业科目笔试试题和面试试题。要加大通用试题的更新力度,每年新命制的通用试题要达到一定的比例。

建立健全全国通用题库试题质量评估体系,加强对考试测评结果的跟踪分析,不断提高通用试题的信度和效度。

为保证考试质量,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考试应从全国通用题库提取通用试题,党政机关竞争上岗考试逐步实现从全国通用题库提取通用试题。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和党政机关竞争上岗考试通用试题由全国通用题库免费提供。同时,全国通用题库要积极为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公开招聘领导人才提供考试与测评服务。

四、完善全国通用题库建设的保障措施

建立健全专家选聘制度,整合专家资源,建设一支由考试测评专家、相关学科专家和领导干部组成的命题、审题和科研队伍;开展面试考官培训,不断提高面试考官的专业化水平。

加大全国通用题库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力度,配备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智能化管理。充分利用全国组织系统专网资源,实现总题库和分题库通用试题信息的有效传递和题库系统的高效运转。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制定符合全国通用题库特点的保密制度,明确保密责任,落实保密措施,确保题库运行安全。

各省区市和副省级城市党委组织部要将题库建设经费纳入向财政申报的年度预算。

五、加强对全国通用题库建设工作的领导

中央组织部领导干部考试与测评中心具体承担全国通用题库建设的组织协调工作。各省区市党委组织部和副省级城市党委组织部要充分认识加强全国通用题库建设的重要意义,把题库建设作为组织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切实抓好。要落实领导责任,明确工作职责,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要精心挑选政治素质好、熟悉干部工作和考试测评业务的工作人员,充实到题库建设工作队伍中来。要加强题库工作人员的组工业务和专业技术培训,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工作人员队伍。

附录六: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修订对照搞)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按照中共中央关于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要求,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深

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要求部署,规范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的科目、测评要素、内容、方式方法及实施程序,推进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与测评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总结近年来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工作的经验,结合党政领导干部队伍实际,针对党政干部的基本要素特别是能力素质要求和职位特点,制定本考试大纲。

第二条 本考试大纲是全国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与测评工作的基本

依据。 考试是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的环节之一,一般包括公共科目笔试、专

业科目笔试和面试。

第三条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坚持干什么、考什么的原则,围绕选拔职位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实际命制试题,突出检测分析和解决领导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广大干部平时加强学习,积累实践经验,提高领导能力。

第三四条 本考试大纲主要适用于地方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纪委工作部门

或者工作机构的领导成员干部或者其人选的公开选拔考试,中央、国家机关内设的司厅局级、处级机构领导成员干部,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纪委、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机关或者工作部门的内设机构领导成员干部的竞争上岗考试,以及其他适于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的领导成员干部或者其人选的考试。

县级以上党委、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领导成员干部的

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参照本考试大纲执行。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公开招聘和竞争上岗考试,可参照本考试大纲执行。

第四五条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与测评工作在党委(党组)领导下进

行,由组织人事部门组织实施。

第二章 公共科目笔试

第五六条 公共科目笔试范围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管理、科学技术及历史、国情国

力、公文写作与处理,主要测试应试者胜任党政领导干部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特别是运用有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解决领导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六七条 公共科目笔试方式与试卷结构如下:

(一) 测试方式为闭卷。

(二) 试卷满分为100分或者150分。

(三) 测试时限为150分钟或180分钟。

(四) 试题难度根据领导选拔职位对知识和能力素质的要求确定。

试卷中不同难度的试题比例为:较难试题约占20%,中等难度试题约占5060%,较容易

试题约占3020%。

(五) 试题内容比例根据领导选拔职位对知识和能力素质的要求确定。

(六)试题类型分为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客观性试题包括判断题、选择题(单项

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等;主观性试题包括辨析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写作题、申论题等。选拔职位的职级越高,主观性试题的比例应越大。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一般以主观性试题为主,选拔职位的职级越高,主观性试题的比例应越大。

第七八条 公共科目笔试测评要素主要有:

(一)理论素养。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和科学发展观,以及领导工作中需要的其他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二)公共知识素养。对履行领导工作职责应具备的公共科目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具

体应用的能力。

(三)政策法规水平。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有关法律法规的理解掌握程度和结合实

际贯彻执行的能力。

(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对领导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全面系统分析,抓住问题实质,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的能力。 (五)文字表达能力。以规范、准确、简练、清晰、清楚、严密、准确的文字表达思想

观点的能力。

测评要素比例根据领导选拔职位对知识和能力素质的要求确定。

第八条 公共科目笔试内容要求:

第三章 专业科目笔试

第九条 专业科目笔试范围包括选拔职位需要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管理知识和专业政

策法规知识,主要测试应试者胜任选拔职位工作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特别是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领导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十条 专业科目笔试方式与试卷结构如下:

(一) 测试方式为闭卷。

(二) 试卷满分为100分或150分。

(三) 测试时限为150分钟或者180分钟。

(四) 试题难度根据领导选拔职位对专业知识和能力素质的要求确定。

试卷中不同难度的试题比例为:较难试题约占20%,中等难度试题约占5060%,较容易

试题约占3020%。

(五)试题类型分为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客观性试题包括判断题、选择题(单项

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等;主观性试题包括辨析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计算题等。选拔职位的职级越高,主观性试题的比例应越大。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一般以主观性试题为主,选拔职位的职级越高,主观性试题的比例应越大。

第十一条 专业科目笔试测评要素主要有:

(一) 专业知识素养。对选拔职位所需要的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的能

力。

(二) 专业政策法规水平。对党和国家有关专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的理解掌握程度和结

合实际贯彻执行的能力。

(三) 专业管理能力。根据选拔职位要求,运用专业管理知识解决领导工作中实际问

题的能力。

(四) 选拔职位需要的其他相关能力。该项具体测评要素根据不同职位的要求,经职

位分析确定。

测评要素比例根据领导选拔职位对专业知识和能力素质的要求确定。

第十二条 专业分类和专业科目笔试内容另行公布

第四章 面试

第十三二条 面试在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笔试基础上,进一步测试评应试者在领导能力

素质和个性胜任特征等方面与选拔职位的匹配程度。

第十六三条 面试测评要素主要有: (一)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概括、判断与推理,抓住问题要害,揭

示事物的内在联系、本质特征及和变化规律的能力。

(二)言语语言表达能力。清楚清晰、流畅准确、简洁、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并使之易于被人接受的能力。 (三)组织协调能力。围绕工作任务,对人财物等资源进行合理配臵,协调责权利各方

面关系,保证工作顺利完成的能力。 (四)人际沟通能力。倾听和理解不同观点,通过情感、态度、 信息、思想、观点、情感的交流,建立良好协作关系的能力。

(五)决策能力。面临对问题和机遇,及时准确地进行分析、和判断、并作出科学决判的能力。

(六)创新能力。发现新问题、产生新思路、提出新观点和找出新办法的能力。

(七)应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面对变化的情况和突发事件,及时迅速作出正确反应,采取适当方法和有效措施,予以妥善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能力。

(八)激励能力。依据人的行为活动规律,采取有效方法,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工作积

极性的能力。

(九八)选拔职位需要的特殊能力。该测评要素根据选拔职位的特殊要求,经职位分析

确定。

(十九)个性特征。应试者表现出来的气质风度、情绪稳定性、责任心、自信心、成就

动机、自我认知等特征。 具体测评要素及各要素的比例根据选拔职位要求,经职位分析确定。

第十四条 在面试环节中,可使用一般采用结构化面试方法,。根据需要也可以选用或综合使用无领导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公文筐测验、角色扮演、演讲等其他测评方法。有条件的可采用评价中心技术以多种方法进行测评。

面试由考官小组负责测试和评分。考官小组由有关领导、专家、组织人事干部等人员组

成,一般不少于7人。同一职位的面试应由同一考官小组负责测试和评分。考官小组成员应当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公道正派,并熟悉人才测评工作。考官小组中应有熟悉选拔职位业务的人员。考官小组成员要实行回避制度,面试实施前应对考官小组成员进行培训。

(一)结构化面试。该方法要求对试题构成、测评要素、评分标准、时间控制、考官组

成、实施程序和分数统计等各环节,必须事先按结构化要求进行规范性设计。考官在与应试者以问答方式当面交谈的过程中,根据应试者的言语、回答和行为表现,对其相关能力和个性胜任特征作出相应的评价。

(二)无领导小组讨论。该方法要求一组应试者(一般五5至七7人)在不指定组长的

情况下,围绕给定的问题展开讨论。考官根据应试者在讨论中的言语、和行为表现,对其相关能力和个性胜任特征作出相应的评价。

(四三)角色扮演。该方法要求应试者扮演某一领导角色,在特定模拟的工作情境中对

一系列人际关系和工作问题进行处理。考官根据应试者的言语、和行为表现,对其相关能力和个性胜任特征作出相应的评价。

(五)演讲。该方法要求应试者在规定时间内围绕与选拔职位工作有关的某一主题进行

即席发言。考官根据应试者的言语、行为表现,对其相关能力和个性特征作出相应的评价。

(三四)公文筐测验。该方法要求应试者在规定时间内对各种与特定领导工作有关的文

件、报表、信件、电话记录等公文进行处理。考官根据应试者处理公文的方式、方法、结果等情况,对其相关能力和个性胜任特征作出相应的评价。

(五)演讲。该方法要求应试者在规定时间内围绕与选拔职位工作有关的某一个主题进

行即席发言。考官根据应试者的言语、行为表现,对其相关能力和个性特征作出相应的评价。

第十五条 结构化面试及其他测评方法的程序如下:

(一)结构化面试的程序:对应试者进行身份确认;应试者抽签排出面试顺序;考务人

员宣布规则;应试者入场;主考官宣读指导语;主考官提问,应试者回答问题;考官追问;考官独立评分;考务人员统计评分结构并存档。

(二)无领导小组讨论的程序:对应试者进行身份确认;考务人员宣布规则;主考官根

据需要对参加小组讨论的人员进行角色的随机分派;主考官根据需要对参加小组讨论的人员进行角色的随机分派;主考官考务人员将有关资料发给应试者;主考官宣读指导语;应试者按给定的时间准备;应试者进行自由讨论;考官独立评分;考务人员统计评分结果并存档。

(四三)角色扮演的程序:对应试者进行身份确认;考务人员宣布规则;主考官对角色

要求进行说明;主考官宣读指导语;应试者在给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任务;考官根据需要进行讨论;考官独立评分;考务人员统计评分结果并存档。

(三四)公文筐测验的程序:对应试者进行身份确认;考务人员宣布规则;考官考务人员向应试者发放材料;主考官宣读指导语;应试者在给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任务;考官根据需要进行讨论;考官根据需要对应试者进行提问;考官独立评分;考务人员统计评分结果并存档。

(五)演讲的程序:对应试者进行身份确认;考务人员宣布规则;考官向应试者宣布演

讲题目;主考官宣读指导语;应试者按给定的时间准备;应试者即席演讲;考官根据需要进行讨论;考官独立评分;考务人员统计评分结果并存档。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七六条 本考试大纲由中共中央组织部负责解释。公共科目笔试内容作为本考试大纲附件随文颁布。专业科目笔试内容另行公布。

第十八七条 本考试大纲发布之日起施行。《全国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考试大纲(试

行)》同时废止。本考试大纲由中共中央组织部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 本考试大纲自发布之日起施行。中共中央组织部与2004年4月11日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同时废止。

附件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公共科目笔试内容

一、政治

该部分内容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总论、邓小

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共党史、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时事政治。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

1.哲学

(1)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与发展 实践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的地位 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特点

(2)物质和意识

世界的物质性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及其实践基础

(3)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 对立统一规律 量变质变质量互变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4)认识和实践

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反映论 认识和实践的相互作用 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真理和检

验真理的标准 真理发展的辩证性质 真理与价值 主体认识能力

(5)社会规律和人的活动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

中的决定作用 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的活动的自觉能动性。

(6)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形态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社会形

态的划分和更替

(7)阶级和国家

阶级的起源和实质 阶级结构和阶级斗争 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国家

的起源、本质和职能 阶级的消灭和国家的消亡

(8)社会意识及其形式

社会意识的本质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和作用 社会意识的作用 社会意识的各种

形式

(9)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两种历史观的根本对立 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10)社会进步和人的解放 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 社会进步及其标准 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人的本质 人的价值 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

2.政治经济学

(1)生产方式与经济基础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经济制度及其类型

(21)商品与货币

商品 货币 价值规律

(32)资本与剩余价值

货币转化为资本 剩余价值的及其生产过程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

(43)资本积累

资本主义再生产与资本积累 资本有机构成和相对人口过剩

(54)资本的流通过程

资本的循环 资本的周转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65)剩余价值的分割与国民收入分配

利润和平均利润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借贷资本和利息 资本主义地租 资本主

义国民收入分配

(76)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3.科学社会主义

(1)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成为科学

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及其局限性 两大发现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科学社会主

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伟大学说

(2)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 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无产阶级革命

和无产阶级专政 未来社会的发展阶段和基本特征

(3)列宁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特殊最高阶段 社会主义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 关于国

家、革命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 关于民族殖民地问题和民族解放的理论 新经济政策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实现社会主义建设的构想

(4)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相当长的必然性和历史过程

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和历史地位 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 社会主义与资本

主义的相互关系联系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发展的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前进性和曲折性

(二)毛泽东思想

1.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一个理论成果

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

发展 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科学体系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2.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 群众路线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23.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社会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新民族主义革命理论和总路线 农村包围城市的

革命道路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

34.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

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主要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中国工业化的道路

45.统一战线

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的极端重要性 新民族主义革命时期统一战线的基本经验 中国

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民族区域自治和民族团结 实现祖国统一

56.人民战争和人民军队

武装斗争社会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 人民战争机器战略战术 人民军队的宗旨、任务

和党指挥枪的原则 建设强大的现代化国防

67.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 执政党建设面临的新考验

78.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起工作的生命线 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和根本原则

89.政策和策略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 从实际出发制定和实行政策和策略 党在领导革命和建设

过程中形成的若干具有长远指导意义的政策和策略原则

910.国际关系和外交方针 独立自主的新型外交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10.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和根本点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11.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科学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总论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的形成于发展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

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探索和回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问题的探索和回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问题的探索和回答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几代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的结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4.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

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臶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三四)邓小平理论

1.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

阶段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2.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 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重大意

3.社会主义的本质与和根本任务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社会主义本质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 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5.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

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三个有利于”标准 改革开放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对外开放基本格局 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

6.社会主义对外开放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 对外开放

和自力更生

76.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

“三步走”发展战略 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科学技术是第一

生产力

87.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意义 98.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党的领导与人民民主的关系 坚持社会

主义基本政治制度 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109.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 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

抓、两手都要硬”

1110.“一国两制”构想与祖国统一

“一国两制” 科学构想的形成和发展提出和意义 “一国两制”构想的主要内容 “一

国两制”构想的伟大实践及其意义

1211.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

和平与发展史当今时代的主题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1312.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狠心和依靠力量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加强和既要坚持又要改善党的领导 社会主

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

(四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和历史地位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方位 中国共产党80年奋斗的基本经验 中共十三

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基本经验 深化对“三个规律”的认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的历史地位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

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3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况和科学内涵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始终代表中

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的内在联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系统的科学理论

4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 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

稳定的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创举 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 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 党的建设的总方针 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54.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

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 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 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保持与时俱进

的精神状态 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六)科学发展观

1.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2.科学发展观的评价

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3.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根本要求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

顾 又好又快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 着力构建充满活力、负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4.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各项事业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建设创新型国家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建设生态文

明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 促进政党关系、民主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 建设服务型政府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和平发展道路 互利互赢的开放战略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党的先进性建设 反腐倡廉建设

(五七)中共党史

1.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时期

五四运动与工人运动队伍的壮大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民主革命纲领和策略方针的制定

2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五四运动与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党的一大与中国共

产党的诞生 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八七会议与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开辟 反“围剿”斗争的胜利与挫折 遵义会议与红军长征的胜利 遵义会议 瓦窑堡会议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制定 抗日战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延安整风 中共七大和抗战的胜利 全国解放战争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和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与建立新中国的蓝图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32.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时期

建国初期的形势和党的任务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

43.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

中共八大前后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及失

误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失误 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制定和贯彻 “左”倾错误的严重发展 “文化大革命”及其教训

54.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工作重点的转移伟大的历史转折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

问题的决议》 中共十二大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中共十三大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基本路线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与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 中共十四大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 中共十六大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中共十七大 新时期的特点、成就和标志 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

(六八)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

1.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创立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党的学说的基本思想 列宁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的基本原理 毛泽东

党的学说主要内容 邓小平党的建设理论主要内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执政党的学说建设理论的发展 中共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理论创新

2.党的性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中国共产

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景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党的纲领和路线

坚持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党的政治路线和党的建设的关系

4.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权为民所用、请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充

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 树立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

5.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 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6.党的思想建设 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

产党作为自己的行为指南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 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弘扬求真务实精神

7.党的干部队伍和领导班子建设

干部在党的事业中的作用 全面贯彻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

则 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坚持的原则和正确用人导向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健全党委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 领导干部带头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

8.党员队伍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坚持共产党元标准、提高党员素质 健全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长效机制 党员

的教育管理 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党的基层组织在党的建设中地位和作用 党

的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 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9.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强国战略 党管人才原则 科学人才观 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

910.党的内民主集中制与党的制度建设

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 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 党内民主

是党的生命 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 推进党务公开 建立健全党内民主制度 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 实行正确的集中、保证全党的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 正确处理民主和集中、保证全党的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 正确处理民主和集中的关系、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加强党内监督 严肃党的纪律

1011.党的作风建设与反腐倡廉建设

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

肉联系 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在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作风 党的作风建设的“八个坚持、八个反对” 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 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

11.维护和加强党的团结

讲大局、讲团结、讲稳定 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12.党的制度建设

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党章是规范和制约全党行为的总章

程 加强以党章为核心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 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 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 党现行的主要制度 党的代表大会 党代会代表任期制

1213.正确处理中国共产党同世界各国政党的关系 处理中国共产党同世界各国共产党和其他政党之间关系的原则和意义

(七九)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抓住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的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 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2.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 统

筹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科教兴国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 加快城镇化进程 西部大开发战略 中部崛起 东部率先发展 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 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 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 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扩大内需方针 完善宏观调控 推进投资体制改革 完善财税体制 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 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深化劳动就业体制改革与扩大就业 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改善人民生活 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3.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扩大人民民主 发展基层民主 坚持

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壮大爱国统一战线 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 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 深化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推进司法体制改革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完善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机制 维护社会稳定

4.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建设和谐文化 弘扬中华文化 推进文化创新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实现人才强国战略 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 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深化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制改革

5.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优先发展教育 实施扩大就业

的发展战略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完善社会管理

56.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 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推进军事创新 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 完善加强国防动员体制建设 坚持拥军优属、拥政爱民

67.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和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发展两岸

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八项主张 坚持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活动

78.对外政策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当代中国与世界的

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 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加强睦邻友好和区域经济合作

(八十)时事政治

当前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重大问题 近两年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

二、经济

该部分内容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微观经济、宏观经济和国家经济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与经济制度 经济体制与资源配臵 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

2.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市场经济的基本功能 市场失灵与宏观调控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

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经济发展方式 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城镇化 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 深化改革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微观经济

1.市场经济

市场主体类型 家庭经济功能 消费者 现代企业制度与公司治理 市场中介机构

2.市场机制

需求及其决定 供给及其决定 供求法则 市场均衡及其变动 市场机制在资源配臵中

的基础性作用

3.市场竞争

市场体系 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 竞争与垄断 市场规划与市场秩序

4.收入分配

按劳分配 按要素分配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初次分配

与再分配 效率与公平

(三)宏观经济

1.宏观经济调控 国民经济核算基本指标 总供给与总需求 政府经济管理职能 宏观调控目标 宏观

调控体系方式与手段

2.财政与税收 公共财政 财政收支 财政预算 税收与税率 财政政策

3.货币与银行

货币、信用与货币供给 利率 我国的金融机构 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 金融市场与

金融监管 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及其治理

(四)国际经济

1.开放经济

闭关锁国与对外开放 经济全球化 区域经济合作 跨国公司 国际竞争力 国际经济

安全

2.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原理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 贸易平衡 国际贸易方式和服务贸易 世界贸

易组织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3.国际金融

国际收支 外汇储备 汇率 国际金融组织 国际金融市场 国际资本流动

三、法律

该部分内容包括法学基础理论法学、宪法和有关部门法。

(一)法学基础理论法学

1.基本概念

法律及其特征 法律关系 法律功能 法律体系 法律原则 法律效力 法律关系 法

律责任 权利与义务 法律体系 法律责任 民主与法治 法治与法制系

2.法律的制定和实施

法律制定 法律实施 法律适用 法律解释 法律监督 法律服务 法律援助

3.依法治国的理论与实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依法执政 保障人权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

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二)宪法

1.宪法的地位和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宪法的地位和作用 宪法作用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政体和其他基本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 爱国统一战线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的政体 单一制国家内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选举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民主制度 选举制度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问题协调发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尊重和保障人权 公民的基本权利 平等权 政治权利和自由 宗教信仰自由 人身

自由 监督权 社会主义文化权利 特定主体的权利保护 公民的基本义务 正确认识和行使宪法规定的权利自由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机构

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 国务院 中央军事委员会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

5.国家赔偿制度

国家赔偿法及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 行政赔偿的范围、程序和义务机关 刑事赔偿的范

围、程序和义务机关

(三)有关部门法 法治政府 行政组织法 行政程序法 公务员法 行政主体 行政行为 政府信息公开 行政立法 行政许可 行政征收 行政给付 行政强制 行政处罚 行政合同 行政指导 行政复议 行政法制监督

2.刑法

刑法基本原则 犯罪与犯罪构成 刑罚 刑法分则中与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有关的犯

3.民法

民法的调整对象 民事主体与人格权 民事法律行为与代理 物权概念及其类型 平等保护物权 征收与征用 知识产权及其类型 债券概念及其特点 合同自由与违约责任 侵权责任

4.商法与经济法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企业与公司法律制度 中国人民银行法 税法 竞争法律制度 金融法律制度 财税法律制度 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 产品质量法律制度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 证券法 房地产法

5.社会法

社会法的范围和性质 劳动法概述 劳动法律制度 社会保障法概述 社会保障法律制

度 劳动合同法 劳动争议解决

6.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体系基本原则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律制度 环境与资

源保护的基本法律制度

7.诉讼程序法

诉讼程序法的基本概念 民事诉讼法 行政诉讼法 刑事诉讼法 三大诉讼法的共同

原则和制度特有原则 三大诉讼法的特有原则和制度 三大诉讼的受案范围和管辖 诉讼程序 仲裁法

8.国际法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国家主权 国际责任 国际条约 国际人权保护 反腐败公约 引渡 外交特权与豁免 国际争端的解决 联合国 国际刑法 国际贸易法律制度 国际投资法律制度 世界贸易组织法律制度 国际知识产权保护

9.国际经济法

国际经济法概述 国际贸易法律制度 国际投资法律制度 国际货币金融法律制度 国际税收法律制度 国际经济组织法律制度 解决国际经济争议法律制度

四、管理 该部分内容包括管理基础理论、公共行政管理、公共政策和领导学。 (一)管理基础理论

1.基本概念

管理的内涵及其一般特征 管理的基本职能 计划与决策 组织结构 组织文化 冲突

管理 控制系统

2.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演变

科学管理理论 古典组织理论 行为科学学派 权变领导理论 战略管理思想 全面质量管理

(一二)公共行政管理

1.公共行政管理的内涵

公共行政管理的本质 公共行政在国家管理中管理的功能

2.政府职能

政府职能的依据和属性 政府职能的主要内容基本职能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政府与

社会的关系 中央政府职能 地方政府职能 公共危机管理

3.行政组织

行政组织特性 行政组织的设臵基本原则 行政组织幅度与层级 行政组织与其他国

家机构的关系 中央政府组织与地方各级政府组织 非政府组织 编制管理

4.人事行政与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

人事行政的主要内容 人才资源开发 我国公务员制度 公务员队伍建设

5.公共财政行政法治

公共财政的功能 公共财政政策 政府审计 政府采购 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改革 依

法行政 行政执法

6.行政绩效

行政执行 行政成本 电子政务 行政绩效评估

76.行政责任与行政伦理监督

依法行政 行政责任主要特征 行政责任追究 行政伦理的内涵和范畴 我国公务员

行为规范 行政问责制度 政府绩效管理 行政监督 政府审计

8.行政监督

行政监督特性 行政监督的主要方式 行政监督制度

97.行政改革与创新

行政改革的意义 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事业单位改革 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 突

发事件应急管理 电子政务 政府采购 西方国家国外行政改革借鉴

(三)公共政策

1.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 公共政策的本质属性和功能 公共政策的功能 公共政策的分类 政策分析方法

2.政策制定

政策制定的主体 政策制定的原则 政策制定的程序 决策协商制度 政策专家咨询制度 公众听证制度 政策分析方法

3.政策执行

政策执行的主体 政策执行的程序和原则 影响政策执行有效性的因素

4.政策评价

政策评价的内涵和作用 政策评价的组织形式 政策评价的方法与标准 政策评价方

法 政策调整 政策终止

(四)领导学

1.领导活动和领导理论

领导活动的基本要素 领导理论的历史演变 马克思列宁主义领导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2.领导的本质

领导的二重性 社会主义领导的本质 领导权力 科学政绩观

3.领导者和领导群体

领导者的素质和能力 领导干部的作风 领导群体结构和整体效能 领导者的选拔任

用 领导班子建设

4.领导体制

领导体制的作用 现代领导体制的类型 我国的领导体制改革

5.领导决策

领导决策的要素和类型 领导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领导决策的程序和方法

6.领导用人

领导用人的原则 领导用人的方法 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团队建设

7.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的特征和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原则 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和创

8.领导方式、方法和艺术

领导方式 领导方法 领导艺术

9.领导效能考评

领导效能考评的作用 领导效能考评的原则 领导效能考评的程序和方法

五、科学技术

该部分内容包括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常识与科学前沿问题、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

(一)科学技术与社会

1.科学技术及其作用

科学与技术 科学精神 现代科学技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 科

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科学普及 信息社会 科学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知识经济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2.科学技术发展的政策与战略、方针和政策

我国科学技术工作的基本战略与方针 我国科学技术规划 国家科技计划 科学技术体

制改革 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保护知识产权战略 科技创新与产业化 科技成果转化 国家创新体系 自主创新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人才、专业、技术标准战略 造就科技领军人才 优化科技资源的高效配臵和综合集成 现代科研院所制度 生态安全 中国21世纪议程

(二)科学常识与科学前沿问题

1.科学常识

热力学三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 电磁理论 相对论 量子力学 信息与信息论 系统科

学 遗传和变异 光和作用 新陈代谢 细胞 基因 蛋白质 核酸 生物多样性 生态平衡 全球气候变化

2.科学前沿问题

物质结构 宇宙演化 生命起源 人类起源和进化 人类基因组计划 认知科学 脑科学

(三)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

1.高技术及高技术领域

高技术 通信技术 电子计算机技术 网络技术 微电子技术 多媒体技术 自动控

制技术 航空航天技术 军事科学技术 生物工程 克隆技术 干细胞技术 新材料技术 纳米技术 新能源技术 激光技术 交通运输技术 海洋技术 水资源利用技术 农业科学技术 环境科学和环境保护技术

2.高技术产业化

高技术产业化 信息产业 环境保护产业 高新技术开发区 科技企业孵化器 科

技中介服务机构

六、历史、国情国力、公文写作与处理

该部分内容包括历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现当代史、世界历史)、国情

国力、公文写作与处理。

(一)历史

1.中国古代史

(1)先秦时期 早期的人类与氏族公社 氏族公社 石器时代 夏、商、西周王朝 战国七雄与变法

图强 青铜器和铸铁 诸子百家与《诗经》、《楚辞》

(2)秦汉至明确时期

秦统一六国与中央集权封建制度确立的形成与发展 封建政治制度的演变 统一的

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农民起义与王朝更替 王朝盛世的出现或衰落衰及其原因 土地制度变迁与农业经济发展 农业政策与农业经济发展 重农抑商观念的演变城市与工商业的发展 中外经济和文化交流 教育和科举制度的演变 科学技术的发展成就 学术思想的变迁 儒释道思想流派 文学艺术 宗教源流

2.中国近现代史

(1)晚清时期

鸦片战争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太平天国运动 中国人对世界的新认识 洋

务运动与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 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和传播 列强侵华势力的扩张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形成 改良思潮与戊戌变法 清末新政 立宪运动、辛亥革命与清王朝的覆灭

(2)中华民国时期

中华民国的成立及其政权变化 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 五四新文化运动 第一次大战

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及其政治体制 从国家资本主义到民族资本主义与官僚买办资本主义 阶级结构的发展变化 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 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变迁 废除不平等条约运动 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入侵与中华民族的抗战 国共两党的抗战 抗战时期的文学艺术 民主党派的产生和发展 抗战胜利与重庆谈判 解放战争与国民党南京政府的终结

3.中国现当代史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历程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新生政权的巩固和社会改造 农村土地改革与互助合作运动 新中国的外交 国家经济的恢复 第一个五年计划与工业化的起步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西藏的和平解放与民主改革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人民公社化运动 “调整、巩固、充分、提高”方针的制定和贯彻 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 “文化大革命”时期 中国重返联合国与外交工作的新突破 经济建设与科学技术的成就

(2)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与全面发展

拨乱反正与国家战略方针的根本转变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产生与农村经济体

制改革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 经济特区的创立与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对外开放 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的历程 宏观调控与国民经济的“软着陆”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 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 抵御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 文学艺术的繁荣 香港、澳门回归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确立

4.世界历史

(1)古代和中世纪史

世界文明古国 古代东方 古代希腊、罗马 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世界三大

宗教起源 新航路的开辟 文艺复兴运动

(2)近现代史

英国革命 美国独立 法国大革命 德意志帝国的形成 欧美工业革命 美国内战 日本明治维新 马克思主义诞生 巴黎公社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拉丁美洲独立战争 土耳其革命 印度民族大起义 帝国主义战争与民族独立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

战和巴黎和会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第二次世界大战 凯恩斯主义 民族独立运动和殖民主义体系的终结

(3)当代史

联合国的成立及其演变 战后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万隆会议 不结盟运动 两大阵营的对立 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 八国首脑会议 欧洲联盟 中东问题 近代以来的文化和当代科技成就

(二)国情国力

1.国土与资源

自然状况 资源状况 资源保护政策

2.人口与国民素质

人口状况 计划生育政策 国民素质

3.民族与宗教

民族状况和民族政策 宗教状况与宗教政策

4.生态环境状况

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 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法律 环境保护的主要内容 环境保护的成

就和问题

5.社会经济结构

城乡二元结构的历史、现状和改革方向 地区差距 国民收入与分配制度 贫困问题和扶贫战略

6.国力和综合国力的基本状况 国防能力的增强 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综合国力发

展的前景和问题 国际竞争力的比较

(三)公文写作与处理

1.公文写作 公文的含义 公文的概念、类别和功能 常用公文的种类 公文的文体、结构、格式和

稿本 公文的结构 公文的稿本 常用公文文种及其选用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公文的行文规则 公文写作的语言运用

2.公文处理

公文处理及其基本任务 公文处理责任 公文办理程序 公文拟办、请办、批办、承办、审核和签发的方法要点和要求


相关内容

  • 党政机关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工作实施办法
  • 党政机关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工作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党政机关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暂行规定》和有关法律、法规,文秘资源网 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竞争上岗 ...

  • 不得擅自出版选拔领导干部应试读物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日前发出通知要求,未经中央组织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联合批准,不得擅自以任何形式出版有关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的应试读物.<通知>指出,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和在党政机关推行竞争上岗,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改进干部管理方法,加强干部队伍和领导班子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中央组织部于2 ...

  • 司法局公开选拔干部指导方案
  • 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暂行规定》和《区党政机关科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意见》等有关规定,为改善公务员队伍知识年龄结构,加强我局机关干部队伍建设,推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竞争上岗工作制度,经局党组研究决定,在我局机关进行科级职 ...

  • 公选领导干部面试试题|结构化面试|面试技巧|面试模拟试题
  • 编辑推荐 2011年中央政法委遴选干部面试题 领导干部公开选拔人机对话(四) 2011-07-07 领导干部公开选拔人机对话(三) 2011-07-07 领导干部公开选拔人机对话(二) 2011-07-07 领导干部公开选拔人机对话(一) 2011-07-07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应变能力类面试试题汇集 ...

  • 重庆市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
  • 重庆市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 来源:重庆领导干部考试网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要求,规范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的科目.测评要素.内容.方式方法及实施程序,推进党政领导干部考试与测评 ...

  • 在局直属企业领导职位聘任大会上的讲话
  •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的这次会议非常重要,具有极其深刻地意义,标志着我局直属企业领导职位竞争上岗工作,在交通局党组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大力支持下,在各位竞聘人员的积极参与下,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标志着我局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在建立科学选拔干部的机制方向有了新的突破;标志着我 ...

  • 论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制度及其社会影响的分析材料
  •   近些年来,随着中央关于领导干部选拔的各种法规、政策、规定的不断出台,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制度在全国各地区、各层次的探索力度不断加大,在实践中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也暴露出了许多的问题,本文将对其进行分析与反思。   一、我国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制度概述   所谓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制度,是指党委( ...

  • 竞争上岗动员讲话
  • 市委.市政府决定,今天召开市级机关中层职位竞争上岗动员大会,这是继市级党政机关机构改革动员大会之后召开的一个专题研究部署竞争上岗工作的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中央.省和南通市有关文件精神,认真落实我市市级党政机关机构改革动员大会要求,研究部署市级机关中层职位竞争上岗工作,动员和号召市级机 ...

  • 2013年上海公务员公开选调交流考试笔试政策分析
  • 2013年上海市公务员公开选调交流考试笔试政策分析 按照惯例,上海市委组织部.市公务员局每年10月左右,会在全市机关中组织开展公务员公开选调交流工作.现"公务员考试之路" http://blog.sina.com.cn/liuyuannos新浪博客博主,公选遴选辅导名师上海刘源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