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总工会 承德市人事局 承德市卫生局 承德市妇女联合会 共青团承德市委
承市卫发„2009‟31号
文件
关于印发《全市卫生系统岗位大练兵 技术大比武活动方案》的通知
各县、自治县、区总工会、劳动人事局、卫生局、妇联、团县(区)委,市直各医疗卫生单位: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有效实施“双提”工程,进一步提高卫生队伍整体素质,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保障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经市总工会、市人事局、市卫生局、市妇联、团市委研究,决定在全市卫生系统开展岗位大练兵技术大比武活动,现将《全市卫生系统岗位大练兵技
术大比武活动方案》印发给予你们,请结合本县区、本单位实际,认真组织抓好落实。
附件:1、全市卫生系统岗位大练兵技术大比武训练内容
2、全市卫生系统岗位大练兵技术大比武活动领导小组名单
承德市总工会 承德市人事局 承德市卫生局
承德市妇联 共青团承德市委
二〇〇九年三月三日
主题词:卫生技术 练兵 比武 方案 通知 抄报:省卫生厅、省人事厅、省总工会、省妇联、团省委 承德市卫生局 2009年3月3日印发 (共印120份)
全市卫生系统岗位大练兵技术大比武活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有效实施“双提”工程,进一步提高卫生队伍整体素质,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保障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市总工会、市人事局、市卫生局、市妇联、团市委决定在全市卫生系统开展岗位大练兵技术大比武活动。现制定活动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本职岗位,提高综合素质,增强服务技能,营造学知识、练本领、强技术、夯基础的浓厚氛围,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医疗卫生队伍,满足人民群众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以良好的形象和优异的成绩向国庆60周年献礼。
二、目标要求
依据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任务和各类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职责,坚持“干什么练什么,什么弱强什么”的原则,保证人人参加,全员达标。通过练兵比武活动使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工作作风明显改善;依法执业能力明显增强;服务能力和专业素质明显提高;服务质量持续改进;医患关系更加和谐。
三、活动范围
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所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机构及采供血机构所有专业技术人员全部参加岗位大练兵技术大比武活动。
四、活动内容
(一)训练内容:根据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性质和不同岗位
的职能特点,学习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包括相关卫生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技术规范、操作技能和核心诊疗制度,以及相应的服务流程、检测技术和结果评估,了解医学科技新知识、新技术(详细内容见附件1)。
(二)培训参考教材:
1、医务人员:《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第五或第六版)—人民出版社出版。
2、护理人员:《全国卫生系统护士岗位技能训练和竞赛活动护理技术操作项目考核要点》—卫生部编。
3、中医人员:《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中医专业第五或第六版)—人民出版社出版;
《实用中医简效疗法》—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编。
4、村医、个体医:《新编乡村医生在岗培训实用教程》—吴争鸣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5、卫生监督人员:《卫生监督员培训系列教材》—卫生部编,法律出版社2007版,共七分册;
《卫生监督员手册》—赵同刚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版,共四分册。
6、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实验室设备操作和使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培训教材》、《医疗机构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要点》、《突发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标准》、《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文件资料汇编》等业务培训教材。
五、活动安排
全市卫生系统岗位大练兵技术大比武活动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宣传发动阶段(2009年3月)
1、各县区、各单位要根据《全市卫生系统岗位大练兵技术大比武活动方案》的要求,结合本县区、本单位实际,研究制定具体实施计划,并做好广泛的宣传发动工作,充分调动各单位参加练兵比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采取多种形式,层层进行动员,使广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立足本职岗位学练技术、争创一流。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医疗卫生人员充分认清医疗卫生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认清岗位大练兵技术大比武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岗位练兵活动的内容和方法,积极投身到岗位练兵比武活动中,在全市卫生系统营造学知识、比技术、强本领的浓厚氛围,为岗位大练兵技术大比武活动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2、制定考核评价办法和标准。市卫生局负责制定全市卫生系统岗位大练兵技术大比武活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和标准;县区卫生局负责制定县区直各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乡防保监督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村卫生所、个体诊所等各类医疗卫生单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基本技能训练比武活动考核评价办法和标准;市直医疗卫生单位负责制定本单位的各类卫生技术人员基本技能训练比武活动考核评价办法和标准。
第二阶段 大练兵阶段(2009年4-6月)
各县区、各单位要按照训练计划精心组织职工开展岗位大练兵,采取自主学习、岗上训练、专题讲座、示范教学、短期培训、观摩指导等多种形式,有计划、分步骤地抓好卫生专业人员的学习训练,确保学习训练的人员、时间、内容、效果“四落实”。要求学习有笔记,每个人学习笔记不少于两万字,考核有记录,考试有试卷。
第三阶段 大比武阶段(2009年7月-9月)
在广泛学习和训练的基础上,采取闭卷考试、知识竞赛、病历和执法文书展示、现场操作演练等形式,分层次、分专业进行技术大比武。
7月份,各单位组织本单位内部技能比武,各乡镇卫生院组织辖区内村医比武。
8月份,各县区卫生局组织本县区的技能比武。分两个层次组织,第一层次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业技术人员;第二层次为县直医疗卫生单位卫生技术人员。市直各单位组织本单位各专业人员技能比武活动。
9月份,市卫生局组织全市卫生技术大比武活动,各县区和市直各医疗卫生单位要在临床西医师、临床中医师、临床助产医师、急诊医师、医技人员、护理人员、监督人员、疾控人员中由市卫生局随机抽取一定比例人员参加大比武。同时各县区各单位自行选择一定比例成绩优秀选手参加大比武活动(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各县区和市直医疗卫生单位组织笔试两次、技能考核不少于一次,另使用市卫生局统一命题的试卷笔试一次,市卫生局要派人监督考试全过程;县区组织技能比武应邀请市卫生局派督导组现场监督指导。
第四阶段 总结验收阶段(2009年9月下旬)
各县区卫生局、市直各医疗卫生单位要将本县区、本单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训练比武活动进行全面总结,写出书面总结报告,于9月5日前报市卫生局。市卫生局将组织对各县区、各单位练兵比武活动进行考核验收。
六、活动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开展以“三基三严”为重点的基本技能训练比武活动,对于提高卫生技术人员综合素质,提升整体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县区、各单位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广泛宣传。为组织好这项活动,成立全市卫生系统岗位大练兵技术大比武活动领导小组(见附件2),各县区、各单位也要成立相应组织,确定一名领导主抓,明确具体科室负责,保证活动取得实效。
(二)科学统筹,狠抓落实。各县区、各单位在技能训练比武安排上要充分考虑单位的特点,统筹安排,将训练活动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要立足岗位需要,突出岗位特点,切实让广大卫生技术人员熟知和掌握本岗位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娴熟运用。
(三)精心组织,分工负责。各县区、各单位要把岗位大练兵技术大比武活动作为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一把手负总责,明确分工,落实职责。市卫生局医政科负责对全市临床西医人员、急诊人员、医技人员、护理人员技能训练比武的督导和考核;医政科、农基科负责对全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村卫生所、个体诊所人员技能训练比武的督导和考核;中医科负责对全市中医人员技能训练比武的督导和考核;妇幼科负责对全市助产人员技能训练比武的督导和考核;法监疾控科负责对全市监督、疾控人员技能训练比武的督导和考核;科教科负责组织相关专业专家组为各类卫生技术人员技能比武理论考试出具试题、印制和评判试卷。
(四)严格考核,落实奖惩。建立完善岗位大练兵技术大比
武考核评价机制,市、县区卫生局分别成立专家督导组,对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定期督察、指导,督导结果在大练兵大比武活动简报中进行通报。同时要将卫生技术人员岗位练兵比武活动纳入年终工作目标考核和医务人员医德医风考核内容。岗位练兵比武活动列入市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达标者视为完成当年市级继教学分。
奖励:对精心组织,严密实施,成绩显著的县区卫生局和医疗卫生单位,市卫生局给予表彰奖励,县区卫生局颁发优秀组织奖牌,单位颁发技术达标牌匾;单位领导小组发奖金5000元,由各单位自行解决。对参加全市大比武活动获奖人员,市卫生局颁发荣誉奖牌,所在单位给予1000元奖励(奖项设立另行制定)。
处罚:对县区卫生局组织的首次考核不达标的个人,限期1个月进一步学习训练,参加市卫生局组织的再次考核,仍不达标的,给予待岗培训6个月(培训期间只发基本工资),必要时调换岗位,年终取消个人评优评先资格,不得参加当年职称晋升。对岗位训练比武活动组织不力、效果不好的县区卫生局给予全市通报批评,取消年终单位评优评先资格。对组织活动不认真,参加人员不全,效果不明显的医疗卫生单位要通报批评,单位主要领导亮黄牌给予警告。
附件1:
全市卫生系统岗位大练兵技术大比武
训练内容
一、临床医务人员训练内容
(一)临床西医师
1、乡镇级
(1)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疾病治疗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2)体格检查基本操作。掌握望、触、叩、听检查的基本操作方法,望诊主要包括观察眼睛、口腔、扁桃体、甲状腺、淋巴结、面部和皮肤颜色、红肿、病理神经反应等;触诊主要包括肝、脾、腹部、移动性浊音、淋巴结等;叩诊主要包括心界和肺、肝浊音界等;听诊主要包括肺部罗音、心脏杂音、心音、心率、心律等。
(3)涉及本专业的临床基本操作技术。主要包括徒手心肺复苏、静脉切开、气管插管、急救止血、外伤处置、简单固定制动、洗胃、导尿、灌肠、换药、无菌技术、穿脱隔离衣等。
(4)掌握疾病分级护理标准,能够准确下达医嘱。
(5)心电图、X光、B超、化验检查报告等阅读分析。
(6)抗菌素合理使用,包括用药指征、用药选择、用药途径、用药方法等。
(7)病历书写和病例分析。
2、市、县级
(1)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疾病治疗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2)掌握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包括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医疗技术准入制度。
(3)体格检查基本操作。掌握望、触、叩、听检查的基本操作方法,望诊主要包括观察眼睛、口腔、扁桃体、甲状腺、淋巴结、面部和皮肤颜色、红肿、病理神经反应、腹部外形、呼吸运动、腹壁静脉等;触诊主要包括肝、脾、胆、肾、胰、膀胱触诊、移动性浊音、淋巴结、腹部包块等;叩诊主要包括心界和肺、肝浊音界等;听诊主要包括肺部罗音、肠鸣音、摩擦音、心脏杂音、心音、心率、心律等。
(4)涉及本专业的临床基本操作技术。主要包括徒手心肺复苏、静脉切开、气管插管、呼吸机使用、心脏电复律、急救止血、外伤处置、简单固定制动、胸腔穿刺、腹腔穿刺、腰穿刺、骨髓穿刺、洗胃、导尿、灌肠、换药、无菌技术、穿脱隔离衣等。
(5)实验室检查报告、血气分析、心电图、医学影像的判读,电解质代谢紊乱及酸碱平衡的调节。
(6)抗菌素合理使用,包括用药指征、用药选择、用药途径、用药方法等。
(7)病历书写和病例分析。
(二)急诊医师
1、乡镇级
(1)急诊急救基本知识:各种化验检查、影像检查、心电图判读;抢救药物的适应证和使用;昏迷、休克判断及处理;多发性损伤的急救;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腹痛的鉴别诊断、呕吐腹泻及呕血便血的鉴别诊断、中毒的诊断治疗;电解质和水的平衡管理、补液和肠道外营养、肠道营养和急救应用。
(2)急诊急救操作技术:徒手心肺复苏、心脏除颤、静脉切开、气管插管、急救止血、外伤处置、包扎固定、搬运、球囊面罩使用、洗胃、导尿、灌肠等技术。
2、市、县级
(1)急诊急救基本知识:各种化验检查、影像检查、心电图判读;抢救药物、电除颤的适应证;昏迷、休克和DIC判断、监测及处理;多发性损伤的急救、多脏器功能不全的处理;急诊ICU的临床实施;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腹痛的鉴别诊断、呕吐腹泻及呕血便血的鉴别诊断、心律失常的鉴别诊断、烧伤的管理、中毒的诊断和治疗;紧急血液净化的适应证、电解质和水的平衡管理、补液和肠道外营养、肠道营养和急救应用。
(2)急诊急救操作技术:心肺复苏术、人工气道建立和管理、机械通气技术、深静脉及动脉置管技术、血液动力学监测、电复律与心脏除颤法、心脏起搏起术、持续血液净化技术及外科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球囊面罩使用等技术。
(三)护理人员
1、乡镇级
(1)护理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2)护理操作技术。主要包括手卫生、无菌技术、生命体征监测、口腔护理、鼻饲、洗胃、导尿、灌肠、换药、氧气吸入、口服给药、密闭式输液、密闭式静脉输血、静脉采血、静脉注射、肌内注射、皮内注射、皮下注射、物理降温、心肺复苏、痰标本采集、咽拭子标本采集、会阴消毒、听诊胎心音、压疮预防及护理等。
2、市、县级
(1)护理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2)护理操作技术。主要包括手卫生、无菌技术、生命体征监测、口腔护理、鼻饲、洗胃、导尿、灌肠、胃肠减压、换药、氧气吸入、雾化吸入、血糖检测、口服给药、密闭式输液、密闭式静脉输血、静脉留置针、静脉采血、静脉注射、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护理、动脉血标本采集、肌内注射、皮内注射、皮下注射、物理降温、心肺复苏、经鼻/口腔吸痰法、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心电检测、血氧饱和度检测、输液泵使用、除颤、轴线翻身、患者搬运、患者约束、痰标本采集、咽拭子标本采集、T管引流、造口护理、膀胱冲洗、脑室引流、胸腔闭式引流、会阴消毒、早产儿暖箱使用、光照疗法、新生儿脐部护理、听诊胎心音、患者出入院护理、患者跌到预防、压疮预防及护理等50项。
(四)中医人员(含中西医结合人员)
1、乡镇级
熟练掌握中基、中诊、中药、方剂、针灸、中医内科的主要内容,掌握实用中医简效疗法中适宜技术的临床应用。
2、市、县级
熟练掌握中基、中诊、中药、方剂、针灸、中医内科、中医骨伤学的主要内容,熟悉了解四部经典著作,掌握中医病历书写规范。
(五)助产医师
1、乡镇级:
(1)基础知识与技能。异常产早期识别,高危评分及转诊原则,妊娠高血压疾病防治,产后出血防治,产褥感染的防治,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心脏病,肝病)转诊原则,产科常用药物使用原则,催产素作用原理,适应症,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与其他宫缩剂的异同。技能;腹部四步触诊,骨盆测量,产科病历正确书写,助产技术(正常产处理),会阴切开缝合术,阴道修补术,人工剥离胎盘术,新生阿氏评分。
(2)急救知识与技能。产科出血(妊娠晚期出血、产后出血)治疗原则和紧急处理,子痫的抢救原则、妊娠期心衰的急救、子宫破裂的识别和紧急处理,心肺复苏,新生儿窒息复苏技能。
(3)病历、处方、诊治(护理)记录、辅助检查申请(报告)单等医疗文件书写。
2、市、县级:
(1)基础知识与技能。高危妊娠的基础理论,重点掌握妊娠及分娩并发症(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晚期出血,胎儿宫内窘迫,产科出血、休克、DIC、羊水栓塞、严重感染等,妊娠合并症(心脏病、肝脏病、肾脏病,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多脏器动能衰竭、外科合并症等)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艾滋病防治,
新生儿急救的基础理论。
(2)急救知识与技能。高危孕产妇的识别及急危重症抢救知识,孕产妇及急危重急救的基本技能(子痫抢救,失血性休克、羊水拴塞、 DIC等抢救),抢救药品药理及药物代谢动力学等抢救原则和基本知识;抢救药品的合理应用,合理的输血输液。识别和处理异常分娩的能力,静脉穿刺技术、心肺脑复苏,各种监护技术及其结果的识别,新生儿窒息复苏技能,转运途中抢救及监护技能。
(3)病历、处方、诊治(护理)记录、辅助检查申请(报告)单等医疗文件书写。
二、医技人员训练内容
(一)医学影像医师
医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医学影像操作基础知识、基本操作、影像判读、报告书写、告知义务的履行等。
(二)麻醉医师
医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手术麻醉基础知识、术前病人综合状况评估、麻醉告知、麻醉记录、麻醉前后访视记录、麻醉操作等内容。
(三)病理医师
医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相关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病理切片及各种染色的基本原理及操作,病理结果判定,病理诊断报告书写。
(四)检验人员
医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临床检验基础知识、检验操作、
检验报告判定、检验报告书写、生物实验室安全防护技能等。
(五)其他医技人员
医学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本专业基本技术操作规范、检测程序、检测结果分析与报告,常见疾病的检测要求等。
三、药学人员
药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药剂人员对处方认定、发药、调剂、药品管理、药品采购、入出库、药师查房训练等。
中药人员熟悉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掌握中药饮片的常用量、配伍禁忌、煎服法、饮片的真伪鉴别,严格中药饮片调剂、炮制等相关技术。
四、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所、个体诊所医务人员训练内容
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诊疗知识;体格检查基本操作;常规用药选择;手卫生、无菌技术、生命体征监测、换药、青霉素皮试、密闭式输液、静脉采血、静脉注射、肌内注射、皮内注射、皮下注射、物理降温、心肺复苏、简单外伤处置;传染病报告;健康档案建立等。乡村医生还应熟练掌握中医基础、中医诊断、中药、方剂的基本内容,能够掌握10种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
五、采供血机构专业技术人员训练内容
(一)理论部分
要求掌握采供血机构相关法律法规;护士条例、执业医师法、医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献血知识问答、实用临床输血指南;解剖、血液生理知识、无菌操作技术;献血反应的应急处理、急救药品药理作用及使用注意事项;体系相关文件。
(二)技能部分
以各科室的操作规程为依据,结合其实际工作,注重实际操作。
体检医师组:基本体格检查、献血反应处理;
采血护士组:献血反应处理、无菌操作技术;
检验组:标本接收到检测报告发出的所有环节;
成分分离组:血液成分的制备;
供血组:血液包装与发放。
六、疾病控制机构专业人员训练内容
(一)市、县级疾控人员
1、疾病控制人员
理解、掌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内涵的释义》、《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以及各种防病预案;熟练掌握重点传染病防控知识,具备疫情现场处置能力;能够对传染病发病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熟练进行传染病报告卡的录入、浏览、查重、卡片寻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疫情分析报表的生成、修改密码等操作技能;熟练进行专病信息系统的使用;熟练掌握传染病疫情接报告登记的内容。
2、计划免疫人员
熟练掌握疫苗接种技术、目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使用规定和补种原则。疫苗接种率达到国家免疫规划的要求。
3、艾滋病、结核病防治人员
了解国家防治艾滋病、结核病相关政策,掌握项目方案具体
要求;掌握艾滋病采样及初筛技术,具备重点人群行为干预能力;掌握结核病人痰涂片检查及病人规范治疗技术。
4、职业病防治人员
掌握职业病诊断技术和理论,熟练使用粉尘采样器、声级计等现场采样仪器。
5、公共卫生人员
掌握相关公共卫生知识,能够正确使用一氧化碳仪、风速仪、气压表、空气采样器、射线检测仪、温湿度表等各种仪器设备,采样标准规范。
6、地方病防治人员
了解我省及周边地区鼠疫疫情动态和发展趋势,掌握鼠疫流行病学调查、血清学检验方法及鼠疫细菌学基本知识,熟悉疫区处理程序及基本操作;掌握碘缺乏病、布病、氟中毒等地方病防治知识。
7、检验室人员
熟悉卫生检验项目国家标准,能够进行规范操作;掌握菌株分离鉴定、饮用水水质分析技能。
8、健康检查人员
能够完成HBsAg酶联免疫法试验、HBeAg酶联免疫法试验、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法试验、丙肝病毒抗体酶联免疫法试验等血清实验;掌握伤寒(副伤寒)、细菌性痢疾的检测;掌握肝脾触诊等一般检查;掌握放射投照、诊断技术。
(二)乡镇卫生院防保人员
熟练进行传染病报告卡的录入、浏览、查重、卡片寻找、疫
情分析报表的生成、修改密码;熟练进行专病信息系统的使用;熟练掌握传染病疫情接报告登记的内容。掌握省卫生厅《肠道门诊工作规范》,预检分诊点工作流程;熟练掌握疫苗接种技术、目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和使用规定和补种原则。
七、卫生监督人员
(一)掌握相关法律法规
1、综合部分:《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复议法》、《卫生监督员管理办法》、《卫生行政处罚程序》、《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2、食品卫生部分:《食品卫生法》、《食品卫生监督程序》、《食物中毒处理办法》、《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保健食品管理办法》、《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指南》、《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
3、医疗卫生、传染病部分:《传染病防治法》《执业医师法》《母婴保健法》《献血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医疗广告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管理办法、《消毒管理办法》、《河北省医疗机构管理实施办法》。
4、公共场所、学校卫生部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及实施细则、《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监督办法》、《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
5、职业卫生、放射卫生部分:《职业病防治法》、《尘肺病防治条例》、《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职业健康监护管理
办法》、《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放射事故管理规定》。
(二)掌握现场监督检查基本技能
熟练运用相关法律法规,遵守现场检查工作规范,开展监督检查。现场监督检查内容,按照市卫生局制定的《现场卫生监督要点》的要求进行,做到全面、准确、规范、合法。
(三)规范执法文书制作
按照《卫生行政执法文书规范》(卫生部34号令)和《河北省行政许可案卷标准(试行)》的要求,制作各类执法文书,做到字迹工整、程序合法、依据准确、书写规范、格式正确、归档及时。
(四)正确处理违法案件
做到违法事实清晰,运用法律法规条款准确,证据收集合法、客观、全面,自由裁量适当,行政处罚程序规范。熟练掌握一般程序,包括受理、立案、调查取证、合议、告知、陈述申辩、做出行政处罚决定、送达、执行与结案等环节。能够正确运用听证程序。
(五)规范开展卫生监督稽查
熟练掌握《卫生监督稽查工作规范》、《错案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实施办法》和《受理投诉、举报事件暂行办法》的内容,能够对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和执法机构进行监督稽查,并能依照相关规定处理各种违规现象。
(六)正确处理食物中毒、食源性疾患、饮用水污染等突发事件
熟练掌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及各种预案的相关
内容,做到到达现场迅速,事件调查及时、全面,信息上报准确、及时,事件处理稳妥、规范。
(七)开展集中军训
军训是此次大练兵大比武的一个训练内容,目的是通过军训,使监督员增强体质,磨练意志,锻炼品质,振奋精神,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形成良好纪律观念,学会用纪律来约束自己,用修养规范自己。实现严格要求、严谨态度、严肃作风(简称“三严”)的工作作风。
附件2:
全市卫生系统岗位大练兵技术大比武活动
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张亚平 市卫生局局长
副组长:王雪龄
成 员:郭柏良
杜文富李素霞孙 萧刘振辉李连郡侯留全刘雁翔吕瑞芳李明德李福仲程 举闻铁成杨英杰唐学满段云峰陈彦伦潘惠娟市人事局副局长 市总工会副主席 市妇女联合会副主席 共青团承德市委副书记 市卫生局副局长 市卫生局副局长 市卫生局副局长 市卫生局副局长 市卫校副校长 承德县卫生局局长 丰宁县卫生局局长 兴隆县卫生局局长 平泉县卫生局局长 滦平县卫生局局长 隆化县卫生局局长 宽城县卫生局局长 围场县卫生局局长 双桥区卫生局局长 双滦区卫生局局长
贾占涛 营子区卫生局局长
屈 民 市卫生局医政科科长
姜东明 市卫生局法监科科长
黄志刚 市卫生局应急办主任
闫 红 市卫生局妇幼科科长
刘 军 市卫生局农基科科长
任国利 市卫生局中医科科长
刘 仓 市卫生局科教科科长
崔传新 市卫生局组织人事科科长
靳 银 市卫生局办公室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医疗组、护理组、疾病控制组、卫生监督组、卫生应急组、妇幼保健组、中医组,信息宣传组
办公室主任:刘雁翔(兼)
办公室成员:靳银、屈民、姜东明、黄志刚、闫红、任国利、 刘军、刘仓、于振华、崔传新、解德成、郑洪波 医疗组:屈民、程瑞年、刘世闻
护理组:屈民、马丽娟、王力、关乃燕
中医组:任国利、张雪峰、丁广谦
疾病控制组:姜东明、曾强
卫生监督组:姜东明、徐艳萍
妇幼保健组:闫红、陈惠春、何劲
卫生应急组:黄志刚、常存宝
信息宣传组:马艳红、彭艳玲
承德市总工会 承德市人事局 承德市卫生局 承德市妇女联合会 共青团承德市委
承市卫发„2009‟31号
文件
关于印发《全市卫生系统岗位大练兵 技术大比武活动方案》的通知
各县、自治县、区总工会、劳动人事局、卫生局、妇联、团县(区)委,市直各医疗卫生单位: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有效实施“双提”工程,进一步提高卫生队伍整体素质,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保障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经市总工会、市人事局、市卫生局、市妇联、团市委研究,决定在全市卫生系统开展岗位大练兵技术大比武活动,现将《全市卫生系统岗位大练兵技
术大比武活动方案》印发给予你们,请结合本县区、本单位实际,认真组织抓好落实。
附件:1、全市卫生系统岗位大练兵技术大比武训练内容
2、全市卫生系统岗位大练兵技术大比武活动领导小组名单
承德市总工会 承德市人事局 承德市卫生局
承德市妇联 共青团承德市委
二〇〇九年三月三日
主题词:卫生技术 练兵 比武 方案 通知 抄报:省卫生厅、省人事厅、省总工会、省妇联、团省委 承德市卫生局 2009年3月3日印发 (共印120份)
全市卫生系统岗位大练兵技术大比武活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有效实施“双提”工程,进一步提高卫生队伍整体素质,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保障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市总工会、市人事局、市卫生局、市妇联、团市委决定在全市卫生系统开展岗位大练兵技术大比武活动。现制定活动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本职岗位,提高综合素质,增强服务技能,营造学知识、练本领、强技术、夯基础的浓厚氛围,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医疗卫生队伍,满足人民群众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以良好的形象和优异的成绩向国庆60周年献礼。
二、目标要求
依据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任务和各类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职责,坚持“干什么练什么,什么弱强什么”的原则,保证人人参加,全员达标。通过练兵比武活动使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工作作风明显改善;依法执业能力明显增强;服务能力和专业素质明显提高;服务质量持续改进;医患关系更加和谐。
三、活动范围
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所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机构及采供血机构所有专业技术人员全部参加岗位大练兵技术大比武活动。
四、活动内容
(一)训练内容:根据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性质和不同岗位
的职能特点,学习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包括相关卫生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技术规范、操作技能和核心诊疗制度,以及相应的服务流程、检测技术和结果评估,了解医学科技新知识、新技术(详细内容见附件1)。
(二)培训参考教材:
1、医务人员:《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第五或第六版)—人民出版社出版。
2、护理人员:《全国卫生系统护士岗位技能训练和竞赛活动护理技术操作项目考核要点》—卫生部编。
3、中医人员:《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中医专业第五或第六版)—人民出版社出版;
《实用中医简效疗法》—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编。
4、村医、个体医:《新编乡村医生在岗培训实用教程》—吴争鸣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5、卫生监督人员:《卫生监督员培训系列教材》—卫生部编,法律出版社2007版,共七分册;
《卫生监督员手册》—赵同刚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版,共四分册。
6、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实验室设备操作和使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培训教材》、《医疗机构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要点》、《突发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标准》、《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文件资料汇编》等业务培训教材。
五、活动安排
全市卫生系统岗位大练兵技术大比武活动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宣传发动阶段(2009年3月)
1、各县区、各单位要根据《全市卫生系统岗位大练兵技术大比武活动方案》的要求,结合本县区、本单位实际,研究制定具体实施计划,并做好广泛的宣传发动工作,充分调动各单位参加练兵比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采取多种形式,层层进行动员,使广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立足本职岗位学练技术、争创一流。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医疗卫生人员充分认清医疗卫生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认清岗位大练兵技术大比武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岗位练兵活动的内容和方法,积极投身到岗位练兵比武活动中,在全市卫生系统营造学知识、比技术、强本领的浓厚氛围,为岗位大练兵技术大比武活动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2、制定考核评价办法和标准。市卫生局负责制定全市卫生系统岗位大练兵技术大比武活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和标准;县区卫生局负责制定县区直各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乡防保监督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村卫生所、个体诊所等各类医疗卫生单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基本技能训练比武活动考核评价办法和标准;市直医疗卫生单位负责制定本单位的各类卫生技术人员基本技能训练比武活动考核评价办法和标准。
第二阶段 大练兵阶段(2009年4-6月)
各县区、各单位要按照训练计划精心组织职工开展岗位大练兵,采取自主学习、岗上训练、专题讲座、示范教学、短期培训、观摩指导等多种形式,有计划、分步骤地抓好卫生专业人员的学习训练,确保学习训练的人员、时间、内容、效果“四落实”。要求学习有笔记,每个人学习笔记不少于两万字,考核有记录,考试有试卷。
第三阶段 大比武阶段(2009年7月-9月)
在广泛学习和训练的基础上,采取闭卷考试、知识竞赛、病历和执法文书展示、现场操作演练等形式,分层次、分专业进行技术大比武。
7月份,各单位组织本单位内部技能比武,各乡镇卫生院组织辖区内村医比武。
8月份,各县区卫生局组织本县区的技能比武。分两个层次组织,第一层次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业技术人员;第二层次为县直医疗卫生单位卫生技术人员。市直各单位组织本单位各专业人员技能比武活动。
9月份,市卫生局组织全市卫生技术大比武活动,各县区和市直各医疗卫生单位要在临床西医师、临床中医师、临床助产医师、急诊医师、医技人员、护理人员、监督人员、疾控人员中由市卫生局随机抽取一定比例人员参加大比武。同时各县区各单位自行选择一定比例成绩优秀选手参加大比武活动(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各县区和市直医疗卫生单位组织笔试两次、技能考核不少于一次,另使用市卫生局统一命题的试卷笔试一次,市卫生局要派人监督考试全过程;县区组织技能比武应邀请市卫生局派督导组现场监督指导。
第四阶段 总结验收阶段(2009年9月下旬)
各县区卫生局、市直各医疗卫生单位要将本县区、本单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训练比武活动进行全面总结,写出书面总结报告,于9月5日前报市卫生局。市卫生局将组织对各县区、各单位练兵比武活动进行考核验收。
六、活动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开展以“三基三严”为重点的基本技能训练比武活动,对于提高卫生技术人员综合素质,提升整体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县区、各单位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广泛宣传。为组织好这项活动,成立全市卫生系统岗位大练兵技术大比武活动领导小组(见附件2),各县区、各单位也要成立相应组织,确定一名领导主抓,明确具体科室负责,保证活动取得实效。
(二)科学统筹,狠抓落实。各县区、各单位在技能训练比武安排上要充分考虑单位的特点,统筹安排,将训练活动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要立足岗位需要,突出岗位特点,切实让广大卫生技术人员熟知和掌握本岗位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娴熟运用。
(三)精心组织,分工负责。各县区、各单位要把岗位大练兵技术大比武活动作为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一把手负总责,明确分工,落实职责。市卫生局医政科负责对全市临床西医人员、急诊人员、医技人员、护理人员技能训练比武的督导和考核;医政科、农基科负责对全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村卫生所、个体诊所人员技能训练比武的督导和考核;中医科负责对全市中医人员技能训练比武的督导和考核;妇幼科负责对全市助产人员技能训练比武的督导和考核;法监疾控科负责对全市监督、疾控人员技能训练比武的督导和考核;科教科负责组织相关专业专家组为各类卫生技术人员技能比武理论考试出具试题、印制和评判试卷。
(四)严格考核,落实奖惩。建立完善岗位大练兵技术大比
武考核评价机制,市、县区卫生局分别成立专家督导组,对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定期督察、指导,督导结果在大练兵大比武活动简报中进行通报。同时要将卫生技术人员岗位练兵比武活动纳入年终工作目标考核和医务人员医德医风考核内容。岗位练兵比武活动列入市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达标者视为完成当年市级继教学分。
奖励:对精心组织,严密实施,成绩显著的县区卫生局和医疗卫生单位,市卫生局给予表彰奖励,县区卫生局颁发优秀组织奖牌,单位颁发技术达标牌匾;单位领导小组发奖金5000元,由各单位自行解决。对参加全市大比武活动获奖人员,市卫生局颁发荣誉奖牌,所在单位给予1000元奖励(奖项设立另行制定)。
处罚:对县区卫生局组织的首次考核不达标的个人,限期1个月进一步学习训练,参加市卫生局组织的再次考核,仍不达标的,给予待岗培训6个月(培训期间只发基本工资),必要时调换岗位,年终取消个人评优评先资格,不得参加当年职称晋升。对岗位训练比武活动组织不力、效果不好的县区卫生局给予全市通报批评,取消年终单位评优评先资格。对组织活动不认真,参加人员不全,效果不明显的医疗卫生单位要通报批评,单位主要领导亮黄牌给予警告。
附件1:
全市卫生系统岗位大练兵技术大比武
训练内容
一、临床医务人员训练内容
(一)临床西医师
1、乡镇级
(1)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疾病治疗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2)体格检查基本操作。掌握望、触、叩、听检查的基本操作方法,望诊主要包括观察眼睛、口腔、扁桃体、甲状腺、淋巴结、面部和皮肤颜色、红肿、病理神经反应等;触诊主要包括肝、脾、腹部、移动性浊音、淋巴结等;叩诊主要包括心界和肺、肝浊音界等;听诊主要包括肺部罗音、心脏杂音、心音、心率、心律等。
(3)涉及本专业的临床基本操作技术。主要包括徒手心肺复苏、静脉切开、气管插管、急救止血、外伤处置、简单固定制动、洗胃、导尿、灌肠、换药、无菌技术、穿脱隔离衣等。
(4)掌握疾病分级护理标准,能够准确下达医嘱。
(5)心电图、X光、B超、化验检查报告等阅读分析。
(6)抗菌素合理使用,包括用药指征、用药选择、用药途径、用药方法等。
(7)病历书写和病例分析。
2、市、县级
(1)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疾病治疗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2)掌握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包括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医疗技术准入制度。
(3)体格检查基本操作。掌握望、触、叩、听检查的基本操作方法,望诊主要包括观察眼睛、口腔、扁桃体、甲状腺、淋巴结、面部和皮肤颜色、红肿、病理神经反应、腹部外形、呼吸运动、腹壁静脉等;触诊主要包括肝、脾、胆、肾、胰、膀胱触诊、移动性浊音、淋巴结、腹部包块等;叩诊主要包括心界和肺、肝浊音界等;听诊主要包括肺部罗音、肠鸣音、摩擦音、心脏杂音、心音、心率、心律等。
(4)涉及本专业的临床基本操作技术。主要包括徒手心肺复苏、静脉切开、气管插管、呼吸机使用、心脏电复律、急救止血、外伤处置、简单固定制动、胸腔穿刺、腹腔穿刺、腰穿刺、骨髓穿刺、洗胃、导尿、灌肠、换药、无菌技术、穿脱隔离衣等。
(5)实验室检查报告、血气分析、心电图、医学影像的判读,电解质代谢紊乱及酸碱平衡的调节。
(6)抗菌素合理使用,包括用药指征、用药选择、用药途径、用药方法等。
(7)病历书写和病例分析。
(二)急诊医师
1、乡镇级
(1)急诊急救基本知识:各种化验检查、影像检查、心电图判读;抢救药物的适应证和使用;昏迷、休克判断及处理;多发性损伤的急救;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腹痛的鉴别诊断、呕吐腹泻及呕血便血的鉴别诊断、中毒的诊断治疗;电解质和水的平衡管理、补液和肠道外营养、肠道营养和急救应用。
(2)急诊急救操作技术:徒手心肺复苏、心脏除颤、静脉切开、气管插管、急救止血、外伤处置、包扎固定、搬运、球囊面罩使用、洗胃、导尿、灌肠等技术。
2、市、县级
(1)急诊急救基本知识:各种化验检查、影像检查、心电图判读;抢救药物、电除颤的适应证;昏迷、休克和DIC判断、监测及处理;多发性损伤的急救、多脏器功能不全的处理;急诊ICU的临床实施;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腹痛的鉴别诊断、呕吐腹泻及呕血便血的鉴别诊断、心律失常的鉴别诊断、烧伤的管理、中毒的诊断和治疗;紧急血液净化的适应证、电解质和水的平衡管理、补液和肠道外营养、肠道营养和急救应用。
(2)急诊急救操作技术:心肺复苏术、人工气道建立和管理、机械通气技术、深静脉及动脉置管技术、血液动力学监测、电复律与心脏除颤法、心脏起搏起术、持续血液净化技术及外科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球囊面罩使用等技术。
(三)护理人员
1、乡镇级
(1)护理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2)护理操作技术。主要包括手卫生、无菌技术、生命体征监测、口腔护理、鼻饲、洗胃、导尿、灌肠、换药、氧气吸入、口服给药、密闭式输液、密闭式静脉输血、静脉采血、静脉注射、肌内注射、皮内注射、皮下注射、物理降温、心肺复苏、痰标本采集、咽拭子标本采集、会阴消毒、听诊胎心音、压疮预防及护理等。
2、市、县级
(1)护理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2)护理操作技术。主要包括手卫生、无菌技术、生命体征监测、口腔护理、鼻饲、洗胃、导尿、灌肠、胃肠减压、换药、氧气吸入、雾化吸入、血糖检测、口服给药、密闭式输液、密闭式静脉输血、静脉留置针、静脉采血、静脉注射、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护理、动脉血标本采集、肌内注射、皮内注射、皮下注射、物理降温、心肺复苏、经鼻/口腔吸痰法、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心电检测、血氧饱和度检测、输液泵使用、除颤、轴线翻身、患者搬运、患者约束、痰标本采集、咽拭子标本采集、T管引流、造口护理、膀胱冲洗、脑室引流、胸腔闭式引流、会阴消毒、早产儿暖箱使用、光照疗法、新生儿脐部护理、听诊胎心音、患者出入院护理、患者跌到预防、压疮预防及护理等50项。
(四)中医人员(含中西医结合人员)
1、乡镇级
熟练掌握中基、中诊、中药、方剂、针灸、中医内科的主要内容,掌握实用中医简效疗法中适宜技术的临床应用。
2、市、县级
熟练掌握中基、中诊、中药、方剂、针灸、中医内科、中医骨伤学的主要内容,熟悉了解四部经典著作,掌握中医病历书写规范。
(五)助产医师
1、乡镇级:
(1)基础知识与技能。异常产早期识别,高危评分及转诊原则,妊娠高血压疾病防治,产后出血防治,产褥感染的防治,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心脏病,肝病)转诊原则,产科常用药物使用原则,催产素作用原理,适应症,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与其他宫缩剂的异同。技能;腹部四步触诊,骨盆测量,产科病历正确书写,助产技术(正常产处理),会阴切开缝合术,阴道修补术,人工剥离胎盘术,新生阿氏评分。
(2)急救知识与技能。产科出血(妊娠晚期出血、产后出血)治疗原则和紧急处理,子痫的抢救原则、妊娠期心衰的急救、子宫破裂的识别和紧急处理,心肺复苏,新生儿窒息复苏技能。
(3)病历、处方、诊治(护理)记录、辅助检查申请(报告)单等医疗文件书写。
2、市、县级:
(1)基础知识与技能。高危妊娠的基础理论,重点掌握妊娠及分娩并发症(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晚期出血,胎儿宫内窘迫,产科出血、休克、DIC、羊水栓塞、严重感染等,妊娠合并症(心脏病、肝脏病、肾脏病,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多脏器动能衰竭、外科合并症等)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艾滋病防治,
新生儿急救的基础理论。
(2)急救知识与技能。高危孕产妇的识别及急危重症抢救知识,孕产妇及急危重急救的基本技能(子痫抢救,失血性休克、羊水拴塞、 DIC等抢救),抢救药品药理及药物代谢动力学等抢救原则和基本知识;抢救药品的合理应用,合理的输血输液。识别和处理异常分娩的能力,静脉穿刺技术、心肺脑复苏,各种监护技术及其结果的识别,新生儿窒息复苏技能,转运途中抢救及监护技能。
(3)病历、处方、诊治(护理)记录、辅助检查申请(报告)单等医疗文件书写。
二、医技人员训练内容
(一)医学影像医师
医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医学影像操作基础知识、基本操作、影像判读、报告书写、告知义务的履行等。
(二)麻醉医师
医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手术麻醉基础知识、术前病人综合状况评估、麻醉告知、麻醉记录、麻醉前后访视记录、麻醉操作等内容。
(三)病理医师
医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相关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病理切片及各种染色的基本原理及操作,病理结果判定,病理诊断报告书写。
(四)检验人员
医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临床检验基础知识、检验操作、
检验报告判定、检验报告书写、生物实验室安全防护技能等。
(五)其他医技人员
医学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本专业基本技术操作规范、检测程序、检测结果分析与报告,常见疾病的检测要求等。
三、药学人员
药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药剂人员对处方认定、发药、调剂、药品管理、药品采购、入出库、药师查房训练等。
中药人员熟悉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掌握中药饮片的常用量、配伍禁忌、煎服法、饮片的真伪鉴别,严格中药饮片调剂、炮制等相关技术。
四、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所、个体诊所医务人员训练内容
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诊疗知识;体格检查基本操作;常规用药选择;手卫生、无菌技术、生命体征监测、换药、青霉素皮试、密闭式输液、静脉采血、静脉注射、肌内注射、皮内注射、皮下注射、物理降温、心肺复苏、简单外伤处置;传染病报告;健康档案建立等。乡村医生还应熟练掌握中医基础、中医诊断、中药、方剂的基本内容,能够掌握10种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
五、采供血机构专业技术人员训练内容
(一)理论部分
要求掌握采供血机构相关法律法规;护士条例、执业医师法、医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献血知识问答、实用临床输血指南;解剖、血液生理知识、无菌操作技术;献血反应的应急处理、急救药品药理作用及使用注意事项;体系相关文件。
(二)技能部分
以各科室的操作规程为依据,结合其实际工作,注重实际操作。
体检医师组:基本体格检查、献血反应处理;
采血护士组:献血反应处理、无菌操作技术;
检验组:标本接收到检测报告发出的所有环节;
成分分离组:血液成分的制备;
供血组:血液包装与发放。
六、疾病控制机构专业人员训练内容
(一)市、县级疾控人员
1、疾病控制人员
理解、掌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内涵的释义》、《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以及各种防病预案;熟练掌握重点传染病防控知识,具备疫情现场处置能力;能够对传染病发病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熟练进行传染病报告卡的录入、浏览、查重、卡片寻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疫情分析报表的生成、修改密码等操作技能;熟练进行专病信息系统的使用;熟练掌握传染病疫情接报告登记的内容。
2、计划免疫人员
熟练掌握疫苗接种技术、目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使用规定和补种原则。疫苗接种率达到国家免疫规划的要求。
3、艾滋病、结核病防治人员
了解国家防治艾滋病、结核病相关政策,掌握项目方案具体
要求;掌握艾滋病采样及初筛技术,具备重点人群行为干预能力;掌握结核病人痰涂片检查及病人规范治疗技术。
4、职业病防治人员
掌握职业病诊断技术和理论,熟练使用粉尘采样器、声级计等现场采样仪器。
5、公共卫生人员
掌握相关公共卫生知识,能够正确使用一氧化碳仪、风速仪、气压表、空气采样器、射线检测仪、温湿度表等各种仪器设备,采样标准规范。
6、地方病防治人员
了解我省及周边地区鼠疫疫情动态和发展趋势,掌握鼠疫流行病学调查、血清学检验方法及鼠疫细菌学基本知识,熟悉疫区处理程序及基本操作;掌握碘缺乏病、布病、氟中毒等地方病防治知识。
7、检验室人员
熟悉卫生检验项目国家标准,能够进行规范操作;掌握菌株分离鉴定、饮用水水质分析技能。
8、健康检查人员
能够完成HBsAg酶联免疫法试验、HBeAg酶联免疫法试验、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法试验、丙肝病毒抗体酶联免疫法试验等血清实验;掌握伤寒(副伤寒)、细菌性痢疾的检测;掌握肝脾触诊等一般检查;掌握放射投照、诊断技术。
(二)乡镇卫生院防保人员
熟练进行传染病报告卡的录入、浏览、查重、卡片寻找、疫
情分析报表的生成、修改密码;熟练进行专病信息系统的使用;熟练掌握传染病疫情接报告登记的内容。掌握省卫生厅《肠道门诊工作规范》,预检分诊点工作流程;熟练掌握疫苗接种技术、目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和使用规定和补种原则。
七、卫生监督人员
(一)掌握相关法律法规
1、综合部分:《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复议法》、《卫生监督员管理办法》、《卫生行政处罚程序》、《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2、食品卫生部分:《食品卫生法》、《食品卫生监督程序》、《食物中毒处理办法》、《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保健食品管理办法》、《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指南》、《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
3、医疗卫生、传染病部分:《传染病防治法》《执业医师法》《母婴保健法》《献血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医疗广告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管理办法、《消毒管理办法》、《河北省医疗机构管理实施办法》。
4、公共场所、学校卫生部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及实施细则、《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监督办法》、《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
5、职业卫生、放射卫生部分:《职业病防治法》、《尘肺病防治条例》、《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职业健康监护管理
办法》、《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放射事故管理规定》。
(二)掌握现场监督检查基本技能
熟练运用相关法律法规,遵守现场检查工作规范,开展监督检查。现场监督检查内容,按照市卫生局制定的《现场卫生监督要点》的要求进行,做到全面、准确、规范、合法。
(三)规范执法文书制作
按照《卫生行政执法文书规范》(卫生部34号令)和《河北省行政许可案卷标准(试行)》的要求,制作各类执法文书,做到字迹工整、程序合法、依据准确、书写规范、格式正确、归档及时。
(四)正确处理违法案件
做到违法事实清晰,运用法律法规条款准确,证据收集合法、客观、全面,自由裁量适当,行政处罚程序规范。熟练掌握一般程序,包括受理、立案、调查取证、合议、告知、陈述申辩、做出行政处罚决定、送达、执行与结案等环节。能够正确运用听证程序。
(五)规范开展卫生监督稽查
熟练掌握《卫生监督稽查工作规范》、《错案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实施办法》和《受理投诉、举报事件暂行办法》的内容,能够对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和执法机构进行监督稽查,并能依照相关规定处理各种违规现象。
(六)正确处理食物中毒、食源性疾患、饮用水污染等突发事件
熟练掌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及各种预案的相关
内容,做到到达现场迅速,事件调查及时、全面,信息上报准确、及时,事件处理稳妥、规范。
(七)开展集中军训
军训是此次大练兵大比武的一个训练内容,目的是通过军训,使监督员增强体质,磨练意志,锻炼品质,振奋精神,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形成良好纪律观念,学会用纪律来约束自己,用修养规范自己。实现严格要求、严谨态度、严肃作风(简称“三严”)的工作作风。
附件2:
全市卫生系统岗位大练兵技术大比武活动
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张亚平 市卫生局局长
副组长:王雪龄
成 员:郭柏良
杜文富李素霞孙 萧刘振辉李连郡侯留全刘雁翔吕瑞芳李明德李福仲程 举闻铁成杨英杰唐学满段云峰陈彦伦潘惠娟市人事局副局长 市总工会副主席 市妇女联合会副主席 共青团承德市委副书记 市卫生局副局长 市卫生局副局长 市卫生局副局长 市卫生局副局长 市卫校副校长 承德县卫生局局长 丰宁县卫生局局长 兴隆县卫生局局长 平泉县卫生局局长 滦平县卫生局局长 隆化县卫生局局长 宽城县卫生局局长 围场县卫生局局长 双桥区卫生局局长 双滦区卫生局局长
贾占涛 营子区卫生局局长
屈 民 市卫生局医政科科长
姜东明 市卫生局法监科科长
黄志刚 市卫生局应急办主任
闫 红 市卫生局妇幼科科长
刘 军 市卫生局农基科科长
任国利 市卫生局中医科科长
刘 仓 市卫生局科教科科长
崔传新 市卫生局组织人事科科长
靳 银 市卫生局办公室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医疗组、护理组、疾病控制组、卫生监督组、卫生应急组、妇幼保健组、中医组,信息宣传组
办公室主任:刘雁翔(兼)
办公室成员:靳银、屈民、姜东明、黄志刚、闫红、任国利、 刘军、刘仓、于振华、崔传新、解德成、郑洪波 医疗组:屈民、程瑞年、刘世闻
护理组:屈民、马丽娟、王力、关乃燕
中医组:任国利、张雪峰、丁广谦
疾病控制组:姜东明、曾强
卫生监督组:姜东明、徐艳萍
妇幼保健组:闫红、陈惠春、何劲
卫生应急组:黄志刚、常存宝
信息宣传组:马艳红、彭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