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效率差异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效率差异

作者:王贤梅 胡汉辉 周海波

来源:《软科学》2016年第02期

摘要:借助Malmquist-DEA模型,对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2005~2013年期间运行数据从时间动态维度、空间区域维度以及所有制形式维度进行效率差异测算,最后提出技术进步、技术效率改善是未来产业的主要提升之路。

关键词: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Malmquist-DEA模型;效率差异;全要素生产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提出,打开了制造业的新空间。同时“一带一路”作为中国新的国际战略框架,也将在带动整个亚洲经济体腾飞的同时率先实现国内产业发展的总体均衡。我国经济的发展一直受制于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以及基础设施等因素影响,总体呈现“东快西慢”的发展格局。而新型城镇化和“一带一路”两大发展导向将大力促进城市群及区域实现协同发展,着眼于基建互通,致力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当前国内国际大的发展主旋律下,还须深度剖析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结构,找出促进或制约其发展的根源,以大力促进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及国民经济的发展,这都给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带来了最好契机。

近年来,我国经济尤其是政策大力促使的实体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需求成倍数增长,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呈现快速发展趋势。2005年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工业销售产值和利润总额分别为15616.71亿元和664.01亿元,到2013年,这两个指标分别增长至75377.38亿元和6158.60亿元,年均增长率分别达21.7%和32.1%。由图1可见,八大经济区域中,北部沿海区域和东部沿海区域近几年来的产值几乎占据全国的半壁江山,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在全国八大经济区域呈现出了相对稳定的但不均衡的发展态势。近十年的数据表明,不同所有制形式下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工业销售产值差别较大,私营企业虽然占比一直较小,但是年均增长率达到27.92%,远高于该行业的年均增长率,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年均增长率只有17.62%,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则达到了21.81%。可见,我国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三维(时间、空间、所有制)度发展还是有较大差异的,要想分析清楚背后的产业增长动力,还需解构全要素生产率的组成部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效率差异

作者:王贤梅 胡汉辉 周海波

来源:《软科学》2016年第02期

摘要:借助Malmquist-DEA模型,对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2005~2013年期间运行数据从时间动态维度、空间区域维度以及所有制形式维度进行效率差异测算,最后提出技术进步、技术效率改善是未来产业的主要提升之路。

关键词: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Malmquist-DEA模型;效率差异;全要素生产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提出,打开了制造业的新空间。同时“一带一路”作为中国新的国际战略框架,也将在带动整个亚洲经济体腾飞的同时率先实现国内产业发展的总体均衡。我国经济的发展一直受制于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以及基础设施等因素影响,总体呈现“东快西慢”的发展格局。而新型城镇化和“一带一路”两大发展导向将大力促进城市群及区域实现协同发展,着眼于基建互通,致力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当前国内国际大的发展主旋律下,还须深度剖析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结构,找出促进或制约其发展的根源,以大力促进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及国民经济的发展,这都给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带来了最好契机。

近年来,我国经济尤其是政策大力促使的实体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需求成倍数增长,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呈现快速发展趋势。2005年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工业销售产值和利润总额分别为15616.71亿元和664.01亿元,到2013年,这两个指标分别增长至75377.38亿元和6158.60亿元,年均增长率分别达21.7%和32.1%。由图1可见,八大经济区域中,北部沿海区域和东部沿海区域近几年来的产值几乎占据全国的半壁江山,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在全国八大经济区域呈现出了相对稳定的但不均衡的发展态势。近十年的数据表明,不同所有制形式下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工业销售产值差别较大,私营企业虽然占比一直较小,但是年均增长率达到27.92%,远高于该行业的年均增长率,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年均增长率只有17.62%,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则达到了21.81%。可见,我国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三维(时间、空间、所有制)度发展还是有较大差异的,要想分析清楚背后的产业增长动力,还需解构全要素生产率的组成部分。


相关内容

  • 中国制造业的产业质量阶梯研究*
  • 作者:刘伟丽陈勇 中国工业经济 2013年04期 一.问题提出 在产品的国际竞争中,除价格和市场份额的竞争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产品质量的竞争,产品质量的研究是伴随着对产品差异化和产品种类的研究发展起来的.Dixit和Stiglitz与Lancaster从产品差异化的视角,研究消费者对产品 ...

  • 环境约束下的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摘要: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的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法估算了考虑环境因素的中国2001-2009年制造业31个两位数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标,并比较了不考虑环境因素影响情形下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情况:运用Tobit模型研究了环境约束下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考虑环境因素 ...

  • 制造业产成品成本核算手册(项目报价用)
  • (2010-09-15 15:41:39) 1.       目标,范围和对象 目标:提高企业客户满意度和组织绩效,定义最基本的产成品成本构成标准. 范围:本手册适用于所有合法的法人经济实体的财务年转结账.并且在集团公司财务控制部门每年发布的"财务报告准备指导书"基础上发展而来. ...

  • 国际中间产品贸易的发展及其政策含义
  • 国际中间产品贸易的发展及其政策含义 马风涛(博士) 球化已经深刻改变了旧有的国际分工,国际运费降 ① 李俊(博士) ② 全 易.很多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展概况.从图1中我们可以清楚地对国际中间产品贸易展开了度量和看到,世界零部件贸易的增长速度分析,得到了一些初步的经验事实.要快于世界货物贸易的增长 ...

  • 生产率增长与要素再配置效应:中国的经验研究
  • 作者:姚战琪 经济研究 2010年03期 一.引言和文献综述 自Syrquin(1986)等学者强调生产要素再配置对TFP和GDP增长具有重要贡献以来,一些学者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开始研究结构变动与生产率增长之间的关系.Dowrick和Gemmel(1991)认为,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和服务部 ...

  • 中国工业区际分工程度研究
  • 作者:王海鸿 中国工业经济 1997年05期 一.区域划分和区域层次 目前,关于区域的较为普遍的划分方法有以下三种:(1)大经济区,一般由强大的经济中心.多级别的城市体系,以及广大的经济腹地组成.这种划分的主要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大经济中心的作用,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2)经济带,我国有东.中.西三大经 ...

  • 6柔性制造系统的发展
  • 新技术新工艺2013年第8期 柔性制造系统的发展 王 笛1,金湘2,张星2 (1.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系,河南南阳473009:2.河南北方星光机电有限责任公司,河南邓州474100) 摘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人们对产品功能与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生产方式越来越 ...

  • 我国制造业发展状况
  • 一.我国制造业发展状况及其基本特点 建国以来,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为建国初到1978年的改革开放,这是我国制造业形成比较独立完整体系的时期: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到上世纪90年代初,是我国制造业中以轻纺工业为代表的传统产业的迅猛发展期,带有比较明显的粗放性和文革后恢复性发展的 ...

  • 我国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问题讨论综述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8年第3期 我国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问题讨论综述 杨万东, 丁 宁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 100872) 2007年我国处于产业结构转换的重要时期, 产能过剩.节能减排.产业升级.消除垄断等都是2007年的关键词, 宏观调控主要围绕经济结构调整展开, 许多新的变化, , 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