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和地动仪

  科学家档案   张衡(公元78―139年),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今河南省南阳市石桥镇夏村),历任郎中、尚书侍郎、太史令、河间相等职。天资聪颖,但幼时家境贫寒,这更加激励他刻苦学习,奋发向上。后来,张衡入了仕途。但在宦宫当道的东汉,他经常遭受排挤。不久后,张衡被调离京城,担任河间相。当时的河间王刘开骄横跋扈,勾结豪强,胡作非为。张衡上任后,整顿法度,惩办了一批为非作歹的豪强恶霸,同时清理冤狱,释放无辜,受到了当地人民的热烈拥戴。公元139年,这位令人景仰的科学家在洛阳逝世,终年61岁。      张衡是中国东汉时期人,博学多才,文采极好。他曾花了10年的工夫,写成了《二京赋》,描写了当时长安城和洛阳城的繁华景象,极尽夸张之能事,得到了很多人的击节赞赏。   除此之外,张衡在数学、地理、绘画、机械制造、气象学等方面,都有非凡的成就。他是中国古代宇宙结构理论“浑天说”的代表。正确解释了月食成因。并用“近天则迟,远天则速”理论解释五星运动的快慢现象,这是五星运动快慢与太阳距离远近关系的早期论述。还统计出中国中原地区能观测到的2500颗行星,测出日、月视直径约为0o49′。公元132年,他创制了世界第一台测地震仪器――候风地动仪。还制造出指南车和记里鼓车等。著有数学名著《算罔论》。其所作的地形图一直流传到唐代。他发明制造的浑天仪(公元117年),是世界上第一台用水力推动的大型观察星象的天文仪器。   张衡最著名的成就在于地震学方面。东汉时期,中国地震比较频繁。在朝廷主持天象观测工作的张衡为了掌握全国各地的地震动态,坚持不懈地进行研究。在公元132年,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测定地震方向的地动仪。地动仪用铜制成,形状像酒樽,中间竖着一根粗大的柱子,柱子的周围有八根横杆连接外面。仪器上有个凸形的盖子,周围镶有八条龙,龙头分别对着八个方向。龙嘴里各含一个铜球,下面蹲着八只张着嘴的蟾蜍。如果某个方向发生地震,柱子就会倒向那个方向的横杆,接着龙嘴就会吐出铜球,落到蟾蜍嘴里。这样人们就可以预测地震。   公元138年的一天,张衡和朋友们正在家里聚会,地动仪西边的一个铜球突然掉了下来。于是,张衡说一定是西方发生了地震。但当时洛阳城里毫无地震的预兆,连他们喝酒的杯子都没晃一下。大家纷纷怀疑地动仪是否准确。张衡对自己的发明却信心十足,他对人们说:“咱们还是让事实说话吧。”不久,驿站的人果然来报告,说是千里之外的陇西――地震仪所指示的方向发生了地震。在事实面前,那些怀疑地动仪并不能预测地震的人终于哑口无言了。张衡的地动仪不仅很精确,而且比欧洲的地震仪要早1700多年。

  科学家档案   张衡(公元78―139年),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今河南省南阳市石桥镇夏村),历任郎中、尚书侍郎、太史令、河间相等职。天资聪颖,但幼时家境贫寒,这更加激励他刻苦学习,奋发向上。后来,张衡入了仕途。但在宦宫当道的东汉,他经常遭受排挤。不久后,张衡被调离京城,担任河间相。当时的河间王刘开骄横跋扈,勾结豪强,胡作非为。张衡上任后,整顿法度,惩办了一批为非作歹的豪强恶霸,同时清理冤狱,释放无辜,受到了当地人民的热烈拥戴。公元139年,这位令人景仰的科学家在洛阳逝世,终年61岁。      张衡是中国东汉时期人,博学多才,文采极好。他曾花了10年的工夫,写成了《二京赋》,描写了当时长安城和洛阳城的繁华景象,极尽夸张之能事,得到了很多人的击节赞赏。   除此之外,张衡在数学、地理、绘画、机械制造、气象学等方面,都有非凡的成就。他是中国古代宇宙结构理论“浑天说”的代表。正确解释了月食成因。并用“近天则迟,远天则速”理论解释五星运动的快慢现象,这是五星运动快慢与太阳距离远近关系的早期论述。还统计出中国中原地区能观测到的2500颗行星,测出日、月视直径约为0o49′。公元132年,他创制了世界第一台测地震仪器――候风地动仪。还制造出指南车和记里鼓车等。著有数学名著《算罔论》。其所作的地形图一直流传到唐代。他发明制造的浑天仪(公元117年),是世界上第一台用水力推动的大型观察星象的天文仪器。   张衡最著名的成就在于地震学方面。东汉时期,中国地震比较频繁。在朝廷主持天象观测工作的张衡为了掌握全国各地的地震动态,坚持不懈地进行研究。在公元132年,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测定地震方向的地动仪。地动仪用铜制成,形状像酒樽,中间竖着一根粗大的柱子,柱子的周围有八根横杆连接外面。仪器上有个凸形的盖子,周围镶有八条龙,龙头分别对着八个方向。龙嘴里各含一个铜球,下面蹲着八只张着嘴的蟾蜍。如果某个方向发生地震,柱子就会倒向那个方向的横杆,接着龙嘴就会吐出铜球,落到蟾蜍嘴里。这样人们就可以预测地震。   公元138年的一天,张衡和朋友们正在家里聚会,地动仪西边的一个铜球突然掉了下来。于是,张衡说一定是西方发生了地震。但当时洛阳城里毫无地震的预兆,连他们喝酒的杯子都没晃一下。大家纷纷怀疑地动仪是否准确。张衡对自己的发明却信心十足,他对人们说:“咱们还是让事实说话吧。”不久,驿站的人果然来报告,说是千里之外的陇西――地震仪所指示的方向发生了地震。在事实面前,那些怀疑地动仪并不能预测地震的人终于哑口无言了。张衡的地动仪不仅很精确,而且比欧洲的地震仪要早1700多年。


相关内容

  • "张衡的地动仪管用吗?"阅读理解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张衡的地动仪管用吗? 方舟子 地动仪早已失传,它是否真能起到检测地震的作用,也就成了一个谜.一百多年来,国内外不少专家根据范晔<后汉书·张衡传>上的简单描述,设计了各种模型,力图复原地动仪.我们在中学教科书上见到的那个模型图是其中最流行的一个,是1951年 ...

  • 张衡发明地动仪让东汉人改变观念皆叹服(组图)
  • http://www.sina.com.cn 2005/03/07 12:20   法制晚报 文/珞琳 张衡地动仪结构图 后人恢复制作的张衡地动仪 张衡画像 铜珠掉出 陇西报震 众皆叹服-- 132年,科学家.文学家张衡发明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候风地动仪.张衡将候风地动仪安置在都 ...

  • 月球上留名的科学家
  • 第三课 在月球上留名的科学家 -- 张衡和祖冲之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的学习目标: (1)让学生们知道早在我国的东汉时期,科学家张衡就发明制作了地动仪.让同学们了解张衡喜爱钻研.敢于创新的学习品质. (2)使同学们知道我国南北朝时数学家祖冲之勤于实践,不迷信名人的科学的学习态度及其对圆周率的精确计 ...

  • 张衡教学设计
  • <张衡>教学设计 内容简析: <张衡>是一篇人物故事,写的是我国东汉时期,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张衡,不相信鬼神,认真思考,大胆研究,经过细心的考察和分析,终于发明了一种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地动仪"的故事.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教育学生相信科学,养成多动脑.勤动 ...

  • 张衡地动仪之系统设计中现代原理
  • 张衡地动仪之系统设计中现代原理 张衡设计的候风地动仪已经是近两千年前是事了.古人的思想和今人是有所不同的.但是,是不是古人的认识和理解,特别是在系统设计中会完全不同呢?我们看看张衡传地动仪的设计中究竟有哪些值得我们思考和崇拜的东西! 现代的许多设计原理是来源于古人的思想的.尤其是中国人,性格内敛,好 ...

  • 河南南阳张衡墓导游词
  • 现在我们要瞻仰和朝拜的是一位汉代杰出的科学家和著名的文学家--张衡. 张衡生在南阳,葬在南阳.张衡墓位于南阳市北25公里的石桥镇,墓高8米,周长79米,周围有砖砌通道和八角形围墙,墓周苍松翠柏,遍植园内,绿茵遮地,墓园肃穆静宜.花墙正面为一月门,门前两侧竖有墓碑两通,一为明嘉靖年间所立,一为清光绪年 ...

  • 张衡传原文及翻译
  • <张衡传>(原文及翻译) 1.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张衡字平子,是南阳郡西鄂县人.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张衡年轻时就擅长写文章,曾到三辅一带游学,趁机进了洛阳,在太学学习,于是通晓五经,贯通六艺,虽然才华高于世人,却 ...

  • 张衡传范晔阅读答案附翻译
  • 张衡传范晔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接交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 ...

  • 古代科技成就
  • 地 动 仪 摘要: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人类历史上的首创,开创了地震科学的新纪元,他是世界人类从事地震科学研究的先驱和世界公认的地震学的鼻祖.他的这一发明创造,比欧洲早1700多年.张衡以发明震惊世界的地动仪,又一次登上了科学的顶峰. 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几乎都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张衡所处的东汉时代,地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