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春望]鉴赏总结课

《望岳》、《春望》鉴赏小结课

教学目标:

1、 结合两首诗创作的不同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 理解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3、 在此基础上,分析两首诗歌的异同点。

教学重点:

1、 理解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2、 在此基础上,分析两首诗歌的异同点。

教学难点:

结合两首诗创作的不同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1、 背诵课文

(上节课我们分析了《望岳》、《春望》两首诗歌,这节课主要是从炼字、品句的角度鉴赏诗歌,结合作者写作背景探讨课文主旨。请大家背诵两首诗歌。《望岳》开始„„)

2、 强调字词写法

(大家背诵的很好,诗歌中有几个容易写错的字,请几位同学上来,听写。

夫、眦、烽、搔、簪,在默写的时候注意偏旁)

3、 通过关键字分析诗句

(近两年的中考,诗词鉴赏是古文题目的重点,鉴赏诗词主要就是从炼字、品句、探讨主旨下手)

(请看题板上的句中的红字,请大家分析这几个字的作用)

“造化钟神秀”中“钟”将大自然人格化、拟人化,把大自然写得有情,对泰山情有独钟的偏爱,好像把神奇秀丽美景都给了泰山。

“阴阳割昏晓”中“割”字用得极好,从山的北面看,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割断了一样,侧面烘托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破:着一破字一字统全貌,未言一处破败之象,但是满目疮痍之态已赫然纸上,实是触目惊心。

“深”人烟稀少,乱草遍地,林木苍苍。疮痍遍布,满目凄然。

(在炼字时,注意说出字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以及表达效果,若能借该字概述诗句所描绘的场景,及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感情,答题效果更佳。)

4、 分析名句

《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意蕴丰厚,有一种哲理美。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它激励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永往直前。)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出了他心底的愿望。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①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

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凌云壮志。②表现了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豪迈气概。③站得高,看得远。④只有努力战胜困难,才能享受成功后的自豪与喜悦。)

《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一种看法是诗人伫立在娇艳的花旁,听着掠空而过的鸟儿婉转的啼叫,花鸟本为娱人之物,可是在这里,诗人却因感时恨别见之而泣,闻之而恐,以乐景写哀。

一种看法是那娇艳的花也因感时伤别而泪水纵横,那无忧的鸟也一改往日动听的歌喉而发出让人惊心的啼叫。物犹如此,人何以堪?

(“一切景语皆情语”,“溅”极言诗人心中的悲痛, 泪作倾盆大雨, 飞溅而下。诗人看到了如今的都城,想到了从前的都城)

问:那么你认为哪一种好呢?(学生回答)

(两说虽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前者触景生情,后者移情于物,都含蓄地表达了内心的沉郁之情。)

杜甫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两首诗歌《望岳》和《春望》。结合下表所示内容,填写空缺处。

(《望岳》是现存杜甫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

写作此诗时,诗人才二十多岁。在作诗的前一年,杜甫曾参加进士考试而落第。他当时少年气盛,对社会和人世的阅历都还不深,所以这次落第并没有使他受到多大打击,他对自己的前途还是很有信心,抱有美妙的幻想。)

(《春望》一诗写作时,正值安史叛军攻陷长安,杜甫被叛军俘至长安,次年写此诗。诗人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箫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万端。)

6、 找出两篇诗歌的异同点

《望岳》形象高大,境界壮阔,显示出气势磅礴、雄放健拔的风格。

《春望》感情凝重,景象凄清,风格沉郁,具有悲怆美。

(《望岳》是一首五言古诗,写于唐朝“开元盛世”,当时诗人才二十四五岁,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透露了诗人的远大抱负。

风格:气势磅礴,一往无前的豪放风格)

(《春望》是一首五言律诗,写于“安史之乱”时期,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与同情。

风格:忧国忧民,思家念亲的沉郁深重)

杜甫的诗,人称“诗史”。杜甫用他的诗,描写了安史之乱前后的许多重要事件,描写了百姓在战争中承受的苦难,以深广生动、血肉饱满的形象,展现了战火中整个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沉郁顿挫的诗句表达了他深沉而伟大的忧国忧民的感情。

7、 练习

理解默写

(1)孔子有句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望岳》中有一句与之意思相近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_,一览众山小。

(2)《春望》一诗中,运用拟人手法来表现诗人对国事忧伤,对家人思念的两句诗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春望》一诗中写战火连天,家属难觅的千古诗句是 : , 。

完成题目。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现诗人的什么精神和气概?

表现了作者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2、《春望》一诗的主题是____;表达了作者感伤心情的句子是: (答案:伤感国事,怀念家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8、 结语:

《望岳》、《春望》两首诗歌,标题同样都“望”字,因诗人的写作背景不同,所言之志自然不同。能够如此准确的反映唐代由盛到衰的历史,称杜甫的诗为“诗史”,恰如其分。(大家再把两首诗歌背诵一遍。)

《望岳》、《春望》鉴赏小结课

教学目标:

1、 结合两首诗创作的不同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 理解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3、 在此基础上,分析两首诗歌的异同点。

教学重点:

1、 理解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2、 在此基础上,分析两首诗歌的异同点。

教学难点:

结合两首诗创作的不同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1、 背诵课文

(上节课我们分析了《望岳》、《春望》两首诗歌,这节课主要是从炼字、品句的角度鉴赏诗歌,结合作者写作背景探讨课文主旨。请大家背诵两首诗歌。《望岳》开始„„)

2、 强调字词写法

(大家背诵的很好,诗歌中有几个容易写错的字,请几位同学上来,听写。

夫、眦、烽、搔、簪,在默写的时候注意偏旁)

3、 通过关键字分析诗句

(近两年的中考,诗词鉴赏是古文题目的重点,鉴赏诗词主要就是从炼字、品句、探讨主旨下手)

(请看题板上的句中的红字,请大家分析这几个字的作用)

“造化钟神秀”中“钟”将大自然人格化、拟人化,把大自然写得有情,对泰山情有独钟的偏爱,好像把神奇秀丽美景都给了泰山。

“阴阳割昏晓”中“割”字用得极好,从山的北面看,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割断了一样,侧面烘托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破:着一破字一字统全貌,未言一处破败之象,但是满目疮痍之态已赫然纸上,实是触目惊心。

“深”人烟稀少,乱草遍地,林木苍苍。疮痍遍布,满目凄然。

(在炼字时,注意说出字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以及表达效果,若能借该字概述诗句所描绘的场景,及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感情,答题效果更佳。)

4、 分析名句

《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意蕴丰厚,有一种哲理美。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它激励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永往直前。)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出了他心底的愿望。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①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

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凌云壮志。②表现了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豪迈气概。③站得高,看得远。④只有努力战胜困难,才能享受成功后的自豪与喜悦。)

《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一种看法是诗人伫立在娇艳的花旁,听着掠空而过的鸟儿婉转的啼叫,花鸟本为娱人之物,可是在这里,诗人却因感时恨别见之而泣,闻之而恐,以乐景写哀。

一种看法是那娇艳的花也因感时伤别而泪水纵横,那无忧的鸟也一改往日动听的歌喉而发出让人惊心的啼叫。物犹如此,人何以堪?

(“一切景语皆情语”,“溅”极言诗人心中的悲痛, 泪作倾盆大雨, 飞溅而下。诗人看到了如今的都城,想到了从前的都城)

问:那么你认为哪一种好呢?(学生回答)

(两说虽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前者触景生情,后者移情于物,都含蓄地表达了内心的沉郁之情。)

杜甫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两首诗歌《望岳》和《春望》。结合下表所示内容,填写空缺处。

(《望岳》是现存杜甫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

写作此诗时,诗人才二十多岁。在作诗的前一年,杜甫曾参加进士考试而落第。他当时少年气盛,对社会和人世的阅历都还不深,所以这次落第并没有使他受到多大打击,他对自己的前途还是很有信心,抱有美妙的幻想。)

(《春望》一诗写作时,正值安史叛军攻陷长安,杜甫被叛军俘至长安,次年写此诗。诗人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箫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万端。)

6、 找出两篇诗歌的异同点

《望岳》形象高大,境界壮阔,显示出气势磅礴、雄放健拔的风格。

《春望》感情凝重,景象凄清,风格沉郁,具有悲怆美。

(《望岳》是一首五言古诗,写于唐朝“开元盛世”,当时诗人才二十四五岁,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透露了诗人的远大抱负。

风格:气势磅礴,一往无前的豪放风格)

(《春望》是一首五言律诗,写于“安史之乱”时期,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与同情。

风格:忧国忧民,思家念亲的沉郁深重)

杜甫的诗,人称“诗史”。杜甫用他的诗,描写了安史之乱前后的许多重要事件,描写了百姓在战争中承受的苦难,以深广生动、血肉饱满的形象,展现了战火中整个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沉郁顿挫的诗句表达了他深沉而伟大的忧国忧民的感情。

7、 练习

理解默写

(1)孔子有句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望岳》中有一句与之意思相近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_,一览众山小。

(2)《春望》一诗中,运用拟人手法来表现诗人对国事忧伤,对家人思念的两句诗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春望》一诗中写战火连天,家属难觅的千古诗句是 : , 。

完成题目。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现诗人的什么精神和气概?

表现了作者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2、《春望》一诗的主题是____;表达了作者感伤心情的句子是: (答案:伤感国事,怀念家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8、 结语:

《望岳》、《春望》两首诗歌,标题同样都“望”字,因诗人的写作背景不同,所言之志自然不同。能够如此准确的反映唐代由盛到衰的历史,称杜甫的诗为“诗史”,恰如其分。(大家再把两首诗歌背诵一遍。)


相关内容

  •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25杜甫诗三首说课稿
  • <杜甫诗三首>说课稿 一我说课的题目是: <杜甫诗三首> ,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下面我 从文本解读.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六个方面向各位评委老 师作汇报. 一.说文本:本文是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本单元所选文言文,体裁不尽相同,内容 ...

  • [望岳][春望]知识点总结
  • <望岳><春望>知识点总结 ★一.<望岳><春望>都选自<杜诗详注>,作者是杜甫,他是我国 唐 代的诗人,被后人赞誉为"诗圣". 二.<望岳>:泰山是什么样子的呢?从齐到鲁望不尽它青青的山色.大自然把所有的神 ...

  • [望岳][春望]公开课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杜甫诗三首>教学案(第一课时) 汨罗市黄柏中学 刘檬 2016年9月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掌握诗歌这一体裁形式.粗略了解古体诗和律诗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形式的读,使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通过小组讨论.老师点拨.照例学习 ...

  • [精品]杜甫诗三首教学反思
  • 篇一:杜甫诗三首教学反思 在学校倡导的"三环六步"教学理念的指引下,我们组开学阶段一般从古诗文单元讲起,为的是学生早读时间多读多背,多一些时间积累.从去年开始,我在古诗方面结合新课程改革形成自己的教学环节.先学生课前预习,至少读三遍以上,生字词过关,搜寻有关作者的资料信息.上课后 ...

  • [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教学设计
  • 古诗词鉴赏 一.透视诗词鉴赏的考点(六点) 1.对名句的理解和鉴赏 2.理解内容主旨.思想情感 3.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 4.品析语言特点 / 体味炼字 5.品味表达技巧 6.感知艺术形象 二.鉴赏知识的"盘点"与"内存" (一)内容主旨.思想情感 1.边塞诗 ...

  • 八年级 语文 杜甫诗三首 教案
  • 杜甫诗三首 青岛五十中 黄蕾 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诗歌意思. 2.在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 3.体会三首诗因时代不同而形成的不同风格和不同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通过不同要求的读来领略杜甫诗歌的写景.抒情.叙事的独到. 学习难点:比较三首诗的不同风格所代表的"诗史"的特点. 教 ...

  • 中考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历年高考古诗词鉴赏
  • 中考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 历年中考古诗词鉴赏,考生失分严重,得分率低,而各地中考的古诗词鉴赏(3~5分),也是学生的难点,表现在对诗歌的题材.主题.写法没有明确的思路,答题时没有鉴赏的步骤,语言组织混乱.根据全国各地中考诗词鉴赏的要求,归纳鉴赏四步法. 一 抓修辞 古诗词奖赏中的修辞,最多的当算比喻. ...

  • 杜甫诗三首阅读答案
  • 篇一:杜甫诗三首阅读答案 <杜甫诗三首>导学案(含答案)_初二语文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 <杜甫诗三首>导学案(含答案)_初二语文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杜甫诗三首>的导学案,有答案.[学习目标] 1 ...

  • 望岳春望古诗赏析资料
  • 杜甫诗三首赏析资料 一 <望岳>(默写) (1)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泰山地域之广阔(齐鲁青未了),景色之秀美(造化钟神秀),山势之高峻(阴阳割昏晓:会当凌绝顶,一贤众山小). (2)全诗中最让你感到心胸激荡的两句?说说偏爱这两句的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