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日本也害怕关东军覆灭

张学良的改旗易帜。张作霖被刺杀,不仅在日本,更在东北出现了严重的政局混乱,群龙无首,各自观望。日本军方企图以便借“维持治安”和“保护侨民”的名义,行使武力,建立亲日政权。而国民革命军有大兵压境,东北张氏政权面临着腹背受敌。此刻,张学良面对这种形势,采取了“冷处理”策略。

首先,对张作霖被炸情形严密封锁,秘不发丧,使日本侵略者摸不清虚实,未敢轻举妄动。其次,对日本的屡屡挑衅和军事威胁,采取了忍耐、克制的态度,避免造成中日冲突状态。再次,对南京政府息兵谋和,缓和国民党军与奉军的对抗态势,陆续将奉军撤回东北,巩固东北边防。最后,张学良争取新、旧两派势力,谋求子继父位占据政治中心地位,掌握东北军政领导权。稳定了东北局势,才宣布张作霖的死讯,并随即就任奉天督办。

以张学良为首的新派,在“息内争、御外侮”的思想指导下,主张停止内战,实现国家民族统一,自强自立。张学良执政后,一面耐心说服元老派放弃割据思想,使他们逐渐赞同统一救国的方针,一面树立威信,坚决抵制亲日派和阻挠派。在张学良的努力下,国奉合作谈判进展很快,至7月中旬东北易帜大计基本确定。但是,日本帝国主义认为东北易帜是对他们的“满蒙权益”的重大损害,百般加以阻挠,于是张学良与日本之间展开了一场民族独立与殖民侵略的斗争。日本采取的基本策略,是依仗军事威胁施加政治压力,由外交官打头阵,军政要人轮番阻挠,企图压服张学良听命于日本。

张学良继任奉天督办不久,日本驻奉天总领事林久治郎于6月25日向张学良进言:“为今之计,东北当以保境安民为重,切勿过于向南方采取接近态度。”7月16日,日本驻奉天总领事林久治郎访问张学良,并警告说,因国民政府标榜革命外交,单方面废除与各国条约,图以武力收回租界,故与南方(指国民政府)合作即无异与日本对抗。19日,林久领事再次访问张学良,转交了日本政府的信件,谓“日本素来无干涉内政之意,但违背张作霖氏之方针,轻与南方妥协时,其结果所造成之影响,日本不能漠不关心。”张学良反诘林氏:“是否可将日本不愿中国统一的意见,或东北不能易帜是由于日本干涉的情形向南京政府报告?”林氏无词以对。但20日,日本关东军司令官村冈对张学良发出了强硬的警告。

日本由于张学良改旗易帜不可逆转,便贸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由于张学良对日本心存幻想,才起了不抵抗政策。导致了东三省丢失。1990年张学良接受日本记者采访时,没有提及蒋的密电,而说当时的中央政府行政院长孙科,下达过一个指示,内容是“相应处理”,意思是说中央不负责任。这等于张学良承担了不抵抗的责任。那么张学良为什么不进行抵抗呢?张学良自己解释是判断失误。他认为,判断一件事,“应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设想对方环境、处境和利害关系”,因此,“我的判断是,日本那样做,不仅对中国不幸,对日本来说,要受国际上的责备,后果也是不好的”。“日本是利用军事行动向我们挑衅,所以我下了不抵抗命令”。“假如我真知道日本人要挑起战争,那我当时可能跟日本人要拼的”。在是不是蒋介石曾给过他“不抵抗命令”,各方学者说法不一。日本学者认为“考虑到他现今的处境,不得不做如是说”。但是,不管是张学良执行蒋的命令也好,张学良是要承担丢失国土的历史责任的。对待东北问题,张学良是十分后悔的。

其实9.18事变,一开始也是试探性的发动,“九·一八”事变,其实更多的是日本陆军部,特别是关东军等侵华激进派(他们对当时内阁政府侵华的谨慎政策不满)铤而走险的一次正面试探行动,但中国军队不抵抗,竟使其一击便大获成功。原目的是逼迫张学良妥协,但由于没有遭到丝毫的抵抗,助长了日本军方的气焰,从而演变成了大规模的军事占*领。以当时日本东北兵力,只有区区2万人左右的兵力,是无法和拥有近40万军队东北军抗衡的。1931年918前夕,中日军事对比是,东三省的日军正规军只有第2师团的两个旅团和6个守备大队共1.04万人,在乡军人(退伍军人)1万人,警察3000人。共2.34万人。日本在31年夏季才开始在国内部队装备国产坦克和装甲车,关东军此时还没轮到;能迅速支援的日军只有驻朝鲜的2个师团,共3万人。而驻扎在东三省的东北军有20多万,平津一带还有东北军11万主力部队,可以迅速回师关外。日本国内本没有全面对华作战的准备,日本在9.18时期根本没有做好大战准备,驻朝鲜的日本军甚至怕关东军会完蛋,急电国内要求“不能不救关东军!”(日本祢津正志著《天皇裕仁和他的时代》)可以看出日本占领东北一是军方激进分子强行拖入的,二是张*学*良不抵抗所造成的直接后果。正是由于918事*变,使日本关东军的势力迅速膨胀,极盛时,关东军兵力多达70余万。

满洲国的建立。日本帝国主义为推行侵略政策,编造了“满蒙特殊论”、“满蒙生命线论”等荒谬的侵略理论。或曰:“满洲并不是中国的领土。”或曰:“吾人耗费20亿国帑,流了23万人之鲜血,此事欲忘不能。”或曰:“日本为解决每年增加的100万人口,自然要利用满蒙新天地。”“满蒙”非中国领土——与日本有“特殊关系”——是日本的“生命线”,日本人要生存下去的“新天地”。总之从始自终就是想要把满洲从中国分裂出去,变成其殖民地的傀儡,以确保其经济利益。正是这一主张,策划刺杀张作霖,发动九一八事变,最终导致其扶持了一个满洲国。

1931年底,因九一八事变引咎辞职的原日本陆军大臣南次郎前往满洲,与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和关东军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进行会谈,商讨事变进展。吉林省代理长官熙洽等满洲贵族提出了迎接清朝逊帝溥仪至满洲,成立国家的方案,得到关东军方面的支持。参与建国的人士本打算在国联派调查团来之前,由溥仪任国王,建立一君主制政权,后奉天方面臧式毅、赵欣伯、袁金铠等人主张共和制,后决定请溥仪担任执政。1931年11月11日,溥仪从天津出发,经大沽口,营口到达旅顺。在抚顺,本庄繁手下的板垣征四郎找到溥仪,要求溥仪出任满洲国执政。

1932年2月16日,东北各省的领袖张景惠、熙洽、马占山、臧式毅、谢介石、于冲汉、赵欣伯、袁金铠等人在沈阳大和旅馆召开“东北政务会议”,会议由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主持,决定迎接溥仪为满洲国执政,并分配了各人在政权中的职务。其中板垣征四郎任奉天特务机关长、满洲国军政最高顾问。

1932年3月1日,满洲国宣布成立。首都设在长春(改名为新京),中华民国政府否认东北独立,并向日本提出严重抗议。6日,溥仪从抚顺出发,9日到达长春,正式宣布就任满洲国执政,年号为“大同”。同时该国各府、院、部的负责官员也被任命,满洲国宣布正式成立。

伪满洲国成立后,其领土范围包括现中国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全境、内蒙古东部及河北北部。根据1932年的《日满议定书》,伪满洲国承认清朝将旅顺、大连一带的关东州租借予日本的条约,故关东州继续由日本直接管辖,不属伪满洲国行政区划。伪满洲国首都为新京(今长春市),在1934年划为14个省和2特别市:安东省;奉天省;锦州省;吉林省;热河省;间岛省;黑河省;三江省;龙江省;滨江省;兴安东省;兴安西省;兴安南省;兴安北省;新京(即长春)特别市;哈尔滨特别市。1939年更改为19省、1特别市:安东省;奉天省;锦州省;吉林省;热河省;间岛省;黑河省;三江省;龙江省;滨江省;兴安东省;兴安西省;兴安南省;兴安北省;牡丹江省;通化省;东安省;北安省;四平省;新京特别市。

张学良的改旗易帜。张作霖被刺杀,不仅在日本,更在东北出现了严重的政局混乱,群龙无首,各自观望。日本军方企图以便借“维持治安”和“保护侨民”的名义,行使武力,建立亲日政权。而国民革命军有大兵压境,东北张氏政权面临着腹背受敌。此刻,张学良面对这种形势,采取了“冷处理”策略。

首先,对张作霖被炸情形严密封锁,秘不发丧,使日本侵略者摸不清虚实,未敢轻举妄动。其次,对日本的屡屡挑衅和军事威胁,采取了忍耐、克制的态度,避免造成中日冲突状态。再次,对南京政府息兵谋和,缓和国民党军与奉军的对抗态势,陆续将奉军撤回东北,巩固东北边防。最后,张学良争取新、旧两派势力,谋求子继父位占据政治中心地位,掌握东北军政领导权。稳定了东北局势,才宣布张作霖的死讯,并随即就任奉天督办。

以张学良为首的新派,在“息内争、御外侮”的思想指导下,主张停止内战,实现国家民族统一,自强自立。张学良执政后,一面耐心说服元老派放弃割据思想,使他们逐渐赞同统一救国的方针,一面树立威信,坚决抵制亲日派和阻挠派。在张学良的努力下,国奉合作谈判进展很快,至7月中旬东北易帜大计基本确定。但是,日本帝国主义认为东北易帜是对他们的“满蒙权益”的重大损害,百般加以阻挠,于是张学良与日本之间展开了一场民族独立与殖民侵略的斗争。日本采取的基本策略,是依仗军事威胁施加政治压力,由外交官打头阵,军政要人轮番阻挠,企图压服张学良听命于日本。

张学良继任奉天督办不久,日本驻奉天总领事林久治郎于6月25日向张学良进言:“为今之计,东北当以保境安民为重,切勿过于向南方采取接近态度。”7月16日,日本驻奉天总领事林久治郎访问张学良,并警告说,因国民政府标榜革命外交,单方面废除与各国条约,图以武力收回租界,故与南方(指国民政府)合作即无异与日本对抗。19日,林久领事再次访问张学良,转交了日本政府的信件,谓“日本素来无干涉内政之意,但违背张作霖氏之方针,轻与南方妥协时,其结果所造成之影响,日本不能漠不关心。”张学良反诘林氏:“是否可将日本不愿中国统一的意见,或东北不能易帜是由于日本干涉的情形向南京政府报告?”林氏无词以对。但20日,日本关东军司令官村冈对张学良发出了强硬的警告。

日本由于张学良改旗易帜不可逆转,便贸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由于张学良对日本心存幻想,才起了不抵抗政策。导致了东三省丢失。1990年张学良接受日本记者采访时,没有提及蒋的密电,而说当时的中央政府行政院长孙科,下达过一个指示,内容是“相应处理”,意思是说中央不负责任。这等于张学良承担了不抵抗的责任。那么张学良为什么不进行抵抗呢?张学良自己解释是判断失误。他认为,判断一件事,“应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设想对方环境、处境和利害关系”,因此,“我的判断是,日本那样做,不仅对中国不幸,对日本来说,要受国际上的责备,后果也是不好的”。“日本是利用军事行动向我们挑衅,所以我下了不抵抗命令”。“假如我真知道日本人要挑起战争,那我当时可能跟日本人要拼的”。在是不是蒋介石曾给过他“不抵抗命令”,各方学者说法不一。日本学者认为“考虑到他现今的处境,不得不做如是说”。但是,不管是张学良执行蒋的命令也好,张学良是要承担丢失国土的历史责任的。对待东北问题,张学良是十分后悔的。

其实9.18事变,一开始也是试探性的发动,“九·一八”事变,其实更多的是日本陆军部,特别是关东军等侵华激进派(他们对当时内阁政府侵华的谨慎政策不满)铤而走险的一次正面试探行动,但中国军队不抵抗,竟使其一击便大获成功。原目的是逼迫张学良妥协,但由于没有遭到丝毫的抵抗,助长了日本军方的气焰,从而演变成了大规模的军事占*领。以当时日本东北兵力,只有区区2万人左右的兵力,是无法和拥有近40万军队东北军抗衡的。1931年918前夕,中日军事对比是,东三省的日军正规军只有第2师团的两个旅团和6个守备大队共1.04万人,在乡军人(退伍军人)1万人,警察3000人。共2.34万人。日本在31年夏季才开始在国内部队装备国产坦克和装甲车,关东军此时还没轮到;能迅速支援的日军只有驻朝鲜的2个师团,共3万人。而驻扎在东三省的东北军有20多万,平津一带还有东北军11万主力部队,可以迅速回师关外。日本国内本没有全面对华作战的准备,日本在9.18时期根本没有做好大战准备,驻朝鲜的日本军甚至怕关东军会完蛋,急电国内要求“不能不救关东军!”(日本祢津正志著《天皇裕仁和他的时代》)可以看出日本占领东北一是军方激进分子强行拖入的,二是张*学*良不抵抗所造成的直接后果。正是由于918事*变,使日本关东军的势力迅速膨胀,极盛时,关东军兵力多达70余万。

满洲国的建立。日本帝国主义为推行侵略政策,编造了“满蒙特殊论”、“满蒙生命线论”等荒谬的侵略理论。或曰:“满洲并不是中国的领土。”或曰:“吾人耗费20亿国帑,流了23万人之鲜血,此事欲忘不能。”或曰:“日本为解决每年增加的100万人口,自然要利用满蒙新天地。”“满蒙”非中国领土——与日本有“特殊关系”——是日本的“生命线”,日本人要生存下去的“新天地”。总之从始自终就是想要把满洲从中国分裂出去,变成其殖民地的傀儡,以确保其经济利益。正是这一主张,策划刺杀张作霖,发动九一八事变,最终导致其扶持了一个满洲国。

1931年底,因九一八事变引咎辞职的原日本陆军大臣南次郎前往满洲,与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和关东军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进行会谈,商讨事变进展。吉林省代理长官熙洽等满洲贵族提出了迎接清朝逊帝溥仪至满洲,成立国家的方案,得到关东军方面的支持。参与建国的人士本打算在国联派调查团来之前,由溥仪任国王,建立一君主制政权,后奉天方面臧式毅、赵欣伯、袁金铠等人主张共和制,后决定请溥仪担任执政。1931年11月11日,溥仪从天津出发,经大沽口,营口到达旅顺。在抚顺,本庄繁手下的板垣征四郎找到溥仪,要求溥仪出任满洲国执政。

1932年2月16日,东北各省的领袖张景惠、熙洽、马占山、臧式毅、谢介石、于冲汉、赵欣伯、袁金铠等人在沈阳大和旅馆召开“东北政务会议”,会议由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主持,决定迎接溥仪为满洲国执政,并分配了各人在政权中的职务。其中板垣征四郎任奉天特务机关长、满洲国军政最高顾问。

1932年3月1日,满洲国宣布成立。首都设在长春(改名为新京),中华民国政府否认东北独立,并向日本提出严重抗议。6日,溥仪从抚顺出发,9日到达长春,正式宣布就任满洲国执政,年号为“大同”。同时该国各府、院、部的负责官员也被任命,满洲国宣布正式成立。

伪满洲国成立后,其领土范围包括现中国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全境、内蒙古东部及河北北部。根据1932年的《日满议定书》,伪满洲国承认清朝将旅顺、大连一带的关东州租借予日本的条约,故关东州继续由日本直接管辖,不属伪满洲国行政区划。伪满洲国首都为新京(今长春市),在1934年划为14个省和2特别市:安东省;奉天省;锦州省;吉林省;热河省;间岛省;黑河省;三江省;龙江省;滨江省;兴安东省;兴安西省;兴安南省;兴安北省;新京(即长春)特别市;哈尔滨特别市。1939年更改为19省、1特别市:安东省;奉天省;锦州省;吉林省;热河省;间岛省;黑河省;三江省;龙江省;滨江省;兴安东省;兴安西省;兴安南省;兴安北省;牡丹江省;通化省;东安省;北安省;四平省;新京特别市。


相关内容

  • 反法西斯情报阵营的"日籍国际同志"
  • 反法西斯情报阵营的"日籍国际同志"文汇报2013-10-02第七版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许许多多"国际同志",为中国和苏联提供了重要军事情报,其中包括来自敌国日本的革命志士,他们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尾崎秀实:把日本绝密情报发往延安 尾崎秀实是日本进步 ...

  • 2017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演讲稿3分钟
  • 2017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演讲稿3分钟 2017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演讲稿3分钟一 <大学校园_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主题演讲稿:珍爱和平_开创未来.铭记历史.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78年前的今天,日本侵略者进犯卢沟桥,炮轰宛平城,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激起我全民族抗战的总爆发.回顾那段血与火的 ...

  • 柳条湖畔的巨响仍在耳畔
  • 本报评论员 < 光明日报 >( 2014年09月19日   01 版) 又逢九一八. 83年前,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炸毁了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继而炮轰北大营,进攻沈阳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

  • 近代史纲要
  • 近代史纲要 第一课 一.中西方交往: 朝贡关系:周边的国家弱小,每年派使节来朝贡,中国帮助其解决战乱 西南方:安南. 琉球(后被日本合并,即冲绳) 3月9日 太平天国 洪秀全 科举失意与创建"拜上帝教" 反抗清廷与建立太平天国 天京事变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一.科举制度 院试 生员& ...

  • 靖国神社里的十四位甲级战犯--昭和殉难者
  • 靖国神社里的十四位甲级战犯 第一位 战犯姓名:东条英机 生辰年月:1884年12月30日 死亡日期:1948年12月23日零时10分30秒 人物简介: 1884年12月30日出生于岩手县的一个武士家庭,死于1948年12月23日.幼年一直接受军国主义教育,在东京陆军地方幼年学校和陆军中央幼年学校上学 ...

  • 八上历史期末复习提纲(人教版)[1]
  •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提纲 1. 2. 3. 4. 5. 6. 7. 8. 9. 1839年6月,林则徐虎门销烟. 中国的禁烟,使英国决定发动侵华战争来维护鸦片贸易,在1840年6月,发动鸦片战争. 1842年8月,中英签订<南京条约>.(意义见下表)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8 ...

  • 中国关内战场的日本陆军师团详解
  • 中国关内战场的日本陆军师团详解 ("七七"事变后投入中国关内战场的日本陆军地面师团) 日本陆军地面师团是具有固定编制的基本战术兵团,师团之上的军.方面军.总军都是领率机关的番号,所辖部队依任务而配属.日本陆军在战争期间还组建了几种有固定编制但规模小于师团的野战兵团,包括独立混成旅 ...

  • 近代史纲要复习重点详解
  • 专题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划时代的重大事变.中国近代历史就是以此为开端的. 一.鸦片战争前的世界与中国 (一)鸦片战争前的世界(崛起.扩张) ◆1.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从英国开始然后迅速 ...

  • 八年级上历史填空题2015下
  • 2015年下期八年级历史复习练习 第一学习主题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第1课 鸦片战争 1.鸦片战争前 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 地位.为了 ,英国商人向中国走私 . 2.道光帝派 到广东查禁鸦片,目的:维护 的统治. 3.虎门销烟: 年6月.广州虎门海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