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医生术前谈话的方法、技巧和艺术
术前谈话就是外科医生在执行手术操作之前向患者及家属或相关人、单位负责人等谈清患者的病情、将要实施的医疗措施、医疗风险和预后情况等, 客观地告知他们,并对其有关咨询、问题予以解答,以便得到患者和家属的了解和理解, 对将要进行的手术治疗达成统一意见。
随着社会、法律、科学的进步, 如何能够更好地进行手术前的谈话,已成为我们每一个外科大夫必须研究的课题。因为今天的医学模式,外科大夫面临的不仅仅是生物医学的疾病,而是当今现代社会生物医学的病人。简单地说,大夫不仅是治病,而是病和人。即, 人具有社会性,客观上就形成, 在进行手术前谈话时,不是与病体的简单接触,而是接触具有社会性的群体。因此,要达到术前谈话的目的, 不仅要掌握适当的方法,更为重要的是还有掌握一定的谈话技巧和艺术,这和外科手术水平一样重要,也是一门科学问题。为此, 一个优秀的外科大夫,不仅要会做手术,而且还要善于表达、思考和总结。
那么,怎样掌握术前谈话的技巧和艺术呢?得到我们术前谈话的目的呢?举个简单的例子,也许有人会认为术前谈话可能用词不当。例如多年不见的好友相聚,非常激动,举杯一饮而尽,什么话也没有说,但此时已表达了久别重逢的感情。因此,要掌握好谈话的技巧和艺术,不能简单地理解光用嘴巴说,其实我们在平时的医疗过程中的一言一行病人都在观察着和感受着。我认为要真正掌握术前谈话的技巧和艺术,首先要利用我们外科大夫的形体语言,那就是要求我们牢记吴阶平前辈给我们的教诲: “一切为了病人、为了一切病人、为了病人一切”,其次要掌握本学科全面的知识和最新进展,同时还要了解不同病人及其家属的知识文化背景的差异。
术前谈话首先必需提前通知病人及其主要可负法律责任的亲属或单位负责人, 约定明确的谈话时间和地点。其次主持术前谈话的外科医生必需是非常熟悉患者病情的主治大夫, 危重病人或重大、复杂手术需科室或院负责人参加。
术前谈话的内容一般包括患者疾病的诊断情况、手术治疗的必要性、手术方式选择依据、术中和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并发症及意外情况、拟采取的预防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及意外情况的有效措施、手术治疗的预后和经费估计等方面。
术前谈话的目的是要通过这次重要谈话,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到:1、外科手术治疗的集体团队精神和作用。2、赢得患者及其家属对我们医疗服务和医疗水平的信任;3、让患者感觉到他已享受到最科学合理的疾病诊断和治疗;4、手术治疗的必要性,风险性;5、消除对手术风险的恐惧心理,了解我们抵御风险的措施和能力,以及抵御风险能力的有限性。
6、综合和持续治疗的可能性。7、手术治疗效果的迟后表现性和不可预测性。
手术前谈话之前外科医生必须克服和消除的一些不良心理状况。这些不良的心理状况常常有以下表现形式:1、为了训练手术而做手术;常见于一些年青、不成熟的外科医生,往往急于求成,对病人缺乏爱心,手术指征把握不严。预防的措施就是要坚持严格的三级查房制度。2、为了单纯提高经济效益,盲目扩大手术范围;常见于一些中、小医院,综合医疗水平不足,勉强开展一些危重病人、复杂的外科手术。防范的措施加强医院等级制度和医院管理水平;3、个人英雄主义,忽视外科手术团队精神;常见于存有不正当竞争心理的外科医生,表现在突出个人的作用,忽视他人的作用,往往术前准备不完善,术中、术后处理应急问题能力不足。外科医生必须具备团队精神。只有克服这些不良的心理状况,才能在术前与患者及其家属谈话时做到不说大话、不说假话,否则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欺骗病人,违背医生的职业道德。
下面我们将就以下几个方面具体谈谈在临床工作中,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术前谈话时的一些体会。
1. 外科手术治疗的集体团队精神和作用
自从患病入院以来, 自始至终一直受到我们医务人员的关怀。临床工作中,我们常常碰到这样的问题,病人是王教授在门诊收到病房住院,具体管他的住院和主治大夫当然不是王教授,其实我们对每一个住院手术的病人,都有一个医疗集体,然而有些病人可能只认为王教授给他医治,假若王教授不是每天查房,一部分病人甚至认为怎么没有人关心他啦。因此,术前谈话一定要向患者及其家属强调外科治疗的集体团队精神和作用,不要过分强调某一位大夫的作用,否则会造成病人的误解,也不利于外科治疗集体的团结。经常会有病人及其家属追着某个大夫问:“王大夫,是您给我做手术吗?,我就相信和要求您给我做手术。”只要有团队精神,自然就知道该怎么回答最合理了。
2. 赢得患者及其家属对我们医疗服务和医疗水平的信任
患者及其家属在和外科大夫约定术前谈话和签字常常具备这样的心理状态,那就是想通过这次谈话, 充分了解患者入院以来大夫对患者的病情是否诊断清楚, 手术治疗在这里进行成功的把握性有多大。术后护理水平怎样? 因此, 在谈话时他们可能会问患者到底是什么病? 病情发展到什么程度? 以前您们大夫遇到类似的情况吗? 做过类似的手术吗? 当然有些情况病人通过其它途径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不一定很全面。谈话时外科大夫一定要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真诚地, 客观地讲述我们对该患者的主要诊断过程及诊断结果, 不能够肯定的, 需要手术探查, 术后病理确诊的病例, 因该重点讲述疾病对人体的损害程度, 探查的方案, 以及为什么要探查? 要充分向他们介绍我们自己在诊断, 治疗该疾病的过去经验, 可举例说明, 充分介绍参加治疗组大夫, 护士的能力和信心, 目的是让他们感觉到手术前我们对患者的病情认真负责、诊断准确、信心十足、准备充分。让患者及其家属感受到我们医疗服务和医疗水平有特色、有水平。只有这样, 他们才' 能在这里手术成功的可能性大。否则, 即使诊断清楚, 有的患者还是去其它医院手术。
3.患者感觉到他已享受到最佳时机, 最科学合理的疾病诊断和治疗
患者及其家属对其疾病明确了诊断和治疗的目的后, 还具备这样的心理, 那就是能不能不采取手术治疗, 非马上手术不可吗? 采取手术还有很多方法, 采取那一种手术方法好? 比如说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治疗, 治疗的方法很多, 什么情况下要手术治疗, 采取什么手术治疗方法, 有时难以确定, 有的患者认为TURP 比开发手术好, 有的持相反的观点。 我们外科大夫术前根据患者的病情, 以及掌握的手术技术拟定了最佳手术时机和方法, 怎样通过谈话能够让患者及其家属理解接受并非容易的事, 而且病人有最终选择的权利。 因此, 我们外科大夫应该将每一种治疗方法的优点和缺点,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涉身处地向他们讲解清楚, 科学地帮助患者去选择. 在这过程中, 外科大夫一定要实事求是, 避免根据自己的兴趣去诱导病人接受某种手术方法. 如何让患者接受医生的手术方案,并且真正体现知情同意和选择的权利。这就需要技巧。比如前列腺手术,手术方式很多,有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耻骨后前列腺切除术、经会阴或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等,应一一向患者介绍。至于选择哪一种手术方案就如同你从东单去北京天安门一样,有很多条路、都能到达,但终究有一条最好的最快的路。明确表明我们选择的手术方式就是那条最好的路。更有感情的方式是,对患者说假如你是我或是我的父亲或母亲,我也会做如此的选择。这样患者会感到你与他心连心的交流,把他当亲人,对他关怀倍致。医患感情达到共鸣,这时患者及其家属的安全感和信心剧增,也就是说对拟定的手术方案容易接受,对将要谈的手术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也会表示理解和不担心。
4.手术治疗的必要性,风险性
如前面谈及的患者病例, 从医学的角度来说, 手术治疗是必要的。 为什么在这里还要强调呢? 因为有些疾病从疾病的本身来说必须手术治疗, 因为我们治疗的是病人, 所以我们在考虑治疗方案时, 还要考虑人的年龄, 全身状况, 家庭和社会经济状况. 比如, 一个90多岁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 发生尿储留, 氮质血症, 同时患有糖尿病, 冠心病。从疾病本身来说, 需要进行前列腺手术, 但是, 患者的年龄和全身状况不容许手术治疗, 只能接受简单的导尿术或膀胱造瘘术。 也就是说手术的风险性高于其必要性。 有些时候我们也会经常碰到手术的必要性高于风险性. 例如一位中青年体检时发现小体积肾癌, 患者没有任何症状。 对手术的必要性和风险性的关系问题许多患者及其家属不一定理解, 甚至产生误解。
5.消除对手术风险的恐惧心理,了解我们抵御风险的措施和能力,以及抵御风险能力的有限性。
一般情况下,患者及其家属在手术前谈话、签字时,有两种心理状况:一种对手术的风险性非常恐惧;一种是认为这是医院的常规手续,甚至认为是外科医生吓唬病人,推卸责任,被动接受。对于前者我们一定要反复强调手术的必要性,必需为此要有冒险精神。在谈论之前,你可举出一些众所周知的事例,比如在大街上行走,有被汽车或被自行车撞伤的危险,有被石头绊倒的危险,难道你就不外出走路了。即使呆在家里,还有地震的危险。手术并发症如同走路摔倒一样,并不可怕,但我们也不能忽视,作为医生是不希望出现的,作为患者也更不希望发生。所以我们要互相合作、互相信任,避免出现,对每一种风险可以通过过去发生的概率和我们具备抵御风险的措施和能力来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否则一些病人甚至被吓坏,放弃手术治疗的机会。对于后者外科医生在谈话前要特别强调谈话、签字并不是说为了推卸责任,而是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患者有对手术治疗的选择权利。重点要谈从目前医学现有的水平对有些手术风险的抵御能力是有限的。让他们对手术可能出现的一些并发症和意外情况有一种心理准备或可否接受,希望得到患者的理解并同意手术。例如对孤立肾肾癌进行手术,很有可能出现保留不住肾脏或术后尿毒症,有时难以避免。
6.综合和持续治疗的可能性。
作为患者及其家属,总是希望一次手术能够一劳永逸,然而由于不同疾病的发展规律和生物学特点的不同,决定了手术治疗不是万能的方法。例如肾移植手术只是肾移植的一部分,术后需坚持长期应用抗排异药物,一方面费用昂贵,另一方面存在药物的毒副作用;肿瘤患者术后还需应用化疗、放疗等治疗;尿道会师术后需定期尿道扩张等。如同一个人每天光吃肉,不吃素菜一样不行。术前谈话时,应该让患者及其家属知道术后综合和持续治疗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表明手术治疗仅是该种疾病治疗的一部分,以便患者有更充分的心理准备,积极配合进一步治疗。
7.手术治疗效果的迟后表现性和不可预测性。
手术治疗的效果就是疾病的预后,也是患者最终关心的问题。手术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患者的预后。大多数外科疾病,手术治疗后,疗效明显,立竿见影。因此,大多数患者及其家属,具有急于求成的心理,甚至一时看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埋怨手术白做了或不成功,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有的外科医生术前可能存在不良的心理状态,过分夸大手术的作用,给患者造成极大的失望。由于不同疾病的特点、个体差异和进展病程的不同对手术治疗的效果表现有迟后和不可预测现象,如柯兴氏综合症,切除腺瘤后,肥胖不是近期就能消失的;肾结石手术和膀胱癌手术后的复发现象,往往不可预测。因此,术前谈话时,对有些疾病的手术治疗效果的迟后表现性和不可预测性,一定要提前告诉患者及其家属,病人对自己的预后是最关心的,外科医生对患者的预后研究决不可忽视。
术前谈话看似是一个小问题,但他却蕴涵着深奥的哲理。体现出一个外科医生的医术、医德和责任心,而且对改善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外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一定要不断改进术前谈话的方法,提高自己的谈话技巧和艺术。
一直以来我一直认为,术前谈话这个制度是对的,但这里边有个问题始终我想不通,谈话的对象应该是患者家属吗?当你费劲口舌交代手术的相关情况时,家属究竟听懂了多少?家属在根本没有医学知识的前提下做出的如此重大的决定可信吗,换句话说这是对患者负责任吗?
中国的电视剧里动不动就从产房里疯了似的跑出一个傻老娘们,冲着外边的一个呆头呆脑的傻老爷们问,要大人还是要孩子?
中国的医患关系中间缺少一个双方都能信赖的中介。
我与患者及其家属术前谈话就要谈出以下内容:
1、本人及手术团队尽最大努力治疗病人;
2、疾病的现状以及和其他医院治疗本病的共同点和差异;
3、明确暗示签字就是为了推卸责任;
4、谈话就要达到让家属每个人都有恐惧的心理;
5、做手术比不做手术效果相对要好;
6、即使手术也有手术治疗效果的迟后表现性和不可预测性;
7、突发死亡随时存在。
其实,怎么做都无法使医患关系非常和谐。因为,医生永远不能达到病人的过高要求。只能达到减少医疗纠纷的目的,就可以了。医生不是救世主。
想起实习时的一个笑话,我们有个带教老师当时是主治医师,他每次与病人谈话时最后必定要用一个比喻:坐飞机安全吧?可飞机也有掉下来的呀!坐手术与同坐飞机一样..................
以至于后来他和病人谈话时,大家都偷着乐:又有一架飞机要掉下来了!呵呵
医学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
在实践里面还要糅合进社会的其它知识,比如法律,心理, 经济等!
真真刁蛮的人不多,只要自己肯为病家多考虑,一般都是不会太难做!
很多时候话不要说的太满,尤其是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要越权处置答复承诺!
赞成楼主的见解, 医师应该掌握一些谈话技巧. 但是我有个体会,按照中国现在的医疗体制和社会氛围, 医患关系永远不可能和谐. 理由如下:1中国的医疗体制和国际惯例背道而驰, 医疗领域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部分, 应该政府在里面承担主要的财政负担, 相反的是,在我们一些地方,地方政府还要医院出钱办事. 医院要发展,医务人员要有物质保证, 医院要运转, 靠什么东西支持,靠钱, 钱从哪里来呢? 从病人那里赚来,从倍受疾病折磨, 痛苦煎熬, 因病返穷, 无法医治的病人及其家人那里赚来,有的钱啊,是患方的血汗钱, 也是医师冒着生命危险赚的,一但投入进血本钱了,那就是不容有失败的. 但是医疗行业有很多病是治不好的啊, 有的病在恢复中又有很多不确定性。试想如果患者不花太多的钱, 也许他们不会这样反感吧.2医师培养体系的不科学性, 大家知道我们的医师前几年是没有门槛的, 有卫校, 大专, 本科, 硕士, 博士. 除此以外还有中医, 总之最后是江湖郎中, 游医, 骗子到处是,虚假广告漫天飞, 严重损坏了医疗领域的整体形象.3国家没有真正重视, 现在是全力抓经济时期,医院行业, 不直接推动经济发展, 行业不给国家添麻烦就不错了, 所以医务人员被打被杀, 国家也没有掉一滴眼泪. 国家有难的时候,就会派我们去, 过后很快就会被社会忘记的..4与新闻机构交流不好,我们的卫生部, 我们的医师协会, 我们的中华医学会, 负有主要责任, 他们不主动去沟通交流, 谁能去呢? 在以上环境下工作,永远不可能和谐的,只有自认倒霉.
术前的沟通是相当有必要的,特别是可能出现的种种韦问题,术前谈跟你出了问题后谈是截然不同的结果,至于谈话的艺术嘛,我个人觉得主要是跟谈话的对象层次、受教育水平等有关系,但一般只要你讲得通俗易懂、比喻贴切一般谈话的效果还是可以的。
医患沟通确实非常重要,尤其是手术前后对病人的沟通,不能因为病人知识水平有限,理解能力差,就感觉沟通没有什么意义,也不能说签订协议书是推卸责任,这是不正确的,患者作为一个行为人,有权力决定自己身体的处置权,对自己是否要采取手术,采取什么样的手术,这种手术的成熟性,成功的把握有多大,能否有效的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如何才能使病人尽快的恢复等等,我们都有责任有义务告诉病人家属,这是作为外科大夫应该做的,必需做的。
支持djwj 的理由,但不支持结论。医患关系很难和谐也很难对立。大部分对患者来说是求医,对医生来说就是诊疗。患者很多时候是带着很大希望过来,但医生因为繁忙的工作而疲劳和冷淡,可以理解。但是,在很多医院患者4点多钟就去排队,然后等好几个小时,医生看了就几分钟,医生可能就这几分钟态度不好,对患者而言就是全部。医疗的问题很复杂,在改革中医生承担了很多,患者承担了更多,谁应该承担,但没有承担,大家都知道。像djwj 所说,很多患者投入了血汗钱,一旦人财两空,家属从感情上讲很难承受的。医生感觉很正常,因为很多病医生是无能为力的,如果这时候家属说一些过激的话,医生据理力争针锋相对的话,做出过激的行为也是有可能的。很多案例,普通两个人不为什么大的利益争吵,结果盛怒之下杀人,说明人很多时候还不是理性的。那个工作都有自己的难处,相互理解吧! 医院发展的挺好,每天都有手术,每天都提心吊胆!
做好手术,要有好的团队,不仅主刀医生要谈话,而且参加手术的各级医师在统一观点后都要对病人家属谈话。有的家属谈一遍根本就听不懂怎么回事!我们要做的就是,一遍一遍又一遍,一定要让他们明白!
对了,我们手术前的谈话不仅要有签字为证,最好在谈话的房间安装摄像头,从病人入院,我们就要准备对自己有利的证据链!
谈话归谈话,人与人不同,当你发现病人或家属比较“磨叽”的时候,宁愿放弃手术,建议去上级医院,以免落一身骚!手术前要仔细的了解病人的家庭成员和家庭关系、社会背景,如果不了解,最好不要贸然手术!
看了楼主的帖子,觉得楼主非常认真负责,非常值得学习,善于总结。但是总是觉得实际工作中能达到楼主总结的这几点的情况太少。下面是我个人的体会。
1、术前谈话从诊断确立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真正坐到桌上就是重复强调,签字过程而已。我是骨科的,当患者的疾病确诊以后,治疗方案相对比较少,而且和患者的经济情况有直接的关系。根据患者的病情,经济情况,家庭成员的素质,患者的配合情况,把治疗的手术的必要性,优越性,以及可能出现的看似小的问题如刀口感染等都已经告知患者了。真正术前的谈话签字其实就是把诸如意外死亡等等患者比较恐惧的事情说说,知情同意书的内容越详细越好,其实就是告知的作用。真正出事了也不能因此完全免责。
2、对于有素质的人,有教养的人,可以说的多一些,对疾病了解的充分一点,可以在查房的时候适当延伸一些医疗体制,医疗制度的问题,让他们了解医生工作的不确定性,困难性和不可预知性,签字的时候几乎不用怎么谈。但是对于一些素质低的人群(在此没有贬低他们的意思),个人认为解释病情就是浪费口舌,直接告诉他这个病就是这样治的,连哄带骗签字了事,这样的病人解释的越多越麻烦。
谈话的目的既是保护医生,同时也是向患者展示医生在术前的各种思维是否完善,从而得到患者信任,一切的术前计划都只是为了手术的成功与术后患者的恢复,要彻底消除患者的猜疑与恐惧是不可能的,作为医生,能做到的就是踏踏实实的将自己的思维完善,不可能没有意外,而是出现意外我们准备好没有,因而谈话之前我们首先应该扪心自问:这谈话的每一条我心里准备好应付的措施没有?如果没有,大家不妨好好去请教学习,做到有备而战。我们很多人总是觉得谈话是一个过场,签个字就算完事,这是值得反思的,谈话前,请我们都来先问问自己:我们准备好没有?! 一点拙见,请大家批评指正。
我个人认为术前谈话70-80%的患者和家属对疾病的手术是不了解或者是不太了解,谈话的内容多达数十条(对于我们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来说,其中学究的成份会多一些),其实我很早就注意到 再聪明的患者及家属包括很多的高校或者研究所的高级知识分子(包括北京高校教授、高级工程师和 科学院院士 )也很难记住或者完全搞明白这些条条,他们更多的注意的是谈话医师 对患者的病情的了解程度和问题处理的态度及能力。学者们往往会拿侧面了解的问题、网上收集的疑问对大夫进行提问,如果你非常有经验的快速果断的口头处理,多会很快得到患者和家属的信赖和支持。 他们往往不会在意 术前谈话的条条和并发症的出现,其实他们能记住10%的谈话内容就已经不错了,但是他们印象最深的是谈话大夫处理这些意外事件的能力和语气 。所以自信和经验是非常重要,当然也要有客观的事实求是的态度。 外科医生术前谈话
1、要简明、扼要、通俗;
2、不要以救世主自居,要平易近人 ;
3、视谈话对象的受教育水平、合作程度应变;
4 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要越权处置答复承诺 ;
5、手术与麻醉关系密切,要尊重麻醉医师,不要抬高自己,不要把 功劳归 己所有,把责任推给别人。
医患关系很难和谐也很难对立。大部分对患者来说是求医,对医生来说就是诊疗。患者很多时候是带着很大希望过来,但医生因为繁忙的工作而疲劳和冷淡,可以理解。但是,在很多医院患者4点多钟就去排队,然后等好几个小时,医生看了就几分钟,医生可能就这几分钟态度不好,对患者而言就是全部。医疗的问题很复杂,在改革中医生承担了很多,患者承担了更多,谁应该承担,但没有承担,大家都知道。像djwj 所说,很多患者投入了血汗钱,一旦人财两空,家属从感情上讲很难承受的。医生感觉很正常,因为很多病医生是无能为力的,如果这时候家属说一些过激的话,医生据理力争针锋相对的话,做出过激的行为也是有可能的。很多案例,普通两个人不为什么大的利益争吵,结果盛怒之下杀人,说明人很多时候还不是理性的。那个工作都有自己的难处,相互理解吧!
制度害死人,实在没法说,在现有的医疗体制下,医生----默默承受,患者----默默承受、忍耐,医患都是受害者,高深
的制度理论是胜利者,医改医改,快改吧,不改恐怕不行了。期待医患双方获益的医改结果!
原则上同意,但中国的实际情况却很复杂。
1、患者及家属对医疗团队的半信半疑
2、患者及家属对医疗行为的半知半解
3、手术风险的不可预知
过度强调本院、本科的优势,事后病人会说你误导;
以自已亲人来说事,也是误导行为的一种,这在以前是有失败的案例的;
我认为,术前谈话无论面对哪种层次的人,必须把握以下几点:
1、手术治疗是必要的选择(我们大部分都是肿瘤病人);
2、手术风险是绝对的,医生的工作就是尽全力减少与避免风险的发生
3、选择权在病人。
谈话的禁忌:
1、忌说大话:鼓吹手术实力;虚夸术后效果;瞒报手术风险;
2、忌不耐心:表现出不耐烦,手术是很复杂的,说来说去,反正你不会明白(其实,病人及家属肯定听不明白,但他们听的是你的态度,是否认真、是否对你所说的足够了解、你谈话时是否自信)
3、忌不自信:在谈话时,一方面不要放大话,但另一方面也不要表现出不自信,要让病人及家属体会到,手术方案是全面的,对可出现一些的意外情况我们都有准备,并且我们都有相应的应对措施,总之,要表现得胸有成竹,有备而战。
另外,要让病人及家属在术前谈话时能有更积极合作的态度,关键不是谈话技巧,而在于之前对病人的态度。之前是否对病人有足够的关心、对病情是否有足够的了解与重视、对病人及家属的疑问是否能认真对待与解答;这些工作做好了,术前谈话也会相对顺利许多。
赞成楼主的见解, 医师应该掌握一些谈话技巧. 但是我有个体会,按照中国现在的医疗体制和社会氛围, 医患关系永远不可能和谐. 理由如下:1中国的医疗体制和国际惯例背道而驰, 医疗领域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部分, 应该政府在里面承担主要的财政负担, 相反的是,在我们一些地方,地方政府还要医院出钱办事. 医院要发展,医务人员要有物质保证, 医院要运转, 靠什么东西支持,靠钱, 钱从哪里来呢? 从病人那里赚来,从倍受疾病折磨, 痛苦煎熬, 因病返穷, 无法医治的病人及其家人那里赚来,有的钱啊,是患方的血汗钱, 也是医师冒着生命危险赚的,一但投入进血本钱了,那就是不容有失败的. 但是医疗行业有很多病是治不好的啊, 有的病在恢复中又有很多不确定性。试想如果患者不花太多的钱, 也许他们不会这样反感吧.2医师培养体系的不科学性, 大家知道我们的医师前几年是没有门槛的, 有卫校, 大专, 本科, 硕士, 博士. 除此以外还有中医, 总之最后是江湖郎中, 游医, 骗子到处是,虚假广告漫天飞, 严重损坏了医疗领域的整体形象.3国家没有真正重视, 现在是全力抓经济时期,医院行业, 不直接推动经济发展, 行业不给国家添麻烦就不错了, 所以医务人员被打被杀, 国家也没有掉一滴眼泪. 国家有难的时候,就会派我们去, 过后很快就会被社会忘记的..4与新闻机构交流不好,我们的卫生部, 我们的医师协会, 我们的中华医学会, 负有主要责任, 他们不主动去沟通交流, 谁能去呢? 在以上环境下工作,永远不可能和谐的,只有自认倒霉.
说的好,在以上永远不可能和谐的环境下工作,我辈更需好好谈,认真谈,既是告知,也是保护自己。
谈话的技巧和艺术是很多,大家是应该多多交流,不过目前有很多这样的谈话只是流于形式罢了,这种知识的差距不是短时间能够缩短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尽量用一些通俗易懂的词句和一些适当的比喻,但目前医疗的过程中除了一些程序上的沟通外重要的还是要加强责任心,增强责任心对预防一些重大医疗纠纷是有帮助的...
“患者可能随时死于原发疾病及其并发症”、“病人有可能突然死亡”、“有可能出现心、肺、脑血管意外”,这几句话很重要噢。病人一入院先签一个病情告知书,把这几点列入。
“我们会尽全力,但是,现代医学对这种疾病的治疗还没有太多办法”,
“患者病情重,医疗费用相对较高,请患者家属理解”
“患者病情重,思想负担重,有可能出现自杀、自残行为,请共同做好防范工作”
这几条也很重要,务必要告知清楚,可以搞一个模板,一定要签字。
告诉病人,这个手术需不需要做,做不做有什么利弊,为什么要做,不做会有什么后果,做的时候有什么风险和意外,怎么避免这些风险,出现风险和意外以后的补救措施。
最重要一点,不是我要给你做手术,是你需要我做手术。
我就碰见颈内静脉置管术签字,病人已经左心衰很重了,需要急诊透析,可是患者家属就是不签字,还质问我们,是不是就想推卸责任?!开始我们主管医生还好言好语,结果陷入僵局(家属显然自己不愿负任何责任,拖到这么重了才送来)。
我实在看不过去了,就如是说:责任是两方负的,从治疗的角度你必须马上行血液净化治疗,所以要建立血路通道,所以要插管,但是现在患者平卧就呼吸困难,插管时很难完全配合,就会增加插管的风险,你到了这个阶段送来,本来就随时可能死亡,不治疗只有等死,而且会很快,如果你不愿承担这样的风险,可以签个拒绝治疗同意书,我们也省得费这个劲、冒这个险了;
结果家属立即软下来,同意签字置管。然后我再说其实置管成功的几率远高于不成功的几率,而且治疗后好转的几率还是较大的。
第二天,病人明显好转,家属找到我们,向我们道歉。
有时候的确要分析病人及家属的心理状况,通过交代病情可以大致了解他们的态度,我认为态度积极的,也分为讲理的和不讲理的,讲理的尽量好的、坏的结果都说明,不讲理的多说坏的结果。
但总的原则尽量客观、专业但通俗易懂,少夹杂个人感情,但说话的态度要认真、和蔼、面对面专心地与其交谈,对其情绪及疑问表示理解,千万不要一边干别的事,一边交代病情或签字,或叼根烟、和别人嬉笑交谈着(我就见过这样的外科医生,当时就想我绝对不信任这个医生)。多半你尊重别人,别人也会尊重你的,病人也一样。
所有的医生都知道术前谈话很重要,一定要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否则,因为医患信息不对称,导致了患者和医生的期望值不对等,结果是大家都很痛苦!
所有的患者都一样,面对手术时都会恐惧。恐惧是来自不了解,不了解自己的病情,不了解手术以后会经历哪些痛苦,不了解自己以后会恢复的怎么样,所以恐惧是难免的。
我们医生的职责是让患者了解以下问题,这个也可以算是人文关怀吧!
1. 诊断是什么?
2. 为什么要手术?(手术的理由是什么?)——手术指征
3. 如果不手术会怎么样?有替代方案吗?
4. 手术能解决什么问题?(手术能达到什么目的?)
5. 手术不能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6. 手术有哪些风险?如何去避免这些风险?有哪些防范措施?需要做些什么样的准备工作?
7. 手术的费用大致需要多少,植入物的品牌、数量、价格等信息。
8. 如果顺利,手术后大致的康复进程会如何?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可以方便安排患者的工作)
9. 医师不是上帝,不是观世音,我们尽量把准备工作做的充分,但是风险仍然会存在。
术前谈话要注意实事求是,不要为了留住病人、进行手术而夸大其疗效,缩小手术风险和并发症的可能性,让患者及其家属对手术有一个真实的认识,不要让他们对于手术及其疗效的期望值过高,当患者和家属的期望值和患者的真实值差
距太大时,就容易出现医患矛盾和医疗纠纷。
这是一个很好的话题
我也算是一个沟通高手(自吹的)
谈一下自己的一些看法:
首先,要坦诚,要有亲和力,不要让病人和家属害怕。但是你也不能怕病人家属。(这点就很难,哈哈哈)
其次,问清楚患者的要求,你不能达到的要求,明确告知。
3,手术有哪些问题,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要谈,谈那些最关键的部分,我一般只谈3-4点,谈多了病人也记不住。
4,假如病人对你的谈话很在意,每一点都用笔记,这样的病人你立马很果断的告诉他,这个手术我做不了,另请高明,同时上报科主任和医务科。
5,相信大部分病人是通情达理的,对他们要有爱心。一些细节上要体现出你是为他好
6,医师自己要明白病人在病房那些行为是不对的,对于这些行为只要看到就坚决制止,树立正面的医师形象。 7,在病人中的威信很重要,一个房间三个病人,只要有2个说你好,那么这个房间你就好管理了。
我觉得这个话题应该深入而且拓展,要有案例:下面我介绍刚结束的一次有效医患沟通:
几天前一个股骨颈骨折病人入院,准备全髋置换,和患者家人沟通,老夫妻人还不错,沟通的也还可以。第二天她女儿来了,很难缠。很直接的和患者说明,你女儿不能这样要求我们,现在你女儿在,手术就停,叫其他人来谈话签字。她女儿走开,手术很顺利,5天下地行走。14天也就是出院前一天,老伴在服侍的过程中,摔跤致脑出血,比较幸运,没有大的问题,神智和四肢活动正常。
兄弟们想想这样的事情怎么沟通,怎么处理才能没有后遗症。
现在我的病人已经出院了,她老伴住在了神经外科。
在这件事情上;1,我树立了作为医师,应该对病人治疗上的完全主动权。你的要求太高,我可以不治。你要找我治你,就按我的思路来。
2,出现了摔跤事件后,第一时间到场并且各种治疗措施先上,体检,输液,输氧,心电监护,CT 。多次宽慰老夫妻。第一次CT 没有发现问题。
3,其家人来了之后解释整个事件和过程。告知医师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做什么:正确积极治疗,钱还是要你自己去找。正确的处理程序:找医院管理部门:后勤管理-院长办公室。不行,卫生局,法院。
4,第二天头痛症状没有缓解检查CT 见:颅内出血,和家属沟通,神经外科治疗。
在整个事件过程中,不能先谈责任,最要谈的是现在的结果:结果是人摔跤了,需要正确,及时的治疗。避开责任问题,其他的事情就好办了。这个过程确实是很累,要考虑的东西太多。
最成功的地方我认为是我对于老夫妻的关怀和告知他们正确的处理程序以及同一个房间病人的理智分析。
6,医师自己要明白病人在病房那些行为是不对的,对于这些行为只要看到就坚决制止,树立正面的医师形象。 7,在病人中的威信很重要,一个房间三个病人,只要有2个说你好,那么这个房间你就好管理了。
呵呵,多和病人说说废话,交流就是废话连篇啊。
(比如不疼了吗?昨晚睡的好吗?你今天看起来真不错啊!等等全是废话)
注意打造你的品牌,然后建立你的粉丝群。
那么治疗的依从性就会很高了,结果是皆大欢
我说说,呵呵
术前谈话其实是在术前的时间谈话,而不是只谈手术的谈话,因此不能只讲手术,我一般这样搞:
1,患者入院后,让患者讲,他怎么的得病,怎么治疗的,现在怎么样,后面想怎么样,医生只是倾听,了解病人的病情,治疗经过,性格,家属的态度,这种全面的了解,对后期的工作方式方法和态度非常重要,一般不在一入院就告诉患者诊断和治疗方案,而是告诉患者,您的情况我都知道了,我需要回去分析你的病情,在一些基本的检查基础上,给出一个能让你满意的治疗方案,第二或者第三天再告诉患者后面准备怎么样,这样,患者会认为医生花费一定精力来研究他的病,就会很高兴。注意:倾听是建立沟通的最简单的方式
2,我的术前谈话,如果不是时间很紧张,一般都是在术前2天的时候完成,主要包含几个方面,首先简要的回顾一下
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过程,对前面的情况作个总结,指出目前患者主要存在的问题,然后就这个问题展开,说明问题的来源,比如用形象的比喻告诉病人疾病的发病原理,用原理来解释患者的症状,让患者明白自己为什么这个样,接着就是告诉病人治疗方法,我准备怎么给你治,为什么这样能治好。到此,患者一般就非常满意了,再谈风险更好接受。 风险方面,我一般按严重程度和发生率高低排个顺序,主要讲几个点,别的都轻松带过,把最常见和最危险的讲了,其他用比较笼统的话带过,病人就会觉得很全面了。还需要在之后交代一些术后的问题,对术后患者的情况做个展望,术前你说过的问题,术后出现,患者会认为是理所应当,你要是没交代,患者就认为是并发症,因此术后的问题你要是术前都交代过,术后就轻松多了。这里我想说几个问题:首先,谈话不是吓病人,很多医生说往死里谈,是非常错误的,胆小的病人要宽慰为主,胆大的病人要严厉为主,因人而异,实事求是的谈,尤其是一些重大并发症的交流,我非常反感使用“这个事情不发生就不发生,一旦发生就百分之百”这样的话语,病人会非常担心。我一般对于这种重大或者灾难性并发症,会告诉患者一个大致的发病率,让患者知道出现的几率,能既让其知情,又不至于太过紧张。其次是一定要对你提到的并发症的结局有个交代,至少告诉病人,出现并发症,我们还有说明办法,不要让病人和家属有种出了问题就等死的感觉,还有,就是谈话时让尽量多的家属在场,但让尽量少的家属有发言权。最后就是在谈话的最后做到2个确定:确定患者听懂了,没有问题了,再签字,签字前再确定一遍:我们医生不能治愈所有的疾病,也不能保证完美无缺的完成手术,但是我们保证认真负责的对待病人,科学的对待病情,不管出现什么情况,医生和病人将一起面对。 术前谈话需要时间和精力,更需要耐心和责任,目的不是告诉患者手术的风险,而是告诉患者医生为你制定了治疗方案,并和病人一起面对疾病并最终战胜疾病。术前谈话的重要性,绝对不亚于医疗技术,甚至可以说是青年医生技术成长的前提,是值得花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去体会的。
我们医生不能治愈所有的疾病,也不能保证完美无缺的完成手术,但是我们保证认真负责的对待病人,科学的对待病情,不管出现什么情况,医生和病人将一起面对。
与患者及家属沟通非常重要,沟通好,会使你的工作很顺利,沟通确实需要有一定的技巧,但是这与你的业务水平息息相关,加强我们的业务学习,随时了解相关专业的最新发展,会使你的工作如虎添翼。
呵呵,真的是抛砖引玉啊!
收获不少,现在的医疗纠纷不少,我也在不断的思考如何改善我们的工作,改善我们的心情。其实我们做的事情差不多,但是患者的满意度却相差很远。究其原因,其一、我们有没有花时间花精力在和患者沟通,关键是有效沟通。其二,我们有没有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沟通技巧。
我的通常做法是这样的:
1. 入院时,首先召集家里人,通常包括患者本人,告诉患者的初步诊断,以后大致是怎么治疗,术前怎么准备,手术时机如何掌握等,然后告诉患者及家属,在手术前需要和患者家属再沟通一次。
2. 提前一天约患者家属,告诉他们,关心患者的人都可以来,我可以花上半个小时和他们谈话,但是我只说一次,拒绝以后其他冒出来的所谓的“能做主的人”。
3. 先把患者入院后检查情况和患方介绍一遍,翻着化验单和检查单说,然后按照我的术前谈话的模版和家里人介绍一遍。简单的说就是A :要不要开刀(有无手术指征)B :能不能开刀(有无手术禁忌症)C :想不想开刀(家人决定,绝对不能动员患者手术)。
4. 术后谈话,告诉患者术前怎么准备的,术中看到什么,做了什么,最好是我们的手术过程和术前设计是一致的,没有任何的意外。接下来要注意些什么
5. 出院前谈话,以后要做些什么,做好患者的随访工作,这个非常重要。做好随访其实做的提供售后服务,客户的跟踪管理,及时的指出患者恢复的怎么样,还有什么问题,告诉需要加强哪方面的康复。患者是最好的老师。
我的体会,做好这些工作,起码80%的患者会认为主诊医师对他(她)很重视,会获得较高的患者满意度,然后就等着他(她)们给你带来越来越多的患者。这对年轻医师很有用,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品牌效应。但是会比较花精力。
当你的病人越来越多的时候,你会发现做到这些会越来越困难,因为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这个时候就需要团队的力量,需要加强团队建设。
上面的战友讲的很好,我再补充点:
一般我接收的患者刚入院开医嘱前都会大概交待下患者将要行手术的风险,让患者有个心理准备,所谓丑话说在前头,因为主任在门诊较忙,一些问题可能没交待。这点也源于碰到的一件事:一位椎间盘患者术前检查全部完成,准备第二天手术,术前常规交待病情及手术风险,其实也没什么特殊的,诸如手术存在神经伤的可能,术后疼痛可能不缓解等等,患者一听不干了,说你们早这么说就不会住院手术了,要冒这么大风险......, 胡搅蛮缠,闹到医院要求退费,最后主任委屈求全退了费。当然素质这么差的人毕竟少,但碰到了还是头疼,所以,先交待下很重要。如果在入院时不能接受,这时医嘱还没开,直接就可以走人了,之后确实又碰到过这样的,交待了下直接就不住院走了,呵呵。
术前谈话要看准家里能做主的那个,重点交待,曾碰到过患者老公很好说话,但其弟弟则不依不饶,但这个弟弟一直到术后第5天后才出现的,所谓防不胜防啊。上面zgy012450000战友讲的患者女儿要求高,那宁愿不做手术,“现在你女儿在,手术就停,叫其他人来谈话签字”,个人并不赞同,手术顺利还好,万一有什么问题,这个女儿有可能纠缠不休, 费用问题也要重点交待,尤其不能把话说死,只能说一切顺利大概花费多少,如有意外情况,则可能产生额外费用 上面交代的一切问题,都要落实到纸上并签字,否则等于没说
先问一下哪个家属能做主,谁能做主明白事理,就跟谁谈;否则,人多做乱,鸡多不下蛋。对于文化水平不高的,可采取取类比象的方法,让病人通俗易懂。比如:手术就像坐飞机一样,飞行员和乘客谁也不想出事,手术意外的几率和飞机失事的几率差不多,不发生在你身上对于你来说就是千万分之一,发生在你身上就是百分之百。【我们医生不能治愈所有的疾病,也不能保证完美无缺的完成手术,但是我们保证认真负责的对待病人,科学的对待病情,不管出现什么情况,医生和病人将一起面对。】
【手术就像坐飞机一样,飞行员和乘客谁也不想出事,手术意外的几率和飞机失事的几率差不多,不发生在你身上对于你来说就是千万分之一,发生在你身上就是百分之百。】
这些我用过,感觉效果很好。
现在的国内医疗,像是“打仗“, 有句话,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很实用。接手一个病人,是在保证诊疗规范的前提下,施行诊疗,对病人,要确实当人看待,不是仅仅治病。医生要知道病人及其家属想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千万不要想当然把自己的想法、目的强加到病人头上,先搞清楚,再看病。尽量杜绝胡闹的病患。有这样一个故事,说一个人家生了一个严重脑积水的患儿,是在乡卫生院生的,父亲本想放弃(扔掉),突然一个亲戚说,送县医院看看,遂到县医院,不想孩子打针时死亡,闹医院,遂得医院十万赔偿!
各位同仁,现在我们科碰到这样一个事情,我们在做一个老年病号血管造影时,这个病号出现了意外,附壁血栓脱落到了脑子里面,引起脑血管的栓塞,出现一侧肢体的活动不灵。在术前我们已经跟病号家属谈完话了,也讲到会出现栓子脱落的情况,引起并发症等,家属也同意了,也签字了。出了事情,我们也进行了积极的补救,病人住在神经内科3个月了。现在病人家属开始找我们的麻烦了,家属说没有人跟他们谈话,他们也没有签字,天天带着几个人到我们科找谈话的医生(样子很凶,像打人,所以医生不敢露面,只有主任跟他们谈),幸亏我们有存根。我想问一下各位前辈,出了这样的事情怎么办?现在病人家属带着病人天天往我们科跑,搞得我们工作都没法弄!
谢谢各位的经验之谈,对于我们刚上临床的医学生很有意义,纠纷是一个巴掌打不响的,我们需要的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我很喜欢我导师跟患者进行术前谈话时,最后会加一句“医生不是神仙,不是万能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尽一切努力把事情做到位”,很多患者都会表示理解。我觉得患者跟医生应该是处在平等的位置交流,而不是一方命令另一方,有商有量的才能创造和谐医疗环境嘛!
术前谈话是指在即将进行手术或具创伤性诊疗操作之前,医生与患者或患者家属进行的旨在选择治疗方案的讨论和沟通。 在临床实践中,术前谈话是一项规范性和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医患双方都十分重视,一次好的术前谈话,对宣传医学知识,对稳定患者的思想情绪,赢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变迁和时代进步,在医患关系领域,“知情同意”已成为患者的重要权利,且此权利的受尊重程度正以与日俱增的态势发展。一般来说,患者要求的事,医院必须做;患者不同意的事,医院就不能做。正因如此,患者有病,在进行手术和创伤性诊疗操作之前,医生必须与病人或其亲属进行术前谈话,在取得患方的“知情同意”和签字授权以后方能进行。 如前所述,我国医务人员顺应国际医患关系发展的总趋势,采取种种措施,为医患关系朝着有利于患者的方向作了不懈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在术
前谈话实践中,各级医院也将手术前必须与患者谈话作为一项制度予以执行;患者通过术前谈话基本知晓自己的疾病,并在医生指导下履行选择权利;医生对患者的选择给以了较高程度的尊重等等。但是,客观地说,在术前谈话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我国目前尚无相对统一的术前谈话规范要求,手术医生在手术前与患者谈话时,到底谈什么,怎么谈,应受何种制约,要达到什么目的,完全由各医院和手术医生自己掌握。目前各地医院正在使用的“手术拟定书”的内容、格式各不相同,功能和作用也有区别。目前在术前谈话实践中常见的存在问题有:夸大手术风险、过分重视签字形式、动员患者做手术及无视患者心理等等。一般来说,规范术前谈话,要重视以下几点: 一、术前谈话的目的 术前谈话的目的可以概括为告知病情、讨论术况、协助选择、签字授权等四个方面。 1.告知病情:患者入院经医生诊断,拟进行手术治疗前,经治医生把患者所患疾病,病情程度如实告知患者或其家属,若患者对手术的心理压力过大,谈话医生还应运用恰当语言缓解患者心理压力。 2.讨论术况:术前谈话时,医生应将手术目的、手术方式、术中术后的可预见情况、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不良后果等内容与患者或其亲属进行沟通。 3.协助选择:在告知基本情况后,医生还应告诉患者当前面临的几种选择,包括是否手术、选择何种手术方案、选择哪位医生主刀等。如果患者需要,医生还应善意地协助患者进行选择。 4.签字授权:当患者慎重地选择了治疗方案后,应让患者或其亲属在相应的医疗文书上签字。 二、术前谈话的对象 术前谈话的对象一般应以患者本人为主。但是在我国由于家庭关系较为密切,习惯上术前谈话的对象常常是患者的直系亲属,此时应考虑该亲属对出现医疗意外的承担能力。 有时急诊手术患者处于神志不清状态,患者亲属又不在场,此时不具备术前谈话条件,若拖延时间,势必延误手术治疗,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此时即使没有患者一方的承诺,医生也应采取包括手术在内的必要抢救措施。但同时必须向医院领导汇报备案,并详细记录抢救措施和手术过程,以便事后向患者亲属或有关方面交待说明。 三、术前谈话的内容 1.术前谈话时应明确告知临床已确立的诊断, 包括主要诊断和次要诊断。 2.逐一列出对该患者所患主要疾病的治疗方法及医生的建议。如有多种术式可供选择, 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并比较各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由患者自己主张、选择何种治疗方法。在此点告知过程中,由于患者对医学的理解程度不同,多数患者对手术方式及特殊治疗等不十分清楚,医生可以建议患者采取何种方法对疾病的治疗恢复健康更有利。 3.有些手术需二期完成,首次手术能解决的问题以及二期手术的必要性均应向患者或其家属交待清楚。 4.如果该患者的病情只有通过手术方能解决而患者拒绝手术,此时医师有义务建议并动员患者争取手术治疗,向患者说明不手术可能导致的后果,并征求患者是否愿意承担不手术的风险。
LS 有战友说一个巴掌拍不响,个人觉得很在理,不论是术前谈话,还是术后的纠纷,都是需要两个巴掌才能成行!术后纠纷就不说了,现在只说术前的两个巴掌如何拍出和谐之音:
1、谈话时,找准谈话目标是最重要的,特别是急诊手术的时候,能把所有到场的亲属都叫过来谈最好,或者找说话算数的,很多时候不能想当然,认定夫妻最亲,或者母子最亲。我遇到过一个列子,老婆带着老公来看病,急性心梗,急诊介入,手术过程中,DSA 室外吵起来了,之后才知道,是她老公的爸爸和妈妈过来了,媳妇跟她公公和婆婆转述了医生的谈话内容,听说有那么多并发症和死在台上的危险,公婆立马怒了,为什么?因为媳妇在家里说话不算数!还好这个病人很顺利,没出问题,不然估计有得闹的,虽然在法律上占理,但是在这个人情大过法律的时代,苦恼肯定是免不了的!
2、告知病情,治疗的选择,术中术后的并发症等等,说两遍,一遍专业术语,一遍通俗说法。
3、告知病情的严重程度,对有把握的手术,可以根据科室的既往并发症发病率或死亡率,给亲属一个正常的数据,对复杂的手术,把这两个率提高5到10个百分点,并解释率的概念,就是100个人里有几个人会出现,或10个人里有几个人会出现。
4、要注意家属的说话语气和沟通程度,好沟通,说话坦然的,可以放心让他签字;不好沟通,说话闪烁其辞,语焉不详的,一定要打破砂锅问到底,把谈话单上一条一条给他确认是否理解或接受,不要急着让他签字。
5、防录音和录像,现在的手机和其他电子产品太高档,无孔不入。
6、难伺候的家属,又是择期手术的,直接找上级教授来搞定。
说一千道一万,医生应该学好心理学,根据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但内容还是据以上网友的标准,良好的医患沟通对病人的治疗,依从性,纠纷的避免十分重要,沟通的效果要能让患者感觉到你所做一切都是从他的角度出发,为他好的,这样病人才会把你当自己人,这样一切就好办了,当然,良好的效果是首位的。沟通理论上说起来都很容易,但操作起来还是有难度的,就像医术一样,需要不断修炼,不断提高。
医生是一个充满风险的职业,尤其外科医生,需要手术,在应用医学手段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很多时
候也难免失败。在医疗过程中,手术者的风险不断加大;为了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促使改善医患关系,更好让患者接受治疗,完善的术前谈话是一种有效手段。完善的术前谈话在使患者得到健康的同时,也使医生得到了理解与尊重。 在如今的医疗环境下,大多数患者或其家属眼里,一听到手术签字就是在签生死状,我们相当一部分医疗人员认为它是一个护身符;当你拿出事先拟好的手术协议书时,上面大多是写着手术的风险、并发症,小到致残,大到致死,面面俱到,条文式的表述,大多让患方认为是你不负责的证据,医患背道而驰的理解加深了双方的不信认,会增加了治疗过程中的不和谐,良好的术前谈话可使医患关系变得更加和谐。
现实当中,我觉得你首先让患者对你产生信任,大部分患者是想让你科室的主任或者高年资的医师做手术,年轻大夫应在服务态度上提高档次,应该多沟通,了解病人家庭的关系,间接了解其社会背景、工作、学历等等(这是我们写病历的基本要求,既往史,个人史等)。通过交谈,哪些素质高的,通情达理的,依从性好的,你会很顺利,以后麻烦也会少,当然如楼上所述,有些难缠的,记笔记的(我遇见的有个小学教师),甚至有些神经质的,一定要多加小心。一位前辈总结过,几类要注意的人,光膀子赤脚的,见面就下跪的。
除了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也要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我们在谈话时把该病的多种治疗方案同时讲到,因为有些慢性病人久病成医,不要被病人问到了,会很丢人的,还要考虑人的年龄,全身状况,家庭和社会经济状况,也要站到病人的立场,他们也许已经质询了了好几家医院。
一定要好好交代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后效果,手术治疗的效果就是疾病的预后,也是患者最终关心的问题。手术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患者的预后。我们骨科疾病,手术治疗后,只有一部分疗效明显,立竿见影,大多数需要积极配合,功能锻炼。因此,大多数患者及其家属,如果具有急于求成的心理,甚至一时看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埋怨手术白做了或不成功,一定要提前告知。
这个方法用过,但是效果不好!
1、您好,您问的成功率(or 发生率)问题,还真不好说,也为人体是一个很复杂的东西,每个人都不一样的,现在报道的成功率 (or 发生率),都是进行大规模研究得出的结论,但是具体到您的亲属,就只有两个结果:要么100%成功,要么100%失败。所以这个您们作为亲属,心理要有个底,毕竟医学是一门科学,医生如果给您们100%的保证,那就不是科学了,您们说呢?
2、您好,您问的成功率 (or 发生率)问题,我们科去年的数据是75%,也就是说做100台手术,有75台是很成功的,另外25台效果不是很理想,所以我们不能给您们100%的保证成功!
目前医患关系的紧张和对立,对年轻医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在心中会留下阴影;古往今来,医学都是神圣而庄重的事业,从医者承担着救死扶伤,悬壶济世之职责,人们习惯把“白大褂”与“白衣天使”连接在一起,然而,医生是一个充满风险的职业,他们在应用医学手段与疾病的战斗中并不是战无不胜的将军,很多时候也难免失败。随着社会进步,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人们对医疗效果的要求不断提高,在医疗过程中,手术者的风险不断加大;为了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促使改善医患关系,更好让患者接受治疗,完善的术前谈话是一种有效手段。完善的术前谈话在使患者得到健康的同时,也使医生得到了理解与尊重。
在大多数患者或其家属眼里,一听到手术签字就是在签生死状,我们相当一部分医疗人员认为它是一个护身符;当你拿出事先拟好的手术协议书时,上面大多是写着手术的风险、并发症,小到致残,大到致死,面面俱到,条文式的表述,大多让患方认为是医院负责的证据,医患背道而驰的理解加深了双方的不信认,增加了治疗过程中的不和谐,良好的术前谈话可使医患关系变得更加和谐。
一、重视谈话前的准备工作:
为了把手术协议书中的内容让病人或其家属理解、接受,应作好谈话前的充分准备;详细掌握病情的发生、发展、变化、治疗过程及疗效,目前应该进行的治疗,各项检查结果、手术方式、手术进行的日期;病人治疗的预期效果;了解病人的经济情况,医疗费用的大体花费;患方参加谈话的人员的文化程度、心理承受能力、与患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对手术效果的期望值;完整的病历表述、影像分析、化验单,可能的一些医学幻灯, 安静的谈话场所也是必须的。周到的准备,使我们能有的放矢,收发自如,既让病人知道我们准备的那样充分,又是那样关心他们,利于术前谈话的进行。
二、术前谈话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不要急于切入主题。当我们面对患方时,开门见山地讲解手术协议上的文字,往往引起他们的反感,逆反心理油然而生;我们可先来一个过渡性对话,可询问参加人员与病人的关系,间接了解其社会背景、工作、学历等等,不要直接进入主题。
第二,让患方放下戒心。真实、适当地介绍参加手术人员的情况,让他们认为你很诚恳,真心在为他们服务,以心换心,取得他们的信任,没有比让对方了解自己的情况再有效了。消除患方的戒心,增强医患的合作。
第三,让患方主动要求接受你建议的手术。任何一位患者,多少都对手术有恐惧心理,应鼓励他们,那我们应推出一个“诱饵”,那就是手术的必要性,对它多作说明,介绍不同的手术方式的优缺点,推出你建议的手术方案是最佳的,且让患方认为也是最佳的,让他们认识到手术是必须的,虽然病人受到暂时的机体创伤,但是值得的,患方主动要求接受手术是你术前谈话的一个关键。
第四,谈话逻辑性要强。让患方详尽知道手术的风险性、并发症,这是我们谈话所突出的重点,是中心。不要让患方打断你的谈话,保持持续性,减少我们思维被中断而漏掉谈话要点,根据不同的患方人员采用与之相适应的言语,注意他们的民族讳忌、文化程度、接受能力、心理承受力等;要找与患者或与患者最亲近的人、最具有代表性能力的人作为你的主要谈话对象。其后,让患方尽量提出他们的各种疑问,我们要多倾听;详细解答患方的诉说,不只是向你了解病人的情况、风险等,更是因手术带来的痛苦的表述、压力的释放、心理上寻求安慰,多给他们一分钟的表述,换来的可能是更加对我们的信任,患方面部表情的变化,是你谈话到不到位的一个重要表现,由焦虑、期盼到表情凝重,再到表情沉重、淡漠,又不失信心,那应该到“火候”了。
术前谈话看似是一个小问题,但他却蕴涵着深奥的哲理。体现出一个外科医生的医术、医德和责任心,而且对改善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外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一定要不断改进术前谈话的方法,提高自己的谈话技巧和艺术。
看到的一个故事, 感触颇深:
三十年前,我刚从学校毕业来到医院骨科工作,接收了一位老年病人,骨折合并脂肪栓塞,病情危重,我和病人家属在病人身旁守了四天四夜,终因病情重,加之当时医院条件差,我的水平确实也差,最终回天无力,办完后事,他的儿子找到了我,说父亲虽没有救活,但我已尽力,他们全家 对我表示非常感动,愿意与我结为朋友,给我带来了一些家乡特产。我惭愧了许久,心中发誓一定好好专研医学,为朴实的人民群众服务。
二十年前,已经从大医院进修回来的我接收了一位老年病人,骨折合并脂肪栓塞,病情危重,我和病人家属在病人身旁守了四天四夜,终因病情重,加之当时医院条件还不是很好,我的水平也确实不是很高,最终回天无力,办完后事,他的儿子找到了我,说如果我们医院条件再好点,我的水平再高点,他父亲可能不至于死,我惭愧了几天,也专研了一段时间,认为再有这种情况不见的病人会死。
十年前,已经成为骨科主任的我接收了一位老年病人,骨折合并脂肪栓塞,病情危重,我在病人身旁守了四天四夜,家属是几个人轮换着陪护的,病人救活了,我深感欣慰,认为无论是我院条件还是我个人的水平都得到了肯定,我兴奋的等着病人家属的评价,却听到他们在背后这样议论,说我这个主任这样辛苦“还不是为了多挣钱,熬这几天赚了不少,你以为他关心病人呢,病人又不是他亲人。”病人一直到出院,家属始终没有与我多说话。那个时候医院是科室任务核算医院发工资,我算了一下,这个病人的医药总费用能进入我的收入的有八元人民币!!!!!!!而我那几天吃方便面共开销十二元,用人接送孩子上下学开销十四元,(我四天没回家,雇人接送孩子上下学)我感慨万千!!!
一个月前,我又接收了一位老年病人,骨折合并脂肪栓塞,病情危重……[待叙]一个月前,我又接收了一位老年病人,骨折合并脂肪栓塞,病情危重,我在病人身旁守了四天四夜,家属没有一个人看了病人一下,由于我们医院综合实力很强,ICU 人员的水平很高,加之我的经验很多,病人救活了,我仍深感欣慰,认为无论是我院技术力量还是我个人的急救水平都得到了发挥,病人平稳后我拿着欠费单请家属交钱,家属恶狠狠的说:“快看你的病吧,交什么钱,救不活这个人我把你们全弄死!”我汗颜!!!!!!!
十年后,我又接收了一位老年病人,骨折合并脂肪栓塞,病情危重,我不知咋办,
同意各位老师的感受,可见术前谈话是多麽重要,可是大家有没有考虑到,尽管你以为做到你认为的最好,可是当遇到意外时,患者和家属是否愿意与你共同承担风险呢,说的一切,都不如一纸签字,我并不想这样的认为,毕竟善良的人
是多数的,可是现在的医患纠纷如此尖锐,医者如履薄冰,尽管病请告知书、手术同意书、麻醉同意书都一一签字,但一句“我不懂,他让我签字我就签字了”,让你无言,所以还是有一份术前谈话记录,并有患者及家属签字最好。 想问各位老师的,各位老师的医院有没有现成的术前谈话模板,与之共享。
实事求是,不卑不亢,我能做到怎样,不能做到怎样。使病人预期合理。(经济利益驱使,特别在基层医院,往往选择病人不当,过度施术,或者忽视禁忌症,错误施术,大隐患。这种情况下,沟通就变成了忽悠病人,像无良商贩。) 我习惯向病人强调两点:一、有了伤病,没有“好”的治疗方案,只有“最不坏”的治疗方案。
二、手术仅是治疗的开始,不是一下手术台,立马就好了。特别是膝关节手术病人(关节置 换,关节镜),术后必须经过艰苦的锻炼才能有良好的功能恢复。
. 一. 甲状腺肿物
1. 麻醉意外,详见麻醉科术前谈话。
2. 围手术期心、脑血管意外(心跳骤停、心肌梗死、脑血栓、脑出血、偏瘫等)。
3. 术中视具体情况决定切除范围(手术方式)。
4. 肿瘤可能恶性,改行根治手术或姑息切除。
5. 术中可能损伤颈部血管导致严重出血。
6. 术中可能损伤喉上、喉返神经导致声音嘶哑。
7. 术后可能呼吸困难、窒息。
8. 术中可能切除甲状旁腺导致术后低钙、手足搐搦。
9. 术后甲状腺功能低下。
10. 术后出血需二次手术。
11. 术后切口感染、愈合不良。
12. 术后病理证实为恶性,需行二次手术。
13. 术后肿瘤复发、转移。
14. 其它意外可能。
15. (甲亢术后危象等)
外科医生术前谈话的方法、技巧和艺术
术前谈话就是外科医生在执行手术操作之前向患者及家属或相关人、单位负责人等谈清患者的病情、将要实施的医疗措施、医疗风险和预后情况等, 客观地告知他们,并对其有关咨询、问题予以解答,以便得到患者和家属的了解和理解, 对将要进行的手术治疗达成统一意见。
随着社会、法律、科学的进步, 如何能够更好地进行手术前的谈话,已成为我们每一个外科大夫必须研究的课题。因为今天的医学模式,外科大夫面临的不仅仅是生物医学的疾病,而是当今现代社会生物医学的病人。简单地说,大夫不仅是治病,而是病和人。即, 人具有社会性,客观上就形成, 在进行手术前谈话时,不是与病体的简单接触,而是接触具有社会性的群体。因此,要达到术前谈话的目的, 不仅要掌握适当的方法,更为重要的是还有掌握一定的谈话技巧和艺术,这和外科手术水平一样重要,也是一门科学问题。为此, 一个优秀的外科大夫,不仅要会做手术,而且还要善于表达、思考和总结。
那么,怎样掌握术前谈话的技巧和艺术呢?得到我们术前谈话的目的呢?举个简单的例子,也许有人会认为术前谈话可能用词不当。例如多年不见的好友相聚,非常激动,举杯一饮而尽,什么话也没有说,但此时已表达了久别重逢的感情。因此,要掌握好谈话的技巧和艺术,不能简单地理解光用嘴巴说,其实我们在平时的医疗过程中的一言一行病人都在观察着和感受着。我认为要真正掌握术前谈话的技巧和艺术,首先要利用我们外科大夫的形体语言,那就是要求我们牢记吴阶平前辈给我们的教诲: “一切为了病人、为了一切病人、为了病人一切”,其次要掌握本学科全面的知识和最新进展,同时还要了解不同病人及其家属的知识文化背景的差异。
术前谈话首先必需提前通知病人及其主要可负法律责任的亲属或单位负责人, 约定明确的谈话时间和地点。其次主持术前谈话的外科医生必需是非常熟悉患者病情的主治大夫, 危重病人或重大、复杂手术需科室或院负责人参加。
术前谈话的内容一般包括患者疾病的诊断情况、手术治疗的必要性、手术方式选择依据、术中和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并发症及意外情况、拟采取的预防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及意外情况的有效措施、手术治疗的预后和经费估计等方面。
术前谈话的目的是要通过这次重要谈话,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到:1、外科手术治疗的集体团队精神和作用。2、赢得患者及其家属对我们医疗服务和医疗水平的信任;3、让患者感觉到他已享受到最科学合理的疾病诊断和治疗;4、手术治疗的必要性,风险性;5、消除对手术风险的恐惧心理,了解我们抵御风险的措施和能力,以及抵御风险能力的有限性。
6、综合和持续治疗的可能性。7、手术治疗效果的迟后表现性和不可预测性。
手术前谈话之前外科医生必须克服和消除的一些不良心理状况。这些不良的心理状况常常有以下表现形式:1、为了训练手术而做手术;常见于一些年青、不成熟的外科医生,往往急于求成,对病人缺乏爱心,手术指征把握不严。预防的措施就是要坚持严格的三级查房制度。2、为了单纯提高经济效益,盲目扩大手术范围;常见于一些中、小医院,综合医疗水平不足,勉强开展一些危重病人、复杂的外科手术。防范的措施加强医院等级制度和医院管理水平;3、个人英雄主义,忽视外科手术团队精神;常见于存有不正当竞争心理的外科医生,表现在突出个人的作用,忽视他人的作用,往往术前准备不完善,术中、术后处理应急问题能力不足。外科医生必须具备团队精神。只有克服这些不良的心理状况,才能在术前与患者及其家属谈话时做到不说大话、不说假话,否则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欺骗病人,违背医生的职业道德。
下面我们将就以下几个方面具体谈谈在临床工作中,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术前谈话时的一些体会。
1. 外科手术治疗的集体团队精神和作用
自从患病入院以来, 自始至终一直受到我们医务人员的关怀。临床工作中,我们常常碰到这样的问题,病人是王教授在门诊收到病房住院,具体管他的住院和主治大夫当然不是王教授,其实我们对每一个住院手术的病人,都有一个医疗集体,然而有些病人可能只认为王教授给他医治,假若王教授不是每天查房,一部分病人甚至认为怎么没有人关心他啦。因此,术前谈话一定要向患者及其家属强调外科治疗的集体团队精神和作用,不要过分强调某一位大夫的作用,否则会造成病人的误解,也不利于外科治疗集体的团结。经常会有病人及其家属追着某个大夫问:“王大夫,是您给我做手术吗?,我就相信和要求您给我做手术。”只要有团队精神,自然就知道该怎么回答最合理了。
2. 赢得患者及其家属对我们医疗服务和医疗水平的信任
患者及其家属在和外科大夫约定术前谈话和签字常常具备这样的心理状态,那就是想通过这次谈话, 充分了解患者入院以来大夫对患者的病情是否诊断清楚, 手术治疗在这里进行成功的把握性有多大。术后护理水平怎样? 因此, 在谈话时他们可能会问患者到底是什么病? 病情发展到什么程度? 以前您们大夫遇到类似的情况吗? 做过类似的手术吗? 当然有些情况病人通过其它途径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不一定很全面。谈话时外科大夫一定要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真诚地, 客观地讲述我们对该患者的主要诊断过程及诊断结果, 不能够肯定的, 需要手术探查, 术后病理确诊的病例, 因该重点讲述疾病对人体的损害程度, 探查的方案, 以及为什么要探查? 要充分向他们介绍我们自己在诊断, 治疗该疾病的过去经验, 可举例说明, 充分介绍参加治疗组大夫, 护士的能力和信心, 目的是让他们感觉到手术前我们对患者的病情认真负责、诊断准确、信心十足、准备充分。让患者及其家属感受到我们医疗服务和医疗水平有特色、有水平。只有这样, 他们才' 能在这里手术成功的可能性大。否则, 即使诊断清楚, 有的患者还是去其它医院手术。
3.患者感觉到他已享受到最佳时机, 最科学合理的疾病诊断和治疗
患者及其家属对其疾病明确了诊断和治疗的目的后, 还具备这样的心理, 那就是能不能不采取手术治疗, 非马上手术不可吗? 采取手术还有很多方法, 采取那一种手术方法好? 比如说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治疗, 治疗的方法很多, 什么情况下要手术治疗, 采取什么手术治疗方法, 有时难以确定, 有的患者认为TURP 比开发手术好, 有的持相反的观点。 我们外科大夫术前根据患者的病情, 以及掌握的手术技术拟定了最佳手术时机和方法, 怎样通过谈话能够让患者及其家属理解接受并非容易的事, 而且病人有最终选择的权利。 因此, 我们外科大夫应该将每一种治疗方法的优点和缺点,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涉身处地向他们讲解清楚, 科学地帮助患者去选择. 在这过程中, 外科大夫一定要实事求是, 避免根据自己的兴趣去诱导病人接受某种手术方法. 如何让患者接受医生的手术方案,并且真正体现知情同意和选择的权利。这就需要技巧。比如前列腺手术,手术方式很多,有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耻骨后前列腺切除术、经会阴或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等,应一一向患者介绍。至于选择哪一种手术方案就如同你从东单去北京天安门一样,有很多条路、都能到达,但终究有一条最好的最快的路。明确表明我们选择的手术方式就是那条最好的路。更有感情的方式是,对患者说假如你是我或是我的父亲或母亲,我也会做如此的选择。这样患者会感到你与他心连心的交流,把他当亲人,对他关怀倍致。医患感情达到共鸣,这时患者及其家属的安全感和信心剧增,也就是说对拟定的手术方案容易接受,对将要谈的手术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也会表示理解和不担心。
4.手术治疗的必要性,风险性
如前面谈及的患者病例, 从医学的角度来说, 手术治疗是必要的。 为什么在这里还要强调呢? 因为有些疾病从疾病的本身来说必须手术治疗, 因为我们治疗的是病人, 所以我们在考虑治疗方案时, 还要考虑人的年龄, 全身状况, 家庭和社会经济状况. 比如, 一个90多岁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 发生尿储留, 氮质血症, 同时患有糖尿病, 冠心病。从疾病本身来说, 需要进行前列腺手术, 但是, 患者的年龄和全身状况不容许手术治疗, 只能接受简单的导尿术或膀胱造瘘术。 也就是说手术的风险性高于其必要性。 有些时候我们也会经常碰到手术的必要性高于风险性. 例如一位中青年体检时发现小体积肾癌, 患者没有任何症状。 对手术的必要性和风险性的关系问题许多患者及其家属不一定理解, 甚至产生误解。
5.消除对手术风险的恐惧心理,了解我们抵御风险的措施和能力,以及抵御风险能力的有限性。
一般情况下,患者及其家属在手术前谈话、签字时,有两种心理状况:一种对手术的风险性非常恐惧;一种是认为这是医院的常规手续,甚至认为是外科医生吓唬病人,推卸责任,被动接受。对于前者我们一定要反复强调手术的必要性,必需为此要有冒险精神。在谈论之前,你可举出一些众所周知的事例,比如在大街上行走,有被汽车或被自行车撞伤的危险,有被石头绊倒的危险,难道你就不外出走路了。即使呆在家里,还有地震的危险。手术并发症如同走路摔倒一样,并不可怕,但我们也不能忽视,作为医生是不希望出现的,作为患者也更不希望发生。所以我们要互相合作、互相信任,避免出现,对每一种风险可以通过过去发生的概率和我们具备抵御风险的措施和能力来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否则一些病人甚至被吓坏,放弃手术治疗的机会。对于后者外科医生在谈话前要特别强调谈话、签字并不是说为了推卸责任,而是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患者有对手术治疗的选择权利。重点要谈从目前医学现有的水平对有些手术风险的抵御能力是有限的。让他们对手术可能出现的一些并发症和意外情况有一种心理准备或可否接受,希望得到患者的理解并同意手术。例如对孤立肾肾癌进行手术,很有可能出现保留不住肾脏或术后尿毒症,有时难以避免。
6.综合和持续治疗的可能性。
作为患者及其家属,总是希望一次手术能够一劳永逸,然而由于不同疾病的发展规律和生物学特点的不同,决定了手术治疗不是万能的方法。例如肾移植手术只是肾移植的一部分,术后需坚持长期应用抗排异药物,一方面费用昂贵,另一方面存在药物的毒副作用;肿瘤患者术后还需应用化疗、放疗等治疗;尿道会师术后需定期尿道扩张等。如同一个人每天光吃肉,不吃素菜一样不行。术前谈话时,应该让患者及其家属知道术后综合和持续治疗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表明手术治疗仅是该种疾病治疗的一部分,以便患者有更充分的心理准备,积极配合进一步治疗。
7.手术治疗效果的迟后表现性和不可预测性。
手术治疗的效果就是疾病的预后,也是患者最终关心的问题。手术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患者的预后。大多数外科疾病,手术治疗后,疗效明显,立竿见影。因此,大多数患者及其家属,具有急于求成的心理,甚至一时看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埋怨手术白做了或不成功,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有的外科医生术前可能存在不良的心理状态,过分夸大手术的作用,给患者造成极大的失望。由于不同疾病的特点、个体差异和进展病程的不同对手术治疗的效果表现有迟后和不可预测现象,如柯兴氏综合症,切除腺瘤后,肥胖不是近期就能消失的;肾结石手术和膀胱癌手术后的复发现象,往往不可预测。因此,术前谈话时,对有些疾病的手术治疗效果的迟后表现性和不可预测性,一定要提前告诉患者及其家属,病人对自己的预后是最关心的,外科医生对患者的预后研究决不可忽视。
术前谈话看似是一个小问题,但他却蕴涵着深奥的哲理。体现出一个外科医生的医术、医德和责任心,而且对改善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外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一定要不断改进术前谈话的方法,提高自己的谈话技巧和艺术。
一直以来我一直认为,术前谈话这个制度是对的,但这里边有个问题始终我想不通,谈话的对象应该是患者家属吗?当你费劲口舌交代手术的相关情况时,家属究竟听懂了多少?家属在根本没有医学知识的前提下做出的如此重大的决定可信吗,换句话说这是对患者负责任吗?
中国的电视剧里动不动就从产房里疯了似的跑出一个傻老娘们,冲着外边的一个呆头呆脑的傻老爷们问,要大人还是要孩子?
中国的医患关系中间缺少一个双方都能信赖的中介。
我与患者及其家属术前谈话就要谈出以下内容:
1、本人及手术团队尽最大努力治疗病人;
2、疾病的现状以及和其他医院治疗本病的共同点和差异;
3、明确暗示签字就是为了推卸责任;
4、谈话就要达到让家属每个人都有恐惧的心理;
5、做手术比不做手术效果相对要好;
6、即使手术也有手术治疗效果的迟后表现性和不可预测性;
7、突发死亡随时存在。
其实,怎么做都无法使医患关系非常和谐。因为,医生永远不能达到病人的过高要求。只能达到减少医疗纠纷的目的,就可以了。医生不是救世主。
想起实习时的一个笑话,我们有个带教老师当时是主治医师,他每次与病人谈话时最后必定要用一个比喻:坐飞机安全吧?可飞机也有掉下来的呀!坐手术与同坐飞机一样..................
以至于后来他和病人谈话时,大家都偷着乐:又有一架飞机要掉下来了!呵呵
医学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
在实践里面还要糅合进社会的其它知识,比如法律,心理, 经济等!
真真刁蛮的人不多,只要自己肯为病家多考虑,一般都是不会太难做!
很多时候话不要说的太满,尤其是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要越权处置答复承诺!
赞成楼主的见解, 医师应该掌握一些谈话技巧. 但是我有个体会,按照中国现在的医疗体制和社会氛围, 医患关系永远不可能和谐. 理由如下:1中国的医疗体制和国际惯例背道而驰, 医疗领域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部分, 应该政府在里面承担主要的财政负担, 相反的是,在我们一些地方,地方政府还要医院出钱办事. 医院要发展,医务人员要有物质保证, 医院要运转, 靠什么东西支持,靠钱, 钱从哪里来呢? 从病人那里赚来,从倍受疾病折磨, 痛苦煎熬, 因病返穷, 无法医治的病人及其家人那里赚来,有的钱啊,是患方的血汗钱, 也是医师冒着生命危险赚的,一但投入进血本钱了,那就是不容有失败的. 但是医疗行业有很多病是治不好的啊, 有的病在恢复中又有很多不确定性。试想如果患者不花太多的钱, 也许他们不会这样反感吧.2医师培养体系的不科学性, 大家知道我们的医师前几年是没有门槛的, 有卫校, 大专, 本科, 硕士, 博士. 除此以外还有中医, 总之最后是江湖郎中, 游医, 骗子到处是,虚假广告漫天飞, 严重损坏了医疗领域的整体形象.3国家没有真正重视, 现在是全力抓经济时期,医院行业, 不直接推动经济发展, 行业不给国家添麻烦就不错了, 所以医务人员被打被杀, 国家也没有掉一滴眼泪. 国家有难的时候,就会派我们去, 过后很快就会被社会忘记的..4与新闻机构交流不好,我们的卫生部, 我们的医师协会, 我们的中华医学会, 负有主要责任, 他们不主动去沟通交流, 谁能去呢? 在以上环境下工作,永远不可能和谐的,只有自认倒霉.
术前的沟通是相当有必要的,特别是可能出现的种种韦问题,术前谈跟你出了问题后谈是截然不同的结果,至于谈话的艺术嘛,我个人觉得主要是跟谈话的对象层次、受教育水平等有关系,但一般只要你讲得通俗易懂、比喻贴切一般谈话的效果还是可以的。
医患沟通确实非常重要,尤其是手术前后对病人的沟通,不能因为病人知识水平有限,理解能力差,就感觉沟通没有什么意义,也不能说签订协议书是推卸责任,这是不正确的,患者作为一个行为人,有权力决定自己身体的处置权,对自己是否要采取手术,采取什么样的手术,这种手术的成熟性,成功的把握有多大,能否有效的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如何才能使病人尽快的恢复等等,我们都有责任有义务告诉病人家属,这是作为外科大夫应该做的,必需做的。
支持djwj 的理由,但不支持结论。医患关系很难和谐也很难对立。大部分对患者来说是求医,对医生来说就是诊疗。患者很多时候是带着很大希望过来,但医生因为繁忙的工作而疲劳和冷淡,可以理解。但是,在很多医院患者4点多钟就去排队,然后等好几个小时,医生看了就几分钟,医生可能就这几分钟态度不好,对患者而言就是全部。医疗的问题很复杂,在改革中医生承担了很多,患者承担了更多,谁应该承担,但没有承担,大家都知道。像djwj 所说,很多患者投入了血汗钱,一旦人财两空,家属从感情上讲很难承受的。医生感觉很正常,因为很多病医生是无能为力的,如果这时候家属说一些过激的话,医生据理力争针锋相对的话,做出过激的行为也是有可能的。很多案例,普通两个人不为什么大的利益争吵,结果盛怒之下杀人,说明人很多时候还不是理性的。那个工作都有自己的难处,相互理解吧! 医院发展的挺好,每天都有手术,每天都提心吊胆!
做好手术,要有好的团队,不仅主刀医生要谈话,而且参加手术的各级医师在统一观点后都要对病人家属谈话。有的家属谈一遍根本就听不懂怎么回事!我们要做的就是,一遍一遍又一遍,一定要让他们明白!
对了,我们手术前的谈话不仅要有签字为证,最好在谈话的房间安装摄像头,从病人入院,我们就要准备对自己有利的证据链!
谈话归谈话,人与人不同,当你发现病人或家属比较“磨叽”的时候,宁愿放弃手术,建议去上级医院,以免落一身骚!手术前要仔细的了解病人的家庭成员和家庭关系、社会背景,如果不了解,最好不要贸然手术!
看了楼主的帖子,觉得楼主非常认真负责,非常值得学习,善于总结。但是总是觉得实际工作中能达到楼主总结的这几点的情况太少。下面是我个人的体会。
1、术前谈话从诊断确立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真正坐到桌上就是重复强调,签字过程而已。我是骨科的,当患者的疾病确诊以后,治疗方案相对比较少,而且和患者的经济情况有直接的关系。根据患者的病情,经济情况,家庭成员的素质,患者的配合情况,把治疗的手术的必要性,优越性,以及可能出现的看似小的问题如刀口感染等都已经告知患者了。真正术前的谈话签字其实就是把诸如意外死亡等等患者比较恐惧的事情说说,知情同意书的内容越详细越好,其实就是告知的作用。真正出事了也不能因此完全免责。
2、对于有素质的人,有教养的人,可以说的多一些,对疾病了解的充分一点,可以在查房的时候适当延伸一些医疗体制,医疗制度的问题,让他们了解医生工作的不确定性,困难性和不可预知性,签字的时候几乎不用怎么谈。但是对于一些素质低的人群(在此没有贬低他们的意思),个人认为解释病情就是浪费口舌,直接告诉他这个病就是这样治的,连哄带骗签字了事,这样的病人解释的越多越麻烦。
谈话的目的既是保护医生,同时也是向患者展示医生在术前的各种思维是否完善,从而得到患者信任,一切的术前计划都只是为了手术的成功与术后患者的恢复,要彻底消除患者的猜疑与恐惧是不可能的,作为医生,能做到的就是踏踏实实的将自己的思维完善,不可能没有意外,而是出现意外我们准备好没有,因而谈话之前我们首先应该扪心自问:这谈话的每一条我心里准备好应付的措施没有?如果没有,大家不妨好好去请教学习,做到有备而战。我们很多人总是觉得谈话是一个过场,签个字就算完事,这是值得反思的,谈话前,请我们都来先问问自己:我们准备好没有?! 一点拙见,请大家批评指正。
我个人认为术前谈话70-80%的患者和家属对疾病的手术是不了解或者是不太了解,谈话的内容多达数十条(对于我们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来说,其中学究的成份会多一些),其实我很早就注意到 再聪明的患者及家属包括很多的高校或者研究所的高级知识分子(包括北京高校教授、高级工程师和 科学院院士 )也很难记住或者完全搞明白这些条条,他们更多的注意的是谈话医师 对患者的病情的了解程度和问题处理的态度及能力。学者们往往会拿侧面了解的问题、网上收集的疑问对大夫进行提问,如果你非常有经验的快速果断的口头处理,多会很快得到患者和家属的信赖和支持。 他们往往不会在意 术前谈话的条条和并发症的出现,其实他们能记住10%的谈话内容就已经不错了,但是他们印象最深的是谈话大夫处理这些意外事件的能力和语气 。所以自信和经验是非常重要,当然也要有客观的事实求是的态度。 外科医生术前谈话
1、要简明、扼要、通俗;
2、不要以救世主自居,要平易近人 ;
3、视谈话对象的受教育水平、合作程度应变;
4 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要越权处置答复承诺 ;
5、手术与麻醉关系密切,要尊重麻醉医师,不要抬高自己,不要把 功劳归 己所有,把责任推给别人。
医患关系很难和谐也很难对立。大部分对患者来说是求医,对医生来说就是诊疗。患者很多时候是带着很大希望过来,但医生因为繁忙的工作而疲劳和冷淡,可以理解。但是,在很多医院患者4点多钟就去排队,然后等好几个小时,医生看了就几分钟,医生可能就这几分钟态度不好,对患者而言就是全部。医疗的问题很复杂,在改革中医生承担了很多,患者承担了更多,谁应该承担,但没有承担,大家都知道。像djwj 所说,很多患者投入了血汗钱,一旦人财两空,家属从感情上讲很难承受的。医生感觉很正常,因为很多病医生是无能为力的,如果这时候家属说一些过激的话,医生据理力争针锋相对的话,做出过激的行为也是有可能的。很多案例,普通两个人不为什么大的利益争吵,结果盛怒之下杀人,说明人很多时候还不是理性的。那个工作都有自己的难处,相互理解吧!
制度害死人,实在没法说,在现有的医疗体制下,医生----默默承受,患者----默默承受、忍耐,医患都是受害者,高深
的制度理论是胜利者,医改医改,快改吧,不改恐怕不行了。期待医患双方获益的医改结果!
原则上同意,但中国的实际情况却很复杂。
1、患者及家属对医疗团队的半信半疑
2、患者及家属对医疗行为的半知半解
3、手术风险的不可预知
过度强调本院、本科的优势,事后病人会说你误导;
以自已亲人来说事,也是误导行为的一种,这在以前是有失败的案例的;
我认为,术前谈话无论面对哪种层次的人,必须把握以下几点:
1、手术治疗是必要的选择(我们大部分都是肿瘤病人);
2、手术风险是绝对的,医生的工作就是尽全力减少与避免风险的发生
3、选择权在病人。
谈话的禁忌:
1、忌说大话:鼓吹手术实力;虚夸术后效果;瞒报手术风险;
2、忌不耐心:表现出不耐烦,手术是很复杂的,说来说去,反正你不会明白(其实,病人及家属肯定听不明白,但他们听的是你的态度,是否认真、是否对你所说的足够了解、你谈话时是否自信)
3、忌不自信:在谈话时,一方面不要放大话,但另一方面也不要表现出不自信,要让病人及家属体会到,手术方案是全面的,对可出现一些的意外情况我们都有准备,并且我们都有相应的应对措施,总之,要表现得胸有成竹,有备而战。
另外,要让病人及家属在术前谈话时能有更积极合作的态度,关键不是谈话技巧,而在于之前对病人的态度。之前是否对病人有足够的关心、对病情是否有足够的了解与重视、对病人及家属的疑问是否能认真对待与解答;这些工作做好了,术前谈话也会相对顺利许多。
赞成楼主的见解, 医师应该掌握一些谈话技巧. 但是我有个体会,按照中国现在的医疗体制和社会氛围, 医患关系永远不可能和谐. 理由如下:1中国的医疗体制和国际惯例背道而驰, 医疗领域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部分, 应该政府在里面承担主要的财政负担, 相反的是,在我们一些地方,地方政府还要医院出钱办事. 医院要发展,医务人员要有物质保证, 医院要运转, 靠什么东西支持,靠钱, 钱从哪里来呢? 从病人那里赚来,从倍受疾病折磨, 痛苦煎熬, 因病返穷, 无法医治的病人及其家人那里赚来,有的钱啊,是患方的血汗钱, 也是医师冒着生命危险赚的,一但投入进血本钱了,那就是不容有失败的. 但是医疗行业有很多病是治不好的啊, 有的病在恢复中又有很多不确定性。试想如果患者不花太多的钱, 也许他们不会这样反感吧.2医师培养体系的不科学性, 大家知道我们的医师前几年是没有门槛的, 有卫校, 大专, 本科, 硕士, 博士. 除此以外还有中医, 总之最后是江湖郎中, 游医, 骗子到处是,虚假广告漫天飞, 严重损坏了医疗领域的整体形象.3国家没有真正重视, 现在是全力抓经济时期,医院行业, 不直接推动经济发展, 行业不给国家添麻烦就不错了, 所以医务人员被打被杀, 国家也没有掉一滴眼泪. 国家有难的时候,就会派我们去, 过后很快就会被社会忘记的..4与新闻机构交流不好,我们的卫生部, 我们的医师协会, 我们的中华医学会, 负有主要责任, 他们不主动去沟通交流, 谁能去呢? 在以上环境下工作,永远不可能和谐的,只有自认倒霉.
说的好,在以上永远不可能和谐的环境下工作,我辈更需好好谈,认真谈,既是告知,也是保护自己。
谈话的技巧和艺术是很多,大家是应该多多交流,不过目前有很多这样的谈话只是流于形式罢了,这种知识的差距不是短时间能够缩短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尽量用一些通俗易懂的词句和一些适当的比喻,但目前医疗的过程中除了一些程序上的沟通外重要的还是要加强责任心,增强责任心对预防一些重大医疗纠纷是有帮助的...
“患者可能随时死于原发疾病及其并发症”、“病人有可能突然死亡”、“有可能出现心、肺、脑血管意外”,这几句话很重要噢。病人一入院先签一个病情告知书,把这几点列入。
“我们会尽全力,但是,现代医学对这种疾病的治疗还没有太多办法”,
“患者病情重,医疗费用相对较高,请患者家属理解”
“患者病情重,思想负担重,有可能出现自杀、自残行为,请共同做好防范工作”
这几条也很重要,务必要告知清楚,可以搞一个模板,一定要签字。
告诉病人,这个手术需不需要做,做不做有什么利弊,为什么要做,不做会有什么后果,做的时候有什么风险和意外,怎么避免这些风险,出现风险和意外以后的补救措施。
最重要一点,不是我要给你做手术,是你需要我做手术。
我就碰见颈内静脉置管术签字,病人已经左心衰很重了,需要急诊透析,可是患者家属就是不签字,还质问我们,是不是就想推卸责任?!开始我们主管医生还好言好语,结果陷入僵局(家属显然自己不愿负任何责任,拖到这么重了才送来)。
我实在看不过去了,就如是说:责任是两方负的,从治疗的角度你必须马上行血液净化治疗,所以要建立血路通道,所以要插管,但是现在患者平卧就呼吸困难,插管时很难完全配合,就会增加插管的风险,你到了这个阶段送来,本来就随时可能死亡,不治疗只有等死,而且会很快,如果你不愿承担这样的风险,可以签个拒绝治疗同意书,我们也省得费这个劲、冒这个险了;
结果家属立即软下来,同意签字置管。然后我再说其实置管成功的几率远高于不成功的几率,而且治疗后好转的几率还是较大的。
第二天,病人明显好转,家属找到我们,向我们道歉。
有时候的确要分析病人及家属的心理状况,通过交代病情可以大致了解他们的态度,我认为态度积极的,也分为讲理的和不讲理的,讲理的尽量好的、坏的结果都说明,不讲理的多说坏的结果。
但总的原则尽量客观、专业但通俗易懂,少夹杂个人感情,但说话的态度要认真、和蔼、面对面专心地与其交谈,对其情绪及疑问表示理解,千万不要一边干别的事,一边交代病情或签字,或叼根烟、和别人嬉笑交谈着(我就见过这样的外科医生,当时就想我绝对不信任这个医生)。多半你尊重别人,别人也会尊重你的,病人也一样。
所有的医生都知道术前谈话很重要,一定要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否则,因为医患信息不对称,导致了患者和医生的期望值不对等,结果是大家都很痛苦!
所有的患者都一样,面对手术时都会恐惧。恐惧是来自不了解,不了解自己的病情,不了解手术以后会经历哪些痛苦,不了解自己以后会恢复的怎么样,所以恐惧是难免的。
我们医生的职责是让患者了解以下问题,这个也可以算是人文关怀吧!
1. 诊断是什么?
2. 为什么要手术?(手术的理由是什么?)——手术指征
3. 如果不手术会怎么样?有替代方案吗?
4. 手术能解决什么问题?(手术能达到什么目的?)
5. 手术不能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6. 手术有哪些风险?如何去避免这些风险?有哪些防范措施?需要做些什么样的准备工作?
7. 手术的费用大致需要多少,植入物的品牌、数量、价格等信息。
8. 如果顺利,手术后大致的康复进程会如何?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可以方便安排患者的工作)
9. 医师不是上帝,不是观世音,我们尽量把准备工作做的充分,但是风险仍然会存在。
术前谈话要注意实事求是,不要为了留住病人、进行手术而夸大其疗效,缩小手术风险和并发症的可能性,让患者及其家属对手术有一个真实的认识,不要让他们对于手术及其疗效的期望值过高,当患者和家属的期望值和患者的真实值差
距太大时,就容易出现医患矛盾和医疗纠纷。
这是一个很好的话题
我也算是一个沟通高手(自吹的)
谈一下自己的一些看法:
首先,要坦诚,要有亲和力,不要让病人和家属害怕。但是你也不能怕病人家属。(这点就很难,哈哈哈)
其次,问清楚患者的要求,你不能达到的要求,明确告知。
3,手术有哪些问题,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要谈,谈那些最关键的部分,我一般只谈3-4点,谈多了病人也记不住。
4,假如病人对你的谈话很在意,每一点都用笔记,这样的病人你立马很果断的告诉他,这个手术我做不了,另请高明,同时上报科主任和医务科。
5,相信大部分病人是通情达理的,对他们要有爱心。一些细节上要体现出你是为他好
6,医师自己要明白病人在病房那些行为是不对的,对于这些行为只要看到就坚决制止,树立正面的医师形象。 7,在病人中的威信很重要,一个房间三个病人,只要有2个说你好,那么这个房间你就好管理了。
我觉得这个话题应该深入而且拓展,要有案例:下面我介绍刚结束的一次有效医患沟通:
几天前一个股骨颈骨折病人入院,准备全髋置换,和患者家人沟通,老夫妻人还不错,沟通的也还可以。第二天她女儿来了,很难缠。很直接的和患者说明,你女儿不能这样要求我们,现在你女儿在,手术就停,叫其他人来谈话签字。她女儿走开,手术很顺利,5天下地行走。14天也就是出院前一天,老伴在服侍的过程中,摔跤致脑出血,比较幸运,没有大的问题,神智和四肢活动正常。
兄弟们想想这样的事情怎么沟通,怎么处理才能没有后遗症。
现在我的病人已经出院了,她老伴住在了神经外科。
在这件事情上;1,我树立了作为医师,应该对病人治疗上的完全主动权。你的要求太高,我可以不治。你要找我治你,就按我的思路来。
2,出现了摔跤事件后,第一时间到场并且各种治疗措施先上,体检,输液,输氧,心电监护,CT 。多次宽慰老夫妻。第一次CT 没有发现问题。
3,其家人来了之后解释整个事件和过程。告知医师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做什么:正确积极治疗,钱还是要你自己去找。正确的处理程序:找医院管理部门:后勤管理-院长办公室。不行,卫生局,法院。
4,第二天头痛症状没有缓解检查CT 见:颅内出血,和家属沟通,神经外科治疗。
在整个事件过程中,不能先谈责任,最要谈的是现在的结果:结果是人摔跤了,需要正确,及时的治疗。避开责任问题,其他的事情就好办了。这个过程确实是很累,要考虑的东西太多。
最成功的地方我认为是我对于老夫妻的关怀和告知他们正确的处理程序以及同一个房间病人的理智分析。
6,医师自己要明白病人在病房那些行为是不对的,对于这些行为只要看到就坚决制止,树立正面的医师形象。 7,在病人中的威信很重要,一个房间三个病人,只要有2个说你好,那么这个房间你就好管理了。
呵呵,多和病人说说废话,交流就是废话连篇啊。
(比如不疼了吗?昨晚睡的好吗?你今天看起来真不错啊!等等全是废话)
注意打造你的品牌,然后建立你的粉丝群。
那么治疗的依从性就会很高了,结果是皆大欢
我说说,呵呵
术前谈话其实是在术前的时间谈话,而不是只谈手术的谈话,因此不能只讲手术,我一般这样搞:
1,患者入院后,让患者讲,他怎么的得病,怎么治疗的,现在怎么样,后面想怎么样,医生只是倾听,了解病人的病情,治疗经过,性格,家属的态度,这种全面的了解,对后期的工作方式方法和态度非常重要,一般不在一入院就告诉患者诊断和治疗方案,而是告诉患者,您的情况我都知道了,我需要回去分析你的病情,在一些基本的检查基础上,给出一个能让你满意的治疗方案,第二或者第三天再告诉患者后面准备怎么样,这样,患者会认为医生花费一定精力来研究他的病,就会很高兴。注意:倾听是建立沟通的最简单的方式
2,我的术前谈话,如果不是时间很紧张,一般都是在术前2天的时候完成,主要包含几个方面,首先简要的回顾一下
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过程,对前面的情况作个总结,指出目前患者主要存在的问题,然后就这个问题展开,说明问题的来源,比如用形象的比喻告诉病人疾病的发病原理,用原理来解释患者的症状,让患者明白自己为什么这个样,接着就是告诉病人治疗方法,我准备怎么给你治,为什么这样能治好。到此,患者一般就非常满意了,再谈风险更好接受。 风险方面,我一般按严重程度和发生率高低排个顺序,主要讲几个点,别的都轻松带过,把最常见和最危险的讲了,其他用比较笼统的话带过,病人就会觉得很全面了。还需要在之后交代一些术后的问题,对术后患者的情况做个展望,术前你说过的问题,术后出现,患者会认为是理所应当,你要是没交代,患者就认为是并发症,因此术后的问题你要是术前都交代过,术后就轻松多了。这里我想说几个问题:首先,谈话不是吓病人,很多医生说往死里谈,是非常错误的,胆小的病人要宽慰为主,胆大的病人要严厉为主,因人而异,实事求是的谈,尤其是一些重大并发症的交流,我非常反感使用“这个事情不发生就不发生,一旦发生就百分之百”这样的话语,病人会非常担心。我一般对于这种重大或者灾难性并发症,会告诉患者一个大致的发病率,让患者知道出现的几率,能既让其知情,又不至于太过紧张。其次是一定要对你提到的并发症的结局有个交代,至少告诉病人,出现并发症,我们还有说明办法,不要让病人和家属有种出了问题就等死的感觉,还有,就是谈话时让尽量多的家属在场,但让尽量少的家属有发言权。最后就是在谈话的最后做到2个确定:确定患者听懂了,没有问题了,再签字,签字前再确定一遍:我们医生不能治愈所有的疾病,也不能保证完美无缺的完成手术,但是我们保证认真负责的对待病人,科学的对待病情,不管出现什么情况,医生和病人将一起面对。 术前谈话需要时间和精力,更需要耐心和责任,目的不是告诉患者手术的风险,而是告诉患者医生为你制定了治疗方案,并和病人一起面对疾病并最终战胜疾病。术前谈话的重要性,绝对不亚于医疗技术,甚至可以说是青年医生技术成长的前提,是值得花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去体会的。
我们医生不能治愈所有的疾病,也不能保证完美无缺的完成手术,但是我们保证认真负责的对待病人,科学的对待病情,不管出现什么情况,医生和病人将一起面对。
与患者及家属沟通非常重要,沟通好,会使你的工作很顺利,沟通确实需要有一定的技巧,但是这与你的业务水平息息相关,加强我们的业务学习,随时了解相关专业的最新发展,会使你的工作如虎添翼。
呵呵,真的是抛砖引玉啊!
收获不少,现在的医疗纠纷不少,我也在不断的思考如何改善我们的工作,改善我们的心情。其实我们做的事情差不多,但是患者的满意度却相差很远。究其原因,其一、我们有没有花时间花精力在和患者沟通,关键是有效沟通。其二,我们有没有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沟通技巧。
我的通常做法是这样的:
1. 入院时,首先召集家里人,通常包括患者本人,告诉患者的初步诊断,以后大致是怎么治疗,术前怎么准备,手术时机如何掌握等,然后告诉患者及家属,在手术前需要和患者家属再沟通一次。
2. 提前一天约患者家属,告诉他们,关心患者的人都可以来,我可以花上半个小时和他们谈话,但是我只说一次,拒绝以后其他冒出来的所谓的“能做主的人”。
3. 先把患者入院后检查情况和患方介绍一遍,翻着化验单和检查单说,然后按照我的术前谈话的模版和家里人介绍一遍。简单的说就是A :要不要开刀(有无手术指征)B :能不能开刀(有无手术禁忌症)C :想不想开刀(家人决定,绝对不能动员患者手术)。
4. 术后谈话,告诉患者术前怎么准备的,术中看到什么,做了什么,最好是我们的手术过程和术前设计是一致的,没有任何的意外。接下来要注意些什么
5. 出院前谈话,以后要做些什么,做好患者的随访工作,这个非常重要。做好随访其实做的提供售后服务,客户的跟踪管理,及时的指出患者恢复的怎么样,还有什么问题,告诉需要加强哪方面的康复。患者是最好的老师。
我的体会,做好这些工作,起码80%的患者会认为主诊医师对他(她)很重视,会获得较高的患者满意度,然后就等着他(她)们给你带来越来越多的患者。这对年轻医师很有用,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品牌效应。但是会比较花精力。
当你的病人越来越多的时候,你会发现做到这些会越来越困难,因为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这个时候就需要团队的力量,需要加强团队建设。
上面的战友讲的很好,我再补充点:
一般我接收的患者刚入院开医嘱前都会大概交待下患者将要行手术的风险,让患者有个心理准备,所谓丑话说在前头,因为主任在门诊较忙,一些问题可能没交待。这点也源于碰到的一件事:一位椎间盘患者术前检查全部完成,准备第二天手术,术前常规交待病情及手术风险,其实也没什么特殊的,诸如手术存在神经伤的可能,术后疼痛可能不缓解等等,患者一听不干了,说你们早这么说就不会住院手术了,要冒这么大风险......, 胡搅蛮缠,闹到医院要求退费,最后主任委屈求全退了费。当然素质这么差的人毕竟少,但碰到了还是头疼,所以,先交待下很重要。如果在入院时不能接受,这时医嘱还没开,直接就可以走人了,之后确实又碰到过这样的,交待了下直接就不住院走了,呵呵。
术前谈话要看准家里能做主的那个,重点交待,曾碰到过患者老公很好说话,但其弟弟则不依不饶,但这个弟弟一直到术后第5天后才出现的,所谓防不胜防啊。上面zgy012450000战友讲的患者女儿要求高,那宁愿不做手术,“现在你女儿在,手术就停,叫其他人来谈话签字”,个人并不赞同,手术顺利还好,万一有什么问题,这个女儿有可能纠缠不休, 费用问题也要重点交待,尤其不能把话说死,只能说一切顺利大概花费多少,如有意外情况,则可能产生额外费用 上面交代的一切问题,都要落实到纸上并签字,否则等于没说
先问一下哪个家属能做主,谁能做主明白事理,就跟谁谈;否则,人多做乱,鸡多不下蛋。对于文化水平不高的,可采取取类比象的方法,让病人通俗易懂。比如:手术就像坐飞机一样,飞行员和乘客谁也不想出事,手术意外的几率和飞机失事的几率差不多,不发生在你身上对于你来说就是千万分之一,发生在你身上就是百分之百。【我们医生不能治愈所有的疾病,也不能保证完美无缺的完成手术,但是我们保证认真负责的对待病人,科学的对待病情,不管出现什么情况,医生和病人将一起面对。】
【手术就像坐飞机一样,飞行员和乘客谁也不想出事,手术意外的几率和飞机失事的几率差不多,不发生在你身上对于你来说就是千万分之一,发生在你身上就是百分之百。】
这些我用过,感觉效果很好。
现在的国内医疗,像是“打仗“, 有句话,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很实用。接手一个病人,是在保证诊疗规范的前提下,施行诊疗,对病人,要确实当人看待,不是仅仅治病。医生要知道病人及其家属想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千万不要想当然把自己的想法、目的强加到病人头上,先搞清楚,再看病。尽量杜绝胡闹的病患。有这样一个故事,说一个人家生了一个严重脑积水的患儿,是在乡卫生院生的,父亲本想放弃(扔掉),突然一个亲戚说,送县医院看看,遂到县医院,不想孩子打针时死亡,闹医院,遂得医院十万赔偿!
各位同仁,现在我们科碰到这样一个事情,我们在做一个老年病号血管造影时,这个病号出现了意外,附壁血栓脱落到了脑子里面,引起脑血管的栓塞,出现一侧肢体的活动不灵。在术前我们已经跟病号家属谈完话了,也讲到会出现栓子脱落的情况,引起并发症等,家属也同意了,也签字了。出了事情,我们也进行了积极的补救,病人住在神经内科3个月了。现在病人家属开始找我们的麻烦了,家属说没有人跟他们谈话,他们也没有签字,天天带着几个人到我们科找谈话的医生(样子很凶,像打人,所以医生不敢露面,只有主任跟他们谈),幸亏我们有存根。我想问一下各位前辈,出了这样的事情怎么办?现在病人家属带着病人天天往我们科跑,搞得我们工作都没法弄!
谢谢各位的经验之谈,对于我们刚上临床的医学生很有意义,纠纷是一个巴掌打不响的,我们需要的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我很喜欢我导师跟患者进行术前谈话时,最后会加一句“医生不是神仙,不是万能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尽一切努力把事情做到位”,很多患者都会表示理解。我觉得患者跟医生应该是处在平等的位置交流,而不是一方命令另一方,有商有量的才能创造和谐医疗环境嘛!
术前谈话是指在即将进行手术或具创伤性诊疗操作之前,医生与患者或患者家属进行的旨在选择治疗方案的讨论和沟通。 在临床实践中,术前谈话是一项规范性和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医患双方都十分重视,一次好的术前谈话,对宣传医学知识,对稳定患者的思想情绪,赢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变迁和时代进步,在医患关系领域,“知情同意”已成为患者的重要权利,且此权利的受尊重程度正以与日俱增的态势发展。一般来说,患者要求的事,医院必须做;患者不同意的事,医院就不能做。正因如此,患者有病,在进行手术和创伤性诊疗操作之前,医生必须与病人或其亲属进行术前谈话,在取得患方的“知情同意”和签字授权以后方能进行。 如前所述,我国医务人员顺应国际医患关系发展的总趋势,采取种种措施,为医患关系朝着有利于患者的方向作了不懈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在术
前谈话实践中,各级医院也将手术前必须与患者谈话作为一项制度予以执行;患者通过术前谈话基本知晓自己的疾病,并在医生指导下履行选择权利;医生对患者的选择给以了较高程度的尊重等等。但是,客观地说,在术前谈话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我国目前尚无相对统一的术前谈话规范要求,手术医生在手术前与患者谈话时,到底谈什么,怎么谈,应受何种制约,要达到什么目的,完全由各医院和手术医生自己掌握。目前各地医院正在使用的“手术拟定书”的内容、格式各不相同,功能和作用也有区别。目前在术前谈话实践中常见的存在问题有:夸大手术风险、过分重视签字形式、动员患者做手术及无视患者心理等等。一般来说,规范术前谈话,要重视以下几点: 一、术前谈话的目的 术前谈话的目的可以概括为告知病情、讨论术况、协助选择、签字授权等四个方面。 1.告知病情:患者入院经医生诊断,拟进行手术治疗前,经治医生把患者所患疾病,病情程度如实告知患者或其家属,若患者对手术的心理压力过大,谈话医生还应运用恰当语言缓解患者心理压力。 2.讨论术况:术前谈话时,医生应将手术目的、手术方式、术中术后的可预见情况、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不良后果等内容与患者或其亲属进行沟通。 3.协助选择:在告知基本情况后,医生还应告诉患者当前面临的几种选择,包括是否手术、选择何种手术方案、选择哪位医生主刀等。如果患者需要,医生还应善意地协助患者进行选择。 4.签字授权:当患者慎重地选择了治疗方案后,应让患者或其亲属在相应的医疗文书上签字。 二、术前谈话的对象 术前谈话的对象一般应以患者本人为主。但是在我国由于家庭关系较为密切,习惯上术前谈话的对象常常是患者的直系亲属,此时应考虑该亲属对出现医疗意外的承担能力。 有时急诊手术患者处于神志不清状态,患者亲属又不在场,此时不具备术前谈话条件,若拖延时间,势必延误手术治疗,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此时即使没有患者一方的承诺,医生也应采取包括手术在内的必要抢救措施。但同时必须向医院领导汇报备案,并详细记录抢救措施和手术过程,以便事后向患者亲属或有关方面交待说明。 三、术前谈话的内容 1.术前谈话时应明确告知临床已确立的诊断, 包括主要诊断和次要诊断。 2.逐一列出对该患者所患主要疾病的治疗方法及医生的建议。如有多种术式可供选择, 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并比较各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由患者自己主张、选择何种治疗方法。在此点告知过程中,由于患者对医学的理解程度不同,多数患者对手术方式及特殊治疗等不十分清楚,医生可以建议患者采取何种方法对疾病的治疗恢复健康更有利。 3.有些手术需二期完成,首次手术能解决的问题以及二期手术的必要性均应向患者或其家属交待清楚。 4.如果该患者的病情只有通过手术方能解决而患者拒绝手术,此时医师有义务建议并动员患者争取手术治疗,向患者说明不手术可能导致的后果,并征求患者是否愿意承担不手术的风险。
LS 有战友说一个巴掌拍不响,个人觉得很在理,不论是术前谈话,还是术后的纠纷,都是需要两个巴掌才能成行!术后纠纷就不说了,现在只说术前的两个巴掌如何拍出和谐之音:
1、谈话时,找准谈话目标是最重要的,特别是急诊手术的时候,能把所有到场的亲属都叫过来谈最好,或者找说话算数的,很多时候不能想当然,认定夫妻最亲,或者母子最亲。我遇到过一个列子,老婆带着老公来看病,急性心梗,急诊介入,手术过程中,DSA 室外吵起来了,之后才知道,是她老公的爸爸和妈妈过来了,媳妇跟她公公和婆婆转述了医生的谈话内容,听说有那么多并发症和死在台上的危险,公婆立马怒了,为什么?因为媳妇在家里说话不算数!还好这个病人很顺利,没出问题,不然估计有得闹的,虽然在法律上占理,但是在这个人情大过法律的时代,苦恼肯定是免不了的!
2、告知病情,治疗的选择,术中术后的并发症等等,说两遍,一遍专业术语,一遍通俗说法。
3、告知病情的严重程度,对有把握的手术,可以根据科室的既往并发症发病率或死亡率,给亲属一个正常的数据,对复杂的手术,把这两个率提高5到10个百分点,并解释率的概念,就是100个人里有几个人会出现,或10个人里有几个人会出现。
4、要注意家属的说话语气和沟通程度,好沟通,说话坦然的,可以放心让他签字;不好沟通,说话闪烁其辞,语焉不详的,一定要打破砂锅问到底,把谈话单上一条一条给他确认是否理解或接受,不要急着让他签字。
5、防录音和录像,现在的手机和其他电子产品太高档,无孔不入。
6、难伺候的家属,又是择期手术的,直接找上级教授来搞定。
说一千道一万,医生应该学好心理学,根据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但内容还是据以上网友的标准,良好的医患沟通对病人的治疗,依从性,纠纷的避免十分重要,沟通的效果要能让患者感觉到你所做一切都是从他的角度出发,为他好的,这样病人才会把你当自己人,这样一切就好办了,当然,良好的效果是首位的。沟通理论上说起来都很容易,但操作起来还是有难度的,就像医术一样,需要不断修炼,不断提高。
医生是一个充满风险的职业,尤其外科医生,需要手术,在应用医学手段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很多时
候也难免失败。在医疗过程中,手术者的风险不断加大;为了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促使改善医患关系,更好让患者接受治疗,完善的术前谈话是一种有效手段。完善的术前谈话在使患者得到健康的同时,也使医生得到了理解与尊重。 在如今的医疗环境下,大多数患者或其家属眼里,一听到手术签字就是在签生死状,我们相当一部分医疗人员认为它是一个护身符;当你拿出事先拟好的手术协议书时,上面大多是写着手术的风险、并发症,小到致残,大到致死,面面俱到,条文式的表述,大多让患方认为是你不负责的证据,医患背道而驰的理解加深了双方的不信认,会增加了治疗过程中的不和谐,良好的术前谈话可使医患关系变得更加和谐。
现实当中,我觉得你首先让患者对你产生信任,大部分患者是想让你科室的主任或者高年资的医师做手术,年轻大夫应在服务态度上提高档次,应该多沟通,了解病人家庭的关系,间接了解其社会背景、工作、学历等等(这是我们写病历的基本要求,既往史,个人史等)。通过交谈,哪些素质高的,通情达理的,依从性好的,你会很顺利,以后麻烦也会少,当然如楼上所述,有些难缠的,记笔记的(我遇见的有个小学教师),甚至有些神经质的,一定要多加小心。一位前辈总结过,几类要注意的人,光膀子赤脚的,见面就下跪的。
除了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也要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我们在谈话时把该病的多种治疗方案同时讲到,因为有些慢性病人久病成医,不要被病人问到了,会很丢人的,还要考虑人的年龄,全身状况,家庭和社会经济状况,也要站到病人的立场,他们也许已经质询了了好几家医院。
一定要好好交代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后效果,手术治疗的效果就是疾病的预后,也是患者最终关心的问题。手术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患者的预后。我们骨科疾病,手术治疗后,只有一部分疗效明显,立竿见影,大多数需要积极配合,功能锻炼。因此,大多数患者及其家属,如果具有急于求成的心理,甚至一时看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埋怨手术白做了或不成功,一定要提前告知。
这个方法用过,但是效果不好!
1、您好,您问的成功率(or 发生率)问题,还真不好说,也为人体是一个很复杂的东西,每个人都不一样的,现在报道的成功率 (or 发生率),都是进行大规模研究得出的结论,但是具体到您的亲属,就只有两个结果:要么100%成功,要么100%失败。所以这个您们作为亲属,心理要有个底,毕竟医学是一门科学,医生如果给您们100%的保证,那就不是科学了,您们说呢?
2、您好,您问的成功率 (or 发生率)问题,我们科去年的数据是75%,也就是说做100台手术,有75台是很成功的,另外25台效果不是很理想,所以我们不能给您们100%的保证成功!
目前医患关系的紧张和对立,对年轻医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在心中会留下阴影;古往今来,医学都是神圣而庄重的事业,从医者承担着救死扶伤,悬壶济世之职责,人们习惯把“白大褂”与“白衣天使”连接在一起,然而,医生是一个充满风险的职业,他们在应用医学手段与疾病的战斗中并不是战无不胜的将军,很多时候也难免失败。随着社会进步,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人们对医疗效果的要求不断提高,在医疗过程中,手术者的风险不断加大;为了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促使改善医患关系,更好让患者接受治疗,完善的术前谈话是一种有效手段。完善的术前谈话在使患者得到健康的同时,也使医生得到了理解与尊重。
在大多数患者或其家属眼里,一听到手术签字就是在签生死状,我们相当一部分医疗人员认为它是一个护身符;当你拿出事先拟好的手术协议书时,上面大多是写着手术的风险、并发症,小到致残,大到致死,面面俱到,条文式的表述,大多让患方认为是医院负责的证据,医患背道而驰的理解加深了双方的不信认,增加了治疗过程中的不和谐,良好的术前谈话可使医患关系变得更加和谐。
一、重视谈话前的准备工作:
为了把手术协议书中的内容让病人或其家属理解、接受,应作好谈话前的充分准备;详细掌握病情的发生、发展、变化、治疗过程及疗效,目前应该进行的治疗,各项检查结果、手术方式、手术进行的日期;病人治疗的预期效果;了解病人的经济情况,医疗费用的大体花费;患方参加谈话的人员的文化程度、心理承受能力、与患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对手术效果的期望值;完整的病历表述、影像分析、化验单,可能的一些医学幻灯, 安静的谈话场所也是必须的。周到的准备,使我们能有的放矢,收发自如,既让病人知道我们准备的那样充分,又是那样关心他们,利于术前谈话的进行。
二、术前谈话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不要急于切入主题。当我们面对患方时,开门见山地讲解手术协议上的文字,往往引起他们的反感,逆反心理油然而生;我们可先来一个过渡性对话,可询问参加人员与病人的关系,间接了解其社会背景、工作、学历等等,不要直接进入主题。
第二,让患方放下戒心。真实、适当地介绍参加手术人员的情况,让他们认为你很诚恳,真心在为他们服务,以心换心,取得他们的信任,没有比让对方了解自己的情况再有效了。消除患方的戒心,增强医患的合作。
第三,让患方主动要求接受你建议的手术。任何一位患者,多少都对手术有恐惧心理,应鼓励他们,那我们应推出一个“诱饵”,那就是手术的必要性,对它多作说明,介绍不同的手术方式的优缺点,推出你建议的手术方案是最佳的,且让患方认为也是最佳的,让他们认识到手术是必须的,虽然病人受到暂时的机体创伤,但是值得的,患方主动要求接受手术是你术前谈话的一个关键。
第四,谈话逻辑性要强。让患方详尽知道手术的风险性、并发症,这是我们谈话所突出的重点,是中心。不要让患方打断你的谈话,保持持续性,减少我们思维被中断而漏掉谈话要点,根据不同的患方人员采用与之相适应的言语,注意他们的民族讳忌、文化程度、接受能力、心理承受力等;要找与患者或与患者最亲近的人、最具有代表性能力的人作为你的主要谈话对象。其后,让患方尽量提出他们的各种疑问,我们要多倾听;详细解答患方的诉说,不只是向你了解病人的情况、风险等,更是因手术带来的痛苦的表述、压力的释放、心理上寻求安慰,多给他们一分钟的表述,换来的可能是更加对我们的信任,患方面部表情的变化,是你谈话到不到位的一个重要表现,由焦虑、期盼到表情凝重,再到表情沉重、淡漠,又不失信心,那应该到“火候”了。
术前谈话看似是一个小问题,但他却蕴涵着深奥的哲理。体现出一个外科医生的医术、医德和责任心,而且对改善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外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一定要不断改进术前谈话的方法,提高自己的谈话技巧和艺术。
看到的一个故事, 感触颇深:
三十年前,我刚从学校毕业来到医院骨科工作,接收了一位老年病人,骨折合并脂肪栓塞,病情危重,我和病人家属在病人身旁守了四天四夜,终因病情重,加之当时医院条件差,我的水平确实也差,最终回天无力,办完后事,他的儿子找到了我,说父亲虽没有救活,但我已尽力,他们全家 对我表示非常感动,愿意与我结为朋友,给我带来了一些家乡特产。我惭愧了许久,心中发誓一定好好专研医学,为朴实的人民群众服务。
二十年前,已经从大医院进修回来的我接收了一位老年病人,骨折合并脂肪栓塞,病情危重,我和病人家属在病人身旁守了四天四夜,终因病情重,加之当时医院条件还不是很好,我的水平也确实不是很高,最终回天无力,办完后事,他的儿子找到了我,说如果我们医院条件再好点,我的水平再高点,他父亲可能不至于死,我惭愧了几天,也专研了一段时间,认为再有这种情况不见的病人会死。
十年前,已经成为骨科主任的我接收了一位老年病人,骨折合并脂肪栓塞,病情危重,我在病人身旁守了四天四夜,家属是几个人轮换着陪护的,病人救活了,我深感欣慰,认为无论是我院条件还是我个人的水平都得到了肯定,我兴奋的等着病人家属的评价,却听到他们在背后这样议论,说我这个主任这样辛苦“还不是为了多挣钱,熬这几天赚了不少,你以为他关心病人呢,病人又不是他亲人。”病人一直到出院,家属始终没有与我多说话。那个时候医院是科室任务核算医院发工资,我算了一下,这个病人的医药总费用能进入我的收入的有八元人民币!!!!!!!而我那几天吃方便面共开销十二元,用人接送孩子上下学开销十四元,(我四天没回家,雇人接送孩子上下学)我感慨万千!!!
一个月前,我又接收了一位老年病人,骨折合并脂肪栓塞,病情危重……[待叙]一个月前,我又接收了一位老年病人,骨折合并脂肪栓塞,病情危重,我在病人身旁守了四天四夜,家属没有一个人看了病人一下,由于我们医院综合实力很强,ICU 人员的水平很高,加之我的经验很多,病人救活了,我仍深感欣慰,认为无论是我院技术力量还是我个人的急救水平都得到了发挥,病人平稳后我拿着欠费单请家属交钱,家属恶狠狠的说:“快看你的病吧,交什么钱,救不活这个人我把你们全弄死!”我汗颜!!!!!!!
十年后,我又接收了一位老年病人,骨折合并脂肪栓塞,病情危重,我不知咋办,
同意各位老师的感受,可见术前谈话是多麽重要,可是大家有没有考虑到,尽管你以为做到你认为的最好,可是当遇到意外时,患者和家属是否愿意与你共同承担风险呢,说的一切,都不如一纸签字,我并不想这样的认为,毕竟善良的人
是多数的,可是现在的医患纠纷如此尖锐,医者如履薄冰,尽管病请告知书、手术同意书、麻醉同意书都一一签字,但一句“我不懂,他让我签字我就签字了”,让你无言,所以还是有一份术前谈话记录,并有患者及家属签字最好。 想问各位老师的,各位老师的医院有没有现成的术前谈话模板,与之共享。
实事求是,不卑不亢,我能做到怎样,不能做到怎样。使病人预期合理。(经济利益驱使,特别在基层医院,往往选择病人不当,过度施术,或者忽视禁忌症,错误施术,大隐患。这种情况下,沟通就变成了忽悠病人,像无良商贩。) 我习惯向病人强调两点:一、有了伤病,没有“好”的治疗方案,只有“最不坏”的治疗方案。
二、手术仅是治疗的开始,不是一下手术台,立马就好了。特别是膝关节手术病人(关节置 换,关节镜),术后必须经过艰苦的锻炼才能有良好的功能恢复。
. 一. 甲状腺肿物
1. 麻醉意外,详见麻醉科术前谈话。
2. 围手术期心、脑血管意外(心跳骤停、心肌梗死、脑血栓、脑出血、偏瘫等)。
3. 术中视具体情况决定切除范围(手术方式)。
4. 肿瘤可能恶性,改行根治手术或姑息切除。
5. 术中可能损伤颈部血管导致严重出血。
6. 术中可能损伤喉上、喉返神经导致声音嘶哑。
7. 术后可能呼吸困难、窒息。
8. 术中可能切除甲状旁腺导致术后低钙、手足搐搦。
9. 术后甲状腺功能低下。
10. 术后出血需二次手术。
11. 术后切口感染、愈合不良。
12. 术后病理证实为恶性,需行二次手术。
13. 术后肿瘤复发、转移。
14. 其它意外可能。
15. (甲亢术后危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