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蘭小學教育調查報告出爐
駐英國臺北代表處文化組
382期 2009-10-29
自西元1967年普勞頓報告書(the Plowden Report)問世以來,一份堪稱最大規模的小學教育調查報告於10月16日出版。劍橋大學的教授羅賓(亞歷山大(Robin Alexander)領導超過3,000名研究人員,進行了長達3年的研究,最後出版了這一份名為「兒童、他們的世界、他們的教育」(Children, Their World, Their Education)的報告書。這份報告書又被稱為「劍橋小學教育評論」(Cambridge Primary Review),和另一份由政府支持及由吉米(羅斯(Sir Jim Rose)領導的報告書相比,這份報告書較為獨立,且由一個慈善基金會(Esmee Fairbairn Foundation)所贊助。
這份報告書,主在檢視英國小學教育如何能最好地符合今日兒童的需求。報告書裡強烈呼籲教育的去政治化,將中央政府對小學的控制減到最低,並把教育專業還給教師,終止「國定的學習理論」(state theory of learning)。另提出以下8項建議:
(一)正式的小學教育入學年齡應延至6歲。
(二)終止11歲的標準評量測驗(SATs, Standard Assessment Tests, SATs),卓越的標準不再只是根據測驗的結果。
(三)廢除目前的學校排名系統(league tables),以一種由教師評量主導的新績效責任系統來取代。
(四)全面檢視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兒童。
(五)全面檢視師資培育,將教師訓練為教育者,而非既定知識的傳遞者。
(六)小學高年級除了導師外,還應引進各科專業教師,並藉由為期兩年的學士後師資證照課程(Postgraduate Certificate in Education, PGCE)來達成。
(七)縮短弱勢兒童與其他兒童的教育成就差距。
(八)全面檢視政府以資金資助小學教育的方式,去除地方當局(local authorities)之間以及不同主要教育階段(key stages)之間的資金差距。
針對即將於近期宣布並於西元2010年實施的新課程,這份報告書也呼籲政府中止新課程的宣布與實施。這份新課程預期將會採取由吉米(羅斯(Sir Jim Rose)所提出的報告書中的建議,包括將課程重組為六個學習領域(areas of learning)以及六個基本的技能(essential skills),旨在嘗試給予教師更大的彈性空間。然而,「劍橋小學教育評論」指出,問題的關鍵不在於課程的負荷龐大與否,而在於教師是否有足夠的能力來因應學校的需求。因此,呼籲小學應有更多的教師,以及更多的專科教師。
此外,這份報告書也駁斥了一些迷思,例如:小學教師從未忽略閱讀、寫作及算術(Reading, Writing and Arithmetic, 3Rs),反而過於強調基本技能,而使得課程變得狹隘。現今把兒童生活視為處於危機之中,也是過於誇大的。同樣的,小學也沒有處於危機之中,其反而是「現今這個變遷且不確定的世界中,唯一一個穩定、具有正向價值的定點。」
這份報告書提出後,全國教師聯盟(National Union of Teachers, NUT)的領導者約翰(班斯(John Bangs)指出:「教師們會為這份評論中的許多結論喝采,包括改變正式小學教育的起始年齡。」就如同這份報告書所指出的,「兒童、學校暨家庭部」(the Department for Children, Schools and Families)部長艾德(包爾斯(Ed Balls),都批評亞歷山大之前所提出的階段性報告書只是「重複、片面或過時研究的彙整」。亞歷山大教授其實相當清楚政治人物將會如何回應這份報告書,他們會批評它、嘲笑它或者完全不加以考慮。但他說道:這份報告書「不是為了一時的教育規劃者以及政策的制訂者所寫,而是為了所有日日認真投入於教育的所有人,還有為了正處於這個重要教育階段的所有生命所寫。」
英格蘭小學教育調查報告出爐
駐英國臺北代表處文化組
382期 2009-10-29
自西元1967年普勞頓報告書(the Plowden Report)問世以來,一份堪稱最大規模的小學教育調查報告於10月16日出版。劍橋大學的教授羅賓(亞歷山大(Robin Alexander)領導超過3,000名研究人員,進行了長達3年的研究,最後出版了這一份名為「兒童、他們的世界、他們的教育」(Children, Their World, Their Education)的報告書。這份報告書又被稱為「劍橋小學教育評論」(Cambridge Primary Review),和另一份由政府支持及由吉米(羅斯(Sir Jim Rose)領導的報告書相比,這份報告書較為獨立,且由一個慈善基金會(Esmee Fairbairn Foundation)所贊助。
這份報告書,主在檢視英國小學教育如何能最好地符合今日兒童的需求。報告書裡強烈呼籲教育的去政治化,將中央政府對小學的控制減到最低,並把教育專業還給教師,終止「國定的學習理論」(state theory of learning)。另提出以下8項建議:
(一)正式的小學教育入學年齡應延至6歲。
(二)終止11歲的標準評量測驗(SATs, Standard Assessment Tests, SATs),卓越的標準不再只是根據測驗的結果。
(三)廢除目前的學校排名系統(league tables),以一種由教師評量主導的新績效責任系統來取代。
(四)全面檢視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兒童。
(五)全面檢視師資培育,將教師訓練為教育者,而非既定知識的傳遞者。
(六)小學高年級除了導師外,還應引進各科專業教師,並藉由為期兩年的學士後師資證照課程(Postgraduate Certificate in Education, PGCE)來達成。
(七)縮短弱勢兒童與其他兒童的教育成就差距。
(八)全面檢視政府以資金資助小學教育的方式,去除地方當局(local authorities)之間以及不同主要教育階段(key stages)之間的資金差距。
針對即將於近期宣布並於西元2010年實施的新課程,這份報告書也呼籲政府中止新課程的宣布與實施。這份新課程預期將會採取由吉米(羅斯(Sir Jim Rose)所提出的報告書中的建議,包括將課程重組為六個學習領域(areas of learning)以及六個基本的技能(essential skills),旨在嘗試給予教師更大的彈性空間。然而,「劍橋小學教育評論」指出,問題的關鍵不在於課程的負荷龐大與否,而在於教師是否有足夠的能力來因應學校的需求。因此,呼籲小學應有更多的教師,以及更多的專科教師。
此外,這份報告書也駁斥了一些迷思,例如:小學教師從未忽略閱讀、寫作及算術(Reading, Writing and Arithmetic, 3Rs),反而過於強調基本技能,而使得課程變得狹隘。現今把兒童生活視為處於危機之中,也是過於誇大的。同樣的,小學也沒有處於危機之中,其反而是「現今這個變遷且不確定的世界中,唯一一個穩定、具有正向價值的定點。」
這份報告書提出後,全國教師聯盟(National Union of Teachers, NUT)的領導者約翰(班斯(John Bangs)指出:「教師們會為這份評論中的許多結論喝采,包括改變正式小學教育的起始年齡。」就如同這份報告書所指出的,「兒童、學校暨家庭部」(the Department for Children, Schools and Families)部長艾德(包爾斯(Ed Balls),都批評亞歷山大之前所提出的階段性報告書只是「重複、片面或過時研究的彙整」。亞歷山大教授其實相當清楚政治人物將會如何回應這份報告書,他們會批評它、嘲笑它或者完全不加以考慮。但他說道:這份報告書「不是為了一時的教育規劃者以及政策的制訂者所寫,而是為了所有日日認真投入於教育的所有人,還有為了正處於這個重要教育階段的所有生命所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