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读后感

《了凡四训》是明代袁黄(字坤仪,号了凡)所撰写的一部教育子女的家训,分为“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四部分内容,集中概括总结了我国封建时代的道德伦理思想的精华,由于清代及民国初年的高僧贤德们的推崇、印行,在民间广泛流传,对我国民众的人生和道德实践发生了重要影响。

  “立命之学”中提到了改造命运的原理有两个方面,即,竭力行善和努力断恶。而“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正是印证了这样的思想。了凡先生由最初的宿命论转变为相信自己可以改变命运,即在生活中不断的行善,而不作恶事,他的这种转变也正是信仰的转变,从信仰宿命论而改为信仰福善祸淫、命由我造的人生观。正如其所说“余初号学海,是曰改号了凡,盖悟立命之说。而不欲落凡夫窠臼也。”

  “改过之法”顾名思义,就是不仅要积极为善,而且还要知非改过。正如孟子所说“人恒过,然后能改。”袁黄先生将改过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从事上改、从理上改和从心上改,并且论述了各自的利弊得失。第一种层次仅仅是从表面上改变,即把毛病找出来一样样地改。第二种层次就是从理解道理的角度出发,道理明白了,过错自然就会消除,正如此所说“其馀种种过恶,皆当据理思之。此理既明,过将自止。”第三是从心上改,即“过有千端,惟心所造,但当一心为善,正念现前,邪念自然污染不上。”意思是说因为人们有不正当的思想所以这些思想才会发展成千万种过错,一个人如果能净化自己的思想使之充满心间,那么其他不正当的思想就不会玷污自己的心灵,自然就不会犯错误。这是袁黄先生论述改过的最高境界。

  “积善之方”,即积善成德的方法,要改造命运不仅要改过,而且还要积善。要积善就必须先明白事理,因为“为善而不穷理,则自谓行持。岂知造孽,枉费苦心,无益也。”在区分善与恶方面我们可以借鉴中峰禅师的话:“有益於人,是善;有益於己,是恶。有益於人,则殴人,詈人皆善也;有益於己,则敬人,礼人皆恶也。是故人之行善,利人者公,公则为真;利己者私,私则为假。又根心者真,袭迹者假;又无为而为者真,有为而为者假。”此外,在积善方面我们可以按照了凡先生划分的标准,即与人为善;爱敬存心;成人之美;劝人为善;救人危急;兴建水利;舍财作福;护持正法;敬重尊长;爱惜物命。如果能做到这几点,那么我们就可以具备这世间各种品德。

  “谦德之效”讲的是只有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本篇首先从理论上论述了“谦虚获益”的普遍性,这个道理类似于我们平时所提倡的“满招损,谦受益。”任何事物都有其发展的过程,也都有其发展的极点,当到达极点后,就会逐步下降,就像“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的道理一样。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也只有谦虚,戒骄戒躁,我们才能更好的领悟这个世界,参透世间的各种道理。

  无论改过、积善还是谦德都应基于立命,即对生命生活本身的存在与构成的理解。“积善”是建立在“改过”的基础之上, “改过”是建立在明白因果的基础之上,即“福善祸淫、命由自造”的人生价值信念。《大学》上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立命”亦即“知命”是本,“知命”之后必要力行改过、积善与谦德方可转化命运。

  如果借用他人的语言对全文进行归纳那就是“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

《了凡四训》是明代袁黄(字坤仪,号了凡)所撰写的一部教育子女的家训,分为“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四部分内容,集中概括总结了我国封建时代的道德伦理思想的精华,由于清代及民国初年的高僧贤德们的推崇、印行,在民间广泛流传,对我国民众的人生和道德实践发生了重要影响。

  “立命之学”中提到了改造命运的原理有两个方面,即,竭力行善和努力断恶。而“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正是印证了这样的思想。了凡先生由最初的宿命论转变为相信自己可以改变命运,即在生活中不断的行善,而不作恶事,他的这种转变也正是信仰的转变,从信仰宿命论而改为信仰福善祸淫、命由我造的人生观。正如其所说“余初号学海,是曰改号了凡,盖悟立命之说。而不欲落凡夫窠臼也。”

  “改过之法”顾名思义,就是不仅要积极为善,而且还要知非改过。正如孟子所说“人恒过,然后能改。”袁黄先生将改过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从事上改、从理上改和从心上改,并且论述了各自的利弊得失。第一种层次仅仅是从表面上改变,即把毛病找出来一样样地改。第二种层次就是从理解道理的角度出发,道理明白了,过错自然就会消除,正如此所说“其馀种种过恶,皆当据理思之。此理既明,过将自止。”第三是从心上改,即“过有千端,惟心所造,但当一心为善,正念现前,邪念自然污染不上。”意思是说因为人们有不正当的思想所以这些思想才会发展成千万种过错,一个人如果能净化自己的思想使之充满心间,那么其他不正当的思想就不会玷污自己的心灵,自然就不会犯错误。这是袁黄先生论述改过的最高境界。

  “积善之方”,即积善成德的方法,要改造命运不仅要改过,而且还要积善。要积善就必须先明白事理,因为“为善而不穷理,则自谓行持。岂知造孽,枉费苦心,无益也。”在区分善与恶方面我们可以借鉴中峰禅师的话:“有益於人,是善;有益於己,是恶。有益於人,则殴人,詈人皆善也;有益於己,则敬人,礼人皆恶也。是故人之行善,利人者公,公则为真;利己者私,私则为假。又根心者真,袭迹者假;又无为而为者真,有为而为者假。”此外,在积善方面我们可以按照了凡先生划分的标准,即与人为善;爱敬存心;成人之美;劝人为善;救人危急;兴建水利;舍财作福;护持正法;敬重尊长;爱惜物命。如果能做到这几点,那么我们就可以具备这世间各种品德。

  “谦德之效”讲的是只有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本篇首先从理论上论述了“谦虚获益”的普遍性,这个道理类似于我们平时所提倡的“满招损,谦受益。”任何事物都有其发展的过程,也都有其发展的极点,当到达极点后,就会逐步下降,就像“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的道理一样。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也只有谦虚,戒骄戒躁,我们才能更好的领悟这个世界,参透世间的各种道理。

  无论改过、积善还是谦德都应基于立命,即对生命生活本身的存在与构成的理解。“积善”是建立在“改过”的基础之上, “改过”是建立在明白因果的基础之上,即“福善祸淫、命由自造”的人生价值信念。《大学》上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立命”亦即“知命”是本,“知命”之后必要力行改过、积善与谦德方可转化命运。

  如果借用他人的语言对全文进行归纳那就是“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


相关内容

  • 查理九世读后感大全
  • 读<查理九世>黑贝街的亡灵有感350字 <黑贝街的亡灵>读后感350字 <黑贝街的亡灵>读后感400字 <黑贝街的亡灵>读后感300字 <黑贝街的亡灵>读后感300字 <黑贝街的亡灵>读后感400字 <恐怖的女巫面具> ...

  • 名著读后感:红楼梦的读后感三
  • 标题 名著读后感:红楼梦的读后感三 红楼中,贾府里地位最高的人物不是贾母,而是这位着墨不多的大小姐--贾元春.文中曰 此女才德兼备,因而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因为她,贾府成为皇亲国戚,真正是"白玉为堂金做马",贾元春才选凤藻宫之时,也就是贾府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鼎盛时期. ...

  • 小学读后感怎么写
  • 篇一:小学读后感怎么写 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或几句 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 读后感的格式(简单的说): 第一段 把书中主要内容,加以概括,作者写了什么,想表达什么. 第二段 选择一个比较重要的点,也可以是自己认为重要的地方,用自己的话加以表达,我觉得哪哪哪比较 ...

  • 浅谈"读后感"的写作指导
  • 浅谈"读后感"的写作指导 杨秀芬 (卓尼县柳林镇中心小学 甘肃 卓尼 747600) 关键词:读后感:写作要求:写作方法: 读后感是读了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一段材料,看了一部电影或电视剧后,在领会原作精神实质的基础上,联系实际,有感而发,写心得体会的一种文体.它属于议论文的范畴,但 ...

  • 读后感的开头和结尾该怎么写
  • 读后感的开头和结尾该怎么写 读后感,顾名思义,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或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所谓"感",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 ...

  • 小学生读后感的写法详解
  • 小学生读后感的写法 小学生写好"读后感"要做到四点: 一.读懂原文抓中心:我们在读中可分三步去指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的思路,只有引导学生通过认真地"读",才有写"感"的条件. 二.选择重点作感点:一本好书和一篇好文章可"感 ...

  • 丛飞读后感
  • [丛飞读后感]丛飞读后感丛飞读后感 1.去年在电视上认识到200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其中便有这篇文的主要内容: 丛飞是位著名的歌手,丛飞读后感.如果按他每场商业演出纯挣上万元,他早已过上了富有的生活.但他却在10余年来对178个来自十多个少数民族的贫困生进行捐助.丛飞的做法使妻子接受不了,因而和他 ...

  • 铁骑公子的读后感与描写文章集
  • 共 29 篇文章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条 <蜡笔小黑>读后感 <蜡笔小黑>是日本作家中屋美和的代表作之一,书里讲了一盒蜡笔的故事.只有黑蜡笔无所事事,而且蜡笔伙伴们也觉得蜡笔小黑没用,不让小黑一起来画画.铅笔哥哥过来安慰他:"打起精神来,小黑!"突然,蜡笔们 ...

  • 野草读后感600
  • [野草读后感600]野草读后感600深夜,一间旧屋,一盏小油灯,几缕轻烟,一个微曲的背影,野草读后感600. 屋里不时会发出一点动静,那是飞虫撞击窗户玻璃的声音.有时还有飞蛾扑向油灯惨烈身亡的声响.但更多的仍是安静.屋子里的人在写东西,他已经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了.或许是他已经快完稿了吧.不经意, ...

  • 西游记读后感范文100篇
  •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四大名著中最受中学生青睐的一部作品,它是我国古典名著中充满神话色彩与浪漫主义的一部经典之作.而书写<西游记>读后感历来是中小学生必须完成的课后作业之一,为此,本站精编100余篇西游记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字数从50字至3000归类,应有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