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整个教育工作中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工程,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新课课程改革,实施高效教学的关键。结合我校教师队伍的实际,为促进骨干教师的迅速成长,构建一支适合和平教育改革和发展要求的教师队伍,特制定此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为抓手,把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做为治学兴校之本,改革发展之源,放在教育全部工作的首要战略位置上。树立“以教师为本”理念,注重启迪教师自我发展意识,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增强教师自我发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全面提升教师队伍建设水准,加速教师专业化进程。

二、任务目标

加强对全体教师的师德教育与塑造,促进广大教师的师德水平全面提升;高质量完成第四周期教师继续教育任务,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建立更为完善的教师管理,教育培训,评聘任用新的工作模式和运行机制;培养一批以中青年为主的能发挥统领、支撑作用的市级教学能手、教学新秀;促进全校教师在师德风范、教育理念、知识结构、教学水平、教科研能力、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及创新精神和能力等方面有新的跨越;造就一支整体结构优化,符合时代要求,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具体目标:

1、提高师德水平

以“爱与责任”“敬业、爱岗、奉献”,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为核心,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以“师德风范校”创建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教师职业道德培训,使全校教师在思想素质、道德修养、为人师表、服务水平等方面有明显提高。培养一批师德标兵,把全校师德水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2、提升学历层次

在岗教师全部达到规定学历,在岗教师大专学历层次的比例达到100%,其中获得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达到20%左右。

3、培养骨干人才

加大对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构建以市级骨干为塔顶,骨干教师为塔体,教师整体素质优化为根基的塔式结构。

4、优化能力结构

使教师在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娴熟地驾驭课堂教学,熟悉并掌握教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上,今后着重从提高教师的实施高效教学能力,新课程理念水平,信息技术能力,教科研能力等方面优化教师的能力结构。

5、提高教科研能力

增强教师教科研意识,普遍提高教师运用先进教育理论,进行教学反思,探索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推出一些教学能手,教坛新秀。培养具有先进教育思想,掌握一定科研方法,具有较高水平的校级青年教科研骨干。

6、提高信息技术能力

做到在岗教师全部具有充分利用网络环境,加工处理,综合运用信息的能力;全面参与网上教研、开发学科信息资源的能力;对新型教学模式及其资源进行评价的能力;进行整合实验研究,创建教育信息化学校。

三、具体措施

1、加强领导,完善机制

要进一步明确学校各部门的具体任务,形成校长领导下的各部门分工负责,目标一致的工作格局。完善考评机制,强化督导评估。要把教师队伍建设、继续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中。使教师队伍建设的任务、目标、措施落到实处。

2、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围绕贯彻执行《公民道德纲要》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深入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弘扬崇高的师德风范,谱写职业道德的主旋律,营造良好的群体氛围。建立、健全教师职业道德的有效评估机制,管理运行机制和学生、家长及社会监督机制,实行层级管理,全程监控。加大奖惩力度,将师德表现做为教师岗位评聘、评优、晋升的重要内容,对师德行为考评不合格或严重违反师德规范者,实行“一票否决”。

3、为骨干教师搭设展示舞台

充分利用区域内外的优质资源,实行“指导教师制”,为骨干教师成长创设条件。充分开发和利用教师教育资源,调动学校和骨干教师自身积极性,加强对骨干教师培养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制定一年一考核,三年一评定的培养考核制度。建立骨干

教师管理信息网,引进竞争机制,实行优秀者晋升,不达标者下调的动态管理。

4、严格教师管理

严格掌握教师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的标准,在晋升教师职务的评聘工作中,按照教师的工作业绩综合评聘。制定奖励措施,加大对学习提高有成果教师的奖励和资助力度。

5、搞好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认真贯彻执行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和市教育局制定的有关规定,面向全体教师,继续开展以提高实施新课改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以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为根本目的的继续教育。把树立现代教育新理念做为培训的首要内容,把师德教育培训做为培训的重点,把骨干教师培训放在突出位置,把高效教学的培训做为重要内容。

6、发挥教育科研的先导作用

加强对教师高效教学、新课改理论的学习培训,增强教师科研意识,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科研活动,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教师自觉地以高效教学、新课改理论为指导,在不断地去设计、实施、评价、总结、完善自己的教育行为,不断创新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每年度举办“高效教学研讨”、“骨干教师论坛”等活动,创造条件,加大展示力度,宣传涌现出的科研新秀及教改新星,鼓励更多的教师成名、成家。

7、增加经费投入,做到专款专用

制定奖励措施,加大对有成果教师的奖励和资助力度,保证骨干教师培养经费逐年增加,加强骨干教师参加学历进修、学术研究、教学交流的支持力度。加强经费管理,保证专款专用,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8、搭建教师成长的平台

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实现培训、教研、科研网络化、信息化,提供教师自我学习提高的平台,使之成为广大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和终身学习的重要阵地,为我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再上新水平提供保障。

结合我县校本安排意见和我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实际,我校校本研修的特色为:立足校本,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以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主要目标,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以聚焦高效教学、推进高效教学的实施为主线,积极推进校本研修活动,促教师专业发展。

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整个教育工作中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工程,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新课课程改革,实施高效教学的关键。结合我校教师队伍的实际,为促进骨干教师的迅速成长,构建一支适合和平教育改革和发展要求的教师队伍,特制定此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为抓手,把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做为治学兴校之本,改革发展之源,放在教育全部工作的首要战略位置上。树立“以教师为本”理念,注重启迪教师自我发展意识,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增强教师自我发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全面提升教师队伍建设水准,加速教师专业化进程。

二、任务目标

加强对全体教师的师德教育与塑造,促进广大教师的师德水平全面提升;高质量完成第四周期教师继续教育任务,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建立更为完善的教师管理,教育培训,评聘任用新的工作模式和运行机制;培养一批以中青年为主的能发挥统领、支撑作用的市级教学能手、教学新秀;促进全校教师在师德风范、教育理念、知识结构、教学水平、教科研能力、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及创新精神和能力等方面有新的跨越;造就一支整体结构优化,符合时代要求,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具体目标:

1、提高师德水平

以“爱与责任”“敬业、爱岗、奉献”,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为核心,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以“师德风范校”创建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教师职业道德培训,使全校教师在思想素质、道德修养、为人师表、服务水平等方面有明显提高。培养一批师德标兵,把全校师德水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2、提升学历层次

在岗教师全部达到规定学历,在岗教师大专学历层次的比例达到100%,其中获得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达到20%左右。

3、培养骨干人才

加大对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构建以市级骨干为塔顶,骨干教师为塔体,教师整体素质优化为根基的塔式结构。

4、优化能力结构

使教师在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娴熟地驾驭课堂教学,熟悉并掌握教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上,今后着重从提高教师的实施高效教学能力,新课程理念水平,信息技术能力,教科研能力等方面优化教师的能力结构。

5、提高教科研能力

增强教师教科研意识,普遍提高教师运用先进教育理论,进行教学反思,探索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推出一些教学能手,教坛新秀。培养具有先进教育思想,掌握一定科研方法,具有较高水平的校级青年教科研骨干。

6、提高信息技术能力

做到在岗教师全部具有充分利用网络环境,加工处理,综合运用信息的能力;全面参与网上教研、开发学科信息资源的能力;对新型教学模式及其资源进行评价的能力;进行整合实验研究,创建教育信息化学校。

三、具体措施

1、加强领导,完善机制

要进一步明确学校各部门的具体任务,形成校长领导下的各部门分工负责,目标一致的工作格局。完善考评机制,强化督导评估。要把教师队伍建设、继续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中。使教师队伍建设的任务、目标、措施落到实处。

2、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围绕贯彻执行《公民道德纲要》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深入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弘扬崇高的师德风范,谱写职业道德的主旋律,营造良好的群体氛围。建立、健全教师职业道德的有效评估机制,管理运行机制和学生、家长及社会监督机制,实行层级管理,全程监控。加大奖惩力度,将师德表现做为教师岗位评聘、评优、晋升的重要内容,对师德行为考评不合格或严重违反师德规范者,实行“一票否决”。

3、为骨干教师搭设展示舞台

充分利用区域内外的优质资源,实行“指导教师制”,为骨干教师成长创设条件。充分开发和利用教师教育资源,调动学校和骨干教师自身积极性,加强对骨干教师培养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制定一年一考核,三年一评定的培养考核制度。建立骨干

教师管理信息网,引进竞争机制,实行优秀者晋升,不达标者下调的动态管理。

4、严格教师管理

严格掌握教师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的标准,在晋升教师职务的评聘工作中,按照教师的工作业绩综合评聘。制定奖励措施,加大对学习提高有成果教师的奖励和资助力度。

5、搞好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认真贯彻执行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和市教育局制定的有关规定,面向全体教师,继续开展以提高实施新课改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以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为根本目的的继续教育。把树立现代教育新理念做为培训的首要内容,把师德教育培训做为培训的重点,把骨干教师培训放在突出位置,把高效教学的培训做为重要内容。

6、发挥教育科研的先导作用

加强对教师高效教学、新课改理论的学习培训,增强教师科研意识,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科研活动,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教师自觉地以高效教学、新课改理论为指导,在不断地去设计、实施、评价、总结、完善自己的教育行为,不断创新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每年度举办“高效教学研讨”、“骨干教师论坛”等活动,创造条件,加大展示力度,宣传涌现出的科研新秀及教改新星,鼓励更多的教师成名、成家。

7、增加经费投入,做到专款专用

制定奖励措施,加大对有成果教师的奖励和资助力度,保证骨干教师培养经费逐年增加,加强骨干教师参加学历进修、学术研究、教学交流的支持力度。加强经费管理,保证专款专用,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8、搭建教师成长的平台

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实现培训、教研、科研网络化、信息化,提供教师自我学习提高的平台,使之成为广大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和终身学习的重要阵地,为我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再上新水平提供保障。

结合我县校本安排意见和我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实际,我校校本研修的特色为:立足校本,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以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主要目标,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以聚焦高效教学、推进高效教学的实施为主线,积极推进校本研修活动,促教师专业发展。


相关内容

  • 课程建设的内涵.目标及相互关联
  • 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的一项综合性整体建设,深入开展课程建设的研究和实践,对提高课程建设的质量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本文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工作研究与实践,重点阐述课程建设的内涵.目标,以及课程建设各项内容的相互关联等. 一.课程建设的内涵 探索和明确课程建设的内涵,是课程建设的基础.结合教 ...

  • 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研究
  • 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研究 摘要: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教育实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关键,目前,高职院校在优化教师队伍的过程中存在若干问题,本文在对相关问题归因归类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队伍 一.背景 ...

  • 调研材料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全面加强司法行政队伍建设
  • 调研材料 内强素质 外树形象 全面加强司法行政队伍建设 司法行政队伍是政法队伍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 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党的十七大为我们描绘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蓝图,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队伍建设既是司法行政 ...

  • 关于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 关于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作者:朱敏 来源:<职业·中旬>2013年第04期 摘 要:本文从职业院校发展重要性出发,分析了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提出几项具体措施以提高我国职业院校师资队伍的总体水平,建设一支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专业结构合理,整 ...

  • 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
  • 张庄镇西街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三年计划 (2012年-2014年) "教育要发展,师资须先行".教育事业的发展,最大的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而是教师."要发展孩子,必须先发展教师".为了持之以恒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特制定我园教师队伍建设 ...

  • 人事处工作总结
  • 人事处工作总结 ***年度以来,人事处的领导班子和全体同志,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在学校党委和校长的领导下,立足于学校"争先进位快发展"的改革与发展的大局,进一步推动人事制度改 ...

  • 浅析高校师资队伍建设
  • 摘要:师资是决定高校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一支德才兼备.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对高校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一个关键措施和根本保证. 关键词:高校 师资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高校的实力和水平要靠人才来支撑与体现,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标志着一所大学的办学水平.师资队伍质量的高低,是高 ...

  • 中职学校师资队伍现状及建设对策分析
  • 中职学校师资队伍现状及建设对策分析 吴德兵 一. 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 教师数量总体不足 目前, 中职学校的教师数量增加远不及规模增长的速度.以武汉为例, 按照教育部有关合格生师比的要求, 中职学校平均缺口比例为22%.众所周知, 中职教育倡导 "以能力为本位" ...

  • 当前企业政工队伍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 <当前企业政工队伍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彭淑娟 [摘要]:政工队伍是当今社会非常重要的一个群体,他们的素质高低,纪律严格与否直接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因此对企业政工队伍的建设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目前我国虽然在政工队伍的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当今的企业政工队伍仍然存在着 ...

  • 1.师资队伍建设总体方案
  • 师资队伍建设总体方案 一.培养目标 (一).总体目标 以"河南省职业教育品牌示范学校"建设为契机,通过培养与培训,到2014年底,建成一支与学校专业发展.教学规模相适应,专业技能强.教学水平高.素质优良,职称.学历.专业技术资格.年龄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二).具体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