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学习的本质

抓住学习的本质 构建高效的课堂

兴山县古夫中学 赵儒尧

高效课堂是相对课堂的低效或无效而言的,课堂教学的效度是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一个教师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而课堂是师生共同建构的,这种建构是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学习共同作用于教学内容而实现的,教师的教学是否高效是由学生的收获多少来考量的,因此,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指导者、策划者、实践者和参与者,教师讲得再精彩,学生收获甚微,教师的讲授就是低效或无效的。我们学校在开展创建“高效课堂”的实践活动中,通过反思教学过程,广大一线教师深刻感到,我们的教学不同程度的存在课堂教学效果低,课内训练大量外压,挤占学生课外时间,生擂硬逼等现象。通过看课、听秦校长的报告视频,我们的思路豁然开朗,我们认为抓住学生学习的本质特征,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所在。

一、高效课堂的价值探讨:

高效课堂强调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当堂训练,做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教学中真抓实干,接硬帐,不图形式,不走过场。以真实的学习过程,真实的信息反馈,真实的指导过程,铸就真实的课堂,高效的课堂。高效课堂很好地把新课程的价值观、知识观、学生观、学习观和评价观有机地统一到了课堂教学中。

新课程的价值观概括起来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它强调新课程的根本价值在于以学生为中心,以发展为本,把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放在教育的第一位。高效课堂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真实高效,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去亲身经历、亲自实践、亲自体验。

1. 高效课堂的知识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纲要》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掌握书本知识的过程,即经过学生亲自实践、亲自经历、亲自体验领悟而获得的知识更有意义、更有价值,体验性知识是内化了的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是终身难以忘怀的;新课程强调将知识与技能融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中,同时生成并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从“学中做”到“做中学”最终应用,形成能力。而所有这些理念,都在高效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融为一体:它强调课堂学生的学习过程高效,强调经过亲身经历、亲身体验、亲自实践,强调在实践中生成的积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 高效课堂的学生观:

高效课堂的学生观真正与新课程的要求一致,新课程要求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学生,就是要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等相关要素互相渗透、有机融合、协调促进、综合发展的学生;新课程要求培养个性充分发展的学生,就是要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各功能要素构成的与众不同的个性独特的学生,高效课堂主张学生自主学习,尊重学生独特的学习心得、独特的体验、独特的实践所得,这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尊重,在自主

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指导针对性更强,这种指导是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是对学生独特见解的尊重,更是对学生独特个性的最大最充分的尊重;新课程要求培养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学生,高效课堂主张自主学习、自主发展,长期坚持训练必然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而自主学习的习惯正是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所在。

3. 高效课堂的学习观:

“学习是指学习者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施良方:《学习论——学习心理学的理论与原理》),学习者的“经验”是学生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生活世界中,通过多元互动获得的。要使学生产生“比较持久的变化”,就要让学生的书本学习回归生活世界,在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中、在领悟成功与失败中学会学习,不断成长;新课程倡导学生在与教师、与同学、与教学内容的多元互动中进行“学中做”,还倡导在实践活动、问题情境的探讨互动、合作中进行“做中学”,更强调在多元互动中调控自我、改变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体验性学习、建构性学习等,高效课堂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完成作业,当堂训练,把新课程理念落实在教学过程中,落实在每节课中。

4. 高效课堂的评价观:

新课程评价理念认为,考试只是一种必要的评价方式,绝不是唯一的方式;新课程倡导评价重心由注重结果转向注重过程;评价过程由局部评价转向周期全程介入的整体评价;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由单一转向多元。

高效课堂强调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即当堂训练评价“堂堂清”,是真正的过程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对学习过程的及时评价,也是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强调信息反馈的真实性。

高效课堂强调学生学习的阶段评价,即“周周清”、“月月清”,阶段评价促使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不断深入发展,是教学周期介入的全程评价。

高效课堂的评价从学习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改进学习方式,保证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顺利进行,评价的主体从单纯教师转向依据学生的进步衡量,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实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高效课堂的评价方式由单纯考试转向学习过程的全程评价、及时评价,评价方式实现了多元化;

高效课堂对教师的评价从评价教师的教转向关注学生的学,高效课堂突出课堂的主体-学生的表现,教师的指导是否高效也是通过学生的学习过程来体现的。

二、高效课堂的构成要素探讨:

高效课堂的构成要素应该包括下列要素:情境引入、课内自学、自学检测、问题呈现、导学精讲、成长轨迹、当堂训练、拓展训练等。

1. 情境引入:教学情境是师生共创生命体验、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高效课堂首先应借助各种教学媒体,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形成情境交融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高效学习。

2. 课内自学:学生自学是高效课堂必备的教学环节,学生通过自学,凭借已有知识建构解决自己能掌握的知识,实现学生对书本的同化互动。

3. 自学检测:学生通过自学,在自学检测的环节,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等使得学生的知识结构得到补充、重组、重建,形成激疑、思考、理解、释疑的过程,构成教学内容对学生的顺化互动。

4. 问题呈现:学生经过自学、检测,对教学内容有了初步的掌握,同时发

现一些不会的知识或容易混淆的问题,这就促成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教师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多元互动,在互动中,教师逐渐发现带有共性的问题,为教师导学精讲做好准备。

5. 导学精讲:教师导学精讲内容一方面是根据备课时的预设,另一方面是根据学生的即时性问题,以学定教,教师的指导要讲在学生的盲点上,导在学生的疑点上,提升在学生的难点上,这样的谐动才是高效的。

6. 成长轨迹:学生的成长轨迹是高效课堂的又一必备要素,在课堂上能够看到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从低级向高级逐渐变化攀升,由个动a向谐动a进步,再由个动b向谐动b循环递升。

7. 当堂训练:是课堂教学效果的检验与提升,在当堂训练中,巩固落实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技能,初步形成能力,完成课堂教学效果评价,实现“堂堂清”。

8. 拓展训练:拓展训练是培养兴趣、提升能力的必要补充。

三、创建高效课堂的主要措施:

1. 抓集体备课,提高教学设计的高效性。

以备课组为单位,抓实集体备课,制定高效课堂的集体备课操作办法,制定学生预习新课常规要求,研究高效课堂的教学实施模式,组织集体备课,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一个单元的教学设计开始前,备课组全体教师在一起讨论该单元的教学思路、设计理念、三维目标、重难点以及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式和关键等,然后由一个教师执笔撰写电子教案初稿,教案写完之后,再一起审议教案,结合自己任教班级的实际及自己的教学风格对教案进行修改,然后进入教学环节。教学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学生预习的成果,学生自己会做的不讲,自己能弄懂的少讲,学生会讲的留给学生去讲,设计预习检测程序,依学定教。

2. 抓学生预习,提高学生学习准备的高效性。

以备课组为单位抓实学生预习环节,制定学生预习新课的常规要求,根据学生实际及学科实际,指导学生形成预习新课的一般程序,针对具体预习内容,指导学生把握预习要点,对预习什么,怎样预习,预习到什么程度才达到目的等进行具体指导,逐步形成习惯。指导学生体验哪些自己能看懂,那些自己能理解,那些自己能学会做;同时指导学生发现预习中看不懂的问题,无法理解的难点以及预习中的想法和见解,带着问题听讲,体验突破问题的成功喜悦。结合学科特点及教学内容,各组在实践中形成一般性操作常规。

3. 抓课堂教学的转变,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以教研组为单位,强化教研,在研究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带着问题学习高效课堂的理论,研究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评价高效课堂

的教学,实施高效课堂的实践活动。

在实践活动中实现几个转变:课堂教学结构转变,复习引入转变为预习检测、目标呈现,依据学生预习情况决定讲解内容、讲解程度,把课堂时间真正还给学生,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去经历、去讨论交流去、去训练。课堂价值取向转变,把课时转变为学生的学时,学生自己会做的不讲,让学生自己去做;学生自己能理解的让他们自己去理解;教师要着力去解决那些学生看似理解、看似会做,实际未真正理解的知识盲点,着力讲解那些学生容易混淆的疑点,着力提升那些难以形成技能技巧的难点,发展提升学生的能力。

4. 抓作业设计,提高作业的针对性、高效性。

以备课组为单位抓实作业设计,在“精”字上下功夫,分三类练习:自学检测性练习,检查自学掌握情况,呈现目标;课堂巩固性练习,巩固课堂所学,熟练掌握课内知识,初步形成能力;课外拓展性作业,重点在于拓宽加深,培养兴趣、形成能力。这三类练习,必须根据不同类型,突出训练目的,落实训练内容及要求,在知识与能力的达成上下功夫,精心设计,精确训练,精细讲评,分层要求,分类达标,在系列训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能力。

5. 抓评价研究,促进高效课堂的高效发展。

以教研组为单位,研究高效课堂的评价方案。高效课堂必须有高效课堂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以促进其正常发展。课堂教学的高效性评价,首先,要研究课堂的教与学的关系处理得如何,是重视教师的讲解,还是突出指导学生的学,评价主体应该放在学生身上,看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是否高,自主学习的过程是否真实有效,自主学习的方法是否应用得当,自主学习的效果是否良好。其次,看教师的指导是否高效,是否解决了学生的困惑,是否突破了学生难以突破的知识与能力瓶颈,是否照顾了学生学习达标的面,是否梯度训练,提升了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是否注重了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第三,看课堂结构,是否突出了高效性,指导预习是否高效,检测是否高效,精讲导学是否高效,课堂训练是否高效。第四,看学生掌握程度是否高效,看课堂达标的面,看能力提升的面,看检测的结果,看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结果。

6. 抓学风建设,促进高效课堂的健康发展。

班级和学科教师合作抓实学风建设,高效课堂价值取向是学生学习的高效性,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学习积极与否,是否高效,是否全体参与、全员提

高,是判断课堂教学成败的首要指标。学生厌学是高效课堂的心痛,研究如何通过转变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引导学生体验参与的乐趣、成功的喜悦。从根本上扭转学生厌学的问题。

7. 发挥课改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以课改骨干教师为各教研组的学习带头人和中心发言人,重点引导全组学习高效课堂的相关理论,运用理论指导实践,从高效课堂的价值取向、构成要素、教学模式、评价模式等进行学习交流,每个骨干教师上好一节引路课,指导一个备课组,形成一门学科的操作模式。

8. 强化学校职能部门对高效课堂实践活动的领导与宏观调控,加强理论学习,举办理论讲座,组织高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研究高效课堂教学的一般步骤、结构及评价办法等,搭建高效课堂的研究平台。

9. 把高效课堂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策略与技能研究课题结合起来,通过课题培训,引领教师提升专业技能,在新课程课堂教学策略与技能等新课程理论指导下,开展高效课堂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习消化应用新课程理论。

总之,我们的实践才起步,还有许多困惑,希望通过学习把实践活动引向深入,我们对高效课堂的评价还只有一个初步构想,没有具体的评价标准,希望学习借鉴兄弟学校的经验,再制定自己的校本化的评价标准。

主要参考书目:

王义堂 田宝军等 《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 中国言实出版社 2003.7. 欧阳芬 黄小华 《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技能的创新与发展》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11.

兴山县古夫中学

2010.01.06.

抓住学习的本质 构建高效的课堂

兴山县古夫中学 赵儒尧

高效课堂是相对课堂的低效或无效而言的,课堂教学的效度是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一个教师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而课堂是师生共同建构的,这种建构是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学习共同作用于教学内容而实现的,教师的教学是否高效是由学生的收获多少来考量的,因此,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指导者、策划者、实践者和参与者,教师讲得再精彩,学生收获甚微,教师的讲授就是低效或无效的。我们学校在开展创建“高效课堂”的实践活动中,通过反思教学过程,广大一线教师深刻感到,我们的教学不同程度的存在课堂教学效果低,课内训练大量外压,挤占学生课外时间,生擂硬逼等现象。通过看课、听秦校长的报告视频,我们的思路豁然开朗,我们认为抓住学生学习的本质特征,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所在。

一、高效课堂的价值探讨:

高效课堂强调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当堂训练,做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教学中真抓实干,接硬帐,不图形式,不走过场。以真实的学习过程,真实的信息反馈,真实的指导过程,铸就真实的课堂,高效的课堂。高效课堂很好地把新课程的价值观、知识观、学生观、学习观和评价观有机地统一到了课堂教学中。

新课程的价值观概括起来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它强调新课程的根本价值在于以学生为中心,以发展为本,把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放在教育的第一位。高效课堂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真实高效,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去亲身经历、亲自实践、亲自体验。

1. 高效课堂的知识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纲要》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掌握书本知识的过程,即经过学生亲自实践、亲自经历、亲自体验领悟而获得的知识更有意义、更有价值,体验性知识是内化了的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是终身难以忘怀的;新课程强调将知识与技能融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中,同时生成并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从“学中做”到“做中学”最终应用,形成能力。而所有这些理念,都在高效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融为一体:它强调课堂学生的学习过程高效,强调经过亲身经历、亲身体验、亲自实践,强调在实践中生成的积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 高效课堂的学生观:

高效课堂的学生观真正与新课程的要求一致,新课程要求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学生,就是要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等相关要素互相渗透、有机融合、协调促进、综合发展的学生;新课程要求培养个性充分发展的学生,就是要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各功能要素构成的与众不同的个性独特的学生,高效课堂主张学生自主学习,尊重学生独特的学习心得、独特的体验、独特的实践所得,这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尊重,在自主

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指导针对性更强,这种指导是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是对学生独特见解的尊重,更是对学生独特个性的最大最充分的尊重;新课程要求培养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学生,高效课堂主张自主学习、自主发展,长期坚持训练必然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而自主学习的习惯正是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所在。

3. 高效课堂的学习观:

“学习是指学习者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施良方:《学习论——学习心理学的理论与原理》),学习者的“经验”是学生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生活世界中,通过多元互动获得的。要使学生产生“比较持久的变化”,就要让学生的书本学习回归生活世界,在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中、在领悟成功与失败中学会学习,不断成长;新课程倡导学生在与教师、与同学、与教学内容的多元互动中进行“学中做”,还倡导在实践活动、问题情境的探讨互动、合作中进行“做中学”,更强调在多元互动中调控自我、改变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体验性学习、建构性学习等,高效课堂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完成作业,当堂训练,把新课程理念落实在教学过程中,落实在每节课中。

4. 高效课堂的评价观:

新课程评价理念认为,考试只是一种必要的评价方式,绝不是唯一的方式;新课程倡导评价重心由注重结果转向注重过程;评价过程由局部评价转向周期全程介入的整体评价;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由单一转向多元。

高效课堂强调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即当堂训练评价“堂堂清”,是真正的过程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对学习过程的及时评价,也是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强调信息反馈的真实性。

高效课堂强调学生学习的阶段评价,即“周周清”、“月月清”,阶段评价促使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不断深入发展,是教学周期介入的全程评价。

高效课堂的评价从学习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改进学习方式,保证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顺利进行,评价的主体从单纯教师转向依据学生的进步衡量,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实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高效课堂的评价方式由单纯考试转向学习过程的全程评价、及时评价,评价方式实现了多元化;

高效课堂对教师的评价从评价教师的教转向关注学生的学,高效课堂突出课堂的主体-学生的表现,教师的指导是否高效也是通过学生的学习过程来体现的。

二、高效课堂的构成要素探讨:

高效课堂的构成要素应该包括下列要素:情境引入、课内自学、自学检测、问题呈现、导学精讲、成长轨迹、当堂训练、拓展训练等。

1. 情境引入:教学情境是师生共创生命体验、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高效课堂首先应借助各种教学媒体,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形成情境交融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高效学习。

2. 课内自学:学生自学是高效课堂必备的教学环节,学生通过自学,凭借已有知识建构解决自己能掌握的知识,实现学生对书本的同化互动。

3. 自学检测:学生通过自学,在自学检测的环节,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等使得学生的知识结构得到补充、重组、重建,形成激疑、思考、理解、释疑的过程,构成教学内容对学生的顺化互动。

4. 问题呈现:学生经过自学、检测,对教学内容有了初步的掌握,同时发

现一些不会的知识或容易混淆的问题,这就促成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教师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多元互动,在互动中,教师逐渐发现带有共性的问题,为教师导学精讲做好准备。

5. 导学精讲:教师导学精讲内容一方面是根据备课时的预设,另一方面是根据学生的即时性问题,以学定教,教师的指导要讲在学生的盲点上,导在学生的疑点上,提升在学生的难点上,这样的谐动才是高效的。

6. 成长轨迹:学生的成长轨迹是高效课堂的又一必备要素,在课堂上能够看到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从低级向高级逐渐变化攀升,由个动a向谐动a进步,再由个动b向谐动b循环递升。

7. 当堂训练:是课堂教学效果的检验与提升,在当堂训练中,巩固落实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技能,初步形成能力,完成课堂教学效果评价,实现“堂堂清”。

8. 拓展训练:拓展训练是培养兴趣、提升能力的必要补充。

三、创建高效课堂的主要措施:

1. 抓集体备课,提高教学设计的高效性。

以备课组为单位,抓实集体备课,制定高效课堂的集体备课操作办法,制定学生预习新课常规要求,研究高效课堂的教学实施模式,组织集体备课,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一个单元的教学设计开始前,备课组全体教师在一起讨论该单元的教学思路、设计理念、三维目标、重难点以及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式和关键等,然后由一个教师执笔撰写电子教案初稿,教案写完之后,再一起审议教案,结合自己任教班级的实际及自己的教学风格对教案进行修改,然后进入教学环节。教学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学生预习的成果,学生自己会做的不讲,自己能弄懂的少讲,学生会讲的留给学生去讲,设计预习检测程序,依学定教。

2. 抓学生预习,提高学生学习准备的高效性。

以备课组为单位抓实学生预习环节,制定学生预习新课的常规要求,根据学生实际及学科实际,指导学生形成预习新课的一般程序,针对具体预习内容,指导学生把握预习要点,对预习什么,怎样预习,预习到什么程度才达到目的等进行具体指导,逐步形成习惯。指导学生体验哪些自己能看懂,那些自己能理解,那些自己能学会做;同时指导学生发现预习中看不懂的问题,无法理解的难点以及预习中的想法和见解,带着问题听讲,体验突破问题的成功喜悦。结合学科特点及教学内容,各组在实践中形成一般性操作常规。

3. 抓课堂教学的转变,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以教研组为单位,强化教研,在研究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带着问题学习高效课堂的理论,研究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评价高效课堂

的教学,实施高效课堂的实践活动。

在实践活动中实现几个转变:课堂教学结构转变,复习引入转变为预习检测、目标呈现,依据学生预习情况决定讲解内容、讲解程度,把课堂时间真正还给学生,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去经历、去讨论交流去、去训练。课堂价值取向转变,把课时转变为学生的学时,学生自己会做的不讲,让学生自己去做;学生自己能理解的让他们自己去理解;教师要着力去解决那些学生看似理解、看似会做,实际未真正理解的知识盲点,着力讲解那些学生容易混淆的疑点,着力提升那些难以形成技能技巧的难点,发展提升学生的能力。

4. 抓作业设计,提高作业的针对性、高效性。

以备课组为单位抓实作业设计,在“精”字上下功夫,分三类练习:自学检测性练习,检查自学掌握情况,呈现目标;课堂巩固性练习,巩固课堂所学,熟练掌握课内知识,初步形成能力;课外拓展性作业,重点在于拓宽加深,培养兴趣、形成能力。这三类练习,必须根据不同类型,突出训练目的,落实训练内容及要求,在知识与能力的达成上下功夫,精心设计,精确训练,精细讲评,分层要求,分类达标,在系列训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能力。

5. 抓评价研究,促进高效课堂的高效发展。

以教研组为单位,研究高效课堂的评价方案。高效课堂必须有高效课堂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以促进其正常发展。课堂教学的高效性评价,首先,要研究课堂的教与学的关系处理得如何,是重视教师的讲解,还是突出指导学生的学,评价主体应该放在学生身上,看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是否高,自主学习的过程是否真实有效,自主学习的方法是否应用得当,自主学习的效果是否良好。其次,看教师的指导是否高效,是否解决了学生的困惑,是否突破了学生难以突破的知识与能力瓶颈,是否照顾了学生学习达标的面,是否梯度训练,提升了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是否注重了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第三,看课堂结构,是否突出了高效性,指导预习是否高效,检测是否高效,精讲导学是否高效,课堂训练是否高效。第四,看学生掌握程度是否高效,看课堂达标的面,看能力提升的面,看检测的结果,看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结果。

6. 抓学风建设,促进高效课堂的健康发展。

班级和学科教师合作抓实学风建设,高效课堂价值取向是学生学习的高效性,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学习积极与否,是否高效,是否全体参与、全员提

高,是判断课堂教学成败的首要指标。学生厌学是高效课堂的心痛,研究如何通过转变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引导学生体验参与的乐趣、成功的喜悦。从根本上扭转学生厌学的问题。

7. 发挥课改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以课改骨干教师为各教研组的学习带头人和中心发言人,重点引导全组学习高效课堂的相关理论,运用理论指导实践,从高效课堂的价值取向、构成要素、教学模式、评价模式等进行学习交流,每个骨干教师上好一节引路课,指导一个备课组,形成一门学科的操作模式。

8. 强化学校职能部门对高效课堂实践活动的领导与宏观调控,加强理论学习,举办理论讲座,组织高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研究高效课堂教学的一般步骤、结构及评价办法等,搭建高效课堂的研究平台。

9. 把高效课堂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策略与技能研究课题结合起来,通过课题培训,引领教师提升专业技能,在新课程课堂教学策略与技能等新课程理论指导下,开展高效课堂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习消化应用新课程理论。

总之,我们的实践才起步,还有许多困惑,希望通过学习把实践活动引向深入,我们对高效课堂的评价还只有一个初步构想,没有具体的评价标准,希望学习借鉴兄弟学校的经验,再制定自己的校本化的评价标准。

主要参考书目:

王义堂 田宝军等 《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 中国言实出版社 2003.7. 欧阳芬 黄小华 《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技能的创新与发展》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11.

兴山县古夫中学

2010.01.06.


相关内容

  • 抓住本质用心处事
  •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征,如果我们能够注意根据事物的本质特点做事情,各种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正如作文材料告诉我们的那样,众人翻箱倒柜一阵乱找,一无所获,而小孩却想出了寻找的办法:手表转动时要发出声音,保持安静,不就能听到响声了吗?小孩之所以能迅速地找到手表,让手表无所遁形,是因为他抓住了手表最本质的特 ...

  • 概念是数学知识系统中的基本元素
  • 概念是数学知识系统中的基本元素.数学概念的建立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前提.学生运用数学概念进行推理.判断过程中要得出正确的结论,首先要正确地掌握概念.这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首要因素.基础因素和贯穿始终的因素.所以,概念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有不容忽视的地位 . 概念是最基本的思维形式,数学中的命题,都是由概念构成的 ...

  • 关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终结者2(2)
  • 关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比较喜欢体育的人可能都知道,网球运动员李娜在脱离国家队单飞去美国后,通过市场机制的运作,成功摘取今年年初法网比赛的桂冠,成为亚洲网坛夺得大满贯赛事冠军第一人.李娜的成功引发了全国对体制问题的反思热潮.大家争论的焦点问题是:到底是举国体 ...

  • 始终牢牢抓住主线 - -二论第二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 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主线.牢牢抓住这条主线,就抓住了教育活动取得实效和真正成为群众满意工程的根本.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必须充分借鉴第一批的成功经验,继续紧紧围绕这条主线开展工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

  • 高中生物四种学习方法
  • 高中生物四种学习方法 1.分析和综合的方法 分析就是把知识的一个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来进行考察的一种思维方法,综合是把知识的各个部分联合成一个整体来进行考察的一种思维方法,分析和综合是生物学学习中经常使用的重要方法,两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只分析不综合,就会见木而不见林;只综合不分析,又会只见林而不见 ...

  • 穿越外在,寻求本质--读[简单的力量]有感
  • 穿越外在,寻求本质--读<简单的力量>有感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感谢大家举办了这个活动,给我们员工,尤其是年轻人一个彼此交流.展现自我的机会.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穿越外在,寻求本质--读有感>.<简单的力量>由美国管理学大师杰克·特劳特所写,这本书的主要内 ...

  • 浅谈数学概念的教学方法
  • 浅谈数学概念的教学方法 数学概念是整个数学知识结构的基础.有了概念,才可能进行判断和推理,才可能进行论证.数学概念的教学,就是要使学生获得数学概念.教师只有把数 数学概念是整个数学知识结构的基础.有了概念,才可能进行判断和推理,才可能进行论证.一个人的数学认知结构如何,解题能力的高低,数学思维品质之 ...

  • 词汇.语法.阅读三位一体教学法_英语论文
  • 词汇.语法.阅读三位一体教学法马承 词汇教学除了"见其形不能读其音,读其音不能想其形"的误区外,输入量小是一个突出的问题.这里所指的输入量小,一是指目前我们的词汇量太小:另一个是指单词信息量小,只习惯于"一词一义"的学习,没有激活所学的单词. 语法教学的误区表 ...

  • 语文教学本质的回归
  • 语文教学本质的回归 ---参加小学语文课题组评优课听课反思 绣川教育办 盖学智 "人生易老",蓦然回首,从事教育工作已二十余年,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后从事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六.七年,那时语文.数学周课时数多,语文课的训练也多,但那时由于有升初中的压力,有统考的压力,再加上训练方式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