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纷暮雪下辕门

  八月的胡天,彤云密布。营帐外,雪正下得紧。冷风时不时地灌进来,夹带着雪花,落在门口,一会儿就化了。   岑参走到门口,半掖着厚厚的门帘,向缝外看去,但见天地间一片雪白,一阵风刮来,雪花像玉龙一样翻滚,在辕门口飞来飞去。旗杆仿佛弓弦一样,越是上半截越是震荡得厉害,发出嘎嘎的响声,可是红旗被冻住了,竟一点儿都飘扬不起来。   岑参的内心似乎也被冻住了。   但是,即便如此,营帐内的气氛还是火热的。有人弹着胡琴和琵琶,吹着羌笛,别是一番卡拉OK。这些年在西域,岑参也染上了胡人的习性,大碗喝酒,大口吃肉,醉眼看那胡姬跳“北旋”之舞,“回裙转袖若飞雪,左旋右旋生旋风”,就像今天这帐外飞扬的雪花。   三杯酒下肚,内心的冰开始融化。想我大唐,四海臣服,贯通西域,何其强盛,让人不由不生万丈豪情。可是,从军多时的岑参,还是感到了一丝苦涩。今天,武判官要回京了,几个同道来为他饯行,岑参多想与他一起回长安啊。   轮台东门外,雪满天山路。看着武判官归去的马蹄印,岑参的视线投向茫茫的东方。故人已去,可曾带去我对长安的问候,可曾带去我对亲人的思念……   这是岑参二度从军西域了。   对于大唐的这一方疆土,岑参喜爱它的壮美,也惊叹它的辽阔。当然,它有时也是苦寒之地,比如时下,就让人有些奇寒难耐。没有一个人喜欢受苦,岑参也一样。可是,“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终日守笔砚”,功名催人,利禄逼人啊!眼看着自己都快人过中年了,可还是终日奔波,沉为下僚,岑参的心总是时不时地被刺痛。其实,本性上,岑参并不是一个酷爱做官的人。可是,生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你还能坐在终南山晒太阳吗?   是的,我岑氏一门也不是等闲人家!想我曾祖父,在太宗皇帝时曾官拜宰相;想我伯祖父,也曾多年为相;而我祖父和父亲,也都曾做过刺史―难道我岑参竟白衣终身?   19岁那年,“献书阙下”,却对策落第,这让年少气盛的岑参很是受伤。此后十年,为求一官半职,岑参常常奔走在路上。长安,长安,人到长安,看着满街的红男绿女,看着香车宝马从身边过去,你只有闻香的份儿,你只能目送它扬长而去,这时候,你就知道“功名”两字的分量了。于是,28岁那年,岑参索性把家搬到了长安近郊,在终南山筑高冠草堂,说是隐居,其实是等待机会。一个到过长安的人,又怎会再安心在穷乡僻壤呢?   好在,28岁那年,他考中了进士―还是第二名呢!可是,进士及第,并不意味着马上可以做官,这只是取得了一个出头的资格而已,关键,还得通过吏部的铨选,才能脱下蓝衫换紫袍。大概是第二年,岑参通过了吏部铨选,可是只授官正九品下的兵曹参军而已。这让他沮丧不已,也让他从进士及第的自负中跌落下来。到洛阳只觉花好,到长安只觉官小,郁闷啊!   三十始一命,宦情都欲阑。   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   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   祗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   就这样,蹉跎长安,并不开心。偶有假期,也是回到高冠草堂,真是“误徇一微官,还山愧尘容”!   终于,一纸表书,改变了岑参的人生轨迹。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入朝,把他调到安西幕府去担任掌书记。对于这一任命,岑参的心情是既兴奋又有点隐隐的不安。毕竟,安西太远了,远到几乎不可想象。虽说,岑参也是经常出门的人,但黄沙连天的阳关之外,他还是第一次涉足。既然不甘心微官,那么通过立军功,获得朝廷的提升和重用,也不失为一条堂堂正正的路子。生在皇皇的大唐,哪能碌碌无为,老死户牖之下呢?自己都33岁了,人生有几个33啊?何况,朋友中也有走这条路的人。与其怨天尤人,倒不如到边关去历练一番,也好增长见识,开阔眼界。   于是,被时代豪气裹挟着的岑参,终于上路了。   “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暮到陇山头。”陇上有水,东西分流。过了陇山,再也望不到故园了。有歌唱道:“陇头流水,鸣声呜咽。遥望秦川,肝肠断绝。”岑参立马陇头,不由添两分惆怅,三分悲壮。此去安西,不知能否得偿所愿……他朝西望去,正好对面一人一骑,风尘仆仆而来。两人相遇,互打招呼。但见对方“沙尘扑马汗,雾露凝貂裘”,原来他正是从安西来的,在路上马不停蹄,已跑了一月有余,单沙漠里就跑了十天,马蹄都跑出了血。不过差可欣慰的是,最近升官了。这让岑参也看到了自己的希望。   夜宿陇关,月照城楼,听着风声和流水声,岑参初尝从军的滋味。不过,就像那位碰面的朋友一样:“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投笔从戎,正是丈夫气概!   可是,身往西去,心挂故园。“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何日才能到安西呢?岑参辞别陇山,一路沿河西走廊抵达敦煌,出阳关,经蒲昌海(即罗布泊),又西北行至鄯善,再经火焰山西行至西州州治,转西南到银山碛,但见沙漠无边,让人茫然。“为言地尽天还尽,行到安西更向西”,真不知路的尽头在哪里,何处才是天之涯地之角。黄沙茫茫,故乡何处?来是来了,可是不知还能回去否?这天地实在是太远了,如果谁有缩地术,最好把我一下子缩到天山之东,也好让我离亲人们近一些。前此,曾路遇入京使,岑参“马上相逢无纸笔”,只得“凭君传语报平安”,不知如今他口信可曾带到―亲人们,你们放心吧!   一路山行水阻,经铁门关再往西,总算一步步接近安西都护府龟兹了。而当龟兹就在眼前的时候,岑参反而感到不真实了―难道这龟兹就是目的地吗?人在馆中,心还在路上,恍恍惚惚的,仿佛仍骑在马上。没想到,这一走,竟跋涉了两个多月。独在异乡,更加思亲。万里从军,也真说不上是后悔还是向往!   可是,军旅生涯才刚刚开始。“二年领公事,两度过阳关”,行役安西,常常转徙不定,虽辛苦尝尽,却没有得到重用,这让岑参隐隐感到一丝失望。而这时,朝廷任命高仙芝去河西任节度使。于是,幕府群僚共赴治所武威。可是,过了几个月,朝廷又改了主意,高仙芝仍然担任安西节度使,而幕僚们已到了武威,一时,是去是留,还真成了问题。岑参是个很恋家的人,滞留了一段时间,就索性由武威回了长安。   这一次从军,并没有提升他的仕途。他还是像原来那样,按部就班,做个小官。既然没什么大指望,那么就归隐吧。渔樵山水,步月追风,参禅悟道,诗酒唱和―也不错。人啊,总得有个归宿吧。   但是,这样过了几年,他还是二度从军了。38岁那年,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辟召他担任判官。于是,他再次西出阳关,去北庭都护府治所庭州任职。这一次西行,已没了当初的陌生感。他在武威还见了当年滞留时结识的老朋友,大家一起夜集,玩得很高兴。“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岑参的豪气又上来了。封常清原是高仙芝的部下,岑参与他该是老相识。比起高仙芝,封常清似乎更赏识岑参。也因为此,岑参的心情明朗了许多。“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岑参多么希望借此能在仕途上有一个大突破啊。当封常清出师西征之时,岑参写诗祝愿他马到成功。“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可是,这反而激起了唐军更大的斗志。你看,“汉家大将西出师”,气势是何等雄壮!纵然是“风头如刀面如割”,可还是“马毛带雪汗气蒸”,军士们依然豪气不减。半夜行军,兵戈相拨,“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我们只管站在庭州西门外接收俘虏和战利品吧。因为心情好,岑参大作连连,写出了许多气吞山河的好诗。封常清对自己有知遇之恩,所以,岑参把许多好诗都献给了他。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一声鼙鼓,安禄山反了。顿时,天下大乱。而此时,封常清正好入朝,于是朝廷让他到洛阳募兵抗敌。可是,安禄山正在势头上,而封常清刚刚从西北前来,哪有准备?于是,封常清大败,只得退守潼关,随即获罪被杀。岑参此时尚在北庭,得知消息,很是震惊。是封常清激励了自己的建功立业之心,使自己从仕途的消沉中振作起来,而今,封常清稀里糊涂地被杀了,自己失去了一个很好的朋友,一个可以信赖和依托的上司,这能不让他感到悲伤吗?“将军初得罪,门客复何依?”对着东方,岑参哀音低回,一阵凄怆。人常说,士为知己者死,可是“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岑参感到了深深的无助和迷惘。身在边关,他却万分挂念内地。两京沦陷,皇上西行蜀地,不知自己的家小怎样度过这动乱的岁月,不知高冠草堂是否依旧。西域的消息总是比长安慢好几拍。他归心似箭,可是身不由己。他真想一夕赶到故园,可是北庭离长安实在是太远太远了。   又一场大雪,落在大唐的西北边陲。暮雪纷纷,直下辕门。“大荒无鸟飞,但见白龙缒,旧国眇天末,归心日悠哉”,岑参心中多少有些茫然。他感到,功名与归隐,故乡与异乡,这四极拉扯着自己的心。而将军不在了,自己该何去何从呢?   终于,在封常清死后的第二年,岑参赶赴凤翔,追随肃宗。这年九月,唐军收复长安,十月,岑参随肃宗回到长安。   可是,此时的长安,还是岑参从军西去时的长安吗?   (本文在大赛中荣获三等奖)

  八月的胡天,彤云密布。营帐外,雪正下得紧。冷风时不时地灌进来,夹带着雪花,落在门口,一会儿就化了。   岑参走到门口,半掖着厚厚的门帘,向缝外看去,但见天地间一片雪白,一阵风刮来,雪花像玉龙一样翻滚,在辕门口飞来飞去。旗杆仿佛弓弦一样,越是上半截越是震荡得厉害,发出嘎嘎的响声,可是红旗被冻住了,竟一点儿都飘扬不起来。   岑参的内心似乎也被冻住了。   但是,即便如此,营帐内的气氛还是火热的。有人弹着胡琴和琵琶,吹着羌笛,别是一番卡拉OK。这些年在西域,岑参也染上了胡人的习性,大碗喝酒,大口吃肉,醉眼看那胡姬跳“北旋”之舞,“回裙转袖若飞雪,左旋右旋生旋风”,就像今天这帐外飞扬的雪花。   三杯酒下肚,内心的冰开始融化。想我大唐,四海臣服,贯通西域,何其强盛,让人不由不生万丈豪情。可是,从军多时的岑参,还是感到了一丝苦涩。今天,武判官要回京了,几个同道来为他饯行,岑参多想与他一起回长安啊。   轮台东门外,雪满天山路。看着武判官归去的马蹄印,岑参的视线投向茫茫的东方。故人已去,可曾带去我对长安的问候,可曾带去我对亲人的思念……   这是岑参二度从军西域了。   对于大唐的这一方疆土,岑参喜爱它的壮美,也惊叹它的辽阔。当然,它有时也是苦寒之地,比如时下,就让人有些奇寒难耐。没有一个人喜欢受苦,岑参也一样。可是,“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终日守笔砚”,功名催人,利禄逼人啊!眼看着自己都快人过中年了,可还是终日奔波,沉为下僚,岑参的心总是时不时地被刺痛。其实,本性上,岑参并不是一个酷爱做官的人。可是,生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你还能坐在终南山晒太阳吗?   是的,我岑氏一门也不是等闲人家!想我曾祖父,在太宗皇帝时曾官拜宰相;想我伯祖父,也曾多年为相;而我祖父和父亲,也都曾做过刺史―难道我岑参竟白衣终身?   19岁那年,“献书阙下”,却对策落第,这让年少气盛的岑参很是受伤。此后十年,为求一官半职,岑参常常奔走在路上。长安,长安,人到长安,看着满街的红男绿女,看着香车宝马从身边过去,你只有闻香的份儿,你只能目送它扬长而去,这时候,你就知道“功名”两字的分量了。于是,28岁那年,岑参索性把家搬到了长安近郊,在终南山筑高冠草堂,说是隐居,其实是等待机会。一个到过长安的人,又怎会再安心在穷乡僻壤呢?   好在,28岁那年,他考中了进士―还是第二名呢!可是,进士及第,并不意味着马上可以做官,这只是取得了一个出头的资格而已,关键,还得通过吏部的铨选,才能脱下蓝衫换紫袍。大概是第二年,岑参通过了吏部铨选,可是只授官正九品下的兵曹参军而已。这让他沮丧不已,也让他从进士及第的自负中跌落下来。到洛阳只觉花好,到长安只觉官小,郁闷啊!   三十始一命,宦情都欲阑。   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   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   祗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   就这样,蹉跎长安,并不开心。偶有假期,也是回到高冠草堂,真是“误徇一微官,还山愧尘容”!   终于,一纸表书,改变了岑参的人生轨迹。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入朝,把他调到安西幕府去担任掌书记。对于这一任命,岑参的心情是既兴奋又有点隐隐的不安。毕竟,安西太远了,远到几乎不可想象。虽说,岑参也是经常出门的人,但黄沙连天的阳关之外,他还是第一次涉足。既然不甘心微官,那么通过立军功,获得朝廷的提升和重用,也不失为一条堂堂正正的路子。生在皇皇的大唐,哪能碌碌无为,老死户牖之下呢?自己都33岁了,人生有几个33啊?何况,朋友中也有走这条路的人。与其怨天尤人,倒不如到边关去历练一番,也好增长见识,开阔眼界。   于是,被时代豪气裹挟着的岑参,终于上路了。   “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暮到陇山头。”陇上有水,东西分流。过了陇山,再也望不到故园了。有歌唱道:“陇头流水,鸣声呜咽。遥望秦川,肝肠断绝。”岑参立马陇头,不由添两分惆怅,三分悲壮。此去安西,不知能否得偿所愿……他朝西望去,正好对面一人一骑,风尘仆仆而来。两人相遇,互打招呼。但见对方“沙尘扑马汗,雾露凝貂裘”,原来他正是从安西来的,在路上马不停蹄,已跑了一月有余,单沙漠里就跑了十天,马蹄都跑出了血。不过差可欣慰的是,最近升官了。这让岑参也看到了自己的希望。   夜宿陇关,月照城楼,听着风声和流水声,岑参初尝从军的滋味。不过,就像那位碰面的朋友一样:“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投笔从戎,正是丈夫气概!   可是,身往西去,心挂故园。“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何日才能到安西呢?岑参辞别陇山,一路沿河西走廊抵达敦煌,出阳关,经蒲昌海(即罗布泊),又西北行至鄯善,再经火焰山西行至西州州治,转西南到银山碛,但见沙漠无边,让人茫然。“为言地尽天还尽,行到安西更向西”,真不知路的尽头在哪里,何处才是天之涯地之角。黄沙茫茫,故乡何处?来是来了,可是不知还能回去否?这天地实在是太远了,如果谁有缩地术,最好把我一下子缩到天山之东,也好让我离亲人们近一些。前此,曾路遇入京使,岑参“马上相逢无纸笔”,只得“凭君传语报平安”,不知如今他口信可曾带到―亲人们,你们放心吧!   一路山行水阻,经铁门关再往西,总算一步步接近安西都护府龟兹了。而当龟兹就在眼前的时候,岑参反而感到不真实了―难道这龟兹就是目的地吗?人在馆中,心还在路上,恍恍惚惚的,仿佛仍骑在马上。没想到,这一走,竟跋涉了两个多月。独在异乡,更加思亲。万里从军,也真说不上是后悔还是向往!   可是,军旅生涯才刚刚开始。“二年领公事,两度过阳关”,行役安西,常常转徙不定,虽辛苦尝尽,却没有得到重用,这让岑参隐隐感到一丝失望。而这时,朝廷任命高仙芝去河西任节度使。于是,幕府群僚共赴治所武威。可是,过了几个月,朝廷又改了主意,高仙芝仍然担任安西节度使,而幕僚们已到了武威,一时,是去是留,还真成了问题。岑参是个很恋家的人,滞留了一段时间,就索性由武威回了长安。   这一次从军,并没有提升他的仕途。他还是像原来那样,按部就班,做个小官。既然没什么大指望,那么就归隐吧。渔樵山水,步月追风,参禅悟道,诗酒唱和―也不错。人啊,总得有个归宿吧。   但是,这样过了几年,他还是二度从军了。38岁那年,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辟召他担任判官。于是,他再次西出阳关,去北庭都护府治所庭州任职。这一次西行,已没了当初的陌生感。他在武威还见了当年滞留时结识的老朋友,大家一起夜集,玩得很高兴。“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岑参的豪气又上来了。封常清原是高仙芝的部下,岑参与他该是老相识。比起高仙芝,封常清似乎更赏识岑参。也因为此,岑参的心情明朗了许多。“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岑参多么希望借此能在仕途上有一个大突破啊。当封常清出师西征之时,岑参写诗祝愿他马到成功。“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可是,这反而激起了唐军更大的斗志。你看,“汉家大将西出师”,气势是何等雄壮!纵然是“风头如刀面如割”,可还是“马毛带雪汗气蒸”,军士们依然豪气不减。半夜行军,兵戈相拨,“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我们只管站在庭州西门外接收俘虏和战利品吧。因为心情好,岑参大作连连,写出了许多气吞山河的好诗。封常清对自己有知遇之恩,所以,岑参把许多好诗都献给了他。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一声鼙鼓,安禄山反了。顿时,天下大乱。而此时,封常清正好入朝,于是朝廷让他到洛阳募兵抗敌。可是,安禄山正在势头上,而封常清刚刚从西北前来,哪有准备?于是,封常清大败,只得退守潼关,随即获罪被杀。岑参此时尚在北庭,得知消息,很是震惊。是封常清激励了自己的建功立业之心,使自己从仕途的消沉中振作起来,而今,封常清稀里糊涂地被杀了,自己失去了一个很好的朋友,一个可以信赖和依托的上司,这能不让他感到悲伤吗?“将军初得罪,门客复何依?”对着东方,岑参哀音低回,一阵凄怆。人常说,士为知己者死,可是“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岑参感到了深深的无助和迷惘。身在边关,他却万分挂念内地。两京沦陷,皇上西行蜀地,不知自己的家小怎样度过这动乱的岁月,不知高冠草堂是否依旧。西域的消息总是比长安慢好几拍。他归心似箭,可是身不由己。他真想一夕赶到故园,可是北庭离长安实在是太远太远了。   又一场大雪,落在大唐的西北边陲。暮雪纷纷,直下辕门。“大荒无鸟飞,但见白龙缒,旧国眇天末,归心日悠哉”,岑参心中多少有些茫然。他感到,功名与归隐,故乡与异乡,这四极拉扯着自己的心。而将军不在了,自己该何去何从呢?   终于,在封常清死后的第二年,岑参赶赴凤翔,追随肃宗。这年九月,唐军收复长安,十月,岑参随肃宗回到长安。   可是,此时的长安,还是岑参从军西去时的长安吗?   (本文在大赛中荣获三等奖)


相关内容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赏析及练习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文学常识] 岑参(715-770),荆州江陵人, 南阳人.早岁孤贫,博览经史.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与高适齐名, 世称"高岑".其诗雄健奔放,想象奇特,色彩瑰丽,尤长于七言古诗. [中心思想]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全诗融合着强烈的主观感受,在歌咏 ...

  • 纷纷暮雪下辕门--诗人岑参的军旅生涯
  • 第二 届 " 家讲坛 杯 " 全 国历 史文 化 大 赛 获 奖征 文选 登 百 缝 暮 霉 下 辕 诗人 岑 参 的 军旅 生 涯 ◎ 岑 燮 钧 八 月 的 胡 天 , 云 密 布 . 帐 外 , 正 下 得 彤 营 雪 舞 , 回裙转袖 若 飞雪 , " 左旋右旋 ...

  •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 出自唐代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 ...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教案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教学目标 1.体味诗的意境,感悟诗人情怀. 2.理解作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重点 朗读诗篇.了解诗意.体会诗情. 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语言的精妙 教学设想 教学中可按照读--品--背的顺序进行,精讲多读,以读带品.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有人说,朋友是冬日里温暖的火 ...

  • 描写雪景的句子
  • 像棉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溪中的大溪石上和小溪石上都覆盖着白雪了。好像有一群白色的小牛,在溪中饮水;好像有两只白色的狮睡在雪地里;好像有几只白色的熊,正准备从溪中冒雪走上溪岸。 好像松坊村有一座白玉雕出来的桥,搭在松坊溪上了。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 ...

  • 江雪描写雪景的句子
  • 像棉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溪中的大溪石上和小溪石上都覆盖着白雪了。好像有一群白色的小牛,在溪中饮水;好像有两只白色的狮睡在雪地里;好像有几只白色的熊,正准备从溪中冒雪走上溪岸。 好像松坊村有一座白玉雕出来的桥,搭在松坊溪上了。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 ...

  • 古代名人征战诗词
  •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木兰辞(节选)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tuò),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邶风.击鼓(<诗经&g ...

  • 关于写学的古诗
  • <夜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雪梅> ...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新课标人教版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30.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武穴市实验中学 周元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作者岑参以及边塞诗的特点. 2.有感情的朗读并且背诵诗歌. 3.通过品读和丰富的想象,感受诗歌独特的意境美.语言美. 过程与方法目标: 以"奇"为切入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