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传统音乐

日本的传统音乐

1. 音高与音阶

基于中国音乐的3分损益理论系统,日本音乐将1个8度分成12个半音,而西洋的平均律系统,也对现在的演奏家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各种类型的音乐和乐器,并不是使用统一的音高与音阶型式,在koto与3位线音乐中,主要是用阴与阳两种5声音阶,前者为D, Eb, G, A, Bb,后者为D, E, G, A, B,

2. 音色

日本人对于音乐的品味,喜好较广泛的音色变化,尤其在音乐中,对于许多没有特定音高的音色非常重视,例如在吹奏尺八的时候,开始的气音,代表着风吹树叶摇曳的声音,非常的考究。

3. 旋律和声

日本的旋律种类繁多,十分难以归纳,一般而言,常常会对短小的动机反复,乐曲结束的乐段,常常是重复开始的乐段,某些特定的动机,在其戏剧音乐中,会代表特定的角色、意义或气氛,这一点与19世纪西方华格纳的乐剧所使用的主导动机雷同。在大多数的声乐当中,有10分浓厚的装饰音!此外日本音乐旋律喜欢使用4度,也是常见的特色,不同乐器合奏合唱是以异音齐奏的方式。

4. 形式

最常见的日本音乐形式有类似于中国的序-破-急3个步骤,叙指的是乐曲开始的乐段,接下来的破,速度逐渐增加,急乐曲的速度达到最高点,只有在终了前才将速度慢下来。

皇室宫廷音乐-雅乐

日本的雅乐主要源自于中国唐代的宫廷音乐,在公元7世纪的大化革新,基本上就是1个唐化运动,日本与中国的积极交流,中国的音乐家被编入日本的宫廷音乐机构之中,从此唐代的音乐成为日本宫廷音乐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9世纪末期,开始有了左方乐和右方乐的区分,左方乐是唐乐使用笙、琵琶、koto和圆柱状的羯鼓,右方乐是高丽乐,不使用弦乐。

12世纪时,大名(贵族)和其中间所选出来的将军,把日本变成了1个封建国家,这时雅乐就逐渐失去了他的重要性,由于雅乐过分要求与天皇的宫廷典礼相一致,自然没有办法得到武士和将军的认同,到了19世纪初,许多雅乐的音乐家和舞蹈家,宁可改行从事市民阶级的的音乐舞蹈职业,雅乐在宫廷音乐极盛的奈良时期拥有数百名的音乐家和舞蹈家,但到了这个时候以缩减成规模很小的乐队了。

当明治天皇与1868年重新恢复王权,他也努力恢复具有庄严形式的古老宫廷典礼音乐,并为雅乐设立了皇室宫廷专属,1894年甚至在巴黎博览会中,展出1套完整的雅乐资料、乐器、表演服装及其它有关记载。

武士的乐剧-能剧

能剧是日本独有的音乐戏剧,它是1种由吟诵, 歌唱, 舞蹈和乐器演奏组成的戏剧。在六百多年前镰仓时期(宋朝)由具有民间特点的传统因素所构成,能剧的构成开始与两种基本的戏剧:散乐、田乐,前者是1种杂技和滑稽表演的组合,由印度传到中国再传到日本的,后者乃是1种出于本土的滑稽舞剧。

能剧的内容包含了3个部分:utai-具有节奏吟诵般的演唱;mai-具有艺术风格的舞蹈;hayashi-音乐,指的是由乐队演奏的器乐。与西方戏剧相比较,能剧是非常短小的,1个晚上的表演通常包含了5个作品,能剧的乐队很小,笛子是唯一的旋律乐器,更重要的是有3种鼓:太鼓、大鼓、小鼓。

中产阶级的歌舞表演-歌舞伎

歌舞伎的兴起与能剧的衰落有密切的关系,两者都发生在19世纪,虽然各武器在时期世纪就从木偶剧演变而来,但是一直到19世纪前夕才逐渐成形,早期曾经有女子演出的歌舞伎,但因为流于城市寻欢作乐的场所,而遭到禁止,直到今天见仍然以男演员扮演所有的角色。歌舞伎吸收了能剧和木偶剧一些特质,而成为一种歌唱、对白、器乐和舞蹈融为一体的戏剧形式。歌舞伎的音乐由一些单独的作品组合而成,并不完全出于同1个作家,独唱者是以长歌或者是吟诵的方式来演唱,独唱由乐队伴奏而主要的乐器是3味线。

日本的乐器 及其相关的音乐

日本的主要乐器,大多源自于中国,但经过日本化以后,具有日本的特殊风格

尺八

尺八是日本竖笛的代表,被誉为世界上最奇妙的乐器之一。因为普通尺八长约一尺八寸,故名“尺八”。最早传入日本的尺八是六孔的,但中世纪以后就变成了五孔尺八。据说现在的尺八觉心禅僧在宋朝留学时和所学的曲子一起带回的,这就成了所谓的普化尺八的起源。目前的尺八除了五孔更有七孔和九孔的。就专家而言,七孔尺八使用最为广泛。各种长短的尺八,演奏中,通常根据不同音域的需要进行相应的选择 。尺八,因箫管长一尺八寸而得名,也有“箫管”和“南音洞箫”之称。管身竹制,音色圆润、柔美,可以独奏、合奏或伴奏。盛唐时期,尺八在乐制、乐府和宫廷乐舞中,一直是重要的乐器。宋代以后,箫、笛等乐器逐渐取代了尺八的地位,以致在我国广大地区已很难见到这种古代的乐器了。它目前只流行于闽南和台湾,是演奏民间音乐--福建南音离不开的乐器。 尺八的形状和箫相近,但管身较箫短而粗,取其竹子的根部制成,全长60厘米左右,吹呐径2厘米。尺八的音色和演奏方法与箫相似,但音量较箫大。发声原理也是通过管内空气柱振动而发音。由于嘴唇在吹口的角度和吹气的力度不同,以及手指按孔的变化,而使发出的音响和音高有别。尺八的音色圆润、柔美、深沉而含蓄,并略带凄凉之感。尺八在1300多年前就已东传日本。日本现在使用的尺八,已不限长短了,一般多为3节(竹节)5孔(前4后1),不设膜孔。可用于独奏、重奏或参加乐队合奏,既能吹奏古典乐曲,也能演奏现代乐曲,还经常与筝一起合奏,甚至还能与西洋管弦乐队、电子琴等合作。

尺八的历史渊源

在东汉时期,竖篴已流传于民间。到了隋代,尺八成为宫廷中的主要乐器,至唐则大盛,广泛用于宫廷乐舞。唐代吕才善制此器。《新唐书•吕才传》:“贞观(627—649)时,祖孝孙增损乐律,与音家王长通、白明达更质难,不能决。太宗诏侍臣举善音者„„侍中王珪、魏微盛称才制尺八,凡十二枚,长短不同,与律谐契”。宋代尺八,又称箫管,陈旸《乐书》有所记述。沈括《梦溪笔谈》载:“后汉马融所赋长笛,空洞无底,剡其上孔,五孔,一孔出其背,正似今之尺八”。从传世唐代尺八和沈括所述宋代尺八的形制来看,它与箫相近,但管身短而粗。后来箫、笛等乐器逐渐取代了尺八的地位,尺八渐少使用。尺八目前只流行于闽南和台湾,是福建南音的主要乐器之一,(南音的主要乐器是琵琶和尺八,其他还有二弦、三弦和唢呐等),并吸收了笛子的一些演奏技巧。福建省泉州南音乐团王大浩研制成低音尺八。长82厘米、内径3.4厘米。管上端加贴塑料片,并将第五孔移至管侧由小指控制。音色浑厚饱满。

尺八在海外的传播

1300多年前,尺八东传日本。隋唐之际,日本曾屡派“遣隋使”和“遣唐使”前来中国,许多中国乐器,流传东瀛。据浙江省国际文化交流协会副研究馆员孙以诚考证,日本尺

八源于我国杭州。南宋时,日本名僧觉心来中国杭州护国仁王禅寺学习,在此期间向同门居士张参学会了吹奏“尺八”的技艺,回国带回尺八及尺八曲《虚铃》和《虚空》 等。后来,心觉创立普化宗,传授“尺八”技艺,故将他所传授的尺八称为“普化尺八”。而至今仍保存在浙江省艺术学校校园内的护国仁王禅寺旧址就是日本“尺八”的祖庭。最早传入日本的尺八仅用于宫廷雅乐,称为“古代尺八”,也常作为达官贵人的玩物,故也叫“雅乐尺八”。据传,日本圣德太子特别喜爱尺八,他当时所用的中国尺八,如今还珍藏在奈良的法隆寺中。在奈良东大寺的正仓院里,现在也保存着我国唐代传去的8支尺八。其中一只刻雕尺八,长43.7厘米,管上端开口,管身前面五孔后面一孔。每一按音孔边缘有圆形花纹。制作十分精美,通体雕花纹和仕女像。第一孔上刻有二女,一者俯而摘花,一者立其后作张袖状。后面一孔下有一女立而手执扇,另一女坐弹琵琶。其余部分均饰以花鸟纹。此外还有玉尺八、牙尺八、雕石尺八和桦卷尺八等。苏州民族乐器一厂曾复制刻雕尺八一件。 1871年以后,“普化尺八”传于民间。日本现在使用的尺八就是从“普化尺八”演变而来的,不限长短,一般多为3节、 5孔(前4后1)、不设膜孔。它是日本民间主要的吹奏乐器,既能吹奏古典乐曲,也能演奏现代乐曲;还经常与筝和三味线一起合奏,甚至还能与西洋管弦乐队、电子风琴等合作。此外,由我国传入日本的还有“一节切尺八”。20世纪70年代美国人海山(kaizan)将尺八从日本传至美国。日本的尺八音乐大致分为:古代尺八、一节切尺八、普化尺八、三曲尺八、民谣尺八、现代尺八。其中古代尺八流行于奈良时代到平安时代初期,至今只有乐器还在正苍院遗存,音乐状况已不明晰。一节切尺八虽有乐谱残存,但在江户时代其演奏技艺就已经失传。目前所谓的尺八,一般都是指普化尺八和三曲尺八,前者以宗教音乐为主体,以独奏为原则,后者是艺术音乐,由尺八、筝与三线一起合奏居多。而民谣尺八,其乐器与普化尺八相同,作为尺八乐的独立种类,是用尺八来吹奏民歌的旋律,作为歌曲的伴奏和前奏。

同样是源自于中国的乐器,长1点8公尺13条琴弦,8世纪初,中国唐代十三弦筝传入日本,先后演变为乐筝、筑筝、俗筝等日本传统乐器。三者构造基本相同:桐木制长方形音箱面上张弦13根,每根弦用1柱支撑。弦名从远至近分别称为一、二、三、四、五、六、

七、八、九、十、斗、为、巾。琴身笔直。自古将筝比作“龙”,并依此为各部件命名。日本人把筝称为“koto”,我国古筝演奏家曹正教授认为“koto”可能是筝的两种主要指法“勾”和“托”的音译。乐筝又名雅乐筝,曾在宫廷贵族间流行,迄今仍在雅乐的管弦乐合奏曲中使用。现在常用的调弦法尚有双调、大食调、平调、黄钟调、盘涉调共6种。筑筝又名筑紫筝,16世纪末主要作为歌曲伴奏乐器,现已趋于消亡。16世纪后期,有人创作了一种主要用三味线伴奏的歌曲形式,称为“地歌”。由于“地歌”中的长歌不用三味线而只用筝伴奏,所以也被称为筝乐的一种。 筝除独奏之外,还经常和三味线、尺八合奏,这种合奏形式日本人称为“三曲”。俗筝始于17世纪,盲人八桥检校(1614-1685)在江户(现在的东京)习得筑紫流筝曲后,到京都将其改编增补,并作筝组歌、分段曲等,因而成为俗筝及其筝曲的创始人。他创作的《六段》等筝曲至今仍在演奏。筝的传统演奏方法是右手拇、食、中指套上义甲弹拨,左手按弦。1921年宫城道雄创制17弦筝,已被广泛采用。俗筝演奏的筝曲多为声乐曲,也有据传为八桥检校所作的《六段》等器乐曲。宫城道雄创作的筝与尺八的二重奏曲《春之海》,成为现代名曲。20世纪60年代后,三木稔等作曲家为俗筝创作了为数众多的筝曲。现代筝不仅有17弦更有15弦、18弦、20弦、25弦乃至30弦 1969年野坂惠子在三木稔的协力下,制成20弦的筝。两年后弦数定为21弦,但名称还是20弦筝。此后20弦筝逐渐成为当代筝的典型,而且由于中国首先把20弦筝做为了主流,许多国家也纷纷效仿。考虑到作品间的国际交流,三木稔认为,今后20弦筝将成为国际的基本形式。

3味线

3味线是日本19世纪以来资产阶级音乐文化的代表性乐器,16世纪从琉球岛传入,他的祖先是中国的3弦,顾名思义是有3条弦,不同的是共鸣箱使用猫皮或狗皮而不是蛇皮,演奏的时候使用拨子,由于3味线具有强而有力的表达能力,1是戏剧音乐主要的乐器,不论是木偶剧、歌舞伎都有使用,3味线在18和19世纪成为艺妓的典型乐器,艺妓用3味线伴奏其短小的艺术歌曲-称为短歌kouta 。

日本的宗教音乐

神道教音乐

日本最古老且最重要的宗教-神道教是对鬼神和祖先的崇拜,任何1个村庄和城市都设有神社,他没有固定的礼拜,通常也没有专职的神职人员,在各种祝福消灾而举行的仪式上,仪式的音乐丰富多采,当然在神道教与佛教紧密结合的日本,很难区分两者的差别。神道教节日matsuri都要以礼神乐为点缀,这些日子都是民间的节日,包括庆祝新年,立春、仲夏和秋冬两季的庆典,这些庆典音乐通常为3名鼓手和1名笛手担任 。

日本的民俗音乐

日本的民间音乐和民间舞蹈非常丰富,在各岛之间都有不同的形式内容和风格,比较古老的民间歌谣主要在某些固定的职业团体被视为了劳动歌曲和职业性的歌曲,大多以齐唱的方式,到了19世纪,3味线被用于民间歌曲,一些以爱情和社会为题材的新民歌才由短歌体裁中发展出来,传统民歌每一段有4行,其中前3行每行7个音节,最后一行为5个音节,用3味线伴奏。

此外民间木偶剧在19世纪起有着重要的地位,这种由业余流动的木偶表演者演出的木偶剧通常在露天场地表演,主要是在节日中演出,有时候也在平时演出,和台湾的木偶戏(布袋戏)十分雷同。

流行音乐

日本由于西化的很早,受西方影响的流行音乐历史较早,有些甚至影响台湾早期光复前后的音乐

日本的传统音乐

1. 音高与音阶

基于中国音乐的3分损益理论系统,日本音乐将1个8度分成12个半音,而西洋的平均律系统,也对现在的演奏家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各种类型的音乐和乐器,并不是使用统一的音高与音阶型式,在koto与3位线音乐中,主要是用阴与阳两种5声音阶,前者为D, Eb, G, A, Bb,后者为D, E, G, A, B,

2. 音色

日本人对于音乐的品味,喜好较广泛的音色变化,尤其在音乐中,对于许多没有特定音高的音色非常重视,例如在吹奏尺八的时候,开始的气音,代表着风吹树叶摇曳的声音,非常的考究。

3. 旋律和声

日本的旋律种类繁多,十分难以归纳,一般而言,常常会对短小的动机反复,乐曲结束的乐段,常常是重复开始的乐段,某些特定的动机,在其戏剧音乐中,会代表特定的角色、意义或气氛,这一点与19世纪西方华格纳的乐剧所使用的主导动机雷同。在大多数的声乐当中,有10分浓厚的装饰音!此外日本音乐旋律喜欢使用4度,也是常见的特色,不同乐器合奏合唱是以异音齐奏的方式。

4. 形式

最常见的日本音乐形式有类似于中国的序-破-急3个步骤,叙指的是乐曲开始的乐段,接下来的破,速度逐渐增加,急乐曲的速度达到最高点,只有在终了前才将速度慢下来。

皇室宫廷音乐-雅乐

日本的雅乐主要源自于中国唐代的宫廷音乐,在公元7世纪的大化革新,基本上就是1个唐化运动,日本与中国的积极交流,中国的音乐家被编入日本的宫廷音乐机构之中,从此唐代的音乐成为日本宫廷音乐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9世纪末期,开始有了左方乐和右方乐的区分,左方乐是唐乐使用笙、琵琶、koto和圆柱状的羯鼓,右方乐是高丽乐,不使用弦乐。

12世纪时,大名(贵族)和其中间所选出来的将军,把日本变成了1个封建国家,这时雅乐就逐渐失去了他的重要性,由于雅乐过分要求与天皇的宫廷典礼相一致,自然没有办法得到武士和将军的认同,到了19世纪初,许多雅乐的音乐家和舞蹈家,宁可改行从事市民阶级的的音乐舞蹈职业,雅乐在宫廷音乐极盛的奈良时期拥有数百名的音乐家和舞蹈家,但到了这个时候以缩减成规模很小的乐队了。

当明治天皇与1868年重新恢复王权,他也努力恢复具有庄严形式的古老宫廷典礼音乐,并为雅乐设立了皇室宫廷专属,1894年甚至在巴黎博览会中,展出1套完整的雅乐资料、乐器、表演服装及其它有关记载。

武士的乐剧-能剧

能剧是日本独有的音乐戏剧,它是1种由吟诵, 歌唱, 舞蹈和乐器演奏组成的戏剧。在六百多年前镰仓时期(宋朝)由具有民间特点的传统因素所构成,能剧的构成开始与两种基本的戏剧:散乐、田乐,前者是1种杂技和滑稽表演的组合,由印度传到中国再传到日本的,后者乃是1种出于本土的滑稽舞剧。

能剧的内容包含了3个部分:utai-具有节奏吟诵般的演唱;mai-具有艺术风格的舞蹈;hayashi-音乐,指的是由乐队演奏的器乐。与西方戏剧相比较,能剧是非常短小的,1个晚上的表演通常包含了5个作品,能剧的乐队很小,笛子是唯一的旋律乐器,更重要的是有3种鼓:太鼓、大鼓、小鼓。

中产阶级的歌舞表演-歌舞伎

歌舞伎的兴起与能剧的衰落有密切的关系,两者都发生在19世纪,虽然各武器在时期世纪就从木偶剧演变而来,但是一直到19世纪前夕才逐渐成形,早期曾经有女子演出的歌舞伎,但因为流于城市寻欢作乐的场所,而遭到禁止,直到今天见仍然以男演员扮演所有的角色。歌舞伎吸收了能剧和木偶剧一些特质,而成为一种歌唱、对白、器乐和舞蹈融为一体的戏剧形式。歌舞伎的音乐由一些单独的作品组合而成,并不完全出于同1个作家,独唱者是以长歌或者是吟诵的方式来演唱,独唱由乐队伴奏而主要的乐器是3味线。

日本的乐器 及其相关的音乐

日本的主要乐器,大多源自于中国,但经过日本化以后,具有日本的特殊风格

尺八

尺八是日本竖笛的代表,被誉为世界上最奇妙的乐器之一。因为普通尺八长约一尺八寸,故名“尺八”。最早传入日本的尺八是六孔的,但中世纪以后就变成了五孔尺八。据说现在的尺八觉心禅僧在宋朝留学时和所学的曲子一起带回的,这就成了所谓的普化尺八的起源。目前的尺八除了五孔更有七孔和九孔的。就专家而言,七孔尺八使用最为广泛。各种长短的尺八,演奏中,通常根据不同音域的需要进行相应的选择 。尺八,因箫管长一尺八寸而得名,也有“箫管”和“南音洞箫”之称。管身竹制,音色圆润、柔美,可以独奏、合奏或伴奏。盛唐时期,尺八在乐制、乐府和宫廷乐舞中,一直是重要的乐器。宋代以后,箫、笛等乐器逐渐取代了尺八的地位,以致在我国广大地区已很难见到这种古代的乐器了。它目前只流行于闽南和台湾,是演奏民间音乐--福建南音离不开的乐器。 尺八的形状和箫相近,但管身较箫短而粗,取其竹子的根部制成,全长60厘米左右,吹呐径2厘米。尺八的音色和演奏方法与箫相似,但音量较箫大。发声原理也是通过管内空气柱振动而发音。由于嘴唇在吹口的角度和吹气的力度不同,以及手指按孔的变化,而使发出的音响和音高有别。尺八的音色圆润、柔美、深沉而含蓄,并略带凄凉之感。尺八在1300多年前就已东传日本。日本现在使用的尺八,已不限长短了,一般多为3节(竹节)5孔(前4后1),不设膜孔。可用于独奏、重奏或参加乐队合奏,既能吹奏古典乐曲,也能演奏现代乐曲,还经常与筝一起合奏,甚至还能与西洋管弦乐队、电子琴等合作。

尺八的历史渊源

在东汉时期,竖篴已流传于民间。到了隋代,尺八成为宫廷中的主要乐器,至唐则大盛,广泛用于宫廷乐舞。唐代吕才善制此器。《新唐书•吕才传》:“贞观(627—649)时,祖孝孙增损乐律,与音家王长通、白明达更质难,不能决。太宗诏侍臣举善音者„„侍中王珪、魏微盛称才制尺八,凡十二枚,长短不同,与律谐契”。宋代尺八,又称箫管,陈旸《乐书》有所记述。沈括《梦溪笔谈》载:“后汉马融所赋长笛,空洞无底,剡其上孔,五孔,一孔出其背,正似今之尺八”。从传世唐代尺八和沈括所述宋代尺八的形制来看,它与箫相近,但管身短而粗。后来箫、笛等乐器逐渐取代了尺八的地位,尺八渐少使用。尺八目前只流行于闽南和台湾,是福建南音的主要乐器之一,(南音的主要乐器是琵琶和尺八,其他还有二弦、三弦和唢呐等),并吸收了笛子的一些演奏技巧。福建省泉州南音乐团王大浩研制成低音尺八。长82厘米、内径3.4厘米。管上端加贴塑料片,并将第五孔移至管侧由小指控制。音色浑厚饱满。

尺八在海外的传播

1300多年前,尺八东传日本。隋唐之际,日本曾屡派“遣隋使”和“遣唐使”前来中国,许多中国乐器,流传东瀛。据浙江省国际文化交流协会副研究馆员孙以诚考证,日本尺

八源于我国杭州。南宋时,日本名僧觉心来中国杭州护国仁王禅寺学习,在此期间向同门居士张参学会了吹奏“尺八”的技艺,回国带回尺八及尺八曲《虚铃》和《虚空》 等。后来,心觉创立普化宗,传授“尺八”技艺,故将他所传授的尺八称为“普化尺八”。而至今仍保存在浙江省艺术学校校园内的护国仁王禅寺旧址就是日本“尺八”的祖庭。最早传入日本的尺八仅用于宫廷雅乐,称为“古代尺八”,也常作为达官贵人的玩物,故也叫“雅乐尺八”。据传,日本圣德太子特别喜爱尺八,他当时所用的中国尺八,如今还珍藏在奈良的法隆寺中。在奈良东大寺的正仓院里,现在也保存着我国唐代传去的8支尺八。其中一只刻雕尺八,长43.7厘米,管上端开口,管身前面五孔后面一孔。每一按音孔边缘有圆形花纹。制作十分精美,通体雕花纹和仕女像。第一孔上刻有二女,一者俯而摘花,一者立其后作张袖状。后面一孔下有一女立而手执扇,另一女坐弹琵琶。其余部分均饰以花鸟纹。此外还有玉尺八、牙尺八、雕石尺八和桦卷尺八等。苏州民族乐器一厂曾复制刻雕尺八一件。 1871年以后,“普化尺八”传于民间。日本现在使用的尺八就是从“普化尺八”演变而来的,不限长短,一般多为3节、 5孔(前4后1)、不设膜孔。它是日本民间主要的吹奏乐器,既能吹奏古典乐曲,也能演奏现代乐曲;还经常与筝和三味线一起合奏,甚至还能与西洋管弦乐队、电子风琴等合作。此外,由我国传入日本的还有“一节切尺八”。20世纪70年代美国人海山(kaizan)将尺八从日本传至美国。日本的尺八音乐大致分为:古代尺八、一节切尺八、普化尺八、三曲尺八、民谣尺八、现代尺八。其中古代尺八流行于奈良时代到平安时代初期,至今只有乐器还在正苍院遗存,音乐状况已不明晰。一节切尺八虽有乐谱残存,但在江户时代其演奏技艺就已经失传。目前所谓的尺八,一般都是指普化尺八和三曲尺八,前者以宗教音乐为主体,以独奏为原则,后者是艺术音乐,由尺八、筝与三线一起合奏居多。而民谣尺八,其乐器与普化尺八相同,作为尺八乐的独立种类,是用尺八来吹奏民歌的旋律,作为歌曲的伴奏和前奏。

同样是源自于中国的乐器,长1点8公尺13条琴弦,8世纪初,中国唐代十三弦筝传入日本,先后演变为乐筝、筑筝、俗筝等日本传统乐器。三者构造基本相同:桐木制长方形音箱面上张弦13根,每根弦用1柱支撑。弦名从远至近分别称为一、二、三、四、五、六、

七、八、九、十、斗、为、巾。琴身笔直。自古将筝比作“龙”,并依此为各部件命名。日本人把筝称为“koto”,我国古筝演奏家曹正教授认为“koto”可能是筝的两种主要指法“勾”和“托”的音译。乐筝又名雅乐筝,曾在宫廷贵族间流行,迄今仍在雅乐的管弦乐合奏曲中使用。现在常用的调弦法尚有双调、大食调、平调、黄钟调、盘涉调共6种。筑筝又名筑紫筝,16世纪末主要作为歌曲伴奏乐器,现已趋于消亡。16世纪后期,有人创作了一种主要用三味线伴奏的歌曲形式,称为“地歌”。由于“地歌”中的长歌不用三味线而只用筝伴奏,所以也被称为筝乐的一种。 筝除独奏之外,还经常和三味线、尺八合奏,这种合奏形式日本人称为“三曲”。俗筝始于17世纪,盲人八桥检校(1614-1685)在江户(现在的东京)习得筑紫流筝曲后,到京都将其改编增补,并作筝组歌、分段曲等,因而成为俗筝及其筝曲的创始人。他创作的《六段》等筝曲至今仍在演奏。筝的传统演奏方法是右手拇、食、中指套上义甲弹拨,左手按弦。1921年宫城道雄创制17弦筝,已被广泛采用。俗筝演奏的筝曲多为声乐曲,也有据传为八桥检校所作的《六段》等器乐曲。宫城道雄创作的筝与尺八的二重奏曲《春之海》,成为现代名曲。20世纪60年代后,三木稔等作曲家为俗筝创作了为数众多的筝曲。现代筝不仅有17弦更有15弦、18弦、20弦、25弦乃至30弦 1969年野坂惠子在三木稔的协力下,制成20弦的筝。两年后弦数定为21弦,但名称还是20弦筝。此后20弦筝逐渐成为当代筝的典型,而且由于中国首先把20弦筝做为了主流,许多国家也纷纷效仿。考虑到作品间的国际交流,三木稔认为,今后20弦筝将成为国际的基本形式。

3味线

3味线是日本19世纪以来资产阶级音乐文化的代表性乐器,16世纪从琉球岛传入,他的祖先是中国的3弦,顾名思义是有3条弦,不同的是共鸣箱使用猫皮或狗皮而不是蛇皮,演奏的时候使用拨子,由于3味线具有强而有力的表达能力,1是戏剧音乐主要的乐器,不论是木偶剧、歌舞伎都有使用,3味线在18和19世纪成为艺妓的典型乐器,艺妓用3味线伴奏其短小的艺术歌曲-称为短歌kouta 。

日本的宗教音乐

神道教音乐

日本最古老且最重要的宗教-神道教是对鬼神和祖先的崇拜,任何1个村庄和城市都设有神社,他没有固定的礼拜,通常也没有专职的神职人员,在各种祝福消灾而举行的仪式上,仪式的音乐丰富多采,当然在神道教与佛教紧密结合的日本,很难区分两者的差别。神道教节日matsuri都要以礼神乐为点缀,这些日子都是民间的节日,包括庆祝新年,立春、仲夏和秋冬两季的庆典,这些庆典音乐通常为3名鼓手和1名笛手担任 。

日本的民俗音乐

日本的民间音乐和民间舞蹈非常丰富,在各岛之间都有不同的形式内容和风格,比较古老的民间歌谣主要在某些固定的职业团体被视为了劳动歌曲和职业性的歌曲,大多以齐唱的方式,到了19世纪,3味线被用于民间歌曲,一些以爱情和社会为题材的新民歌才由短歌体裁中发展出来,传统民歌每一段有4行,其中前3行每行7个音节,最后一行为5个音节,用3味线伴奏。

此外民间木偶剧在19世纪起有着重要的地位,这种由业余流动的木偶表演者演出的木偶剧通常在露天场地表演,主要是在节日中演出,有时候也在平时演出,和台湾的木偶戏(布袋戏)十分雷同。

流行音乐

日本由于西化的很早,受西方影响的流行音乐历史较早,有些甚至影响台湾早期光复前后的音乐


相关内容

  • 从李叔同的歌曲创作看日本学校歌曲对中国学堂乐歌的影
  • 从李叔同的歌曲创作看日本学校歌曲对中国学堂乐歌的影„ 日本的音乐文化自产生以来就受中国音乐文化的广泛影响--日本的传统音乐被视为是唐朝音乐的流传,日本的传统乐器也是在中国民族乐器的基础上加以改造而产生的.但自1867年明治维新之后,由于广泛深入地吸收西洋音乐的曲调和技法而产生的代表日本近代音乐创作新 ...

  • 浅谈近现代日本文化
  • 浅谈近现代日本文化 前言 日本是位于亚洲东北部的海岛国家,国土面积约38万平方公里,人口1.26亿,人口密度约是中国的3倍.受地理环境和资源条件的制约,使得日本民族有着强烈的危机意识进而造就了其"淡如菊花拔刀见血"的民族性格,纵观历史日本民族又是一个很善于吸收和借鉴外国文化的民族 ...

  • 唐代音乐繁荣的原因
  • 唐代音乐繁荣的原因 摘要: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我们暂且不论杜甫这首<赠花卿>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成就,只是借助它来说明唐代音乐的普及与繁荣.杜甫写作此诗已是"安史之乱"之后,地点是他漂泊西南一隅的"锦城& ...

  • 从梅兰芳至今:日本的京剧接受史研究
  • 摘 要:梅兰芳赴日公演为日本带来京剧艺术,也极力保持了中日两国的友谊.梅兰芳之后,日本京剧爱好者日益增多.两国演员和文化交流中相关人员认真而持续的活动,使得访日京剧演出得以定期上演,成为一门扎根于日本的异国艺术.京剧也与日本歌舞伎保持着一定的交流,这是京剧在日本的独特发展特征.然而,日本民众对京剧艺 ...

  • 中国的钢琴音乐
  • 中国的钢琴音乐一 中国的钢琴音乐钢琴是适应欧洲音乐的需要而产生的,到今天为止,最伟大的钢琴音乐也是由欧洲人创造的. 当克里斯托弗里制造出第一台钢琴的时候,不会想到他的乐器与中国有什么关系.当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肖邦.李斯特等等作曲家写下他们的钢琴曲的时候,他们想到的是欧洲听众,却未必想到中国人. ...

  • 武汉大学西方建筑与歌剧艺术作业
  • 建筑与歌剧结业作业之歌剧欣赏 武汉大学 歌剧<茶花女>观后感 (斯特拉塔斯.多明戈.马可内尔,大都会歌剧院/列文版) 建筑文化背景: 浪漫主义是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上半叶欧洲文艺复兴艺术领域活跃的一种主要思潮,在建筑上也有体现,这种浪漫主义常以哥特式建筑风格来体现.当时法国古典主义建 ...

  • 高一音乐_[亚细亚民间风情]教案
  • <亚细亚民间风情> 实习老师:汪明 指导教师:肖江华 实习班级:高中一年级378班 课 题:亚细亚民间风情 教学设想 本课充分体现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新意识的课标 新理念,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促进学生理解世界多元音乐文化,帮助他们建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理解多 ...

  • 初一音乐教案(四季歌)教师:林柔刁
  • 初一音乐教案<四季歌> 授课教师:林柔刁 授课班级:初一.3班 课型:以歌唱为主的综合课 教材分析:这是一首在我国流传很广的日本歌谣,词曲均为日本的荒木丰尚编写的. 歌词用质朴的语言,颂扬了日本人尊敬师长.父母.热爱朋友的传统美德.歌曲分为上.下两个乐句,旋律轻巧抒情. 教学目标:利用多 ...

  • [入殓师]影视电影美学分析
  • <入殓师>影视电影美学分析 <入殓师>对镜头的选择.光影与色彩的处理使得文本给人一种细腻柔和的视觉效果,出色地配合了文本缓慢而紧凑的叙事结构:久石让为这部电影的配乐不仅起着传统的渲染与控制情绪的作用,其中的四首音乐也是文本叙事发展的线索之一:作为一部古典叙事模式的电影,文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