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实验实施方案

新教育实验实施方案

宁县城关小学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起点,以十大行动为途径,帮助教师和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新教育强调对每一颗稚嫩生命的呵护和关爱,对每一份生命尊严和质量的扶植,对每一颗纯真心灵的理解和尊重,是最本真的教育,是被还原的教育梦想。为了实现这一教育理想,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升教育质量,特制定本实验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核心价值追求,旨在全校范围内更新教育理念、改变教育方法、提升教师素质、改变学生生存状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我校的教育品质,努力实现“教师行走的方式、学生的生存状态、学校的发展模式、教育的科研范式”四大改变,加大参与新教育实验的强度、力度和深度,以追求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的个性成长为具体目标,重行动,重思考,重创新,让我校教引导教师在行动中思考,在思考中创新,在创新中提升,逐步提高师生的生命质量,育充满生机和活力,让新教育实惠及广大师生,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全面推进我校教育教学又好又快发展。

二、实验目的

通过实施新教育的“十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筑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

每月一事、家校共建、缔造完美教室),实现“四大改变”(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改变教育的科研范式),从而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健康成长,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升教育质量。

(一)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重建教师职业生活方式,建立教育、教学、研究、学习一体化的新型职业生活方式,唤醒教育理想,激发教育热情,增强职业幸福体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二)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注重发展学生个性和潜能,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让教育赋予人以尊严,赋予人生以价值,让生命和谐、健康地成长,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和奠基。

(三)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倡导文化立校、特色办学、可持续发展,推进学校文化建设,涵养新文化,创设新路径,拓展办学优势,丰富办学内涵,走重品味、有特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四)改变教育的科研范式。倡导行动科研、行动研究和校本研究。反对教育科研脱离教育教学实际,提倡贴近真实的教育生活、鲜活的教育生命,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美的教育生活。

三、实验策略

(一)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立足学校教育教学实际,整合现有教育资源,整合我校有关试验项目和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减轻实验教师不必要负担,确保能集中优势资源,扎实有效、创造性地开展实验,进一步丰富和充实教育实验内容,形成我校的特色和品牌。

(二)选点突破,形成特色。充分把握新教育实验精神实质,立

足学校实际,选准推进新教育实验的突破口,以点带面,选点突破,真正形成以学校办学理念、育人目标、特色办学以及与新教育实验“十大行动”相得益彰的个性化做法,形成特色,创出品牌。

(三)科研先导,注重实效。坚持科研先导的原则,根据新教育实验的行动项目深入开展专题研究,使新教育实验真正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成为深化课程改革的有力抓手,成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可靠保证,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四)家校一体,合力推进。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举办新教育讲座、成果展示会、致家长的一封信、亲子共读及书香家庭等评选活动,让家长真正领悟新教育实验的真谛,参与和支持新教育实验,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共同推进新教育实验的格局。

四、实验项目

依据上级部门相关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校在新教育实验全面实施的基础上,重点选择十大行动中的营造书香校园、构筑幸福课堂、班级文化建设、教师专业成长实施与研究。

(一)营造书香校园。创设浓郁的阅读氛围,整合丰富的阅读资源,开展多彩的读书活动,让阅读成为最日常的生活方式。

(二)构建幸福课堂。通过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将人类文化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体验有机结合起来,追求高效课堂与个性课堂。

(三)班级文化建设。通过班级文化的营造,读书活动的开

展,良好习惯的养成,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四)教师专业成长。通过实验,使每位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要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能够准确解读教材、熟练驾驭课堂、自觉开展教学研究。

五、实验要求

1.教师登陆“教育在线”,实名注册,对自己所遇到的问题,通过跟帖请教专家和榜样老师,直接与大师对话,尽量少走弯路。加强学习,对自己所实验的项目,寻找榜样帖子,认真研读领会其精神实质,寻找更高效的操作方法。

2.鼓励教师创新。通过对新教育书籍的学习和教育在线网络交流,形成正确的新教育理念,站在前人的基础上,通过实践开创出一条更接近新教育本真、更能实现新教育理想的途径和方法,在行动中改进,在行动中创新。

3. 注意资料的积累。新教育实验所开展的一切活动,都要求留下有价值的足迹。学校将建立“城关小学新教育主题帖”,以教育在线为阵地,选择优秀作品上传,宣传学校新教育实验的进程、做法、经验。

六、实验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发动阶段(2013年6月——2013年8月)

1. 组织学习新教育实验的相关理论,了解新教育实验的基本情况,根据学校实际,撰写实验方案。

2. 召开动员大会,明确实验的目的、意义,强调参与实验

的自觉性,并制定好相应的实验制度。

第二阶段:实验启动阶段(2013年9月——2014年1月)

1.观摩兄弟学校新教育实验活动情况,接受新教育实验相关培训:

2. 分学期制订好实验计划,全面开展实验活动,让新教育实验落实在日常教学工作过程中,每学年举办好读书节、读书沙龙活动。 3.组织网络读书论坛、集体备课、新教师评优课、观摩小学骨干教师课堂实录等各类校本研修活动。

4.建好教师博客。

第三阶段:全面推进阶段(2014年2月——2014年11月) 建立实验共同体,具体层面地进行各项研讨、交流、展评活动。按县局安排和自己安排,组织参与的各种联谊活动,定期评比、集结出版教师随笔专集、学生美文集和优秀实验论文集,有条件的情况下为教师个人出版个人实验专著。

第四阶段:总结提炼阶段(2014年12月)

收集整理过程性资料,包括图片、文字、数据、音像、画册、著作等实验成果。邀请专家和领导进行成果鉴定。

第五阶段:展望阶段(2015年1月)

进行成果转化和辐射工作,进行更高层面的实验准备

七、实验指导小组

为保障实验工作顺利开展,学校成立新教育实验指导中心,组建

实验老师团队。 (1)新教育实验领导小组

组 长:孙鹤勇 副组长:史 华 王景卓

组 员:韩凤珍 吕瑞霞 雷文斌

(2) 新教育实验工作室

主 任:韩凤珍 雷文斌 吕瑞霞

成 员:刘玉宁 段小叶 李 讷 杨艳红

贾喜娟 赵小凡 范会玲 李维军

(3)实验教师团队:

1.“营造书香校园”实验教师团队

(1)实验骨干教师团队

付 丽 丁芬燕 杜婧英 杨粉霞 刘玉宁 段小叶

杨亚玲 巩淑玲 杨亚宁 杨亚亚 刘文霞 毛艳琴

郭瑞霞 吴亚荣 李 讷 杨艳红 任晓娟 张旭升

(2)实验教师团队

学校其他语文教师

2.“构建幸福课堂”实验教师团队

城关小学小学全体任课教师

3.班主任专业化成长

郭瑞霞 吴亚荣 毛艳琴 陈 静 刘玉宁

付秀芳 韩晓霞 李金娟 刘文霞 王花梅

4.教师专业成长

城关小学小学全体任课教师 八、成果形式

1.课题研究过程性资料。

2.教师教学故事、案例反思、教育教学论文汇编。

3.现场展示,各种活动音像资料。

4. 课题的结题资料汇编成册。

新教育实验实施方案

宁县城关小学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起点,以十大行动为途径,帮助教师和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新教育强调对每一颗稚嫩生命的呵护和关爱,对每一份生命尊严和质量的扶植,对每一颗纯真心灵的理解和尊重,是最本真的教育,是被还原的教育梦想。为了实现这一教育理想,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升教育质量,特制定本实验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核心价值追求,旨在全校范围内更新教育理念、改变教育方法、提升教师素质、改变学生生存状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我校的教育品质,努力实现“教师行走的方式、学生的生存状态、学校的发展模式、教育的科研范式”四大改变,加大参与新教育实验的强度、力度和深度,以追求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的个性成长为具体目标,重行动,重思考,重创新,让我校教引导教师在行动中思考,在思考中创新,在创新中提升,逐步提高师生的生命质量,育充满生机和活力,让新教育实惠及广大师生,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全面推进我校教育教学又好又快发展。

二、实验目的

通过实施新教育的“十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筑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

每月一事、家校共建、缔造完美教室),实现“四大改变”(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改变教育的科研范式),从而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健康成长,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升教育质量。

(一)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重建教师职业生活方式,建立教育、教学、研究、学习一体化的新型职业生活方式,唤醒教育理想,激发教育热情,增强职业幸福体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二)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注重发展学生个性和潜能,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让教育赋予人以尊严,赋予人生以价值,让生命和谐、健康地成长,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和奠基。

(三)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倡导文化立校、特色办学、可持续发展,推进学校文化建设,涵养新文化,创设新路径,拓展办学优势,丰富办学内涵,走重品味、有特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四)改变教育的科研范式。倡导行动科研、行动研究和校本研究。反对教育科研脱离教育教学实际,提倡贴近真实的教育生活、鲜活的教育生命,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美的教育生活。

三、实验策略

(一)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立足学校教育教学实际,整合现有教育资源,整合我校有关试验项目和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减轻实验教师不必要负担,确保能集中优势资源,扎实有效、创造性地开展实验,进一步丰富和充实教育实验内容,形成我校的特色和品牌。

(二)选点突破,形成特色。充分把握新教育实验精神实质,立

足学校实际,选准推进新教育实验的突破口,以点带面,选点突破,真正形成以学校办学理念、育人目标、特色办学以及与新教育实验“十大行动”相得益彰的个性化做法,形成特色,创出品牌。

(三)科研先导,注重实效。坚持科研先导的原则,根据新教育实验的行动项目深入开展专题研究,使新教育实验真正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成为深化课程改革的有力抓手,成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可靠保证,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四)家校一体,合力推进。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举办新教育讲座、成果展示会、致家长的一封信、亲子共读及书香家庭等评选活动,让家长真正领悟新教育实验的真谛,参与和支持新教育实验,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共同推进新教育实验的格局。

四、实验项目

依据上级部门相关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校在新教育实验全面实施的基础上,重点选择十大行动中的营造书香校园、构筑幸福课堂、班级文化建设、教师专业成长实施与研究。

(一)营造书香校园。创设浓郁的阅读氛围,整合丰富的阅读资源,开展多彩的读书活动,让阅读成为最日常的生活方式。

(二)构建幸福课堂。通过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将人类文化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体验有机结合起来,追求高效课堂与个性课堂。

(三)班级文化建设。通过班级文化的营造,读书活动的开

展,良好习惯的养成,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四)教师专业成长。通过实验,使每位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要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能够准确解读教材、熟练驾驭课堂、自觉开展教学研究。

五、实验要求

1.教师登陆“教育在线”,实名注册,对自己所遇到的问题,通过跟帖请教专家和榜样老师,直接与大师对话,尽量少走弯路。加强学习,对自己所实验的项目,寻找榜样帖子,认真研读领会其精神实质,寻找更高效的操作方法。

2.鼓励教师创新。通过对新教育书籍的学习和教育在线网络交流,形成正确的新教育理念,站在前人的基础上,通过实践开创出一条更接近新教育本真、更能实现新教育理想的途径和方法,在行动中改进,在行动中创新。

3. 注意资料的积累。新教育实验所开展的一切活动,都要求留下有价值的足迹。学校将建立“城关小学新教育主题帖”,以教育在线为阵地,选择优秀作品上传,宣传学校新教育实验的进程、做法、经验。

六、实验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发动阶段(2013年6月——2013年8月)

1. 组织学习新教育实验的相关理论,了解新教育实验的基本情况,根据学校实际,撰写实验方案。

2. 召开动员大会,明确实验的目的、意义,强调参与实验

的自觉性,并制定好相应的实验制度。

第二阶段:实验启动阶段(2013年9月——2014年1月)

1.观摩兄弟学校新教育实验活动情况,接受新教育实验相关培训:

2. 分学期制订好实验计划,全面开展实验活动,让新教育实验落实在日常教学工作过程中,每学年举办好读书节、读书沙龙活动。 3.组织网络读书论坛、集体备课、新教师评优课、观摩小学骨干教师课堂实录等各类校本研修活动。

4.建好教师博客。

第三阶段:全面推进阶段(2014年2月——2014年11月) 建立实验共同体,具体层面地进行各项研讨、交流、展评活动。按县局安排和自己安排,组织参与的各种联谊活动,定期评比、集结出版教师随笔专集、学生美文集和优秀实验论文集,有条件的情况下为教师个人出版个人实验专著。

第四阶段:总结提炼阶段(2014年12月)

收集整理过程性资料,包括图片、文字、数据、音像、画册、著作等实验成果。邀请专家和领导进行成果鉴定。

第五阶段:展望阶段(2015年1月)

进行成果转化和辐射工作,进行更高层面的实验准备

七、实验指导小组

为保障实验工作顺利开展,学校成立新教育实验指导中心,组建

实验老师团队。 (1)新教育实验领导小组

组 长:孙鹤勇 副组长:史 华 王景卓

组 员:韩凤珍 吕瑞霞 雷文斌

(2) 新教育实验工作室

主 任:韩凤珍 雷文斌 吕瑞霞

成 员:刘玉宁 段小叶 李 讷 杨艳红

贾喜娟 赵小凡 范会玲 李维军

(3)实验教师团队:

1.“营造书香校园”实验教师团队

(1)实验骨干教师团队

付 丽 丁芬燕 杜婧英 杨粉霞 刘玉宁 段小叶

杨亚玲 巩淑玲 杨亚宁 杨亚亚 刘文霞 毛艳琴

郭瑞霞 吴亚荣 李 讷 杨艳红 任晓娟 张旭升

(2)实验教师团队

学校其他语文教师

2.“构建幸福课堂”实验教师团队

城关小学小学全体任课教师

3.班主任专业化成长

郭瑞霞 吴亚荣 毛艳琴 陈 静 刘玉宁

付秀芳 韩晓霞 李金娟 刘文霞 王花梅

4.教师专业成长

城关小学小学全体任课教师 八、成果形式

1.课题研究过程性资料。

2.教师教学故事、案例反思、教育教学论文汇编。

3.现场展示,各种活动音像资料。

4. 课题的结题资料汇编成册。


相关内容

  • 如何撰写教育实验方案
  • 如何撰写教育实验.行动研究方案 制定一个水平较高的教育实验.行动研究方案(以下简称研究方案),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方案的体例格式和方案的研究思想.设计.前者是形式,后者是内容,形式要为内容服务.这里就制定方案的内容和格式谈谈几个有关问题. 一.教育实验研究与教育行动研究 (一)教育实验研究 1. ...

  • 教育实验及其应用
  • 教育实验及其应用 经典实验 斯金纳的刺激-反应实验 霍桑实验 皮格马利翁实验 教育实验研究,就是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控制条件下,对被试(教育对象)施加可操纵的教育影响,然后观测被试的变化及教育效果,以此推断所施加的教育影响同教育效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联系的一种研究. 教育实验研究的基本问题 ...

  • 参加本科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心得与体会
  • 第31卷 增刊Vol 131 Suppl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 ce) 2009年4月Apr 1, 2009 参加本科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心得与体会 韦巧艳, 李坚斌, 刘曼萍, ...

  •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 教育实验设计 董珍珍 摘 要:本文根据教育统计学.教育与心理测量.教育实验设计等理论,对"大学生研究计划".Seminar课程两种研究型教学模式进行了实验研究和评估,以了解这一教学模式对学生创造力培养的作用.实验设计者独立设计实验方案.选择编制特定的测量量表,并通过前测与后测数据 ...

  • 研究型教学模式教育实验设计方案
  • 研究型教学模式教育实验设计方案 陈秀荣 汤家骏 张 晖 吴 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 合肥 230026) 摘 要:本文根据教育统计学.教育与心理测量.教育实验设计等理论,对"大学生研究计划".Seminar课程两种研究型教学模式进行了实验研究和评估,以了解这一教学模式对学生 ...

  • 第八章教育实验法1
  • 第八章 教育实验法 本章要点:教育实验法的含义.特点.类型:有结构观察与无结构观察的类型及其方法:教育观察法的实施步骤与方法,教育观察法的实施要求. 第一节 教育实验法概述 一.教育实验法的含义与特点 (一)教育实验法的含义 教育实验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理论和假设,通过人为地控制教育现象中某些因素,从 ...

  • 小学品德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开题报告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全球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给人类带来充实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的负面影响,经济的发展并不必然意味着精神世界的丰富,也不能避免价值观的失落。因此,各国的课程改革都十分关注教育的道德文化层面,强调儿童品德的培养,道德教育作为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倍受重视,从而促使品 ...

  • 中学教育技术装备达标实施方案
  •   一、指导思想   以“四个标准”为依据,落实市教育局荆教基[2011]6号《市教育局关于实施中小学常规教育技术达标工程的通知》文件精神,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技术装备水平,实现我校实验室建设标准化、现代化,更好地推进学校素质教育工作,根据东宝区教育技术装备站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验工作实际,特制订本 ...

  • 学校科教处工作总结
  • 2011年上学期我校电教实验工作在学校的关心、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全面完成了市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下面就2011年上学期科教处工作总结如下: 一、电教相关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