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在"假设"上浪费时间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问题讨论 ・  

不要在“ 假设” 上浪  问  费时

朱 宗震 

《 近代史研究)0 5 2 0 年第 3 期和 2 0 年第 1 06 期上 , 先后刊登了房德邻先生 的《 假如” 评“  

史学》 和王也扬先生的《 客观历史的可能性与研究者》讨论历史研究中的假设 问题 。 ,  

从理论上说 , 在科学研究过程 中, 运用假设来探索未知的领域 , 是一个基本的研究方法。   在史学研究中, 运用假设作为一种参考系统 , 来思考和理解历史运动的轨迹 和规律 , 当然也 

是 无可厚 非 的 。问题 的症 结在 于 , 历史学 家不 是 未 来学 家 , 史运 动 的结 果是 已知 的 , 历 并且 

是不可逆的。如果假设是为 了探索造成历史运动结果的复杂原 因, 那么 , 假设 就是有 价值  的; 如果假设是出于对既存 的历史道路的愤恨和忏悔 , 那是没有价值的; 而如果假设的设定 ,  

就是为 了证 明另一条 道路 的可 能性 , 就宏 观事 变来 说 , 本 上是徒 劳 的 。 基  

房德邻先生 的大作 , 并没有笼统地否定假设的意义, 而只是在逻辑上说 明, 什么样的假  设是合理 的, 什么样的假设是不合理的。王也扬先生认为 :为了证 明一种政治理论 的正确 , “   硬把历史 的非常态性事件说成是历史的常态和唯一的选择 , 政治家这么做情有可愿 , 史学家  也这么做则有违职业 的要求。这一断言 , ” 对于房先生的大作 , 在逻辑上没有针对性。房先生  只是认为 , 李泽厚的命题“ 中国当年如果选择康梁的改 良主义道路会好得多”是不能证明 ,   的, 但不反对讨论“ 中国当年有可能选择康梁的改 良主义道路” 的命题。王先生 自己也只是  “ 论证了戊戌维新的成功可能性” 而明智地没有去论证李泽厚的命题 。既然如此 , , 我不明白  

王先 生 为什 么批评房 先 生?  

不过, 在我看来,中国当年是不是有可能选择康梁的改 良主义道路”作为一道思考题 , “ , 是  有价值的, 而作为一道证明题 , 实在是浪费时间。恩格斯说过 : “ 人们所期望的东西很少如愿以   偿, 许多预期的 目的在大多数场合都彼此冲突 , 互相矛盾 , 或者是这些 目的本身一开始就是实  现不 了的 , 者是缺乏实 现的手段 的。这 样无数 的个 别愿望和个 别行动 的冲突 , 历史领 域 内  或 在

造成 了一种 同没有意识 的 自然 界 中 占统 治地 位 的状 况 完全 相似 的状 况 。行 动 的 目的是 预期 

的, 但是行动实际产生的结果并不是预期的, 或者这种结果起初似乎还和预期的 目的相符合 ,  

61  

维普资讯 ht

tp://www.cqvip.com

邑  支褥宜   26 0 年第5   0 期

而到了最后却完全不是预期的结果。① 近代中国的历史经验可 以证明 , ” 恩格斯 的这段话 , 没  有错误 。历史 的运动 , 是人类集体的综合力量 的结果 , 每一个人 , 每一个集 团, 每一个阶层 ,   每一个社会势力 , 每一个阶级 , 力量有大有小 , 但都对历史的最后结局发生作用。在这个复  杂的力量的综合运动 中, 目前 的研究 , 根本无法精确计算 。在这种前提下 , 你如何去改变力  量的配 比?在一个小 的事件 中, 个人 的, 或偶然的因素 , 也许是具有决定性 的。例如一次战  役, 指挥官 的决心 , 决定 了战斗 的成败。但在大的历史事件 中 , 一个人的因素 , 者偶 然因  或 素, 很难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例如解放战争 , 不会 因为毛泽东或蒋介石 的偶 然失误 , 而改变  战争的结局 。因为复杂的力量对比, 决定着战争的最后结局。而这些复杂因素, 我们的研究  还非常粗放 , 并没有深入 的研究成果 问世 。如果我们现在不去从事深入的实证研究 , 一定要 

去 证 明当年政 协决议 实施 的可 能性 , 明 中国 因此 就 能顺利 地 走上 和 平发展 的道路 , 证 又有 什 

么 意义 ?  

我在 这 里不 打算 从哲 学 理 论或史 学 理论 上去 讨论 , 而是 从 经验 上 , 实际操 作 上去 看 看  从 假设 运用 的 困境 。以王 也扬 先 生 的研 究 为例 , 他认 为 :可 惜 戊 戌 变 法 的领 导 者 在 政 治 运 作  “

方面出现人为失误 , 使近代中国最有可能成功的改革招致挫折 , 并对后来中国历史 的走向产  生深刻影响。我们的责难是 , ” 什么叫“ 人为失误” ?什么叫“ 成功”  ? 张謇是后来立宪运动在 国内的领袖 , 他谈到戊戌变法时的情景说 :见其( “ 指康有为——  引者) 仆从伺应 , 若老大京官排场”“ ,在京 闻康有为与梁启超诸人 图变政 , 曾一再劝勿轻举 ,   亦 不 知其用 何 法变 也 。② 这样 的改 革 人 才 能不 失 误 吗 ?能 够 保 证 改 革 成 功 的人 才 又 在 哪  ” 里 ?以张謇之才干 , 尚且不相信康梁的变法能够成功 , 我们后人又如何能够运算出成功的条  件 ?张謇对历史和时局 的认识 , 在其 自订年谱 甲申(84 年二月条 中说 : 闻盛昱严 劾枢  18 ) “ 臣, 并且两广总督张振轩 , 朝局一变。时恭亲王秉 国, 高阳李 相国为辅 , 高阳又当时所号为清  流者之魁杓 。自昱劾罢恭邸、 阳, 高 政权归醇亲王 、 孙毓汶辈。 自恭王去 , 醇王执政 , 孙毓汶 

擅权 , 贿赂 公行 , 风气 E坏 , t 朝政 益 不可

问 。由是 而有 甲午 朝 局之变 , 甲午而 有戊 戌 政局 之  由

变, 由戊戌而有庚子拳匪之变 , 由庚子而有辛亥革命之变 , 因果相乘 , 昭然明白。以三数人两 

立之 恩怨 , 千万人 一 时之 是 非 , 几甚 微 , 眩 动 造祸 甚 大 。经 言 : 国平 天下 , 于正 心 诚意 , 治 始 是 

固儒者事矣。故谈朝局国变者 , 谓始于 甲申也。③ 换句话说 , ” 如果恭亲王继续秉 国 , 就不会  产生以后的变局。这是张謇以亲身经历提出的, 王也扬先生是否也有意去证明张謇 的假设  呢?如果张謇 的假设成立 , 我们就不必劳神 费时, 去证 明戊戌变法有成功 的可能性 了。因   为, 学者们假设的最终 目的 , 无非是希望中国避开革命的道路 。   晚清立宪运动, 主张君主立宪 , 实行责任内阁制。我们假设责任内阁成立 , 是不是改良就成  功 了呢?革命就 能避免 了呢?根据 当时历史事实 , 内阁总理众望 所归 的人 才就是袁世凯 。但 是 ,   袁世凯之为人 , 历史已经作了结论。辛亥革命其实“ 革命” 的内涵很少 , 中山在民国成立后, 孙 很 

8 8页 。 5  

恩格斯: 《 路德维希 ・ 费尔巴 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4 , 民出 第 卷人 版社 1 2 9 年版 , 23   7 第 4 页。

张謇 :啬翁 自订年谱 》 19 《 (8 8年 6月2日) 曹从坡 、 , 杨桐 主编 : 张謇全 集》 6 , 苏古籍 出版社 1 9 年版 ,   《 第 卷 江 94 第 张謇 :啬翁 自订年谱》 1 9 年 6月2日) 曹从坡 、 《 (88 , 杨桐主编 :张謇 全集》 6卷 , 8 5页。 《 第 第 4   6  2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朱 宗震 / 不要 在“ 假设 ” 浪 费时 间 上   快就接受了改 良的道路 。袁世凯 在立宪派支持下 , 为 当时众望 所归 的总统。 当时 的政局 与立  成

宪运动“ 成功” , 也没有多少区别。孙中山放弃了革命 , 准备从事社会事业 , 以十年时间建设二十  万里铁路。然而, 袁世凯对革命党人的排挤 , 迫使孙中山重新走上革命的道路, 而袁世凯根本就  没有能力去消除革命 , 反而把改 良 派推向了 武装暴动的道路。推而论之 , 康梁执政就能消除革命  吗?我们或许可以证明康梁能够执政, 但我们无法进一步证明康梁执政就能消弭革命。如果康 

梁执政 不能消弭革命 , 那当然也就不能证 明改 良可以获得成功 。  

其实 , 近代中国走改良道路的机会并不仅有戊戌运动一次 , 我们可以粗略计算一下他们  的结局。龚 自 、 珍 魏源的改革主张 , 背后有陶澍 、 林则徐的支持 。但

改革无从下手 , 太平天国   革命爆发 。祺祥政变以后 , 上有慈禧 、 恭亲王主持的改革 , 下有 曾左李的改革 , 虽然 出现 了所  谓同治中兴的政治局面 , 但实际上形成了外重 内轻的政治局面 , 从此无法扭转 , 传统的王朝  危机 只是 一 时缓 解 , 不久 又积 累起来 。辛亥 革 命 以后 , 国可 以重走 改 良的道 路 , 宋 教仁  中 但 没有接受孙中山的忠告 , 与袁世凯争权在前 , 袁世凯称帝在后 , 破坏 了政局 的稳定。孙中山   在辛亥革命和护国运动以后 , 两次准备走改 良的道路 , 都没有成功。大革命期 间, 蒋介石主 

张走 和平 土改 的道路 , 反对 中共 发动 群众 的土 地 改 革路 线 。但 蒋 介 石 执政 后 和平 土 改 路线 

直无从下手。国民党土地改革协会理事长萧铮承认 :我们二十年来 的政治基础 , “ 是建筑  在地主身上的。① 他谈到国民党的土地改革方案时说 : ” “ 宋人议论未定 , 兵已渡河 !② 也就  ”

是说 , 民党 的土地 改革方 案还 在讨 论过 程 中 , 国 解放 军 已经 打过 长江 。如果 国民党在 执政 后 

即成功地执行和平土改的方针 , 哪还有解放军打过长江 的一幕?但是 , 你怎么能够证 明国民 

党 能够成 功地 执行 和平土 改路 线 ?把蒋 介石换 成李 宗 仁就行 了吗 ?  

我进一步引伸房先生的主张 , 历史研究为什么要拘泥于改 良成功的假设 , 不能有别的假  设呢?例如 , 如果康梁支持孙 中山的革命路线 , 中国社会的发展道路 , 又该发生什么样的变  化?梁启超就一度主张革命 , 也规劝过康有为 , 而康有 为也发动过武装暴动。再进一步 , 孙  中山、 康有为、 李鸿章合作 , 推翻了清王朝 , 实施了比较和平的王朝更 替 , 中国岂不也走上 了  

和平改 革 的道路 了吗 ?这 样 的假设 当然 也是 有事 实根 据 的。  

再如 , 我们可以假设太平天 国推翻了清王朝 , 曾国藩击败太 平天 国, 崛起 称帝 , 改朝换  代, 中国是否就可以走 明治维新式的道路?以后就再也不会有革命发生 了呢?这样 的前景  不是更好吗?既然戊戌变法的失败 , 由于人为因素 , 是 那么辛亥革命的失败是不是也是人为  因素?如果毛泽东年长几岁 , 代替孙中山领导革命 , 发动群众 , 辛亥革命是否就能胜利了呢?   或许 这个假 设太 离谱 , 么 蒋介石 是 否也可 以有 瑜亮 情结 ?没 有 毛泽东 , 那 他就 可 以和平 地完 

成土地 改革 ?  

我们可 以有一 系列假设 , 例如 , 中国旁边如果没有 日本 , 如果英 国不支持 日 , 本 没有英 日   同盟 ; 如果列强侵华势力东来

时, 中国正是康乾盛世 , 等等。这样的假设可以无穷无尽 , 如果 

不是历史学者心存 主观愿望 , 是不会浪费大量时间去证 明这些假设的。如果专业历史学家  整天沉湎在历史 的假设之中 , 幻想着历史的另一条道路 , 我们何年何月才能对历史实际走过 

① 萧铮 :我们抽 出 《 社会革命 的旗帜——创造新 中国的前途》 《 ,土地改革》 1 第 1 ,98年 4月 , 5页。 第 卷 期 14 第  

② 萧铮 :土地改革五 十年 : 《 萧铮 回忆 录》 台北 , , 中国地政研 究所 18 年 印行 , 3 5页。 90 第 0   6  3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邑  吏西宜  

面徒 劳地 浪费 大量 时 间 。  

20 -   期 06 g5   q

的道 路进 行深 入 的研究 和透 彻 的理解 ?我 们 可 以运 用 假设 进行 思 考 , 没 有 必 要 在 这个 上  但

我们的历史研究 , 可以实事求是地证明改 良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是有贡献 的, 良和革命  改 起着 相反 相成 的作 用 。从世 界范 围说 , 革命 不 是社会 发 展 的唯一 选项 , 会 为革 命 的成 功也  社

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我们固然不应该把革命说成历史运动 的“ 唯一 的选择” 也不应该把革  ,

命看成完美无缺而又神圣的, 但我们实在无法证明 , 近代中国不通过革命 的道路 , 也能解决  当时复杂的社会矛盾。因为历史就是这样走过来 的, 其他证 明都是徒劳的。2 0多年来 , 人 

们 所 以提 出历 史 的假 设 , 无非 是表 达 自己的一 种 价值 观 。作 为专 业 历 史 学 者应 该 尽 量 避 免  陷入 价值 观 的纷扰 之 中。还 是让 我们 认真 地 面对 现 实 , 理 解 中 国社 会 走 过 的道 路 。无论   去

这个道路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 专业历史学者都没有必要去忏悔。老子 的名言 :祸兮福之所  “

倚 , 兮 祸之 所伏 ”社会 发展 的因果 联系 是非 常复杂 的。我们 现 在 的研 究实 在太 薄 弱 , 要  福 , 需 我们 以更 多 的精力 , 阐述 已经 发生 的历史 , 去 而只有 面 对现实 才 能开 创未 来 。   我在这里想再举 一 个美 国学者周锡 瑞对 义 和 团运 动 的研究 为 例 , 值得 大家 深思 。周锡 瑞 

在《 义和团运动的起源 ・ 中文版前言》 中说: “ 读者在阅读本书时, 很快就可以发现我的研究指导  思想与大多数中国学者不同。在近现代史包括义和团运动的研究中, 中国学者强调对历史要  做出评价。近几年来 , 在肯定和否定义和团运动的问题上, 又有了热烈的争论……这一类评价  问题 , 并未在西方学者的研究中引起争论 , 因为大多数人认为没有必要对中国历史

上 的著名事  件 或人物进行 类似 的评价 。在我个人 对 义和 团运动 的研究 过程 中 , 所感 兴趣 的是 如何尽 量  我 客观地理解运动的源流、 时代背景 、 发生的原因以及运动发展 的逻辑 陛。我希望 中译本能使读  者更清楚地了解义和团运动的性质和发生原 因, 在此基础上, 读者可 以做出自己不同的历史评  价。他的研究结果是 : ” “ 鲁西地区在下面几个关键方面表现突出, 贫穷, 商业化程度低 , 自然  对 灾害反应敏感 , 士绅阶层弱小 , 习武之风盛行 。对鲁西地区做了进一步划分之后 , 我又发现鲁  西南与鲁西北 地 区之 间的重要差别 。鲁 西南 社会结 构 中存在 着 一个 牢 固的 乡村 地 主 阶层 , 村 

社 内部凝聚力 强 。这一社会 结构 的形 成与抵 御 当地猖 狂 的盗 匪活 动有 紧密 联 系 。对 比之 下 ,  

鲁西北社会 比较开放 , 相对平均 , 这与该地 区经常遭受 自然灾害造成 的人 口流动有密切关系。  

它们 区域性 的差别有 助于说 明在义和 团起 源过程 中扮 演重要 角色的鲁西南 大 刀会与 鲁西北 神 

拳的不同。鲁西南大刀会由乡村财主把持 , 其组织严密, 活动不公开, 与其所在地 区存在的牢  固地主阶层及 比较封闭的社会形态极相吻合。而鲁西北神拳表现了相反的性格 , 们的仪式  他 公开 , 易学易练, 教拳的师傅常见从外村请来 , 明拳众对其领导并不苛求0  在这样深入细  说 ” 腻的研究分析面前 , 我们对历史发展 的另一条道路的假设, 是否吃力不讨好呢?专业历史学者  本着价值中立的原则 ,如何尽量客观地理解运动的源流、 “ 时代背景 、 发生的原因以及运动发展  的逻辑性”这才是现代专业史学的职业要求 。 ,  

[ 作者 朱 宗震 , 中国社 会 科学 院近代 史研 究所研 究 员。北 京 ,0 06  10 0 ]

( 特邀责任编辑 : 李群)  

① [ 周锡瑞著 , 义、 羡] 张俊 王栋译 :义和团运动的起 源》 江苏人 民出版社 19 年版 , 1 、 《 , 94 第 —2 8页。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问题讨论 ・  

不要在“ 假设” 上浪  问  费时

朱 宗震 

《 近代史研究)0 5 2 0 年第 3 期和 2 0 年第 1 06 期上 , 先后刊登了房德邻先生 的《 假如” 评“  

史学》 和王也扬先生的《 客观历史的可能性与研究者》讨论历史研究中的假设 问题 。 ,  

从理论上说 , 在科学研究过程 中, 运用假设来探索未知的领域 , 是一个基本的研究方法。   在史学研究中, 运用假设作为一种参考系统 , 来思考和理解历史运动的轨迹 和规律 , 当然也 

是 无可厚 非 的 。问题 的症 结在 于 , 历史学 家不 是 未 来学 家 , 史运 动 的结 果是 已知 的 , 历 并且 

是不可逆的。如果假设是为 了探索造成历史运动结果的复杂原 因, 那么 , 假设 就是有 价值  的; 如果假设是出于对既存 的历史道路的愤恨和忏悔 , 那是没有价值的; 而如果假设的设定 ,  

就是为 了证 明另一条 道路 的可 能性 , 就宏 观事 变来 说 , 本 上是徒 劳 的 。 基  

房德邻先生 的大作 , 并没有笼统地否定假设的意义, 而只是在逻辑上说 明, 什么样的假  设是合理 的, 什么样的假设是不合理的。王也扬先生认为 :为了证 明一种政治理论 的正确 , “   硬把历史 的非常态性事件说成是历史的常态和唯一的选择 , 政治家这么做情有可愿 , 史学家  也这么做则有违职业 的要求。这一断言 , ” 对于房先生的大作 , 在逻辑上没有针对性。房先生  只是认为 , 李泽厚的命题“ 中国当年如果选择康梁的改 良主义道路会好得多”是不能证明 ,   的, 但不反对讨论“ 中国当年有可能选择康梁的改 良主义道路” 的命题。王先生 自己也只是  “ 论证了戊戌维新的成功可能性” 而明智地没有去论证李泽厚的命题 。既然如此 , , 我不明白  

王先 生 为什 么批评房 先 生?  

不过, 在我看来,中国当年是不是有可能选择康梁的改 良主义道路”作为一道思考题 , “ , 是  有价值的, 而作为一道证明题 , 实在是浪费时间。恩格斯说过 : “ 人们所期望的东西很少如愿以   偿, 许多预期的 目的在大多数场合都彼此冲突 , 互相矛盾 , 或者是这些 目的本身一开始就是实  现不 了的 , 者是缺乏实 现的手段 的。这 样无数 的个 别愿望和个 别行动 的冲突 , 历史领 域 内  或 在

造成 了一种 同没有意识 的 自然 界 中 占统 治地 位 的状 况 完全 相似 的状 况 。行 动 的 目的是 预期 

的, 但是行动实际产生的结果并不是预期的, 或者这种结果起初似乎还和预期的 目的相符合 ,  

61  

维普资讯 ht

tp://www.cqvip.com

邑  支褥宜   26 0 年第5   0 期

而到了最后却完全不是预期的结果。① 近代中国的历史经验可 以证明 , ” 恩格斯 的这段话 , 没  有错误 。历史 的运动 , 是人类集体的综合力量 的结果 , 每一个人 , 每一个集 团, 每一个阶层 ,   每一个社会势力 , 每一个阶级 , 力量有大有小 , 但都对历史的最后结局发生作用。在这个复  杂的力量的综合运动 中, 目前 的研究 , 根本无法精确计算 。在这种前提下 , 你如何去改变力  量的配 比?在一个小 的事件 中, 个人 的, 或偶然的因素 , 也许是具有决定性 的。例如一次战  役, 指挥官 的决心 , 决定 了战斗 的成败。但在大的历史事件 中 , 一个人的因素 , 者偶 然因  或 素, 很难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例如解放战争 , 不会 因为毛泽东或蒋介石 的偶 然失误 , 而改变  战争的结局 。因为复杂的力量对比, 决定着战争的最后结局。而这些复杂因素, 我们的研究  还非常粗放 , 并没有深入 的研究成果 问世 。如果我们现在不去从事深入的实证研究 , 一定要 

去 证 明当年政 协决议 实施 的可 能性 , 明 中国 因此 就 能顺利 地 走上 和 平发展 的道路 , 证 又有 什 

么 意义 ?  

我在 这 里不 打算 从哲 学 理 论或史 学 理论 上去 讨论 , 而是 从 经验 上 , 实际操 作 上去 看 看  从 假设 运用 的 困境 。以王 也扬 先 生 的研 究 为例 , 他认 为 :可 惜 戊 戌 变 法 的领 导 者 在 政 治 运 作  “

方面出现人为失误 , 使近代中国最有可能成功的改革招致挫折 , 并对后来中国历史 的走向产  生深刻影响。我们的责难是 , ” 什么叫“ 人为失误” ?什么叫“ 成功”  ? 张謇是后来立宪运动在 国内的领袖 , 他谈到戊戌变法时的情景说 :见其( “ 指康有为——  引者) 仆从伺应 , 若老大京官排场”“ ,在京 闻康有为与梁启超诸人 图变政 , 曾一再劝勿轻举 ,   亦 不 知其用 何 法变 也 。② 这样 的改 革 人 才 能不 失 误 吗 ?能 够 保 证 改 革 成 功 的人 才 又 在 哪  ” 里 ?以张謇之才干 , 尚且不相信康梁的变法能够成功 , 我们后人又如何能够运算出成功的条  件 ?张謇对历史和时局 的认识 , 在其 自订年谱 甲申(84 年二月条 中说 : 闻盛昱严 劾枢  18 ) “ 臣, 并且两广总督张振轩 , 朝局一变。时恭亲王秉 国, 高阳李 相国为辅 , 高阳又当时所号为清  流者之魁杓 。自昱劾罢恭邸、 阳, 高 政权归醇亲王 、 孙毓汶辈。 自恭王去 , 醇王执政 , 孙毓汶 

擅权 , 贿赂 公行 , 风气 E坏 , t 朝政 益 不可

问 。由是 而有 甲午 朝 局之变 , 甲午而 有戊 戌 政局 之  由

变, 由戊戌而有庚子拳匪之变 , 由庚子而有辛亥革命之变 , 因果相乘 , 昭然明白。以三数人两 

立之 恩怨 , 千万人 一 时之 是 非 , 几甚 微 , 眩 动 造祸 甚 大 。经 言 : 国平 天下 , 于正 心 诚意 , 治 始 是 

固儒者事矣。故谈朝局国变者 , 谓始于 甲申也。③ 换句话说 , ” 如果恭亲王继续秉 国 , 就不会  产生以后的变局。这是张謇以亲身经历提出的, 王也扬先生是否也有意去证明张謇 的假设  呢?如果张謇 的假设成立 , 我们就不必劳神 费时, 去证 明戊戌变法有成功 的可能性 了。因   为, 学者们假设的最终 目的 , 无非是希望中国避开革命的道路 。   晚清立宪运动, 主张君主立宪 , 实行责任内阁制。我们假设责任内阁成立 , 是不是改良就成  功 了呢?革命就 能避免 了呢?根据 当时历史事实 , 内阁总理众望 所归 的人 才就是袁世凯 。但 是 ,   袁世凯之为人 , 历史已经作了结论。辛亥革命其实“ 革命” 的内涵很少 , 中山在民国成立后, 孙 很 

8 8页 。 5  

恩格斯: 《 路德维希 ・ 费尔巴 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4 , 民出 第 卷人 版社 1 2 9 年版 , 23   7 第 4 页。

张謇 :啬翁 自订年谱 》 19 《 (8 8年 6月2日) 曹从坡 、 , 杨桐 主编 : 张謇全 集》 6 , 苏古籍 出版社 1 9 年版 ,   《 第 卷 江 94 第 张謇 :啬翁 自订年谱》 1 9 年 6月2日) 曹从坡 、 《 (88 , 杨桐主编 :张謇 全集》 6卷 , 8 5页。 《 第 第 4   6  2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朱 宗震 / 不要 在“ 假设 ” 浪 费时 间 上   快就接受了改 良的道路 。袁世凯 在立宪派支持下 , 为 当时众望 所归 的总统。 当时 的政局 与立  成

宪运动“ 成功” , 也没有多少区别。孙中山放弃了革命 , 准备从事社会事业 , 以十年时间建设二十  万里铁路。然而, 袁世凯对革命党人的排挤 , 迫使孙中山重新走上革命的道路, 而袁世凯根本就  没有能力去消除革命 , 反而把改 良 派推向了 武装暴动的道路。推而论之 , 康梁执政就能消除革命  吗?我们或许可以证明康梁能够执政, 但我们无法进一步证明康梁执政就能消弭革命。如果康 

梁执政 不能消弭革命 , 那当然也就不能证 明改 良可以获得成功 。  

其实 , 近代中国走改良道路的机会并不仅有戊戌运动一次 , 我们可以粗略计算一下他们  的结局。龚 自 、 珍 魏源的改革主张 , 背后有陶澍 、 林则徐的支持 。但

改革无从下手 , 太平天国   革命爆发 。祺祥政变以后 , 上有慈禧 、 恭亲王主持的改革 , 下有 曾左李的改革 , 虽然 出现 了所  谓同治中兴的政治局面 , 但实际上形成了外重 内轻的政治局面 , 从此无法扭转 , 传统的王朝  危机 只是 一 时缓 解 , 不久 又积 累起来 。辛亥 革 命 以后 , 国可 以重走 改 良的道 路 , 宋 教仁  中 但 没有接受孙中山的忠告 , 与袁世凯争权在前 , 袁世凯称帝在后 , 破坏 了政局 的稳定。孙中山   在辛亥革命和护国运动以后 , 两次准备走改 良的道路 , 都没有成功。大革命期 间, 蒋介石主 

张走 和平 土改 的道路 , 反对 中共 发动 群众 的土 地 改 革路 线 。但 蒋 介 石 执政 后 和平 土 改 路线 

直无从下手。国民党土地改革协会理事长萧铮承认 :我们二十年来 的政治基础 , “ 是建筑  在地主身上的。① 他谈到国民党的土地改革方案时说 : ” “ 宋人议论未定 , 兵已渡河 !② 也就  ”

是说 , 民党 的土地 改革方 案还 在讨 论过 程 中 , 国 解放 军 已经 打过 长江 。如果 国民党在 执政 后 

即成功地执行和平土改的方针 , 哪还有解放军打过长江 的一幕?但是 , 你怎么能够证 明国民 

党 能够成 功地 执行 和平土 改路 线 ?把蒋 介石换 成李 宗 仁就行 了吗 ?  

我进一步引伸房先生的主张 , 历史研究为什么要拘泥于改 良成功的假设 , 不能有别的假  设呢?例如 , 如果康梁支持孙 中山的革命路线 , 中国社会的发展道路 , 又该发生什么样的变  化?梁启超就一度主张革命 , 也规劝过康有为 , 而康有 为也发动过武装暴动。再进一步 , 孙  中山、 康有为、 李鸿章合作 , 推翻了清王朝 , 实施了比较和平的王朝更 替 , 中国岂不也走上 了  

和平改 革 的道路 了吗 ?这 样 的假设 当然 也是 有事 实根 据 的。  

再如 , 我们可以假设太平天 国推翻了清王朝 , 曾国藩击败太 平天 国, 崛起 称帝 , 改朝换  代, 中国是否就可以走 明治维新式的道路?以后就再也不会有革命发生 了呢?这样 的前景  不是更好吗?既然戊戌变法的失败 , 由于人为因素 , 是 那么辛亥革命的失败是不是也是人为  因素?如果毛泽东年长几岁 , 代替孙中山领导革命 , 发动群众 , 辛亥革命是否就能胜利了呢?   或许 这个假 设太 离谱 , 么 蒋介石 是 否也可 以有 瑜亮 情结 ?没 有 毛泽东 , 那 他就 可 以和平 地完 

成土地 改革 ?  

我们可 以有一 系列假设 , 例如 , 中国旁边如果没有 日本 , 如果英 国不支持 日 , 本 没有英 日   同盟 ; 如果列强侵华势力东来

时, 中国正是康乾盛世 , 等等。这样的假设可以无穷无尽 , 如果 

不是历史学者心存 主观愿望 , 是不会浪费大量时间去证 明这些假设的。如果专业历史学家  整天沉湎在历史 的假设之中 , 幻想着历史的另一条道路 , 我们何年何月才能对历史实际走过 

① 萧铮 :我们抽 出 《 社会革命 的旗帜——创造新 中国的前途》 《 ,土地改革》 1 第 1 ,98年 4月 , 5页。 第 卷 期 14 第  

② 萧铮 :土地改革五 十年 : 《 萧铮 回忆 录》 台北 , , 中国地政研 究所 18 年 印行 , 3 5页。 90 第 0   6  3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邑  吏西宜  

面徒 劳地 浪费 大量 时 间 。  

20 -   期 06 g5   q

的道 路进 行深 入 的研究 和透 彻 的理解 ?我 们 可 以运 用 假设 进行 思 考 , 没 有 必 要 在 这个 上  但

我们的历史研究 , 可以实事求是地证明改 良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是有贡献 的, 良和革命  改 起着 相反 相成 的作 用 。从世 界范 围说 , 革命 不 是社会 发 展 的唯一 选项 , 会 为革 命 的成 功也  社

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我们固然不应该把革命说成历史运动 的“ 唯一 的选择” 也不应该把革  ,

命看成完美无缺而又神圣的, 但我们实在无法证明 , 近代中国不通过革命 的道路 , 也能解决  当时复杂的社会矛盾。因为历史就是这样走过来 的, 其他证 明都是徒劳的。2 0多年来 , 人 

们 所 以提 出历 史 的假 设 , 无非 是表 达 自己的一 种 价值 观 。作 为专 业 历 史 学 者应 该 尽 量 避 免  陷入 价值 观 的纷扰 之 中。还 是让 我们 认真 地 面对 现 实 , 理 解 中 国社 会 走 过 的道 路 。无论   去

这个道路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 专业历史学者都没有必要去忏悔。老子 的名言 :祸兮福之所  “

倚 , 兮 祸之 所伏 ”社会 发展 的因果 联系 是非 常复杂 的。我们 现 在 的研 究实 在太 薄 弱 , 要  福 , 需 我们 以更 多 的精力 , 阐述 已经 发生 的历史 , 去 而只有 面 对现实 才 能开 创未 来 。   我在这里想再举 一 个美 国学者周锡 瑞对 义 和 团运 动 的研究 为 例 , 值得 大家 深思 。周锡 瑞 

在《 义和团运动的起源 ・ 中文版前言》 中说: “ 读者在阅读本书时, 很快就可以发现我的研究指导  思想与大多数中国学者不同。在近现代史包括义和团运动的研究中, 中国学者强调对历史要  做出评价。近几年来 , 在肯定和否定义和团运动的问题上, 又有了热烈的争论……这一类评价  问题 , 并未在西方学者的研究中引起争论 , 因为大多数人认为没有必要对中国历史

上 的著名事  件 或人物进行 类似 的评价 。在我个人 对 义和 团运动 的研究 过程 中 , 所感 兴趣 的是 如何尽 量  我 客观地理解运动的源流、 时代背景 、 发生的原因以及运动发展 的逻辑 陛。我希望 中译本能使读  者更清楚地了解义和团运动的性质和发生原 因, 在此基础上, 读者可 以做出自己不同的历史评  价。他的研究结果是 : ” “ 鲁西地区在下面几个关键方面表现突出, 贫穷, 商业化程度低 , 自然  对 灾害反应敏感 , 士绅阶层弱小 , 习武之风盛行 。对鲁西地区做了进一步划分之后 , 我又发现鲁  西南与鲁西北 地 区之 间的重要差别 。鲁 西南 社会结 构 中存在 着 一个 牢 固的 乡村 地 主 阶层 , 村 

社 内部凝聚力 强 。这一社会 结构 的形 成与抵 御 当地猖 狂 的盗 匪活 动有 紧密 联 系 。对 比之 下 ,  

鲁西北社会 比较开放 , 相对平均 , 这与该地 区经常遭受 自然灾害造成 的人 口流动有密切关系。  

它们 区域性 的差别有 助于说 明在义和 团起 源过程 中扮 演重要 角色的鲁西南 大 刀会与 鲁西北 神 

拳的不同。鲁西南大刀会由乡村财主把持 , 其组织严密, 活动不公开, 与其所在地 区存在的牢  固地主阶层及 比较封闭的社会形态极相吻合。而鲁西北神拳表现了相反的性格 , 们的仪式  他 公开 , 易学易练, 教拳的师傅常见从外村请来 , 明拳众对其领导并不苛求0  在这样深入细  说 ” 腻的研究分析面前 , 我们对历史发展 的另一条道路的假设, 是否吃力不讨好呢?专业历史学者  本着价值中立的原则 ,如何尽量客观地理解运动的源流、 “ 时代背景 、 发生的原因以及运动发展  的逻辑性”这才是现代专业史学的职业要求 。 ,  

[ 作者 朱 宗震 , 中国社 会 科学 院近代 史研 究所研 究 员。北 京 ,0 06  10 0 ]

( 特邀责任编辑 : 李群)  

① [ 周锡瑞著 , 义、 羡] 张俊 王栋译 :义和团运动的起 源》 江苏人 民出版社 19 年版 , 1 、 《 , 94 第 —2 8页。  


相关内容

  • 一碗米粉的精益创业之路--人人湘[精益创业]
  • 一家专卖湖南米粉的O2O餐馆,可以说是"精益创业"试验的一个中国范本. 创业者在开启创业之路的时候,最大危险来自两个极端. 一种极端是患有左思右想.左顾右盼的"分析瘫痪症".这样的创业者天天在想象.在琢磨.在思考.在推理,就是不行动.不执行,他们希望能将计划. ...

  • 直销的五步八点平均法
  • 终端销售的五步: 第一步:打招呼. 做推销的销售人员要接近顾客首先必须要做的当然是向顾客打招呼.打招呼时要注意三点,热忱.目光.笑容.第一点热忱,不知大家注意过没有,在主动与别人打招呼时绝对会出现的情况就是打招呼的人热情对方就跟着热情,冷漠的给别人打招呼就会的得到冷漠的回应,所以我们在给顾客打招呼时 ...

  • 博恩崔西时间管理
  • 博恩 崔西时间管理 没有太阳的日子里,大多数人抬头只见乌云,有些人却发现云块周围露出了光线晕边.对于只看见乌云的多数人来说,大部分的快乐,的确发生在短暂的时间里.你80%的快乐是来自生命中20%的时间吗?你最有生产力20%的时间是不是创造出80%的价值呢?如果是,那么你就需要来次时间革命,你不需要重 ...

  • 销售五步八点平均法
  • 一):做好销售的五步 第一步:打招呼 做推销的销售人员要接近顾客首先必须要做的当然是向顾客打招呼. 打招呼时要注意三点:热忱.目光.笑容. 第一点:一定要有满腔的热忱. 不知大家注意过没有,在主动与别人打招呼时绝对会出现的情况就是:打招呼的人热情,对方就跟着热情;冷漠的人给别人打招呼,就会得到冷漠的 ...

  • 富兰克林语录
  • 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 我们从别人的发明中享受了很大利益,我闪也应该乐于有机会以我们的任何一种发明为别人服务:而这种事我们应该自愿地和慷慨地去作. 我们从别人的发明中享受了很大的利益,我们也应该乐于有机会以我们的任何一种发明为别人 ...

  • 财务管理命题特点
  • 一.命题特点: 1.对有些章节进行了重分类.例如原来的第三章的销售百分比法.增长率与资金需求拆分到第八章筹资管理.原来的第十一章期权估价归入到第五章证券与金融衍生品投资. 2.着重测试基础理论和基本应用技能.例如第十章企业价值评估,增加企业价值评估综合案例.而结合实务应用较多的预算,则原来第三章的预 ...

  •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问题分析及建议
  •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问题分析及建议 摘要 客流预测是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基础之一,影响整个规划过程,既是前期轨道交通投资决策的基础,又是轨道交通网络规模拟定的依据,也是网络客流预测的直接工具,还是多方案评选过程中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中普遍存在着规划阶段的预测结果与运营之后的实际 客 ...

  • 富兰克林名言警句
  • 富兰克林名人名言系列>> 富兰克林懒惰象生锈一样,比操劳更能消耗身体:经常用的钥匙,总是亮闪闪的. 富兰克林兄弟可能不是朋友,但朋友常常如兄弟. 富兰克林择友宜慎,弃之更宜慎. 富兰克林希望被人爱的人,首先要爱别人,同时要使自己可爱. 富兰克林对待别人要能克制忍让,不可怀有仇恨. 富兰克 ...

  • 本杰明·富兰克林名言总结
  • 本杰明·富兰克林名言 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座右铭 1. 节制.食不过饱,饮不过量. 2. 缄默.言必于人于己有益,不搞无益的闲聊. 3. 秩序.何处放何物,何时干何活,都要有条不紊. 4. 决心.该做的一定要做,要做的一定做好. 5. 节俭.于人于己有益之事方可花费,决不浪费. 6. 勤奋.珍惜一切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