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核教学设计

《枣核》教学设计

林甸四中 柴洪波

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海外华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

2、 理解用枣核设置悬念的方法;

3、 体味饱含深情的语言。

二、 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教材内容:文章讲述了旧时同窗离开故土50余年,在美国家庭事业都如意的情况下,托“我”捎带几枚生枣核给他试种。表达了海外华人身在异国他乡,心系故土之情。

重点:理清课文的线索、结构层次、主旨。

难点:感受海外华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三、 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特点:知识层次差异较小,学习能力一般,自觉性较好,学习积极性较高,具有较强的自主探究、自主合作、自主分析、自主创新的能力;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

相应对策:以学生为主体,将课堂的主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教师在此只做引导、点拨、讲评。

四、 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1、 反复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理解语言的深刻含义,从而理解文章的

主旨。

2、 线索引导法:按照求枣核-----得枣核-----话枣核----议枣核,理清

文章的结构

3、 自主探究法:可以将文章的主旨、线索、以及悬念的设置理解的更加

深刻、透彻。

五、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爱国和思乡是文学史上一个永恒的主题,人们总是通过不同事物、从不同角度表达思乡和爱国之情。今天,咱们就来学习其中一个名篇《枣核》。

(二) 学习目标

1、了解海外华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

2、理解用枣核设置悬念的方法;

3、体味饱含深情的语言。

(三)预习检测

同桌互批,指名一名同学回答,教师纠正。

(四)基础探究

1、作者介绍

萧乾(1910-1999),出生在一个汉化了的蒙族贫民家庭,当代著名作家、翻译家、记者。

2、读课文,思考问题

(1)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友人托我带几颗生枣核,用以在花园里试种一下的事。

(2)请找出文中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句子。

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3)围绕枣核,文章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一部分:(1) (求) 枣核

第二部分:(2-4) (得) 枣核

第三部分:(5-10) (话) 枣核

第四部分:(11) (议) 枣核

(4)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枣核

(5)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位老人思念故乡呢? (读7-10小节) “年纪越大、思乡越切”(语言)

“想厂甸、想隆福寺、想旧历年、想胡同枣树”(心理)

栽杨柳、养睡莲、堆假山,还想种枣树。(动作)

(6)老人的花园里既有垂柳、睡莲,还有北海,还即将种下枣树,老人何以这样不辞辛苦,不嫌麻烦?而且她已到了风烛残年,到哪年才能看到枣树长大?有种枣树的必要吗?

有必要,老人是把思乡的感情寄托在这些事物上,寄托在这几颗看来普通平常的枣核上,这就是老人表达思乡之情的独特的方式。

(7)赏析句子,结合课文思考下列句中“就”字对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

A、拥抱之后,她就殷切地问我:“带来了吗?”

表现了旧时同窗急不可耐地想拿到那几颗生枣核的心态。

B、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

强调了旧时同窗思乡之情浓烈深沉

(8)小组讨论

这篇文章,表现的是海外友人的思乡之情,作者却以“枣核”命题,并且反复

渲染,是不是有些小题大作了?这叫做什么写作手法?

爱国主义是个大主题,有些作家通过气势磅礴的重大事件来表现。本文作者却另辟蹊径,通过几颗小小的枣核来表现。对几颗枣核的盼望与爱惜,表现出海外游子的拳拳爱国之情。所以本文不是小题大作,而是以小见大的写法。

(五)拓展延伸

思乡爱国一直是人类众多美好情感之一。在这个方面,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宝库给我们保留了众多优美的诗篇。我们在课内外还读到过哪些表现思乡爱国这一主题的作品?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cuī)。

——贺知章《回乡偶书》

(六)达标检测

学生完成固学单

(七)总结明学,布置作业

1、完成语文“课后习题”1—4题

2、完成语文《资源与评价》练习

附板书: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枣核 1) (求)2-4) (得)5-10) (话)11) (议)

枣核枣核枣核枣核 ( ( ( (

《枣核》教学设计

林甸四中 柴洪波

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海外华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

2、 理解用枣核设置悬念的方法;

3、 体味饱含深情的语言。

二、 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教材内容:文章讲述了旧时同窗离开故土50余年,在美国家庭事业都如意的情况下,托“我”捎带几枚生枣核给他试种。表达了海外华人身在异国他乡,心系故土之情。

重点:理清课文的线索、结构层次、主旨。

难点:感受海外华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三、 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特点:知识层次差异较小,学习能力一般,自觉性较好,学习积极性较高,具有较强的自主探究、自主合作、自主分析、自主创新的能力;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

相应对策:以学生为主体,将课堂的主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教师在此只做引导、点拨、讲评。

四、 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1、 反复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理解语言的深刻含义,从而理解文章的

主旨。

2、 线索引导法:按照求枣核-----得枣核-----话枣核----议枣核,理清

文章的结构

3、 自主探究法:可以将文章的主旨、线索、以及悬念的设置理解的更加

深刻、透彻。

五、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爱国和思乡是文学史上一个永恒的主题,人们总是通过不同事物、从不同角度表达思乡和爱国之情。今天,咱们就来学习其中一个名篇《枣核》。

(二) 学习目标

1、了解海外华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

2、理解用枣核设置悬念的方法;

3、体味饱含深情的语言。

(三)预习检测

同桌互批,指名一名同学回答,教师纠正。

(四)基础探究

1、作者介绍

萧乾(1910-1999),出生在一个汉化了的蒙族贫民家庭,当代著名作家、翻译家、记者。

2、读课文,思考问题

(1)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友人托我带几颗生枣核,用以在花园里试种一下的事。

(2)请找出文中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句子。

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3)围绕枣核,文章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一部分:(1) (求) 枣核

第二部分:(2-4) (得) 枣核

第三部分:(5-10) (话) 枣核

第四部分:(11) (议) 枣核

(4)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枣核

(5)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位老人思念故乡呢? (读7-10小节) “年纪越大、思乡越切”(语言)

“想厂甸、想隆福寺、想旧历年、想胡同枣树”(心理)

栽杨柳、养睡莲、堆假山,还想种枣树。(动作)

(6)老人的花园里既有垂柳、睡莲,还有北海,还即将种下枣树,老人何以这样不辞辛苦,不嫌麻烦?而且她已到了风烛残年,到哪年才能看到枣树长大?有种枣树的必要吗?

有必要,老人是把思乡的感情寄托在这些事物上,寄托在这几颗看来普通平常的枣核上,这就是老人表达思乡之情的独特的方式。

(7)赏析句子,结合课文思考下列句中“就”字对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

A、拥抱之后,她就殷切地问我:“带来了吗?”

表现了旧时同窗急不可耐地想拿到那几颗生枣核的心态。

B、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

强调了旧时同窗思乡之情浓烈深沉

(8)小组讨论

这篇文章,表现的是海外友人的思乡之情,作者却以“枣核”命题,并且反复

渲染,是不是有些小题大作了?这叫做什么写作手法?

爱国主义是个大主题,有些作家通过气势磅礴的重大事件来表现。本文作者却另辟蹊径,通过几颗小小的枣核来表现。对几颗枣核的盼望与爱惜,表现出海外游子的拳拳爱国之情。所以本文不是小题大作,而是以小见大的写法。

(五)拓展延伸

思乡爱国一直是人类众多美好情感之一。在这个方面,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宝库给我们保留了众多优美的诗篇。我们在课内外还读到过哪些表现思乡爱国这一主题的作品?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cuī)。

——贺知章《回乡偶书》

(六)达标检测

学生完成固学单

(七)总结明学,布置作业

1、完成语文“课后习题”1—4题

2、完成语文《资源与评价》练习

附板书: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枣核 1) (求)2-4) (得)5-10) (话)11) (议)

枣核枣核枣核枣核 ( ( ( (


相关内容

  • 枣核公开课教案(胡恒娜)
  • <枣 核 >的教案设计 新野县第一初级中学 胡恒娜 [教学目标]. 1.从质朴而富于抒情色彩的语言中体会海外华人依恋故土的民族感情: 2.学习用枣核设置悬念的巧妙构思方法: 3.体会以小见大,借物抒情的写法: 4.结合语境,品味词语的深刻含义. 重点:目标1.2.3 难点:目标2.3.4 ...

  • 2枣核教案
  • <枣核>第一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12个生字及新词,认读3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大概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 学习过程: 一.初读课文,自学认读字及新词. 1.全文一共有( )个自然段. 2 圈出带有生字的词语,用 圈出带有认读字的词语,并在下面写下来. 3.给 ...

  • 枣核教学实录
  • <枣核>教学实录 江苏兴化市楚水实验学校初中部 夏熔亮 225700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设置悬念引人入胜的巧妙构思. 2.深刻体会海外华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 3.品味欣赏饱含深情的语言. [教学重点] 找寻并能够赏析海外华人依恋故土的优美文句. [教学方法] 点拨法.讨论法 [教 ...

  • [枣核]教学设计
  • 一.教材分析 <枣核>是当代著名作家萧乾表现海外华人思乡之情的美文,编者将其安排在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二单元--爱国情怀单元.学习本文旨在让学生了解作品叙述的具体事件,倾听海外游子的爱国心声,进而引发学生热爱家园.报效祖国的情思,同时学习写人记事的方法:剪裁精当,结构精巧,以小 ...

  • [沪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枣核]教案
  • <枣核>教学设计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作者和本文的写作背景. 2 识记文中的生字.生词. 3 理清课文的线索.结构层次. 4 感受海外华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二. 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教材内容:文章讲述了旧时同窗离开故土50余 ...

  • 枣核教案设计
  • 教学设计方案 学校:淮师 学科:语文 年级:12 级 课题: <枣核> 班级:4 班 人数:60 课时:1 日期:2015.5.31 执教:常鹏飞 教学目标: 1.理解美籍华人的思乡之情,增强热爱自己民族的感情. 2.学习选用细小的生活材料,曲折地表达一个有深刻意义的中心思想. 3.体会 ...

  • 枣核说课稿
  • <枣核>说课稿 义门中学 师永杰 一.教材分析 <枣核>是当代著名作家萧乾表现海外华人思乡之情的美文.文章紧紧扣住思乡这一主题,以"枣核"为线索,一一记述了友人的思乡之情之恋之举,写友人"想厂甸,想隆福寺","想旧历年&quo ...

  • 元素周期表中的"枣核规律"
  • 元素周期表中的"枣核规律" ------元素周期表中的规律教学新探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临潼中学 冯志清 题记:大自然的一切妙不可言,只要用心发现,就会有无限的趣味. 关键词:元素周期表 "枣核规律" 规律教学 想象联想 前段儿时间,在网上浏览的时候,看到了许多 ...

  • 6枣核教案
  • 6 枣核 萧乾 教学重点难点 1 海外华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 2 设置悬念的巧妙构思. 3 饱含深情的语言. 线索:枣核. 解题:以"枣核"为题,能勾起读者的思绪,寓情于物,以小见大. 体裁:记事散文. 第一段(1)托带枣核,用途蹊跷.(设下悬念,迫切心情.) 第二段(2~4)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