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端午节让我们重温传统习俗
2013-06-13
通讯员 沈密 摄德清“嫂子龙舟”。
本报讯(记者 王猛 徐赛华 杨君左 通讯员 沈密 骆善新)春节和中秋之外,端午节就是最重要的中华民俗节日了。为期3天的端午小长假期间,越来越多的杭州都市圈市民,开始加入到体验传统端午习俗的队伍中,重新唤起了对古老民俗的记忆。
绍兴:
游客感受端午“民俗风”
端午小长假期间,绍兴各景点精心安排了端午节的相关活动,让游客感受绍兴特有的端午风情。
跳一下就能免费拿粽子!绍兴大禹陵景区推出的“跳一跳、摸一摸,都把粽子带回家”活动,吸引了众多小朋友的关注。在大禹陵桂花林中,身高在1.5米以下的孩子,只要能跳跃后碰到悬挂的粽子,即可免费得到粽子一只。
鲁迅故里景区推出了“看社戏”活动。昨晚,绍兴市越州诗社的诗人们,还在沈园举行端午诗会,以此表达对屈原和陆游这些爱国诗人的敬意。
昨日,绍兴市环山河、诸暨市汤江岩景区都举行了赛龙舟表演活动。绍兴东湖景区官方微博还在网上推出端午系列讲堂,为大家介绍端午节的来由、风俗及传统美食,并举行了微博有奖互动竞答端午常识活动。
与传统旅游项目一样,水果采摘活动也受到游客欢迎。上虞市驿亭镇二都杨梅基地、新昌县沙溪蓝莓基地都游人如织,虽然杨梅大面积成熟还有一周时间,但许多游客已趁着端午小长假前去尝鲜。
德清:
“嫂子龙舟”街河竞渡闹端午
端午节期间,德清县三合乡塘泾村的两支“嫂子龙舟队”在村口的街河举办划龙舟比赛。鼓响船动,一红一黄两艘龙舟你追我赶,划桨的“嫂子们” 英姿飒爽,村民们纷纷喝彩。
据当地一位90多岁的老人陈浩介绍,塘泾村所处的下渚湖一带地势低洼,十年九涝,划龙舟是祈求龙王爷保一方平安。
塘泾村划龙舟原本是男子的专利。2003年,村中的大妈大嫂们看到男人们划着龙舟时的兴奋劲也禁不住跃跃欲试。“按当地风俗,女人连龙舟碰也不能碰,怎么可以坐在龙身上呢?”三合乡一政府工作人员说,妇女们却认为男人能干的事女人照样可以干,说不定女子划龙舟更加出彩。于是村里组建了一支由嫂子组成的龙舟队。
从此后,每年端午节,这些平时在家务农、带孩子、下厨房的妇女们都会穿上鲜艳的龙舟服,飞舞划桨,与男人们你追我赶,一比高低。
“嫂子龙舟”街河竞渡是德清端午节的一道靓丽风景,也为村中男女老少带去激情欢乐。
安吉:
小学生学习如何裹粽子
“裹粽子的叶子是哪里采的?”“用什么绳子把粽子绑起来?”“粽子是怎么裹起来的?”还没有开始裹粽子,安吉皈山乡中心小学501班的学生们就围着“教练”奶奶发出了一连串的问题。
以往在安吉,每到端午几乎家家户户都会自己裹粽子吃。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自己裹粽子纵然在农村也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更多市民会选择在超市买现成的粽子。“不用10年,估计会裹粽子的人都特别稀罕了。”皈山乡党委委员郑勇说出了自己的担忧,裹粽子是我们端午的传统文化之一,没有人传承就会被时间带走。
6月9日,皈山乡中心小学组织了30多名小学生一起开展“粽叶飘香话端午”主题活动,专门从村里请来了3名裹粽子高手,让学生们在学习裹粽子的过程中感受端午节的传统文化。
这个端午节让我们重温传统习俗
2013-06-13
通讯员 沈密 摄德清“嫂子龙舟”。
本报讯(记者 王猛 徐赛华 杨君左 通讯员 沈密 骆善新)春节和中秋之外,端午节就是最重要的中华民俗节日了。为期3天的端午小长假期间,越来越多的杭州都市圈市民,开始加入到体验传统端午习俗的队伍中,重新唤起了对古老民俗的记忆。
绍兴:
游客感受端午“民俗风”
端午小长假期间,绍兴各景点精心安排了端午节的相关活动,让游客感受绍兴特有的端午风情。
跳一下就能免费拿粽子!绍兴大禹陵景区推出的“跳一跳、摸一摸,都把粽子带回家”活动,吸引了众多小朋友的关注。在大禹陵桂花林中,身高在1.5米以下的孩子,只要能跳跃后碰到悬挂的粽子,即可免费得到粽子一只。
鲁迅故里景区推出了“看社戏”活动。昨晚,绍兴市越州诗社的诗人们,还在沈园举行端午诗会,以此表达对屈原和陆游这些爱国诗人的敬意。
昨日,绍兴市环山河、诸暨市汤江岩景区都举行了赛龙舟表演活动。绍兴东湖景区官方微博还在网上推出端午系列讲堂,为大家介绍端午节的来由、风俗及传统美食,并举行了微博有奖互动竞答端午常识活动。
与传统旅游项目一样,水果采摘活动也受到游客欢迎。上虞市驿亭镇二都杨梅基地、新昌县沙溪蓝莓基地都游人如织,虽然杨梅大面积成熟还有一周时间,但许多游客已趁着端午小长假前去尝鲜。
德清:
“嫂子龙舟”街河竞渡闹端午
端午节期间,德清县三合乡塘泾村的两支“嫂子龙舟队”在村口的街河举办划龙舟比赛。鼓响船动,一红一黄两艘龙舟你追我赶,划桨的“嫂子们” 英姿飒爽,村民们纷纷喝彩。
据当地一位90多岁的老人陈浩介绍,塘泾村所处的下渚湖一带地势低洼,十年九涝,划龙舟是祈求龙王爷保一方平安。
塘泾村划龙舟原本是男子的专利。2003年,村中的大妈大嫂们看到男人们划着龙舟时的兴奋劲也禁不住跃跃欲试。“按当地风俗,女人连龙舟碰也不能碰,怎么可以坐在龙身上呢?”三合乡一政府工作人员说,妇女们却认为男人能干的事女人照样可以干,说不定女子划龙舟更加出彩。于是村里组建了一支由嫂子组成的龙舟队。
从此后,每年端午节,这些平时在家务农、带孩子、下厨房的妇女们都会穿上鲜艳的龙舟服,飞舞划桨,与男人们你追我赶,一比高低。
“嫂子龙舟”街河竞渡是德清端午节的一道靓丽风景,也为村中男女老少带去激情欢乐。
安吉:
小学生学习如何裹粽子
“裹粽子的叶子是哪里采的?”“用什么绳子把粽子绑起来?”“粽子是怎么裹起来的?”还没有开始裹粽子,安吉皈山乡中心小学501班的学生们就围着“教练”奶奶发出了一连串的问题。
以往在安吉,每到端午几乎家家户户都会自己裹粽子吃。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自己裹粽子纵然在农村也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更多市民会选择在超市买现成的粽子。“不用10年,估计会裹粽子的人都特别稀罕了。”皈山乡党委委员郑勇说出了自己的担忧,裹粽子是我们端午的传统文化之一,没有人传承就会被时间带走。
6月9日,皈山乡中心小学组织了30多名小学生一起开展“粽叶飘香话端午”主题活动,专门从村里请来了3名裹粽子高手,让学生们在学习裹粽子的过程中感受端午节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