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杂谈]两千字的华尔街简史(1787-2007)

作者:裴明宪 提交日期:2007-5-1 22:43:00

曼哈顿岛南端本来有一段小墙,是分隔最早的荷兰殖民地与印第安人的界限。这道墙只存在了十几年,到17世纪后期就已经湮没无闻。在原先的墙基上建起了窄窄的街道,名为“华尔街”(Wall Street)。

十八世纪后期,华尔街靠近今天的百老汇的街口有一棵大树,可以遮阳避雨,是一个做生意的好场所。1783年,美国取得了独立,新生的邦联政府开始考虑发行债券筹集资金。1787年,新的联邦宪法获得通过,中央政府拥有了征税和举债的强大权力,第一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开始定期发行国债,这是世界债券市场的先声。他死后被埋葬在华尔街对面的三一教堂(Trinity Church)。

购买美国国债的人越来越多,自然带来了交易的需求。曼哈顿的证券经纪人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华尔街的大树作为交易地点。每天上午10点到下午4点,他们以固定的价格收购国债,以另一个略高的价格卖出国债,满足客户的交易需求;中间的价差(Spread)就是他们的盈利。许多国债被胡乱放在地上,收购和卖出价格被写在黑板上。这些人就是最早的交易员(Trader)。

紧接着,越来越多的州政府、市政府和私人公司开始考虑发行自己的债券,因为国债市场已经很健康了,交易体制也越来越完善。政府和公司找到华尔街的经纪人,希望他们帮助自己确定债券价格和利率,帮助进行宣传、寻找买家,并负责在债券上市之后维持必要的交易。于是,一部分经纪人变成了投资银行家(Investment Banker),他们从北方的大工业城市到南方的种植园,到处寻找发行债券的机会。19世纪中期,负责承销和交易债券的经纪商已经有数百家之多。但是,债券承销的利润微薄,市场太小,所以银行家们不得不同时从事棉花、烟草和矿石等地方特产的贩卖活动,这或许可以算做最早的商品投机。

南北战争结束后,属于股票的时代终于来到了。铁路、航运、钢铁、煤气等新兴行业需要大量资本,债券已经无法满足需求,企业家需要拥有可以永久持续经营的股权资本。于是,纽约股票交易所(NYSE)成立了,经营债券的银行家们开始涉足股票,并很快发现这是一个更加有利可图的行业。19世纪末,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进入高潮,股票的规模越来越大。财经记者查尔斯-道制订了一个包含12只股票的平均价格指数,这就是今天的道-琼斯工业指数(成份股已经增加到30只)。一些最大的工业公司,例如爱迪生的通用电气公司、摩根家族的美国钢铁公司和洛克菲勒家族的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都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于华尔街上市,使这条街成为了世界财富的源泉。

从1890年代开始,摩根家族连续两代控制着华尔街。伟大的J.P.摩根不仅控制了市场走向,控制着许多大企业,甚至还左右着美国的经济政策。终于,美国政府决定采取行动。在遭受联邦调查之后,J.P.摩根死于意大利。1934年,他的家族产业被拆分为两部分。从此,再也没有一个人或一个家族可以控制华尔街了。

1929年的大股灾严重损害了华尔街的形象。事实上,经济过热和投机风潮不只是华尔街的错,但人们更愿意归咎于银行家的“阴谋”。愤怒的群众把银行家和经纪人斥责为骗子、杀人犯,并且连续几十年不敢投资于股市。美国国会颁布许多法律,拆散了大部分综合性金融机构,并且严厉限制内幕交易和过度投机。二十多年间,华尔街基本处于休眠状态。虽然世界大战花费了巨额金钱,但政府拒绝让华尔街插手。到1953年,道-琼斯指数勉强恢复了1929年的高点,群众对股市的恐惧才逐渐消失。战后的繁荣也刺激了债市和货币市场,使华尔街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1970年代,享受了十多年繁荣的华尔街遭到了通货膨胀和经济停滞的打击。美国的霸权地位衰落,石油价格暴涨,全世界政治经济的不稳定都使股市和债市受到严重打击。1975年,美国又放开了交易佣金限制,允许在经纪业务上自由竞争,使华尔街巨头面临地方证券公司的残酷挑战。1980年代,通货膨胀逐渐缓和,股市恢复上扬,但欧洲和日本的巨型银行和证券公司又开始进攻华尔街,它们在美国开设分支机构,经营投资银行和交易业务,甚至收购华尔街巨头。

除此之外,华尔街巨头还面临商业银行的竞争。从1934年以来,美国监管部门一直禁止银行业和证券业的混合经营,这事实上保护了华尔街的证券公司,使它们得以独享证券收入的蛋糕。可是,从1980年代初开始,监管部门不停地放宽限制,批准商业银行经营股票和债券承销业务。在国内外竞争对手的夹击之下,华尔街不得不引进战略投资者或者上市融资以扩大规模,避免被收购或被击溃。这个过程持续了近20年,到2000年,几乎所有华尔街著名证券公司都上市了。

1990年代是华尔街迄今最大的牛市时期。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都赚的盆满钵满,股市和商品市场总体上都取得了巨额收益。虽然经过了2000年的网络股泡沫破灭,但今天的股价仍然处于很高的位置,今天的石油、黄金等商品价格也处于历史高点。当然,美国人没有独享胜利的果实,欧洲的大银行收购了许多华尔街公司,从而成为了华尔街的一部分。澳大利亚人、新加坡人甚至中国人也逐渐融入了华尔街的文化,他们的盈利能力不仅取决于本土经济发展,也取决于美国资本市场的健康状况。

今天,华尔街与一般金融公司越来越呈现出交融的趋势。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商业银行彼此交叉经营业务,组成了规模庞大的综合性金融集团。大部分华尔街巨头都在亚洲和拉美等新兴市场经营业务。有人认为,今天的华尔街正在享受百年难遇的超级好年景,而这个好年景可能迅速失去。无论如何,没有人能改变华尔街统治金融世界的格局,至少在近三十年内是如此。

作者:裴明宪 提交日期:2007-5-1 22:43:00

曼哈顿岛南端本来有一段小墙,是分隔最早的荷兰殖民地与印第安人的界限。这道墙只存在了十几年,到17世纪后期就已经湮没无闻。在原先的墙基上建起了窄窄的街道,名为“华尔街”(Wall Street)。

十八世纪后期,华尔街靠近今天的百老汇的街口有一棵大树,可以遮阳避雨,是一个做生意的好场所。1783年,美国取得了独立,新生的邦联政府开始考虑发行债券筹集资金。1787年,新的联邦宪法获得通过,中央政府拥有了征税和举债的强大权力,第一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开始定期发行国债,这是世界债券市场的先声。他死后被埋葬在华尔街对面的三一教堂(Trinity Church)。

购买美国国债的人越来越多,自然带来了交易的需求。曼哈顿的证券经纪人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华尔街的大树作为交易地点。每天上午10点到下午4点,他们以固定的价格收购国债,以另一个略高的价格卖出国债,满足客户的交易需求;中间的价差(Spread)就是他们的盈利。许多国债被胡乱放在地上,收购和卖出价格被写在黑板上。这些人就是最早的交易员(Trader)。

紧接着,越来越多的州政府、市政府和私人公司开始考虑发行自己的债券,因为国债市场已经很健康了,交易体制也越来越完善。政府和公司找到华尔街的经纪人,希望他们帮助自己确定债券价格和利率,帮助进行宣传、寻找买家,并负责在债券上市之后维持必要的交易。于是,一部分经纪人变成了投资银行家(Investment Banker),他们从北方的大工业城市到南方的种植园,到处寻找发行债券的机会。19世纪中期,负责承销和交易债券的经纪商已经有数百家之多。但是,债券承销的利润微薄,市场太小,所以银行家们不得不同时从事棉花、烟草和矿石等地方特产的贩卖活动,这或许可以算做最早的商品投机。

南北战争结束后,属于股票的时代终于来到了。铁路、航运、钢铁、煤气等新兴行业需要大量资本,债券已经无法满足需求,企业家需要拥有可以永久持续经营的股权资本。于是,纽约股票交易所(NYSE)成立了,经营债券的银行家们开始涉足股票,并很快发现这是一个更加有利可图的行业。19世纪末,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进入高潮,股票的规模越来越大。财经记者查尔斯-道制订了一个包含12只股票的平均价格指数,这就是今天的道-琼斯工业指数(成份股已经增加到30只)。一些最大的工业公司,例如爱迪生的通用电气公司、摩根家族的美国钢铁公司和洛克菲勒家族的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都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于华尔街上市,使这条街成为了世界财富的源泉。

从1890年代开始,摩根家族连续两代控制着华尔街。伟大的J.P.摩根不仅控制了市场走向,控制着许多大企业,甚至还左右着美国的经济政策。终于,美国政府决定采取行动。在遭受联邦调查之后,J.P.摩根死于意大利。1934年,他的家族产业被拆分为两部分。从此,再也没有一个人或一个家族可以控制华尔街了。

1929年的大股灾严重损害了华尔街的形象。事实上,经济过热和投机风潮不只是华尔街的错,但人们更愿意归咎于银行家的“阴谋”。愤怒的群众把银行家和经纪人斥责为骗子、杀人犯,并且连续几十年不敢投资于股市。美国国会颁布许多法律,拆散了大部分综合性金融机构,并且严厉限制内幕交易和过度投机。二十多年间,华尔街基本处于休眠状态。虽然世界大战花费了巨额金钱,但政府拒绝让华尔街插手。到1953年,道-琼斯指数勉强恢复了1929年的高点,群众对股市的恐惧才逐渐消失。战后的繁荣也刺激了债市和货币市场,使华尔街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1970年代,享受了十多年繁荣的华尔街遭到了通货膨胀和经济停滞的打击。美国的霸权地位衰落,石油价格暴涨,全世界政治经济的不稳定都使股市和债市受到严重打击。1975年,美国又放开了交易佣金限制,允许在经纪业务上自由竞争,使华尔街巨头面临地方证券公司的残酷挑战。1980年代,通货膨胀逐渐缓和,股市恢复上扬,但欧洲和日本的巨型银行和证券公司又开始进攻华尔街,它们在美国开设分支机构,经营投资银行和交易业务,甚至收购华尔街巨头。

除此之外,华尔街巨头还面临商业银行的竞争。从1934年以来,美国监管部门一直禁止银行业和证券业的混合经营,这事实上保护了华尔街的证券公司,使它们得以独享证券收入的蛋糕。可是,从1980年代初开始,监管部门不停地放宽限制,批准商业银行经营股票和债券承销业务。在国内外竞争对手的夹击之下,华尔街不得不引进战略投资者或者上市融资以扩大规模,避免被收购或被击溃。这个过程持续了近20年,到2000年,几乎所有华尔街著名证券公司都上市了。

1990年代是华尔街迄今最大的牛市时期。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都赚的盆满钵满,股市和商品市场总体上都取得了巨额收益。虽然经过了2000年的网络股泡沫破灭,但今天的股价仍然处于很高的位置,今天的石油、黄金等商品价格也处于历史高点。当然,美国人没有独享胜利的果实,欧洲的大银行收购了许多华尔街公司,从而成为了华尔街的一部分。澳大利亚人、新加坡人甚至中国人也逐渐融入了华尔街的文化,他们的盈利能力不仅取决于本土经济发展,也取决于美国资本市场的健康状况。

今天,华尔街与一般金融公司越来越呈现出交融的趋势。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商业银行彼此交叉经营业务,组成了规模庞大的综合性金融集团。大部分华尔街巨头都在亚洲和拉美等新兴市场经营业务。有人认为,今天的华尔街正在享受百年难遇的超级好年景,而这个好年景可能迅速失去。无论如何,没有人能改变华尔街统治金融世界的格局,至少在近三十年内是如此。


相关内容

  • 漫步华尔街读后感
  • <漫步华尔街>读后感(2010-06-04 14:50:45)转载标签: 杂谈 分类: 投资杂谈 "在过去的50年间,有关投资的真正佳作至多也不过五六本,而<漫步华尔街>无疑当属经典之列."--<福布斯> 最近笔者读了马尔基尔的著名大作< ...

  • 美国中央银行简史
  • 美国中央银行简史 一.美国第一银行和第二银行 从最根本上来说,中央银行和其他普通银行是一样的.每个小的村镇银行为了他们在城市能够更好的交易,可能在大的城市银行都有储蓄存款.在这样的条件下,一个金融体系应该有几个中央银行.更普遍的,中央银行通常是一个拥有与宏观经济绩效相关的从量税的政府管制的银行.比较 ...

  • 香港中文大学推荐的书单
  • 香港中文大学推荐的书单,87本书+财经.工管.投资理财.创业精英.励志人生好书目,我也按 书单在读. 香港中文大学推荐的书单,87本书,许多不但没读过,甚至没听过,胸无点墨腹中空空呀! 香港中文大学推荐书单: 1 <一百分妈妈> 马以工 2 <一路走来一路读 > 林达 3 & ...

  • 必读的经典之书
  • 必读的经典之书 30部必读的经济学经典 第1部 <经济表> 弗朗斯瓦·魁奈(法国1694-1774) 第2部 <国富论> 亚当·斯密(英国1723-1790) 第3部 <人口原理> 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英国1766-1834) 第4部 <政治经济学概论 ...

  • 人类必读的经典书籍
  • 下面是一些必读的经典书籍, 30部必读的经济学经典 第1部 <经济表> 弗朗斯瓦·魁奈(法国1694-1774) 第2部 <国富论> 亚当·斯密(英国1723-1790) 第3部 <人口原理> 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英国1766-1834) 第4部 <政 ...

  • 初中历史复习资料(易混易错知识点+各地中考题)
  • 中考历史易错点汇总 中国近代史易错点 1.中国近代史起止时间: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 2.中国近代史历史分期: 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9年五四运动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3.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

  • 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点阅读书目
  • (2010-11-13 09:52:11) 转载 标签:杂谈 一.学科点基础阅读书目: 鲁  迅:<中国小说史略>, 钱理群等:<现代文学三十年>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洪子诚:<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五 ...

  • 湖北省天门中学2015届高中毕业生文科综合训练历史部分 Word版含答案.doc
  • 湖北省天门中学2015届高中毕业生文科综合训练(一) 历史部分 24. 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写道:我常听人说,中国自秦以来两千年的政体是一个君 主专制黑暗的政体.这明明是一句历史的叙述,但却绝不是历史的真相.中国自秦以下两千 年,只可说是一个君主一统的政府,却绝不能说是君主专制.就 ...

  • 2016年中考历史易错点汇总
  • 2016年中考历史易错点汇总 中国古代史易错点: 1.西周的分封制不仅分封王族,还分封异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功臣和先代贵族与周天子并无血缘关系. 2.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而中央集权是一种相对于地方分权的制度. 3.四大发明的顺序:造纸术(汉).印刷术(隋唐).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