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节选)阅读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拿来主义(节选)

鲁迅

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 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1.《拿来主义》一文论证的重点是“拿来主义”,但开篇却提及“闭关主义”,嘲弄“送去主义”。这是为什么?(4分)

2.文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讽刺了投降主义者的什么丑态?哪两个字最能表现这样的丑态?(6分)

3.鲁迅为什么在批评了一味送去之后,又说“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4分)

阅读答案:

【答案】

1.表明本文写作的针对性(1分)。提及“闭关主义”与否定“送去主义”,是从反面论证拿来主

义的正确(2分);同时引发读者重视下文的论证与批驳(1分)。

2.运用了反语、引用修辞手法(2分),讽刺了崇洋媚外的丑陋现象(2分)。“捧”“挂”二字

3.意在顺着对方的错误往下说,将其引入荒诞的境地,以达到彻底痛斥的目的(1分)。由此句

引出“丰富”“大度”,辛辣讽刺(1分)这些人妄自尊大的愚蠢,同时也是一种变相的献媚;下文“然而”

一转,将其荒谬结果推导出来,“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2分)。

【解析】

1.文章开头即列出当时实行闭关主义及送去主义是为了树靶子,继而提出自己的观点,开启下文。

2.作者运用反证及引用等修辞手法,活化出所谓的“大师”到了国外就卑躬屈膝的嘴脸。答第二问时要找出最具表现力的动词。

3.作者采用归缪法,将对方错误的意思引入荒谬的境地,目的就是证明对方作法的荒谬。反证法更具讽刺性,效果显著。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拿来主义(节选)

鲁迅

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 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1.《拿来主义》一文论证的重点是“拿来主义”,但开篇却提及“闭关主义”,嘲弄“送去主义”。这是为什么?(4分)

2.文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讽刺了投降主义者的什么丑态?哪两个字最能表现这样的丑态?(6分)

3.鲁迅为什么在批评了一味送去之后,又说“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4分)

阅读答案:

【答案】

1.表明本文写作的针对性(1分)。提及“闭关主义”与否定“送去主义”,是从反面论证拿来主

义的正确(2分);同时引发读者重视下文的论证与批驳(1分)。

2.运用了反语、引用修辞手法(2分),讽刺了崇洋媚外的丑陋现象(2分)。“捧”“挂”二字

3.意在顺着对方的错误往下说,将其引入荒诞的境地,以达到彻底痛斥的目的(1分)。由此句

引出“丰富”“大度”,辛辣讽刺(1分)这些人妄自尊大的愚蠢,同时也是一种变相的献媚;下文“然而”

一转,将其荒谬结果推导出来,“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2分)。

【解析】

1.文章开头即列出当时实行闭关主义及送去主义是为了树靶子,继而提出自己的观点,开启下文。

2.作者运用反证及引用等修辞手法,活化出所谓的“大师”到了国外就卑躬屈膝的嘴脸。答第二问时要找出最具表现力的动词。

3.作者采用归缪法,将对方错误的意思引入荒谬的境地,目的就是证明对方作法的荒谬。反证法更具讽刺性,效果显著。


相关内容

  • 节选自王充闾[文学创作与生命体验]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上世纪末,散文创作空前繁荣.其中最火爆.最活跃的散文形式呈两极化发展:一方面是思辨化.大型化,即所谓"大散文",如文化散文.思想随笔等:一方面呈情感化.软化.细化趋向,即所谓"小散文",特点是侧重表现都市生活的细微感受,关心世俗 ...

  • 钱学森的遗产(节选)阅读附答案
  • 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钱学森的遗产(节选)每一颗巨星的陨落,都会让我们伤感一番,都会让我们头顶的星空暗淡些许.然而,似乎很少有一颗巨星之殇,会如钱学森的离去一样,引起从上至下的深切关注. 在中国,很少有一位科学家能取得如此卓越的专业成就, ...

  • [真正的英雄](节选)阅读答案
  • <真正的英雄>(节选) -- 就在灾难发生的那天,我们所有美国人都关切地守候在电视机前,彻夜不眠.在那个不幸的时刻,我们的兴奋变成了战栗.我们等待着,注视着,想弄清所发生的一切.那天夜里我收听了广播电台的采访节目.老老少少都在诉说自己的悲哀,都为我们的宇航员感到骄傲.阴霾笼罩着整个国家, ...

  • 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节选)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节选) 朱光潜 北方人初看到西湖,平原人初看到峨眉,即使是审美力薄弱的村夫,也惊讶它们的奇景,但生长在西湖或峨眉的人除了以居近名胜自豪以外,心里往往觉得西湖和峨眉实在也不过如此.新奇的地方都比熟悉的地方美,东方人初到西方,或是西方人初到东方,都往往 ...

  • 洞庭一角(节选)阅读答案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洞庭一角(节选) 文/余秋雨 那么,就下洞庭湖看看罢.我登船前去君山岛. 这天奇热.也许洞庭湖的夏天就是这样热.没有风,连波光都是灼人烫眼的.记起了古人名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楼",这个"蒸"字,我只当俗字解. 丹纳认为气候对文化有决 ...

  • [老屋小记(节选)]阅读答案
  • 老屋小记(节选) 史铁生 U师傅的脚落在地上从来没有声音,走在深深的小巷子里形单影只,从不结群.U师傅走进老屋里来工作,就像一个影子,几乎不被人发现."U师傅来了吗?"--如果有人问起,大家才往他的座位上望,看见一个满头乌发身材颀长的老女人,跟着听见一声如少女般细声细气的回答-- ...

  • 四个孩子和一个夜晚之小吕(节选)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5分) 四个孩子和一个夜晚之小吕(节选) 汪曾祺 小吕很快就对果园的角角落落都熟悉了.他知道所有果木品种的名字:金冠.黄奎.元帅.国光.红玉.祝:烟台梨.明月.二十世纪:密肠.日面红.秋梨.鸭梨.木头梨:白香蕉.柔丁香.老虎眼.大粒白.秋紫.金铃.玫瑰香.沙巴尔.黑 ...

  • 访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节选)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访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节选) 魏书生,1950年出生,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由于受"文革"影响,他初中毕业即到农场劳动.1978年任中学教师,先后荣获省功勋教师.特级教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中青年有突出贡献的专家.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 ...

  • 英国文学作品的优缺点分析
  • <一本书读懂英国文学>与<英国文学知识及选读>的优缺点分析 (一)<一本书读懂英国文学> 本书共6个章节,前4章按时间顺序,分别为英国文学的开端,英国文学的诞生和繁荣,17~18世纪的英国文学,维多利亚时期的文学繁荣景象.后两章分别为英国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现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