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博物馆观后感
沈阳刚刚展示出一点春天的气息,刺骨的寒风依旧在刮,太阳的光芒带来些许温暖。在这样的一个日子里,我们沈阳建筑大学设计艺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12级的同学们踏上了辽宁博物馆之旅。
一路的旅途还算顺利,好不容易挤上了公交车,晃晃悠悠的到达了目的地。一下车,同学们都迫不及待的朝市府广场方向奔去,缓缓抬起头,辽宁博物馆已赫然在眼前,让人不得不逆着阳光,眯起眼睛正视这个庞然大物。
如同其它一些严肃的场合一样,要进行层层安检才能允许进入,这也是保护其中文物的重要措施,经历了一番周折,终于进入了辽宁博物馆内。
进去之后,同学们被里面浓厚的历史气息所吸引,久久不能自拔,直到老师的点名声才让他们缓过神来,跑到老师跟前听老师的要求。
在老师的一声自由参观令下,同学们四散开来,我们决定先从三楼看起,环顾整个博物馆,规划井井有条,一共有三层分出了九个大厅分别展出了不同的文物。首先我们先进入了三楼的二厅,里面展出的是辽河的文明,叫商周北土,从资料上看辽宁是中国青铜文化起源较早的地区之一,还影响到了广大东北亚地区,里面展出的主要是从辽河中的一些例如夏家店文明中挖掘出的一些历史文物,有陶器,有圆鼎等,但其中还有一些西周玹紋
甗,涡紋虆等有着奇怪名字的东西,还有一些青铜器若是仔细观察也可发现瑕疵斑斑,毕竟是人手工制造,且当时的工具还过于简陋,在对称性上做的稍差一些,却也看得出构造者为铜器所下注的心思之深。不仅如此,青铜器还被用来,在内壁上刻上文字,撰写着当时的历史,或是联姻,或是记录战争,一笔一划的在青铜器上雕刻谈其何等困难?正是前人的路铺的辛苦,才是我们这些后人能够走得如此顺畅而舒服,想到此心中不由得升起一种特殊情怀。创造历史的人或许并不知道,多许年之后,自己也许无意的行为为“历史大车轮”的滚动注入了多少动力,有多伟大。也许这就是历史。
接下来我们又去了满族崛起,契丹王朝,秦汉文明等展厅,公元1616年,女真杰出首领努尔哈赤在苏子河畔建都称汉,史称后金,不久后又迁都盛京,也就是今天的沈阳。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一个好大的棺材,再细一看介绍,奥,这是在牛河梁遗址中掘出的一个大墓,尸骨保存非常完整,真是难得一见的文物。该厅还向我们展示了在沈阳境内的一些古人类化石,像金牛山人、庙后山人等等,它展出了一些牙齿的化石,牙齿的化石看起来很尖很锋利,那时人还不会如现在这样把一到入口的食物做得如此精致,只要有一副锋利的牙齿撕咬食物便可生活。观察雕像及头盖骨便都会发现,那时人的额头还不明显,更像是猩猩,而非现代人,逐渐的演化过程之后,额头开始出现,逐渐变宽,修正着人脸部各个器官的位置,变得逐渐协调,人与人的不同与各自的
特征逐渐明显。
慢慢的,展柜又出现了它们打造的的石器、采集的树籽、狩猎的禽兽残骸。金牛山人用的骨针和用兽牙、贝壳制成的装饰品,表明人类已开始缝制衣物和有了审美意识。一副一副生动的图画,古老的化石,仿佛历史就在眼前一样,我不禁感叹历史的奇妙。
最后,我到了中国古代货币展,一副图像详尽的展现了货币的发展历史,各种钱币,看的我眼花缭乱,但其中有一句话我记的特别清楚,门口钱币状的大板上写着:一部中国货币史就是一部中国历史的缩影。这,便是历史。
接近2个小时的参观之后,对中国古代史的历史虽称不上精通,却耶略知一二,也许老师此行让我们去的目的并非仅仅去看看我国的历史,更重在于去领悟,有所思,有所感,便是好的。
艺术设计12-3班
茹博轩
学号:1209530314
辽宁博物馆观后感
沈阳刚刚展示出一点春天的气息,刺骨的寒风依旧在刮,太阳的光芒带来些许温暖。在这样的一个日子里,我们沈阳建筑大学设计艺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12级的同学们踏上了辽宁博物馆之旅。
一路的旅途还算顺利,好不容易挤上了公交车,晃晃悠悠的到达了目的地。一下车,同学们都迫不及待的朝市府广场方向奔去,缓缓抬起头,辽宁博物馆已赫然在眼前,让人不得不逆着阳光,眯起眼睛正视这个庞然大物。
如同其它一些严肃的场合一样,要进行层层安检才能允许进入,这也是保护其中文物的重要措施,经历了一番周折,终于进入了辽宁博物馆内。
进去之后,同学们被里面浓厚的历史气息所吸引,久久不能自拔,直到老师的点名声才让他们缓过神来,跑到老师跟前听老师的要求。
在老师的一声自由参观令下,同学们四散开来,我们决定先从三楼看起,环顾整个博物馆,规划井井有条,一共有三层分出了九个大厅分别展出了不同的文物。首先我们先进入了三楼的二厅,里面展出的是辽河的文明,叫商周北土,从资料上看辽宁是中国青铜文化起源较早的地区之一,还影响到了广大东北亚地区,里面展出的主要是从辽河中的一些例如夏家店文明中挖掘出的一些历史文物,有陶器,有圆鼎等,但其中还有一些西周玹紋
甗,涡紋虆等有着奇怪名字的东西,还有一些青铜器若是仔细观察也可发现瑕疵斑斑,毕竟是人手工制造,且当时的工具还过于简陋,在对称性上做的稍差一些,却也看得出构造者为铜器所下注的心思之深。不仅如此,青铜器还被用来,在内壁上刻上文字,撰写着当时的历史,或是联姻,或是记录战争,一笔一划的在青铜器上雕刻谈其何等困难?正是前人的路铺的辛苦,才是我们这些后人能够走得如此顺畅而舒服,想到此心中不由得升起一种特殊情怀。创造历史的人或许并不知道,多许年之后,自己也许无意的行为为“历史大车轮”的滚动注入了多少动力,有多伟大。也许这就是历史。
接下来我们又去了满族崛起,契丹王朝,秦汉文明等展厅,公元1616年,女真杰出首领努尔哈赤在苏子河畔建都称汉,史称后金,不久后又迁都盛京,也就是今天的沈阳。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一个好大的棺材,再细一看介绍,奥,这是在牛河梁遗址中掘出的一个大墓,尸骨保存非常完整,真是难得一见的文物。该厅还向我们展示了在沈阳境内的一些古人类化石,像金牛山人、庙后山人等等,它展出了一些牙齿的化石,牙齿的化石看起来很尖很锋利,那时人还不会如现在这样把一到入口的食物做得如此精致,只要有一副锋利的牙齿撕咬食物便可生活。观察雕像及头盖骨便都会发现,那时人的额头还不明显,更像是猩猩,而非现代人,逐渐的演化过程之后,额头开始出现,逐渐变宽,修正着人脸部各个器官的位置,变得逐渐协调,人与人的不同与各自的
特征逐渐明显。
慢慢的,展柜又出现了它们打造的的石器、采集的树籽、狩猎的禽兽残骸。金牛山人用的骨针和用兽牙、贝壳制成的装饰品,表明人类已开始缝制衣物和有了审美意识。一副一副生动的图画,古老的化石,仿佛历史就在眼前一样,我不禁感叹历史的奇妙。
最后,我到了中国古代货币展,一副图像详尽的展现了货币的发展历史,各种钱币,看的我眼花缭乱,但其中有一句话我记的特别清楚,门口钱币状的大板上写着:一部中国货币史就是一部中国历史的缩影。这,便是历史。
接近2个小时的参观之后,对中国古代史的历史虽称不上精通,却耶略知一二,也许老师此行让我们去的目的并非仅仅去看看我国的历史,更重在于去领悟,有所思,有所感,便是好的。
艺术设计12-3班
茹博轩
学号:120953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