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定律的应用

牛顿定律应用经典练习与答案

基础知识

题组一 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和简单应用

1.(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越大,其速度改变量也越大

B.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不变(F合≠0),其运动状态就不改变

C.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变化,其速度的变化率一定变化

D.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减小时,物体的速度可能正在增大

解析 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越大,物体的加速度(速度变化率)也越大,即速度变化得越快,但速度改变量还与时间有关,故选项A错误,C正确;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就会迫使其运动状态(运动的快慢或方向)发生变化,选项B错误;合外力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之间没有直接关系,选项D正确. 答案 CD

2.(多选)一个质量为2 kg的物体,在5个共点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若同时撤

去其中大小分别为15 N和10 N的两个力,其余的力保持不变,此时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可能是

A.2 m/s2

C.12 m/s2 B.3 m/s2 D.15 m/s2 ( ).

解析 物体所受合力范围为5 N≤F合≤25 N,因m=2 kg,故2.5 m/s2≤a≤12.5

m/s2,故B、C正确.

答案 BC

3.(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14)(单选)一物块静止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从某时刻

开始,物块受到一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作用.假设物块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以a表示物块的加速度大小,F表示水平拉力的大小.能正确描述F与a之间关系的图象是 ( ).

解析 静摩擦力随外力而改变,当外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时,物体才产生加

速度,可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物块受到拉力和摩擦力作用,根据

牛顿第二定律F-μmg=ma,当F≤Ffmax时,a=0;当F>Ffmax时,a与F成一次函数关系,选项C正确.

答案 C

题组二 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瞬时问题

4.(多选)如图3-2-11所示,一木块在光滑水平面上受一恒力F作用,前方固定一足够长的弹簧,则当木块接触弹簧后 ( ).

图3-2-11

A.木块立即做减速运动

B.木块在一段时间内速度仍可增大

C.当F等于弹簧弹力时,木块速度最大

D.弹簧压缩量最大时,木块加速度为零

解析 木块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加速运动,与弹簧接触后,当F>F弹时,随弹簧形变量的增大,向左的弹力F弹逐渐增大,木块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

当弹力和F相等时,木块速度最大,之后木块做减速运动,弹簧压缩量最大时,木块加速度向左不为零,故选项B、C正确.

答案 BC

5.(多选)质量均为m的A、B两个小球之间系一个质量不计的弹簧,放在光滑的台面上.A紧靠墙壁,如图3-2-12所示,今用恒力F将B球向左挤压弹簧,达到平衡时,突然将力F撤去,此瞬间 ( ).

图3-2-12

FA.A球的加速度为2m

FC.B球的加速度为2m B.A球的加速度为零 FD.Bm

解析 恒力F作用时,A和B都平衡,它们的合力都为零,且弹簧弹力为F.突然将力F撤去,对A

来说水平方向依然受弹簧弹力和墙壁的弹力,二力平

衡,所以A球的合力为零,加速度为零,A项错,B项对.而B球在水平方

F向只受水平向右的弹簧的弹力作用,加速度a=mC项错,D项对.

答案 BD

6.(多选)用细绳拴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将一固定在墙上的水平轻质弹簧压缩了x(小球与弹簧不拴连),如图3-2-13所示.将细绳剪断后 ( ).

图3-2-13

kxA.小球立即获得m的加速度

B.小球在细绳剪断瞬间起开始做平抛运动

C.小球落地的时间等于 h

g D.小球落地的速度大于2gh

解析 细绳剪断瞬间,小球受竖直方向的重力和水平方向的弹力作用,选项

A、B均错;水平方向的弹力不影响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故落地时间由高度决定,选项C正确;重力和弹力均做正功,选项D正确.

答案 CD

题组三 整体法、隔离法在动力学中的应用

7.(单选)如图3-2-14所示,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物体通过轻弹簧连接,在力F的作用下一起沿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m1在光滑地面上,m2在空中).已知力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m1的加速度大小为 ( )

A.Fcos θ m1+m2B.Fsin θ m1+m2

Fcos θCm 1Fsin θD.m2

解析 把m1、m2看做一个整体,在水平方向上加速度相同,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cos θ=(m1+m2)a,所以a=

答案 A

8.(多选)如图3-2-15所示,质量为m2的物体2放在正沿平直轨道向右行驶的车厢底板上,并用竖直细绳通过光滑定滑轮连接质量为m1的物体,与物体1相连接的绳与竖直方向成θ角,则 ( ). Fcos θA正确. m1+m2

图3-2-15

A.车厢的加速度为gsin θ

mgB.绳对物体1cos θ

C.底板对物体2的支持力为(m2-m1)g

D.物体2所受底板的摩擦力为m2gtan θ

答案 BD

9.(单选)如图3-2-16所示,50个大小相同、质量均为m的小物块,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F作用下一起沿斜面向上运动.已知斜面足够长,倾角为30°,各物块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重力加速度为g,则第3个小物块对第2个小物块的作用力大小为 ( ).

1A.25FC.24mg2 24B.25F D.因为动摩擦因数未知,所以不能确定

解析 设题中50个小物块组成的整体沿斜面向上的加速度大小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50μmgcos 30°-50mgsin 30°=50ma;从整体中将第3、4、…、50共48个小物块隔离出来进行受力分析,设第2个小物块对第3个小物块的作用力大小为FN,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N-48μmgcos 30°-48mgsin 30°=

2448ma;联立以上两式解得FN=25,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第3个小物块对

24第2个小物块作用力大小为25F,故选项B正确.

答案 B

提高能力技巧

10.(多选)如图3-2-17所示,质量不等的两个物体A、B,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一起向右运动,滑轮及细绳质量不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

图3-2-17

A.物体B所受的摩擦力方向一定向左

B.物体B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可能向左

C.物体B所受的摩擦力一定随水平力F的增大而减小

D.只要水平力F足够大,物体A、B间一定会打滑

F解析 A、B都受到绳子向右的拉力FT=2设两物体有共同的加速度a,A、

B的质量分别为M、m,两物体间摩擦力大小为Ff,设A对B的摩擦力方向向右,B对A的摩擦力方向向左,则有:FT+Ff=ma,FT-Ff=Ma,得Ff=12(m-M)a,由于两个物体的质量大小关系不确定,所以物体B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不确定,A错,B对;把两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若F增大,则两个物体的加速度a也增大,Ff也增大,当Ff达到最大静摩擦力后,物体A、B

会打滑,C错,D对.

答案 BD

11.(2013·重庆卷,4)(单选)图3-2-18甲为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的示意图,让小球由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滑下,然后在不同的θ角条件下进行多次实验,最后推理出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加速直线运动.分析该实验可知,小球对斜面的压力、小球运动的加速度和重力加速度与各自最大值的比值y随θ变化的图象分别对应图乙中的 ( ).

图3-2-18

A.①、②和③

C.②、③和① B.③、②和① D.③、①和②

F解析 小球对斜面的压力FN=mgcos θ,其最大值为mg,y=mgcos θ,对

a应于图象③;小球运动的加速度a=gsin θ,其最大值为g,所以y=gsin θ,

对应于图象②;重力加速度不变,故y=1,对应于图象①,选项B正确. 答案 B

12.(单选)在建筑工地,民工兄弟用两手对称水平使力将两长方体水泥制品夹紧并以加速度a竖直向上匀加速搬起,其中A件的质量为m,B件的质量为3m,水平作用力为F,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在此过程中,A、B间的摩擦力为 ( ).

图3-2-19

A.μF B.2μF

3C.2m(g+a) D.m(g+a)

解析 由于A、B件相对静止,故A、B件之间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选项A、B错误.设民工兄弟对A、B件竖直方向的摩擦力为Ff,以A、B件整体为研究对象可知在竖直方向有2Ff-(m+3m)g=(m+3m)a,设B对A的摩擦力方向向下,大小为Ff′,对A件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f-Ff′-mg=ma,解得Ff′=m(g+a),选项D正确,选项C错误.

答案 D

13.如图3-2-20所示,质量为1 kg的环套在倾斜固定的杆上,受到竖直向上

3的20 N的拉力F1的作用,沿杆加速上滑.已知杆与环间的动摩擦因数μ=6杆与地面的夹角为30°,求环的加速度.(取g=10 m/s2)

图3-2-20

解析 以环为研究对象,在竖直方向上受到F1和重力G

的作用,此二力的合力为10 N,方向竖直向上,故杆对

环的弹力FN必垂直于杆斜向下,摩擦力F2沿杆斜向下,

如图所示.

环的加速度斜向上,且在垂直于杆的方向上受力平衡,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力的平衡条件列动力学方程

F1sin 30°-F2-Gsin 30°=ma

F1cos 30°-Gcos 30°-FN=0,F2=μFN

整理可得a=F1-Gsin 30°-μF1-Gcos 30° m

代入数据得a=2.5 m/s2

即环沿杆向上的加速度大小为2.5 m/s2.

答案

2.5 m/s

2

14.(2013·东莞二模)如图3-2-21(a)所示,一轻绳上端系在车的左上角的A点,另一轻绳一端系在车左端B点,B点在A点正下方,A、B距离为b,两绳另一端在C点相连并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绳AC2b,绳BC长度为b.两绳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均为2mg.求:

图3-2-21

(1)绳BC刚好被拉直时如图(b)所示,车的加速度是多大?

(2)为不拉断轻绳,车向左运动的最大加速度是多大?

解析 (1)绳BC刚好被拉直时,小球受力如图所示,

因为AB=BC=b,AC=2b,故绳BC方向与AB垂

2直,cos θ=2θ=45°,由牛顿第二定律,得TAsin θ

=ma,且TAcos θ=mg,可得a=g.

(2)小车向左加速度增大,AC、BC绳方向不变,所以

AC绳拉力不变,BC绳拉力变大,BC绳拉力最大时,

小车向左加速度最大,由牛顿第二定律,得TBm+TAsin θ=mam因为TBm=2mg,所以最大加速度为am=3g.

答案 (1)g (2)3g

牛顿定律应用经典练习与答案

基础知识

题组一 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和简单应用

1.(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越大,其速度改变量也越大

B.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不变(F合≠0),其运动状态就不改变

C.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变化,其速度的变化率一定变化

D.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减小时,物体的速度可能正在增大

解析 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越大,物体的加速度(速度变化率)也越大,即速度变化得越快,但速度改变量还与时间有关,故选项A错误,C正确;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就会迫使其运动状态(运动的快慢或方向)发生变化,选项B错误;合外力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之间没有直接关系,选项D正确. 答案 CD

2.(多选)一个质量为2 kg的物体,在5个共点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若同时撤

去其中大小分别为15 N和10 N的两个力,其余的力保持不变,此时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可能是

A.2 m/s2

C.12 m/s2 B.3 m/s2 D.15 m/s2 ( ).

解析 物体所受合力范围为5 N≤F合≤25 N,因m=2 kg,故2.5 m/s2≤a≤12.5

m/s2,故B、C正确.

答案 BC

3.(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14)(单选)一物块静止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从某时刻

开始,物块受到一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作用.假设物块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以a表示物块的加速度大小,F表示水平拉力的大小.能正确描述F与a之间关系的图象是 ( ).

解析 静摩擦力随外力而改变,当外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时,物体才产生加

速度,可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物块受到拉力和摩擦力作用,根据

牛顿第二定律F-μmg=ma,当F≤Ffmax时,a=0;当F>Ffmax时,a与F成一次函数关系,选项C正确.

答案 C

题组二 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瞬时问题

4.(多选)如图3-2-11所示,一木块在光滑水平面上受一恒力F作用,前方固定一足够长的弹簧,则当木块接触弹簧后 ( ).

图3-2-11

A.木块立即做减速运动

B.木块在一段时间内速度仍可增大

C.当F等于弹簧弹力时,木块速度最大

D.弹簧压缩量最大时,木块加速度为零

解析 木块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加速运动,与弹簧接触后,当F>F弹时,随弹簧形变量的增大,向左的弹力F弹逐渐增大,木块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

当弹力和F相等时,木块速度最大,之后木块做减速运动,弹簧压缩量最大时,木块加速度向左不为零,故选项B、C正确.

答案 BC

5.(多选)质量均为m的A、B两个小球之间系一个质量不计的弹簧,放在光滑的台面上.A紧靠墙壁,如图3-2-12所示,今用恒力F将B球向左挤压弹簧,达到平衡时,突然将力F撤去,此瞬间 ( ).

图3-2-12

FA.A球的加速度为2m

FC.B球的加速度为2m B.A球的加速度为零 FD.Bm

解析 恒力F作用时,A和B都平衡,它们的合力都为零,且弹簧弹力为F.突然将力F撤去,对A

来说水平方向依然受弹簧弹力和墙壁的弹力,二力平

衡,所以A球的合力为零,加速度为零,A项错,B项对.而B球在水平方

F向只受水平向右的弹簧的弹力作用,加速度a=mC项错,D项对.

答案 BD

6.(多选)用细绳拴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将一固定在墙上的水平轻质弹簧压缩了x(小球与弹簧不拴连),如图3-2-13所示.将细绳剪断后 ( ).

图3-2-13

kxA.小球立即获得m的加速度

B.小球在细绳剪断瞬间起开始做平抛运动

C.小球落地的时间等于 h

g D.小球落地的速度大于2gh

解析 细绳剪断瞬间,小球受竖直方向的重力和水平方向的弹力作用,选项

A、B均错;水平方向的弹力不影响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故落地时间由高度决定,选项C正确;重力和弹力均做正功,选项D正确.

答案 CD

题组三 整体法、隔离法在动力学中的应用

7.(单选)如图3-2-14所示,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物体通过轻弹簧连接,在力F的作用下一起沿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m1在光滑地面上,m2在空中).已知力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m1的加速度大小为 ( )

A.Fcos θ m1+m2B.Fsin θ m1+m2

Fcos θCm 1Fsin θD.m2

解析 把m1、m2看做一个整体,在水平方向上加速度相同,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cos θ=(m1+m2)a,所以a=

答案 A

8.(多选)如图3-2-15所示,质量为m2的物体2放在正沿平直轨道向右行驶的车厢底板上,并用竖直细绳通过光滑定滑轮连接质量为m1的物体,与物体1相连接的绳与竖直方向成θ角,则 ( ). Fcos θA正确. m1+m2

图3-2-15

A.车厢的加速度为gsin θ

mgB.绳对物体1cos θ

C.底板对物体2的支持力为(m2-m1)g

D.物体2所受底板的摩擦力为m2gtan θ

答案 BD

9.(单选)如图3-2-16所示,50个大小相同、质量均为m的小物块,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F作用下一起沿斜面向上运动.已知斜面足够长,倾角为30°,各物块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重力加速度为g,则第3个小物块对第2个小物块的作用力大小为 ( ).

1A.25FC.24mg2 24B.25F D.因为动摩擦因数未知,所以不能确定

解析 设题中50个小物块组成的整体沿斜面向上的加速度大小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50μmgcos 30°-50mgsin 30°=50ma;从整体中将第3、4、…、50共48个小物块隔离出来进行受力分析,设第2个小物块对第3个小物块的作用力大小为FN,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N-48μmgcos 30°-48mgsin 30°=

2448ma;联立以上两式解得FN=25,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第3个小物块对

24第2个小物块作用力大小为25F,故选项B正确.

答案 B

提高能力技巧

10.(多选)如图3-2-17所示,质量不等的两个物体A、B,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一起向右运动,滑轮及细绳质量不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

图3-2-17

A.物体B所受的摩擦力方向一定向左

B.物体B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可能向左

C.物体B所受的摩擦力一定随水平力F的增大而减小

D.只要水平力F足够大,物体A、B间一定会打滑

F解析 A、B都受到绳子向右的拉力FT=2设两物体有共同的加速度a,A、

B的质量分别为M、m,两物体间摩擦力大小为Ff,设A对B的摩擦力方向向右,B对A的摩擦力方向向左,则有:FT+Ff=ma,FT-Ff=Ma,得Ff=12(m-M)a,由于两个物体的质量大小关系不确定,所以物体B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不确定,A错,B对;把两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若F增大,则两个物体的加速度a也增大,Ff也增大,当Ff达到最大静摩擦力后,物体A、B

会打滑,C错,D对.

答案 BD

11.(2013·重庆卷,4)(单选)图3-2-18甲为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的示意图,让小球由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滑下,然后在不同的θ角条件下进行多次实验,最后推理出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加速直线运动.分析该实验可知,小球对斜面的压力、小球运动的加速度和重力加速度与各自最大值的比值y随θ变化的图象分别对应图乙中的 ( ).

图3-2-18

A.①、②和③

C.②、③和① B.③、②和① D.③、①和②

F解析 小球对斜面的压力FN=mgcos θ,其最大值为mg,y=mgcos θ,对

a应于图象③;小球运动的加速度a=gsin θ,其最大值为g,所以y=gsin θ,

对应于图象②;重力加速度不变,故y=1,对应于图象①,选项B正确. 答案 B

12.(单选)在建筑工地,民工兄弟用两手对称水平使力将两长方体水泥制品夹紧并以加速度a竖直向上匀加速搬起,其中A件的质量为m,B件的质量为3m,水平作用力为F,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在此过程中,A、B间的摩擦力为 ( ).

图3-2-19

A.μF B.2μF

3C.2m(g+a) D.m(g+a)

解析 由于A、B件相对静止,故A、B件之间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选项A、B错误.设民工兄弟对A、B件竖直方向的摩擦力为Ff,以A、B件整体为研究对象可知在竖直方向有2Ff-(m+3m)g=(m+3m)a,设B对A的摩擦力方向向下,大小为Ff′,对A件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f-Ff′-mg=ma,解得Ff′=m(g+a),选项D正确,选项C错误.

答案 D

13.如图3-2-20所示,质量为1 kg的环套在倾斜固定的杆上,受到竖直向上

3的20 N的拉力F1的作用,沿杆加速上滑.已知杆与环间的动摩擦因数μ=6杆与地面的夹角为30°,求环的加速度.(取g=10 m/s2)

图3-2-20

解析 以环为研究对象,在竖直方向上受到F1和重力G

的作用,此二力的合力为10 N,方向竖直向上,故杆对

环的弹力FN必垂直于杆斜向下,摩擦力F2沿杆斜向下,

如图所示.

环的加速度斜向上,且在垂直于杆的方向上受力平衡,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力的平衡条件列动力学方程

F1sin 30°-F2-Gsin 30°=ma

F1cos 30°-Gcos 30°-FN=0,F2=μFN

整理可得a=F1-Gsin 30°-μF1-Gcos 30° m

代入数据得a=2.5 m/s2

即环沿杆向上的加速度大小为2.5 m/s2.

答案

2.5 m/s

2

14.(2013·东莞二模)如图3-2-21(a)所示,一轻绳上端系在车的左上角的A点,另一轻绳一端系在车左端B点,B点在A点正下方,A、B距离为b,两绳另一端在C点相连并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绳AC2b,绳BC长度为b.两绳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均为2mg.求:

图3-2-21

(1)绳BC刚好被拉直时如图(b)所示,车的加速度是多大?

(2)为不拉断轻绳,车向左运动的最大加速度是多大?

解析 (1)绳BC刚好被拉直时,小球受力如图所示,

因为AB=BC=b,AC=2b,故绳BC方向与AB垂

2直,cos θ=2θ=45°,由牛顿第二定律,得TAsin θ

=ma,且TAcos θ=mg,可得a=g.

(2)小车向左加速度增大,AC、BC绳方向不变,所以

AC绳拉力不变,BC绳拉力变大,BC绳拉力最大时,

小车向左加速度最大,由牛顿第二定律,得TBm+TAsin θ=mam因为TBm=2mg,所以最大加速度为am=3g.

答案 (1)g (2)3g


相关内容

  •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教案
  •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校级公开课) 武进洛阳中学 吴伟庆 2012.4.1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的步骤以及用该定律解题的优点,会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简单的问题: 2.能判断具体问题中物体系统的机械能是否守恒,明确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问题的注意点: 3.掌握用 ...

  • 基尔霍夫定律在电子电工中的应用
  • 一.基尔霍夫定律的内容 基尔霍夫(电路)定律(Kirchhoff laws) 是电路中电压和电流所遵循的基本规律,是分析和计算较为复杂电路的基础,1845年由德国物理学家G.R. 基尔霍夫(Gustav Robert Kirchhoff ,1824-1887)提出.基尔霍夫(电路)定律包括基尔霍夫电 ...

  • 浅谈基尔霍夫定律
  • 浅谈基尔霍夫定律 摘要:基尔霍夫定律 (Kirchhoff laws) 阐明集总参数电路中流入和流出结点的各电流间以及沿回路的各段电压间的约束关系的定律,是 1845 年由德国物理学家 G·R·基尔霍夫提出.原始基尔霍夫定律给出了三个必备条件:两组方程的线形函数形式:确定方程组中每项正负号的法则:两 ...

  • 注意物理定律.公式的适用条件和应用范围
  • 注意物理定律.公式的适用条件和应用范围 物理定律和公式一般都是在一定的理想化模型下建立或推导出来的,都只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才适用,因此应用物理定律和公式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时,必须注意其适用条件和应用范围.然而,这点却往往被学生所忽视,他们在各种练习中常常不加分析地从题给数据出发,乱套乱用物理 ...

  • [安培定则.左手定则.右手定则.楞次定律的综合应用]复习教案
  • <安培定则.左手定则.右手定则.楞次定律的综合应用>复习教案 安培定则.左手定则.右手定则.楞次定律的综合应用 安培定则 课题 教学对象 复习目标 教学课时 教学重难点 学情分析 高中物理专题复习课-安培定则.左手定则.右手定则.楞次定律的综合应用 高三学生 1.巩固对安培定则.左手定则 ...

  • 大学物理教学大纲
  • 附件: 本科教学大纲 ( 大学物理 专业课程) 河南警察学院教务处编 目 录(2号.加粗) (以下为4号字) 课程名称 ----------------------(页码) 课程名称----------------------(页码) 课程名称----------------------(页码) 课 ...

  • 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总目录
  • 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目录(人教版) 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必修1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2 时间和位移 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5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 匀变速直线运动 ...

  • 浅谈几个著名的大数定律及应用
  • 浅谈几个著名的大数定律及应用 李 蕊 (青海大学成教学院,青海 西宁,810001) 摘 要 大数定律以严格的数学形式表达了随机现象最根本的性质--平均结果的稳定性,是随机现象统计规律性的具体表现,本文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大数定律,并给出一些简单应用. 关键词 大数定律 随机变量 数学期望 概率 1 引 ...

  • 高中物理教材目录
  • 现行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目录(人教版) 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必修1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2 时间和位移 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5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 匀变速直 ...

  • 16.5.楞次定律的应用
  • 次定律的应用 一.教学目标: 1. 熟练运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2. 熟练运用楞次定律,由感应电流的方向判断引起感应电流的原磁场 方向及磁通量变化. 3. 理解楞次定律与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二.教学重点: 熟练运用楞次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 熟练运用楞次定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