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姓名字号,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文/阅读悦读 整理

古人的称谓很复杂,穷其一个人的姓名字号,一般可能有五个:小名、大名、字、自号、谥号。比如,司马相如的小名就叫狗儿。能自己做主的字和自号,理论上可以无限多,那就说不清究竟有几个名字了。

(一)关于名

名,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口夕。本义是自己报出姓名和起名字得意思。

古人幼时命名,这个必须由长辈定。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这个由自己定。

不过,也不是没有例外,万一成了孤儿呢?或者其他什么原因,自己也是可以给自己取名的。有《乐府诗集》说:“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一般说来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当然,毫无关联也未尝不可?下面我们要说这个问题。

(二)关于字

字,也叫表字,就是别名。别名是自己取的,因为古代名一定得长辈取,自己不满意怎么办?那我自己给自己取一个别名。

比如杜甫,字子美,所以你与杜甫见面的时候,大叫一声“杜子美”,他肯定很高兴。为什么呢?因为在古人眼里,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礼貌,更是表达一种尊敬。

同理,称司马相如为司马长卿,司马迁为司马子长,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韩愈为韩退之,柳宗元为柳子厚,欧阳修为欧阳永叔,司马光为司马君实,苏轼为苏子瞻,苏辙为苏子由,等等。

不过,你要是称赵匡胤为赵元朗,不知道后果如何。

(三)关于号

号又叫别号、表号。这里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字号(自号)。自己给自己取个自称。

可能很多人就纳闷了,怎么还取?“字”不是自己给自己取的名么?

自己给自己取了“字”,还意犹未尽,或者说这个“字”,表达不完我自己对自己的评价,

那我就取个号。所以,一般只用于自称。

高大上的说法是,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其实就是自己对自己的评价,那意思是我就这这么一个人。

既然是自己夸自己,理当所然,见面称对方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意外之意,你认同他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人家当然高兴了。

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苏轼号东坡居士,陆游号放翁,李清照号易安居士,陶潜号五柳先生,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等等。

从这个意义上说,古代社会也不是那么不讲个性。

第二种情况不太吉利,但确更是一种荣誉——谥号。

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shì)或谥号。

古代朝廷都有一个谥法制度,就是从法律角度进行了硬性规定:一是谥号要符合死者的为人,二是谥号在死后由别人评定并授予。君主的谥号由礼官确定,由即位皇帝宣布,大臣的谥号是朝廷赐予的。

谥法规定了若干个有固定涵义的字,大致分为三类:属表扬的有:文、武、景、烈、昭、穆等;属于批评的有:炀、历、灵等;属于同情的有:哀、怀、愍、悼等。

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

既然是朝廷给的,谥号就带有评判性,相当于盖棺定论。也就是说,你究竟是怎么样一个人,朝廷说了算。

比如岳飞,岳飞死后16年后的1178年,冤狱终于平反,谥岳飞为“武穆”。宋宁宗时觉得这还不足以评价岳飞的功绩和人品,追加封为鄂王,改谥忠武。

而秦桧的谥号为缪丑,则是一种“恶谥”。

如果你有谥号,不管表扬性质的,还是批评性质的,恭喜你,你将名留青史。

(四)姓名字号,用最简单的语言,怎么概况之间的区别呢?

自从太史公在《史记》里把姓和氏合二为一之后,姓的构成就由原来母系氏族的姓(代表血缘关系)和父系部落名两部分构成:

姓=姓(母系)+氏(父亲)

这样一来,就好理解了:姓是总纲,名由自己的父亲或以上的长辈确定,字是自己取的名;字号是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谥号是官方(朝廷)的评价。

当然,本文只是就一般而言,可能实际情况姚复杂得多。

文/阅读悦读 整理

古人的称谓很复杂,穷其一个人的姓名字号,一般可能有五个:小名、大名、字、自号、谥号。比如,司马相如的小名就叫狗儿。能自己做主的字和自号,理论上可以无限多,那就说不清究竟有几个名字了。

(一)关于名

名,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口夕。本义是自己报出姓名和起名字得意思。

古人幼时命名,这个必须由长辈定。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这个由自己定。

不过,也不是没有例外,万一成了孤儿呢?或者其他什么原因,自己也是可以给自己取名的。有《乐府诗集》说:“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一般说来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当然,毫无关联也未尝不可?下面我们要说这个问题。

(二)关于字

字,也叫表字,就是别名。别名是自己取的,因为古代名一定得长辈取,自己不满意怎么办?那我自己给自己取一个别名。

比如杜甫,字子美,所以你与杜甫见面的时候,大叫一声“杜子美”,他肯定很高兴。为什么呢?因为在古人眼里,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礼貌,更是表达一种尊敬。

同理,称司马相如为司马长卿,司马迁为司马子长,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韩愈为韩退之,柳宗元为柳子厚,欧阳修为欧阳永叔,司马光为司马君实,苏轼为苏子瞻,苏辙为苏子由,等等。

不过,你要是称赵匡胤为赵元朗,不知道后果如何。

(三)关于号

号又叫别号、表号。这里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字号(自号)。自己给自己取个自称。

可能很多人就纳闷了,怎么还取?“字”不是自己给自己取的名么?

自己给自己取了“字”,还意犹未尽,或者说这个“字”,表达不完我自己对自己的评价,

那我就取个号。所以,一般只用于自称。

高大上的说法是,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其实就是自己对自己的评价,那意思是我就这这么一个人。

既然是自己夸自己,理当所然,见面称对方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意外之意,你认同他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人家当然高兴了。

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苏轼号东坡居士,陆游号放翁,李清照号易安居士,陶潜号五柳先生,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等等。

从这个意义上说,古代社会也不是那么不讲个性。

第二种情况不太吉利,但确更是一种荣誉——谥号。

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shì)或谥号。

古代朝廷都有一个谥法制度,就是从法律角度进行了硬性规定:一是谥号要符合死者的为人,二是谥号在死后由别人评定并授予。君主的谥号由礼官确定,由即位皇帝宣布,大臣的谥号是朝廷赐予的。

谥法规定了若干个有固定涵义的字,大致分为三类:属表扬的有:文、武、景、烈、昭、穆等;属于批评的有:炀、历、灵等;属于同情的有:哀、怀、愍、悼等。

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

既然是朝廷给的,谥号就带有评判性,相当于盖棺定论。也就是说,你究竟是怎么样一个人,朝廷说了算。

比如岳飞,岳飞死后16年后的1178年,冤狱终于平反,谥岳飞为“武穆”。宋宁宗时觉得这还不足以评价岳飞的功绩和人品,追加封为鄂王,改谥忠武。

而秦桧的谥号为缪丑,则是一种“恶谥”。

如果你有谥号,不管表扬性质的,还是批评性质的,恭喜你,你将名留青史。

(四)姓名字号,用最简单的语言,怎么概况之间的区别呢?

自从太史公在《史记》里把姓和氏合二为一之后,姓的构成就由原来母系氏族的姓(代表血缘关系)和父系部落名两部分构成:

姓=姓(母系)+氏(父亲)

这样一来,就好理解了:姓是总纲,名由自己的父亲或以上的长辈确定,字是自己取的名;字号是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谥号是官方(朝廷)的评价。

当然,本文只是就一般而言,可能实际情况姚复杂得多。


相关内容

  • 蔡义江·[追踪石头:蔡义江论红楼梦]·此曹雪芹即彼曹雪芹
  • 在拜读台湾学者魏子云.刘广定二位先生刊登在今年三月第一期<红楼>杂志上的大作<〈春柳堂诗稿〉中的曹雪芹>.<〈春柳堂诗稿〉的作者问题试探>之前,我还真想不到会有人提出曹雪芹有两个:一个是生活在十八世纪中叶.写<红楼梦>的曹雪芹:另一个则是迟至十九世纪的 ...

  • [崔氏文化]古人轻辞天子,今人役吏必争--再谈季子让国
  • 上文笔者试谈<季子是让国吗>,笔者的观点是1,季子和叔乙是两个人,叔乙是庶兄,季子是嫡弟.2,是季子让国给叔乙.3,<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可靠,<元和姓纂>不可靠.4与其说季子让国到不如说叔乙占位或争得. 本文从另一观点质疑季子让国. 季子让国美名传扬,因而&qu ...

  • 文学常识:中国古人的姓氏字号
  • 中国古人的姓名和现代一样,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用来代表个人的符号.姓,就是某一群人(氏族.家族)共用的名:名,就是个人独用的姓. 中国古史传说中的人物的姓氏,如有熊氏.牛蟜氏.青云氏等,今天看来可能都是氏族的名称.上古时代氏族以自然物为氏族标志,因而这些名称大都和生物和自然现象有关.这些氏族名称以后就 ...

  • 中国文化史500疑案目录
  • 中国文化史500疑案目录 来源: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1017/00/1576800_61636243.shtml 中国文化史500疑案[上.下] 搜集编制:温柔细雨 ◆简介 ◆序 一 千秋功罪 帝王篇 ◆有没有过尧舜禅让? ◆周太王亶父号"古公 ...

  • 冯生遇险记之入学记
  • (冯生遇险记,又名冯道别传) 冯生遇险记之入学记-子墨不言/文 (一) 这是个世代留传在民间的故事,一个正史不见传,野史不成闻的故事,它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具体年代就连讲给我听的老人们都不知道.老人们跟我讲:当时我们国家还有很多的皇帝,皇帝身边也还有很多太监,大部分太监也还都作恶造孽,大部分太监也还 ...

  • 菩提老祖究竟是谁?镇元子和如来佛究竟谁更牛逼?
  • 裤子紧被赶出校园救护车高速追尾大马沉船获救女孩酒后吹牛曝杀人案禁入食品化妆品单湖北老宅值8亿北京乐天超市被罚林心如产后首晒照天津两儿童坠亡曝佟丽娅已离婚 来源:讲历史 2016-06-13 17:34:49 责编:阿坚 人气:50829字号:小号|大号 [内容导读]1.菩提祖师究竟是谁?为何出场一次 ...

  • 古今中外的无聊
  • 一.古人的无聊 古往今来的一切社会现象都可以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古代的经济基本上是单一的农业社会,所以人的活动方式很无聊,这便生出很多无聊的事采. 普通人的无聊没有记载,我们不得而知,从现在残留的种种迹象考察,我们现在隐约能揣测到的也便主要是文人和官家的无聊. 文人的无聊最突出的是咬文嚼字,一句话 ...

  • 古代所有名人谥号大全
  • 古代名人字,号,谥号 中国古人的姓名和现代一样,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用来代表个人的符号.我们现在称某人的名字是什么与古人是不同的.古人名是名,字是字,各有用途.古人一诞生就起名,成人后则有字,号;死后有谥号.<礼记.檀弓上>:"幼名.冠字,周道也." 名,是在社会上使用 ...

  • [会变色的文字]课堂实录
  • <会变色的文字--遮罩层动画>课堂实录 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第十课(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 生:(端坐好,目视老师) 师:请同学们思考,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你掌握了Flash的哪几种动画制作方法?(停顿30秒)谁能回答请举手.好,这位同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