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圆锥曲线的定义求动点轨迹方程

2003年第11期             数学通讯15

巧用圆锥曲线的定义求动点轨迹方程

耿玉明

(老河口市一中, 湖北 441800)

中图分类号:O123.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88-7395(2003) 11-0015-02

  在解析几何教学中, 求动点的轨迹方程历来是教学重要专题之一, 而椭圆曲线的两种定义又是研究圆锥曲线各种性质的基本出发点, 如果在求动点的轨迹方程中充分利用圆锥曲线定义, 常常会达到言简意明、异曲同工的效果. 例介绍, 以飨读者.

1 即x 0=2x -c , y 0=2y ,

∴(2x ) 2+(2y ) 2=4a 2x 22=(y ≠0) . 2

4

-y 2=1右支上除顶

, F 1, F 2的为两焦点, 则△F 1PF 2的内心M 在

2

(  )

例1 2+2=1(a >b >0) , a b

(A ) 直线x =2上.   (B ) 直线x =1上. (C ) 直线y =2x 上.

(D ) 直线y =x 上.

点P 为其上一点, F 1, F 2为椭圆的焦点, ∠F 1PF 2的外角平分线为l , 点F 2关于l 的对称点为Q ,

F 2Q 交l 于R , 当P 在椭圆上运动时, 求动点R 的

解 如图2, 设内心M (x , y ) , 过点M 分别作边F 1F 2

, PF 1, PF 2的垂线, 垂足分别为E , N , G , 则

E (x , 0) , 由(-2

轨迹方程.

解 ∵l 为∠F 1PF 2的外角平分线, 且F 2, Q 两点关于l 对称,

∴|PF 2|=|PQ |. 设R , Q 的坐标分别为

(x , y ) , (x 0, y 0) , F 1, F 2的

4

-y 2=1, 得F 1, F 2的坐标分别为

, 0) , (, 0) .

根据双曲线第一定义得:

坐标分别为(-c , 0) , (c , 0) , 由椭圆第一定义得:|PF 1|

+|PF 2|=2a ,

∴|Q F 1|=2a ,

2

则(x 0+c ) 2+y 20=4a .

图1 例1图

图2 例2图

|PF 1|-|PF 2|=4.

x =

又y =

22,

,

∵|PN |=|PG |, |F 1N |=|F

1E |, |F 2E |=

|F 2G |, ∴|EF 1|-|EF 2|=4, 即(x +) -(-x ) =4.

收稿日期:2003-02-09

作者简介:耿玉明(1962-) , 男, 湖北老河口人, 湖北老河口一中高级教师.

16

∴x =2, 故答案选(A ) .

2 运用第二定义求动点轨迹方程

数学通讯             2003年第11期

x -12

2

+(y -2) 2=

, 4

例3 已知动点P 到直线l ∶x +4=0的距离和它到M (2, 0) 的距离的一半的差等于3, 求动点P 的轨迹方程.

解 因为动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和它到点M 的距离的一半的差为3, 所以动点P 到直线l ′∶x +1

=0的距离和它到点M 的距离的一半相等, 即=2(如图3) , 由双曲线第二定义知:P 点轨迹|PK |

即左顶点P 的轨迹方程为

x -9

2

+

2

4

=1.

3 将两种定义混合运用, 求动点轨迹方程

=1的两个焦

43

点, M 是椭圆上与F 1, F 2不共线的任意一点,

+

例5 设F 1, F 2

是椭圆

2

2

∠F 2M F 1的内心为点P , 求动点P 的轨迹方程.

解 如图5, 设P (x ,

y ) 为轨迹上任意一点, M

是以M 为焦点, l ′为对应准线且离心率e =2的双曲线.

=2, a =3, c

2

(x 0, y 0) 延长得a =2, b

2

2

=2, c =4,

1, b =, c =1, F 1(-1, 0) , F 2(1, 0) . ∵

图3 例3图

图5 例5图

所以P 为

2

P 为△F 1M F 1的内心,

4

-

2

12

=1.

M F M F ==

|F 1N ||N F 2||PN |

=

.

|F 1N |+|N F 2|

例4 如图4, 求以y 轴为准线, 过定点M (1,

2) , 且离心率e =

的椭圆左顶点P 的轨迹方程. 2

解 设椭圆的左顶点为P (x , y ) , 左焦点

由椭圆第一定义, 得|M F 1|+|M F 2|=4, ∴由

==2.

|F 1N ||PN |

F (x 0, y 0) ,

∵椭圆过点M (1, 2) 且以y 轴为准线, ∴由椭圆第二定义知:

=,

|M K |2

=2及椭圆第二定义得:

|F 1N |

x +20

=2,

x +1N

即x N =由

图4 例4图

x , N 40x , 0. 40

即|M F |=

, 2

∴F 点的轨迹方程为

(x 0-1) 2+(y 0-2) 2=

4

(1)

=2, 知P 点分线段M N 的比λ=2,

|PN |

x 0+2x 0

x ==x ,

320

y =

又P 为椭圆左顶点, 再由椭圆第二定义得:

y =y 0,

3

=

y , 302

x 0=x ,

2即=, y 0=y , x 2

即x 0=2x , y 0=3y.

 又4

+

2

3

=1,

代入可得内心P 点的轨迹方程为

x +3y =1.

2

2

代入(1) 有:

2003年第11期             数学通讯15

巧用圆锥曲线的定义求动点轨迹方程

耿玉明

(老河口市一中, 湖北 441800)

中图分类号:O123.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88-7395(2003) 11-0015-02

  在解析几何教学中, 求动点的轨迹方程历来是教学重要专题之一, 而椭圆曲线的两种定义又是研究圆锥曲线各种性质的基本出发点, 如果在求动点的轨迹方程中充分利用圆锥曲线定义, 常常会达到言简意明、异曲同工的效果. 例介绍, 以飨读者.

1 即x 0=2x -c , y 0=2y ,

∴(2x ) 2+(2y ) 2=4a 2x 22=(y ≠0) . 2

4

-y 2=1右支上除顶

, F 1, F 2的为两焦点, 则△F 1PF 2的内心M 在

2

(  )

例1 2+2=1(a >b >0) , a b

(A ) 直线x =2上.   (B ) 直线x =1上. (C ) 直线y =2x 上.

(D ) 直线y =x 上.

点P 为其上一点, F 1, F 2为椭圆的焦点, ∠F 1PF 2的外角平分线为l , 点F 2关于l 的对称点为Q ,

F 2Q 交l 于R , 当P 在椭圆上运动时, 求动点R 的

解 如图2, 设内心M (x , y ) , 过点M 分别作边F 1F 2

, PF 1, PF 2的垂线, 垂足分别为E , N , G , 则

E (x , 0) , 由(-2

轨迹方程.

解 ∵l 为∠F 1PF 2的外角平分线, 且F 2, Q 两点关于l 对称,

∴|PF 2|=|PQ |. 设R , Q 的坐标分别为

(x , y ) , (x 0, y 0) , F 1, F 2的

4

-y 2=1, 得F 1, F 2的坐标分别为

, 0) , (, 0) .

根据双曲线第一定义得:

坐标分别为(-c , 0) , (c , 0) , 由椭圆第一定义得:|PF 1|

+|PF 2|=2a ,

∴|Q F 1|=2a ,

2

则(x 0+c ) 2+y 20=4a .

图1 例1图

图2 例2图

|PF 1|-|PF 2|=4.

x =

又y =

22,

,

∵|PN |=|PG |, |F 1N |=|F

1E |, |F 2E |=

|F 2G |, ∴|EF 1|-|EF 2|=4, 即(x +) -(-x ) =4.

收稿日期:2003-02-09

作者简介:耿玉明(1962-) , 男, 湖北老河口人, 湖北老河口一中高级教师.

16

∴x =2, 故答案选(A ) .

2 运用第二定义求动点轨迹方程

数学通讯             2003年第11期

x -12

2

+(y -2) 2=

, 4

例3 已知动点P 到直线l ∶x +4=0的距离和它到M (2, 0) 的距离的一半的差等于3, 求动点P 的轨迹方程.

解 因为动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和它到点M 的距离的一半的差为3, 所以动点P 到直线l ′∶x +1

=0的距离和它到点M 的距离的一半相等, 即=2(如图3) , 由双曲线第二定义知:P 点轨迹|PK |

即左顶点P 的轨迹方程为

x -9

2

+

2

4

=1.

3 将两种定义混合运用, 求动点轨迹方程

=1的两个焦

43

点, M 是椭圆上与F 1, F 2不共线的任意一点,

+

例5 设F 1, F 2

是椭圆

2

2

∠F 2M F 1的内心为点P , 求动点P 的轨迹方程.

解 如图5, 设P (x ,

y ) 为轨迹上任意一点, M

是以M 为焦点, l ′为对应准线且离心率e =2的双曲线.

=2, a =3, c

2

(x 0, y 0) 延长得a =2, b

2

2

=2, c =4,

1, b =, c =1, F 1(-1, 0) , F 2(1, 0) . ∵

图3 例3图

图5 例5图

所以P 为

2

P 为△F 1M F 1的内心,

4

-

2

12

=1.

M F M F ==

|F 1N ||N F 2||PN |

=

.

|F 1N |+|N F 2|

例4 如图4, 求以y 轴为准线, 过定点M (1,

2) , 且离心率e =

的椭圆左顶点P 的轨迹方程. 2

解 设椭圆的左顶点为P (x , y ) , 左焦点

由椭圆第一定义, 得|M F 1|+|M F 2|=4, ∴由

==2.

|F 1N ||PN |

F (x 0, y 0) ,

∵椭圆过点M (1, 2) 且以y 轴为准线, ∴由椭圆第二定义知:

=,

|M K |2

=2及椭圆第二定义得:

|F 1N |

x +20

=2,

x +1N

即x N =由

图4 例4图

x , N 40x , 0. 40

即|M F |=

, 2

∴F 点的轨迹方程为

(x 0-1) 2+(y 0-2) 2=

4

(1)

=2, 知P 点分线段M N 的比λ=2,

|PN |

x 0+2x 0

x ==x ,

320

y =

又P 为椭圆左顶点, 再由椭圆第二定义得:

y =y 0,

3

=

y , 302

x 0=x ,

2即=, y 0=y , x 2

即x 0=2x , y 0=3y.

 又4

+

2

3

=1,

代入可得内心P 点的轨迹方程为

x +3y =1.

2

2

代入(1) 有:


相关内容

  • 圆锥曲线中轨迹问题的探求
  • 圆锥曲线中轨迹问题的探求 曲线轨迹方程的探求一直是高考中的重点和热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曲线轨迹方程的探求有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几何关系已知,轨迹未知:第二种类型是曲线形状已知,求方程.类型一常用的方法有直接法.相关点法和参数法.类型二常用的方法有定义法和待定系数法. (1)直接法:如果题目中的 ...

  • 高中数学选修2-1第二章[曲线与方程]教案
  • 圆锥曲线与方程 李布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2.1曲线与方程 2.1.1曲线与方程2.1.2求曲线的轨迹方程 一.教学目标 (一) 知识教学点 使学生掌握常用动点的轨迹以及求动点轨迹方程的常用技巧与方法.(二) 能力训练点 通过对求轨迹方程的常用技巧与方法的归纳和介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方面知识的 ...

  • 2.3双曲线 教学设计 教案
  •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双曲线的概念,掌握双曲线的定义.会用双曲线的定义解决实际问题. [2] 能根据已知条件利用定义或待定发系数法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理解双曲线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及化简无理方程的常用的方法. [3] 进一步感受曲线方程的概念,了解建立曲线方程的基本方法 ...

  • 高二数学双曲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4
  • 双曲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熟记双曲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理解双曲线的定义,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的探索推导过程. 2.在与椭圆的类比中获得双曲线的知识,培养学生会合情猜想,进一步提高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精神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 ...

  • 定义法求轨迹方程
  • 专题复习:求动点的轨迹方程(1) 一.教学目标: 1. 2. 掌握并熟练运用定义法求轨迹方程. 进一步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重点:定义法求轨迹方程. 难点:几何关系的转化. 二.知识点 求曲线轨迹方程的常用方法 (1) 定义法 如果能够确定动点的轨迹满足某种已知曲线的定义,则可 ...

  • 动点轨迹方程常见的集中求法
  • 新课标下高考中的圆锥曲线轨迹方程 惠水县民族中学 杨时芝 摘要: 动点的运动规律求出动点的轨迹方程,这是解析几何的一大课题:一方面求轨迹方程的实质是将"形"转化为"数",将"曲线"转化为"方程",通过对方程的研究来认识圆 ...

  • 轨迹方程的求法
  • 轨迹方程的求法 求轨迹方程的的基本方法:直接法.定义法.相关点法.参数法.交轨法.向量法等. 1.直接法:如果动点运动的条件就是一些几何量的等量关系,这些条件简单明确,不需要特殊的技巧,易 于表述成含x,y的等式,就得到轨迹方程,这种方法称之为直接法.也叫直译法: 例1.如图,圆O1与圆O2的半径都 ...

  • 难点19轨迹方程的求法
  • 难点22 轨迹方程的求法 求曲线的轨迹方程是解析几何的两个基本问题之一. 求符合某种条件的动点的轨迹方程,其实质就是利用题设中的几何条件,用"坐标化"将其转化为寻求变量间的关系. 这类问题除了考查学生对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等基础知识的掌握,还充分考查了各种数学思想方法及一定的推理 ...

  • 双曲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导学及练习含答案
  • 课题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 [学本研读] [学习目标] 1.通过类比椭圆的定义理解并掌握双曲线的定义: 2.掌握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体会数形结合和类比的数学思想. [知识链接] 一.课前准备 1:椭圆的定义是什么?椭圆的标准方程是什么? x2y2 212ab2:在椭圆的标准方程中, a,b,c 有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