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需要隐藏
多少秘密
才能巧妙地
度过一生
这佛光闪闪的高原
三步两步便是天堂
却仍有那么多人
因心事过重
而走不动
——六世达-赖剌嘛仓央嘉措诗
梁漱溟《这个世界会好吗》
梁老认为,人类面临三大问题,顺序错不得。
先要解决人和物之间的问题,接下来要解决人与人之间问题,最后一定要解决人和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
是呀,从小求学到三十而立,不就是在解决让自己有立身之本的人与物之间的问题吗?
而后为人父为人母为人子女,为人夫妻,为人上级为人下级,为人友为人敌,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你又怎能不认真并辛苦地面对?
但是随着人生脚步的前行,走着走着,便依稀看见生命终点那一条线,---生命是一条单行线无法改变。于是,不安,焦虑,悲观-----接踵而来。人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内心,我们从何而来,又因何而去?去哪儿呢?
有人说,我们要守住底线,但早就没有底线,或者说底线一次又一次被突破,又何谈守住底线?可守的底线在哪里?
个-人-崇-拜减少了,可对权力的崇拜,却似乎变本加厉。
不知是从哪一天开始,上下级之间充满了太多要运用智慧和心智的相处,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领导面前,下属变得唯为诺诺,绝对没有主见?一把手的权利变得更大,顺应领导的话语也变得更多------或许下属早已经变得更加聪明和功利----可以为自己带来好处-----为何不这样做?问题是谁给下属这样的暗示?
房价不断上涨,甚至让人产生错觉:“总理说了不算,总经理说了才算。”----总理急了,房价才稍稍停下急匆匆的脚步。
在墨西哥,有一个离我们很远又很近的寓言。
一群人急匆匆赶路,突然,一个人停下来。旁边的人很奇怪:为什么不走了?
停下的人一笑:我走太快,灵魂落在后面,我等等它。
是啊,我们都走得太快。然而,谁又打算停下来等一等呢?
如果走得太远,会不会忘记当初为什么出发?
只希望,人在做,天再看,大家都要有底线。
有了名,有时候开始有了身价,谁都喜欢钱,但适可而止底线取财有道就难。让人奇怪的是,我常常见到有的人永远付出时间挣钱,却连花钱的时间都没有,那么,挣钱为什么?----
理性很难,因为它意味着克制,一个个体如此,一个执政党如此,一个国家民族同样如此。
《岩松三进台湾》
两岸,不可能走上急功近利的政治和军事上的统一,而走上柔化的人性与心灵统一之路,它虽艰难,却持久稳定。近几年,大陆对台湾善意交往,以台湾及百姓所需为本,就是公德无量之事。大陆的“大”字,也就在此体现。在台湾,希望立即独立的,是少数,希望立即统一的,也是少数;大多数,在观望,在心灵与情感上感受,在具体生活需求与未来思量。这注定有一个过程,我绝对不悲观。不说的理想才像理想,比“三通”更重要的是心通。台湾,小地方,却是考验海峡两岸中国人的大舞台。
《岩松看日本》
恨与愤怒,都正常,但不能让它遮蔽了我们了解与观察的双眼。中日两国,走过了敌对的岁月,也曾有过八十年代所谓的“蜜月期”,在我看来,这两种相处状态都很难再来,我们该进入正常的交往状态。既不是恋人也不是敌人,而是正常人的交往,有问题也能解决问题往前走。当然,在这样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双方的理性克制,也需要日本能有一天,在历史面前,有一种真正的反剩
那个时候,中日两国,才能轻装前进。
《岩松看美国》
因为两国有太多的不同,又有越来越多的合作之处,再加上各自的战略思考,这个局面很能改变。在未来中美关系走势中,起关键作用的是中国,是中国自身经济实力与政治能力能否达到一定高度。到达了,向好的成分增加;达不到,向坏的因素大;彻底的好与坏,可能性都不大。
一个人需要隐藏
多少秘密
才能巧妙地
度过一生
这佛光闪闪的高原
三步两步便是天堂
却仍有那么多人
因心事过重
而走不动
——六世达-赖剌嘛仓央嘉措诗
梁漱溟《这个世界会好吗》
梁老认为,人类面临三大问题,顺序错不得。
先要解决人和物之间的问题,接下来要解决人与人之间问题,最后一定要解决人和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
是呀,从小求学到三十而立,不就是在解决让自己有立身之本的人与物之间的问题吗?
而后为人父为人母为人子女,为人夫妻,为人上级为人下级,为人友为人敌,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你又怎能不认真并辛苦地面对?
但是随着人生脚步的前行,走着走着,便依稀看见生命终点那一条线,---生命是一条单行线无法改变。于是,不安,焦虑,悲观-----接踵而来。人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内心,我们从何而来,又因何而去?去哪儿呢?
有人说,我们要守住底线,但早就没有底线,或者说底线一次又一次被突破,又何谈守住底线?可守的底线在哪里?
个-人-崇-拜减少了,可对权力的崇拜,却似乎变本加厉。
不知是从哪一天开始,上下级之间充满了太多要运用智慧和心智的相处,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领导面前,下属变得唯为诺诺,绝对没有主见?一把手的权利变得更大,顺应领导的话语也变得更多------或许下属早已经变得更加聪明和功利----可以为自己带来好处-----为何不这样做?问题是谁给下属这样的暗示?
房价不断上涨,甚至让人产生错觉:“总理说了不算,总经理说了才算。”----总理急了,房价才稍稍停下急匆匆的脚步。
在墨西哥,有一个离我们很远又很近的寓言。
一群人急匆匆赶路,突然,一个人停下来。旁边的人很奇怪:为什么不走了?
停下的人一笑:我走太快,灵魂落在后面,我等等它。
是啊,我们都走得太快。然而,谁又打算停下来等一等呢?
如果走得太远,会不会忘记当初为什么出发?
只希望,人在做,天再看,大家都要有底线。
有了名,有时候开始有了身价,谁都喜欢钱,但适可而止底线取财有道就难。让人奇怪的是,我常常见到有的人永远付出时间挣钱,却连花钱的时间都没有,那么,挣钱为什么?----
理性很难,因为它意味着克制,一个个体如此,一个执政党如此,一个国家民族同样如此。
《岩松三进台湾》
两岸,不可能走上急功近利的政治和军事上的统一,而走上柔化的人性与心灵统一之路,它虽艰难,却持久稳定。近几年,大陆对台湾善意交往,以台湾及百姓所需为本,就是公德无量之事。大陆的“大”字,也就在此体现。在台湾,希望立即独立的,是少数,希望立即统一的,也是少数;大多数,在观望,在心灵与情感上感受,在具体生活需求与未来思量。这注定有一个过程,我绝对不悲观。不说的理想才像理想,比“三通”更重要的是心通。台湾,小地方,却是考验海峡两岸中国人的大舞台。
《岩松看日本》
恨与愤怒,都正常,但不能让它遮蔽了我们了解与观察的双眼。中日两国,走过了敌对的岁月,也曾有过八十年代所谓的“蜜月期”,在我看来,这两种相处状态都很难再来,我们该进入正常的交往状态。既不是恋人也不是敌人,而是正常人的交往,有问题也能解决问题往前走。当然,在这样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双方的理性克制,也需要日本能有一天,在历史面前,有一种真正的反剩
那个时候,中日两国,才能轻装前进。
《岩松看美国》
因为两国有太多的不同,又有越来越多的合作之处,再加上各自的战略思考,这个局面很能改变。在未来中美关系走势中,起关键作用的是中国,是中国自身经济实力与政治能力能否达到一定高度。到达了,向好的成分增加;达不到,向坏的因素大;彻底的好与坏,可能性都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