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须让思辨之花绽放

  摘要:作文教学应重视议论文写作,我们要从培养学生品评世事的能力,思考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三个方面加以强化,让作文教学因思辨之花的绽放而更加精彩。   关键词:议论文教学 思辨 有效学习   一、议论文写作的现状和危机   近几年中考作文都有这样一个要求,“文体不限”且要写出“真情实感”,这无疑给记叙文的写作留足了空间,同时让理性思维较差的学生松了一口气。中考命题者无形中将议论文写作排挤于命题之外。而在当前急功近利的教学中,议论文写作需要学养,“积累学养,不但取决于阅读的质,更取决于阅读的量,不但要多读,而且这种阅读一定要与写读书笔记相结合,每读一篇文章必定要做评点,当然也离不开写成篇的研究报告、评论及小论文等”。这对于时空被应试高度挤压的学生而言,是遥不可及的,既然中考不要求写议论文,不考就不教,教了也白教,与其半生不熟,不如直接省略。议论文写作教学长期缺席缺位不作为,必然带来学生发展的深重危机。正如潘新和老师所言:“议论文写作关系到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议论性写作的忽略,理性思辨这一人的最重要能力的缺失,这必将严重妨碍他们未来的学习与工作,降低全体公民的思想素养。”   由此可见,议论文写作教学地位重要,我们要有效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必须让这朵思辨之花绽放。   二、打开议论文写作的闸   议论文是一块难啃的骨头,教师难教,学生难学。因为议论文写作需要学养,这不仅要求我们多读书,多关注社会生活,而且要会思考、会分析、有见地、有主张。而当下学生议论文中存在的问题是:题目太大、太空,不鲜明;难有真知灼见,大多陈词滥调;不会分析说理,往往是围绕论点空泛地说几句,笼笼统统,不痛不痒;举例缺乏代表性;抓住一点不顾其余,不能全面地看待问题。真是问题多多,不胜枚举。那么,我们该如何打开学生议论文写作的“闸”,使其“文思如泉涌”呢?对此,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有感而发,不作无病呻吟   我曾给过学生几个旧题,如《论自信》《百善孝为先》,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千篇一律,陈词滥调,教师读之,味同嚼蜡。后来,我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从周围的小事中发现问题,他们写出了《小议校园里的浪费现象》《谈“不会”》等与自己密切相关的文章,从中,我可以感受到他们写作的热情。   有感而发,是触动写作欲望的基础,议论文本来就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我们应引导学生关心时政,培养学生评论世事的能力。社会新闻、家长里短、校园内外、人际交往,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可以发现问题,处处都有议论的空间,只有学生真正地关注身边的事,他才能认真地思考。对民族的感情,对人生的追求,对真、善、美的发现,促使他探究、思考、质疑、写作、发表。只有这样的思考才是有价值的,这份写作的冲动远远高于我们作文中死的题目。作为教师,我们要为学生打开一扇窗,让他们看到外面的世界,引导他们关注社会、关心生活、关爱自然,激发他们思考的兴趣,培养他们评论世事的能力,让他们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有感而发,不作无病呻吟。   (二)敢想会想,才会见解深刻   王栋生老师曾推举过一篇习作,题为《XX市无人售票车乘车规则》,认为这位学生敢想会想,见解深刻,现摘录如下:   其一,这“规则”的内容是否公道平等?我指的是“规则”中所明确的公交方和乘车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是否平等。乘客持月票上车或上车购票,即与公交方形成了有效契约,双方自然有权利和义务,而且应当是平等的。但是请看如此“规则”,共4条14款,几乎全是对乘客的戒律,“不准”这样,“严禁”那样,条目清晰,违者则依据这个“法”,那个“规”,“一二三四”加以重治严罚……   其二,这“规则”的语言是否文明?……   其三,这“规则”的定位是否准确?……   行车乘车都要有规矩,这是毋庸置疑的,谁都不反对,只是有些为国家办事的人,一不小心就把自己当成了“国家”;有的执法人,一不小心就把自己当成了“法律”。于是常常一不小心就露出令人生厌的嘴脸来,这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这位同学首先敢想,敢对规则提出质疑,一疑内容公平与否,二疑语言文明与否,三疑定位准确与否。其次会想,这三疑层层深入,最后点出要害:“有的执法人,一不小心就把自己当成了‘法律’”。她就这样“层层剥皮”,把一份人们司空见惯的《规则》看出了破绽,一个中学生能有这样的见地,文章怎能不深刻?   而要做到敢想会想,教师起决定性的作用。我曾经让学生写过一篇《校园怪现象》,很多学生罗列了现象,却只把原因归结为自己,问他们,他们会说:“想了也没用,又不能改变,小心招来麻烦”。学生的话让我想了很久。由此可见,学生能否有深刻的见解,很大程度上要看学生能否遇上有独立思考意识的教师。做一个学生信任的好教师,他才会无所不谈。   那么怎么样才是会想?教师要不断地向学生提出难题,激发学生的质疑精神:事情真是这样的吗?有没有其他的可能?有没有更合理的解释?……特别注意,不要用浅近的问题去训练学生,而要用稍微复杂一些的问题去激发他们积极主动地思考。   敢想,就是自由地表达心声,会想,就是负责任地有理有据地表达。   (三)善于分析,提高说理能力   刘勰在《文心雕龙・论说》中提出:“论如析薪,贵能破理。”意思是论说问题犹如劈柴,可贵在能剖析理路。显然,要写好议论文,必须具备分析问题的能力。“析”是关键所在,“析”也正是学生写议论文的困难所在,如果不会”析”,即使议论文写作的闸门已打开,到了这里也会断流的。   怎样在分析上有所突破,提高说理的能力呢?   首先,文章要分出层次,写出层次。论述某一个问题可以先从正面阐述,再从反面论述,正反对照起来分析;可以一层深一层,一层进一层地进行推理。比如从现象入手剖析到问题的实质,从人的行为剖析到人的思想,从问题的出现剖析到产生的原因,进而再论述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等等。总之,分析不能停留在一个平面上,无深无浅,表里不分。   其次,要精选事实,为说理服务。也就是说要善于举出一些事例来生动具体地论证文章中的道理。   再次,要讲究“聚焦”,能撒开,能收拢。讲究聚焦,意思是议论文的主次目标一定要明确,笔力要集中在就事发出的“理”上,集中在论点的阐述上,不能散漫无际,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即使是一个段落的说理,也不能忽视“聚焦”。   最后,论述须全面,做到“圆通”。所谓“圆通”,就是事理通达。这就要求我们看事物时须全面,既看到事物的这方面,又看到事物的那方面,既看到有利的一面,又看到不利的一面,既看到主要因素,又看到非主要因素,不能只说一点,丢掉其余,犯片面性的毛病。   总之,要打开议论文写作的闸,让这一股思辨之泉流出来,首先,要从生活中发现话题,培养学生评论世事的能力,做到有感而发。其次,要想前人所未想,发前人所未发之真知灼见,这离不开教师的开明指导和个人的学养胆识,另外,还须习得方法,才能剥茧抽丝,做到层层深入,以理服人。当前议论文写作现状不容乐观,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是我们每个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只要指导得法,一定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议论文写作的水平,使学生的理性思辨能力得到提升,使我们的课堂因思辨之花的绽放而更精彩。   (责编 金 东)

  摘要:作文教学应重视议论文写作,我们要从培养学生品评世事的能力,思考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三个方面加以强化,让作文教学因思辨之花的绽放而更加精彩。   关键词:议论文教学 思辨 有效学习   一、议论文写作的现状和危机   近几年中考作文都有这样一个要求,“文体不限”且要写出“真情实感”,这无疑给记叙文的写作留足了空间,同时让理性思维较差的学生松了一口气。中考命题者无形中将议论文写作排挤于命题之外。而在当前急功近利的教学中,议论文写作需要学养,“积累学养,不但取决于阅读的质,更取决于阅读的量,不但要多读,而且这种阅读一定要与写读书笔记相结合,每读一篇文章必定要做评点,当然也离不开写成篇的研究报告、评论及小论文等”。这对于时空被应试高度挤压的学生而言,是遥不可及的,既然中考不要求写议论文,不考就不教,教了也白教,与其半生不熟,不如直接省略。议论文写作教学长期缺席缺位不作为,必然带来学生发展的深重危机。正如潘新和老师所言:“议论文写作关系到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议论性写作的忽略,理性思辨这一人的最重要能力的缺失,这必将严重妨碍他们未来的学习与工作,降低全体公民的思想素养。”   由此可见,议论文写作教学地位重要,我们要有效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必须让这朵思辨之花绽放。   二、打开议论文写作的闸   议论文是一块难啃的骨头,教师难教,学生难学。因为议论文写作需要学养,这不仅要求我们多读书,多关注社会生活,而且要会思考、会分析、有见地、有主张。而当下学生议论文中存在的问题是:题目太大、太空,不鲜明;难有真知灼见,大多陈词滥调;不会分析说理,往往是围绕论点空泛地说几句,笼笼统统,不痛不痒;举例缺乏代表性;抓住一点不顾其余,不能全面地看待问题。真是问题多多,不胜枚举。那么,我们该如何打开学生议论文写作的“闸”,使其“文思如泉涌”呢?对此,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有感而发,不作无病呻吟   我曾给过学生几个旧题,如《论自信》《百善孝为先》,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千篇一律,陈词滥调,教师读之,味同嚼蜡。后来,我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从周围的小事中发现问题,他们写出了《小议校园里的浪费现象》《谈“不会”》等与自己密切相关的文章,从中,我可以感受到他们写作的热情。   有感而发,是触动写作欲望的基础,议论文本来就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我们应引导学生关心时政,培养学生评论世事的能力。社会新闻、家长里短、校园内外、人际交往,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可以发现问题,处处都有议论的空间,只有学生真正地关注身边的事,他才能认真地思考。对民族的感情,对人生的追求,对真、善、美的发现,促使他探究、思考、质疑、写作、发表。只有这样的思考才是有价值的,这份写作的冲动远远高于我们作文中死的题目。作为教师,我们要为学生打开一扇窗,让他们看到外面的世界,引导他们关注社会、关心生活、关爱自然,激发他们思考的兴趣,培养他们评论世事的能力,让他们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有感而发,不作无病呻吟。   (二)敢想会想,才会见解深刻   王栋生老师曾推举过一篇习作,题为《XX市无人售票车乘车规则》,认为这位学生敢想会想,见解深刻,现摘录如下:   其一,这“规则”的内容是否公道平等?我指的是“规则”中所明确的公交方和乘车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是否平等。乘客持月票上车或上车购票,即与公交方形成了有效契约,双方自然有权利和义务,而且应当是平等的。但是请看如此“规则”,共4条14款,几乎全是对乘客的戒律,“不准”这样,“严禁”那样,条目清晰,违者则依据这个“法”,那个“规”,“一二三四”加以重治严罚……   其二,这“规则”的语言是否文明?……   其三,这“规则”的定位是否准确?……   行车乘车都要有规矩,这是毋庸置疑的,谁都不反对,只是有些为国家办事的人,一不小心就把自己当成了“国家”;有的执法人,一不小心就把自己当成了“法律”。于是常常一不小心就露出令人生厌的嘴脸来,这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这位同学首先敢想,敢对规则提出质疑,一疑内容公平与否,二疑语言文明与否,三疑定位准确与否。其次会想,这三疑层层深入,最后点出要害:“有的执法人,一不小心就把自己当成了‘法律’”。她就这样“层层剥皮”,把一份人们司空见惯的《规则》看出了破绽,一个中学生能有这样的见地,文章怎能不深刻?   而要做到敢想会想,教师起决定性的作用。我曾经让学生写过一篇《校园怪现象》,很多学生罗列了现象,却只把原因归结为自己,问他们,他们会说:“想了也没用,又不能改变,小心招来麻烦”。学生的话让我想了很久。由此可见,学生能否有深刻的见解,很大程度上要看学生能否遇上有独立思考意识的教师。做一个学生信任的好教师,他才会无所不谈。   那么怎么样才是会想?教师要不断地向学生提出难题,激发学生的质疑精神:事情真是这样的吗?有没有其他的可能?有没有更合理的解释?……特别注意,不要用浅近的问题去训练学生,而要用稍微复杂一些的问题去激发他们积极主动地思考。   敢想,就是自由地表达心声,会想,就是负责任地有理有据地表达。   (三)善于分析,提高说理能力   刘勰在《文心雕龙・论说》中提出:“论如析薪,贵能破理。”意思是论说问题犹如劈柴,可贵在能剖析理路。显然,要写好议论文,必须具备分析问题的能力。“析”是关键所在,“析”也正是学生写议论文的困难所在,如果不会”析”,即使议论文写作的闸门已打开,到了这里也会断流的。   怎样在分析上有所突破,提高说理的能力呢?   首先,文章要分出层次,写出层次。论述某一个问题可以先从正面阐述,再从反面论述,正反对照起来分析;可以一层深一层,一层进一层地进行推理。比如从现象入手剖析到问题的实质,从人的行为剖析到人的思想,从问题的出现剖析到产生的原因,进而再论述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等等。总之,分析不能停留在一个平面上,无深无浅,表里不分。   其次,要精选事实,为说理服务。也就是说要善于举出一些事例来生动具体地论证文章中的道理。   再次,要讲究“聚焦”,能撒开,能收拢。讲究聚焦,意思是议论文的主次目标一定要明确,笔力要集中在就事发出的“理”上,集中在论点的阐述上,不能散漫无际,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即使是一个段落的说理,也不能忽视“聚焦”。   最后,论述须全面,做到“圆通”。所谓“圆通”,就是事理通达。这就要求我们看事物时须全面,既看到事物的这方面,又看到事物的那方面,既看到有利的一面,又看到不利的一面,既看到主要因素,又看到非主要因素,不能只说一点,丢掉其余,犯片面性的毛病。   总之,要打开议论文写作的闸,让这一股思辨之泉流出来,首先,要从生活中发现话题,培养学生评论世事的能力,做到有感而发。其次,要想前人所未想,发前人所未发之真知灼见,这离不开教师的开明指导和个人的学养胆识,另外,还须习得方法,才能剥茧抽丝,做到层层深入,以理服人。当前议论文写作现状不容乐观,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是我们每个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只要指导得法,一定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议论文写作的水平,使学生的理性思辨能力得到提升,使我们的课堂因思辨之花的绽放而更精彩。   (责编 金 东)


相关内容

  • 让作文绽放生命的风采
  • 让作文绽放个性的风采 潍坊滨海一中 张秀苹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一种生命运动,是一种对话活动,是学生发展自我.提升自我的自我修炼过程,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然而现在的情况是学生视作文为负担,害怕.讨厌作文.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学生角度来看,缺乏生活实践,没有写作的 ...

  • 关注生活,关照自我,突破作文教学的"瓶颈"
  • ◇教 学 漫 议 ◇ [ 要] 摘 现 在 很 多 学 生的 作 文 都 是 " 脸 谱 化 " , 缺 少个 性 化 ,进 入 到 新 " 八 股 文" 的轨 道 .为 了改 变学生缺 乏个 性 ,无情 感的写作 现 象 ,突破 作文教 学的 " ...

  • 哲理思辨类新材料作文
  • 哲理思辨类新材料作文(一) [命题规律] 高考作文注重哲理思辨,这一特色在2010年新课标卷作文命题中体现得格外鲜明. 高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有一种热带观赏鱼,在小鱼缸里不管养多长时间,也只能长到3寸来长.然而,将这种鱼放到大水池中,两个月就可以长 ...

  • 思辨性作文试题刍议
  • 思辨性试题"之思辨--2014高考作文试题刍议 纵观2014年全国及各省市高考作文试题,发现一个特点:作为指挥棒,高考作文太过强调思辨性方向.18套试题,不约而同将检测学生思辨能力作为命题目标.这究竟好不好,值得研究. 试题"清一色",当然是好事. 首先,可减轻师生负担 ...

  • 高考作文训练要注重"练动脑"?培养思维能力
  • 高考作文训练要注重"练动脑" 培养思维能力 2011年12月23日09:37  来源:<文汇报> 在高考效应被放大.高考作文被倚重的今天,高三语文"写作课"应注重什么训练?在昨天举行的上海市提升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项目--奉贤中学&q ...

  • 情商+智商=作文万花筒
  • 小时候同学们一定玩过万花筒.万花筒那千变万化.千姿百态的图画多么美妙,多么引人入胜啊!其实,万花筒中只有几块彩色镜片,但就是这几块彩色镜片只要一转,就会变幻出万紫千红的画卷. "最简单的才是最有效的",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作文,其实很简单,也就像玩万花筒.作文万花筒中的镜片 ...

  • 高考作文命题特点
  • 2008年高考作文命题特点及2009年趋势分析 2008年的终于渐行渐远,但留下的声音的回响让静心聆听者明白脚步的来处和去处.静心地等待过后,体验到的是会心的一笑和笑过后的颔首顿悟.那会心的一笑已绽放在昨天晴朗的天空下,如今思考正紧锁在我们的眉间,刻画着明年的嫣然. 来处,已明白如话:去处,已玄机再 ...

  • 浅谈E学习支持下的议论文写作教学
  • E-Leaming(以下简称E学习),即数字化学习,是指通过因特网或其他数字化内容进行教与学的活动.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开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数字化学习强调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以及发现学习,其核心理念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那么,就语文学科的议论 ...

  • 理性思辨类高考作文命题类型初探
  • 梳理一下近年高考材料作文的命题思路,可以发现高考作文越来越突出对考生理性思维能力的考查.突出理性思维导向,有助于培养学生理性思辨能力及批判精神,在命题者的这个共识中,命题的形式在探索的过程中也不断地被改变.形式上的发展,虽然还不至于一下子"西化",出现纯理性化或哲学化的试题,但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