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课程总结
系 别 电 子 信 息 与 电 气 工 程 系 专 业 自动化
班 级 09 级 (1) 班 姓 名 徐宏波
学 号 0905072005 老 师 张 岩
饮食健康博大精深,重视饮食健康的重要性 摘 要:
中国有着 5000 年的悠久历史,中国有着灿烂丰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和 饮食文化。谈到民族文化,饮食文化,对于“以食为天”的中国人,则是不得不 提的。在中国,饮食几乎是一种“宗教”,它深入中国文化的骨髓,以致中国人的 问候语都是“吃了吗”。而随着中国人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于饮食更为 关注,单纯吃得饱已经不是我们的唯一目的,如何能吃得好吃的健康已成为我们 关注的话题。总之,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 100 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本文关于饮食独特的文化,重视健康饮食对于生命的重要作用,旨在饮食的安全与健康,与时俱进,绿色饮食,共同创造健康、美好的生活。
关键词:饮食、健康、营养
正文:
健康不是一切,但失去健康就会失去一切。身体健康才能创造一切物质与精 神的财富。而任何财富却难于换取健康,健康和金钱并不是一种等价的交换,良好 的健康,源于科学和知识,而不是来源于财富,地位与权势。据 WHO(联合国世界卫 生组织)1989 年的定义是:在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四个 方面健全。WHO 制订的身体健康的初测十项标准:精力充沛,生活工作不疲劳;乐观积极,承担责任不挑剔;善于休闲,睡眠良好;适应各种环境,应变能力强;能抵御一般的感冒和传染病;体重适中,体型比例协调;视力良好,反应灵敏,眼睑不发炎;牙齿清洁,齿龈正常不出血;毛发有光泽,无头屑;皮肤,肌肉有弹性,步履轻松有力。“人生在世,吃穿二事”,很早我们就知道了这句话。人虽然作为高级动物,但仍需要与普通动物一样:“吃”。所以,零零总总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类美食也孕育而生,从古至今,长盛不衰。而人们是否意识到饮食的健康和科学? 科学饮食是很有讲究,根据现代医学概念,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饮食方法应具备:早餐宜早,人体经过一夜睡眠,肠胃空虚,清晨进食,精神才能振作,因此早餐宜早。同样早餐要吃好,中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也是健康的饮食方法。饮食习惯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影响,良好的饮食习惯,是保证健康的重要措施。合理分配三餐一日三餐的食量分配要适应生理状况和工作需要。最好的分配比例应该是 3:4:3。如果一天吃l斤粮食的话,早晚各吃3两,中午吃4两比较合适。坚持均衡营养的原则,做到科学配餐,就是根据食物的形状、结构、化学成分、营养价值、理化性质进行合理选料,合理搭配。首先是配餐的质量,配餐的色、香、
味、形;其次是配餐的营养素种类与数量,使每一份菜和每一餐菜的各个不 同菜肴间的营养成分相互配合,满足食用者的生理需要,并达到合理营养的目的。这种配餐方法就可以称为科学配餐。科学配餐的原则有三点:
(1) 一日三餐的热能应当与工作强度相匹配:避免早餐过少、晚餐过多的弊病。 热能分配以早餐占全日总热能的25%—30%、午餐占40%、晚餐占30%—35%较为适宜。《陆地仙经》中曾有一诗:
饮食要健康、要营养,而“营养”作为一个名词、术语已为众所习用,但对它的确切定义却未必准确了解。“营”在汉字里是谋求的意思,“养”是养生或养身,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应当是“谋求养生”的意思。确切地说,应当是“用食物或食物中的有益成分谋求养生”。“营养”一词确切而比较完整的定义应当是:“机体通过摄取食物,经过体内消化、吸收和代谢,利用食物中对身体有益的物 质作为构建机体组织器官、满足生理功能和体力活动需要的过程。”研究人体以 及其他生物的营养问题的学问被称为营养学。人类在生命活动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摄取食物,从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在营养学上称为“营养素”。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有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共 5 大类,其中营养素不能在体内合成,而必需从食物中获得,称为“必需营养素”。其中包括 9 种氨基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组氨酸;2种脂肪酸:亚油酸、仅一亚麻酸;碳水化合物;7 种常量元素:钾、钠、 钙、镁、硫、磷、氯;8 种微量元素:铁、碘、锌、硒、铜、铬、钼、钴;14 种维生素:维生素
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
C、烟酸、泛酸、叶酸、维生素B12、胆碱、生物素;加上水等,共计40余种。
其中碳水化合物、脂类和蛋白质因为需要量多,在膳食中所占的比重大,称为“宏量营养素”;矿物质和维生素因需要的相对较少,在膳食中所占比重也较小,称为“微量营养素”;矿物质中有 7 种在人体内含量较多, 叫做“常量元素”,有 8 种在人体内含量较少,称“微量元素”。这些营养素在体内有三方面功用:一是供给生活、劳动和组织细胞功能所需的能量;二是提供人体的“建筑材料”,用以构成和修补身体组织;三是提供调节物质,用以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营养素有这三方面的作用,可见营养素是健康之本,是健康的物质基础。人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都需要能量,如物质代谢的合成和分解反应、心脏跳动、肌肉收缩、腺体分泌等。而这些能量来源于食物。已知,生物的能量来源于太阳的辐射能。其中,植物借助叶绿素的功能吸收利用太阳辐射能,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碳水化合物;植物还可以吸收利用太阳辐射能合成脂类、蛋白质。而动物在食用植物时,实际上是从植物中间接吸收利用太阳辐射能,人类则是通过摄取动、植物性食物获得所需的能量。动、植物性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素可分为五大类: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如果加上水,则为六大类。其中,碳水化合物、脂类和蛋白质经体内代谢可释放能量。三者统称为“产能营养素”或能源物质。正当我们吃的主食由粗变精之际,发达国家却大踏步走上回头路。在俄罗斯、东欧,主妇们热衷于黑面包;在德国,全麦面包销路大畅;在新西兰,
长发育, 甚至出现维生素缺乏症。如维生素A缺乏,会患夜盲症、干眼病;维生素 B缺乏,会患神经炎、脚气病;维生素B2缺乏会患口角炎、舌炎;维生素
C 缺乏,会患坏血病;维生素 D 缺乏,则影响其骨能发育等。为此,青少年最好每天吃 500 克新鲜蔬菜。(4)无机盐青少年需要有足够的钙、磷、铁、碘等元素。钙和磷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材料,青少年缺少了钙和磷,骨骼发育就会出现障碍,严重时可患软骨病。铁是红细胞的重要成分,青少年随着身体的增长,血量逐渐增多,需要的铁也就较多,如果缺铁就容易发生贫血。碘是甲状腺素的重要成分,甲状腺素能促进机体代谢和神经骨骼的发育。青少年如果食碘不足,就会出现身材矮小,智力迟钝。人到老年以后,由于消化器官衰退,消化和吸收功能逐渐减弱,再加牙齿脱落,咀嚼较困难,故应注意以下事项:(1)不要吃得太饱:老年人活动量少,消化功能差,吃得过他不仅会加重胃肠道的负担,引起消化不良,还会造成身体发胖,引起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增加心脏 负担。因此,适当节制饮食,对于老年人尤为重要。(2)不要吃得太成:老年人的食盐量,以每日不超过 10 克为宜。食盐过多会加重肾脏负担,引起浮肿,钠盐储留还会引起血压升高,增加高血庄、冠心病、脑溢血的发病率。(3)不要吃糖和脂肪过多:老年人运动量少,吃糖过多不仅会引起或加重糖尿病,而且糖在体内会转化为脂肪使人发胖。老年人胰腺功能较低,吃多了脂肪易造成消化不良,动物脂肪中胆固醇含量较高,会造成动脉硬化和肝脏掼害。(4)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蔬菜和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纤维素和无机盐,纤维素和果胶能促进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防止粪便在肠道内停留,这对预防便秘,肠道肿瘤和动脉硬化有一定作用,维生素有健身、抗衰老和预防癌症的作用。(5)要合理调整膳食:老年人饮食要多样化,不要偏食,也不宜进食很干和很烫的食物。宜多食些易消化的菜泥、羹汤、果汁类食物和含钙、磷、铁较多的食物。在保证营养要求的基础上,务求清淡。(6)要少食多餐:老年人对低血糖的耐受性较差,易感饥饿和头晕,故易少食多餐。 每餐可吃七分饱,在睡前或两餐之间酌情进食少量食物,如牛奶、糕点等。
结 论:
总而言之,在食品营养与健康这门课中我学会了很多有关于食品与健康的知识,对我以后生活的饮食有很大的帮助。在这门课中老师讲了很多食品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举了很多的例子。对于这些食品我们不仅仅是要口味好,更注重的是这些食品的营养。我认为,生命是努力奋斗之源,而饮食健康是生命之本,只有正确认识饮食健康的重要性,才能有健康的生活。 以上谈了这么多饮食与健康的问题,我觉得这些都是我们应该了解的。随着科学的发展,我们应该认识健康饮食对于生命的重要作用,让我们都看是关注我们的饮食吧,只有人们健康了,我们的民族才会兴盛,国家才会富强,明天愈来愈美好!
致 谢:
在此感谢饮食与健康老师的辛勤教导,在您绘声绘色地讲解和分析过后让我重新认识了饮食对我们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另外要对那些耐心帮助我的同学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合理营养与健康》
《怎样应用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评价膳食》
《对饮食营养与科学的探讨》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2007》
《营养圣经》(最佳营养学 实用指南最新修订版)
《食物营养与合理搭配》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
吉林画报新视野–2010
工程力学课程总结
系 别 电 子 信 息 与 电 气 工 程 系 专 业 自动化
班 级 09 级 (1) 班 姓 名 徐宏波
学 号 0905072005 老 师 张 岩
饮食健康博大精深,重视饮食健康的重要性 摘 要:
中国有着 5000 年的悠久历史,中国有着灿烂丰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和 饮食文化。谈到民族文化,饮食文化,对于“以食为天”的中国人,则是不得不 提的。在中国,饮食几乎是一种“宗教”,它深入中国文化的骨髓,以致中国人的 问候语都是“吃了吗”。而随着中国人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于饮食更为 关注,单纯吃得饱已经不是我们的唯一目的,如何能吃得好吃的健康已成为我们 关注的话题。总之,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 100 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本文关于饮食独特的文化,重视健康饮食对于生命的重要作用,旨在饮食的安全与健康,与时俱进,绿色饮食,共同创造健康、美好的生活。
关键词:饮食、健康、营养
正文:
健康不是一切,但失去健康就会失去一切。身体健康才能创造一切物质与精 神的财富。而任何财富却难于换取健康,健康和金钱并不是一种等价的交换,良好 的健康,源于科学和知识,而不是来源于财富,地位与权势。据 WHO(联合国世界卫 生组织)1989 年的定义是:在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四个 方面健全。WHO 制订的身体健康的初测十项标准:精力充沛,生活工作不疲劳;乐观积极,承担责任不挑剔;善于休闲,睡眠良好;适应各种环境,应变能力强;能抵御一般的感冒和传染病;体重适中,体型比例协调;视力良好,反应灵敏,眼睑不发炎;牙齿清洁,齿龈正常不出血;毛发有光泽,无头屑;皮肤,肌肉有弹性,步履轻松有力。“人生在世,吃穿二事”,很早我们就知道了这句话。人虽然作为高级动物,但仍需要与普通动物一样:“吃”。所以,零零总总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类美食也孕育而生,从古至今,长盛不衰。而人们是否意识到饮食的健康和科学? 科学饮食是很有讲究,根据现代医学概念,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饮食方法应具备:早餐宜早,人体经过一夜睡眠,肠胃空虚,清晨进食,精神才能振作,因此早餐宜早。同样早餐要吃好,中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也是健康的饮食方法。饮食习惯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影响,良好的饮食习惯,是保证健康的重要措施。合理分配三餐一日三餐的食量分配要适应生理状况和工作需要。最好的分配比例应该是 3:4:3。如果一天吃l斤粮食的话,早晚各吃3两,中午吃4两比较合适。坚持均衡营养的原则,做到科学配餐,就是根据食物的形状、结构、化学成分、营养价值、理化性质进行合理选料,合理搭配。首先是配餐的质量,配餐的色、香、
味、形;其次是配餐的营养素种类与数量,使每一份菜和每一餐菜的各个不 同菜肴间的营养成分相互配合,满足食用者的生理需要,并达到合理营养的目的。这种配餐方法就可以称为科学配餐。科学配餐的原则有三点:
(1) 一日三餐的热能应当与工作强度相匹配:避免早餐过少、晚餐过多的弊病。 热能分配以早餐占全日总热能的25%—30%、午餐占40%、晚餐占30%—35%较为适宜。《陆地仙经》中曾有一诗:
饮食要健康、要营养,而“营养”作为一个名词、术语已为众所习用,但对它的确切定义却未必准确了解。“营”在汉字里是谋求的意思,“养”是养生或养身,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应当是“谋求养生”的意思。确切地说,应当是“用食物或食物中的有益成分谋求养生”。“营养”一词确切而比较完整的定义应当是:“机体通过摄取食物,经过体内消化、吸收和代谢,利用食物中对身体有益的物 质作为构建机体组织器官、满足生理功能和体力活动需要的过程。”研究人体以 及其他生物的营养问题的学问被称为营养学。人类在生命活动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摄取食物,从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在营养学上称为“营养素”。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有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共 5 大类,其中营养素不能在体内合成,而必需从食物中获得,称为“必需营养素”。其中包括 9 种氨基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组氨酸;2种脂肪酸:亚油酸、仅一亚麻酸;碳水化合物;7 种常量元素:钾、钠、 钙、镁、硫、磷、氯;8 种微量元素:铁、碘、锌、硒、铜、铬、钼、钴;14 种维生素:维生素
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
C、烟酸、泛酸、叶酸、维生素B12、胆碱、生物素;加上水等,共计40余种。
其中碳水化合物、脂类和蛋白质因为需要量多,在膳食中所占的比重大,称为“宏量营养素”;矿物质和维生素因需要的相对较少,在膳食中所占比重也较小,称为“微量营养素”;矿物质中有 7 种在人体内含量较多, 叫做“常量元素”,有 8 种在人体内含量较少,称“微量元素”。这些营养素在体内有三方面功用:一是供给生活、劳动和组织细胞功能所需的能量;二是提供人体的“建筑材料”,用以构成和修补身体组织;三是提供调节物质,用以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营养素有这三方面的作用,可见营养素是健康之本,是健康的物质基础。人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都需要能量,如物质代谢的合成和分解反应、心脏跳动、肌肉收缩、腺体分泌等。而这些能量来源于食物。已知,生物的能量来源于太阳的辐射能。其中,植物借助叶绿素的功能吸收利用太阳辐射能,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碳水化合物;植物还可以吸收利用太阳辐射能合成脂类、蛋白质。而动物在食用植物时,实际上是从植物中间接吸收利用太阳辐射能,人类则是通过摄取动、植物性食物获得所需的能量。动、植物性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素可分为五大类: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如果加上水,则为六大类。其中,碳水化合物、脂类和蛋白质经体内代谢可释放能量。三者统称为“产能营养素”或能源物质。正当我们吃的主食由粗变精之际,发达国家却大踏步走上回头路。在俄罗斯、东欧,主妇们热衷于黑面包;在德国,全麦面包销路大畅;在新西兰,
长发育, 甚至出现维生素缺乏症。如维生素A缺乏,会患夜盲症、干眼病;维生素 B缺乏,会患神经炎、脚气病;维生素B2缺乏会患口角炎、舌炎;维生素
C 缺乏,会患坏血病;维生素 D 缺乏,则影响其骨能发育等。为此,青少年最好每天吃 500 克新鲜蔬菜。(4)无机盐青少年需要有足够的钙、磷、铁、碘等元素。钙和磷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材料,青少年缺少了钙和磷,骨骼发育就会出现障碍,严重时可患软骨病。铁是红细胞的重要成分,青少年随着身体的增长,血量逐渐增多,需要的铁也就较多,如果缺铁就容易发生贫血。碘是甲状腺素的重要成分,甲状腺素能促进机体代谢和神经骨骼的发育。青少年如果食碘不足,就会出现身材矮小,智力迟钝。人到老年以后,由于消化器官衰退,消化和吸收功能逐渐减弱,再加牙齿脱落,咀嚼较困难,故应注意以下事项:(1)不要吃得太饱:老年人活动量少,消化功能差,吃得过他不仅会加重胃肠道的负担,引起消化不良,还会造成身体发胖,引起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增加心脏 负担。因此,适当节制饮食,对于老年人尤为重要。(2)不要吃得太成:老年人的食盐量,以每日不超过 10 克为宜。食盐过多会加重肾脏负担,引起浮肿,钠盐储留还会引起血压升高,增加高血庄、冠心病、脑溢血的发病率。(3)不要吃糖和脂肪过多:老年人运动量少,吃糖过多不仅会引起或加重糖尿病,而且糖在体内会转化为脂肪使人发胖。老年人胰腺功能较低,吃多了脂肪易造成消化不良,动物脂肪中胆固醇含量较高,会造成动脉硬化和肝脏掼害。(4)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蔬菜和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纤维素和无机盐,纤维素和果胶能促进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防止粪便在肠道内停留,这对预防便秘,肠道肿瘤和动脉硬化有一定作用,维生素有健身、抗衰老和预防癌症的作用。(5)要合理调整膳食:老年人饮食要多样化,不要偏食,也不宜进食很干和很烫的食物。宜多食些易消化的菜泥、羹汤、果汁类食物和含钙、磷、铁较多的食物。在保证营养要求的基础上,务求清淡。(6)要少食多餐:老年人对低血糖的耐受性较差,易感饥饿和头晕,故易少食多餐。 每餐可吃七分饱,在睡前或两餐之间酌情进食少量食物,如牛奶、糕点等。
结 论:
总而言之,在食品营养与健康这门课中我学会了很多有关于食品与健康的知识,对我以后生活的饮食有很大的帮助。在这门课中老师讲了很多食品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举了很多的例子。对于这些食品我们不仅仅是要口味好,更注重的是这些食品的营养。我认为,生命是努力奋斗之源,而饮食健康是生命之本,只有正确认识饮食健康的重要性,才能有健康的生活。 以上谈了这么多饮食与健康的问题,我觉得这些都是我们应该了解的。随着科学的发展,我们应该认识健康饮食对于生命的重要作用,让我们都看是关注我们的饮食吧,只有人们健康了,我们的民族才会兴盛,国家才会富强,明天愈来愈美好!
致 谢:
在此感谢饮食与健康老师的辛勤教导,在您绘声绘色地讲解和分析过后让我重新认识了饮食对我们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另外要对那些耐心帮助我的同学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合理营养与健康》
《怎样应用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评价膳食》
《对饮食营养与科学的探讨》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2007》
《营养圣经》(最佳营养学 实用指南最新修订版)
《食物营养与合理搭配》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
吉林画报新视野–2010